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袁腾飞讲历史(全集) > 第四讲 闭关锁国也挨打(德川幕府时代)

第四讲 闭关锁国也挨打(德川幕府时代)(1/1)

元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616年,奠定了江户幕府两百六十年基业,号称忍功天下第一的德川家康病死,留给了后世子孙一个太平盛世。

德川家康的继承人是三儿子德川秀忠。秀忠按道理讲是没有资格担任将军的。但老大信康被迫自杀,父亲又不喜欢老二秀康,因为秀康的妈妈出身太低微,德川家康把他过继给了下总国结城家的城主,因此秀康又被称为结城秀康,成了十万石的大名,而且三十五岁就病死了。老大、老二都死了,将军之位就轮到了老三秀忠。

秀忠为人严于律己,家康甚至担心他对自己过于苛求,曾经跟他讲人不能固执地约束自己。秀忠的心腹谋臣本多正信也曾经对他说过类似的话:“请主君偶尔讲句大话吧。”秀忠听完这话以后哈哈大笑说:“你们可能有人听见过父亲大人说谎话,但是你们决不会听见我讲大话。”

秀忠在强势父亲的影响下成长起来,很不容易。他又没有父亲那样马上打天下、提笔定江山的本领,所以一生都生活在父亲巨大的阴影下。当年关原合战的时候,他作为一路统帅,率三万八千大军,应该跟家康率领的七万四千主力军会合。如果他的部队能够按照计划及时赶到战场,那么关原合战东军的胜利就没有悬念了。但是由于他在行军路上被号称日本战国第一兵的真田昌幸、真田信繁父子的两千人马困于上田城下,耽搁了好几天。等他的大军赶到战场的时候,关原合战基本结束了。气得家康一度要废去他继承人的位置,而且不允许他朝见。所以,他一直对自己的父亲非常畏惧。

除了怕爹,秀忠还特别怕老婆,他的妻子是织田信长的妹妹阿市跟战国大名浅井长政所生的女儿阿江。阿江跟丰臣秀吉的小老婆淀姬是姐妹俩,等于德川秀忠跟丰臣秀吉是连襟。阿江是三姐妹当中的老幺,大姐是丰臣秀吉的爱妾,二姐是另外一个战国大名的妻子。阿江比秀忠大六岁,而且嫁给秀忠之前已经嫁过两回了,还生过一个女儿。但是秀忠在她面前还是抬不起头来,总是被她压制。德川家康有妻妾二十人,而秀忠只有一妻一妾,妾还差点儿被阿江弄死。阿江为他生了二子五女,妾就只生了一个儿子,还是因为怀孕的妾室藏到乡下才生出了这个儿子,否则就被阿江弄死了。这个儿子就是后来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大名保科正之。

二代将军秀忠性格虽然懦弱,但在他的治理下,竟然建立完善了德川幕府两百多年的制度,而且他还成了天皇的外祖父。

德川幕府在日本的三大幕府里,建立时间最晚,但是最强势。德川幕府将军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也就是家康和秀忠亲身经历了室町幕府和丰臣政权两个武家政权的灭亡,所以对于武家政权怎么才能够长治久安,有一个非常详尽的策划,历经三代,逐步建立了幕藩体制。江户幕府的建立者家康和他的继承人秀忠以及第三代将军家光,为子孙们打下了江户幕府统治天下的坚实基础。

幕藩体制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幕府的绝对控制力,确保全国不能出现跟幕府对抗的势力,削弱地方,强大幕府。德川幕府采用了亲藩、谱代、外样三级制来统治全国。

所谓的亲藩大名就是跟德川氏同宗的大名,包括“御三家”“御三卿”“御一门”等德川和松平姓大名,相当于中国先秦时代的姬姓诸侯。德川幕府直接掌握着超越国内任何大名的领地,号称天领,总石高数达七百万石,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当时全国大名加在一起总石高数是两千多万石。德川幕府还掌握着重要的矿山和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使得幕府拥有超越所有大名的财力。

谱代大名就是代代服侍于同一个主家的武士家族。江户时代的谱代大名指的是关原合战以前追随德川家的大名,按照中国话讲就是从龙功臣,他们对德川家也具有很强烈的忠诚之心。谱代大名一般都能够出任幕府的各种重要官职,比如大老、老中。

天皇混得有点儿惨

外样大名指的是在关原合战以后才归附德川家的大名。外样大名领地虽然广大,但是他们不担任幕府的任何职务,在江户幕府初期,还受到幕府的严厉监视,只要有一点儿小错,就会被幕府没收或者削减领地。重要的外样大名,比如加贺前田家、长州毛利家、萨摩岛津家、仙台伊达家、土佐山内家,这些大名都是在关原合战之后才归附德川家的。到了幕末明治维新的时候,这些外样大名中的强藩在倒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德川幕府的治理下,幕府的势力比原来的两个幕府特别是比室町幕府强大得多,下克上的事,直到幕末才再次发生。

虽然江户幕府在三大幕府之中,武家权力最为强大,但毕竟还不是日本国最高领导人。名义上,日本的最高领导人还是天皇。在江户幕府给外国往来的国书中,虽然有的时候署名日本国王,但是大部分时候还是署日本国大君的字样,以此表明我们日本是有天皇的,我只不过是代表天皇行使政权。虽然国家的君主不是将军,而是天皇,但天皇被幕府勒紧了脖子,位高权不重。

在武家政治的统治下,天皇基本上只有宗教上的权力,政治上没权,经济上没钱,住的宫殿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为了避雨,睡一宿觉得换几个地方。战国时代,天皇家因为经济困穷,惨到登基多少年之后举行不了继位典礼,甚至死后二十多年不能安葬。天皇要靠卖字维持生活,宫女就只能卖身了。遇到大臣面圣觐见,天皇还得到当铺里赎朝服。

江户幕府建立之后,天皇家的经济状况虽然比战国时代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天皇的领地也只不过四万石而已,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大名,跟幕府根本没法比,天皇家的经济自主性完全被剥夺了。幕府虽然承认天皇是君主,但是用财力的绳索勒住了天皇的咽喉。

更加让天皇难以忍受的是,家康在位的时候,为了束缚天皇,给天皇制定了几项规定:要求天皇只能关注学问,当然这个学问指的是为君主之道,天皇应该多看《资治通鉴》《贞观政要》,不得过问政事;规定亲王的地位在三公(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之下;左大臣以下官职可由将军任免;禁止武家和公家随意通婚。这样一来,天皇被用法令的形式限制死了。

在大阪夏之阵后,幕府更是公开发布了《禁中并公家诸法度》,按照此法的规定,天皇的权力就只剩下了一条——决定年号。

德川幕府为了进一步控制天皇,处心积虑,想效法藤原氏,做天皇的老丈人。幕府将军秀忠有一个女儿叫和子,把这个女儿嫁给天皇家,是家康、秀忠父子两代朝思暮想的事情,甚至可以讲是家康的遗志,他这个心愿到死也没能完成。家康死的时候,和子只有七八岁,显然还不到嫁人的年龄。其实他的孙女在虚岁两岁的时候,家康就想把她往天皇家送,当时他们看中的是天皇家的政仁亲王,那个时候他虚岁十三。

政仁亲王继位之后,就是第一百零八代后水尾天皇。后水尾天皇虽然也答应了迎娶家康的孙女,但在迎娶家康孙女之前,毕竟已经成年,血气方刚,跟其他的女宠接连生下了儿子。德川家觉得后水尾天皇没有节操,娶我们家闺女之前,先跟别的女人胡搞,为此很不高兴,尤其德川秀忠的妻子御台所阿江最为不满。德川幕府十五代将军里面,只有二代将军秀忠的媳妇被称为大御台所,可见她的强势。大御台所管理自己的老公都很严,对未来女婿要求更严,她觉得这个女婿养了一帮狐狸精,闺女嫁过去肯定会受那帮狐狸精的气,所以婚事拖了十二年,几经周折。成婚的时候,后水尾天皇已是二十五岁,和子十四岁。

将军的女儿嫁给天皇,自源赖朝开启镰仓幕府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幕府对此也很重视,不惜豁出血本,据说这场大婚总费用花了七十万石以上。天皇家好久没见过这么多钱了,等于天上掉下个金元宝,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和子虽然年幼,但是美丽端庄,聪明大方,跟天皇的婚姻虽然是百分之百的政治联姻,但是两个人婚后感情不错,和子生了兴子内亲王之后升为皇后。

和子嫁给天皇不久,发生了一件令天下人都很震惊的事儿。当时日本国的僧侣,最高的荣誉就是能够获赐披上紫衣。僧侣穿紫衣不是想穿就穿的,必须得天皇下达敕许,也就是说赐僧侣穿紫衣的权力在天皇手里。由此也可看出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把紫色作为臣下最尊贵的颜色。宽永四年(1627年),后水尾天皇为了增加朝廷的收入,向京都的数十名僧侣下赐紫衣许可,当然天皇下敕不是白下的。获得紫衣许可的僧侣根据礼节往来,必须向天皇谢恩,给天皇供奉,其实就是买卖关系。按照以往惯例,天皇给僧侣下赐紫衣就是自己的事儿,根本不用征得幕府同意。天皇虽然没有政权了,可是有宗教权。但是这一次幕府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悦,把天皇下赐的紫衣一概收回,还把获赐紫衣的僧侣流放了一部分。

幕府打破以往天皇可以管理宗教祭祀事务的约定,向天皇强烈地表明了一个态度,宗教界也得在幕府的管辖之下,天皇只能定年号,钻研学问,其他大小事务均无须天皇操心。如此一来,天皇颜面尽失,怎么办?天皇为了表示抗议,提出要退位。

天皇退位之后,计划由和子所生含有德川家血脉的皇子高仁亲王继位。由此可以使将军家感到可喜可贺,天皇自己也可以长出一口气,作为生育工具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当天皇正式提出让位时,德川家表示这个问题可以研究。当时皇子高仁亲王还不到三岁,在日本历史上幼君继位的事儿也屡见不鲜。没想到这件事儿还没来得及操作,高仁亲王突然夭折。一时间,搞得幕府落差很大。天皇催促皇后一再向幕府表达退位的意向,根据目前的情况,如果此时天皇退位,继位的人要么不是德川家的血统,要么只能让给女儿兴子内亲王,而德川家却不愿意让这一幕发生。

正在双方相持的时候,和子皇后很争气,又生了一个皇子,可惜的是八天之后,这个皇子又夭折了。中宫诞子,一再夭折,让后水尾天皇没有了任何心情,借口生病、实在不能临朝理政,坚决要求退位。幕府考虑让位给兴子内亲王,那就是女帝。按照当时的观念,女帝必须独身,必须是处女。如此一来,让天皇世世代代含有德川家血脉的计划就会流产,好不容易取得了外戚地位的德川家只能再次拒绝了天皇退位的要求。

虽然幕府一再向天皇传达了不让天皇退位的意图,但是天皇退位的决心反而越来越坚决。促使天皇痛下决心的事儿就更有意思了,德川秀忠派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三代将军家光的奶妈春日局去朝见后水尾天皇。

春日局是袭杀织田信长的凶手明智光秀家臣斋藤利三的女儿,在德川家做奶妈,非常能干。此次作为将军的代表去参拜伊势神宫,回京路上,按照幕府的授意,强行要见后水尾天皇,想打探一下天皇退位的底线。问题是,当时的日本是有规定的,只有具备从五位下以上官位的人,才能入宫觐见天皇。中国古代也是这样,不是什么官都有见圣面君的资格,除非皇帝召见,京官三品、地方官四品才有资格见君。因为中国的官多,都去见皇上,那皇上肯定累死了。春日局只不过是将军家的一个奶妈,月嫂、保姆身份的人,根本不可能具有从五位下的官位,一个老百姓根本没有资格见君。可是因为她代表着幕府将军,所以她想见君竟然就见了。

日本朝廷的公卿,在日记中哀叹:“帝道堕地,昔代未有之事。”日本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儿,一个老百姓想见天皇就能见,就因为她是幕府将军家的奶妈。这件事儿更是狠狠地刺激了后水尾天皇。一个武家的下人跑到朕这儿来,说见,朕就得见,这年头真是改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太不拿朕当回事儿!

受了刺激的天皇决定强行退位,在连中宫和子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召集大臣,宣布让位给自己的女儿兴子内亲王。当时兴子内亲王只有七岁,这就是第一百零九代日本明正天皇,这是从称德女帝驾崩之后八百六十年,日本再一次出现了女天皇。

后水尾退位成了上皇。别看天皇赤手空拳,他通过这一招,逼得幕府没法子。这样一来,天皇成功地断绝了德川家的血脉世世代代融入天皇家的企图,柔弱最终战胜了刚强。

在德川幕府十五代将军之中,家康以后有两位将军被称为英主。一位是家康的孙子,也就是幕府三代将军德川家光,还有一位是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三代将军家光时,德川幕府的体制才算正式确立。

德川家光是德川秀忠的长子,秀忠比较惧内,他的媳妇大御台所阿江更是善妒,所以秀忠没有什么妻妾,就偷了一回腥,生了个保科正之。他跟阿江只生了三男五女,三男里面老大夭折了,老二就是家光,老三是忠长。

家光是嫡出,又比弟弟大三岁,由他来继位应该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可是由于家光出生的时候,让大御台所亲妈受了点儿罪,年幼的时候肤色黝黑,不是健康的那种黑,而是发紫的黑,人看起来也很愚钝,据说他好武艺,不爱读书。相比之下忠长长得比较白净,才华横溢,让人觉得这哥儿俩不是一个妈生的。家光之所以肤色那么难看,主要是因为他天生有胃病,体质比较弱。他小时候的名字叫竹千代,跟德川家康小时候名字一样,可见将军本来对他是寄予厚望的。但是自从他的弟弟忠长(小名叫国千代)出生之后,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秀忠夫妻俩非常溺爱忠长,而周围人期待的目光也都集中在忠长的身上。尤其是将军的手下,都是看主人脸色说话,都在赞美国千代聪明伶俐,导致竹千代越来越孤僻。甚至到了青春期之后,不肯接近女色,偏爱男童,甭管怎么逗他亲近女子,他都无动于衷。作为将军,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繁育后嗣,跟天皇一样,如果将军有同性恋的情结,将军家的基业怎么往下传啊?这样一来,竹千代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

有一次,他甚至拔出佩刀企图自杀,反正父母也不爱我,都喜欢弟弟,干脆我死了得了,我给你们腾地儿,你们爱怎么着怎么着吧!幸亏乳母阿福手快,及时地把佩刀夺了下来。

面对幼主的困境,阿福心中暗暗盘算,如果幼主得不到将军厚爱,继承不了将军之位的话,自己这一生就白忙活了。

阿福就是春日局,幕府曾派她强行朝见后水尾天皇,可见这个女人不简单。

明智光秀与丰臣秀吉对阵败亡之后,他的部下也遭到了牵连。阿福身为叛将之女,日子过得惶惶不可终日。阿福曾经出过痘,弄成了麻子脸,所以算不上美女。但是她姐姐是个美人,早早嫁给了佐渡守稻叶正成。姐姐生了两个儿子之后病死了,妈一看自己的二丫头始终嫁不出去,强行做主把阿福嫁给了姐夫稻叶正成。佐渡守虽然一万个不乐意,但是因为自己小姨子确实嫁不出去,又是岳母做主,不好意思拒绝,就勉强接受了阿福。

阿福一结婚就发现丈夫身边有四个妾,个个是千娇百媚,都比自己得宠,感到很不痛快。一年之后,她终于生了个小孩,心中稍感安慰一些,有孩子了,母以子贵,你们能拿我怎么办呢?有一天她看到一个小妾诱惑老公的狐媚样子,非常生气,忍无可忍。武将之女嘛,脾气暴躁,冲上去一顿胖揍,竟然把这个小妾打死了。阿福一看事情闹得有点儿大,扔下出生才一个月的儿子,躲回娘家去了。

阿福在娘家整天也无所事事,恰好德川秀忠将军诞育竹千代,公开招聘奶妈。阿福刚刚生了儿子,奶水甚足,又不用喂自己的亲儿子,便前去应征。她是武家之女,出身比较尊贵,又是佐渡守之妻,身份没有问题。虽然身上负有命案,杀了丈夫的宠妾,但是那个年代正妻杀妾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加上阿福伶牙俐齿,特能说,大肆诬蔑小妾,说她怎么狐媚,连面试的官员都被她深深打动,而且被逗得捧腹大笑,觉得这女的挺好玩儿,一致决定,把她带到江户城。

阿福第一次见到竹千代的时候,想起被自己抛弃在夫家的儿子,非常激动,一把把孩子抱了起来。将军夫人大御台所一看,认为阿福一定会疼爱她的儿子,就放心地把小孩交给了阿福。从此之后,阿福就用疼爱自己儿子的热情来照顾这个小孩。后来她觉得自己势力单薄,就把自己的亲儿子接进来做竹千代的小姓,甚至把自己老公也叫进来伺候小主人。

竹千代不受宠,阿福非常担心。怎么办呢?

此时的她已在将军大奥(后宫)待了这么多年,羽翼渐成,她认为这件事儿必须得到大御所家康的支持,得让家康确定小主人的地位。于是她不顾自己只是一介乳娘的身份,毅然决定去拜访德川家康。

家康自从把将军之位让给了儿子秀忠之后,就离开了江户城,居住在滨松颐养天年。阿福到了滨松求见家康,把秀忠夫妻俩想废长立幼的事儿,跟家康说了一遍。家康听完之后,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说:“这件事儿我知道了,但是这不是你一个下人应该过问的。你作为一个下人竟敢过问主家的事儿,真是大逆不道。”

愤怒之下,家康把手中的折扇折断扔向阿福。阿福富有心计,深通人情世故,一眼便看出来家康的愤怒并不是针对自己,而是因为秀忠将军废长立幼引起的。阿福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心满意足地回到了江户城。

几天之后,家康以狩猎路过的理由来到江户城。秀忠虽然是将军,但是在老爹面前始终抬不起头来,在为父亲举办的宴会上,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父亲。家康把孙子竹千代叫过来坐在旁边,国千代一看也走过来想挤到爷爷另一边坐,家康赶紧摆手制止了国千代,对他说:“这个位子是大将军坐的,你将来要做你哥哥的臣属,你不能坐这个位子。”国千代很不情愿地退了回来。坐在一边的秀忠夫妇听到父亲这番话,脸色铁青,但也不敢提出异议。他们这才明白,老爹这次来不仅仅是打猎路过这么简单,老爹真正的目的是要隔代指定接班人。

隔代指定接班人

秀忠夫妇对于老爹突然到来决定幕府接班人的事宜,深感蹊跷,两个人的眼光不约而同地盯住了阿福。阿福把头一低,装作什么事儿也没发生。群臣知道了家康的意思之后,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转向,都去奉承竹千代和阿福。阿福这时候就成了将军内宫大奥的主宰者。人人都知道她在三代将军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所以都来巴结她。

为什么阿福能去觐见天皇?也是因为她在将军家地位崇高。她觐见天皇的时候无官无品,可是天皇却赐给她春日局的封号。局是日本古代贵族女性的尊称,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诰命夫人。

阿福活到六十五岁的时候,得了重病,医师看护着她,开了很多的药方,煮了很多的药让她服用,阿福统统倒掉不服。因为早年家光患病出痘的时候,阿福曾经向神祈祷,说如果家光要服药病好了,自己将终身不服药,所以她坚持自己当年发的这个神誓,终身不服药,最后染病身亡。

阿福为自己所疼爱的将军奋斗了一生。她死的时候,家光已经四十岁了,哭得非常痛苦。他亲妈死了都没这么痛苦,因为他亲妈没有给过他母爱,反倒是阿福给了他大量的母爱,没有阿福他就不能顺利登位。

德川秀忠四十五岁的时候,把将军之位让给了自己二十岁的儿子家光。家光就成为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秀忠成为江户幕府第二代大御所。

家光就任第三代将军的时候,把外样大名们召集起来,宣称自己是天生的将军,他说:“我祖父和我父亲都曾经亲临战场,统一四海,天下大名深感敬畏。我年纪轻,也没上过战场。你们如果觉得我年轻,想夺取我的天下,那你们就回到自己的领地去,整顿部队,出兵作战,然后咱们比一比谁强谁弱。”

家光小小年纪就这样放出狠话,让这些外样大名一个个惊惧不已。战国末年最感到生不逢时的“独眼龙”伊达政宗,这个时候已经是垂垂老矣。因为他出生得晚,如果早生三十年,说不定能跟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一争天下,可惜晚出生了三十年,就只能给德川氏提鞋了。伊达政宗此时不失时机,主动来拍幼主马屁。他说:“不用将军您亲自出征,我就能够奔赴战场消灭这些敌人。”这些大名一看,当年的战国豪杰都已经对少主人这么唯唯诺诺,自己跟伊达政宗比起来差远了,这些大名都已经是战国大名的子孙了,只得纷纷表示要服从家光。

家光继位之后,有一堆贤臣辅佐,其中最有名的是青山忠俊。青山忠俊对待家光非常苛刻,在劝谏家光的时候,甚至敢扔掉佩刀,裸了上身,逼问家光:“如果您不采纳我的意见,那么您先砍了我的头,然后您做什么都可以。”当时日本流行的穿戴打扮是把和服的后衣领拉得很低,家光也这么穿。青山忠俊竟然走近家光,把他的衣领提起来说:“您是将军,穿得这么邋遢,成何体统?”

有这样的贤臣辅佐,在家光的时代,幕府的体制基本上就确立了。比如颁布《武家诸法度》;制定外样大名参见、轮换的制度,外样大名必须轮流到江户参见,一是让外样大名慑于幕府的权威,二是消耗外样大名的财力;还颁布了锁国令,日本从三代将军开始,进入了长达两百多年的锁国时期。

家光继任将军之后,最大的心愿就是除掉自己的弟弟忠长,因为小时候忠长一直跟他争位。但是由于父亲还在,所以一直有所顾忌。忠长早在宽永元年(1624年)就已经另立门户,做了五十五万石的大名,领有甲斐、骏河、远江之地,成了幕府的亲藩。随着他最大的庇护者母亲大御台所去世,忠长已经非常孤立了,跟家光的关系也没有丝毫好转,但他仍不改跋扈任性、桀骜不驯的性格。宽永八年(1631年),骄横无度的忠长竟然干犯法度,在幕府规定禁杀之地公开狩猎,被软禁在甲州。

当时父亲秀忠还在世,关在甲州的忠长平日举止粗鲁,行为荒唐,多次找门路请求援助。随着父亲的病情越来越恶化,忠长的希望就一点点断绝了。父亲死后不到一年,忠长被罢免职务,第二年被逼自杀身死。

一般情况下,对同族亲藩大名的处罚要比对外样大名轻得多,大多发给救济粮,让他在流放地生活,像忠长这样的情况是特例。从对忠长的残酷处罚上可以看出,虽是一母同胞,但是哥儿俩平时的矛盾得有多深啊!

幕府前三代将军,家康、秀忠和家光都算得上是英主,奠定了幕府的基业,相当于中国朝代里的太祖、太宗、世宗,但王朝的兴衰,谁都躲不开。一般来讲,创业守成之君再往后就是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了。从第四代将军开始,幕府将军的能力大大退化了。

第四代将军家纲是家光的儿子,因为他小时候得了脑膜炎,成年之后体质仍然非常虚弱,跟他爹一样。据说他性情温厚平和,有出色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比起政务,更喜好能剧和狂言,是一个艺术家,对政治并没有兴趣。他干什么事儿总是按照老中的意思去办,老中说什么他就办什么,老中跟他奏事,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就这么办”。时间久了,就留下了一个叫“就这么办”将军的绰号。相反,倒是他的谱代家臣酒井氏成为他在位时候掌握实权的第一号人物,被称为“下马将军”。

家纲四十岁的时候病死,没有后代,所以就征召德川御三家中的一家,由受封在上野国的外藩继任,就是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德川纲吉将军热心于保护动物事业,在他逝世前的二十一年中发布了大约六十次有关保护动物的告示,特别是保护狗。因为纲吉属狗,所以他不允许天下人打狗,吃狗肉。由于全国深入贯彻保护令,导致狗的数量持续增加,成群结队的野狗在街道上乱跑,甚至咬伤过往行人,被咬伤的人却不能打狗,更不能杀狗。

老百姓对此怨声载道,背后都把纲吉称为“犬公方”,公方是对将军的尊称。纲吉对狗实行了大规模的过度保护,被他饲养的狗的数量达到八万两千只,每年花费白银达到九万八千两。而这些钱都是由江户市民按人头平摊,强迫你献爱心,不献不行。即便如此,纲吉还是觉得不放心。临死的时候,还嘱咐他的手下大臣:“我倡导保护动物可能不太合乎人情,但是此后一百年,要把保护动物作为孝道继续推行下去。”这个人要是活在今天,应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环保主义者,狗肉节也就不会出现了,可惜生不逢时。

纲吉死后,到第六代将军家宣的时候,就把动物保护令废除了。家宣死的时候虽然有五十一岁,但是统治时间只有短短三年半。家宣在位时,日本天皇的年号是正德,跟中国著名的荒唐天子明武宗年号一样。

家宣死后,继任的是第七代将军家继,四岁继位,八岁便夭折了。只好由御三家之一的纪伊藩出身的吉宗继位第八代将军。

吉宗在德川幕府的这些个将军里面算是一位明君。他出身是纪伊藩第二代藩主的四儿子,他的母亲传说是家臣之女,实际是一个农民的女儿,在纪伊藩打杂,在浴室值班的时候,被他的父亲一眼看中。还有一个说法,她是佣人出身,成为浴室管理员。更有一个说法,他姥姥是浴室管理员。总之第八代将军的母家跟澡堂子关系颇深。

第八代将军吉宗在位的时候进行了大量的改革,而且他非常注重节俭,可以说是家康之后的幕府将军之中逸事最多的。据说他天生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经常跟大力士举行相扑比赛,而且从来没有输过。少年时代,经常穿棉质瘦腿裤子奔走于山野之中,过着俭朴的生活,即使当上藩主之后,也没有改变。成为将军之后,一次狩猎途中遇上大雨,吉宗到一座寺庙里面去避雨的时候,曾光着上身跟僧人交谈。半夜时分,一位老中想跟将军讨论政事,将军便穿着睡衣接见。这些平民式的行为,是之前的将军不曾有过的。

当时由于日本承平日久,德川幕府已经传了八代,既无内战也无外战,武士们大多都官僚化了,武艺松懈。吉宗特别注重加强对旗本武士武艺的训练,多次举办猎鹰的活动,被称为“鹰公方”。在他六十二岁的时候,把将军职位让给长子家重,开始隐居,成了德川幕府的又一位大御所。

家重三十三岁的时候承袭父业,成了德川幕府的第九代将军。但是家重天生柔弱,而且沉溺于酒色,从小体质也虚弱,有严重的语言障碍。他说的话,别人根本听不明白,只能是连说带比画,来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基本上就是一个哑巴,诸事皆仰仗手下的能臣办理。

世人评论说,家重根本看不出来是鹰公方吉宗的儿子,吉宗退隐之后也一直以大御所的身份监护着家重。家重缺乏耐性,整天躲在屋里沉溺于酒色舞乐,他不喜欢用发油,头发总是乱蓬蓬的,也不剃胡子,任其生长,一副邋里邋遢的样子,完全没有将军该有的端庄。家重在到上野宽永寺参拜的途中,设立了二十三处厕所,被喜欢张家长李家短的江户人称为“小便公方”。

家重统治日本十六年,其间虽然没有什么功绩,倒是也天下太平。“御万民无为之造化,唯有德院大人之余荫”,倒也有守业之功。德院大人就是吉宗的谥号,仗着老爸的余荫,下面有贤臣辅佐,十六年间倒也没怎么着。到了五十岁的时候退隐,让位给长子家治。

幕府承平日久,不光将军一代不如一代,就连大名们跟战国大名比起来,也是有出息的少,没出息的多。

江户的吉原是著名的红灯区,一直到昭和三十三年,也就是1958年,公娼制度完全废除之前,吉原一直被称为不夜城,据说当时有三千妓女在其间生活。妓女之中地位最高的叫太夫,也就是花魁。当时最有名的太夫叫高尾,曾经把姬路藩的榊原政岑深深地迷住,使他置姬路藩家业于不顾。

榊原家族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德川家康夺取天下的时候,榊原康政跟着德川家康出生入死,最终成为德川四天王之一。德川秀忠在关原合战中迟到,曾经使德川家康大怒,差点儿废了他的继承人之位,幸亏榊原康政站出来力挺秀忠,才使得秀忠免遭责罚。所以秀忠向榊原康政发誓:“只要你今后不谋反,你的子孙永享荣华富贵。”

榊原家系出名门谱代,榊原政岑当上藩主以后,来到江户朝见,立刻就被吉原的莺莺燕燕们迷住了,特别是对高尾太夫十分迷恋。榊原政岑不惜出价两千五百两,为高尾赎身。当时日本的二十两银子相当于今天的六亿日元,大家可以想象两千五百两是个什么概念。

榊原政岑不但花费巨资为高尾赎身,竟然还把吉原的妓女全部召集起来,在街上游行庆祝,造成了不小的轰动。之后还举办了豪华的婚宴,据说费用加起来超过了三千两。

当时正是第八代将军吉宗执政,吉宗倡导节俭,榊原政岑身为藩主,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跟中央文件对抗,幕府以行为不端为由要对政岑做出处罚。姬路藩的重臣急忙赶到幕府,为自己的藩主辩护。这个重臣特别能说会道:“为什么要花钱给这个妓女赎身?是因为这个妓女高尾太夫是政岑大人乳母的女儿,政岑大人不忍心自己乳母的女儿沦落风尘,所以才出巨资给她赎身,即便是身背恶名也在所不惜。”

幸亏是政岑的家臣巧舌如簧,撒谎撒得这么巧妙,彻底扭转了一边倒的局面,政岑的案子才被幕府推翻重审,没有把他除名,只是给他减封。

松江藩的藩主松平宗衍更有意思。松平家属于御一门,是德川家同宗的子孙。因为德川家康原姓松平,所以很多松平家支脉的子孙仍然赐姓松平,作为下等的亲藩大名,比如德川家康过继给人的次子结城秀康的子孙,德川秀忠的庶子保科正之的子孙,第六代将军德川家宣弟弟的子孙,德川家康异父的弟弟松平康元的子孙,还有德川家康外孙松平忠明的子孙,这些人不能姓德川,而是以德川旧姓松平氏为姓,允许使用德川家的家徽,被称为御一门。

松平宗衍最爱干的事儿,就是让家臣去给他寻找年轻的女子,要求长相漂亮,皮肤白皙。家臣把这些女子找来之后,他亲自动手给每个女子背上都刺上鲜花,夏天让她们穿上薄纱质地的和服,刺青在半透明的薄纱下若隐若现。宗衍很是享受,感到非常兴奋。

宗衍大人身边的文身侍女很快就成了江户城议论的焦点,宗衍本人对自己的创意以及艺术水平,也非常得意。可惜青春易逝、年华易老,随着这些侍女年龄的增长,皮肤松驰,刺青的整体美感大打折扣。面对不再能够带给自己视觉艺术享受的老侍女,宗衍决定把她们赐给家臣。但是家臣们认为这些老侍女都是宗衍玩儿剩下的,坚辞不就,不乐意扮演废品回收站的角色。

宗衍在赠送侍女的时候,还会白给家臣一千两银子,但是还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收留这些侍女。宗衍只好自己留着这些侍女,提供足够她们生活一辈子的补贴。除了文身侍女之外,他还举办全裸茶会,荒唐透顶。

弘前藩的藩主津轻信顺,有个外号叫“夜莺大人”。作为新任藩主到江户朝见,每天都是一到晚上就到外面找旅馆鬼混,整天待在酒馆旅社里玩儿到深夜,白天很晚才起来,以致朝见将军竟然都迟到,受到了幕府的惩罚。但他也不当回事儿,依然我行我素,整天沉湎于骄奢淫逸的生活,负债竟然高达七十万两。他失政的消息传到了幕府里面,最后以隐居为条件才勉强躲过了幕府的责问。

糊涂将军,荒唐大名,江户幕府开始走下坡路了。

号称“犬公方”的将军德川纲吉统治后期,发生了一件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就被人写成了一个著名的剧本——《假名手本忠臣藏》,活跃于日本的戏剧舞台上,流传至今。直到今天依然是日本许多电影、电视剧的题材,甚至走到了国外,好莱坞都拍过以这个事件为原型的大片,这就是著名的日本赤穗四十七浪人的故事。

“犬公方”纲吉不但酷爱保护动物,也是幕府历代将军之中最尊重皇室的一位。在他执政时期,增加了皇室领地的俸禄,甚至自掏腰包修缮皇陵。元禄十四年(1701年),他派遣使者前往京都,向天皇祝贺新年。作为回应,天皇和退位的上皇也都向江户派了使者来回礼,幕府方面派敕使飨应役来接待皇家使者。所谓飨应役也是幕府费尽心机设置出来的一个削弱外样大名的职务,专门负责接待朝廷派来的使者,由四万到七万石的大名来担任。如果是上皇的使者来了,飨应役是由一万到三万石的大名担任,其间所有的开销均由担任飨应役的大名本人提供。

外样大名一般都地处偏远,没有什么见识,是一帮土包子。幕府怕这帮土包子在天使面前失礼,除了由这些飨应役来接待天使之外,还派人指导他们的礼仪工作,这些负责指导的人员被称为指南役,由幕府的高家出任。所谓高家,就是战国时代的那些名门望族,比如说上杉氏、大友氏、今川氏、织田氏、武田氏等,这些人家在战国时代都是独霸一方的豪强,但是到了德川时代,已经没有任何势力,风光不再,仅仅顶着祖先的一个尊贵名头。

这一次迎接天皇和上皇的敕使,幕府负责指导的高家是吉良义央,吉良是今川家的后人,此时早已破落,只不过熟悉朝廷和幕府的礼仪,凭此混口饭吃。吉良义央特别瞧不起外地来的这些暴发户土包子大名,始终觉得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名门,只不过乘着战国乱世,借机崛起而已。当时的风气,高家指导这些土包子大名时,一般都会借机勒索。如果某个土包子大名不给点儿好处,高家就会百般刁难。这一次担任飨应役的赤穗藩五万石的藩主浅野长矩就被吉良义央刁难了,而且据说吉良义央故意往相反的方向指导,使得浅野在将军和天皇敕使面前出丑,遭到了将军的叱骂,浅野藩主怀恨在心。

1701年3月14日早晨,吉良义央正跟人在江户城松之大廊下交谈,浅野长矩突然拔出刀来,砍中吉良义央的后背,一刀从后背上部滑至后背中部,伤口很大。吉良大惊,剧痛之下,扭转头来大叫:“你干什么?”浅野长矩二话不说,又是一刀,正中吉良义央的额头,一时间血流如注。跟吉良义央交谈的人急忙一把抱住浅野长矩,另外两名同僚慌忙把吉良义央抬进了房间,叫来医生给缝合了伤口。幸亏只是皮外伤,吉良义央并不碍事。这是一起严重的故意杀人未遂事件,肇事双方都是幕府负责接待朝廷使者的官员,事发将军所居之地,当时朝廷的敕使还在城中,影响极坏。

幕府急忙派人调查,浅野长矩说:“我对幕府没有任何怨恨,我就是看吉良义央这老小子不顺眼,他故意刁难我,所以我砍他一刀,出口恶气。”而吉良义央却说:“我不知道跟浅野有什么仇恨,也不知道哪儿得罪他了,平白无故挨这一刀,请将军大人为我做主。”

将军立刻做出了判决,下令浅野长矩即日切腹。大名被判决当天切腹,这在当时的日本是很罕见的,一般除非犯了大逆不道的叛乱之罪才会这么判决。在当事双方到底是谁的责任还没有判明的情况下就判决一方切腹,无非是将军想在天皇的使者面前留下一个好名声而已。

浅野长矩在江户自己的居所,由幕府派出的使者监督,从容切腹,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五岁。他留下了一首凄美的和歌,作为绝命诗:“无奈风起,花落庭前。我纵惜春,韶华难留。”

浅野长矩被要求切腹之后,幕府宣布赤穗藩改易,分给了别人,与赤穗藩有亲缘关系的大名和旗本被禁止登临江户城。赤穗藩的武士们,转眼之间都变成了没有主君的浪人。

幕府改易的命令传到赤穗藩之后,当时的藩士分为两拨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一拨主张跟幕府对抗,但以区区五万石的赤穗藩对抗幕府,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必败无疑;另一派以家老大石良雄为代表,主张留下有用之身,为赤穗藩的重新崛起而努力。最后大石良雄的意见占了上风,赤穗城被和平地移交给了幕府。

大石良雄以复兴浅野家为宗旨,召集赤穗藩的几十名武士签订了血书盟约。他在赤穗疗养了一阵子后,就到外地搞串联,派人上下活动,为复兴浅野家疏通门路,希望幕府能够释放浅野长矩的弟弟,让他作为家督重振浅野家,继承赤穗藩。同时极力安抚在江户地区的赤穗浪人,避免他们轻举妄动。

大石良雄复兴浅野家的行动并不顺利,藩主之弟被幕府下令永远监禁。于是,大石良雄正式决定,向吉良家复仇。

第二年的12月14日,大石良雄召集了四十七名浪人,身穿江户消防队的衣服,凭借夜色掩护执行复仇计划。他们搭起梯子爬上吉良宅邸的高墙,飞身跃进院内,踹开玄关大门,杀了进去。浪人们一拥而入,寻找仇人吉良义央。根据他们掌握的情报,吉良家有不少人善用弓箭,所以杀入宅邸之后,浪人们立刻砍断了墙上挂的所有弓的弓弦,大家都虚张声势地喊:“五十人向东,三十人向西。”制造出攻击方人数很多的假象。

浪人们杀进吉良家,一边砍倒对手,一边疯狂地搜寻吉良义央的踪迹。吉良家也有不少人拼死抵抗,但是事发突然,猝不及防,一一被砍倒在地。战局陷入胶着,复仇对象吉良义央却迟迟没有露面。正在此时,一名浪人发现柴房之中传出响动,一枪刺去,刺中了一个老头,老头提刀跳出来抵抗时,被另一名浪人砍翻在地,仔细辨认,正是吉良义央。浪人们欢呼雀跃,大呼:“仇人在此,已然得手了!”一刀斩下了吉良义央的首级。

这一次复仇,赤穗的浪人只付出了两个人受伤的轻微代价,而吉良家十五人被杀,二十三人负伤。完成复仇之后,四十七名浪人带着吉良义央的首级到了浅野长矩埋骨的泉岳寺,把首级供奉在旧主面前。除了一人之外,其余四十六人在寺中向幕府自首,等待幕府的处置。

江户百姓对这些浪人的复仇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幕臣之中,也有不少他们的同情者,认为他们的行为是义举,符合儒家的忠孝观念,应该大力弘扬,对他们进行赦免。甚至连将军德川纲吉都认为这些浪人其情可悯,行为虽然不当,但出发点是好的,打算赦免这些人。

可是幕府毕竟是有法度的,如果赦免他们,那么随意复仇的事儿就会越来越多,怎么办呢?将军希望由已经出家的公弁法亲王出面赦免这些浪人,但是法亲王跟将军讲:“与其赦免他们,不如此时成全他们的忠义之名,因为一旦他们将来做出不法的事情,反而有损他们的清誉,谁能保证他们将来不会犯法?不如这个时候成全他们的烈士之名。”

将军德川纲吉情非得已,下定了决心,下令四十六名浪士切腹,他们的遗体被埋葬在泉岳寺旧主的墓边。而吉良家被幕府下令改易,吉良义央的儿子以不救父厄之罪被判流放,客死异乡,吉良家从此绝嗣。浅野家则在将军死后,被新任将军赐予五百石领地,成为幕府的旗本。同时赤穗浪人的后人们也全部被赦免。

赤穗四十七浪人的故事,直到今天,还被日本人津津乐道。在日本历史上,没有任何一起仇杀能够留下如此深远的影响。

德川幕府第十二代将军德川家庆在位的时候,日本摊上大事儿了。

当时德川幕府已经延续了整整两百五十年,天下承平日久,日本全国上上下下都以为这种太平盛世将会永远持续下去。但是,此时的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到19世纪50年代,欧美强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甚至日本的近邻——中国的国门也已然洞开。经过鸦片战争以及其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已经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只有日本与两百五十多年前一样,仍然闭关锁国,不与外界交往。

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意图打开日本的大门。最早要求日本结束锁国体系,打开国门的是俄国人。因为俄国和日本是海上邻国。俄国扩展到远东地区之后,与日本有接触,日本有渔民在幕府时期出海打鱼遇到风浪,漂流到了俄国,据说还曾到过圣彼得堡,朝见过叶卡捷琳娜女皇。所以,俄国对日本有一定的了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其次是英国人也压迫日本打开国门,一向跟日本维持贸易往来的荷兰人,也曾经善意地向幕府提出过开国的建议。

德川幕府虽然闭关锁国,但是并没有完全杜绝与外国来往,有三个国家是可以来往的,分别是中国、朝鲜和荷兰。为什么会跟遥远的荷兰有来往呢?据说是在德川家光将军在位的时候,日本曾经爆发过天主教徒起义。荷兰人因为信奉新教,所以给幕府提供武器,用来镇压日本天主教徒的起义。

黑船来了忒紧张

经过此番合作,幕府觉得荷兰人还不错,决定与遥远的荷兰保持来往,顺便也可以从荷兰获取一些西方先进的玩意儿,就像明清两代并没有收回澳门的道理是一样的。以康乾盛世时期的国力,想收回澳门应该说是易如反掌。但是皇上稀罕从那个地方来的地球仪、自鸣钟这些东西。另外,澳门是租给葡萄牙人的,并不是葡萄牙领土,也是一扇接触世界的窗口。日本政府对于荷兰也是如此。

幕府虽然接到众多国家要求开国的建议,但是由于幕府头脑僵化,自认为日本是神国,这些建议一概听不进去,全部断然拒绝。终于,1853年,美国远东海军司令、海军准将佩里带领四艘军舰来到日本,驶入距离江户只有咫尺之遥的浦贺港,向幕府递交开国国书。

因其四艘军舰船身都被涂成黑色,所以日本历史上称之为“黑船来航”。

当时幕府掌实权的人物是首席老中阿部正弘。阿部正弘虽然智能卓绝,见识不凡,只是毕竟日本闭关锁国已久,面对这样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就像李鸿章讲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阿部正弘手足无措。如果答应美国人的要求,就会破了祖宗留下的规矩,更会被政敌安上“日奸”和叛国的帽子。如果不答应美国人的要求,幕府根本没有实力跟美国人相对抗,特别是军事实力跟美国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日本自元和偃武以来,两百五十多年既无内战,也没有外战,武士阶层早已腐朽。此情此景,阿部正弘心知肚明,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美国这封国书应该递给谁呢?递给将军家庆吗?将军已是老病卧床,在黑船来航的当年就死掉了,有人说将军是被美国吓死的,这倒不一定,他本来已经老病卧床多年。为了堵住天下的芸芸众口,必须把这个雷扔出去,在别的地方炸响。什么地方炸这个雷最合适呢?位于京都的天皇和朝廷最合适!朝廷早就没有权力了,除了能决定年号,什么也决定不了,难免静极思动。幕府就把国书递给了朝廷,想让朝廷拿主意去为幕府承担责任。

此时朝廷的官僚们,数百年来无所事事,每天沉浸在茶道、花道、和歌、能乐之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么一帮对于世界大势完全不了解的公卿大臣,眼光比幕府窄得多,而且又坚信日本是神国,坚信所谓的大义名分,心胸比幕府的官员还要狭窄。而当时在位的孝明天皇,也是极度排外的。所以,朝廷给幕府下达命令,要求幕府抵御外敌,至于幕府打得过打不过外敌,天皇并不关心,打不打得过,那是幕府的事儿,我就是让你去打,爱行不行,天皇也是一个典型的口号爱国者:“打倒美帝国主义!”喊口号是最容易的,问题是美帝国主义不是你喊两句口号就能打倒的。

如此一来,幕府把祸水引向朝廷的举动就失败了。怎么办?既然祸水上引不行,那就下引吧。幕府紧急召集各地的大名、藩主们商议对策,将美国的国书发到下面,让这些大名、藩主讨论。其实德川幕府从建立起始,就用各种手段削弱大名尤其是外样大名的势力,避免他们对幕府中央构成威胁。这一次幕府的老中们主动放下身段,向这些外地的大名问计,大名们终于有了机会一吐衷肠。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意见纷纷上报幕府,甭管这些意见多么异想天开。

此次事件,的的确确打破了德川幕府延续两百五十多年的两个传统:一是架空天皇,二是削弱各地大名。所以,由于幕府面对美国黑船来航,向京都的朝廷和天下的大名特别是外样大名问计,导致了幕府的威望直线下降,从而使得各地大大名伺机蠢蠢欲动,日本的动荡就此开始了。

佩里1853年虽然没有达成目标,但是留下话了,说改天再来。到了1854年,面对美国的优势武力,日本幕府被迫屈服,签订了《日美和好条约》,又叫《神奈川条约》,从此被迫打开了日本紧锁着的大门。英国、俄国、荷兰紧随美国后尘,相继赶来,幕府被迫陆陆续续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使得幕府的老中们相继辞职。到了1858年,在美国首任驻日领事的逼迫之下,《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签订。条约明确提出,与日本通商,要日本彻底对外开放。相比以前的条约,走得更远。

幕府面对这样的变局,既不愿意承担开国责任,又没有能力抵御列强,只好又把此事上奏京都的朝廷。朝廷并不傻,对此是装聋作哑,完全置之不理,不愿意帮幕府背黑锅。幕府万般无奈,最后的决心还得自己下。在这种情况下,德川四天王的后人,当初因拥戴家茂将军继位而取得大位的井伊直弼,出任幕府的大老。大老相当于幕府政权下的宰相,比首席老中的职务还高,一般并不常设,非常时期才会设立。

井伊直弼很有担当,他意识到开国已是大势所趋,不开国无法抵抗列强,也不可能引进外国的技术,富国强兵。另一方面,井伊直弼也认识到,幕府的威望已经降至谷底,再不主动作为,以后幕府说话就更没人听了。综上所虑,井伊直弼说:“这件事幕府不能再回避了,必须给出回应。”1858年,也就是日本安政五年(1858年),井伊直弼大老一脚踢开了朝廷和大名,独断专行,签署了条约,然后大肆屠杀反对派,谁反对他签约,他就把谁干掉。紧接着英、法、俄、荷四国接踵而来,与幕府签订了一系列的友好通商条约。这些条约在日本总称为“安政五国条约”。

井伊直弼靠着铁血手腕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自然遭到了日本国内反对势力的愤恨,尤其当时那些满口尊王攘夷的武士浪人,也就是当时日本的愤青们。签约后两年,大老井伊直弼在江户城的樱田门外遇刺身亡,史称“樱田门之变”。

井伊直弼虽然遇刺,但日本开国的趋势,已是无法阻挡。

随着德川幕府日渐走下坡路,幕府将军势力削弱的时候,地方上的强藩开始崛起。

日本在江户时代有“江户三百藩”的笼统说法,实际上大名藩主总数应该有五百多家,但是有的被撤封,有的因为绝嗣,家门灭绝,同时存在的大概是两百到三百之间,到幕末的时候,有两百六十多家。

日本的藩,面积小的就是一个村,大的占到一两国,当时日本全国不算北海道分成六十六国。江户幕府直接占了日本三分之一的土地,武装力量号称“旗本八万骑”,虽然有点儿吹牛,但是轻易调动数万人马确实不怎么费事儿。要想跟幕府对抗,天下这些大名藩主,必须超过一半联合起来才有可能。

黑船来航之前,幕府已经是入不敷出,连带各路藩主都是穷得叮当乱响,被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藩主地小人少,船小好掉头,改革见效很快。相比之下,幕府的改革就有点儿费劲,虽然第八代将军吉宗的时候进行了改革,但是不像藩主们这么见效。因此一些藩主的势力就越来越大。

德川幕府把大名分为亲藩、谱代、外样三类。亲藩大名里,最重要的是御三家和御三卿。这六家大名跟将军一样姓德川,御三家是由德川家康的三个儿子分别开创,九子义直开创了尾张藩,十子赖宣开创了纪州藩,十一子赖房开创了水户藩。幕府的继承法规定,一旦幕府将军绝嗣,由尾张和纪州出人作为将军养子来继承将军的职位。

御三家之中,水户藩次一等,他们家的人不能担任将军的养子,不能成为将军,石高也比其他两藩低了一半。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据说在初代藩主德川赖房幼年的时候,德川家康问他长大了想干什么。赖房当时年轻气盛,不知道天高地厚,说了一句:“我想夺取天下。”家康听完,很不高兴,你夺谁的天下?夺你老爹的,还是你老哥的?从此,水户藩被幕府严格限制了。

到了德川赖房儿子的时候,编了一本《大日本史》,鼓吹尊王。虽然水户藩是德川家根正苗红的亲藩,但是他们认为日本天皇乃是君权神授,将军不过是受天皇委托处理政务,一旦将军昏聩无能,无法完成天皇赋予的使命,天皇有权把将军的权力收回,由此产生了尊王攘夷论。

随着黑船来航,外国势力入侵,尊王攘夷的呼声更高了。尊王就是要抬高天皇和朝廷的权柄,使朝廷能够对幕府的卖国行为加以限制。攘夷则是要把西洋人从日本赶出去,恢复锁国体制。黑船来航以后,水户藩的藩主德川齐昭积极参与幕政,宣扬尊王学说,并且在家定将军去世之后力图扶植自己的亲生儿子——过继给了御三卿之一的一桥家的庆喜继承将军之位,独揽大权。

由此,以水户藩齐昭为中心,渐渐形成了一桥派。当然了,最终一桥派的努力失败了,主张开国的强势大老井伊直弼扶植家茂上台,齐昭父子遭到软禁,很多水户藩的藩士成为浪人,散布于日本各地,掀起了尊王攘夷的高潮。樱田门刺杀井伊直弼的主要就是这些浪人。

井伊直弼一被刺杀,幕府失去了强有力的铁腕人物,更加衰弱。一桥庆喜也得到了赦免,担任了将军后见,就是代替老中主持幕府事务的要职。尽管一桥庆喜担任了将军后见,后来又担任了将军,但是水户藩却失去了在幕末大乱时代领袖群雄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就留给了外样大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长州藩和萨摩藩。

长州藩是关原合战时西军名义上的总大将毛利辉元的后代,此时已经传到了第十三代藩主毛利敬亲。

一桥派失势之后,长州藩很快代替了水户藩,成为尊王攘夷的中心。这些极端的尊王攘夷派架空了藩主毛利敬亲,控制了整个长州藩。

在极端排外的孝明天皇的授意下,朝廷多次下诏要求尊王攘夷,直到1863年初,顶不住压力的幕府,保证到当年5月10日全面开始攘夷。不料长州藩的尊王攘夷派积极响应天皇和幕府的号召,真的就在5月10日当天,打响了攘夷第一炮,攻击了一艘美国商船和一艘荷兰军舰,从而引起了列强的报复。

6月1日,美国军舰驶入下关海峡,击沉了一艘长州藩的军舰。5日,两艘法国军舰派遣水兵登陆,把长州藩的下关炮台夷为平地。这个地方就是后来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马关,甲午战争之后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就是在这儿签订的,也是源氏灭亡平氏的坛浦之战的所在地。法国人夷平了下关炮台之后,长州藩的噩梦并没有结束。第二年7月,英、法、美、荷四国十七艘战舰五千大军来攻,下关城被攻陷,长州藩被迫赔款,向四国屈膝求和。

对外攘夷打了败仗,长州藩终于知道,凭借武士的蛮勇根本就不是西方列强的对手。而幕府趁机联合萨摩藩,横扫京都的尊王攘夷派。长州藩派出三千人马进京,向天皇申诉,遭到幕府和诸藩的联合反击,全军覆没。由于此次战争在天皇的御所旁爆发,所以幕府一口咬定长州藩武士犯上,乃是朝敌。幕府在讨得朝廷攻伐长州藩的旨令之后,集中了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长州。

此时的长州藩可以说是面临内忧外患,内部幕府动员了三十六个藩国、十五万大军杀来;外部刚刚被四国舰队打得七零八落。毛利敬亲趁机亲掌藩政,大肆搜捕藩内的尊攘派人士,然后向幕府屈膝投降。

长州藩尊攘势力眼看就要灭亡了,但在当年年底,尊攘派首领高杉晋作潜回长州藩,控制了整个长州藩政。到了1866年6月,幕府发动了第二次征讨长州的战役,史称“四境战争”,幕府总兵力仍然高达十五万,但是在高杉晋作、大村益次郎等人的领导下,不足万人的长州藩军,四面出击,不但大败讨伐的幕府军,而且乘胜东进,直捣京都。今天备受争议的日本靖国神社前面就立着大村益次郎的铜像,他被称为“日本陆军之父”。

幕府在“四境战争”中的失败,使自己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被揭去了,其软弱无能在诸藩面前暴露无遗。而此时主流尊攘派的思想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认识到攘夷是无效的,夷是不能“攘”的,要跟夷学习,才能改变日本的落后面貌,而造成现在日本落后局面的始作俑者,便是幕府。

由此“尊王攘夷”华丽转身,变为“尊王倒幕”。

同样身为外样大名,备受德川幕府压制的萨摩藩,此时也趁机崛起。

萨摩藩在九州岛最南端,家世可以上溯到源赖朝时代,在当地已经八百年之久。1609年,萨摩藩出兵控制了琉球王国,与中国和东南亚展开贸易。到第十一代藩主岛津齐彬继位之后,全面改革,使萨摩藩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诸藩之中成长非常快。以岛津氏的实力和野心,不甘心长久看幕府的脸色行事。岛津齐彬病逝之后,由他的侄子岛津忠义担任藩主,但是忠义的生父岛津久光号称“国父”,掌握藩政。久光跟哥哥齐彬一样具有尊王的思想,但是更倾向于攘夷。

1862年,岛津久光率军上洛,领取天皇圣旨,催促幕府攘夷。行程途中,在距离江户不远的生麦村,三男一女四名英国游客,不慎冲撞了久光的队列,被久光护卫武士斩杀,造成一死两伤,称为“生麦事件”。第二年,英国七艘军舰驶入萨摩藩,要求严惩生麦事件凶手。由于对方来势汹汹,萨摩藩的通事(翻译官)很是害怕。当时萨摩藩负责跟英国人打交道的,就是日后明治维新时代鼎鼎大名的福泽谕吉,他是第一个提出日本“脱亚入欧”理论的人,他的头像被印在一万日元纸币上。但是当时他也一紧张,把英国人的要求翻译错了。英国人“要求萨摩藩藩主逮捕并严惩肇事者”,福泽谕吉给翻译成“逮捕并严惩肇事者萨摩藩藩主”。岛津久光闻言大怒,要逮捕我亲儿子?我跟你拼了!

于是岛津久光向英国宣战,这种行为真是耗子舔猫——作死!萨英战争只持续了短短一天,英军俘虏、烧毁三艘萨摩军舰,并且用舰炮把萨摩藩的主城——鹿儿岛城轰成一片废墟。萨摩“国父”岛津久光不得不低头认,向英国人求和。

萨摩藩战败后,审时度势,积极靠拢英国,在英国人支持下,很快跃居强藩之首。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号称陆军长州、海军萨摩,日本海军全方位地学习英国海军,基本都是萨摩藩出身的人控制海军。

萨摩一开始跟长州为敌,争夺尊攘派领袖地位,后来他们认识到幕府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所以两藩就走到了一起。当时两藩藩主的势力已经越来越小,藩中权力实际掌握在武士们手中,再加上和土佐藩、肥前藩联合,这四家外样大名,西南强藩,成了推翻幕府统治的中坚力量。

在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社会阶层跟中国古代一样,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士就是武士,掌握兵权;农是农民;工是指手工业者;商是商人。商人之下还有两个备受歧视的阶层,一个叫秽多,就是特别脏的意思;再一个叫非人,干脆不是人了,一般是指屠夫、清洁工、火葬场工作人员等。

武士是日本最高阶层,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儒士。但是,武士也是分等级的。日本武士阶层除了将军和大名之外,还包括拥有一定职务、身份比较高的旗本;以及拥有职务,但身份比较低的徒士;还有身份等同于徒士,但是在乡居住的乡士;身份最低的是足轻。另外,幕府或者各藩还会雇佣一些学者、医生,赐予他们武士的身份。

这些人里面,幕府将军、大名、旗本、徒士组成武士第一阶层;乡士、学者、医生组成武士第二阶层;数量最多的足轻组成了武士最低阶层。但是甭管是哪个阶层的武士,都享有“称姓佩刀”的特权,他们可以有姓氏,可以带刀。如果百姓侵犯了武士,或者武士认为百姓冒犯了他的尊严,可以拔出刀来把对方斩杀,这叫作“斩舍御免”。

武士分成上中下三等,武士当中最高级别的旗本也分了三等。旗本本来指的是战国时代在战争中守护在主君马印周围,护卫大名的直属家臣团。在江户时代,这个词指的是德川幕府将军直属的武士,领地一般在一万石以下,所以不是大名,一万石以上才是大名。旗本有资格参见将军,这种资格叫御目见,没有资格参见将军的直属武士称为御家人。旗本之中,接受过朝廷赐予官位的,称为“布衣之上”,没有接受朝廷官位的叫“布衣”,只有两百到六百石小领地的旗本叫作“御目见以上”。

在幕末风云动荡的过程中,真正推翻幕府、领导倒幕战争的并不是西南强藩的藩主,而是这些强藩内部的中上层武士,核心力量是中下级武士和城市豪商。

一般日本的武士都是能文能武,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人物,具有一定的文化,不是一勇之夫。虽然日本承平日久,但是武士毕竟是腰佩双刀,组织结构半军事化,所以组织动员能力强。在这些武士当中,首先举起尊王攘夷大旗的理论家就是长州藩出身的吉田松阴。

吉田松阴出身于下级武士,大概也就是足轻的级别。他自幼聪明好学,没成年就脱藩前往江户,拜在开国派思想大师佐久间象山门下。黑船来航的时候,他曾经偷偷地溜上美国军舰,想到美国留学,但美国人把他遣返给了幕府。幕府把他关押了一段时间,等他筛够了沙子,挣足了路费,将其遣回原籍,交给本家来禁闭。

随后,他继承了叔父乡下的村塾,开始宣扬自己的尊攘思想,包括后来明治维新中赫赫有名的高杉晋作、伊藤博文、山县有朋在内的大批长州藩武士进入他的村塾学习,这些人后来成为长州尊攘派领袖,甚至在以后的明治维新过程中成为新日本的核心官僚。

随着时局的变动,吉田松阴的思想也渐渐地由尊王攘夷变成尊王倒幕,他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幕府,曾经写过一首诗讽刺幕府:“当年乃祖气凭陵,叱咤风云卷地兴。今日不能除外衅,征夷二字是虚称。”你不是征夷大将军吗?现在“夷”都打到家门口来了,你也征不了,所以你这“征夷”二字是虚称!直接否认了将军存在的合法性。

幕府对他的日常言论和所作所为,怀恨在心。1859年他计划刺杀幕府老中,没来得及实现,就被逮捕了。大老井伊直弼亲自过问此案,大笔一挥,判了吉田松阴死刑。松阴临刑前还吟诗一首:“吾今为国死,死不负君亲,悠悠天地事,鉴照在明神。”

吉田松阴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九岁,成为尊攘派人士敬仰的楷模。

吉田松阴的高足高杉晋作出身于长州藩上级武士家庭,少年时代就被藩主看中,送他到江户甚至国外去留学。

高杉晋作曾经到过上海,回国之后成了长州尊攘派的领袖。尊攘派一开始希望朝廷来制约幕府,或者通过斩杀幕府中他们看不顺眼的人来推动幕府攘夷。不料幕府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大狱,导致尊攘派血流成河。长州藩率三千人马上京讨说法,被幕府镇压,引起了幕府大军压境。在四境战争中,高杉晋作召集有志于攘夷的藩内下级武士、农民、商人组成了半独立于藩府之外的军事武装——奇兵队。

尊攘派先驱吉田松阴

伊藤博文等人受他的影响也纷纷创立自己的武装力量,这些武装不一定都是由武士构成的。他们掌握了长州藩的藩政,把长州藩控制在自己手里,再加上坂本龙马从中协助,长州藩跟萨摩、土佐等藩国的尊攘派结成同盟,打赢了四境战争,挥师杀向京都。

可惜,高杉晋作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因病辞世,没能够看到倒幕战争的胜利。

日本幕末最有名的人物是坂本龙马。龙马在日本尽人皆知,作为江户幕府末期首屈一指的名人,备受后人尊敬。

龙马是土佐藩下级武士出身,经常受上级武士们欺凌,小时候胆小怕事,但是他姐姐却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女汉子,在姐姐的教导下,龙马不分昼夜勤习剑术,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武士。

龙马长大后,离开老家到江户有名的剑术道场深造,正赶上黑船来航。龙马看到了美国先进的工业实力,震惊不已,随后举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投到佐久间象山门下,通过学习西方的军事理论,开阔视野,探索救国之路。经过深刻的学习,龙马感觉到自己固守在土佐藩内没有任何意义,脱藩来到江户。

龙马在宣扬尊王攘夷的同时,准备刺杀宣扬门户开放的幕府重臣胜海舟。当他来到胜海舟家中的时候,胜海舟看出来龙马要刺杀他,但还是客客气气地招待他。龙马杀人之前先问了胜海舟一些自己心中的疑问,胜海舟一一作答,认为日本要和外国进行贸易往来,增强国力。

两个人一番畅谈,龙马被胜海舟的思想感化,当场要求胜海舟收自己为徒。所以胜海舟被尊称为龙马之师,对坂本龙马随后的为人处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坂本龙马在胜海舟的资助下,学习驾船技术,成立了日本第一个股份公司。他促使萨摩藩和长州藩和解,形成互惠关系,缔结了历史上著名的萨长同盟。明治维新时代,最终推翻幕府的政府军,实际上就是萨长同盟的军队。甚至有人认为,明治维新就是西南强藩对幕府的下克上。

不幸的是,龙马也在明治维新成功前夕,在京都被人刺杀。虽然没能看到日本的未来,但是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龙马还是日本第一个进行蜜月旅行的人,也是今天日本影视作品中最热门的一个幕末人物。

坂本龙马拜师

萨摩藩最著名的武士西乡隆盛,也是下级武士出身,曾经由于才识过人,受到藩主岛津齐彬的重视。岛津齐彬率军上京,派隆盛到京都联络各地的尊攘派,但是因为齐彬暴卒,隆盛意欲跳海殉主,没有死成,随后就下定决心,追随齐彬遗业。岛津久光掌权之后,隆盛跟他的好友大久保利通成为久光的宠臣,掌握了藩政。在坂本龙马的撮合下,西乡隆盛代表萨摩藩与高杉晋作为代表的长州藩联合。后来萨长同盟宣告以天皇为领袖的新政府成立,新政府军挺进江户,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当时的政府军名义上的总司令是有栖川宫炽仁亲王,实际指挥者却是西乡隆盛。

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社会结构是一个金字塔形,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幕府,第二层是大名,再往下是武士,底层是百姓。推翻了幕府之后,第一层、第二层被打平了,而武士们打着尊王的旗帜站到了新的顶点。

德川幕府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武士都站到了幕府的对立面,特别是在德川幕府的龙兴之地——近江、三河、关东地区,很多武士都是忠于幕府将军的。

1862年,攘夷的呼声压得江户幕府喘不过气来,幕府将军德川家茂准备去京都觐见天皇,让天皇下达攘夷的诏旨,这是两百多年来幕府和朝廷各自的最高领导人第一次碰面。当时京都治安混乱,尊攘派频繁对外国人以及他们认为是日奸的幕府官僚实行暗杀。这些从事暗杀的武士,知道洋枪洋炮的厉害,所以都是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砍一刀就跑,幕府根本抓不到他们的任何蛛丝马迹,事后只能给外国赔礼道歉。

武士管这种行为叫“天诛”,是老天爷要杀你,我代表老天爷砍你一刀。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法西斯青年军官暗杀元老重臣,仍然打着“天诛”的旗号。

鉴于京都的治安非常混乱,当时的幕府老中对将军此次前去京都的安保工作极为头疼。此时,一个浪人向幕府建议,召集浪人组成将军的护卫队,一来解决浪人没工作、失业下岗的问题,二来也可以给将军提供护卫。这个提议一举两得,得到了幕府的采纳,开始募集浪人。

招募令一公布,有一个叫近藤勇的人就被吸引过来。近藤勇本是农民出身,因为做了武馆老板的养子才算入了武士籍。他在幕府毫无官职,也不领取俸禄,他觉得如果自己能加入将军的护卫队,不仅能领取俸禄,也许还可能混个一官半职,至少前途非常好。因此,他就鼓动了八名好友一起去报名,并且被顺利录取了。这八个人中包括日后大名鼎鼎的新选组骨干——土方岁三和冲田总司。

一开始他们是为幕府将军直接服务的,后来,因为他们剑术高超,被当时的京都所司代、会津藩的藩主松平容保雇佣,负责维护京都的治安,他们的组织被称为壬生浪士组。

1864年6月5日晚上,在京都的小酒屋池田屋内,尊攘派正在秘密开会,准备来一个大动作,动摇幕府的统治。他们计划在皇宫点火使京都变成一片火海,同时趁乱把天皇挟持到长州藩。壬生浪士组得到情报,立刻出发,前往池田屋,准备将尊攘派武士一网打尽。

来到池田屋门口,近藤勇厉声呵斥:“老板在吗?我们进行公务搜查。”老板跟这帮尊攘派武士是一伙的,一看近藤勇这帮人来意不善,就一边跑一边冲屋里面喊:“条子来搜查了!”他这一喊,反而暴露了尊攘派浪人的所在地。近藤勇推开店主,带领部下直接冲上二楼,拔出佩刀大喊:“公务搜查,不听从者斩无赦。”心里有鬼的尊攘派浪人,四散奔逃,很多人从二楼跳到地上企图逃跑,也有一小部分人拔出刀来砍向近藤勇,一场厮杀就此展开。最后,这场搏斗以壬生浪士组的胜利告终。

池田屋事件,使京都躲过一场劫难,没被烧成一片白地。壬生浪士组更是一战成名,队伍迅速扩大,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

近藤勇认为,诚字胜于一切,他要求每个队员都不能有任何武士不当的行为,把诚字作为团队的旗帜。他的忠于职守感动了孝明天皇,天皇亲赐“新选组”之名。

近藤勇的新选组级别是局,当然这个局与我们今天的局级概念是不一样的,近藤勇被选为局长,土方岁三是副局长。

土方岁三自幼跟近藤勇相识,一起在江户练剑,后来又一起到京都维护治安。当上副局之后,土方岁三日益展现出了领导才能。在池田屋事件中,近藤勇带领十一名手下首先冲进池田屋,土方岁三得信之后,立刻带二十三人前往增援,而且在激战当中把二十三人分成两个小队,一队冲进屋内,一队在屋外警卫,防止浪人们逃跑。土方岁三还定下了新选组的四条队规:禁止新选组成员违背武士道精神,禁止脱组出逃,禁止私自筹款,禁止牵扯私人诉讼。违背者必须剖腹。有一次有一名成员私自脱队,他严令其当众剖腹,用以告诫其他成员,队规不是儿戏。

德川庆喜将军宣布大政奉还,把统治权交给天皇和朝廷的时候,近藤勇领导的新选组仍然选择尽忠于幕府。在1868年的鸟羽伏见战役中,新选组所在的幕府军同明治新政府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幕府军惨败于萨长同盟组成的新政府军的洋枪洋炮之下,新选组成员战死无数。

近藤勇和土方岁三都意识到无论队规如何严厉,组织如何灵活,武士们的剑法如何高超,毕竟冷兵器已经不是洋枪洋炮的对手了。所以,被新政府军追到下总的时候,近藤勇对土方岁三说:“我准备向萨长投降了。”土方岁三非常吃惊地问:“为什么?这个太不像你的举动了。”近藤勇默然无语,只是一直望着土方岁三。土方岁三突然明白了,近藤勇是想用自己拖住追兵,给剩余的弟兄争取逃走的时间。

最终,近藤勇选择了投降,以“庶民之敌”的罪名被斩首。至此,新选组不解而散,结束了六年的历史生涯。而土方岁三一直追随幕府到最后一刻,在明治天皇登基后的1869年的北方战争箱馆战役中战死沙场。

这位戎马一生的武士,生命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日本作家认为,当朝的胜者,不一定成为历史的赢家;历史的败者,也未必不能流芳百世。

新选组血风录

德川幕府自从1603年开创到1868年灭亡,在日本存在了二百六十五年,将军传袭了十五代。这些将军里面有英主也有庸主,但是号称能够跟德川家康比肩的就是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庆喜也是十五代将军中唯一寿命超过了德川家康的人。

德川庆喜是水户藩藩主德川齐昭的第七子。在御三家里面,水户藩是没有资格继承将军之位的,不像纪州和尾张藩。他出生在江户,父亲担心他沾染上江户奢靡的生活习气,把他送回水户,接受严格的文武训练。当第十四代将军家茂二十岁早逝之后,庆喜终于担任了幕府将军。

庆喜担任幕府将军的时候,堪称是临危受命。当时的日本幕府统治在风雨飘摇之中,倘若迎合社会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听了这帮愤青的话,废除不平等条约,笼络人心,巩固国内统治,必然会引来西方列强的干涉,以当时日本的国力根本无力与西方列强对抗。但是如果遵守跟外国签订的各项条约,坚持开国,跻身文明国家行列,他的生前身后都会被扣上日奸、卖国贼的帽子。两害相权之下,庆喜为家国计、为子孙后代计,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甘当卖国贼之名,也要让日本走向文明开放。

庆喜坚持要遵守与欧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他看来,这些不平等条约虽然是迫于西方压力签订的,但是为了融入近代社会,就应该遵守近代社会的游戏规则,政府之间互换的条约,白纸黑字,昭大信于天下。如果是日本凭一时义愤挑起战争,在西方国家看来,反而是日本无理取闹。更何况刚刚结束的萨英战争,已经把跟西方列强开战的结果摆在面前,冲动开战只会打败仗,而且还会丢掉名誉。

如此一来,庆喜就成为当时日本愤青心中卖国的首领,成为众矢之的。但是庆喜下定决心,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九死不悔。

面对反对势力的诘难,庆喜做出了一个惊世之举——大政奉还,把德川幕府两百多年来掌握的政权归还给天皇,希望从此之后,公家朝廷、武家幕府,能够合一,安稳内政,一致对外。

这个举动让天下人震惊不已!甚至多年以后,成为明治政府核心人物的伊藤博文在一次国宴上还问庆喜:“你当年为什么会干出大政奉还那样的事儿来?”庆喜说:“因为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我,要以皇室的尊严、国家的大体为重,我这么做不过是对当年教育的践行罢了。”

但是倒幕派并不满足于大政奉还,他们必须要把幕府打翻在地,踩上一万脚,让它永世不得翻身。关东各地爆发暴动,企图以此逼幕府出兵。内战是庆喜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但是他无力阻止。

1868年,幕府军同倒幕的新政府军在鸟羽伏见爆发恶战,凭借着先进的装备和战术,新政府军很快取得胜利。德川庆喜更加坚定地要退出政坛,拱手让权。当时法国公使曾经向庆喜提出建议,法国会援助幕府军打败政府军,恢复幕府的旧制。庆喜深深明白,一旦接受法国的帮助,将来的国政必然会受到法国的干涉,这是庆喜不愿意看到的。

鸟羽伏见战役之后,幕府仅剩江户一个空壳,江户之外已经名存实亡。庆喜退出政坛,把政权全权委托给幕府的陆军总裁胜海舟。当新政府军开到江户城下时,胜海舟同新政府军的首领西乡隆盛达成了无血开城的协议,江户被和平接管,幕府正式走下了权力中心。

庆喜这么做,并不是因为懦弱,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木户孝允曾经评价他:“决不可侮,时如家康再生。”

庆喜从小深受水户藩君臣大义的严格教育,在他看来天皇是第一位的,是日本国体最神圣的。无论发生什么事儿,都不能向天皇开战。他希望日本能够在和平的状态下完成变革,不愿意看到推翻和摧毁一切的暴力革命出现,不愿意让西方国家火中取栗。出于这样的考虑,他才会在倒幕战争的紧要关头选择退让,亲手把幕府权力归还给了朝廷,结束了幕府的生命,终结了一个时代。

在大政奉还、江户无血开城之后,庆喜被新政府扣上“朝敌”的帽子,从江户搬到静冈县的寺院里接受禁闭,一直到转过来年的明治二年(1869年),才解除禁闭。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天皇授予他公爵的封号,这是当时除皇族之外最高级的爵位。

交出政权后的庆喜,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先后爱上了狩猎、驾驶、油画和摄影,尤其喜欢摄影。他通过关系购买了很多摄影器材,走访家乡附近的各种人文景观,经常去采风。当然了,很多人认为他的摄影技术很差,只能算一个不入流的摄影师。根据日本史书的记载,庆喜经常把自己的摄影照片寄到各大杂志,但是很少被采用。看起来在当时的日本,即使是末代幕府将军、后来的公爵,也并没有因为身份特殊而受到照顾。

晚年的庆喜远离政事,一直隐居在静冈县,直到1913年,以七十六岁高龄病逝,是历代将军中最长寿的。庆喜死时,日本早已进入到近代,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钱币里的中国史幽云疑案曹操多阳谋郭论明朝大历史南明史(全二册)我真不想出生啊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