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袁腾飞讲历史(全集) > 第三讲 乱世豪杰风云录(战国时代,群雄并起)

第三讲 乱世豪杰风云录(战国时代,群雄并起)(1/1)

从1467年应仁之乱开始,到德川家康在大坂夏之阵击败丰臣秀赖夺取天下,这一百多年,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之为战国时代。其中自1573年至1598年之间的日本历史,又称安土桃山时代,是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称霸日本的时代,以织田信长的安土城和丰臣秀吉的伏见城(又称“桃山城”)命名。

日本战国时代,群雄割据,政局紊乱,社会不安,一百多年间战火连连。原来的室町幕府将军以及分封到各地的守护大名们,日渐腐败,威信丧失。将军对全国大名的控制能力最终完全丧失,原本辅佐守护大名的守护代、土豪甚至平民武士纷纷崛起,称霸一方。以下克上的风潮兴起,成为战国时代的最大特色。

所谓的大名,是日本封建时代对较大的地域领主的称呼,其最初的称呼为名主,说白了就是地主。这块土地的名字是我的,故称名主。

这些拥有土地或者庄园的名主,为了保护家业,大多数蓄养武士,拥有武装力量。在室町时代,大名由幕府任命,所以叫守护大名。到了战国时代,幕府权威一落千丈,用不着幕府任命了,任何出身的人,只要能够支配数郡甚至数国的力量,就可以成为战国大名。

战国大名的出身背景有四种:一种是原来的守护大名,一种是守护代,再有一种是国人,甚至还有平民。

最早揭开战国时代混战序幕,以非守护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的大名,就是东国的北条早云。

北条早云是日本东北地区的大名,家族传了五代一百多年,他是第一代北条氏的家主。他本名伊势新九郎,北条早云是他后来出家起的法号,他自称早云庵主,从他儿子时代开始称呼他为北条早云。

早云浪人出身,浪人就是没有主君的武士,也就是没有固定俸禄的失业下岗武士。早云少年时代就精于骑射,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

战国乱世刚刚开始,早云就认为这是武士求取功名的大好时机,于是散尽家财,广揽豪杰。他的世袭领地是三百贯。贯在日本既是钱的计量单位,一千文铜钱为一贯;也是一个重量单位,一贯大概3.75公斤。日本计算领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贯高制,计算领地一年产值是多少贯;还有一种是石高制,计算领地上一年的产量是多少石。早云只有三百贯,不是什么大领主,在日本的众多领主中根本排不上号。别看他钱少,但是舍得花,用来蓄养死士。

早云跟招来的这帮豪杰说:“咱们一起到关东地区——源赖朝兴起的地方,去开辟新天地。看当今之天下,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想关东八州,地势高险,士马强壮,自古以来即为武士要地。”

这番话有点儿像诸葛亮《隆中对》里跟刘备说的:“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关东地区在日本武士的眼里,相当于中国的益州,是成帝业的地方。当年源赖朝也罢,足利尊氏也好,都是占据了关东,方才成就了霸业;日后的德川家康还是以关东为根据地,一扫群雄。等于日本三个幕府的开创者,都是从关东起家。

早云告诉手下这帮兄弟:“如果能割据此地,必得天下。咱们哥们儿一块儿干,瞅准机会就下手,可以立功于后世,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被早云这么一忽悠,这帮武士和浪人欣然前往。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就干吧。

早云凑了六个人,算上他一共七个人,就到关东地区开创霸业。这说起来比清太祖努尔哈赤靠十三副铠甲起兵还牛。早云带着这六个人到了伊势大神宫,据说这是日本最灵验的地方,各饮神水,一起发誓:“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哥七个,绝对不会闹不和,要互相帮助,共立功名。而且依照武家规矩,我们哥七个里面,谁先立下了功名,为一国一城之主的话,其余六个人就要做他的下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主公的人也绝不能背弃其他六个人独享荣华富贵。”七人效法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来了个伊势七结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伊势七结义

立誓之后,七个人来到了骏河国。早云的姐姐当时是骏河国今川氏家主的媳妇,等于早云是骏河国的国舅爷,所以先在这儿开始发展。后来早云的实力越来越大,果然最先出人头地,成为一城之主。根据当初的盟誓,最早跟着他的那六个人就成了他的家臣,他们的后代在北条家被尊称为御由绪六家,在家臣之中地位最高。

从1476年开始,早云就带着自己的手下,东征西讨,南剿北战。他帮助今川氏家主的一个儿子当上了今川氏的家督,继承了骏河国国主的大业。家督出于感激,赏赐了早云一块领地。

当时恰逢旱灾,早云分派金银给跟着他打天下的六个家臣,让他们以很低的利息分贷给穷人,不能赔本儿,但可以少挣点儿。而且早云再三告诫这哥儿六个,要解民困、轻赋税、奖农耕、强士兵,求贷者不问远近,不管是不是我城中百姓,谁来借都给借。

这样一来,老百姓非常拥护早云。每月一号和十五号,经常有老百姓去拜见早云。这两天是早云政府对外开放日,只要你拜见他,说你实在是家穷,借的钱还不起。早云大手一挥,算了,不要了。长此以往,来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早云居城的城下町渐渐繁荣了起来。

日本的城跟中国的城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的城,里面官署、寺庙、道观、民宅、商号、妓院、钱庄,应有尽有。日本所谓的城,就像欧洲的城堡,是主君居住的地方。中国的城市有两个职能:一个是城,起防御作用;一个是市,用于交易、买卖,城墙保护的不光是城里的官员,还有城里的百姓。日本的城只有“城”的功用,没有“市”的效能。老百姓想做买卖只能在城外做,从而形成的街道住宅区叫城下町。老百姓是住在城外的,包括一些家臣,城里没地方住,也得住城外,因为城很小。后来德川幕府建立的江户城,就是今天日本东京的皇居,你想能有多大地方?

随着早云的城下町越来越繁荣,前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早云的经济力量也就越来越强。老百姓甚至给早云建立了生祠,用来祭祀他。早云非常高兴,开始对外宣称自己是名门之后,伊势之姓往祖上追溯是北条氏。北条氏是镰仓幕府的实际掌权者,源赖朝家传了三代绝嗣,由外戚北条氏担任幕府执权。

早云攀上了北条家,成了名门之后,前来归附的人就更多了。

北条早云的实力越来越强,恰遇伊豆地方长官家里发生内乱。早云觉得有机可乘,暗自计划夺取伊豆。但对手是足利将军的旁系,不可能轻易将领地拱手相让。而且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虽然没有人拿将军当盘菜了,但是毕竟足利家出自源氏嫡系,是名门正宗,不好对付,怎么办呢?

早云把家督的位子让给自己的大儿子北条氏纲,宣称:“我已经年过五十了,人能活到这个岁数已经很高寿了,我现在百病缠身,恐怕就要挂了。我愿意舍弃弓马,安享晚年。”就此剃度出家,法号早云庵宗瑞,所以后来才管他叫北条早云。

出家之后的早云宣称要去治病,参拜弘法大师的灵迹。弘法大师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空海大和尚,日本古代三大书法家之一,曾经入唐求法。空海大和尚主寺在伊豆,北条早云打着寻方治病、参拜圣地的幌子,进入伊豆地区。

伊豆方面对早云没有丝毫戒备,因为空海大和尚在日本地位崇高,相当于中国的达摩祖师、六祖慧能,所以参拜他是很正常的。早云进入伊豆,以一国国主父亲之尊的身份探听情报,把伊豆国四郡之内的地形、文武官员的情况、武士的实力、百姓的民心向背调查了个一清二楚,然后得意扬扬地返回骏河国。

早云回来之后,制订了作战计划,亲自带了两百名士兵,又跟骏河国今川氏借了三百人,一共五百人马,突袭伊豆,一战成功。伊豆国主战死,伊豆国就归了早云。

你说攻打一国,五百人就够了吗?想想日本一共才多大?相当于中国一个省,而那个时候的日本国还不包括北海道,只有本州、四国、九州三岛,分成六十几国,一国能有多大?占领一国,五百人足够了!

伊豆百姓眼见家乡被早云占了,非常害怕,不知道新来的这位爷到底怎么样,吓得四散奔逃。早云效法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第一,不许去人家偷盗;第二,不许士族掠夺金钱贵重之物;第三,禁止伊豆国的老百姓、平民舍家逃走。于是,早云的军队对伊豆百姓秋毫无犯。

为了取得民心,早云经常视察民情。有人得了传染病没钱治,早云就带着医生上门去给治疗。如此一来,早云已经是万众归心,百姓都希望早云万寿无疆,他的统治能千秋万代。另外,早云还大幅度减少了农民的地租,废除苛捐杂税,广行德政,为北条氏后来在关东地区统治五代、历时百年奠定了基础。伊势地区的很多土豪劣绅全部投靠了早云。

后来,早云攻陷了东北地区的名城小田原城,占领了镰仓,一直到八十八岁才病死。虽然他把家督的位置让给儿子,但是一直在幕后主政,有点儿跟天皇实行的院政似的。在日本的诸多武将当中,他算是长寿的。历史学家认为他是战国时代第一风云人物,以乱世枭雄之姿,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早云死后,第二代是北条氏纲,第三代北条氏康,传到第四代北条氏政的时候,日本已经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天下了。北条氏在东北地区与上杉氏、武田氏三足鼎立。北条氏维持了百年,到北条氏政时代,已经式微。特别是氏政的儿子氏直,远不如乃父乃祖了。

北条氏政也是在自己健在的时候,就把家督的位子让给了儿子氏直。可是氏政对氏直并不放心,他觉得氏直个人能力不行。

有一个氏政父子俩吃饭的故事很有意思。日本那个时候也没什么好吃的,一般就爱吃泡饭。实力差点儿的大名只能一菜一汤,米饭里还要掺上麦粒。你看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探马回报:“启禀将军,敌人的情况小的探听明白了。”将军一般都回答:“赏尔羊羔美酒,再去探来。”而日本的历史里,探马回来报告军情,领主说:“辛苦了,下去吃点儿泡饭吧。”说明日本能有泡饭吃就不错了。两国国力的强弱,由此可见一斑。

一次氏政、氏直父子吃饭时,氏直浇了一遍汤汁来泡饭,一尝,可能味淡了,又浇了一遍。氏政一见,“啪”的一声把筷子放下,说:“完了,我们北条家要灭亡了,你看你这个样子,吃碗饭,一次该浇多少汁都不知道,你还能干别的吗?”咱们觉得这事很正常,浇一遍汁,味道淡了再加点儿怕什么?但是日本人觉得,天天吃饭,汁该浇多少你都不知道,还能干别的吗?

果然,后来丰臣秀吉崛起,围攻小田原城,氏政战死,氏直出降,北条氏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北条氏虽然灭亡了,但是后来统一天下、笑到最后的德川家康曾经跟自己的家臣讲:“武田信玄是近代的良将,但是这小子不咋的,把他父亲放逐了,所以自己险遭横祸。他儿子武田胜赖,勇猛不逊乃父,可是他点儿背,所以家臣离他而去,最后也灭亡了。这是天道,是上天对不孝顺父亲又欠恩义的人表示憎恨。老天爷恨你,因为你不孝亲,又对家臣没有恩义。但是你们看小田原城,当年丰臣秀吉几十万大军围了上百天,除了一个手下之外,没有叛徒,大多数家臣都是舍命相随。”

战国时代的武将,还没有后世那种武士忠义,而是龙胜帮龙,虎胜帮虎,谁给钱多,就给谁出力。就跟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一样,朝秦暮楚。但是丰臣秀吉围攻小田原,北条家只出了一个叛徒,几乎所有人都为他舍生赴死,为什么呢?“这就是早云以来,代代受教方针得到了正确实行,诸世谨守节义之故也。”就是说北条家世代谨守节义,北条氏才能绵延五代,当国百年。

日本的东北地区,除了有北条早云这样的豪杰之外,还有号称日本战国时代第一名将的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的出身,跟北条早云可就不一样了,他是地地道道的源氏后裔,室町幕府的守护大名。

武田信玄原名叫武田晴信,是清河源氏源义光的后代,甲斐武田氏的第十九代家督。他爸爸叫武田信虎。日本人的名字非常有意思,甭说是父子俩,往上倒多少代,都以为是哥儿俩,因为他们的名字中有一个字是家族通用的,所以中国人看日本人的名字,经常是一脑门子官司。像战国时代著名的武士,号称加贺百万石的大藩主叫前田利家。日本战国时代相当于中国明朝,到二次大战时,前田利家的后代日军中将叫前田利为。你一听一个利家,一个利为,会不会觉得这是哥儿俩?实际差三四百年了。

信玄的父亲信虎,因为宠幸二儿子,对信玄爱理不理的。小儿子可能都招父母疼,信虎还扬言,将来要让二儿子继承家业,公开说要废长立幼。传说武田信虎性情暴戾,当然这种记载不一定真实,有可能是后人加工的。就跟唐朝史书上说李建成、李元吉这俩怎么不是玩意儿一样,很有可能是李世民下令篡改了关于李建成、李元吉的事迹,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

据说武田信虎喜欢剖孕妇的肚子,鉴别孕妇腹中胎儿的性别,跟商纣王干的事儿类似。家臣只要有人敢直言劝谏,就会被他用酷刑处死。他特别喜欢美女,连长官的妻妾都敢抢夺,家臣的美貌妻妾也经常被他霸占,导致家臣和治下的人民对他十分不满。

武田信玄第一次上战场参加战斗时年仅十五岁,也就是在那一年,幕府的第十二代将军足利义晴,把名字中的晴字赏赐给了信玄,信玄才有了大名。武田信玄小名叫胜千代,十五岁有了大名叫武田晴信,受封从五位,成了朝廷命官。十五岁上阵之后,一战成名。

武田信玄二十岁的时候,联络对父亲不满的家臣,趁着父亲前往骏河国探望骏河大名今川义元的机会,发动政变把他老爹流放了。今川义元是武田信虎的女婿,武田信玄的姐夫。信玄从此成了甲斐国国主。

信玄做了大名之后,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也就是后面马上要讲到的——特别强调武德义礼、律己非常严格的上杉谦信。上杉谦信特别注重武德,强调忠孝节义,对于武田信玄放逐亲生父亲的行为十分不齿。出于道义的原因,上杉谦信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信玄,没完没了地跟信玄打仗。这些战斗在历史上称为川中岛合战,一共打了五次,其中战斗最激烈的是第四次。

武田跟上杉都是名将,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前三次川中岛合战未分胜负。直到第四次,武田信玄的军师山本堪助建议:“咱们要采用一种新的战法——啄木鸟战法,就像啄木鸟捉虫子的时候,先是敲击虫子所蛀的树洞背面,诱使虫子受到震动,从洞里爬出来,然后将其吃掉。咱们打上杉谦信也不能直接进攻。”这个战术,说白了就是中国的声东击西,中国的兵家早在日本神武天皇时代就这么玩儿了。

武田信玄采用了山本堪助的建议,下令兵分两路,本队八千人,由他本人亲自率领,故意示弱诱敌;奇袭队一万三千人,利用晨间浓雾,进攻上杉军的军营。上杉谦信号称军神,绝非浪得虚名,一眼便识破了山本堪助的诡计,小样儿!跟我来这套,这都是老子玩儿剩下的!

上杉谦信亲率本队一万六千大军猛攻武田军的大营,面对对方二比一的兵力优势,武田打得非常吃力。军师山本堪助看到主君因为采用自己的计策而导致被动,深深地感到愧对主君,更是奋勇直冲,纵马挥刀,左杀右砍,直至战死。双方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武田军的奇袭队才匆匆赶到,救了主公一命。

据说两军激战之中,上杉谦信依仗兵力优势,一直杀到了武田信玄的大营前面,单骑跃马,向武田信玄挑战。当时的大将已经很少亲自上阵杀敌,都是身穿铠甲,手持军扇、采配,指挥若定。军扇是像团扇似的一个东西,有铁杆也有木杆的,采配就是一根木棍前面拴点儿纸条,一抖哗哗响,吸引大家注意,相当于指挥棒。武田信玄正坐在马扎上,挥着军扇,指挥战斗。没想到上杉谦信一马杀到,二话不说抡刀就砍,信玄慌忙之中,来不及拔刀,只得用手中军扇抵挡。上杉谦信连砍三刀,据说砍伤了武田信玄的肩膀。这就是日本人至今津津乐道的战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骑打,主帅之间的对决。幸亏信玄部下武士拼死来救,挡住了上杉谦信,信玄才得以逃脱。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以武田信玄最后失利而告终,但信玄并没有伤筋动骨。在接下来的扩张版图的战争中,信玄经常使用啄木鸟战法,他的对手却不都是上杉谦信,军神毕竟只有一个,所以他的啄木鸟战法屡屡获得胜利。这足见当时日本的战术有多么落后,日本国的大名、武士笨到了什么程度,竟然让区区的声东击西战术屡屡得手。

甲斐地方不靠海,盛产骑兵,从而成就了武田家号称天下第一的骑兵队。武田信玄的军旗更神,直接使用了《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武田家把这句话写在军旗上,后人就用“风林火山”代指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在战国群雄之中,称得上是少数智勇双全、用兵如神的谋略型武将。他虽然没能打败上杉谦信,但是通过不断地对外战争,版图扩充非常迅速,已经完全占有了甲斐、信浓、骏河三国,还占领了上野、美浓、远江、三河等地部分区域。随着势力越来越强大,信玄希望到京城去朝见天皇。

在日本的史书上,对于大名前去京城朝见天皇,有一个专用名词——上洛。历史上日本的京都是由东京、西京两部分组成,东京仿效中国洛阳城、西京效仿中国长安城建造。镰仓幕府时期,被称为长安的西京衰落,被称为洛阳的东京却很兴盛,所以日本人也将京都称为洛阳,大名进京也就称为上洛。

上洛对于战国时期的大名来说极具诱惑力,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梦想。说白了,就是具备强大的实力之后,率领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开往京都,朝见天皇,得到天皇对自己的肯定,由此证明自己拥有争霸天下的实力,可以登上号令天下的大位。

京都虽然自应仁之乱后被不断争夺,但仍然是日本的政治中心,也是日本的第一大城市,更是日本纺织产品的主要产地,学术文化重镇。再加上当地商人的经济实力很强大,京都早已成为一个自治的商业都市。天皇家虽早已徒有其名,但毕竟是日本的象征,地方大名纷纷以进入京都为荣。在战国时代,不止一位大名想去上洛,今川义元就率领两万五千大军上洛,不料事与愿违,桶狭间一战,被织田信长给干掉了。

风林火山

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织田信长,这些战国时代赫赫有名的大名,都曾计划上洛,可惜除了织田信长以外,其他的人都没成功。武田信玄在上洛过程中,虽然在三方原一战大败德川家康,据说吓得德川家康在马上大小便失禁,拉了一裤裆,但是还是死在了上洛途中,死时仅五十岁。

关于武田信玄的死因,有说肺结核的,有说胃癌的,还有说是被敌人的狙击手用铁炮打死的。

日本战国时代文献中所记录的铁炮,其实就是火绳枪,并不是我们今天说的炮。1543年,一艘带有欧式火绳枪的葡萄牙商船,漂流到日本的种子岛,种子岛岛主对这种奇妙的武器非常惊讶,特意选派最精巧的工匠八板金兵卫,向葡萄牙人学习做枪。由于葡萄牙人保留制枪核心技术,八板金兵卫始终不得其法,最后只好把自己的闺女嫁给葡萄牙人,女婿才点破核心技术所在,终于山寨出第一支日本版的火绳枪。

战国时代的日本,这种杀人利器一经出现,就迅速得到了普及。大名们纷纷在战争中应用,尤其是织田信长,更是喜欢用火枪。当时的火枪射程很有限,最远只能打二百八十米,真正有效的杀伤距离就是五十米左右。发射火枪需要相当长的准备时间,在枪口前端塞上弹丸,用火绳点燃火药,最后射击。连打五发,枪膛里的火药残渣就会堵住枪管,无法继续填装子弹,枪管必须经常清洁,并不适合连续射击。再加上火枪用火绳点火,火绳燃烧非常慢,要等火绳点燃药池里的火药,才能扣动扳机,把子弹打出去。一下雨就瞎了,火绳一浇灭了,就打不着了。

据说武田信玄早就料到自己死期将至,临终留下遗言:“我五年前就知道自己要死了,早已画好了花押纸七百张。我死后三年内秘不发丧,所有的公文都用我留下的花押纸,这样一来,敌国不知道我已死,必然不敢轻举妄动。”

中国古代有个说法叫签字画押,古人除了写名字,还要画花押,就是一种只有自己画得出来、像字也像画的奇特图形。签名好模仿,画押却不太好模仿。武田信玄临死前画了七百张花押,就是为了死后让人以为他还活着。

武田信玄遗命武田家由自己年幼的孙子信胜继承家督,在信胜长大以前,由信胜的父亲、也就是自己的儿子胜赖摄政。最后,他嘱咐将自己的遗骸沉入湖底,让弟弟信廉担任影武者——就是他的替身,每天起居饮食跟信玄一模一样,上阵也穿着信玄的盔甲。果然,三年之内,其他大名不明真相,真没敢轻举妄动。三年之后,武田家公布信玄死讯,将其下葬。在他下葬后仅仅两年,武田家就败亡了。

得知武田信玄死讯之后,他的老对手上杉谦信异常悲痛。上杉谦信是典型的儒将,特别强调武士道精神。据说当年武田信玄的甲斐国由于不靠海,导致获取食盐困难,其他靠海大名对他实行食盐禁运,上杉谦信却给自己的对手送去了食盐。上杉谦信跟武田信玄讲:“我与公战,以刀剑,不以食盐。”我用刀剑跟你打仗,不靠经济封锁你。真是很爷们儿的一个人!武田信玄一死,上杉谦信痛哭流涕三天三夜。他认为信玄是他一生之中最强大的对手,也是唯一配跟他打仗的人。上杉谦信并没有乘机进攻武田氏,终其一生,再也没有与甲斐作战。最终,武田家被织田信长、德川家康联军所灭。

武田信玄死的时候,遗命自己的孙子继位。由于孙子年幼,只得先让儿子武田胜赖暂时摄政。就跟光绪皇帝死了,三岁的宣统皇帝登基,但是宣统年幼,由奶爸醇亲王载沣担任摄政王的道理一样。武田胜赖勇猛不逊于乃父,智谋可就差远了,有勇无谋,缺心眼儿。

武田胜赖为了证明自己的能耐不比他爹差,更是不间断地对外征战,侵略他国。虽然起初侥幸屡屡得手,武田家的领土在胜赖在位的时候,甚至超过了信玄,但是最终碰到了号称日本第一忍者的德川家康,终结了武田家的历史。

武田家不断地对外扩张时,德川家康也在积极想办法应对。首先,德川家康攀上了织田信长,甚至不惜杀妻灭子来讨好织田信长。另外,德川家康诱使武田前线的长筱城城主奥平信昌投靠了自己,甚至后来把自己的长女嫁给了奥平氏。奥平信昌投靠德川家之后,开始大规模建造工事,长筱城摇身一变,成了德川家的驻军基地,同时,也成为策动武田家将领倒戈的一个基地。

武田胜赖对此突发变故,十分震怒。日本天正三年,也就是公元1575年,武田胜赖亲率一万五千人马,入侵三河,包围了长筱城。此时的武田家,还有很多当年跟随信玄的勇将。他们的主力更是令人敬畏的战国时代最强骑兵部队。当时日本的战马都是体型矮小的日本原生马,不是后来才有的东洋大马。原生战马虽然个头不大,但仍然十分健硕。一个武士所要配备的甲胄、武器超过六十公斤,再加上武士自身的体重,马匹仍然能够承担负荷,使武士纵横战场。

武田的骑兵采取步骑并进的战法:步行的武士,先用弓箭、火枪射击,等敌人的反击受到压制之后,再用长枪进攻;骑兵趁敌阵混乱的时候肆意践踏。武田信玄大力发展骑兵,并以骑兵为作战主力,因此武田骑兵天下无敌。胜赖萧规曹随,完全继承了父亲的这套战法。

武田胜赖亲率一万五千大军进攻长筱城时,长筱城的守军只有五百。虽然长筱城建在两河汇成的台地上,是一座天然要塞,但是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城池陷落是早晚的事儿。值此危急存亡之际,城中派了一个叫鸟居强右卫门的武士突出重围,来到德川家康处请求援军。德川家康答应尽快出兵,但是鸟居强右卫门在回城报信的途中,被武田军俘获,武田军命令他对着长筱城大喊,说德川援军不会来,只要这么喊,就饶你一命。可是鸟居强右卫门不辱使命,朝着城门大喊:“家康公的援军三天后就会赶到,你们一定要死守城池。”城内士兵听到后士气大振。武田军大怒,一刀就把鸟居强右卫门给砍了。

德川家康知道自己恐怕也不是武田军的对手,当年被武田信玄打得拉一裤裆的记忆很深刻,所以就向大老板织田信长求救。织田信长觉得这是彻底击溃武田家的机会,就派自己的嫡子织田信忠率军前往增援。织田信长为了不损伤兵力,成功制敌,考虑到甲斐武田家的骑兵无敌于天下,决定采用火枪兵和防马栅栏结合的战术,一举打败武田家。

织田信长动员了两万七千人马,大多数士兵手里都拿着木头和绳索做的防马栅栏。德川家康也动员了七千士兵,两家兵力相加超过了三万,比对方多一倍。再加上大量的火枪兵,足以使织田信长确信可以打败敌人。

在战端开启之前,织田、德川联军就已经出动部队奇袭了防卫武田军后方的山寨,武田军提供后勤给养的老窝被人端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本来还能主动选择开战时机的武田军,陷入了不得不跟联军马上进行主力决战的境地。武田家的老将们,通过侦查织田、德川联军的阵势,觉得敌人的兵力过于强大,防守过于严密,一致建议主公别打了,撤退。武田胜赖不但拒绝撤退,还下达了全军进攻的命令。

当时担任武田军前锋的是号称武田军中头号勇将的山县昌景。山县昌景身高只有一米四七,号称日本当时第一骑兵大将。他善于将骑兵布置于全军后方位置,先派步兵前进,以弓箭、火枪、投石器打乱敌人的横队,然后骑兵再发起进攻。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武田军百战百胜、屡试不爽的战术这次失灵了。联军步步后退,把武田军引到了防马栅栏前面。

织田信长严令士兵不许跨出栅栏之外,等到敌方接近栅栏的时候开枪射击。当时织田、德川军的火枪大概有三千多支,山县昌景率军冲到栅栏前,纵马扬鞭,横踢马腹,手下的骑兵一律身穿鲜红的盔甲,号称赤备,个个英勇过人。可惜等着他们的却是联军不间断的火枪射击,只见周身鲜红的骑士接二连三地中枪落马。那会儿的枪,装弹速度慢,射击速度也慢,打五枪就不响了。但是织田信长把火枪手分为三队,一队攻击,一队点火,剩下一队填充弹药,这就是所谓的三段式射击法。火枪队连续不断地发射,彻底颠覆了以往的作战方式。山县昌景冲进防马栅栏的时候,还来不及拔出宝刀,就已经浑身被打成了筛子眼儿,血流满地,倒地身亡。一时间,武田军的骑兵简直就成了枪靶子。

山县昌景战死后,继续进攻的是武田信廉,也就是胜赖的叔叔,信玄死后的影武者。他的部下同样遭到联军的火枪攻击,伤亡超过半数。随后一连五队发起进攻的武田骑兵都被打得大败。从早上六点开始决战,打了将近八个小时,武田军一共发起了十九次进攻,只是徒然增加伤亡人数而已。战场上,武田军死尸遍地,血流漂杵,最后武田胜赖战败逃脱。武田家阵亡了六员大将,一万名战士。此次战斗,联军一改过去日本以刀马、长枪为主的作战方式,取得大胜,再一次证明了新式武器的强大。

长筱合战,武田军几乎全军覆没,至此武田家开始走下坡路了。七年后,也就是公元1582年,织田信长决定向武田胜赖占据的据点甲斐和信浓发动攻势。织田信长在好几年前,就暗中接触武田家的有力家臣,拉拢他们叛变。由于在长筱合战中,武田军惨败,武田家的家臣也有所动摇,不少人都投到了织田一方,武田家众叛亲离,连武田家的主城都已经被织田家占领了。武田胜赖只好携妻带子,仓皇出逃。跟着他的人是走一路跑一路,最后只剩下了不到一百人,许多起初信誓旦旦保护他的家臣,到最后也纷纷加入到了讨伐他的一方。

武田胜赖一行人逃到天目山的时候,只有四十多名武士还在跟随。这四十多人与一路追杀的五百织田军奋勇厮杀,想为主公逃生拖延时间。胜赖知道大势已去,无心再逃,准备剖腹自尽。临死的时候,他跟自己的儿子说:“你逃出去,继承武田家的家业。”他儿子当时有十六岁,已经成人,小伙子慷慨地表示:“咱们一家还是灭绝了的好,别给甲斐源氏丢人了。堂堂源义光之后,清河天皇苗裔流落到民间,跟个老百姓一样,没有任何意义。”

最终,武田胜赖全家自尽,甲斐武田家四百年基业就此完结。

日本战国时代号称军神的是上杉谦信。谦信出身桓武天皇之后的平家,跟平清盛是一个家族的。他的先祖曾经担任过日本东北部越后国的国司,本姓长尾氏,后来越后国的上杉氏衰微,领主上杉经常遭到北条氏欺凌,委托长尾氏帮助管理国事,长尾氏渐渐兴旺起来。

战国军神上杉谦信

上杉谦信小名虎千代,长大以后取名叫长尾景虎,后来做了上杉家的养子,改姓上杉,出家之后法名谦信,所以一般称他为上杉谦信。日本虽然全民向佛,但是杀盗淫妄的事并不少干,吃斋茹素的武士上阵砍起人来一点儿都不含糊。所以,他们这种“出家”,都别太当回事儿。

上杉谦信幼年经历兵荒马乱,七岁的时候老爹战死沙场,家臣为父亲举办葬礼的时候,敌人趁机来袭。趁丧出兵,大不义也,他的敌人实在是不怎么样。上杉谦信耳闻目睹,打那儿以后,下定决心,要忠义行事。父亲死后,家督的位置由他哥哥继承,但是哥哥沉湎于酒色,再加上是个病秧子,导致家业开始走下坡路。上杉谦信对自己的窝囊废病秧子哥哥非常不满,哥儿俩经常发生矛盾,导致上杉家分成两派。上杉谦信十九岁时,被迫举兵反叛,打败哥哥,一说他是把哥哥流放了,一说是弄死了。

室町幕府确认了上杉谦信越后领主的地位,同时让他继任上杉家的家督。到了二十三岁的时候,他被朝廷授予从五位下的官阶。上杉谦信笃信佛教四天王之一的多闻天王,也就是日本七福神之一的毗沙门天。他一生之中,打着战神护法毗沙门天的大旗,自诩为毗沙门天化身,成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将军。上杉谦信有高超的军事智慧和军事统御的能力,并且行侠仗义,甚至对自己的对手武田信玄惺惺相惜,在武田信玄没盐吃的时候给他送盐,在武田信玄死后痛哭,没有趁丧攻打甲斐国,而且从此之后再也不对甲斐用兵。所以后人称他为越后之龙,并且尊其为军神。

上杉谦信跟武田信玄之间的战斗,最著名的是五次川中岛之战。谦信与其他战国武将最大的区别,就是每次出兵都是高举毗沙门天的毗字军旗,以义出兵,绝对不是为了扩张领土。谦信的名言是:“武运在天,铠甲在胸,功勋在脚下!”日本的史学家在著作中评价上杉谦信说:“在杀伐无常、狂争乱斗的战国武将中,上杉谦信以尊神佛、重人伦、尚气节、好学问的高节之士见称,令人感到不愧是混乱中的一股清新气息。”

上杉谦信进行的是“圣战”,他的行为在战国乱世当中显得非常特殊,既不想掌控天下,亦无意侵犯他人领土,仅在有人求援时才会动兵。谦信曾经独自上京,得到将军足利义辉的支持,被授予关东管领一职。

上杉谦信武功盖世,织田信长生前最惧怕的人就是他。根据史家研究,谦信生平战绩是“七十战,四十三胜、二败、二十五平手”,这种战绩,认人望而生畏。

武田信玄病逝前嘱咐儿子胜赖于日后有危难时务必向谦信求援。虽然信玄生前跟谦信打个不停,但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信玄内心最敬佩最信赖的人也正是谦信。

信玄死后,织田信长驱逐了幕府将军,还把手伸至谦信领地,幕府将军请求谦信上洛重兴足利家。于是,谦信再度高举义旗出师讨伐信长。1577年,谦信平定了被织田占领的越中、能登,并在加贺(石川县南部)手取川与五万织田大军交手,打得织田军作鸟兽散。

谦信不但武功盖世,而且文采风流,攻下能登七尾城那天,在军营办酒宴,酒酣之余当场作了一首汉诗《八月十三夜》:

霜满军营秋气清,数行过雁月三更。

越山并得能州景,遮莫家乡忆远征。

当然,现在也有人说之所以谦信不对外扩张,是因为他的对手强大,能够自保就不错了,没法对外扩张。

谦信一生留下很多谜团,甚至有人说,他是个女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根据记载,上杉谦信有个很怪的病,每月10日前后都会肚子疼,有时疼得不能骑马,甚至多次因为他每月10日左右必逢腹痛而取消出阵。史籍记载:关东出阵的时候,上杉军已经把北条军打得落花流水,结果6月11日主公腹痛,无法乘胜追击,导致功亏一篑。上杉军跟武田军在川中岛会战的时候,上杉谦信也曾经一度因为腹痛而取消了战役。所以,有人琢磨,上杉谦信每到10日就腹痛好几天,这是不是痛经啊?号称战国军神的战国第一猛将会不会是个女人啊?

上杉谦信笃信佛教,不近女色,终身未婚,没有妻室儿女,只收了三名养子。后来继承他家督之位的上杉景胜就是他的养子,并不是他亲生。更有意思的是,谦信身边有一支美少年护卫队,这些美少年为了他,上战场都可以不要命,让人觉得跟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有点儿类似,不同的是卡扎菲身边是美少女护卫队,上杉谦信是美少年护卫队。经此种种,有人觉得,上杉谦信可能是女人,甚至包括现在日本的电玩游戏,上杉谦信的模型也被女性化了。

谦信的死也是个非常蹊跷的事儿,他是死在3月9日或者3月11日。可能大家注意到了,他的死亡日期很有意思,又是10日左右。所以有人怀疑,他的死是因为痛经血崩,而且死亡地点是在厕所里。当然了,这些都只是传说,并没有佐证。

谦信死的时候只有四十九岁,临终留下了辞世诗:

一期荣华一杯酒,四十九年一睡间。

生不知,死亦不知,岁月只是如梦中。

当时日本的公卿武将都很附庸风雅,死的时候都得留下一首辞世诗,隐喻人生如幻,转述英雄超俗的豪情,并且感慨人世的沧桑。

谦信的死因,当时普遍认可的说法是因为谦信性喜喝酒,被人称为酒豪,饮酒过量引发了脑出血。实际上日本并没有中国的蒸馏白酒,日本米酒一般二十度左右,谦信每次饮酒,其实不超过三杯。只是他骑在马上畅饮,人称马上杯。

当时的日本,生活比较清苦,日本人不像中国古代那样大吃大喝,饮食比较拮据。明朝跟日本谈判的时候,日本将领设宴招待明使,明朝使臣认为日本将领对自己很不恭敬,给皇帝上书说:“日本将领招待微臣,主菜只有三道,鱼里面竟然有刺!”这样的招待标准对我大明太不恭敬了。明朝使臣不知道,日本人能上三道主菜就很不错了,鱼里有刺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德川家康统一天下之后,德川家的侍女们每天的早点就是腌萝卜就白米饭。有一次侍女们私下抱怨:每天早上起来都是腌萝卜就白饭,没点儿别的东西吗?结果被德川家康听见了,德川家康推门进来跟侍女说:“你们嫌腌萝卜就白米饭不好吃是吧?好,明天只有白米饭,没腌萝卜了,你们拿开水泡饭吧。”

由此可见,那时候日本人吃得比较简单,谦信只能拿腌梅子佐酒,按说这点儿酒量不至于脑出血,也可能他吃的东西太咸了?历史上的团团迷雾不一定都能拨开,但是谦信在纷繁的日本乱世,确实是一个罕见的特立独行的人物。

谦信死后,两个养子开始争夺家督之位,上杉家爆发了御馆之乱。最后,上杉景胜在家臣直江兼续的协助下,打败了争位者,结束为时三年的御馆之乱,继承了上杉家家督之位。

直江兼续原名叫樋口兼续,堪称是战国时代最杰出的陪臣,甚至有天下第一陪臣之称。

直江兼续的父亲是长尾家的家臣,在兼续五六岁的时候,经由上杉谦信的姐姐推荐,当了上杉谦信的养子上杉景胜的贴身近侍,就是陪太子读书的这么一个角色。虽然兼续当时只有五岁,但是表现出了一般小孩所没有的坚韧性格。坊间传说兼续是一个内心充满爱与正义的美少年,从小就漂亮,长成小伙之后更加漂亮,深受主公上杉谦信的宠幸。

上杉景胜的亲生父亲去世之后,直江兼续跟随主公来到上杉谦信的身边。由于上杉谦信突然去世,上杉家爆发了御馆之乱。当时年仅十八岁的直江兼续跟父亲一起发挥聪明才智,协助上杉景胜击败对手,迅速占领了上杉家的主城春日山城,成为平定乱世的功臣之一。

过了几年,由于上杉景胜的亲信直江信纲被杀,上杉氏为了避免长期跟随上杉家的直江氏绝嗣,命令兼续入赘直江家,娶了直江信纲的寡妻。入赘直江家后,兼续改姓直江,成了一城之主。从此之后,他更是积极地追随上杉景胜。

上杉景胜为人沉默寡言,一天到晚说不了几句话。家臣向他汇报,他一般也只是点头、摇头,轻易不说话,唯一的爱好就是收藏各种名贵刀剑。因为日本刀要经常保养,上杉景胜每天最爱干的事儿,就是把他收藏的名贵刀剑从鞘里拔出来,卸下刀装,上油保养,再组装好,插回刀鞘里,天天如此。外人不明就里,更觉得上杉景胜高深莫测。

越后国的大政方针、内政外交都由直江兼续负责,家臣们都称上杉景胜为主公,称兼续为“旦那”,就是主人的意思。后来直江兼续陪同上杉景胜入京,天皇封上杉景胜为从四位下左近卫权少将,兼续封为从五位下,已经到了当年上杉谦信的级别了。

直江兼续的旗帜上和头盔上都写了一个大大的“爱”字。对此,有各种解释,有人说他想念他的初恋情人,也有人说他爱他的主公。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爱字旗,非常受世人瞩目。只要一看爱字旗帜,看到爱字头盔,大家就知道直江兼续来了。

后来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对兼续的才华非常仰慕,甚至把自己的姓都赐给了直江兼续,所以直江兼续又叫丰臣兼续。读日本历史最让人一头雾水的地方,就是一个人有很多个名字,在不同的史书中,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名字示人,很容易让人犯晕。直江兼续以丰臣兼续的名字成为山城守,曾经亲自参加过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据说取得了一定的战功。

越后国百战之后动乱频繁。直江兼续为了恢复战后的越后经济,鼓励农民开垦新田,使得越后国变成了日本的主要粮仓,同时大力发展手工业、商业。在兼续的治理下,越后国国力蒸蒸日上,甚至超过了上杉谦信在世的时候。

丰臣秀吉死的时候,上杉景胜名列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后来德川家康试图取代丰臣家的地位,上杉景胜自然站到了德川家康的对立面。当时的上杉家是拥有一百二十万石产量的领地的大大名,领地粮食产量的石数超过一万石就是大名,过百万石的没几家,他的领地一年粮食产量达到一百二十万石,一石是一百五十斤。这一百二十万石中,陪臣直江兼续占了三十万石,也就是说直江兼续作为上杉家的陪臣,领地超过很多大名,足见主公对他的重视。

上杉家站到了德川家的对立面,德川家康正是以征讨上杉为名发动了灭亡丰臣家的战争。虽然关原合战时,上杉家并没有直接参加,可是上杉家却在北方牵制了德川家的重要兵力。所以,当德川家取得胜利之后,上杉家就在劫难逃了。作为惩罚,上杉家的领地由一百二十万石减封到了三十万石,对于上杉家来讲,这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很多家臣都背叛了上杉家,只有直江兼续对主公不离不弃。在这三十万石当中,直江兼续又占了六万石。

直江兼续病逝的时候,享年六十岁,据说向来面无表情的上杉景胜放声痛哭,足见君臣二人深厚的情谊。

上杉景胜跟直江兼续君臣之间情谊深厚,有人甚至说,他们俩是一对同性恋人,而这种说法也不无根据。因为在当时的日本战国乱世,非常流行众道男色。

什么叫众道男色呢?战国时代,各领主大名为了争权夺利,征战不休,很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处处刀光剑影。这是一个男性群聚的时代,战场上是不能有女人的,甚至认为带着女人打仗不吉利,导致一帮男的整天聚在一块儿,难免就会出现超越友情的爱情。所以,在日本战国时代,爱好男色是蔚然成风。

武士之间的同性之爱,日文称之为众道,专指主公跟侍童、家臣、美少年之间的暧昧关系,武士的情人也被称为小姓。小姓的本意是侍童,除了跟在主人身边护卫,更多的职责是料理主人的日常起居。武将在战场上东奔西走,为主公奋战。心中积郁的情怀,也没法跟主公诉说。跟咱们今天一样,谁有心里话愿意跟领导说?怎么办呢?只好跟同胞倾诉。长年征战,朝夕相处,超越友谊的爱情关系难免就会产生,进而成为沙场之中的普遍现象。身为武士,主仆之间的忠贞义理一再被强调。平时受到主公宠幸的侍童们,一到主公面临危险的时候,必须前仆后继,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去保护主公。

在日本史书上,战国大名死后,宁愿与关系要好的侍童、家臣合葬的事情比比皆是,史不绝书。比如,织田信长和森兰丸同葬本能寺;德川家康的“四大天王”中的井伊直政和本多忠胜都是死后跟主君合葬。

在战国时代,大名身边拥有十几二十个侍童一点儿都不新鲜,甚至有些大名也是美少年侍童出身。织田信长身边的大将,后来成为加贺藩藩主,创建百万石基业的前田利家,本身是乡下武士的庶子,十四岁做了织田信长的贴身侍童。由于年纪相仿,相貌英俊,再加上跟信长非常投机,哥儿俩聊得来,自身又很有本领,手中一杆长枪,打遍天下无敌手。后来他成为织田信长手下大将,也成为少见的百万石大名。

由于主公身边往往不止一个美少年,争风吃醋的事儿便屡有发生。

武田信玄曾经给自己的小姓高阪昌信写了一封情书。高阪昌信出身平民,十六岁的时候由于长相俊美,成了武田信玄的小姓,很受宠爱。后来高阪昌信听说另一个小伙子为武田信玄侍寝,非常气愤,武田信玄为了平息昌信的怒火,写了封信给他,说明自己跟那个小伙子绝无暧昧关系。信是这么写的:“我最近确实常常去看弥七郎,但只是因为他病了,我过去从来没有招弥七郎侍寝,以后也绝对不可能,你一定要相信我,我对你的心意是不会有任何改变。这几天呢,我日夜徘徊,寝食难安,就是因为我的心意无法传达给你,所以我感到很纠结,如果我骗你,我愿意接受甲斐一二三大明神,富士、白山、八幡大菩萨,还有诹访上下大明神的惩罚。本来这种誓言应该写在正式的乞请纸上,但是因为甲斐这边的神职人员管理严格,这种纸我拿不到,所以先用一般的信纸写给你,等以后有机会,我再用正式的乞请纸给你写。”

武田的这份书信,是不是有点儿跟现在中国的贪官给二奶写的保证书类似?我保证跟原配离婚,保证不找三奶、四奶,我爱你一辈子。这封由武田亲自书写的书信原件,现在还保存在东京大学的图书馆里。

根据当时日本的风气,有人认为,有可能直江兼续跟上杉父子之间都有这样的暧昧关系。当时就有一首诗为证:“风花雪月不关情,邂逅相逢慰此生。私语今宵别无事,共修河誓又山盟。”

不仅仅是上杉家、武田家、织田家是这样,丰臣家也是如此。丰臣秀吉以爱好女色出名,但是身边也有小姓跟随。他的外甥兼养子丰臣秀次,因为种种原因被丰臣秀吉勒令切腹自尽。在他切腹之前,受他宠爱,号称战国三大美少年之一的不破万作先自杀殉情,死的时候只有十八岁。

德川家康帐下有一员名将井伊直政,在关原之战的时候身受重伤,德川家康亲自为他喂药,为他包扎。但是井伊直政还是因为伤重不治去世,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德川家康居然号啕痛哭。

战国末期著名的武将——“独眼龙”伊达政宗,有一次接到汇报,他的小姓只野作十郎跟其他美少年关系暧昧,伊达政宗听完之后勃然大怒。在酒宴上,伊达政宗公开大骂只野作十郎背叛他,只野作十郎只好割腕写下血书,证明自己的清白。这跟武田信玄正好相反,武田信玄是给小姓写信,只野作十郎是给主君写信。

以上种种,足见当时日本男色现象流行,堂而皇之,并且成为时尚。

战国时代的武士社会相当排斥女性,仅仅把女人当作生殖工具,绵延后代香火。

武士社会的婚姻,不允许混入个人感情。武士通婚基本上都是政治联姻,夫妻之间没有真正的爱,而且也不知道自己联姻的亲家,哪一天就变成了自己的对手。所以,身份越高的武士,越不相信女人,导致男色发展得如此蓬勃。

不仅仅是武士跟小姓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甚至大名之间也存在这样的关系。松江城主崛尾忠晴,十六岁的时候,因为一张俊美的画像被赞誉为天下无双的美少年。同属美少年的二十二岁的加贺国金泽城城主前田利常一见崛尾忠晴的画像,朝思暮想,辗转反侧,非常想见到真人。前田利常是前田利家的儿子,前田利家不就有这毛病吗?可能是遗传,儿子也有这个毛病。

利常派自己府中的差人去暗通款曲,最终在府中设宴款待美男。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陪臣们都知趣地离开了,留下两位美男,自己协商。当时是月明风清,景色怡人,两个人相顾无言。前田利常首先开口打破僵局:“今晚的月色真美啊!”没想到崛尾说:“仁兄如果喜欢月夜,那你一个人欣赏吧。”说完站起来走了,把前田利常晾在那儿了。

过了几天,崛尾突然托人给利常带话,说我要来看你。利常兴奋得一宿没睡觉,紧张得直拉肚子。当然这一天并没有说到底是哪一天,一直拖到第二年春天的某一天,上午使者来信了,说崛尾得了重病,无法履约,看来来看你的事儿要一直往后拖。搞得前田利常茶不思,饭不想,长吁短叹,辗转反侧。到了傍晚时分,下人通报说崛尾的使者又来了,利常来不及等下人开门接客,甚至不顾家臣阻拦,径自来到玄关大声呼喊:“使者在哪儿呢?使者在哪儿呢?”利常眼见四下无人,非常悲痛,忽然之间使者出现在利常的面前,背对着他,缓缓转过身来,正是崛尾忠晴!忠晴说:“忠晴在此等候久矣。”前田利常一时兴奋得手舞足蹈。

日本武士认为,武人之间的爱是深沉而忠义的。武士与武士的爱,要唯一,一个武士有权利以背叛者的鲜血,洗净崇高的武士之爱所受到的玷污。这可能也是日本武士道最独特的一个地方吧。

日本战国时代涌现出的武将,很多人都非常有个性。但如果说最有个性,脾气最残暴,却差一点儿笑到最后的人,非号称“第六天魔王”的织田信长莫属。

织田信长的“第六天魔王”称号不是别人起的,而是他自称的。据说武田信玄曾经写信谴责他,署名“天台座主沙门信玄”,武田信玄是佛教徒,皈依天台宗,信玄就是他的法号。织田信长看完这封信之后,悠然一笑,回信署名“第六天魔王”,以示如果你信玄是佛,那我就是魔,挑衅之意,毫不掩饰。

“第六天魔王”以阻碍修行者成佛为己任,在日本佛教界被认为是超级大坏蛋。日本战国时代,诸多大名为了笼络人心,都在美化自己的形象,像武田信玄自称是“天台座主”,上杉谦信说自己是“毗沙门天”,没有人公然称自己是魔王。织田信长敢公开自称魔王,充分显示了这个人的性格。后来发生的事儿证明,这家伙确实是一个魔王。

据说信长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多次咬伤奶妈的乳头,可见织田信长脾气的暴躁是与生俱来的。在他很小的时候,一次跟父亲对话,他对父亲信秀说了一句话,让父亲从此对他另眼相看:“父亲大人,人类从出生开始就只有一个宿命,那就是死。”信秀一想确实如此啊,人从出生,能料到的唯一会发生的事儿就是死亡,至于升官、发财都很难料定。信长这么小就能悟出这个道理,让人吃惊不已。信秀对家老平手政秀说:“信长这孩子将来一定能继承我的家督之位。”信长的父亲信秀是一名守护代,天下大乱的时候,积蓄自己的力量,成为尾张一带有名的领主。

信长少年时经常到城外跟村里的孩子一块儿玩,摘桃偷李子,一点儿家主少爷的样子都没有,奇装异服,走马猎鹰,大家都管他叫“尾张大傻瓜”,觉得这孩子不配继承尾张家督的职位。

织田信秀去世的时候,信长才十八岁,当时已经迎娶了妻子,按说已经长大成人了。没想到在信秀的葬礼上,信长疯疯癫癫地又上演了让众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只见他衣衫褴褛,发髻凌乱,睡眼惺忪,腰里别着大刀,就出席了父亲的葬礼。他走到父亲的牌位前,抓起一把香灰,重重地砸向父亲的牌位,等于是把香灰扔向了父亲未寒的尸骨。参加葬礼的所有人都震惊了,大家觉得不可理喻,岂有此理,简直是浑蛋王八蛋,让他领导织田家,织田家非得灭亡不可。

织田家的家老们也忍不住暗地里大骂少主公,只有首席家老平手政秀,脸色阴沉,看着织田信长的疯狂举动默不作声。参加葬礼的一个僧侣在平手政秀耳边悄声说:“您不用担心,信长公将来一定是天下第一的武将。”平手政秀暗自长叹,但愿如此吧!

织田信长继承了家督之后,并没有丝毫改变,依然是我行我素。赤膊骑马到外面奔跑,跟年轻人摔跤、打架、酗酒,“尾张大傻瓜”“尾张的小浑蛋”“浑蛋小主公”,诸如此类种种不好的名声就传到了其他国内。

平手政秀作为织田家的首席家老,既是先主的托孤重臣,又是织田信长的老师。过去平手家与织田家同属尾张斯波氏家老,一起效忠于领主斯波氏。到了织田信秀这一代,织田氏架空了原来的主家斯波氏,以守护代身份取而代之,成为尾张实际上的守护大名,控制了尾张的实权,平手氏变成了织田氏的家臣。

平手政秀眼看少主这么个德行,非常着急,担心先主留下来的基业毁在他手里。怎么能够让自己的主公幡然悔悟呢?平手政秀苦思冥想,最终选择了让人瞠目结舌的行动——死谏。在给信长留下了一封长长的进谏书之后,平手政秀剖腹自杀。这封谏书之中,政秀历数了信长的种种荒诞行为,对他的缺点进行责备,并且给他指出改过的办法,而且恳请信长以后要听家臣们的劝谏。

此时的信长已经二十岁了,一看首席家老竟然剖腹向自己进谏,犹如醍醐灌顶,幡然悔悟。后来还专门给恩师平手政秀建造了寺庙,表达他的怀念感恩之情。尽管如此,信长就跟楚庄王似的,三年不鸣,三年不飞。从不鸣到鸣,从不飞到飞之间,还有个时间过程。所以他的怪异行为,从表面上看并没有改变。

信长的老丈人,美浓的斋藤道三是卖油商人出身,机缘巧合,成了美浓的霸主。他与北条早云相似,都是平民出身,最后成为一国大名。斋藤道三听说织田信长的怪异行为后,心里暗自盘算着吞并尾张国。日本战国时代,父子、兄弟、叔侄之间,手足相残的事儿太多了,更何况翁婿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斋藤道三觉得,我的姑爷如果真的不中用,尾张国早晚也会被别人吞掉,与其让他被别人吞掉,肥水不流外人田,还不如我来呢!

于是斋藤道三派人给织田信长送信,想见见这位姑爷。信长当即表示同意,并约定在某个寺庙会面。斋藤道三先一步到达约定的寺院,将手下数千兵丁留在寺内,自己单独一人,潜入寺外百姓家,暗中观察。

不一会儿,信长的方队缓缓而来,大概一千多人,整齐有序,手持火枪,肩背弓箭。千人队伍之中,信长骑着马,衣衫不整,发髻凌乱,腰里挂着水瓢、大刀,模样跟要饭的叫花子没什么区别。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修边幅、行如乞丐的年轻人,却领着整整齐齐的千人军队。

斋藤道三一番观察之后,赶紧从小路回到庙里,等着跟女婿见面。女婿一露面,道三又倒吸一口冷气。为啥呢?信长一身干净帅气的和服,发髻也打理得井然有序,非常符合礼仪,挎着武士刀,很有礼貌地走到岳父面前,施礼问候,言谈举止,没有不合乎礼法的地方。

两个人会面结束,送走了信长之后,道三的家臣说:“这小子真是一个傻蛋,尾张大傻瓜,名不虚传。”斋藤道三听完这句话,回过头来苦笑说:“不知道将来我的儿子,配不配给这个大傻瓜提鞋呢?”

果然,等斋藤道三去世之后,美浓国就被织田信长灭了,斋藤道三的儿子真的只能去给信长提鞋了。

织田信长长得非常漂亮,身材高瘦,一米六九,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女子。那时候的日本人一般身高也就一米五几,相比之下,信长一米六九的身高,已是日本国罕见的巨汉了。信长胡须稀少,音量高,喜好舞技,不善饮酒,经常穿着紧身的黑短衫、黑裤,手持日本纨扇,风流倜傥,潇洒出尘。

美男子织田信长改邪归正以后,精心治理尾张国。很快,一个对他严峻的考验到来了,也正是这个考验使他闻名天下。

1560年,尾张国东北掌握骏河、远江、三河三国实力,号称“东海道第一弓取”的今川义元,率两万五千大军,对外号称四万,起兵上洛。

今川义元是足利氏嫡流,是战国时代为数不多的守护大名出身。武田信玄也是守护大名出身,不像织田家是守护代出身。

上洛分两种:一种是以个人身份悄悄地去京都见天皇,讨张令旨回来,吆五喝六一下,没什么影响力;再一种是率兵上洛,影响很大。除了可以炫耀武力,还可以对沿途所经过的各国进行处分,选择是招降为属国,还是侵略将其消灭。

今川义元率领大军上洛,途经尾张国,喝令织田信长投降,信长断然拒绝,于是一场大仗必然爆发。今川义元的实力远远强于织田信长,织田信长手里能够调动的兵力不过三千人。按照当时的算法,如果领地是万石,差不多能够调集两百到两百五十名武士,这里所说的武士,并不是全脱产的武士,还有半耕半农的人。以织田家的石高计算,只能调出三千人来。

今川义元拥有绝对优势,认为此战必胜,有点儿飘飘然。其实今川义元并不是带兵打仗的料,他沉迷于京都公卿的那套玩意儿,对军事并不关心,平时的爱好就是蹴鞠、和歌,学京都公卿剃眉、染齿、扑白粉。日本的贵族,都用铁粉把牙染黑,一张嘴,露出一嘴黑牙来,觉得这样好看;然后把眉毛剃掉,在脑门儿上画出假眉毛来;官员们都往脸上扑一层白色的脂粉,显示自己高贵,不是面色黝黑的农民,今天的日本艺伎就是这个模样。

今川义元出兵的时候,队伍里还带着歌伎和乐队,吹吹打打,热闹异常。手下的武士也都是一副春游的架势,丝毫没有打仗的样子。他们觉得,以两万五千大军对付织田信长三千人马,摧枯拉朽,泰山压顶,肯定没有悬念,觉得自己怎么打都赢定了。

今川义元抵达尾张国边境的时候,织田信长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既不组织有效防御,也不开门纳降,闭门不出,不见任何人。众位家臣心急如焚,纷纷各自率领小股部队到边境组织防御,无一例外地败了下来。今川军觉得织田军不堪一击,更加看不起织田军。

就在两军决战的当天晚上,织田信长在自己的主城清洲城召集家老们开会,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有人主降,有人主战。最后织田信长只说了一句话:“天太晚了,大家都回去睡觉去吧,会议结束了。”

第二天一早,今川义元的大军已经攻陷了织田家两座城寨,众家老难掩心中焦急,不约而同地穿着铠甲来到清洲城织田居处,请主公起来,现在国破家亡在即,您别在这儿耍酷了。织田信长穿着和服,挥扇起舞说:“我为众将歌舞一曲。”随即竟然真的边舞边唱起来:

人世五十年,乃如梦与幻。有生斯有死,壮士何所憾!

一曲根据平敦盛事迹而创作的幸若舞,唱出了绝望,唱出了凄凉,唱出了人生如梦的感慨。唱完之后,织田信长大呼一句:“甲胄何在?”家臣们立刻把铠甲给织田信长披上。织田信长穿上铠甲之后,抛开众将,只带了五个人直奔前线。

家臣们看到主君出发,纷纷率领手下连忙跟上,抵达正德寺的时候,已经聚集了两千多人。织田信长打听到今川义元位于桶狭间。桶狭间地形狭窄,所以今川义元将大军一字排开,摆了个一字长蛇阵。今川义元的两万五千大军,并没有全部进入这个地区,身边跟着他的人只有五千人,而织田信长已经逐渐聚拢起三千人马。虽然只有三千人,但是他认为擒贼先擒王,只要抓住或干掉今川义元,敌人就会土崩瓦解。

织田信长率领三千人马,杀奔位于桶狭间的今川义元本阵。当时今川军在阵地上摆开宴席大宴将士,由于饮酒过量,今川义元酒醉未醒。这家伙真是死催的,深入敌境还敢如此。

混乱厮杀之中,今川义元遭到信长的侍从服部小平太的攻击,另一名侍从也加入战局,醉酒的今川义元虽然拼命抵抗,甚至砍断了服部小平太的腿,最终还是不免被信长的两名部下斩杀,头颅交到了信长的手上。

织田信长命人举着今川义元的头颅在战场上示众,今川军顿时溃散,今川家从此以后一蹶不振,后来被武田家灭掉了。

桶狭间之战,织田信长以少胜多,一战成名,威震全国。以后他跟德川家康结盟,开始了一统天下的步伐。到了1567年,他打垮了自己的大舅哥斋藤家,占领了整个美浓,迁居稻叶山城,改名岐阜,取周文王凤鸣岐山之意。可见日本人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他还制作了“天下布武”的朱印,表示自己要统一天下。

织田信长为人很出格,也很性情。信长初次见到跟随欧洲人来到日本的黑人,怎么也不相信黑人的皮肤是天生的,他认为肯定是用颜料涂的。他让那个黑人洗澡,然后亲手用毛巾擦他的身子,没想到黑人还是那么黑,越擦越黑。信长这才相信世上有黑皮肤的人,随后要求他留下来做自己的保镖。这个黑人身高一米九,膘肥体壮,在当时普遍身高一米五的日本人里,那就是一个巨塔啊!信长让这个黑人当自己的保镖,带到京城去拉风。日本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武士诞生了。

信长以岐阜为根据地,展开了长达十五年的统一战争,差一点儿就笑到了最后。为什么没有笑到最后呢?因为信长为人非常残暴,随着实力的扩大,越发暴戾,心狠手毒,杀人如麻。他奉行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绝对的武力崇拜,甚至影响了以后日本人的性格。我们经常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电影里的日军,举着国旗,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武运长久”,就是受到织田信长对武力崇拜的影响。当然了,一味地迷信暴力,最后的下场必定是失败。

当时寺社势力强大,反抗织田信长的统治。1571年,织田信长火烧比叡山延历寺,四百多座堂塔被烧毁,数千名和尚被杀。三年之后,一向宗门徒造反,两万多人被烧死。又过了一年,织田信长又杀了一万多参与造反的农民。他甚至曾经把参与反叛的一百二十个女人绑在十字架上,残酷地刺死,还把五百一十四名僧侣妇孺关在四间平房里,放火活活烧死。据说这些男女死亡之时发出的凄厉惨叫声,响彻碧空。

织田信长击败敌对大名浅井长政之后,非常残忍地对待被抓获的长政母亲,每天砍掉她两根手指头,到了第六天才把她凌迟处死。有一次织田信长招待武将,最后上菜的时候,竟然端上三个用骷髅盛放的菜肴给武将下酒用。这三个骷髅分别是他原来的敌人朝仓义景、浅井久政和浅井长政的首级,一时间大家都深感恐惧。

本能寺之变

织田信长对手下大将也十分轻慢,毫无尊重,任意侮辱,特别是对明智光秀。光秀四十岁才开始追随织田信长,成为信长的家臣。光秀能文能武,而且非常遵守武士的义理。但在织田信长眼里,光秀过于迂腐,所以不喜欢他。信长就喜欢丰臣秀吉那样的,可以随便拿他开玩笑,即便是管他叫猴子,秀吉还能颠儿颠儿地过来。信长不喜欢比较能装的人,光秀恰恰就是那样的人。

有一次宴会上,明智光秀被灌了七杯酒,光秀的酒量小,喝不下去了,就说不能再喝了。信长闻听光秀此言,登时把刀拔出了来,说:“你要不喝酒,就把刀咽下去。”光秀一看没辙了,不能咽刀啊!只好接着喝酒。信长随即嘲讽他:“你看,你就是怕死吧!一让你咽刀,你就把酒喝了。”光秀在大庭广众之下,遭此羞辱,怎能不怀恨在心!

在庆祝打败武田军的大会上,光秀说了一句话:“来之不易的胜利,有我们的辛苦努力。”没想到信长一听勃然大怒:“岂有此理,你辛苦什么了,你做什么了?”说完抓住光秀的脑袋往栏杆上撞,再一次当着众人的面羞辱光秀。

甚至还有一次,织田信长无缘无故把明智光秀一把抓过来,把他脑袋夹在腋下,用手拍他的头,和着鼓点,一边拍一边说:“好鼓!好鼓!”那会儿日本武士前额的头发都是剃光的,叫月代,正好是秃脑门子。明智光秀面对信长一次又一次的侮辱,选择了一次次的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明智光秀不愿意在沉默中死亡,就只能在沉默中爆发了。

1582年6月21日晚上,织田信长入住京都本能寺。此时的织田信长已经取得了巨大胜利,头一年春天,他在京都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阅兵式,十三万全副武装的武士,花了一整天时间在正亲町天皇面前行礼走过。当时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疯狂发誓要跟随信长,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相信:他们将生活在一个荣耀幸福的时代,战乱要结束了,信长大人会统一整个日本,是日本新一代的征夷大将军,是日本的救星。

织田信长志得意满,功名事业达到了一生之中的顶峰。但是没有想到,在他入住本能寺之后,明智光秀率领一万三千大军假装去增援丰臣秀吉,攻打毛利军,实际上却悄悄地包围了京都本能寺。明智光秀向部下发出了著名的命令:“敌在本能寺!”亲自督促一万三千人马向织田信长驻守本能寺的百余侍从发动进攻。

织田信长当时喝了点儿小酒,刚刚下完围棋,心满意足地穿着睡衣躺下了,正在做着“统一日本指日可待”的好梦。突然间听到外面的骚乱和铁炮声不断,织田信长一下从梦中惊醒,问:怎么回事儿?有人要谋反吗?他的侍从小姓森兰丸报告织田信长:好像是明智光秀的军队,军徽是桔梗纹(明智光秀的家纹)。

织田信长一听,神色黯然:如果是他,那就没辙了!信长太了解自己的部下了,深知明智光秀这次出手,必然要置自己于死地。织田信长明知于事无补,仍然不愿坐以待毙,先拿弓箭反击,弓弦断了之后,再用长枪应战。直到手腕被击伤之后,退到内殿,剖腹自尽,临死前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烧得尸骨无存。

一代枭雄织田信长没有能够笑到最后,在即将统一日本的时刻命丧本能寺。

织田信长命丧本能寺之后,接替他完成日本统一大业的是被他称为猴子的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是尾张国人,乳名叫日吉丸,出身贫贱,父亲是下级武士,在尾张蜂须贺氏麾下当个雇佣杂兵,修理、锻造兵器,半农半武士。秀吉的母亲,就是后来著名的大政所,平时笃信太阳神,经常向神灵祈祷,好为夫家生个男孩。晚上睡觉的时候梦见太阳进了自己的肚子,随后怀孕,生了个男孩,就是丰臣秀吉。秀吉后来给明朝皇帝写信的时候,还把这个段子写进信里。当然,很多名人诞生都有过类似的传说,这种事儿都是我一说、你一听,可信度只能“呵呵”“你懂的”了。

秀吉幼年丧父,因与继父不和而离家出走,由于家境贫寒,做过作坊学徒,还当过小商人。后来在他人引荐之下,投靠了织田信长,他为人极其精明,特别善于钻营,而且长相如猿猴,所以被称为“猴子”。一开始他只不过是给织田信长提鞋的,在冬天寒冷的时候,他把草鞋先放进怀里,用自己的身体将草鞋焐暖和了,再给织田信长穿,以此讨得织田信长的欢心。

秀吉身材矮小,身高只有一米五四,他蹲在地上暖鞋的时候,织田信长不知道是看见他了,还是没看见他,也可能是信长故意的,就往他身上撒尿,他都能够忍着。所以,他很快得到提升。

织田信长打败今川义元后,成为天下著名的大名。此时担任杂物采购的丰臣秀吉,竟然能有效地开源节流,把支出减少了三分之二。当织田的主城清洲城城墙破损没钱修理的时候,他毛遂自荐,担任修缮官,很快把城墙修补完毕。桶狭间之战的那一年,他跟织田家的家老浅野长胜的养女结婚,改名木下藤吉郎,又叫木下秀吉。

随着秀吉的不断钻营,再加上人极其聪明,他深得织田信长的信任,一步步从织田家一名普通武士做到了家老。每次作战的时候,秀吉都是身先士卒,特别是打破织田信长包围网的时候,他主动申请断后,攻击浅井朝仓家的联军。以此战功,秀吉被封为近江国长滨城的城主。他为了拍织田信长的马屁,取当时织田最有名的两位家臣——丹羽长秀和柴田胜家——姓中各一字为姓,改名羽柴秀吉。之后又先后征服播磨、但马等国,担负起与广岛毛利辉元作战的艰难任务,渐渐成为织田信长手下著名的大将。

1582年,秀吉奉命去征讨中国地方,就是今天日本本州岛的西部。作战途中惊闻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自尽身亡,信长的嫡长子织田信忠也自尽了。事变发生的时候,丰臣秀吉正在围攻高松城,与毛利军对战。阴错阳差,光秀派去毛利军的信使跑错阵营,误闯到了秀吉军中,使得秀吉在事变三天之后就得知了政变的消息。

秀吉当时不知所措,谋士黑田官兵卫进言:“运气要来啦,主公,信长公的不幸,让人悲伤得无法用语言形容。但是,这也正是您掌控天下的最好时机,光秀弑君,天罚乱臣,无法逃生。现在正是您发令讨伐光秀的时候,到时天下就会完全在您的掌控之中。”

黑田官兵卫的这番话,让秀吉眼前一亮,明白自己必须抓住时机。秀吉立刻与尚不知情的毛利氏匆忙讲和,五天之内强行军两百公里赶返京城,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大返还”。丰臣秀吉的军队行动迅速,震惊了明智光秀和各个城主。两军在山崎一战,明智光秀大败。在“本能寺之变”后十三天,明智光秀就被丰臣秀吉灭了,史称“七日天下”。

由于丰臣秀吉替主君报了血海深仇,因此在决定织田家继承人的清洲会议上,他获得了多数织田家臣的支持,拥立织田信长的孙子、还在襁褓之中的秀信继任家督。当时织田家第一大家老柴田胜家,拥立信长的三子信孝对抗丰臣秀吉,由此双方决裂。胜家出兵攻打秀吉,被秀吉打败。柴田胜家有勇无谋,导致自己兵败自杀,进而连累织田信孝也自尽身亡,从而使丰臣秀吉完成了织田氏旧部的统一。不久,秀吉与德川家康展开了小牧-长久手之战。

德川家康可不是一般人,以三万人马对抗丰臣秀吉十二万五千大军,跟丰臣秀吉打了个平手。丰臣秀吉把自己的母亲送给德川家康做人质,把自己的妹妹强嫁给德川家康,取得了双方讲和。德川家康的忍功日本第一,他知道自己还不是丰臣秀吉的对手,决定暂时隐忍,归降了丰臣秀吉,成为丰臣秀吉的一名家臣。

1590年,丰臣秀吉击败了北条氏,完成了全日本的统一。秀吉受日本天皇赐姓丰臣,并担任太政大臣。丰臣秀吉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太政大臣,掌握了中央政权。

一年之后,秀吉把关白之位让给了自己的外甥兼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阁,相当于天皇家的上皇,所以史学家大多称丰臣秀吉为太阁。现今土生土长的大阪人,仍然尊称丰臣秀吉为太阁君。

到1592年,因为日本完成了统一,二十万武士面临下岗失业,没有工作的境地,怎么办呢?为了安置大批武士,更因为自己的信心和野心高度膨胀,丰臣秀吉一时头脑发热,竟然决定征服朝鲜和中国,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

这场战争在朝鲜历史上称为“壬辰卫国战争”,中国叫作“抗倭援朝”,日本叫作“文禄-庆长之役”,因为发生在日本文禄和庆长年间,断断续续打了七年,打残了朝鲜,打疲了大明,最终也让丰臣秀吉的政权耗尽了最后一滴血。

丰臣秀吉出身贫贱,所以特别向往奢侈的生活。掌握权力之后,骄奢淫逸,好色无度。他建立的大阪城,天守阁外观五层,内部八到十层,建造动员的人数超过六万,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向大家炫耀大阪城的豪华壮丽,经常招待访客参观,甚至包括外国传教士。

传教士记载:“看到大阪城里的房间,到处都是用金子、生丝、绸缎制造,而且摆满了高级的茶器。整个大阪城就像是一座宝山。”秀吉还制造了一座活动的黄金茶室,墙壁、天花板、地板都是黄金制造的,连纸门的骨架也是黄金制造的。他的寝室更为华丽,棉被是鲜红色的高级绸料,床头用黄金雕刻而成。

可惜秀吉建造的大阪城在1615年被德川军烧毁,现在能够看到的是1931年用钢筋混凝土重建的,但是也可以遥想当年的宏大。

丰臣秀吉拥有两百名以上的姬妾,还不断地派人出去搜寻美女。不管是商人还是工人的女儿,也不管是未婚的还是寡妇,只要容貌美丽,他都招进城。一般留宿一两天,就让那些妇女回家,只有他满意的才长留城内。因为他出身低微,所以特别喜欢搜集名门闺秀当他的侧室,而且不论年龄,不论大小,不分辈分。比如他的故主织田信长的女儿、信长弟弟信包的女儿、信长的外甥女、好友前田利家的女儿,全都被收进来担任侧室。他娶侧室就跟集邮似的,看上谁就要谁。

可惜,丰臣秀吉一直生不出儿子。直到年近六旬,他最宠爱的侧室茶茶(也就是淀姬)才给他生下了儿子,第一个夭折了,第二个就是后来的丰臣秀赖。丰臣秀吉很是高兴,自己终于有后了,锦绣江山可以长久掌握在自己的子孙手里了。

文禄-庆长之役中,丰臣家元气大伤。丰臣秀吉面对困境,穷愁无计。于1598年病逝,享年六十二岁。临终的时候,他选择了五位著名的大名担任五大老,又选了自己五个亲信家臣担任五奉行,管理自己身后的事务。托付完后事之后,他写下一首辞世诗,闭上了双目。他的辞世诗是:

身随朝露而生,随朝露而去,人生短暂,如巍巍大阪,气势盛,也只是繁华梦一场。

丰臣秀吉也没有笑到最后,他一死,丰臣江山也就随风而逝了。真正笑到最后的,是日本忍功第一的德川家康。

1571年,号称日本战国第一智将的毛利元就病故。那一年,上衫谦信四十一岁,武田信玄五十岁,织田信长三十七岁,丰臣秀吉三十五岁,德川家康二十九岁。如果元就晚生三十年,凭他的实力和智慧,战国历史很可能会被改写。

毛利元就是战国初期中国地方的大名,日本的中国地方就是广岛和本州岛西部那一片。他的父亲是安艺国的一个城主,据说母亲怀他的时候,梦见了上演能剧的舞台,舞台的边柱上长出了鹰鹫的羽毛。元就的父亲感觉自己妻子的梦很奇怪,找来阴阳师解梦,阴阳师告诉他说:“这个梦是个吉祥之兆,您那没出世的儿子将来必成大器,一定是西国霸主。”

当时元就的父亲只有三千贯领地,听完之后,感到非常震惊,我这个小庙装不下这么个大神啊!我现在只是拥有三千贯领地的小人物,我儿子将来却是西国霸主,这消息要走漏出去,万一我儿子被人害了怎么办?元就的父亲想到这里,不觉又惊又喜,赶紧给阴阳师塞钱,让他闭嘴,千万别跟别人说起,避免引起无端的风波。为了能让元就顺利长大,他甚至把家督的位子让给长子,带着年仅四岁的元就迁居。

父亲死后,元就继承了父亲迁居的那座小城三百贯的领地。据说元就十二岁的时候,带着随从参拜平清盛所建、西国最著名的大社——安艺的严岛神社。在回来的路上,元就问他的随从:“你刚才祈祷什么呢?”随从说:“我祈祷小主人成为优秀的家主,早点儿当上安艺国主人。”元就听完,一点儿也不高兴:“你这个傻蛋,仅仅祈祷当安艺国主人,为什么不祈祷我成为天下的主人?”随从一听主人这么说,吓坏了,赶紧提醒主人说话要小心:您现在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就敢吹这么大牛?我是希望您成为天下的主人,但是您首先得成为安艺国主,然后才能当天下主人,有个顺序问题,饭得一口一口吃,心急吃不了热豆包。元就立刻摇头:“你只能是祈祷我成为天下的主人,最后才有可能实现当安艺国主的目标。你一开始就把目标放在安艺国主的位置上,这是永远不会成为天下的主人的。人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难免其下。你必须祈祷我当天下主人!”随从听完之后,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元就十五岁元服,改名毛利元就,正式成为小城的城主。二十六岁那年继承家业,成为家督,从此开始了南征北战。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征战,逐渐成长为拥有中国地方十国的战国大大名。

元就的长子毛利隆元去世得早,元就白发人送黑发人,一度哭得昏厥过去,三天三夜没停,意志消沉,甚至不断地对人表示想早点儿死去。他剩下的两个儿子分别被过继到吉川家和小早川家。

当年毛利元就曾经折箭训诫毛利隆元、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让三个儿子一直情同手足,一心一意搞团结,一支箭容易折断,三支箭结合起来就很难折断。这一幕在世界历史上曾经不断地上演,成吉思汗也曾经让自己的四个儿子折箭起誓。这就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三矢之盟。

毛利元就不但注重儿子的团结,也注重家臣的团结,以及家臣对毛利家的忠诚。曾经有一位家臣在战斗中身中毒箭,伤口化脓,眼看就要挂了,毛利元就二话不说,俯下身来,吸吮家臣伤口上的毒液脓水。这位家臣当场感动得泪流满面,以后你让他死,他都没二话。

毛利元就领导的安艺毛利氏从一个小据点发展成为领有中国地方十个分国,领地一百二十万石,号称战国第一智将。毛利元就对版图扩张十分谨慎,在他七十五岁高龄去世的时候,仍然留下遗言,不要求后辈统一天下,要子孙继续领导家族,稳住全日本六十余国中的五分之一,常保富贵就可以了。由于嫡长子毛利隆元死得早,元就让孙子毛利辉元继承毛利家。

毛利辉元在自己的两位叔父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的辅佐下,实力越来越强,他的两位叔父,被人称为毛利两川。毛利氏被迫臣服于丰臣秀吉之后,在秀吉的朝鲜之役中担当先锋,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但是小早川隆景和毛利辉元相继成为秀吉政权的五大老。

关原之战中,应石田三成之邀,毛利辉元成为西军总大将,驻守大阪城辅佐丰臣秀赖,向德川家康宣战。关原之战,西军败北,毛利家领地由一百二十万石减到三十七万石。虽然如此,毛利家却保住了家业,一直传到了幕府末年,而且成为积极参与倒幕运动的西南四强藩之一。

日本战国时代是个天下大乱、战乱频仍的时代,如此众多的战国大名跃上历史舞台,叱咤风云。这些大名之所以能成为一方霸主,离不开部下家臣、武士们的英勇奋战。日本战国时代,除了产生著名的大名之外,还有很多家臣武士的故事被人传颂,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就是号称“枪之又左”的前田利家。

前田家是织田家的家臣,利家出生在两千贯的一个小城主家。他父亲虽然拥有两千贯的俸禄,但是儿子众多,以前田家微薄的产业,无法养活这么多儿子,也无法养活这么多家臣,怎么办呢?父亲就让前田利家到织田家少主身边去做小姓。

年轻的前田利家就来到了当时的织田家少主——也就是日后天下闻名的织田信长身边做了小姓。织田信长在当了织田家督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忙于平定织田家的内乱。织田家大多数人不服他,觉得他是大傻瓜,想让他的弟弟信行来代替他。包括后来成为织田家第一猛将的柴田胜家,那个时候都是站在信长对立面的。

前田利家以信长小姓的身份跟随少主人冲锋陷阵,立下不少战功。他第一次上阵时只有十五岁,此后不断立下战功,武艺也越来越高强。利家小名叫犬千代,一向放荡不羁的织田信长就跟叫丰臣秀吉猴子一样,直接称呼前田利家为犬。利家被主公称为犬,非但没有表示出不高兴,相反觉得这是无上的荣光。咱们今天要是谁说别人是狗,对方准急!但是在日本,被主人称作犬好像是一种光荣,可能是觉得狗有忠诚的秉性,能够忠于主人,下属能得到主人这样的称呼,是主人对自己的肯定。

利家成年后,迎娶了自己的表妹,号称战国三夫人之一的阿松作为自己的妻子。平日里,利家与外号叫猴子的木下藤吉郎——也就是后来的丰臣秀吉交好,一猿一犬汇合在信长帐下。

信长身边有很多的小姓,平时如果能够一板一眼地完成主人交付的任务,只要不出岔子,将来总能成为一城之主。这些主人身边的小姓,整天跟在主人身边,双方关系亲密,可能有同性恋的关系,当时很多武将确实也很好男风。

信长身边有一名小姓叫十阿弥,是一个僧形者,就是没有正式出家,但是剃了光头、做和尚打扮的人。

当时大名家中经常有僧形者,负责茶道、花道这种艺术类的工作。十阿弥很受信长宠爱,恃宠而骄,就爱捉弄同僚,而同僚里面性情最好、最讷于言辞的是前田利家,所以十阿弥经常拿利家开涮。利家虽然拼命忍耐,不跟他一般计较,但是时间长了也受不了,利家就几次在主公面前报告这件事儿。但是信长这个人不爱为这种事儿去动心思,每次顶多把十阿弥叫来轻轻地叱骂几句就完了,甚至有的时候不了了之。利家感到很郁闷,同样是主人身边的小姓,自己跟着主人出生入死,十阿弥不过是动动嘴,说几个荤段子讨主人欢心,倒倒茶,插插花,主人居然这么宠爱他。利家越想越生气,此时他对十阿弥的忍耐已经到达了爆发的临界点。

不久,十阿弥再一次在织田信长眼皮子底下,公然冲撞利家,利家一怒之下,终于拔刀砍死了十阿弥。织田信长大怒:“你什么意思,打狗还得看主人面,你当着我的面斩杀十阿弥,这不是明显不把我放眼里吗?”织田信长当时拔刀就要宰了前田利家。也怪十阿弥人品太差了,平时经常捉弄同僚,把同僚都得罪完了,看到前田利家手起刀落,斩杀了十阿弥,同僚们个个是内心暗喜,所以纷纷跪下给前田利家求情。信长余怒未消,答应饶前田利家不死,但是要把前田利家逐出织田家,变成一名浪人,就是失去主君的武士。

前田利家苦苦哀求,但织田信长仍然不允许他归队,组织不要你了。于是,利家被迫在外面当了两年的浪人。

其实在日本战国时代做浪人也并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儿,浪人可以自行选择投效别家,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不愁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前田利家与一般浪人不同,确实对得起信长称他为犬,他真的像狗一样,忠实于自己的主人,觉得自己生是织田家的人,死是织田家的鬼,跟定了织田信长。在主人不要自己的两年时间内,利家依然在织田的居城外徘徊不去,希望有一天主人能够回心转意,把自己再招回帐下。

织田信长对于前田利家当着自己的面砍杀十阿弥这件事儿很是不爽,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很大的冒犯,坚决不允许前田利家回归。前田利家不离不弃苦等了两年。终于,机会来了。

桶狭间之战爆发的时候,前田利家虽然已经不是织田家的人,但是他仍然跟随织田信长出阵。

日本战国时代非常有意思,只要两家打仗,总能看到除了两家本部兵马之外,有很多浪人选择加入其中一方作战。浪人们作战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一是能抢点儿战利品;第二个如果自己帮的那家打赢了,说不定就能招募自己为家臣。再不济也能得上几贯赏钱。所以日本战国时代,经常能看到交战双方鏖战之际,一拨不明身份的人在旁观战,随时准备加入一方作战。

前田利家此时作为一名浪人,仍然选择跟随织田本部出战。只见他跃马挺枪杀入阵中,舞动长枪,异常娴熟地刺向今川武士,对方急忙横刀抵抗,无奈利家枪法精湛,一枪就刺中了对手,对手一声惨呼,栽倒下来。前田利家唯一的随从冲上前来掀开武士的头盔,一刀把他脑袋砍下来,递给主人。前田利家手捧敌人的头颅拨马而走,直接驰向正在指挥部下猛冲的织田信长。织田信长周围的卫士都认识利家,一看利家捧着敌将脑袋直奔主公冲了过来,谁也没有阻拦,自动闪开一条道,让利家接近信长。利家把头颅捧起来献给信长,信长却连看都不看,冷哼了一声。

前田利家一见故主这个态度,把首级扔到信长马前的泥泞之中,转身上马疾驰而去,把刚才的情景又重演一遍,一眨眼工夫又杀死了对方一员武士,然后斩下首级又来献给信长,信长还是不理。

前田利家扔下脑袋翻回身再战。如此三番五次,不断地重复着杀敌献首级,直到血水、雨水浸透了他的铠甲也不肯罢手。织田信长终于被利家的忠诚和英勇感动了,当他再次抛下不被信长接受的敌人首级,准备翻身上马去厮杀的时候,信长终于望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句:“犬,你这又是何必呢?战场上太危险了,刀枪无眼,你就别再去了。”

信长终于原谅了利家,但是利家还是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得到织田家的俸禄。

利家回归织田家,标志着他一生中最艰难坎坷的两年浪人生活结束,进入一帆风顺的坦途。

利家回归三个月之后,他的好朋友木下藤吉郎(就是后来的丰臣秀吉)托他去做媒。木下藤吉郎在桶狭间合战之前,一直是给织田信长提鞋的杂役,此战之后才被提升为下级武士。他出身低微,相貌丑陋,长得像只猴子,他所看中的姑娘,就是日后他的原配北政所。木下藤吉郎托在织田家刚刚崭露头角的前田利家去给他做媒。利家为人很老实,觉得木下藤吉郎配不上这姑娘,但是架不住木下藤吉郎央求,只好厚着脸皮去说媒,没想到一说还成了,对方还真愿意嫁给这只猴子。从此奠定了前田利家跟木下藤吉郎两个人终生的友谊。

在织田信长统一日本的过程之中,木下藤吉郎越来越崭露头角,他非常聪明,善使谋略,在频繁的战争中,大出风头的机会很多。而前田利家只会在战场上厮杀,相比之下,前途就黯淡了,落到了好友身后。木下藤吉郎从养马的下人变成了地位超过利家的武士,利家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

当时前田家的家督是利家的哥哥利久。信长在首次上洛之后,直接把前田利久找来,对他说:“你没有作为一家之主的气量,现在你把前田家家主的位置让给利家,这是我的命令,你有什么意见吗?”利久性格懦弱,不敢说半个不字,甚至都没有剖腹自杀的勇气,只好乖乖地把家督的位置让给了利家,自己当了一名浪人。

利家得到了原来父亲两千贯的领地,再加上自己四百五十贯的俸禄,他的人生就有了新的起点。拥有更多的俸禄对于利家,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家臣和士兵。对于利家这种只会在战场上拼杀的武士来讲,战功是唯一升迁的机会。另外他成了一城之主之后,免不了交际应酬,也会多学一些人情世故,甚至文化艺术水平也跟着有了提升。

当“信长包围网”组成的时候,朝仓、浅井联军和上杉家、本愿寺、三好三人众等众多势力结合,与织田军在淀川堤上决战。利家奋勇迎战,击退敌人,突破了堤防,被信长赞誉为“堤上之枪”。因为利家的名字里面带有又左卫门的称呼,所以又被称为“枪之又左”。

信长这个时候,也不再称呼利家的小名犬了,而是叫他又左,把他看作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将才,而不仅仅看作是小姓出身的警卫员了。

在信长平定日本的过程当中,信长任命手下头号猛将柴田胜家为越前北庄城主,组成织田家的第一个独立军团,负责北线战事。任命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不破光治三人为柴田的辅佐官,把越前府中地区的十万石领地平均分给他们,三人被称为府中三人众。

利家的主要任务是镇压一向宗门徒起义。北陆地区一向宗佛教势力向来非常强大,其强盛之时甚至驱逐领主,占领加贺国十年之久。信长对一向宗的信徒向来非常痛恨,下令利家出兵无情镇压。利家作为信长忠心耿耿的家臣,忠实地执行了信长不惜以极其残忍的手腕镇压的政策。越前国小田城石墙上,至今还有三行字存留,大意是前田又左卫门捕获一向宗千人,于此处釜烹。拿锅给煮了!看着令人胆寒。

织田信长本能寺丧命之后,丰臣秀吉与柴田胜家为了争夺织田的天下大打出手。利家作为柴田胜家的副手,甚至直接称呼柴田胜家为叔叔,昔日的同僚结成了亲属关系,自然站到了柴田胜家一方。但是当秀吉向柴田胜家发动猛烈进攻,在贱岳进行决战的时候,利家却在决战开始前,带领手下退走了,一方是自己的老长官,另一方又是自己昔日的铁哥们儿,两方他谁都不愿意得罪。

前田利家脱离战场,引起了雪崩效应,柴田军登时大败。很多柴田的部将也都跟随前田利家退入到府中城。战败溃逃的柴田胜家带着几十名部下一路狂奔到城下,想要进城休整一下。由于利家和秀吉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再加上利家在贱岳之战中不战而退,所以局势非常微妙。府中城内,人人都很紧张,纷纷议论到底该不该接纳柴田胜家。

利家毫不犹豫,吩咐一声:“打开城门,迎接老长官进城。”当家臣劝告他斩下柴田胜家的首级献给丰臣秀吉邀功的时候,遭到了利家的严词叱骂,认为绝不行此不符合武士道精神之事。

柴田胜家进城之后,跟前田利家讲:“我是没戏了,你以后也别跟着我混了,筑前守(当时丰臣秀吉的官职)方兴未艾,从此之后你跟着筑前守混吧,谋一个好的前程。”利家看到柴田到了这步田地还在为自己打算,心中非常感动,不由得劝柴田:“筑前守大军马上就到,您尽快突围,回到您的居城,我会尽量拖住筑前守进攻的时间。”

秀吉大军赶到府中城之后,前田利家跟秀吉几番寒暄,想拖住秀吉,可是秀吉生就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伶牙俐齿,劝利家归降自己。利家一介武夫没有什么心眼,又很容易被别人感动,在秀吉的巧舌如簧之下,答应了归顺秀吉,从此之后就跟着秀吉混了。

前田利家归属丰臣秀吉之后,成了丰臣秀吉最忠实的部下,甚至把自己的闺女嫁给秀吉做了侧室,而丰臣秀吉给利家的封地高达百万石之多。丰臣秀吉虽然在名义上统一了日本,但是他的政权结构相对比较松散,更像是众多大名的一个共同体,有点儿室町幕府的范儿。丰臣秀吉很清楚这一点,任命五位无论是领地、声望都是当时佼佼者的大名为五大老,帮助他处理国事。首席是德川家康,第二位就是前田利家,利家同时升任从二位权大纳言,成为朝廷高官。

前田利家由一个破落的武士升到高官的位置,这是他没有想到的。其实利家一辈子只知道忠诚战斗,并没有为自己爬上高位、取得百万石领地动过什么歪脑筋。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忠诚得到了信长、秀吉的认可,觉得这个人靠得住,可以托付大事,所以利家才一路升到如此高位。

丰臣秀吉之所以任命利家为仅次于德川家康的五大老之一,实际上也是想让利家牵制家康。丰臣秀吉去世之后,前田利家也确实站到了德川家康的对立面。可惜此时利家已经病入膏肓,在丰臣秀吉去世七个月之后,利家也病逝了。前田利家是唯一能够在人望、实力上跟德川家康抗衡的人,他的去世注定了丰臣家必将灭亡的命运。

利家一死,德川家康立刻寻找借口,打算对加贺用兵。利家的继承人利长不敢跟家康正面相抗,被迫臣服。后来,德川家康取代了丰臣氏,建立了德川氏的江户幕府。加贺也成为江户幕府最大的外藩,一直存续到近代。

明治维新之后,前田家被封为侯爵,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南洋的司令官前田利为仍然是前田家第十六代家主。一直到现在,日本自卫队中还有一个非常精锐的空挺团,相当于我国的空降部队,团长仍然是前田氏。也就是说,“枪之又左”的后人,到今天还从事着跟军事相关的职业。

日本战国历史上有一段非常著名的问答,当然了,可能并没有真实发生过这样的问答,而是根据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编出来的一个故事:

“如果杜鹃不叫,怎么办?”如果是丰臣秀吉,他就说:“杜鹃不叫了,可以逗它叫。”德川家康说:“杜鹃不叫呢,就等着它叫。”织田信长哈哈大笑,说:“杜鹃不叫,宰了它,炖粉条下酒。”这段对话,三个人的性格跃然纸上,织田信长的霸气,丰臣秀吉的聪明狡黠,德川家康的忍耐,表现得淋漓尽致。

日本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形容他们三人:织田信长是种稻子的,丰臣秀吉是收稻子的,而德川家康是吃米饭的。结束日本战国时代、完成日本统一的三雄,笑到最后的是德川家康。为什么他能笑到最后?最关键的是他特能忍,忍功堪称日本第一。

德川家康跟织田信长的出身差不多,德川家是源氏后裔,也属于贵族之后。他的祖父在二十五岁的时候,被家臣刺杀;父亲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又被家臣杀害,原因是他老爸抢了家臣的堂妹,乱搞男女关系,家臣怀恨在心,把他爹给做了。

德川家康五岁的时候,名字还叫松平元康,被送到骏河国的今川义元处做人质。做人质就够惨的了,中途又被跟骏河敌对的织田信长的父亲劫走了,到了尾张国做人质,后来又被交换到骏河国继续做人质。也就是说家康少年时代一直过的是人质生活,一口气做了十三年人质。做人质能有好日子过吗?所以家康从小就学会了看人眼色,懂得察言观色,很会揣测人的心理。

人质的生活是很悲苦的,安全完全没有保障。幸亏他妈妈和姥姥都是很不错的女人,他姥姥经历了很多风浪,一生之中改嫁了五次,最后一次嫁给了家康的祖父,女儿嫁给了家康的父亲。所以,家康可以称她为姥姥,也可以叫她奶奶。家康的母亲因为政治原因嫁给家康的父亲,生下家康之后就被迫改嫁织田信长的家臣。当家康在织田家做人质的时候,他妈正好在织田家,可以照顾儿子的成长。也就是在织田家做人质时期,德川家康与织田信长结成了兄弟。

家康被交换到骏河之后,他姥姥兼奶奶落发为尼,在家康住所附近出家,照顾自己的孙子。因为身世坎坷,少年时代的家康就堪称“忍者神龟”。虽然遭遇不幸,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恢复自由的努力。

家康十三岁的时候,与骏河大名今川义元的外甥女筑山殿成婚。结婚的时候,筑山殿比他大十岁,他十三,媳妇二十三。在那个年代,这么大岁数的人还不出嫁,一定有隐情。

传说筑山殿是别人的小三儿,所以才一直没有正式出嫁。据说是今川义元的儿子今川氏真的二奶。筑山殿在结婚的前一天还跟自己的表哥今川氏真幽会,以至于跟德川家康结婚后生下的第一个女儿长得根本不像德川家康,倒跟今川氏真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很明显老婆给自己戴绿帽子,但是家康根本不在意,反而靠着媳妇跟义元的亲戚关系,准备随时脱离义元对他的控制。

随着今川义元桶狭间之战败亡,今川家势力衰落,德川家康终于脱离了人质生活,回到了父亲留给他的领地冈崎城。回城之后,与儿时的结拜兄长织田信长结盟,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清洲同盟。

随着织田信长取得一系列胜利,他也成为当时战国当中实力最强的大名之一,慢慢有了统一日本的雄心。信长为了稳固和家康的联盟,把自己的长女德姬嫁给了家康的长子信康。但是他也担心家康的实力强大会对自己造成威胁,所以给闺女的嫁妆里面,放了三条巨大的鲤鱼。

德姬一见公公家康,就大谈特谈大鱼吃小鱼的故事,随行的织田家武士也对德川家表现得非常傲慢。三条鱼当中最大的一条就是织田信长,那两条小的代表德川家康父子。养在池子里的还有其他的小鱼,大鱼不会吃那两条比他小的鱼,只吃其他小鱼小虾,只有最大的鱼吃饱了,两条小一号才能吃剩下的鱼。

德姬给公公讲这个故事,用意非常明显,警告德川家康只能做信长的盟友或者下属,如果你不听话,我爹就吃掉你,语意之中暗含威胁。也说明几百年前的源平之争,到现在还有后遗症。织田信长是平氏出身,德川家康是源氏出身,虽然合作了,但是互相还得防着。

德川家康的长子信康是筑山殿所生,筑山殿的父亲死于织田信长的切腹令,所以筑山殿非常不满自己的丈夫跟信长联手,总想阻止家康与信长联盟,想跟织田家的敌人武田家联盟。筑山殿甚至一度想把家康干掉,扶自己的儿子信康上位,担任德川家的首领。但她的阴谋很快被织田信长知道了。信长的女儿德姬,也就是德川家康的儿媳妇,整天看到婆婆筑山殿鬼鬼祟祟的样子,特意派了侍女刺探,发现了筑山殿跟武田胜赖之间的密信,就报告给了父亲。

德姬明知道这样做肯定会连累自己的婆婆和老公,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道理很简单。德姬和信康一直没孩子,筑山殿整天喊着咱家不能绝嗣,撺掇着让信康娶小的,信康当然是乐得听妈的建议,从此就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冷落了德姬。德姬非常怨恨自己的婆婆,就把婆婆的阴谋报告给了父亲,让父亲去判断自己的婆婆和老公是不是有罪。

德川家康杀妻灭子

信长在这件事上表现得非常老道,并没有立刻发作。恰巧当时家康派手下四天王之一的酒井忠次去信长那儿商量事儿,信长就把自己闺女的信拿给酒井看,并让他评判信中所说是否属实。没想到酒井忠次正好跟信康不和,看完这封信之后,他当着织田信长的面说:“我认为这些事不是空穴来风,我看八成是真的。”

这样一来,不仅仅是筑山殿有罪了,连家康的儿子信康都变成了共犯。信长说:“既然德川四天王的酒井都承认确有其事,那就无可怀疑了。麻烦您向德川殿传达我的指令(殿是尊称,就是阁下的意思。现在很多人给翻译成殿下是不对的,只有皇族才能叫殿下),筑山殿和信康必须处死。”信长这是让家康杀妻灭子。

酒井忠次回到家康这儿传达了信长的命令。家康一听就晕了,媳妇杀不杀倒是无所谓,儿子太可惜了,好不容易长大成人,二十岁了,眼看可以继承自己的家业,现在一道命令传来……家康在两难之间徘徊,杀还是不杀?杀,那可是骨肉亲情;不杀,意味着跟织田家绝交,今后有被攻打的可能。当时织田家是天下闻名的大大名,与他交战,自己是死路一条。家康深思熟虑,最后还是选择了服从,同意把儿子和妻子处死。

妻子筑山殿被带到城外秘密杀害,她至死也不顺从,被乱刀砍死。临终之前还大骂家康不是人,听信谗言,杀妻灭子。信康被勒令切腹自尽,切腹前信康大喊冤枉:“谋反的事我根本没想过,凭什么要我切腹?”

家康将两个人的首级送给信长,供信长验证。对于进谗言的酒井忠次,家康日后非但没有报复他,而且还在他六十二岁退职之后,让他的长子家次继承四天王之位,可见家康忍功的超群!当然,他也有没忍住的事儿。

1572年,武田信玄集合三万大军上洛,德川家康的领地正好挡在他的进军途中。德川军从来没对抗过如此强大的敌人,家康只好向织田信长求救。但是信长当时正处在“信长包围网”中,调不出太多救兵,只派来三千人,加上德川军八千,一共一万一。而武田军是百战劲旅,人数多达三万。到底跟武田打不打?这件事很让家康为难。德川家的臣僚都主张不必出战,武田军好像也没有攻打德川家的意思,跟武装游行似的,绕过德川领地就直奔京城去了。

家康觉得太丢人了,你也太拿我不当盘菜了,这是对武士极大的侮辱,一贯能忍的家康这次没忍住。在武田大军通过他的居城之后,他率人马追击。一代名将武田信玄早已料到德川家康会追击他,所以在三方原布下口袋阵,德川军被打得大败,甚至吓得家康溃逃路上屎尿失禁。让家康感到万幸的是,武田信玄没过几天就病死了,总算是逃过了一劫。后来在长筱合战中,家康联合织田家,彻底打败了武田胜赖,算是报了三方原之战的一箭之仇。

本能寺之变发生的时候,家康正好在京都。明智光秀封锁了京都,家康想从大路返回领地已是不可能了,留在原地无疑是坐以待毙,光秀肯定会派兵来抓他,因为他是织田信长的盟友。家康一看这回可能真的没戏了,大势已去,准备切腹自尽。他麾下四天王之一的本多忠胜,一把攥住他的刀柄说:“右府(织田信长官居右大臣,尊称右府)大人和公子已然身亡,主公应该设法逃回三河,起兵为两位大人报仇。”一句话提醒了德川家康。信长死了,天下大乱,终于可以不用在信长手下受闲气了,现在正是我出头露面、统一天下的大好机会。于是,家康在忍者和家臣的保护下逃回了自己的领地。

关于忍者,大家都会想起电影里那些武艺高强、善使暗器、奔跑如飞、瞬间移动、一股白烟人影俱无的影像。其实,真实的忍者并没有那么神奇。

最早的忍者出自伊贺与甲贺,两地都属于重山围绕的封闭小盆地,自然环境很是贫瘠,人们为生活所迫,为了谋生,修习忍术,精于化装术,进而形成团体,主要承接侦察、情报搜集、暗杀等业务。忍者的工作,主要是为主君进行刺探、破坏、策反、暗杀、搜集敌方前线情报、搅乱敌方后方基地等种种间谍活动。

忍者在世时必须隐姓埋名,与黑暗为伍,也不能留下只言片语,以免日后留下隐患。忍者组织内部等级分明,“上忍”主要负责洽谈,安排业务,是忍者组织中的核心人物;“中忍”负责制订行动计划,并指挥行动;“下忍”则实际执行任务。

忍者的正式名称确定于江户时代,像日本武士的武士道一样,忍者也遵循一套自己引以为荣的专门规范。其中必须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准滥用忍术(只能用在公事上)、舍弃一切自尊(逃命要紧)、必须守口如瓶(即便为此失去性命)、绝对不能泄露身份(这条最为根本)。大多数忍者专门从事间谍活动而不是暗杀,所以要求其本身隐秘,也正是由于隐秘,传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德川家康逃回领地之后,不想丰臣秀吉已先下手为强,灭了明智光秀,继承了织田信长的事业。家康很是不甘心,与秀吉展开了小牧-长久手之战。

家康以三万人马跟秀吉的十二万五千大军基本打了平手,但毕竟家康兵微将寡,长期交战肯定拼不过丰臣秀吉。家康心知肚明,如果秀吉倾全国之力而来,自己绝对不是对手,想乘着平手之际,跟秀吉谈和。秀吉经此一战,也了解了家康的实力,也愿意和家康谈和。

怎么谈和呢?丰臣秀吉把自己的母亲送给德川家康做人质,还把自己四十四岁的妹妹嫁给了四十五岁的家康。秀吉的妹妹本来已经嫁给了自己的家臣,已是有夫之妇,秀吉强迫妹妹跟家臣离婚改嫁家康。家康自从筑山殿去世之后,发誓不再娶妻,只娶了很多小妾。包括后来的继承人德川秀忠都是妾生子,不是嫡子。面对这次秀吉送来的橄榄枝,家康决定还是接了过来,因为秀吉势大。家康的忍功,在这里又一次展现出来,从此臣服于秀吉,成了秀吉手下的第一大名。当然秀吉有能够统一日本全国的强大实力,却主动与家康谈和,送母嫁妹,也证明了家康的实力不一般。

秀吉灭了北条氏之后,为了削弱家康的力量,让家康离开自己的三河领地,移封到了关东八国原来北条氏的地盘。由于关东八国刚刚打完仗,满目疮痍,混乱不堪,再加上当地的老百姓都是北条氏的子民。家康一个外来户,人家不见得服他。很多家康的家臣都不愿意走,故土难离,关东八国,人生地不熟的,秀吉再使点儿坏,咱怎么办?家康觉得自己的实力不足以跟秀吉抗衡,力排众议,移居关东八国。

家康到了新领地后,卧薪尝胆,厉兵秣马,很快就把关东八国治理得欣欣向荣。特别是家康的居城江户,后来成了日本最著名的大城市,也就是今天日本的首都东京。

当丰臣秀吉起兵攻打朝鲜的时候,几乎全日本的大名都反对,只有家康表示支持。丰臣秀吉对家康非常感激,曾经跟家康许诺:“等我征服了大明,日本就交给内府(德川家康官居内大臣)管了,你就是日本的王。”但这很可能是家康的阴谋,德川家并没有到朝鲜参战,而是给丰臣家提供军需粮饷。在侵朝战争中,日本损失的兵马,大多是丰臣秀吉的嫡系,那些西国大名的军队。而家康不但没有损失,相反实力还得到了增强,更得到了秀吉手下一些大将,像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等人的拥护。

丰臣秀吉去世后,家康开始准备着手收拾丰臣家,但是从1600年取得了关原之战的胜利,到1615年丰臣家彻底灭亡,又用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按道理说,丰臣家已经是奄奄一息,行将就木,家康居然还能等上十五年的时间,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丰臣家还有健在的武将,大阪城里还有巨大的财富,丰臣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有抵抗能力。所以家康一直忍到1615年,找到借口,彻底消灭了丰臣家。

正是家康的天下第一忍功,使得他笑到了最后,所有强大的对手都死得比他早。历史为家康提供了一种最好的可能性,家康终于得偿夙愿。

德川家康一生非常谨慎,睡觉的床榻下面都用木条封死,怕有刺客潜伏。所用食物都要用火烤一下,怕有人下毒,生食基本不吃。甚至他跟女子同床的时候,都能忍精不射。家康晚年与少女同床,据说并不是为了发生关系,而是采阴补阳,吸取少女身上的能量使自己长寿。

德川家康精力绝伦,六十六岁的时候还能生孩子。德川家建立幕府之后,将军传了十五代,寿命最长的是最后一代德川庆喜,活了七十六岁,其次就是家康,七十四岁。德川庆喜三十多岁的时候奉还大政,后半生都是退处林下,优游岁月。而家康一生刀光剑影,居然如此高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据说家康在晚年达到权力最顶峰,建立江户幕府之后,跟自己的继承人三儿子德川秀忠,又谈起了当年德姬嫁过来的时候那三条鱼的故事。秀忠问自己的老爹:“幕府以后应该怎样统治?”家康给儿子支着儿:“一定要掌握好武士,要会引导和制约。”怎么引导制约呢?家康找了精通中国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人制订出心目中理想的武士道,所以武士道的正式形成是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后。

武士道的核心是主君命令你干什么,你就要不分是非,献出自己的一切来完成主君的命令,而不要考虑这种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和有争议。因此,在学者看来,日本人虽然也号称是信奉儒家思想,但是日本的儒家思想和中国的儒家思想有本质的区别。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而日本的儒家思想以“忠”为核心。明治维新之后,武士道就成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工具了。

德川家康真正结束了日本历史上一百几十年的战国时代,建立了日本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也就是江户幕府。

发生在1600年的关原之战,是德川家康奠定德川幕府两百六十多年基业的关键一战,也是德川家康在丰臣秀吉死后抓住有利时机消灭丰臣家中反对自己的势力,削弱丰臣家的一个重大举措。丰臣家中,哪些人最反对德川家康呢?

随着丰臣家势力的发展,家臣逐渐形成了文治派和武断派。丰臣秀吉由于出身微末,不像一般的世袭战国大名有谱代家臣,加上他自己家人丁比较稀少,只有一个弟弟秀长,再有就是外甥秀次,一直到晚年才有儿子,因此他特别注意吸纳英勇善战的家臣。比如贱岳会战时候出名的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人,号称“贱岳七本枪”,这些人都是武艺超群的武士。

随着丰臣秀吉逐渐统一天下,开始实行刀狩令和太阁检地,其中有大量的文治工作,需要人来做,使得那种拙于武艺、长于案牍工作的人,反而有了更大的机会。其实道理很简单,江山逆取而顺守之,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肯定得靠文官。这样,在丰臣家就形成了打天下的武将和治天下的文官两者并存的局面,时间久了,武将和文官之间就产生了矛盾。丰臣家文官的头就是著名的石田三成,也是关原合战中实际上担任西军总大将的人。

石田三成又名佐吉,出身低微,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寺院当了小沙弥。

传说丰臣秀吉还叫羽柴秀吉的时候,受封近江国之后,各处指导生产,布置防御。某次,丰臣秀吉忙了大半天,口干舌燥,看到路边有座寺庙,就进去找水喝。寺院住持一看丰臣秀吉就知道来者不俗,安排小沙弥去给丰臣秀吉倒茶。小沙弥很快捧上一碗茶,丰臣秀吉端过来一尝,温暾暾的,茶水不烫,正好解渴,一大碗瞬间喝干了。喝干之后觉得不过瘾,跟小沙弥说:“再来一碗。”小沙弥很快端上来第二碗茶,这碗茶温度比上一碗稍微热了一点儿,而且碗也比上一碗小了。好在丰臣秀吉已经不是那么渴了,也不打算做牛饮,因此三五口把茶喝干,觉得茶味道不错,再来一碗。第三碗是滚烫的茶,不能喝,只能品。

丰臣秀吉此时已经全无渴意,也不再觉得燥热了,坐在古老的寺庙里面,看看院中繁花似锦,听着鸟鸣声声,觉得非常高兴,心情很爽。所以接过小碗的热茶,慢慢地品赏,竟然品出了人生境界,一段时间内把什么战场立功啊,什么人世间的功名利禄、你争我夺,都抛在了脑后。

丰臣秀吉回过神来,不觉地对上茶的小沙弥很是赞叹,这小伙子太聪明了。第一碗茶温暾暾的正好解渴;第二碗茶比第一碗热点儿,让我静心;第三碗茶滚烫,让我观赏寺院,参悟佛理,这样的人窝在寺庙里当小沙弥太可惜了。于是,丰臣秀吉就把这小沙弥叫过来了,一聊正是同乡。在得知小沙弥非常愿意跟随自己之后,就把他带在身边。

这个小沙弥就是石田三成。这就是在日本历史上被传为美谈的三献茶的故事,表明石田三成非常会揣摩主君的心意。

随着丰臣秀吉的势力越来越大,石田三成在秀吉身边也就越来越崭露头角。石田三成不怎么会打仗,但是他在民政方面非常有才能。秀吉对石田三成在这方面的才能也是充分肯定。

在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时候,石田三成负责后勤,主管收集物资,调派船只运送到朝鲜半岛。当时,像加藤清正、福岛正则这些深受丰臣秀吉宠信的武将正在朝鲜半岛被明朝援军打得满地找牙,为了推卸战败的责任,一致咬定是石田三成这帮负责后勤的奉行不能及时运到物资,才使他们打了败仗。石田三成则反过来说因为他们作战不得力,所以物资才运不到前线。双方的争吵,埋下了矛盾,两派斗得越来越凶,这就是丰臣家的文治派和武断派之争。

等到丰臣秀吉一死,文治派和武断派的矛盾就更大了。丰臣秀吉临终时,曾经任命五大老、五奉行掌管丰臣家的天下。五大老分别是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死后由前田利长接替)、毛利辉元、小早川隆景(死后由上杉景胜接替)、宇喜多秀家。五奉行是石田三成、浅野长政、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

德川家康在丰臣秀吉死后独断专行,压制其他大老,想夺取丰臣家天下。前田利家死后,前田利长认了,乖乖地臣服于德川家康。宇喜多秀家虽然被丰臣秀吉收为养子,但是他因为年轻、资历浅,无法平息家中的派系斗争,导致势力被削弱,也不足以跟家康对抗。所以,家康就把矛头指向上杉景胜。石田三成忍无可忍,号召天下诸侯,尤其是丰臣系诸侯起兵对抗德川家康,由此爆发了著名的关原合战。

在战争爆发之前,石田三成首先找到自己的挚友大谷吉继商量共同对付德川家康。大谷吉继也是丰臣秀吉的小姓出身,跟石田三成前半生经历几乎一模一样,但是能骑快马舞大刀,立有战功。丰臣秀吉曾说,大谷吉继能领百万大军,而当时的大谷吉继只有二十六岁。

大谷吉继在日本历史上的形象都是脸上包着白布巾,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很严重的皮肤病,脸部溃烂,必须用布包上。大谷吉继跟石田三成关系很好,原因除了出身相似之外,还有一则传说。

丰臣秀吉有一次召开茶会。日本的武将附庸风雅,特别爱召开茶会。茶会一般是主人点一两碗茶,客人一人一口,在同一个茶碗中轮流饮,不是一人一个碗,跟击鼓传花似的。丰臣秀吉点了一碗茶往下分发,大谷吉继也受邀前来,由于他患有皮肤病,饮茶的时候,据说脸上流的脓汁有一滴掉到茶碗中去了,在他后面饮茶的这些人一看,觉得太恶心了,所以接到茶碗之后就都装模作样比画一下,谁都不肯拿茶碗粘唇,就这样回家之后都吐半天。只有石田三成完全不介意,端起茶碗一饮而尽,丝毫不嫌弃吉继。吉继对此非常感激,从此俩人成为莫逆之交。

丰臣秀吉临终的时候,将一把宝刀赐给了大谷吉继,用意非常明确,他素来看重吉继,希望吉继手持这把大刀,能够保卫他的儿子——也就是丰臣家的继承人丰臣秀赖。

所以,石田三成起兵的时候,首先想到劝说大谷吉继。在劝说之前,他先派遣使者约会吉继,而且给吉继送去了自己的嫡子做人质。吉继很感动,老友把儿子都送来当人质,这么信任自己,自己不能不帮老友谋划一番。

吉继此时并不赞成对德川家康开战,认为无论是时机还是实力,现在都不能与家康开战。俩人见面之后,三成开始对吉继进行劝说,一方面是晓之以义,一方面诱之以利。他跟吉继讲:“太阁殿下之恩,难道你忘记了吗?另一方面,五大老当中的毛利辉元和宇喜多秀家已经答应跟我们一起作战,上杉景胜也在北国牵制住了德川家康。现在的五大老,三个跟着我干,怎么样,这事可以吧?”

大谷吉继反复劝说石田三成要慎重:“内府大人不是好惹的,虽然他现在召集诸侯讨伐上杉景胜,但如果咱们动手了之后,他把讨伐上杉景胜的部队调回来打咱们,你有必胜把握吗?”三成说有必胜把握,一定能够干掉德川家康。

大谷吉继看到三成心志已坚,只好说:“那好吧,既然你打定了主意,我就跟着你干吧。”

关原之战时,德川家康的部队被称为东军,有七万四千人,跟他对抗的西军有八万两千人,兵力对比上,家康并不占优势。

德川家康来到前线,坐在马扎上,听部下向他汇报敌方统帅的情况,听来听去,觉得对手基本上都不值得一提。石田三成一介文吏,根本不通兵事;宇喜多秀家乳臭未干;小西行长为人奸猾;岛津义弘倒是名将,萨摩岛津氏是从源平合战时候就传下来的名门望族,一直到今天在日本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曾跟天皇家联姻,可惜他只带来一千五百人,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直到听部下介绍担任宇喜多秀家军侧翼掩护的是大谷刑部(大谷吉继官拜刑部少辅,尊称为大谷刑部)后,德川家康才抬起军扇敲了一下地图说:“大谷刑部虽然有病在身,却是智勇双全的名将,不可小觑。”言下之意,这个人很厉害,别拿他不当回事儿。可见大谷吉继在德川家康心目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关原大战爆发之后,西军兵力本来占优势,又抢先数小时进入关原地区,按道理讲,这场战斗应该是西军必胜。可是战争一开打,西军就陷入劣势。因为德川家康老奸巨猾,在战前做了大量的策反工作,西军一半以上的武将跟家康暗通款曲,到战场全都是来打酱油的,出工不出力,甚至按兵不动,连名义上的总大将毛利辉元也借口守备大阪城不肯到前线来。

毛利辉元的堂弟吉川广家率领一万五千大军,在西军总数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但是广家素与家康交好,开战之后,他借口要吃饭,一直是稳如泰山,按兵不动。毛利辉元同族的毛利秀元跟广家说,你不杀敌我杀敌。结果惹得广家大怒,我是先锋,我还没动,谁敢轻举妄动?谁要是敢无礼绕过先锋,我就和他干仗,我不打德川家康,我打你。搞得毛利家这一万五千人马,听命于吉川广家,全部按兵不动。

西军另一支重要的人马是小早川秀秋率领的一万五千大军。小早川秀秋也是丰臣秀吉的养子,当时二十出头,但是早就暗中跟德川家康勾搭上了。开战之前大谷吉继就跟石田三成讲:“据线人密报,小早川秀秋跟内府暗中有书信往来,请千万警惕。”但是石田三成为人比较豁达直率,也比较容易相信别人,他说:“我知道咱们这儿很多人都跟德川有勾结,但是谁干这种事儿都有可能,只有小早川秀秋不可能,因为他是太阁殿下的亲戚。”小早川秀秋是丰臣秀吉正室北政所的亲侄子,年幼的时候就被秀吉收为养子。

在三成看来,为了报答太阁大恩,维护丰臣家的天下,这些人必然会像自己一样,跟德川军奋勇作战。

当战斗正酣、双方士兵都打得疲惫不堪的时候,石田三成和大谷吉继一再恳请毛利军和小早川军下山作战,但是两个人全都按兵不动。东西两军都在极力争取小早川秀秋早日加入己方参战。德川家康别出心裁,玩了一个险招,命令一支小部队潜至小早川秀秋驻扎的山下,朝山上发射大铁炮,就是大口径火枪。

突如其来的枪响,使小早川秀秋大感恐慌,说:“怎么了?内府已经快要取胜了吗?怎么还有余力向我开火?”小早川秀秋从马扎上站起来,大声命令部下,下山进攻。部下问他,我们进攻谁啊?秀秋回答:“进攻大谷刑部。”战局在这一瞬间被彻底扭转了,小早川秀秋的一万五千大军,直取大谷吉继。

大谷吉继当时浑身溃烂,是坐着轿子上战场的,根本不能骑马作战。面对小早川秀秋的叛变,大谷吉继心中十分气愤,他说:“若不取下叛贼秀秋首级,如何消我等心中恨意?诸君听我号令,直取秀秋本人!”

小早川秀秋一万五千人马面对大谷吉继只有一千多人的哀兵,被打得连连后退。此时,西军之中又有人叛变了。大谷吉继一看大势已去,知道自己死期将至,从容地拔出腰间的肋差,准备切腹自尽。他关照自己的亲信武士:“把我的头颅藏起来,不要让敌人得到。”因为他面部溃烂,不想让敌人看到自己的这副样子。

关原之战以西军的全面崩溃而告终。战后石田三成逃亡到山中,被搜出后斩首。信仰基督教的小西行长,一路战败,溃退至伊吹山中,面对德川军的密集搜索,山里的农民劝他逃走,小西行长以自己身为大将岂能逃之夭夭而断然拒绝。农民说既然不能逃,身为武士,那就应该切腹自尽,小西行长又以自己是基督教徒,教规不允许自杀为由,再次拒绝。小西行长就在这也不行、那也不可之中,被德川军俘获,后被斩首。

关原之战,德川家康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战后三年德川幕府开创,战后十五年,丰臣家彻底灭亡,日本正式进入了德川幕府时代。

关原合战后三年,也就是庆长八年(1603年),后阳成天皇敕封德川家康为征夷大将军、右大臣、源氏长者(即源氏的族长、家主),标志着德川幕府正式建立。

德川幕府建立后两年,德川家康辞去了征夷大将军之位,朝廷任命他的三儿子德川秀忠继任将军。相当于向天下宣示,将军一职必须由德川家世袭。

德川家康退职之后,成为江户幕府时代的第一位大御所。由于德川家已经当上了征夷大将军,成为武家的栋梁,丰臣家就不再是天下的核心了。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之后,念念不忘的是向丰臣政权挑衅,一心想灭亡自己从前的故主丰臣家。

德川家康一面诱使丰臣秀吉的遗孀淀姬——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傻娘儿们,让她使劲地花钱营造寺庙、神社,耗尽丰臣秀吉留下来的财富;另一面不断地削弱丰臣家的政治地位,并且让自己手下的学问僧和御用文人寻找替代丰臣家的理论依据。这几项工作做得都非常到位,丰臣家的灭亡指日可待,只差一个借口。

日本庆长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614年,丰臣家耗费巨资,历时十二年,重新建造的京都方广寺完工。寺院特意在大佛殿落成之日,重新铸了一口大钟,并请高僧用汉文撰写了一篇铭文,刻在钟上,其中铭文起首是:“国家安康,四海施化,万岁传芳,君臣丰乐,子孙殷昌。”

德川家康拿到铭文之后如获至宝,他手下的御用文人,据说是一位叫金地院崇传的僧人,跟德川家康讲:“‘国家安康’这四个字,故意把大御所您的名诲‘家康’拆开,有不敬之嫌,诅咒之意,其心可诛。而‘君臣丰乐’,意为丰臣为君,子孙繁昌。”

家康此时官居正二位右大臣,铭文里家康的头衔写的是“右仆射源朝臣家康”,这是日本官衔的唐名,仆射是中国隋唐两宋时期中书、尚书两省的副长官,相当于宰相。“右仆射源朝臣家康”本来是对家康的尊称,但是因为仆射的“射”写出来与射箭的“射”根本就是同一个字,德川家康的御用文人、汉学家林罗山为了附和家康,鸡蛋里挑骨头,竟然对德川家康讲:“右仆射源朝臣家康的意思就是要射死您。”

德川幕府遂以这两条莫须有的罪名为借口,向昔日的主人丰臣家发动战争,史称大阪之战。

1614年,德川幕府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向丰臣家的根据地大阪城发动猛烈进攻。

丰臣家放弃野战战略,决定依靠坚固的大阪城进行守城作战。事实证明,守城是很愚蠢的战术。由于幕府军人多势众,兵多将广,再加上火器先进,打了一个多月,丰臣家在大阪城外围的防线就被幕府军突破,全军撤回大阪城。

在大阪之战以前,日本的内战很少动用火炮,顶多就是用火绳枪,日本人称之为铁炮。幕府军紧紧包围大阪城之后,动用了两门从葡萄牙搞到的大炮,幕府军管大炮叫“国崩”,用大炮直接轰击丰臣秀吉的遗孀淀姬和她儿子丰臣秀赖居住的天守阁,施加压力。

战事进行到两个月的时候,双方都面临着后勤供应不足的问题,尤其被大军围困的丰臣家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首先提出和谈。双方达成协议:幕府保证丰臣秀赖本人安全,并且赦免城中丰臣家招募的武士;丰臣家拆毁大阪城的二丸和三丸,仅仅保留本丸;并且填平大阪城外的护城河。日本的城郭建筑,主君所住的地方叫作本丸,其他的附属设施分别叫二之丸、三之丸。大阪冬之阵算是结束了。

德川家康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同意和解,结束了大阪冬之阵,但他内心并没有打算让丰臣家继续存活下去。丰臣家也知道一山不容二虎,也在积极地筹备战争。不久德川幕府又找到了借口,以丰臣家收留浪人在京都滋事为由,要求丰臣家交出反幕府的这些浪人,并且接受幕府对丰臣家移封的决定,就是把丰臣家从大阪城驱逐出去,改封他国,实际上就是要使丰臣家失去自己的根据地。

丰臣家自然不干了,断然拒绝。幕府再次调集重兵,在庆长二十年,也就是1615年,德川家康以七十三岁高龄,亲自指挥,剑指大阪,对丰臣家发动了决定性的战役,大阪夏之阵爆发。

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德川幕府前后两代将军亲自领兵出马。此时的丰臣家已无任何闪转腾挪的余地,君臣上下谁都知道这是一场玉碎之战,将士们个个抱着必死之心,奋勇冲向幕府大军。激战之中,丰臣家的勇将真田信繁率领大军突破了德川家康前阵,造成幕府军一片混乱。这真田信繁有点儿当年常山赵子龙的影子,在万马军中三进三出。德川家康立在阵中象征主将标志的马印,也在混乱中轰然倒地。这一仗成为德川家康一生当中最后的一次噩梦。但是由于幕府军兵多将广,真田信繁寡不敌众,死于乱军之中。

大阪夏之阵

幕府军主将将军德川秀忠也跟老爹一样遇到了困难。丰臣军已经是困兽犹斗了,临死前最后挣扎一下,所以战场上非常玩儿命。因为他的本阵过于靠前,先锋被丰臣军击溃之后,将军的本阵受到严重的威胁。幸亏还有一帮当年在战国时代和朝鲜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将支撑,比如跟本多忠胜并称日本最优秀的武将、号称西国第一的立花宗茂,死保着德川秀忠,这才稳住了战局。

激战到下午,人数不足的丰臣军被迫退入城内,这是丰臣政权回光返照的最后一次赌博了。第二天,丰臣秀赖跟他的母亲淀姬自杀,大阪城陷落,日本历史上最短暂辉煌的丰臣政权自此灭亡了。

丰臣政权的灭亡,标志着自应仁之乱以来近一百五十年的战乱局面结束。日本朝廷改元元和,史称“元和偃武”。江户幕府从此建立起全国的统治权。

钱币里的中国史幽云疑案曹操多阳谋郭论明朝大历史南明史(全二册)我真不想出生啊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