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六十九回 争太子徐妃用计 夺义昌梁军复仇

第六十九回 争太子徐妃用计 夺义昌梁军复仇(1/1)

却说前蜀高祖王建,自僭号称帝后,与岐王李茂贞失和构兵,争战经年,得将岐兵击退,气焰益张。

王建身边,有个宠臣唐道袭,本是个跳舞的童子,深受王建喜爱,不断擢升到枢密使、节度使。

左相王宗佶(甘宗佶),本是王建养子,立功无数,只因对唐道袭,以舞僮得宠,素常轻视,竟被唐道袭进了谗言,被王建命人在朝堂上直接扑死。见第六十二回。

王建有十一子,都已封王。长子卫王(普王)宗仁,次子简王(遂王)宗懿,三子赵王(褒王)宗纪,四子豳(音宾,雅王)王宗辂,五子韩王(荣王)宗智,六子莒王宗特,七子信王宗杰,八子鲁王(彭王)宗鼎,九子兴王宗泽,十子薛王宗平,十一子郑王宗衍。

长子卫王王宗仁体弱多病,幼有残疾,任秘书省校书郎。

次子王宗懿,生得人高马大,仪表威严,嘴巴像猪,犬齿突出,目光飘忽不定,但是又非常锐利,好似像探照灯。

他机智敏捷,反应迅速,而且喜欢读书,学识丰富,又擅长骑射,十分勇敢。王建对他非常满意。

只是他本性暴躁、猜疑、嫉妒、凶残恶毒,因善于伪装,人所不知。

王建称帝当年,公元907年,最先,只封次子王宗懿为遂王。其他诸子皆未封王。

王建称帝第二年,公元908年,封遂王王宗懿为太子。其母张氏,母凭子贵,封为贵妃。

王建称帝第三年,公元909年,命太子王宗懿判禁卫六军事,设永和府,准许太子挑选幕僚辅佐。

王宗懿自以为羽翼丰满了,开始露出骄傲残暴的本来面目,常常侮辱大臣,尤其喜欢取笑唐道袭,曾经在大庭广众中,模仿舞僮模样,任意揶揄。

唐道袭恼羞成怒,引为深恨。二人遂经常在前蜀高祖王建面前,互相指责。

王建恐其互相不能包容,毕竟心疼爱子,乃将唐道袭外放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王建称帝第四年,公元910年,命太子王宗懿改名为王元坦。封其他九个儿子为王。

王建称帝第五年,公元911年,岐、蜀失和,两国交兵。王建两次前往利州,两次命太子王元坦(王宗懿)监国。

监国期间,太子表现还是中规中矩,没有惹出什么乱子。不过,山南西道节度使唐道袭却立了大功。在他坚持下,蜀国保住了山南西道。见第六十六回。

王建称帝第六年,公元912年,也就是去年,太子王元坦再次改名为王元膺。

王建称帝第七年,永平三年,公元913年,即今年,唐道袭自山南西道节度使卸任,返回成都,再次担任枢密使。

太子王元膺(王宗懿)上疏,指责唐道袭有罪,不宜担任枢密使。

王建不大高兴,任命唐道袭为太子太保。

前蜀高祖王建命人挑选性情淳朴、道德高尚的饱学之士,前去太子府伺读,给太子讲解儒家经典。

但是王元膺一句话都不肯跟这些人说,却每天同一群狐朋狗友一起游戏胡闹,毫无节制。部属无人敢劝。

蜀国永平三年,公元913年,六月五日。

前蜀皇帝王建命道士杜光庭当金紫光禄大夫、左谏议大夫,封蔡国公。杜光庭号广成先生,学问广博,精于写作。王建对他十分敬重,常跟他讨论国家大事。

王建命杜光庭挑选性情淳朴、道德高尚的饱学之士,派去东宫任教,杜光庭推荐著名儒者许寂、徐简夫。

无奈王元膺对他们连一句话都不说,却每天跟音乐师之类卑微小人物一起游戏胡闹,丝毫没有节制,僚属们没有一个人敢对他规劝。

前蜀高祖王建,打算七夕节出宫游玩。

七月六日,太子王元膺就召集各亲王及高官赴宴,大家济济一堂,只有集王王宗翰(孟宗翰)、内枢密使潘峭、翰林学士承旨毛文锡三个人缺席。

太子大怒道:“集王不来,一定是潘峭和毛文锡从中离间我们兄弟感情!”

时太子王元膺有亲信二人,为大昌军使徐瑶、常谦,宴会中,二人一直盯着太子太保唐道袭。

唐道袭心中暗惊,假装上厕所,离席逃走。

次日一早,王建正要出宫游玩。

太子王元膺入宫奏报说:“潘峭、毛文锡离间儿臣兄弟之间的感情。”

原来,王宗翰姓孟,是王建姐姐的儿子。

王建大怒,下诏贬逐潘峭、毛文锡。命前武泰(黔州) 节度使潘炕为内枢密使,接替潘峭。

太子刚走,唐道袭却又觐见前蜀高祖王建,乘隙进谗,诬称王元膺昨晚召集各亲王,试图囚禁他们,趁机作乱。自己提前离场,他阴谋才没有得逞。

王建起初还不肯相信。

唐道袭又说:“几年前,卢龙节度使刘仁恭被儿子刘守光囚禁;去年,梁太祖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杀害。这些事情,仿佛刚刚发生!陛下,您要小心啊!”

前蜀高祖王建不觉动疑起来。

唐道袭又说,宫中禁卫军,皆由太子统领,实在危险,不如立即征召外镇兵入卫。

当时王建怕成为第二个刘仁恭、朱温,自然同意。王建遂取消外出游玩的计划。

唐道袭立即派人,飞马去调最近的外镇兵入京护驾。

太子王元膺闻听,又惊又怕,立即集结禁卫军,抓捕内枢密使潘峭、翰林学士承旨毛文锡,囚禁于太子府,亲自严刑拷打。又逮捕成都尹潘峤,囚禁于得贤门。

七月八日,太子王元膺命大将徐瑶、常谦、严璘等率军,进攻唐道袭的军队,挺进到清风楼,唐道袭边战边退,太子王元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亲自发箭射中唐道袭。

唐道袭逃到城西,终于被擒获。

“姓唐的,你敢离间我父子感情!留你何用!”

唐道袭吓得说不出话。

太子王元膺命将唐道袭斩首示众。

刚刚入京的外镇兵多数被禁卫军杀死。

一时朝野震惊!满城市民四处逃窜。

新任内枢密使潘炕,奏报蜀国皇帝王建说:“臣已查明,只是太子元膺和唐道袭个人争权罢了,太子并无谋反情形,请陛下接见高官,派人安抚,安定人心。”

王建乃召见兼中书令王宗侃(田师侃)、义子王宗贺、前利州团练使王宗鲁等,命他们率军讨伐徐瑶、常谦等。

兼侍中王宗黯(吉谏)率军从大安门架起长梯,爬入城内,在会同殿前,正好遇见乱军,格杀徐瑶等数十人。

常谦保护太子王元膺逃往摩诃池,躲藏到船舱里不敢出来。

黄昏时分,骚乱平息。

次日凌晨,王元膺等人出来向船上的人求食。船上人立即派人禀报皇帝。前蜀高祖王建急忙下令外甥、集王王宗翰前往安抚慰问。

不料,王宗翰到达时,太子已经被卫士诛杀。

消息传来,王建悲痛大哭。又怀疑是集王王宗翰下手。

同平章事张格进言道:“人死不能复生,事到如今,只能让太子背锅了。否则全城参与平叛的士兵,如何能够坦然处之?”

左右侍从也都附议,说不这样做,势必再生变故。

前蜀高祖王建抹去眼泪说:“我怎么能因私害公!”

于是下诏,宣布将太子王元膺废为平民。

集王王宗翰,查出诛杀太子王元膺的凶手,奏报王建后,一起处斩。

王元膺左右侍从有数十人被处死,其余全部贬逐蛮荒。

追赠唐道袭为太师。潘峭既已被救出,复任内枢密使。

内枢密使潘炕,请王建速立太子。

前蜀高祖王建乃立第十一子王宗衍为太子,改名王衍,时年仅十五岁。

圣旨一宣,文武百官皆大吃一惊!

王建有儿子十一人,为何独立这最小的幼子呢?

原来前蜀高祖王建的正宫皇后周氏,才貌平常,也无子嗣。

另外虽有好几个妃嫔,生了数子,怎奈没有丽色,并不受宠。

后来王建得到眉州刺史徐耕二个女儿,入侍后宫,一对姊妹花,都是天生丽质,有沉鱼落雁之容,闭花羞月之貌,又兼伶牙俐齿,说得王建满心欢喜,仿佛与江东大小二乔一般。

看官,你想蜀帝得此二美,能不爱如珍宝么?姐姐大徐,封为贤妃;妹妹小徐,封为德妃。

大徐女生子王宗衍,小徐女生子王宗鼎。王宗鼎先生,排行第七,王宗衍后生,排行最幼。

前蜀高祖王建因第四子、雅王王宗辂最像自己,而七子、信王王宗杰最为干练敏捷,才华出众。

王建本来打算在二人中选择一个为太子。大小二徐,两妃专房用事,怎肯令一把龙椅,付与别子?当下令心腹太监、飞龙使唐文扆,携带百金,送与宰相张格,嘱他号召百官,立王宗衍为太子。

张格收了徐淑妃重贿,连夜写好奏章,宣称是前蜀高祖王建的意思,要立郑王王宗衍为太子,拿给文武百官过目,要求大家签字。大家被他连哄带骗,纷纷署名。

次日一早,他却又拿这份奏章,觐见前蜀高祖王建,说是文武百官联名拥戴郑王王宗衍。

前蜀高祖王建接到奏章,惊疑道:“郑王年龄最小,性格又最懦弱,怎么能担当大任?”

适值大徐妃在旁,便即进言道:“宗衍已十五岁了,相士说他日后当大贵;不过陛下今日,却很为难;诸王十数,后宫充斥,那里轮得到宗衍,妾情愿挈他出宫,返回娘家,免遭人妒,也省得陛下为难!”

说到这里,脸上的泪珠儿,已扑簌簌的坠了下来。

这表演才能,堪称影后级别!

前蜀高祖王建连忙慰谕道:“我并非不愿立宗衍,但恐他少不更事,反误国家。”

徐妃复答道:“宰相以下,都一致赞成,只有陛下圣明,考虑周到,妾恐耽误国家,让陛下左右为难,臣妾还是带他返回娘家呗!”

说完更是哭得梨花带雨,花枝乱颤。

王建一再申辩,徐妃一再撒娇,弄得王建情急起来,便道:“罢!罢!我决定立宗衍便了。”

徐妃方含泪谢恩。

前蜀高祖王建为了保险起见,召相士为诸子看面相。

相士却早已被徐贤妃收买,道:“郑王双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这是三国刘备转世,贵不可言。”

王建大喜,遂立幼子王宗衍为太子,改名王衍。

时为前蜀国永平三年,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十月二十六日。

内枢密使潘炕声称有病,请求告老还乡。王建不准,潘炕大哭,坚决辞职。

王建只好批准,但遇到疑难大事,王建总派使者到他家里听取他的意见。

却说晋军围攻幽州,燕国皇帝刘守光惶急异常,屡次派人赴梁朝告急,正值梁廷内乱,无暇回应。

刘守光又派参军韩延徽去往契丹,向契丹可汗阿保机求救。阿保机因他屡次言而无信,始终拒绝出兵。非但如此,他见韩延徽一表人才,便将他扣下,不让回来。

梁乾化三年,燕应天三年,唐天祐十年,公元913年。

正月,晋军攻克顺州(顺义)。没几天,又攻克离幽州不远的安远军。蓟州守将成行言献城归降。

二月,晋军大将李存晖进攻檀州(密云)。檀州刺史陈确献城投降。

三月,周德威又率军攻克芦台军(天津宁河)。又派大将刘光濬攻克古北口。居庸关守将胡令圭投降。

刘守光命大将元行钦募兵山北,接应契丹援军,骑将高行珪出守武州(宣化),作为外援。

晋王李存勖,派大太保李嗣源往攻武州。

燕将高行珪、高行周兄弟自恃骁勇,开城出战。

高行珪高声叫道:“大太保,你是成名英雄,何必欺人太甚?”

李嗣源道:“刘守光残暴不仁,刘仁恭构陷你父,你尚为他卖命!何不弃暗投明!”

原来,高行周的父亲,叫作高思继。他是妫州豪杰,骑一匹白马,善使一杆银枪,人称“白马银枪”、“白马高思继”。李克用命他和兄弟高思祥二人分掌燕兵。

当时河东兵驻扎幽州,很多人仗势欺人,横行不法。高思继兄弟依法行事,执法严格,杀戮很多。河东兵肃然。见第四十五回。

李克用大怒,责备刘仁恭,刘仁恭就把全部责任都推给高思继兄弟。二人遂被李克用斩杀。

刘仁恭为收买人心,重用他们的儿子高行周等。

高行珪令弟高行周出战。李嗣源派义子李从珂迎战。

李从珂使刀,高行周使枪,二人刀枪并举,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

李嗣源挥军掩杀,高行珪军大败,遂与弟高行周一起投降李嗣源。

李嗣源分兵,将燕山以北八个燕军据点,全部拔除。

晋王李存勖遂命弟李存矩为新州刺史,管理新占领地区。

元行钦闻武州失守,急忙引兵攻高行珪。高行珪令弟高行周前往晋军做为人质,求他援助。

李嗣源再进兵攻击元行钦,元行钦退兵。

李嗣源挥军追击,一直追到广边军(赤城),八战八胜,元行钦力屈乃降。李嗣源爱他材勇,收为义子。

大太保李嗣源接着又马不停蹄,攻克儒州(延庆)。

李嗣源令高行珪为代州刺史。高行周为亲将。

高行周留事李嗣源,常与李嗣源养子李从珂,分领牙兵,转战有功。

李从珂母魏氏,先为王氏妇,生子小名阿三,李嗣源随晋王李克用出师河北,掠得魏氏,见她秀色可餐,便纳为小妾。

阿三即拜李嗣源为义父,取名李从珂。及年已成年,以勇健闻名。

晋王李存勖,曾经呼他小字道:“阿三与我同年,勇敢亦与我相类,恰是个不凡子。将来必成大器。”

且说周德威围攻幽州,已经超过一年。

从前因幽州四近,不时有燕兵出没,须要远近兼顾,内外统筹,一时不便攻城,唯连营竖栅,与燕军相持。

现在幽州四面犄角,均已毁灭,乃进军南门,专力攻城。

刘守光昼夜不安,自知兵力不支,不得已致书乞怜,愿为城下之盟。

周德威笑对来使道:“大燕皇帝,尚未祭天,何故雌伏如此!我受命讨罪,不知他事,继盟修好,更非乐闻,请为我转语大燕皇帝,休想乞和,快来一战。”

遂叱退来使,不答一字。

刘守光闻报,越加窘迫,又派将周遵业,赍绢千匹,银千两,锦百段,献入晋营,哀求周德威道:“富贵成败,人生常理,录功叙过,也是霸主盛业。我王刘守光,不欲为朱温下,所以背梁称尊。那知得罪大国,劳师经年,现已自知罪戾,还祈少恕!”

周德威道:“能战即来,不能战即降,何必多言!”

周遵业尚欲开口,见周德威起身入内,只好怏怏退还,报知刘守光。

刘守光搔首挖耳,无法可施。踌躇了许多时候,突闻城外喊声大震,又来攻城,不得已硬着头皮,登城巡守。

遥见周德威跨着骏马,手执令旗,指挥战士,遂凄声遥呼道:“周将军!你是三晋贤士,奈何迫人危急,不能网开一面呢?”

周德威答道:“公已为俎上肉,但教责己,不必责人!”

刘守光语塞,流涕而下。

四月底,晋军大将刘光濬攻克平州(卢龙),擒获刺史张在吉。

五月,刘光濬再攻克营州(朝阳),刺史杨靖归降。

此时,梁末帝朱锽(朱友贞)已经即位于东都汴梁。刘守光屡次派人前往汴梁告急。

梁末帝朱锽(朱友贞)乃下令邺王、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率军救援。

杨师厚与博州刺史刘守奇,率八镇精兵十万人,出师北伐。

杨师厚进攻成德军,穿过柏乡,攻击土门。又攻击赵州。

刘守奇经过贝州,兵锋直指冀州。

五月九日,杨师厚大军抵达镇州,在城南门外扎营,纵火焚烧关楼。又攻击九门,抵达下博县。

梁军去年在这一带打了败仗,吃了大亏,很多士兵都参加过去年的那一仗。

于是梁军所到之处,肆意报复,烧杀奸淫,劫财夺粮,裹挟丁壮,无恶不作。

刘守奇军在下博与杨师厚大军汇合,攻克下博城。

又自弓高渡过永济渠,进逼沧州。

张万进大恐,派人献城归降,并主动请求率众内附。

杨师厚将他任命为平卢节度使,移驻青州。命刘守奇为义昌节度使,镇守沧州。梁廷将义昌军,改名顺化军。

这时,晋国只有李存审、史建瑭率数百人驻扎赵州,赵王王镕急忙向晋王求救。

周德威派大将李邵衡与赵将王德明(张文礼)率骑兵南下增援。

杨师厚大军继续北伐,接连攻克瀛洲、莫州,进逼瓦桥关下。一时河朔震动。

瀛洲、莫州,皆为幽州刘守光下辖地,去年才被晋军攻克,见第六十七回。

周德威再派五院军使李信率大军南下增援。

却说杨师厚见晋军势大,将防务移交给燕军,自率梁军退保沧州。

七月底,李信攻克莫州,擒燕将毕元福。

八月初,李信又攻克瀛洲。

九月,燕国皇帝刘守光,打探到晋军主力南下未归,连晋国主帅周德威也远在涿州。

刘守光试图打通一条连通北方契丹的通道。

这天晚上,月黑风高。

刘守光派出奇兵,潜抵顺州城下,假充晋军,呼开城门。守卒被他所骗,又当时黑夜无光,竟开城放入。

城门刚刚打开,燕将麾兵大进,乱杀乱砍,伤毙许多守卒,占住城池,复乘胜转趋檀州。

一模一样的诡计,又收复檀州。

刘守光遂派人向契丹求救。

十月一日,北方已经进入冬季,大雪纷飞。

刘守光连夜率五千士兵,保护全家老小,开门出城,北上逃往檀州。

天色暗淡,天气寒冷彻骨,道路难行。所幸晋军并未发觉。刘守光逃出幽州,将至顺州,方暗暗松了一口气。

突然,一声号炮,顿时箭如雨下!燕兵纷纷中箭倒地。

前方亮起无数篝火,照得亮如白昼。一支兵马拦住去路,大声呼叫:“大帅周德威在此!刘守光快快下马投降!”

刘守光挥军急退,心中暗暗叫苦不迭。

亲兵护卫着刘守光,狼狈逃回幽州,检点兵马,五千人只剩下一百多人。余众非死即降。

顺州、檀州,再被夺回。驻守顺州、檀州的燕国士兵,也全部折损了。

原来晋军主帅周德威,见幽州城中,燕军兵马尚多,所以刘守光有恃无恐,就想出了这条妙计。

先趁杨师厚北伐,将晋军主力大量派往南方。

杨师厚退兵,周德威却大摇大摆去了涿州,假装去前线督战。

顺州、檀州,都只留一些老弱残兵,故意让刘守光夺取。刘守光占了二城,自然要从幽州分兵。这样,幽州的兵马就少了很多。

刘守光的一举一动,都在周德威算计之下。一场混战,大破燕军,刘守光损兵折将,逃回幽州后,再也无力出战。

晋王李存勖,派张承业犒慰行营,并与周德威商议军情。事为刘守光侦悉,又致书张承业,乞求举城归降。张承业知他狡猾,拒回来使。

急得刘守光真正没法,再派人往契丹,吁请援兵。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也因他平日无信,不肯出援。

刘守光急上加急,除出降外无别法,乃屡派使者向周德威乞降,周德威始终不许。

这天,刘守光再次登城对周德威道:“我已力屈计穷,只求将军少宽一线,等到晋王亲至,我便开门迎谒,泥首听命!”

周德威乃托张承业返报晋王。

晋王命张承业留守晋阳,权知军府事,自己赶往幽州。

十一月二十三日,晋王李存勖单骑抵幽州城下,呼刘守光道:“朱温篡逆,我本欲会合河朔五镇兵马,兴复唐祚,公不肯与我同心,乃效仿逆贼朱温,居然僭号称帝,且欲并吞镇、定,是以大众愤发,至有今日。成败亦丈夫常事,必须自择所向,敢问公将何从?”

刘守光流涕道:“我今已为釜中之鱼,瓮中之鳖了,惟晋王所命!”

晋王看他英雄末路,也觉可怜,即折断弓矢,向他设誓道:“但出来相见,保无他虞。”

刘守光闻言,又道他是仁柔易欺,便含糊答应道:“再等几日!”

晋王又好气又好笑,返回周德威营中,决定明日督军猛攻,誓入此城。

这天晚上,忽有燕将李小喜,缒城来降,报称城中力竭。

看官道这李小喜是何等人物?

他原是刘守光宠臣,之前一直义愤填膺,教刘守光切勿降晋,臣愿肝脑涂地,誓死效忠。刘守光被他哄得感动,遂决意誓死守城。遇着危急时候,不得不作书乞降,其实是借此缓兵,并非实心投诚。

不料,李小喜却先走一着,竟抢先奔投晋营,并将城中虚实,尽告晋王。

次日凌晨,晋王李存勖,即命五更造饭,令各军饱餐一顿,俟至黎明,一声鼓角,全营涌出。晋王亲自披挂盔甲,督令进攻,这边竖梯,那边攀堞,四面八方,同时动手。

李存勖帐下大将侯益,十分勇猛,有万夫不当之勇,当时第一个登上幽州城墙,挥舞大刀,砍翻不少守城士兵,又跳下城墙,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路砍开城门。

燕兵已经力尽,哪里还能支持,就使有心拒守,也是防不胜防,霎时间全城鼎沸,大家纷纷乱窜。

晋兵一齐入城,拔去燕帜,改张晋旗,趁势往内城去捉刘守光。

刘守光已携皇后李氏、贵妃祝氏,子刘继珣、刘继方、刘继祚等,逃出城外,向南逃走,试图投奔沧州刘守奇。

只有其父刘仁恭,还在幽禁之中,无法走脱,被晋军马到擒来。此外有家族三百口,逃奔不及,一起作了阶下囚。

十一月二十五日,晋王李存勖入幽州城,禁止杀戮,并出榜安民。

过了几天,授周德威为卢龙节度使,兼官侍中,改命李嗣本为振武节度使,更派别将追捕刘守光。

楚王马殷,与吴越王钱镠,被吴国进攻,先后派人向梁末帝朱锽(朱友贞)求救,朱锽(朱友贞)乃命大将王景仁(王茂章)为淮南招讨使,率兵两万余人,进攻庐、寿二州。

梁乾化三年,即唐天祐十年,公元913年,十二月。

徐温与大将朱瑾,率吴军出击,进驻寿州赵步,此时,吴军主力尚未抵达,徐温只有四千人马,边战边退。

王景仁秘密派人,求见徐温,说明绝密身份,徐温大喜。

王景仁挥军追击,追到一处峡谷入口,吴军相顾大惊。

这时,吴军大将陈绍挥舞长枪对士兵大声吼道:“我们诱敌深入,到这里就够了!现在开始反攻!”

说完,立即调转马头,一马当先,冲向敌军。士兵纷纷跟进,梁军乃退。

徐温大喜,抚摸陈绍背说:“若非你机智勇敢,今日必败!”赏赐金银绸缎。陈绍全部分给部下士兵。

吴国主力终于到齐,两军大战于霍邱。徐温大破梁军。梁军退却,吴军紧追不舍。

王景仁(王茂章)亲自率数十名骑兵断后,吴兵不敢迫近。

之前,梁军南下渡过淮河时,因冬天河水浅,没有造桥,在浅水处插入木板做了标记,蹚水过河。

吴国霍邱守将朱景,却偷偷换了长木板,画上标记,插入深水区。梁军淹死一半。

吴军打捞梁兵尸体,在霍邱堆出一个高台,高达十几丈。

不久,王景仁病故于汴梁。梁末帝朱锽(朱友贞)追赠太尉,将他风光大葬。不提。

王景仁,原名王茂章,应该算是人类史上最成功的间谍之一。只两次挂帅,便将朱温三十年打造的梁军主力基本断送。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丰合乾元暴雨天灾:回到末世来临前囤物资震惊,异世界我来去自如风华绝代之长生道我的异世界客栈东方灾厄录快穿:恶女今天又万人迷了崩坏里的暗影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