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上贤人有形财富获取法(1/1)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孔子一语道出了人们的心声。谁都渴望富贵,厌恶贫贱,包括孔子在内。只要富贵可求,他哪怕做一个执鞭的人也愿意。由此可见,孔子对财富的态度是渴望而非排斥。这点超出很多人的意料,很多人一直认为儒家先圣们都清高鄙物,其实不然。连孔子都如此渴望富有,那普通人对财富的渴望就更可想而知。尤其是有形财富,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实,我们在谈境界,谈精神的同时,也要谈物质。因为物质人人都需要,人人都渴望,它既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也是我们价值体现的一部分。
从古至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形财富一直是人们狂热追逐的对象。在民间,发财致富是人们梦寐以求、乐此不疲的事。发财的故事也总能让人津津乐道、众口相传,不论故事结局是盆满钵满还是黄粱一梦,都寄托了人们对有形财富的无限渴望。同时,围绕有形财富的争斗也从没有停息过。在获取财货的道路上,从来都充满明争暗斗,刀光剑影,一幕幕“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人间悲剧也在不断上演,人们即使粉身碎骨也一如既往的飞蛾扑火。这几年,一些人为了房产居然采用自焚来对抗强拆,可想而知,有形财富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
人们如此热衷对有形财富的孜孜以求,那如何获得有形财富呢?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有很多人喜欢找算命先生或到寺庙古刹求财运。我们反过来想,如果你的财运是上天注定的,那你算也没有用,因为无法更改;如果不是,那算命求佛更无用处,因为无所谓灵验。总之,求神拜佛、抽签算命没有任何用,只是心中聊以慰藉。
还有很多人唯钱而动,视财如命。其结果往往要么赚不到钱,要么赚钱很辛苦,要么赚的钱得而复失,同时搞得身边是人心尽失。
还有的人以身发财。《大学》曰: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现在不少人为了发财、发达,不惜牺牲自己的色相、身体、生命。有人一脱成名;有人用肉体换取机会、钱财;有人牺牲身体健康来搞应酬、拉关系;还有人居然卖自己的器官。这些人都是以肉身为资本来博一时之荣。还有一类人以身试法以求财,拿自己的生命当赌注。比如一些贪赃纳贿的官员和一些取财犯科、谋财害命的不法之徒。这些行为都是“以身发财”,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这种不德之财是祸不是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同夜空的烟花,瞬间绽放的美丽不能持久。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我想这种财富对于谁都是浮云。因为这违背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前提。
不过,现在问题出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人毕竟是少数。而突出的问题在于人心浮躁,患急功近利之疾。都希望迅速富贵,都在琢磨富贵的捷径。
首先,我们不考虑在如今社会暴富的几率有多大,而先看看暴得富贵真如想象那般让人期待吗?
古人早就对“暴得富贵”有着深刻的认识。一些观念很值得今人借鉴。《史记》里记载:陈胜举义之后,反秦武装蜂起。陈婴被推举为王。他的母亲提醒他:“暴得大名,不祥。”陈婴于是不敢为王。李贤注引《汉书》时写作“暴得富贵者不祥也”。这个故事讲的是秦朝末年风烟四起,东阳县的年轻人杀死东阳令起义,群龙无首,请为人谨慎信用的东阳令史陈婴为王。陈婴拿不定主意向母亲请示。陈婴的母亲是一个有见识的女人,对陈婴说:自从我嫁到你家后,就没有听说你家祖上有高位贵人,现今突然得到这么大的声望,恐怕不祥。陈婴听其母言作罢,后率众投奔项梁,共立熊心为楚怀王。正因为陈婴不贪得大名,所以免遭后来的杀戮。汉朝建立后,陈婴被封堂邑侯。直至高后5年才去世。
《后汉书》里也有类似的观念。其中记载的一段话,很值得人思考。王莽末年烽烟四起。李轶起义时间不长就被更始帝封为舞阴王,期月之间就从一名普通士人一跃成王。然而却不见李轶有何德信之举。耿纯拜见李轶曰:“宠禄暴兴,此智者之所忌也。竞竞自危,犹惧不终,而况沛然自足,可以成功者乎?”意思是说,恩宠与官位暴兴,这是聪明人所忌讳的。兢兢业业警惕自持,还恐怕没有好下场,何况是骤然暴发而自足,难道可以成功吗? “宠禄暴兴”就是一种“暴得富贵”。后来,正如耿纯所料,一年后,李轶被人刺杀而亡。
翻阅历史,其中不乏一些暴得富贵的人。譬如:唐朝的杨国忠,明朝的魏忠贤。《水浒传》中的高俅就更是典型,从一位街头流氓几经辗转一跃为位高权重的太尉。这些没有操守的人,通过各种为人所不齿的途径和手段发迹。这类暴得富贵叫庸人屈起。说的就是一个人的素质、能力、地位、都比较低下,突然之间暴得富贵,在物质上和政治上成了暴发户,往往导致的后果就是:欲望毫无节制,权力完全滥用。这些屈起的庸人误国误民,最终的下场都是不得好死,还要殃及子孙。
为什么暴得富贵不祥?其实,这是因为这种快速富贵没有经历必需的积累从而失去了富贵所需的合理基础,不符合成功之道。古人正因为看到这点,所以视暴得富贵为不祥而深为所忌。
然而,富贵所必需的积累又指的是什么呢?有曰:德不配位,必有灾祸。同样,“能不配位,也有灾祸”。这里的“位”可以是职位,也可以是财位。位的高低与德能的高低是相对应匹配的。也就是说,德和能没有积累到能把握这些富贵的程度,这些难以把握的富贵就会引来灾祸。又如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是靠能,“仁守之”是靠德。由此可见,这个必需的积累就是指德和能的积累,这两者对于富贵的把握来说缺一不可。否则,这种富贵没有承载的基础,就不可把握。所以,暴得富贵不祥最终还是因为德和能积累的不够。有人会说上面的例子都是过去的,现在年代不同了,然而,这些道理却是古今相通的,因为成功之道古今相通。现实生活中类似这种“暴得富贵不详”的事例也偶有发生,譬如前面那个中彩票的例子。
由此看来,人人渴望的“天上掉馅饼”看样子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尤其对于下庸人来说,可以说是灾祸。
既然暴得富贵不祥,那为什么还要渴望呢?说明人的惰性。谁都渴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很多买彩票、赌博、钻法律空子的人都有这种“暴得富贵”的心态。岂不知,这种富有多是劫数。
不过,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健全,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一夜暴富的几率是越来越小。因此,这种愿望变得更是难遇不可求。
其实,获取有形财富的道路是没有捷径的。除了靠自己的劳动外,别无它途。正如古人所说: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把希望寄托在投机上或侥幸上是不会最终获其眷顾的。
虽然获取有形财富的道路没有捷径,但却有方法。
通过前面的讲述,我们发现上贤人获取有形财富与中俗人和下庸人不同。他们不与人争利,有形财富却源源而来。这是因为他们注重无形财富的积累,通过无形财富来转化有形财富。这种方法就是“上贤人有形财富获取法”,是获取有形财富最好的方法,也是最轻松、最安全、最牢靠、最持久的方法,值得学习。
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要想获得有形财富的最好的办法不是直接获得有形财富,因为那样往往生财乏力,而是学习“上贤人有形财富获取法”,当无形财富积累到一定高度,有形财富自然就会被转化而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找钱,不如钱找人。即使你从商也得如此,先积累从商的知识、人脉等无形财富,才能获得成功,积累的越多,成功的几率越大。
这如同中医里说的“阳中求阴”,也有三十六计里的“围魏救赵”之意味。这个思想的依据是阴阳学说里的“阴阳互根”和“阴阳转化”属性。
中医里有曰:“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意思是:善于滋阴的,必然懂得酌情加入扶阳的药,那么,阴液得到阳气的帮助就可以源源不竭。比如著名的经典方“左归丸”就是“阳中求阴”思想的具体体现。就是在大量补阴药中加入一定量的补阳药,其滋阴补肾的疗效就比单纯补阴的方剂好很多,所以成为经典。
道理都是相通的。对于人来说,“阳中求阴”就是要不断提升人的才和德方面的无形财富来获得有形财富,这样比直接获得有形财富效果好得多。
春秋战国有一人叫苏秦。苏秦年轻时就志向高远,想成就一番事业。他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他东奔西跑,寻求了几年,一直就得不到各国权贵的赏识和任用。后来钱用光了,只好衣衫蓝缕返归故里。回到家后便遭遇“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黯然感叹:“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于是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苏秦苦读太公《阴符》之时,每逢困乏欲睡,便用锥子刺其股。这就是成语“悬梁刺股”中“刺股”的由来。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学问得到长足的进步,看待时局比以前更具见地。在获得很大收获后,他再次出游。这次他的政治主张受到了燕昭王的赏识。昭王委以他重用。于是苏秦正式步入历史舞台。最辉煌时,苏秦曾佩六国相印于一身,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后来成为了战国时代著名的纵横家。
苏秦早期学艺不精便急于示人,其不成熟的政治思想是很难得到各国国君的认可,可谓志大才疏。这时他的无形财富不足以转化为有形财富。当他静下心来刻苦钻透学问时,无形财富就在不断积累,当达到一定的高度,再次出山时,就有足够的能量转化为有形财富。后来,苏秦佩六国相印,兄弟妻嫂都侧目不敢仰视。苏秦问他的嫂嫂:“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嫂匍匐前进,以面掩地回答说:“见季子位高多金也。”
如今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苏秦这样“阳中求阴”。比如前面所说的张裕民以及一些挤时间上课补习或继续深造的在职人员。他们都是通过积累和提升自己的无形财富来获得更好的职位、收入或者机会。再如,沿海以前重商不重文,前辈很小就辍学经商,在过去确实赚了不少钱,可他们的下一辈开始感觉到不读书想经商就越来越难了,因为时代不同了。现在是要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来成就财富梦想的时代。不注重提高自己的才能、德性,纵然赚到盆丰钵溢也会付之东流。所以,现在家长都大力投资子女的教育,精心培养他们,使他们的无形财富积累到相当高度。而那些“暴发户”却很少花钱培养子女,这些子女在现在的竞争中就不那么容易成功了。所以,还抱着“读书没什么用,赚钱是硬道理”的旧思想,无疑是刻舟求剑。
这让我想起犹太人。公元70年,犹太人悲惨地失去了自己的国家,他们从此流落他乡,过着漂泊动荡的生活。这种漂泊的危机感让他们懂得自己是“没有祖国的人”,他们所拥有的一切财产随时都有被夺走的危险,但知识和技能除外。相较于一切有形财富,知识和技能才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并且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有了这些无形财富,一切财产都还可以失而复得。于是“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成为了犹太人世代相传的箴言。他们十分注重学习和对大脑的投资。也正因为他们深谙“阳中求阴”之道,所以,犹太人成为了全世界最富有也最具智慧的一群人。
因此,我一直认为“上贤人有形财富获取法”这种以迂为直的方法就是追求有形财富的“捷径”。
上贤人有形财富获取法不仅适合于个人积累财富,也适合一个企业和一个国家,对于企业和国家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策略。提升无形财富对人提出的要求就是进德修业;对于企业而言,就是注重优质管理和技术创新的积累;而对于国家而言,就是要注重科技发展和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优秀文化产业。而这些无形财富将转化成无尽的有形财富。如果只注重GDP的增长,终将会疲软。
二战结束时,苏联将德国大量先进武器运回国,而美国却将一些德国科学家带到美国,结果,德国的武器很快就成了一堆废铁,而德国的科学家却为美国的科技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也为美国取得美苏争霸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这就是无形财富的力量,由不得你不重视。现在国际间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和文化对抗。而只有那些拥有高端技术和先进文化的国家才能在新的竞争角逐之中胜出。所以,要坚持这种策略,才能真正使国家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