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小河,从远方走来 > 第13章、明确目标,树立理想

第13章、明确目标,树立理想(1/1)

由于郑光祖的争取,这一次到学区上开会期间,办公室主任王正连终于通知郑光祖去领一面国旗和少先队队旗,郑光祖让李志亮去领了回来,这样,陈安小学有了第一面国旗。因此,郑光祖他们回校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栽旗杆,作升旗的准备工作,但是,他们还不知道用什么做旗杆。

没有旗杆,郑光祖跑去跟陈安村村长陈有福商量。陈村长问郑光祖:“用竹竿作旗杆可以吗?可以的话,到我家竹子棚里去砍一棵。”郑光祖说:“可以的,我就是想找一根长竹竿做旗杆的。”

陈村长叫上几个村民,随他一起去砍竹竿,郑光祖也去了。陈村长家的竹子棚离村子不远,就在村子附近。陈村长挑了一棵又高又直的竹子让村民们砍倒后抬到学校,郑光祖向陈村长和村民们表示了感谢,陈村长说:“不必那么客气的,这是你们学校的事,同样也是我们村子的事,以后学校有事需要我们帮忙,尽管说,不要客气,村子里能帮的一定会帮。”

旗杆有了,郑光祖领着学校的老师们开始栽旗杆。他们在学校的操场边上抠了一个深深的洞,用一根尼龙绳子作升旗绳,系在竹竿顶上,然后栽好竹竿,这样,旗杆做好了,这旗杆足足有六米多高。

郑光祖安排龙志兴培训一男一女两位五年级的学生做升旗手。经过两天的培训,两位升旗手基本上掌握了升旗要领后,又集中全校师生作升旗演练。陈安小学的学生还没有见过升旗仪式,都很好奇,演练起来倒是很听话,做的很认真,演练了两、三次,就做得像模像样了。

又一个星期一来到了,早晨八点正,陈安小学的第一次正式的升旗仪式开始。在龙志兴的指挥下,全校师生排好队,肃立在旗杆前。两位旗手胸前系着鲜艳的红领巾矗立在高高的旗杆下,等待少先队辅导员龙志兴的口令。

“预备——敬礼!”龙志兴发出了口令:“升旗仪式开始!唱国歌,升国旗!”

随着龙志兴的口令,全校师生面向国旗,学生们行着少先队队礼,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洪亮的国歌声中,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从此,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哗啦啦——哗啦啦——”地飘扬在了陈安小学的上空。

因为没见过升旗仪式,学校附近的村民也站到了自家房顶上好奇地观看学校里师生们的升旗仪式。他们看到学校里师生们对待升旗仪式的那种严肃、认真的态度,都为之感染,他们也肃立在原地,目光注视着国旗,并随着国旗的徐徐上升不断向上移动。的确,没有广播,没有奏乐,甚至没有一根像样的旗杆,但陈安小学的升旗仪式的那种庄严、庄重,丝毫不逊色于装备齐全的学校的升旗仪式。“——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雄壮有力的歌声深深震撼了村民们的心,他们仿佛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满腔怒火的千军万马正勇敢地冲向敌人的情景……

升旗完毕,龙志兴走到旗杆前,面对大家:“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校长郑老师给大家讲话。”

在掌声中,郑光祖迈着庄重而稳健的步伐走到国旗下面立正,然后用右手示意大家停止鼓掌。师生们停止鼓掌,郑光祖用清脆而洪亮的声音向全体师生作了陈安小学的第一次国旗下的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话刚说了一句,全体师生又鼓起了掌,掌声很是响亮,这响亮的掌声告诉郑光祖,陈安小学的师生们很喜欢听他们的校长讲话。

郑光祖再一次示意大家停止鼓掌后接着他的讲话:“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晴空万里,我们的国旗在朝阳的映照下终于升起来了,她飘扬在了我们学校的上空。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也和大家一样非常激动。”他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最美丽、最漂亮的国旗,她的美不仅表现在她的漂亮设计上,而且还表现在她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国旗蕴含着哪些含义吗?其中,国旗的红色象征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火红而热烈,同时也象征革命前辈们用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土地,染红了国旗;国旗上五颗星中最大的一颗星代表的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是分别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大团结和中国人民对党的拥护;五星的颜色象征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黄色人种。同学们,我们的国旗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象征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因此,我们的国旗是无比的神圣的。”

说完,他接着问:“现在,大家知道我们的国旗蕴含的意义了吗?”

全校学生响亮地齐声回答:“知——道——了!”

“我们的国旗蕴含了那么多的含义,在我们的国旗上还能读懂那么多的知识,你们说我们的国旗美不美?”

“美——!”全校学生又齐声回答。

“我们读懂了国旗蕴含的意义,就应该知道升国旗的伟大意义了……”

……

八八至八九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刚完成,四年级一位来自石头寨村的学生已经连续三天没来上课了,星期一就没来,而且还没请假,郑光祖很是着急,他连续几天问和这个学生同村的学生“肖永全有什么事不来上课?”但学生们都说“不知道,几天回家都没见过他。”郑光祖决定亲自去石头寨一趟,到肖永全家去看一看,他到底是什么原因不来上课的。

星期三的下午放学时,郑光祖对龙志兴说:“你今晚陪我去一趟石头寨村,四年级有一个石头村的学生没来上课已经有三天了,我们去看看是什么原因。”

郑光祖和龙志兴简单地吃了晚饭后,带上手电筒,并叫上学生李志学匆匆向石头寨村赶去。郑光祖知道李志学和肖永全很是要好,叫上他有助于做肖永全的思想工作。石头寨距陈安村大约有四公里远,走快一点,一个小时刚好可以到达。可是,返回时,可能就不会那么快了,因为晚上走路,即使打着手电筒,光线也没白天好,走起路来,高一脚低一脚,深一脚,浅一脚的,肯定走不快。

陈安村到石头寨的路,郑光祖和龙志兴是走过的,李志学也走过,所以这条路他们还算熟,尽管中途有些岔道,他们也没有走错。是以前去家访时,他们是和石头寨村的学生们一同走的。

郑光祖他们一走进石头寨村口,就碰到了一个名叫李学芬的五年级学生。李学芬见到自己的老师出现在村子里,有些惊讶:“老师,你们怎么会在这里,是有事吗?”

郑光祖就是一个爱开玩笑的人,他对李学芬说:“来你家做客啊!怎么,不欢迎吗?”李学芬回答:“欢迎欢迎,当然欢迎了,哪有不欢迎的,走吧,我妈正在家做饭菜,现在应该差不多做好了,我给你们喝我家自己烤的米酒。”她边说边做出带郑光祖他们到她家的动作。郑光祖和龙志兴对李学芬说:“不了,跟你开玩笑的,我们已经吃过晚饭了,我们是去四年级肖永全同学家的,这几天他没来上课,我们想去他家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李学芬虽然还是个学生,但她很了解大人,她对郑光祖他们说:“我知道你们是吃过了,但从学校来到这里,已经走饿了,走吧,还是去吃点,你们有事,不喝酒也行,吃点饭,不要嫌菜不好嘛。”郑光祖和龙志兴都知道,他们的这些学生都是很热情,很真诚的,他们都觉得有老师到他们家做客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都希望老师们到自己家来做客。因此,郑光祖他们也想到李学芬家坐一坐,但不能为了照顾学生的感情而误了正事,于是他们对李学芬说:“以后再说吧,以后有机会一定到你家做客,到时我们要和你阿爸好好地喝上几杯,告诉你阿爸,让他作好准备,今天就不去了,因为我们有重要的事要办。”李学芬只好说:“那好吧,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来我家玩,不要食言啊!”

李学芬准备给郑光祖、龙志兴他们带路去肖永全家,但被郑光祖和龙志兴拒绝了:“不用,我们以前来过,我们去过肖永全家的,我们认识路的,再说,这不是有李志学同学和我们一起去吗?他更熟悉路,你还是回家吃饭去吧,你家里人肯定在等着你回家吃饭呢。”李学芬想了想,说:“那好吧,我先回去,等你们办完事,就过来我家,还记得我家在哪儿吧?今晚就不要回去了,来我家住,明天起早我们一起去学校。”

郑光祖和龙志兴以前家访时确实是来过肖永全家,确实是认识路,所以他俩和李志学很快来到了肖永全家,他们对肖永全家的情况以前也多少是有些了解的。肖永全家祖上原本不是石头寨人,是肖永全的爷爷在临近解放前几年从内地逃难到石头寨村的,然后在石头寨村一家只有母女二人的徐氏人家做了上门女婿,落户在了石头寨村的,肖姓也成了石头寨村唯一的一户人家。他家从解放前到现在都是石头寨村最贫困的人家之一,房屋又矮又小,家里来一个客人也没法安置,只能是吃了饭再把客人领到邻居家去住。不过,村里的人们都很友善、和睦,哪家有困难需要帮助,无论谁都不会拒绝,肖永全家得到过村里人不少的帮助。

肖永全有个妹妹在村里读二年级,她一见郑光祖和龙志兴走进自己家门,就热情地给他们搬板凳。她把板凳用一块破布擦干净,然后很有礼貌地把板凳放到郑光祖、龙志兴面前,说道:“老师,请坐!”然后给李志学也搬了一条小凳子。肖永全的妹妹以前就见过郑光祖他们的,她知道这是她哥哥的老师。

肖永全的阿妈也在家,她正在灶窝里烧火,准备做晚饭。她见郑光祖他们进来,对郑光祖他们说:“老师,你们来了?你们先坐着,肖永全一会儿就会回来。”然后叫肖永全的妹妹给老师拿烟筒。郑光祖他们说不吸烟,不用拿烟筒。

郑光祖他们刚坐下不一会儿,肖永全和他父亲每人扛着一把锄头从地里回来了。这爷俩似乎对郑光祖他们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没有表现出一点惊讶,而是早有所料似的说:“老师,你们到了?你们先坐着,我们父子俩去洗下脸脚。”

郑光祖他们来肖永全家的事被一些村民知道了,有几个村民就给肖永全家送来了一些菜,有的送来鸭蛋,有的送来腊肉,有的送来花生米,还有的送来青菜、萝卜等一些蔬菜……有的村民还送来了自烤的米酒。村民们送菜来,肖永全父母也不拒绝,只是对送菜来的人说:“过一会儿过来啊!饭菜一会儿就做好,今晚大家和两位老师好好的喝上几口。”这里的村民都是这样,哪家来了客人,隔壁邻居们知道了就会送菜来,自己有什么菜就送什么菜,并在一起喝酒吃饭。

郑光祖料想肖永全父母是要留他们吃饭了,就对肖永全父亲说:“大哥,你先停下手中的活,我跟你说上几句话,天马上就要黑了,我们还要赶着回学校呢。”肖永全父亲说:“不要着急,你们坐着,来到家里,不吃饭就走,这怎么行?你看,邻居们送这么多菜过来,你们不吃就走,对得起人家吗?你们走了,我怎么向他们交待?我一见到你们,不说,我也知道你们是要说什么事了,这些不是重要的,吃饭喝酒才是重要的,有什么要说的也等吃了饭,喝了酒再说。”说完,肖永全父亲不等郑光祖说什么,自己就忙自己的去了,郑光祖和龙志兴只好无奈地等着。

刚才送菜来的村民陆续来到肖永全家,他们是先把菜送过来,再回去洗了脸脚,换了衣服再过来的,他们既是来陪客人吃饭,也是来揍热闹的。这里的人觉得越是人多、热闹,越是对客人热情。这时,肖永全父母的饭菜也基本做好了,满满的一桌。等到大家围着桌子坐下,肖永全父亲笑着发话了:“两位老师,你们要说什么,现在就说吧,待会儿大家喝了酒,就什么也听不进去了,趁现在还没喝酒,头脑清醒时就说吧。”

郑光祖对肖永全父亲说:“大哥,我们来其实也没多大的事,我们是来你们村走走玩玩的,好久没来过了,想来一次,顺便来看看肖永全这几天没来上课是什么原因。”

肖永全父亲说:“郑老师,你们那么忙,是没有时间出来玩的,我知道,你们其实是为了肖永全而来的,你们对他的学习那么上心,我们全家人对你们是非常感激的,所以,我在这里先谢谢你们对他的关心。不过,我实话告诉你们吧,肖永全是不会再回去读书了,我们家是个什么样子,我不说你们一看就清楚,我们家实在是太困难了,无法让他再继续读下去了。不怕你们笑话,我家是我们村最穷的人家了,这几年肖永全读书的书费也是跟隔壁邻居们借的,现在,我已经不好意思再向人家伸手借钱了,以前借的都还没还上呢,天天借钱,害羞了。”

郑光祖问肖永全父亲:“肖大哥,肖永全不去上学,仅仅是因为家庭困难,交不起书费吗?如果是仅仅因为交不起书费而不去上课的话,这很好办,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吧,让肖永全写个困难申请,从下学期开始,我们给他免除书费,你们让他明天继续来上学,可以吗?”(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在后来的几个学期,郑光祖都替肖永全交了书费,但他对肖永全说是由于他家生活困难,国家照顾他家,为他免除了书费,这一直是只有郑光祖才知道的秘密。)

肖永全父亲苦笑了一下说:“可是可以去的,但是,郑老师,我们这样的家庭,读多少书,学多少知识,又有什么用,能写自己的名字,能写一下信,也能看懂别人的来信,就已经足够了。前几天,隔壁家来了封信,让肖永全帮忙看一下,他还能念给人家听呢,可以了,能看信写信,足够了。读再多的书也是浪费,没有用,不如趁早学一下种田种地。学会了种田种地,我们家就多了一个人手,就可以多种一些田地,多种一些田地,还可以多有一些收获。”

郑光祖听了,心里真不是滋味,他不知道应该怎样对肖永全父亲说才好,原来肖永全一家读书的目标就只是能写信写名字而已,没有多大的目标和理想,对读书学习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哪会有读书的动力?哪能有学习的毅力?郑光祖觉得有必要向肖永全一家好好做一下思想工作,但他又觉得用一两句话根本说不通,于是,他对肖永全父亲说:“肖大哥,我们先说到这里,大家还在等着吃饭喝酒,我们还是先吃饭吧,我们边吃边聊,行吗?”

肖永全父亲想了一下,说:“好吧,来来来,大家坐近一点,先吃饭。”大家都挪了一下自己的凳子,离饭桌更近了一些,肖永全父亲给每位客人都倒了半碗酒。郑光祖换了个位置,挨着肖永全父亲坐下,他是为了方便和肖永全父亲说话。肖永全和李志学坐在一起,不知在谈论什么,反正是有说有笑的。

肖永全父亲端起酒碗对大家说:“来来来,大家开始吃吧,女人和孩子们吃饭吃菜,我们男人端起酒碗来,大家一起大大地喝上一口。”说完,他自己先喝了一大口酒,其他人也都跟着喝了一大口,唯有郑光祖呡了一小口。

肖永全父亲拿起筷子对大家说:“吃菜,大家吃菜,不要光喝酒,喝了酒还要吃菜啊,这些菜,不吃浪费了。”他边说边给郑光祖和龙志兴每人夹了一大块腊肉,放在郑光祖和龙志兴的碗里,并对郑光祖和龙志兴说:“你们俩要多吃点,这些菜都是老乡们知道你们来了特意送来的,你们不吃对不起老乡们。”然后他也给自己夹了一块。

大家边喝酒吃菜,边相互谈笑着,聊着自己感兴味的话。郑光祖找了个机会对肖永全父亲说:“肖大哥,我问你,你对你家现在的状况很满意吗?”肖永全父亲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啊,很满意的,自从田地下放以后,我们农民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粮食比以前丰富多了,不像以前那样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当然满意了。”说完,他停了一下,显出很是得意的样子接着说道:“这些,一方面是国家的政策好,一方面是我们靠辛苦劳动干出来的,人只要勤劳、不懒惰,生活就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所以,肖永全说他不想上学了,想回家和大人一起劳动,我一百个赞成、支持了,反正书读得再多也没多大用处,回家多种田地,多收粮食比多读书强多了。”肖永全父亲和这里的村民一样,说话就是这样的耿直,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从不会绕弯子,这给郑光祖有了给他做思想工作的好楔口。

郑光祖对肖永全父亲说:“肖大哥,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不想让你家的生活比现在更好过一些吗?不想让肖永全他们长大后比我们更好过吗?比如说,住更好更大的房子,睡更好的床,干劳动比现在更轻松,但收成还比现在好得多,等等。”肖永全父亲回答:“当然想,我也想住更好的房子,像其他人家一样住上石灰房子。我这草房,说是人住的房子,还不如说是老鼠的窝,老鼠多得无法说,哪有不想住好房子的?但是,不现实,白天想是白想,晚上想是梦想,我家永远不会有那么一天的,能有房住就已经不错了。”

郑光祖对肖永全父亲说:“我说的更好的房子不是指石灰房子,是指比石灰房子更高更大更宽敞明亮,窗户用玻璃装成的钢筋水泥房子。”“什么?钢筋水牛房?还用玻璃装窗户?”肖永全父亲开始来了兴趣,惊奇地问郑光祖:“真有这样的房子?你见过这样的房子?为什么要叫钢筋水牛房?”郑光祖郑重地回答:“有,真有这样的房子,我见过,我去昆明读书时见的,而且我还住过的。不过不是叫‘钢筋水牛房’,是叫‘钢筋水泥房’,是‘水泥’,不是‘水牛’。”“哦!是‘水泥’,是‘钢筋水泥房’,用钢筋盖成的,很牢固吧?”肖永全父亲问。郑光祖说:“不光是用钢筋,还有水泥、石子、沙子等等材料,这种房子很牢固的,盖好了,很漂亮,很好住的。”“水泥?水泥是什么东西?”肖永全父亲又问。“水泥是用来砌墙、浇灌屋顶等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就等于我们本地用的石灰,但比石灰好多了,用水泥浇灌的屋顶,一天就变硬了,很快的,而且还很坚硬,像非常坚固的石头一样。”“哦!这样坚固的房子能住多长时间?”肖永全父亲像是在问又像是在感叹。郑光祖说:“肯定能住很长时间,这种房子盖好了,一个人可以住一辈子了。”肖永全父亲很是惋惜地说:“据你所说,这样的房子确实是很好的,我小时候听我爹说过,他老家大户人家的房子很大很漂亮,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这种房子。但盖这样的房子又要钢筋又要水泥的,我们哪有这些东西,怎么盖呀?不可能的。再说,你们学校不也是没有这种房子吗?不也是和我们一样住着破草房吗?”肖永全父亲虽然对“钢筋水泥房子”很感兴趣,但对建盖这样的房子却不抱半点希望。

“现在确实没法建盖这样的房子。”郑光祖说:“因为要建盖这样的房子一方面需要技术,一方面需要很多材料,这些,我们都不具备。尤其是钢筋、水泥等材料,需要从外地运进来。而运这些材料,必需要用车子,用火车或者汽车,人背马驮肯定不行,因为我们这里山太高太大,路实在太远太难走了,也就是说,我们山区现在不具备建盖‘钢筋水泥房’的条件。”肖永全父亲听了,说道:“你看,还不是不行,说了也是白说,来来来,喝酒喝酒,不说这些无用的话了。”他边说边端起酒碗,邀请郑光祖喝酒。

“但是,没有条件,不等于不能创造条件。”郑光祖一本正经地对肖永全父亲说:“没有公路,我们可以挖,没有铁路,我们可以修,有了公路,有了铁路,什么物资不能运进来?什么房屋不能建?”“哈哈哈……”肖永全父亲大笑起来,他笑得前俯后仰的,大笑之后,他又笑着对郑光祖说:“你这个老师,会说笑话,教书肯定行,说起笑话来,自己还一点都不笑,但是,我不是你的学生,你跟我说这种笑话,我怎么会信?”郑光祖还是一本正经地说:“肖大哥,我不是在跟你说笑话,我是在说正经的。是真的,我们是可以把公路、铁路修到我们家门口,然后把物资运到我们山里,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好的。”

肖永全父亲还是一点不相信郑光祖说的话是真的:“郑老师,你说在我们这些地方修公路、修铁路,谁能修?谁来修?是你能修?还是我能修?还有,我们这地方不是山就是沟,山那么大,沟那么深,怎么修公路、铁路?你说的还不是笑话?”郑光祖耐心地对肖永全父亲说:“肖大哥,我确实不是在说笑话,虽然在我们山区修公路铁路确实难度很大,但不是不能修。你听说过‘成昆铁路’吗?‘成昆铁路’是从我们云南的昆明修到四川成都的一条铁路,这条铁路总长一千多公里,穿越了几百座高山,跨越了近千条大大小小的河流,‘成昆铁路’穿越的很多高山比我们这里的山要险峻得多,跨越的河流比我们这里的沟壑要深要宽得多,‘成昆铁路’经过的地方,沟壑深,河流宽的地方一座桥梁都是几公里长呢。但还不是照样修建成了?所以,把公路、铁路修到我们这里也是完全可以的。将来,无论是哪儿,我国的村村寨寨都一定能通公路,汽车一定能开到我们村里来,我们的村子一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都一定能住上漂亮的楼房。到那时,村里的街道不会像现在这样又烂又脏,而是又平又宽又干净。人和畜牲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住在同一屋里,而是人畜分开,以后的牛圈猪圈比我们现在人住的房子还要好。”看着郑光祖说得那么严肃、认真,肖永全父亲也开始认真地听了起来,并问道:“那么,遇到高山,遇到河流都能修路,这又是怎么修的呢?”肖永全父亲对郑光祖说的话越来越感兴趣了,他现在已完全忘记他们现在是在吃饭、喝酒,筷子放在饭桌上半天不去动一下。

郑光祖见肖永全父亲对修路的话题兴趣越来越浓,就更加说的认真了:“修路时,如果遇到了高山阻挡就要开凿隧道,也就是说从山的这一面打一个大大的山洞直通另一面,把山洞修成公路或者铁路;如果是遇到沟壑、河流,就架桥,从这边的山架到那边的山上。这样,把隧道和桥梁连起来,路也就修成了。”“我们这里的山那么多,沟也是那么的多,挖得了那么多的隧道,架得了那么多的桥梁吗?”肖永全父亲问。郑光祖回答:“一千多公里的‘成昆铁路’共有四百多座隧道,近千座桥梁,还不是照样修成功了吗?我们这里的山算得了什么?沟算得了什么?”“郑老师,你怎么知道的那么多呀?你说的这些我们从来没听说过,是真的吗?”紧挨着郑光祖坐的另一个村民突然问郑光祖。郑光祖对那村民说:“真不真你问一下龙老师。”那村民把目光转向龙志兴,龙志兴边向那村民点着头边用肯定的语气说:“是真的,郑老师说的话一点没夸张。”肖永全父亲说:“可是,要修这样的路,恐怕一般人是修不了吧?让你们老师去修,你们会修吗?”郑光祖郑重其事地说:“你说的对,这样的路,不是任何人都能修的,架高桥,开凿隧道都是需要建筑工程师们来设计和指挥施工才能完成的,而且要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你问得好,你问我们老师会不会修这样的路,我告诉你,我们真的不会修,但我们会培养能修这样的路的人。也就是说,我们小学老师认真教好我们的书,把我们的学生送到中学里去,让他们在中学里努力学习,等学习完中学的课程后,再让他们考入大学,读完大学,他们经过实际实习和实践就会成为各种建设国家的人才,包括建筑工程师。”郑光祖停了一下,看肖永全父亲等听得很认真,又接着说道:“所以,建设国家,我们大家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且也有责任,包括你我。以后国家发展了、富强了,也有你我的功劳。你们在家搞好生产劳动,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我们老师教好我们的书,把孩子们送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学习,不都是在为建设我们的祖国,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作贡献吗?”

本来,在郑光祖与肖永全父亲刚开始谈话时,其他很多人没有注意听,他们都在两两谈论自己的话题。但他们慢慢发现郑光祖和肖永全父亲俩的谈话是那么的专注,于是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他俩的谈话上。而且他们发现,郑光祖和肖永全父亲的谈话很有意思,就都静了下来,竖起耳朵来倾听,连酒碗、筷子也不去动一下,生怕发出声音干扰听他俩的谈话。李志学与肖永全也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睛都不眨一下,今晚的话题以前他俩也似乎没听自己的老师谈过,所以感觉很是新鲜。龙志兴更是对郑光祖循序渐进且富有逻辑性的谈话艺术折服得五体投地,他感觉郑光祖的谈话实在是富有吸引力,能把对方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他的讲话上。龙志兴在心里说:“这郑光祖平时话不多,一说一大堆,而且还句句在理。”

郑光祖见大家都在静静地倾听他讲话,于是,他把话锋一转,说道:“当然,你们送来的孩子,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一定都会成为建筑工程师,有的可能会成为教师,有的可能会成为医生,有的可能还会成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何谓新型农民,就是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农民。无论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有了文化,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就能成为建设祖国,建设我们家乡的人才。我们的家乡以后不仅会修通宽敞的公路、街道,建盖高大的楼房;而且——而且以后的村村寨寨将还会接通自来水,自来水直接通到家里,到时候,人们不用浪费那么多的人力和时间去挑水;以后,我们还要利用科学来种田种地,提高粮食产量,减轻人们的劳动负担;利用科学养殖,养更多的猪、鸡、牛、羊等等来进一步增加我们人民的收入,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郑光祖的话让村民们豁然开朗、达观通透了,他刚说完,大家就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掌声一停,有一个村民饶有兴致地对郑光祖说:“郑老师,经你这么一说,我好像已经看到那种美好的生活就在我们眼前,但是,不知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能够实现。”郑光祖坚定地回答:“虽然这样的生活现在离我们还有一定距离,但不会太遥远,只要人们齐心协力,勤奋劳动,十多年后就会初见成效,我们这一代人不行,下一代人一定可以。我们这代人完全实现不了这种美好的生活,但下一代人肯定能看到这样的生活。你看,经过这几年的辛勤努力,我们的生活不是有了很大的改善了吗?现在还有哪家粮食不够吃的?”大家都摇了摇头:“在我们村,其他的方面不好说,但没有哪户人家粮食不够吃了,有好多人家还吃不完,背好多去坡头街上去卖呢。”郑光祖说道:“就是了,从原先的不够吃到现在的吃不完,这就是一大进步。不是有一句话这样说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彻底改变现状,一年两年肯定是不行的,得靠长期的努力,要打牢坚实的基础才行。我们现在教书育人就是在打基础,建设国家的人才培养出来了,并且人才充足了,国家才会发展得快,我们的家乡才会改善得快,我们的生活质量才会提高得快。”郑光祖停了一下,咽了一下口水,继续说道:“所以,虽然我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还不算好,比起以后的好生活,还算是苦的。我们不能让下一代重复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吃的苦不能让下一代人再继续吃了。”

这下,肖永全父亲好似大彻大悟了:“郑老师,你说得太好了,你们有文化的人就是看的深,看的透,想的远。要不是你们来到我家跟我说这些,我真的就不送肖永全去读书了,这样真的就坑了他了。”说完他又对肖永全说:“肖永全,郑老师说的话你听清楚了没有?你不要再跟我说不想去读书的话了,明天就去上学。我们的目光真是太短浅了,只看得见眼前的那点小利益。我们大人吃苦也就算了,不希望你们再像我们一样的吃苦了,你们两兄妹还是好好读书,长大了好好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说完,肖永全父亲转向郑光祖说:“我以前还认为肖永全不想去上学,想回家帮我们大人干劳动是因为懂事,现在才知道,这其实是愚蠢,最大的愚蠢。”

…………

当晚,郑光祖回到学校,他未能马上入眠,他躺在床上,心里在想,其他的学生也会不会有类似肖永全的想法,有这种想法的学生会不会很多。他深深意识到理想的重要性,理想是一个人对美好未来的设想,美好未来是一个人学习和奋斗的目标,有了理想,才会去追求,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他又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光认真教书远远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还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这才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合格的教师就应该为学生的学习锻造和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标就是给学生的学习锻造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那么,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们有效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且让学生的远大理想和学习目标永不褪色呢?他又开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一阵冥思苦想之后,郑光祖本来已绷紧的脸渐渐开始放松,并露出了一丝微笑,看来,他已经设想好了一个既中意又恰当的教育方式了……

第二天上课,郑光祖走进教室,他看见肖永全又坐在了原来的位置上了,他很是欣慰,这是他和龙志兴昨晚家访的成果。在下第一节课时,郑光祖向学生们宣布:“同学们,今天我们班的美术课,也就是最后一节课,我们就不在教室上了,要到野外选择一个风景比较好,视野比较开阔的一个地方去上,大家作好准备。”学生们一听,欣喜地齐声回答:“好!”

下午第二节课即将下课时,郑光祖问学生:“我们的下节课去野外上,大家不用带什么,不用带纸,也不用带笔,我们要选一个好玩的地方,一个风景好、视野开阔的地方去上,大家想一下,以前你们去过的地方,哪个地方好玩。”学生龙小福说:“老师,去村脚小河边玩吧,那里好玩,我们可以在河里洗澡、捉小鱼。河里还有好多光滑的大石头,人在上面很好玩的。”

女生陈有芬说:“老师,去茂草单吧,茂草单有一块很大的草坪地,那里地势高,视野广,能看到很多地方,很好玩的,在那里还可以看到我们的学校呢。”她边说边用手指向村子右后方的山腰上:“瞧,就是那里,我们星期六、星期天经常去那里放牛。”有几个学生也赞同地说:“是的,那里很好玩,我们也去过,就去那里玩吧。”郑光祖顺着陈有芬指的方向望去,他仔细观察了一下,也觉得那里视野会很宽广,并且那里离学校也不是多远,就同意说:“好,就去那里。”

在陈有芬等几个曾经到过“茂草单”的学生的带领下,郑光祖和他的学生们爬上了村后山的山坡,看到了一片宽阔的草坪,这里就是“茂草单”草坪,这里离山顶已经不远了。草坪上的草青青的,嫩绿嫩绿的。有人在这里放了十多头水牛,大牛小牛都有,牛儿在草地上不停地甩着尾巴,低着头啃食青草。草坪上没有大树,只有几棵很小的小树,小树东一棵西一棵的。郑光祖走进草坪地,转过身,往前面一看,豁——眼前忽然豁然一片开朗,这里真可尽享天地辽阔,自然壮美。一眼望去,远处是高矮错落的大山,山上是一片一片的树林,树林下面的近处是波光粼粼的梯田,还有那相互遥望的村寨……在郑光祖看来,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简直就是一幅实实在在的美丽风景画。村头的小山,村尾的小溪、小河,还有那穿梭在田间地头、山间树林里的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无一不是这美丽画卷中美丽风的景线。当然,在这美丽画卷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一片一片、一层一层的既似精心雕琢,又浑然天成的梯田。郑光祖看看这美丽风景,又看看身边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心情非常激动,突然心潮澎湃,一首描绘眼前美景的歌谣便脱口而出:

“山高耸,云似海,美丽梯田放光芒。

青山翠,水碧波,青山绿水两相依。

天上鸟儿飞,水中鱼儿游,坡上青草绿茵茵。

花儿美,蝶儿舞,儿童花间戏蝴蝶。

狗儿跳,牛儿走,对面松林野鸡飞。”

郑光祖吟诵毕,停了一下,可能是觉得他的歌谣对眼前的美景描绘得还不够完美,他又接着吟诵道:

“夕阳万道光芒,山村炊烟袅袅,片片梯田紧相连。

远处山朦胧,近处水映山;青山青,绿水绿,水墨丹青一副画。

……”

是啊!这远处的山,近处的水,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着,还有那烟雾缭绕的一座一座的村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美丽的图画着实让人沉醉。

郑光祖没有马上叫学生做什么,而是让学生们先尽情地玩耍。等学生们玩得差不多了,他才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大家先集中到我这里来一下,我有话对大家说。”学生们听到郑光祖喊他们,都迅速集中到了郑光祖身边,并在班长陈小明的指挥下排成两行队伍,等候郑光祖给他们讲话。

等大家整理好队伍,静了下来,郑光祖开始对学生们讲话:“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的美术课我为什么要让大家到这里来上吗?又为什么不让大家带什么东西吗?”一个名叫车生侯的男生像是在回答,又像是在问:“老师,是不是你好久没出来玩过,想出来玩一下,欣赏一下我们这里的美丽风景?”郑光祖反问那学生:“你觉得这里的风景美吗?”那男生很是自豪地回答:“当然美了,你看,我们这里有高山,有树林,有美丽的梯田,有绿油油的青草地,还有——还有——还有许多许多的牛和羊。”郑光祖说:“你说得对,我们这里风景很美,我们的家乡很美。但是,我们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来欣赏风景,我们主要还是来这里上一堂特别的课,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请同学们观赏完我们家乡的景色后完成作业。现在,我向大家布置今天的作业,我们今天的作业就是让大家再认真地欣赏一遍我们家乡的美景,并仔细观察周围环境,然后把我们家乡的模样记在脑海里,回到家后,把我们家乡的美景画成一幅图画,记住,画得越美越好,等到下周上美术课的时候,大家都拿出自己的作品来,到时,我们要比一比谁画得像,画得美,听清楚了吗?”

学生们齐声回答:“听清楚了!”

“老师,你也画吗?”学生徐万明大声问郑光祖。郑光祖反问徐万明:“你想不想让我也画呢?”徐万明说:“想!”其他的学生也纷纷说:“老师,你也画一幅,我们都想看看你画的风景画。”

郑光祖笑着点头说:“好好好,既然大家都希望我也画,我也画一幅吧,到时候我们都拿出来,比一比谁画的好,画的像,好吗?”

学生们齐声回答:“好!”

学生徐万明的双胞兄弟徐勇说:“老师,我最喜欢画画了,我阿爸阿妈最喜欢看我的画,这一次,我要把我们这里的山,这里的田都画上去,把我们的学校也画上去,把我们学校里的国旗也画上去,我觉得我们学校里的国旗很美。”同学们一起为徐勇鼓起了掌……

又一个星期四如期而至,学生们没有违约,在美术课上,大家都把自己的“绘画”作品摆在了桌上。他们的“作品”都基本上画出了家乡的风貌,有山有水有花朵,有的还有追逐花蝶的孩子,一幅幅“作品”都展示了充满童趣、童真的世界。徐勇还真把学校给画了上去,他的画,最显眼的是学校里的那面国旗。郑光祖按顺序一一对学生的“作品”作了“观赏”,并不断夸赞着:“画的好!画的好!……”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绘画质量都给了85分以上的高分。学生们看着自己“作品”上的分数,脸上都堆满了笑容。

正在大家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时,班长陈小明突然问郑光祖:“老师,你的呢,你的还没拿出来让我们看呢。”

郑光祖假装忘记的样子说:“喔!对,我的还没给大家看呢,好,我现在就把我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看,大家看看我的可以打几分。他边说边从黑板后面拿出自己的画来,然后用两个夹子把画的顶端两头夹在黑板上端,再慢慢往下展开。这是一幅用四尺整张宣纸绘成的山水国画。因为爱好,郑光祖上昆明参加面授时买回了一些用于书法和绘画的宣纸、笔墨和颜料,现在正赶上了大用途。

郑光祖用勾、皴、擦、点、染等手法绘出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既有白描又有界画,既有工笔又有写意,勾勒着色、粗细相间。看得出,这幅画,郑光祖是下了功夫的,画上的每一样对象都画得惟妙惟肖。

画一展开,全体学生齐声惊叹:“哇!太美了!”

这确实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丽风光已跃然纸上,在蓝天白云之下,有高耸的山峰和弯弯的小河,也有波光粼粼的梯田,有一座美丽的村庄被一片片的梯田紧紧包围着。

学生们观赏了一阵之后,好像发现了问题:“老师,不是说要画我们的家乡的风景吗?你的画是画什么地方的风景呀?”郑光祖一本正经地说:“你们仔细看看,是不是我们家乡的风景?”

学生们开始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起画来,肖永全突然惊喜地大声说:“是我们家乡的风景,老师画的是我们家乡的风景,你们看,那座高高的山不是观音山吗?还有,那些梯田不是和我们的梯田一模一样吗?只是这些山和梯田画在画上,变得更美了。”

“是的,画的是我们这里的风光,看,这是我家的那块水田。”徐小妹指着画上的一块梯田说:“我家的田上方的是徐中山家的。”

徐中山一听,往徐小妹指的地方仔细辨认起来。经过一番辨认后,徐中山惊讶地说:“是真的,这里真的是我家的田。”

同学们听他们几个一说,开始仔细辨认起画上的每一个地方来,并在画上找到了与实际相对应的山与水。可是,在同学们的心里还是有很多的、很大的问号:画上的山是这里的山,水也是这里水,还有那些画上的树林也和实际的树林位置一个样……但是,就是在这画上找不到一个与实际相符的村庄,每个村庄应该有的位置上画的是另外一个模样的,而且是他们从未看到过的“村庄”。“村子”里有宽阔的道路,道路中间是来往的车辆,道路的左右边上是专门的人行道,人行道上还有三三两两的行人;道路两旁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漂亮的楼房,楼房里,还有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有的楼房内还停放着小汽车……不过,画上画的有很多东西学生们根本不知道叫什么。还有,在这幅画上,每个“村庄”都连着一条长长的公路,公路还把村与村相连了起来。宽阔的公路经隧道穿过了一座座大山,又经连接座座大山的桥梁跨过一条条小河,最后通向了遥远的山外。在通向山外的长长的公路上飞驰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车辆……这些,一切的一切,都和现实一点都不相符。这幅画虽然画的是这里的风景,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是孩子们完全看不懂的景象。

看了一阵之后,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了:“这是我们村的位置,但我们村不是这个样子啊!”“是啊,我们村也不是这个样子,我们村的房子都变了。”“村村寨寨都有大路呢!”有的学生还指着画上的桥梁说:“这就是大桥吧,这么高,这么长!”……

议论了一阵之后,学生们开始问郑光祖:“老师,你这是画什么?我们看不懂,你给我们讲讲吧。”

站在一旁一直不说话的肖永全突然开口了:“我知道了,老师画的是未来的风景,是以后国家发展起来时的风景。”他指着画上说:“这长长的是公路,这是大桥,公路上的这些就是汽车。”说完了,他又问郑光祖:“老师,我说的对吗?”

郑光祖微笑着点点头,不说话,他想让肖永全继续说下去。肖永全见郑光祖点了头,又接着说道:“老师说过,以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乡会有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到时,我们都会住上漂亮、高大的楼房。还有,老师还说过,以后,村村都会通公路的,到那时,搬运东西不用人背马驮了,用车子,就是用汽车拉运,老师说一辆汽车拉运的东西够几十人背呢。”说完,他又问郑光祖:“老师,我说得对吧?”

郑光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让同学们先坐到各自的位子上,然后认真地说道:“同学们,大家说对了,老师画的是我们家乡的风景,但确实不是现在的风景,是未来,是以后我们的国家有了大发展、我们的家乡有了大变化、我们的生活有了大改善以后的风景。肖永全同学说得对,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会住上高大而漂亮的楼房,村村寨寨都会通公路,到时,人们搬运东西不用那么吃力了,我们可以用汽车、拖拉机等一些交通工具来为我们服务。通了公路,我们要走出山外,也非常方便,只要坐上汽车,不到半天的功夫,我们就可以到达昆明。知道“昆明”是说哪里吗?“昆明”就是我们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一个很大的城市。不仅如此,到那时,我们家家户户都会通自来水,家家户户都会有卫生间,人们的生活将会非常方便。村里的街道宽阔而干净,街上有垃圾桶,垃圾不会到处乱扔。反正,一切都会变得非常非常的美好……”

郑光祖“描绘的”远景“蓝图”已经在他的学生们的脑海里有了大致的轮廓,虽然不是很清晰,但也能想象出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未来,美好的生活。还没等郑光祖说完,同学们都欢声雀跃,他们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期待了,他们期望这样的美好生活能早日实现,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争相问郑光祖:“老师,你说的是真的吗?以后真的会这样吗?”“老师,自来水是怎么来的?”“老师,你见过汽车吗?汽车像什么样子?”……一连串的问题,问得郑光祖不知先回答哪个好。

此时,李志学站起来说:“老师说过,等我们长大,这样的美好生活就会逐渐实现。但是,老师还说过,这样的生活不会自己到来,是要靠人们努力创造才会实现。”他说完后问郑光祖:“老师,你那天在肖永全家是这样说的,对吗?”郑光祖回答:“对,你说的很对,我是这样说的。”

这时,徐小妹叹了口气,说:“哎!要是现在就实现这样的生活,那该多好。”郑光祖说:“这是不可能的,生活不会像变戏法那样,一下子就从一个样变成另一个样。”说完,郑光祖面对大家问道:“同学们,这样美好的生活是不是大家都非常向往?”全体学生齐声回答道:“是!”郑光祖接着说:“不仅你们向往这样的生活,全天下的人都向往这样的生活,包括我也是。但是,这样的生活,光用头脑想是想不出来的,是要靠人们的劳动创造才能实现的,也就是说,这样的生活是要靠大家的劳动创造才能实现,包括我,也包括你们。”他接着对学生说:“同学们,大家都看到了,我们这里的每一位老师,生活其实比大家都还要艰苦,吃的不好,住的更是简陋。你们知道我们老师为什么要在这么条件那么差的地方,过着艰苦的生活,坚持在这里教书吗?我们在这里教书,就是在为建设国家作贡献,说具体一点就是在培养建设我们的家乡、建设我们祖国的人才。那么,这些人才是谁呢?这些人才就是你们,是全体同学们。”

听到老师说自己是建设国家的人才,学生们都很兴奋,脸上都洋溢起了自豪的微笑,并两两相对击掌,然后一起鼓起了掌,表示赞同老师的话。

“但是,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作贡献,那是等以后我们长大了的时候的事,我们作为小学生,现在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郑光祖突然问学生。

全体学生都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好好学习!”“对,大家说得对。”郑光祖肯定了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努力学习,打好建设祖国的基础,为将来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作准备……”

郑光祖的话激励了同学们,自此以后,他们对读书学习更加积极、更加主动了,而且没有一个学生动摇过,直到上中学……

一天,学生徐中山在即将课间休息时对郑光祖说:“老师,你能把你画的那张风景画送给我吗?”郑光祖问徐中山:“你为什么要那幅画?”徐中山说:“我一想起你画的那幅画上的楼房、公路、大桥、汽车等,就会感觉我的学习很有意义,我们的未来很有前途。所以,我要用这幅画来激励自己,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为建设祖国能作出贡献的有用人才。”

班长陈小明听徐中山这一说,似有所思,他插话说:“老师,不如把那幅画挂在教室里,我们看着它,学习就会有动力,就会有决心。”其他的同学听了,也附和陈小明说:“是啊,把它挂在教室里,我们看着它,就会时刻提醒自己要好好学习、努力学习了。”

听了学生们的话,郑光祖想了一下说:“好吧,我们就把那幅画挂在教室里,让它鞭策大家好好学习,等到你们上中学的那一天,我再把它送给徐中山同学。”

听了郑光祖的话,同学们鼓起掌,并边鼓掌边大声说:“好!”

灵气复苏:闲聊时间已经结束海贼:我通过牛牛称霸世界末世:回到两年前,囤货保平安长夜雪明斗罗:开局拿下冰火两仪眼豪门娇宠:大小姐驾到!修真大佬沦为七零小可怜康熙宣妃的吃瓜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