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正德风云(全两册) > 第二十七章 皇无嗣群臣忧国本 朝有奸刘瑾起异心

第二十七章 皇无嗣群臣忧国本 朝有奸刘瑾起异心(1/1)

正德皇帝还有更为烦恼的事。

他父亲弘治皇帝临死遗言,谆谆叮嘱,要朱厚照嗣位后,不必守三年之丧,一定要赶快完婚,这当然是为朱氏皇家的宗裔继承着想,殷切希望独苗宝贝儿子早日繁衍子孙,确保世传的天下。所以,正德登位不久,便遵遗命册后立妃。可惜的是,年轻的皇帝完全不体会老子的苦心,对正规册立的后妃深为厌恶和抗拒,对夫妇人伦之道极之冷淡和蔑视,把皇后和几个妃子冷落在深宫,从不理睬。相反,却恣意在外寻花问柳,甚至另立豹房离宫,追欢逐乐。长达四五年,宫闱宗藩和内臣朝官从不同角度,都紧紧盯着当今皇帝有没有诞育皇子。但是,当事人正德皇帝却丝毫未觉,本人有没有生育儿子,早点或迟点生育儿子对大明王朝有什么相干,从未放在心上。

不过,在张太后,在朱姓皇族亲贵藩王,在满朝文武大臣之间,对于久未诞生皇子,却有着各式各样的反应。他们怀疑,朱厚照是不是一个天阉的废物,是不是缺乏生育能力?如果真的不能诞生皇子,那就必然出现如何传宗接代,如何处理皇位继承的问题。

张太后曾经传见夏皇后和几个妃子于坤宁宫密室,询问皇帝临幸的情况。夏皇后骤然听到太后问及房事,不觉触动了自己一腔幽怨之情,满心委屈,情不自禁地跪伏在地,涕泪滂沱,奏称:“贱妾无才无德,不足匹配天子,自成婚当日起,贱妾便从未得见圣容了!”

张太后闻言,流露出惊讶怜惜的神色,让沈、吴两贵妃将夏皇后扶起来,转而询问沈、吴等妃嫔的情况,这些妃嫔们也是清泪盈眶,相继羞怯地说出内情。原来她们被纳入宫之后,皇帝从未看望过她们,从未碰过她们一下,原来她们都还是处子呢!

深宫里圈养着一群怨妇!

张太后愁眉不展,叹息不语,又不敢在后妃面前流露出对皇帝的不满,只好勉强说了几句安慰话,命后妃等各还本宫。她自知与正德关系疏远,由于是否是亲生母子关系,各怀鬼胎,存在无法挑明的隔阂。只是为了皇统大计,为了将来在地下能对先皇有个交代,张太后还是命内侍启请皇帝前来坤宁宫一次,想和皇帝面谈有关子息的问题。但内侍来回几次,正德总是支吾以对,就是不进大内。

另有一些大臣则从关系天下大局出发,纷纷进言,呈请皇上减少在外游荡嫖宿,珍摄身体,以求早日诞育宁馨儿继承香火。大学士王鏊有一次为此婉转进言,想不到正德未等他说毕,便不耐烦地瞪眼顶了回去:“朕生不生儿子,和你有什么相干?你当大学士,就是为管朕生儿子的事吗?”

王鏊张口结舌,几乎晕厥。

儒臣们的宗法观念最深,认为是否立有皇储,事关天下安危,故此,总是将早日生育皇子看作头等大事。王鏊等高级大臣说话还比较含蓄,而一些御史、给事中、郎中、主事等中级官员,却胆敢将未诞育皇子指认为莫大的政治危机,有关的奏章雪片般飞来。

有人说:“圣躬单立,皇储未建,内无手足相倚之亲,外无肺腑可托之戚,天下臣民俱引为至忧。”

又有人说:“皇子未生,储位久虚,陛下既不常御宫中,又不预选宗室,何以消祸本而永灵长?”

正德看到这样的奏章,有时大发脾气,拍案叫骂,连续发出中旨指斥进言的人“不许烦渎”;有时则冷然一笑,对说话的人给予处罚,说道:“朕年刚过二十,还愁生不出儿子?这些狗官吃饱了撑的,无事生非,无风起浪,着各杖二十,以作薄惩!”

这些官员挨了杖,却自以为对朱家皇嗣尽了大忠。

正因此,臣下们的“烦渎”并未因而遏止,有人甚至建议“选宗室之贤者以备眷注”。到了这个地步,正德才大吃一惊,这些官员居然要选择皇族亲支子弟储备起来接替大位,真是大逆不道到极点了。正要重重惩办,想不到以征为首的南京十三道御史,还联衔上疏,进一步具体阐述这些“逆论”之说:“陛下嗣位多年,储位尚虚。为臣子者咸怀隐忧。……请择宗室幼而贤者一人,置之左右,以代宗庙之礼,尽展昏之职。俾中外知圣心所属,杜绝觊觎,实为万世至计。”

正德一气之下,立即口传谕旨,着将汪正等十三人全部撤职查办;另一方面,又吩咐内阁和豹房内相府,以后凡有这一类的奏章,一律“留中”,不上奏,不答复,不交付《邸报》发表。

一天午夜梦醒,正德突然脑中闪念:“朕登位以来,已经御幸过几百个女子,怎么没有一人怀上龙胎的呢?连一些喜兆也没有过呢?真是怪事!”

一会儿,他又自己作出解释:“哦,问题完全在于这些女子。朕临幸的都是姣艳的女人,天生尤物,是专供赏玩的,本来就不是生儿育女的材料。看来,以后要特命送进几个丰臀肥乳有宜男之相的女子进来,还愁生不出皇子吗?”

转而释然,翻身入睡。

不久,又骤然惊醒:“这些家伙,说朕未生皇子便会存在什么大大的隐忧,说有人要乘机觊觎宝座,难道真有人胆敢僭夺皇统,窥伺皇位吗?”

他胡思乱想了一会儿,认定这些言论都是哗众取宠的无稽之谈,喃喃自语道:“朕亲领众军,手握兵权,贴身内侍、大臣、义子、将领们都一再表白要誓死效忠,都是可亲可信的人;还有锦衣卫,东、西、内行三厂的悍帅健卒,缉逻严密,将一切顽官、刁民都置入网罗,一切异端的言论都已经扑灭了。谁还敢妄生野心,敢作变天之想?朕的江山哪可轻易动摇,何必为这些危言耸听而扫兴和担忧呢!”他信心十足,一翻身又酣然入梦了。

正德并未意识到危机的迫近。事实上,内部的叛乱正在多方酝酿,快要到达爆发的边缘了。

而首先要发动政变,颠灭朱明王朝的,却是最受皇帝宠信的大宦官刘瑾。

刘瑾心计极深,他知道正德皇帝色事过度,生殖机能已经自我毁废,不但目前未生出皇子,今后也绝无生育子女的能力;再加以荒淫无度,残害了健康,看来寿命也难保长久,随时会突然崩逝。这既是正德的自作自受,又是刘瑾一手促成的。

刘瑾一直在暗自考虑,怎样才能应付未来突然的变局。

张太后为宗嗣存续的焦虑,大小群臣为皇储未立,吁请引进宗室入宫备位的议论,已逐渐成为舆论的主流,难以阻挡。刘瑾警觉,大变动终会到来的,到那时候,吉凶难卜。对自己来说,既潜藏着杀身灭族的危机,又存在乘势篡位的机遇。

是妥谋自保,还是乘乱夺权,两种思绪激烈交织在刘瑾的胸臆之中。每逢碰到最关系利害和最为机密的问题,他总是找最为心腹的张彩来密商。

一天,张彩被急召入密室。进入室内,看到仅留着一盏青灯,左右人等俱已退出,刘瑾一人单独在座,双目紧闭,似乎在苦思冥想。

这样不寻常的状态,使张彩也感到紧张,他放轻脚步,悄悄地走近刘瑾身旁,屏息静立,不敢发问。

过一会儿,刘瑾微睁双眼,对张彩说:“你来了,俺等着要和你说话哩!坐下吧!”

张彩恭谨地说:“请公公尽言!”

张彩从未见过刘瑾的脸容像今天这样凝重。向来以老谋深算,能紧锁心扉,擅长炫耀权势,以威严面目示人的刘瑾,今天却显得十分沮丧,左肘斜倚在茶几上,右手抱着低垂的额头,可以看出来是深怀忧虑。更想不到的是,刘瑾竟然未说话先自涕泣起来,声音哽咽地说:“廷芳,几年来你一直跟随在俺身边,对国事朝局最为了解。当年,内官中的谷大用、张永等人害怕外臣要加杀害,推俺向皇上剖陈利害,幸而反败为胜。其后,又邀得皇上厚爱,俺才能居内相之位,掌天下之权。其中缘由,你是最清楚的……”

张彩恍然发觉,眼前这个权欲熏心、肆无忌惮、冷酷无情的人物,原来也有着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彷徨。他一时摸不着头脑,战战兢兢地说:“这既是皇上卓识,也是公公的厚德,绝非侥幸而致,是举国臣民公认的……”

想不到,刘瑾今天并不想听这样的恭维话,他皱着眉头摇晃了一下脑袋,打断了张彩,伸过手来,紧握住张彩的手,表示要扺掌而谈。这样亲切的动作,使张彩感到意外。只听刘瑾继续流泪说话:“五年以来,俺以一身承天下之重,秉承皇上圣意,一再摧折衣冠,罢黜大臣,增税加赋,得罪的人太多了,你知道天下臣民的怨恨都集中于俺。随从俺的人有些却已经得到了富贵,晏然享乐。如果发生突然的大变故、大动乱,他们仍可以继续享受荣华,而万端罪过,必然尽加在俺一人头上,俺是百死难赎的了……”

张彩若有所悟,他似乎明白了刘瑾内心的恐惧和隐忧。事实上,对于刘瑾以及连同自己在内的一伙当前的处境和今后的下场,张彩同样也是忧心忡忡。他觉得,自己和刘瑾早已同乘在一艘外形华丽,但底舱漏洞百出的大船上。乘今日机会,正应该对主子尽言,故不怕披露自己的思虑,他说道:“现在看来,皇上大婚多年仍未有子,天下臣民对皇上治道又多怀怨怼,故此多有借口立宗室子以作储备,实际上是盼望早立新君。我打听到,张太后曾密谕宗人府呈进皇家玉牒,显然是为选立宗室做准备的。此事对我们实在太危险了。”

刘瑾认真倾听,一再点头,稍为提高声线,焦灼地说:“问题就在这里。选立宗室之子的事看来是难以挡住了。但俺等所以能居高位,握大权,全然是靠着当今皇上的恩眷。皇上万一有不虞,或者在选立了宗室子之后,仍然频频外出巡幸,轻忽后顾之忧,一旦交由宗室子代摄大权,难免会发生举朝文武内外联手夹攻我等的局面,甚至以储君名义颁发谕旨,先斩后奏,出现全面颠覆的不测之变啊!”

张彩闻言,认为刘瑾果然深思远虑。他蹙眉考虑,认为对当前事态,必须妥为防备,不能听任厄运临头。他因此献策说:“当前事态虽有值得忧危之处,但仍大有补救的余地,看来最好的办法是暗中使劲,施用釜底抽薪之计。到实在不能不立宗室子以备储位的时候,公公可向皇上妥为分析利害,劝说一定要选立年纪幼小的,甚至是刚出生的婴儿。只有这样,才能够无碍皇上行使大权,也不敢有人阻挠冶游的雅兴。公公还可预先留意,推荐远方藩王的幼子弱孙,作为储君之选,取得皇上同意后,御旨一下,便成定案,宫中朝中诸人即使有异议,但已无权改变了。只有确立幼弱,并一开始便加以控制,心腹之患才可消除。今日的格局仍可以确保,公公及我等还能处于无忧之地。”

刘瑾微微点头:“这亦不失为一策。”接着又极为轻蔑地说:“当今的皇上也确实是一个扶不起来的天子!”

张彩点头,进一步分析道:“还是要劝说这个在位的皇上,绝不可以选立年纪较大之人,更不可以选立沉毅有识见,有贤能名声,受太后或朝臣赏识的人。人选关系极大。我们为了匡扶皇上,已经树敌众多,处在众敌环伺之地,若立年长而有才能的储君,万一以皇储之位,作非常处置,必受朝野拥戴,公公和我等便会陷于绝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后悔就来不及了。”

刘瑾的神情似乎缓和了许多:“看来,只能按你的计议而行了。你在各方面还要多加留意。”

张彩辞出,心头悬吊着的石头似乎也掉了下来。作为谋士,所献的计策既然被主子接纳,不觉欣然。

想不到,过了四五天,刘瑾又急召张彩前来。

张彩如约来到密室,发觉室内的气氛与前几天完全不同,已经屏退了左右,只有刘瑾一人在座,但灯火明亮,小几上还设有佳酿美肴,只设两副盏箸。刘瑾一改前态,脸色红润,神采飞扬,招呼张彩在一侧就座。张彩不敢启问,告坐之后,等待刘瑾说话。

刘瑾神色兴奋,试探问道:“廷芳,你知道俺今日约你来,有什么要事吗?”

“属下不知,请公公明示。”

刘瑾一字一顿地说:“照你看,除了用立幼储以保权的策略,还另有良谋吗?”

张彩不明就里,定神回答说:“属下未知有更好的办法,不敢妄言。”

刘瑾并不在意听他的话,举壶为张彩斟酒,自己也注满一盏,扬脖干杯,再劝张彩进饮。然后说道:“你有没有考虑到,立幼储以保权之计只能济当前之急,难以作为长远保权的根本之策,其中大有纰漏之处吗?”

张彩悚然动容,内心扑腾,但意识到刘瑾已另有谋虑,不敢先说话。

刘瑾注视着张彩的颜色变化,冷笑道:“你没有看到,俺对朝臣中不顺从的人物虽然已大加清洗,陆续革官、谴戍和处刑,但这些人前仆后继,反扑成风,诋毁不断。有些表面上保持缄默,但心怀叵测,静待时机发难的人更不知其数。人还在,心不死,一有风吹草动,这些人一定会集结起来,要置我等于死地的。立幼储并未能彻底消除这些势力,并不能稳定局势啊!

“而且,幼年稚子也是要岁增年长的,不出十年,幼儿成为少壮,便可以履行储君之权。人情易变,人性难测,加上内外反侧势力对他的教唆和影响,谁知道他会搞什么名堂,会有什么倾向?你估计过吗?”

张彩只做出恭敬倾听的样子,仍然不敢表态。刘瑾继续说:“更加以皇上体质孱弱,损耗过度,近日已显得气血两亏,绝不是高龄长寿的体质。一旦崩殂,宫中朝中必起大变。幼年储君必受大臣们的控制,俺们是势难自保的。你似乎未有考虑到呢!”

刘瑾这一大篇议论,显然是数日间经过深思熟虑的。张彩听得出刘瑾这一席话分量极重,意在言外,使他受到很大的震动。但又只是举杯自酌,极力保持镇静,小心地说:“不知公公有何良策?”

刘瑾不说话,只是举杯邀饮。饮罢,他顿杯在案,切齿说道:“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在陈桥驿兵变,取代了后周柴氏的政权,建立了两宋三百余年的天下,不是有前例吗?”

张彩闻言大惊,手中的酒盅颤抖了一下,半杯酒浆泼洒在几案上。

原来刘瑾早在府中蓄养着以俞日明、余伦、余子仁为首的一批江湖术士,这些术士们自吹精于占候天文,推测命数,能断阴阳,受到特殊赏识。刘瑾每有疑难,总要请他们占卜解说,甚至连军国大事,也要征询他们的意见。近年,术士们看到刘瑾权势熏天,炙手可热,都想攀龙附凤,企图做开国功臣。所以纷纷进言,说什么正德皇帝五行星宫属火,但元阳已衰。难逃被水淹没、丧权失国的厄运。而刘瑾的侄子刘二汉,长得白净圆胖,挺胸凸肚,一派福泰之相;加以两耳垂肩,手长及膝,近日更是印堂发亮,神采奕奕,正当水星旺耀之象,已成洪流灭火之势。二汉确具有大贵之相,是当今帝王之选,刘氏必将代朱而兴。

刘瑾听到这些话,虽然心中暗喜,但仍警告他们不可泄露天机,怕引来弥天大祸,只是在府中暗藏死士,储存精械坚甲。同时,又再增委亲信内官督领京军和内地卫所,加意拉拢边军,做必要的部署。还命亲信的内侍特制两柄浸泡过剧毒液汁的匕首,仿效古代的鱼肠宝剑,密藏于扇内,经常持之进入豹房密室,必要时用以作为弑杀正德的武器。近日来,因为宫内朝中要求速立宗室为储君的议论呼声日高,他警惕到正德皇帝一旦被夺权或者短命,自己必难逃全面覆败的下场。前数日正是在苦闷已极的情况下召张彩密议,并且一时也同意拥立幼弱以为避祸保位之计,但回府后与俞、余等人密商,几个术士却一致反对这样的策略,认为弊大于利,后患无穷。特别是作为术士之首的俞日明,更是侃侃指出:“张某之言,公公切不可听。立幼弱为储君,加以控制,不过是截趾适履、饮鸩止渴而已。即使可以免难于一时,但绝不能杜绝祸根于长远。加以现下天象昭明,朱家气数已尽,而公公经数年积聚,气势已成,手掌大权,力能号令内外三军,更何必再依人篱下,俯仰由人?立人不如自立。当断不断,自取其乱,古有明训。二汉称帝,公公名为皇伯,实为开创之君,实是应天顺人的鸿举呀!”

众术士你一言我一语,将刘瑾早已潜藏内心的篡位想法勾发起来。他表面上不表态,而且告诫这些术士不可多言,但内心却是高度膨胀,沸沸扬扬,难以按捺。今天召命张彩再来密议,是有意透露自己的想法,看看他的态度。张彩是刘瑾最忠实的走狗兼谋士,历年为刘瑾钳制百官,擅权用事,出的坏点子也最多、最恶毒,像建议对科道官建立互相弹劾的制度,执行不时考察百官的规定,勒令部、院、寺、监四品以上长官必须定时“自陈”,即自我检查对正德荒荡和刘瑾专权横行的态度是否忠诚和服从,等等,都是出自张彩的主意。但另一方面,他到底是进士出身,小有聪明,在吏部多年,也较为通晓世情和人事,知道官心、军心、民心和舆论的动向,也较为清醒地估量到,刘瑾虽然表面上权势熏灼,但实际上未能真正控制朝中文武和京边各军,这种泡沫性的权力并无任何坚强的社会实力作为基础。相反,人心对其积愤已经表面化,难以掩饰,普遍认为刘瑾一伙是罪魁祸首,虽经暴力镇压,但声讨的言论从未停止。张彩作为刘瑾一伙的首恶之一,对遍及朝野的捣刘暗潮,也有所知闻,有时也因此心惊胆战。他明白,自己一伙唯一依仗的只是正德个人皇权的支持,一旦打出反朱篡位的旗号,无疑是自毁靠山,自投死路,必败无疑。

张彩婉转说出自己的意见:“属下浅见,俞日明等占卜星相之言绝不可轻信。当前举事,时机实未成熟,可否先行立幼弱作为储位以搪塞人言,暂时缓和局势。数年之后公公已进一步培养盛德,二汉亦可以加深历练,一视天时地利人和均备,再图大举,似更稳妥。”

刘瑾听罢变色,加重语气质问:“你是不肯襄助俺达成大事的了?”

张彩一时不知所措,离座恭立,战战兢兢地解释:“属下受公公厚恩,委以腹心,岂有不效死襄助之理?但认真观察当前的形势,朱明立国一百四十余年,海内外公认为正统,其势力盘根错节,难以一时锄灭。属下所焦心顾虑的,是怕过早张扬义帜,反而会招致各方敌对势力加紧汇合,共同与我对抗,我等一时势孤难敌而已。还请公公明察,仍以慎重为宜!”

岂知刘瑾已是权位熏心,胜算在握,厉声斥责说:“你说的都是丧气话,辜负了俺对你的重望!”

停顿了一下,他霍地站起:“实在告诉你,京内团营各军以及厂卫校卒,均已知会响应;镇守各地的内官自无异议,已由张文冕、徐正草就檄文,到时便传送全国,宣布废立,缔建新朝。准备在八月十五日,借家兄都督同知刘景祥出丧,将前来送丧的百官一网打尽,然后再逐一甄审。顺从的留任超升,逆反的或囚或逐或杀,历史上换代之间,从未有不血溅殿陛的。至于对那个不成器的皇帝,只要能自愿宣告禅位,俺仍可给予优容。现在大事即将举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是俺内定的内阁大学士首辅,切望你尽忠辅助!”

张彩大惊失色,汗流浃背。他扑地跪下,爬行到刘瑾身旁,抱着他的右腿,涕泪滂沱地苦劝:“公公切不可这样,这是必败之道,一定会招来抄家灭族的!请公公俯听属下肺腑之言,切不可轻举妄动!”

他边说边猛力叩头,额头出血,哀求刘瑾悬崖勒马,回心转意。

刘瑾喝道:“你是不愿意履任新职,效忠新朝了?”

张彩哀告:“不是不愿,而是不敢见危不言,见死不救。属下赤胆忠诚,为公公效忠,矢死不渝!”

刘瑾厌恶地瞪了张彩一眼,顺手在几案上拿起一把瓷酒壶,朝他的跪地猛掷下去。壶碎酒溅,张彩不敢再顶撞,只好伏地低头。刘瑾哼哼两声,大步退入后堂。

张彩踉跄地退出密室,脑子里嗡嗡作响,好像满天星斗在闪转不停。自己的忠心危言既然没有被主子接纳,看来只好同归于尽了。

事态的急遽发展,既超出刘瑾的意料,也超出张彩的意料。

对于怎样应对当前局势,特别是如何做到在“后正德时期”不但能避免危机,而且更能扩张权势,钱宁却有较为长远的考虑。

钱宁并不敢有篡位自立的野心。但是,他一直密切注视着形势的发展:正德无子,不得人心,体质又外强中衰,内外群臣纷纷吁请选册宗室子以为储备,实质上是一种不敢直言的盼望“变天”的情绪。钱宁知道,这对他本人也是性命攸关的严峻危机。

这几年,钱宁的地位破格上升,由娈童、狎游伴当、奴才班头,逐渐担当着政要的角色。在豹房内,正德对他言听计从,他也为正德的荒淫放荡生活安排得周到妥帖,因此取得最大的欢心,得以擢升为豹房大总管。

在军政方面,又命他接替刘瑾死党田文义的职务,主持锦衣卫,而且兼任中军都督。在京军的前、后、中、左、右五军中,中军实力最强,地位最高,中军都督常被称为大都督,是武臣之首。京内外大臣的升贬荣辱,往往也由钱宁在正德面前一言而定。官员们为了保官跑官买官,或者为了避祸逃罪,纷纷向他进贿。他经常擅自以正德的名义发布“中旨”,委任重要文武官职,传升各边将官及镇守内臣。吏、兵两部虽然明知假冒,但都不敢过问,钱宁因此掠取到手的金银珠宝达数千万两。对于实在犯有杀人越货死罪的犯人,却因已经收受厚贿而让其逃亡匿藏,锦衣卫、刑部也不敢问。有些官员犯罪已死,钱宁便将其姬妾、财产没收归己。他的儿子永安才六岁,便被敕委为都督,又将自己的养子钱杰、钱靖转为正德的义子,都赐国姓,入住义子府,仍兼锦衣卫的官职。钱宁知道,自己权威鼎盛、富贵已极,无非是仗着“皇庶子”的特殊身份。一旦皇统发生变动,冰山崩倒,是死是活,不堪设想,不能不有所准备。

根据内外形势估计,能够接替正德的,只能在朱氏藩王的子孙中挑选。而什么人能中选,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身份、实力和人际关系的问题,既论血缘亲疏,辈分是否合适,也要看藩王们目前拥有军力、财力和号召力的大小。只有具备强大的实力和影响,才可能打通宫内外关节,取得舆论的拥护,跻进皇储的地位。因此,钱宁的自保路线是:继续邀宠于正德,同时“结强藩以自固”。

什么叫作“结强藩以自固”?就是在正德仍然在位的时候,便密切窥测和勾结朱氏皇族内实力最强大,而又怀有最大野心的亲王,为他出谋划策,明暗结合,鼎力促成这位亲王或其子孙得以跻位皇统。一旦得逞,自己便可以猎取到大功臣的身份,保持甚至扩大在正德时期拥有的权位。在钱宁看来,按照这一套身兼正德弄臣和“强藩”密探两重身份的如意算盘,巧妙运用长短线结合双保险的伎俩,必可以在正德在位之年,直到他丧命失位之后,都能确保无虞。

钱宁的首选,是封藩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第五代孙。论宗人亲疏,宸濠一系本无顺序入继的可能,但他奢望能破格乱序入选。钱宁策略之一,就是利用自己与正德的亲密关系,不断在耳畔称赞宸濠的贤能,陈述宸濠对正德的景仰和忠忱,代宸濠送进金银玩物和美女,以取得正德的好感。

为增强宸濠的实力,钱宁还与宸濠死党、现任兵部尚书陆完等勾结在一起,以瞒骗手法获准恢复宸濠的护卫和屯田数额。恢复护卫,就是扩大宸濠统率的武装;扩大屯田,则是增加他占有的土地,扩展财政资源。钱宁还多方活动,谋求召取宸濠的长子入京司香太庙,作为入主东宫的准备。钱宁屡次向正德进言:“诸臣陈请选宗室子备储位,如果非选不可,则以选立宁王的世子为最好。宁王忠于皇上,因世子入选,必能更加忠诚地拱卫朝廷,免除外忧。世子又年幼聪慧,即使入了宫,也不过是随同皇上嬉戏,做一个游伴便了。一旦皇上诞育出皇子,便可以打发他回藩府,绝不碍事。”

正德未表态,因为他根本就不想选宗室立储。但钱宁却擅自动用异色龙笺,附以玉带彩缎等赐给宸濠父子,诈称是正德所赐。依照旧例,只有赐给监国皇子才能使用异色龙笺和加赐玉带。钱宁在正德、宸濠之间两面操弄,为的是使宸濠更加相信他确有能量,可以依靠他达成大事。钱宁的弄虚作假,使宸濠的野心倍加膨胀。

正德最贴身宠信的走狗刘瑾和钱宁,却是最处心积虑要发动叛乱、夺位索命的人物,这是他绝未想到的。

他更没有想到,在皇族宗室之中,密谋利用他的秽行乱政作为声讨号召,夺取皇位的,也大有人在。

除了宁王宸濠正在积极酝酿,准备大举之外,封藩宁夏的安化郡王朱寘竟早在正德五年,便首先揭出叛乱的旗帜。寘鐇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庆王朱丹的第六代孙。他以声讨刘瑾罪恶激变、正德为君不道为名,声言举义兵,清君侧,靖朝政,悍然出师进攻宁夏、陕西各要塞,宣布要直捣北京。

兵车辚辚,战鼓频闻,羽檄交驰,内外危机开始爆发,会惊醒正德皇帝豹房中昏昏然的春梦吗?

十万男儿血:中条山保卫战雷锋非正常军师联盟中国古代十大后妃就是这么多情仵作小娇娘薛家将(青少版)中国历史全知道殡仪馆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