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1/1)
白牡丹
白牡丹茶属白茶类,它以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是中国福建历史名茶,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白牡丹具有祛暑、通血管、明目、抗辐射、解毒之功效。
白牡丹传说:据说这种茶树是牡丹花变成的。在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清廉刚正,因看不惯贪官当道,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老林归隐。母子俩骑白马来到一座青山前,只觉得异香扑鼻,于是便向路旁一位鹤发童颜、银须垂胸的老者探问香味来自何处。老人指着莲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说,香味就来源于它。母子俩见此处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来,建庙修道,护花栽茶。一天,母亲因年老加之劳累,口吐鲜血病倒了。毛义四处寻药,正在万分焦急、非常疲劳睡倒在路旁时,梦中又遇见了那位白发银须的仙翁,仙翁问清缘由后告诉他:“治你母亲的病须用鲤鱼配新茶,缺一不可。”毛义醒来回到家中,母亲对他说:“刚才梦见仙翁说我须吃鲤鱼配新茶,病才能治好。”母子二人同做一梦,认为定是仙人的指点。这时正值寒冬季节,毛义到池塘里破冰捉到了鲤鱼,但冬天到哪里去采新茶呢?正在为难之时,忽听得一声巨响,那十八棵牡丹竟变成了十八棵仙茶,树上长满嫩绿的新芽叶。毛义立即采下晒干,说也奇怪,白毛茸茸的茶叶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且香气扑鼻。毛义立即用新茶煮鲤鱼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她嘱咐儿子好生看管这十八棵茶树,说罢跨出门便飘然飞去,变成了掌管这一带青山的茶仙,帮助百姓种茶。后来为了纪念毛义弃官种茶,造福百姓的功绩,人们建起了白牡丹庙,把这一带产的名茶叫作“白牡丹茶”。
资料记载:白牡丹在公元1922年创制于建阳水吉。据当地老农反映,其原产地在大湖。水吉原属建瓯县。据《建瓯县志》载:白毫茶出西乡、紫溪二地……广袤约三十里。1922年政和开始产制白牡丹,成为白牡丹主产区。60年代初,松溪县曾一度盛产。现在白牡丹产区分布在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
制造白牡丹的原料主要为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芽叶,有时采用少量水仙品种茶树芽叶供拼和之用。制成的毛茶分别称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水仙白(茶)。
用于制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显,芽叶肥嫩。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第一轮嫩梢采下一芽二叶,芽与二叶的长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即芽及二叶满披白色茸毛。夏秋茶茶芽较瘦,不采制白牡丹。
干茶鉴别
白牡丹茶干茶制作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萎凋以室内自然萎凋的品质为佳。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者为上品。
白牡丹茶特征
泡茶品鉴
白牡丹茶冲泡后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常饮白牡丹茶,有退热、祛暑之功效,为夏日佳饮。令人精神愉悦、心旷神怡。
1备具
透明玻璃杯1个,白牡丹茶3克及其他茶具或装饰茶具。
2洗杯、投茶
将热水倒入玻璃杯中进行温杯,而后弃水不用,再冲入90℃左右的水。
3冲泡
用茶匙将茶叶从茶荷中拨入玻璃杯中。
4赏茶
见茶叶徐徐伸展,汤色杏黄明净,香气毫香浓显,叶底浅灰。
5出汤
片刻后即可品饮。
6品茶
入口后醇厚清甜。
特别提醒
1.白牡丹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冲泡时不用洗茶。
2.以玻璃杯为最佳冲泡器具。
3.白牡丹耐冲泡,可冲泡6~8次,香味依然在。
4.白牡丹茶宜续饮,不宜间断,否则,难以起到功效。
贮藏
日常生活中白牡丹茶,一定要保存在密封、低温的环境中,才不会变质。
密封
可用干燥箱或陶罐存放茶叶,罐内底部放置双层棉纸,罐口放置二层棉布而后压上盖子。
低温
最好能预备一台专门贮存茶叶的小型冰箱,设定温度在-5℃以下,将拆封的封口紧闭好,将其放入冰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