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1/1)
哥伦布(1451~1506年)出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城,那里航海业发达,年轻的哥伦布热衷于航海和冒险,这些条件为其日后的远航打下了基础。
15、16世纪的欧洲,地圆学说已广为传播。人们相信从欧洲海岸出发一直向西,便可以到达东方。《马可·波罗游记》把东方描写为遍地是黄金和香料的天堂。当时的欧洲,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发生了所谓的“货币危机”,即作为币材的黄金、白银严重匮乏。许多欧洲人狂热地想到东方去攫取黄金,以圆自己的发财梦,哥伦布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梦想归梦想,去东方在当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传统的东西之间陆上贸易通道已被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隔断,地中海上的通路又为阿拉伯人把持。欧洲人要圆自己的梦,必须开辟新船路。可喜的是此时中国的指南针业已传入欧洲,而欧洲的造船业也达到相当的水平。这时年富力强的哥伦布认为条件已经成熟,决定进行一次远航。
第一次航行并不顺利,首要的问题是找不到赞助支持者。1486年,哥伦布就向西班牙王室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直到1492年才获批准。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哥伦布于当年的8月3日率领3艘帆船和87名水手从巴罗士港出发,向正西驶去。经过两个多月的颠簸,哥伦布一行终于发现了一片陆地,草木葱茏。他们欣喜地上岸,并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这个岛屿就是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现名为华特霖岛。这时哥伦布犯了一个错误,他以为已经到了印度,就没有再向西,而是转道向南,沿着海岸线,陆续到达了今天的古巴和海地。他称这一带的土著民族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并了解了他们的风土人情,只是没有找到大量的黄金。
哥伦布绘制的地图
这张地图直到19世纪才为人所知,据说是哥伦布绘制的,但仍有许多疑点,因为图中的冰岛和法罗群岛位置颠倒,而哥伦布是不至于犯这种错误的。因此,究竟作者是不是哥伦布,还不能妄下断言。
虽然没有直接获取黄金,但哥伦布也不虚此行。他一上岸就与当地的土著进行欺诈性贸易,以各种废旧物品换取他们珍奇、贵重的财物。而善良的土著人待之如上宾,主动帮助他们适应当地的生活方式,如建筑房屋、采集和狩猎等。这些野心勃勃的殖民者却在站稳脚跟后,对当地人进行疯狂掠夺和残酷的压榨。临走的时候,还虏走了10名印第安人。就这样,哥伦布及其船队于1493年的3月15日回到出发地巴罗士港,向人们宣布他已找到去东方的新航路。哥伦布由此受到国王的嘉奖,平步青云地跻身贵族行列。
不久,尝到甜头的西班牙王室有意让哥伦布再度远航。第二次航行,哥伦布到达海地和多米尼加等地区。之后哥伦布又两次航行美洲,但最终也未能给西班牙王室带回可观的黄金,终于受到冷落。1506年的5月20日,哥伦布在西班牙的瓦里阿多里城郁郁而终。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到死都认为自己到了印度,今天的东印度群岛的名称即来源于此。美洲的发现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使世界逐步连为一体,对于扩大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也引发了欧洲大规模的殖民扩张,给当地的人民带来空前的灾难。
费尔南多·麦哲伦,世界著名航海家,出身于葡萄牙贵族。10岁左右时,他被父亲送入王宫服役,1492年成为王后的侍从。16岁时,他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因而熟悉了航海事务的各项工作。1505年,麦哲伦参加了一支前往印度探险的远征队,不久因心理素质好、组织能力突出被推举为船长。此后,麦哲伦带领船员多次到东南亚一带探险和游历,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和航海经验。他根据古希腊人所提出的地球是圆形的说法,坚信穿过美洲东面的大洋就能到达东南亚,于是决定做一次环球航行。
麦哲伦先求助于葡萄牙王室,未果,转而向西班牙国王请求资助。西班牙国王查理虽然在口头上表示坚决支持麦哲伦的探险计划,但在实际行动中并不慷慨,只给了他少量资金。由于资金紧张,麦哲伦只购买了5艘破旧不堪的船只,最大的载重量只有120吨,最少的仅75吨。这些航船很难经受住大风浪的考验,被人们戏称为“漂浮的棺材”,但这些并没有破坏麦哲伦的计划。
麦哲伦率领一支由5艘帆船和来自9个国家的近270名水手组成的船队,于1519年9月20日从西班牙塞维利亚港出发,向西驶入大西洋。6天以后到达特内里费岛,稍事休整,10月3日继续向巴西远航,途中曾在几内亚海岸停靠,终于在11月29日驶抵圣奥古斯丁角西南方27里格处(里格,长度单位)。之后,船队继续向南,次年的3月到达阿根廷南部的圣朱利安港。当时的自然条件对航行极为不利,寒冷的天气使得缺衣少食的船员开始怀疑此行的价值,人心不稳,最终发生了3名船长叛乱事件。麦哲伦凭其卓越的领导才能,果断地平息了反乱,处死了肇事者。船队在圣朱利安港一直待到这一年的8月,为的是等待气候的好转。
根据麦哲伦等人的航海日志,船队于1520年8月24日离开圣朱利安港南下,10月21日绕过了维尔京角进入了智利南端的一道海峡(后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由于该海峡水流湍急,麦哲伦的船队只得小心翼翼地探索前进,经过20多天他们才驶出海峡,在此期间有两条船沉没。10月28日,麦哲伦等人出了海峡西口进入“南面的海”,有趣的是在这片海域的110天航行竟然没有遇上过巨浪,故而船员称之为“太平洋”。由于长时间的暴晒,船上的柏油融化,饮用水蒸发殆尽,食物也变质甚至生了蛆虫。船员无奈之下只得以牛皮绳和舱中的老鼠充饥。其艰难困苦可见一斑,但最危险的时刻还没有到来。
经过严重的减员之后,麦哲伦的船队于1521年3月抵达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在这里船员们获得梦寐以求的新鲜食物,他们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天堂。他们停下来休整了一段时间以恢复体力,之后他们继续向西航行,到达了菲律宾群岛。
在登上菲律宾群岛的宿雾岛后不久,这些殖民者的本来面目就显露出来。麦哲伦妄图利用岛上两部落的矛盾来控制这块富饶的土地,不料在帮助其中一个部落进攻另一个部落时,被土著人杀死。
麦哲伦死后,环球航行面临夭折的危险,幸好麦哲伦的得力助手埃里·卡诺带领余下的两船逃离虎口,他们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这时仅有的两只船又被葡萄牙海军俘去一只。埃尔·卡诺只好带领仅存的“维多利亚”号绕过好望角,回到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港,已是1522年的9月6日。经过3年多的航行,原来浩浩荡荡的船队只剩下一艘船和18名船员,可见这次航行代价之惨重。
历时3年有余的环球航行,以铁的事实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使天圆地方说不攻自破,同时也使世界的形势大大改观,宣布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麦哲伦等人为世界航海史、科学史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客观上也给殖民主义扩张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殖民主义者用征服、奴役甚至消灭殖民地人民的残酷手段积累了巨额财富。殖民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严重阻碍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进程。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积极向外扩张,最早走上了殖民侵略之路。
从15世纪起,葡萄牙人就在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刚果、安哥拉等地设立了殖民侵略据点。16世纪初期,葡萄牙殖民者又占领了东非海岸的莫桑比克、索法拉、基尔瓦、蒙巴萨和桑给巴尔等地,并将这些据点作为从西欧到东方这条漫长航线上的补给站。1506年和1508年,葡萄牙先后占领了亚丁湾入口处的索科特拉岛和波斯湾入口处的霍尔木兹岛这两个海上交通要津,从而控制了连接红海和亚洲南部的海路。1509年,葡萄牙人在阿拉伯海的第乌港附近击败了数量上占优势的对手,进而确立了印度洋上的海上霸权。为了控制印度,夺取卡利卡特的企图虽然失败了,但葡萄牙于1510年攻占了果阿,建立了自己在东方的殖民总部。接着入侵了锡兰(今斯里兰卡)。1511年,它夺去了马六甲,这是通往东南亚的交通咽喉。后来,葡萄牙人继续侵占了印度西海岸的第乌、达曼及孟买。此外,还在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及摩鹿加群岛(今马鲁古群岛)建立商站。在中国又夺取了澳门,作为经营东亚贸易的中心。葡萄牙人还到达了日本,并于1548年在日本的九州设立了第一个欧洲人的商站。这样,葡萄牙就成为垄断欧亚之间及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之间贸易的霸主。
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是非洲和亚洲诸国,但它也入侵了美洲新大陆。1500年,葡萄牙一支远征队准备去印度,但在途中因赤道海流的冲击而偏离轨道,漂流到了南美洲的巴西。这样,巴西就成了葡萄牙的殖民地。
西班牙在海外建立的殖民地,要比葡萄牙的殖民地大得多,其主体部分在美洲新大陆。新大陆盛产金银,与东方香料有同等或更大的价值,因此西班牙便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这里。
哥伦布发现美洲,揭开了西班牙殖民者远征美洲的序幕。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西班牙人首先把加勒比海和西印度群岛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先后在海地、牙买加、波多黎各等地建立殖民据点,并以此为基地开始对中南美洲广大地区进行武力征服。1521年,西班牙贵族科泰斯率军征服墨西哥,摧毁了印第安人古代文明的中心——“阿兹特克帝国”。1533年,西班牙冒险家皮萨罗率军占领了印加人的首府库斯科,使印第安人古代文明的另一中心“印加帝国”也惨遭涂炭,从此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此后,西班牙殖民者在不足20年的时间内,相继征服了厄瓜多尔、乌拉圭、玻利维亚、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地。到16世纪中叶,除葡属巴西外,整个中南美洲几乎全部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在中南美洲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在当地设立殖民政府,委派总督治理,并向殖民地大量移民。贵族、商人、僧侣纷纷涌入美洲,大肆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和财富,建立封建的大地产制。
从早期殖民征服的目的来看,西、葡两国王室积极组织和支持海外探险活动,大肆进行殖民掠夺,主要是为了扩大封建统治范围。葡萄牙人早在沿着非洲西海岸探险时,就宣布西非为葡萄牙王室所有,并求得罗马教皇认可。
自哥伦布首航之后,西班牙派出的所有远征队每到一地,就将该地宣布为西班牙王室的财产,这都是典型的封建殖民侵略。
从早期殖民征服导致的直接后果来说,在海外,葡萄牙沿亚非海岸线建立了一个个殖民据点,控制了东西方商路,进行封建性的掠夺贸易。而西班牙不仅在中南美洲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还将本国的封建制度移植到殖民地,建立了封建的大地产制。在国内,两国在殖民征服过程中掠夺了大量财富,使本国封建统治阶级有牢固的物质基础,当西欧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日趋解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封建制度却一度得到加强。两国将掠夺所得的金银财富大量用于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对外的征服战争中,同时,王室、贵族和商人将大量的钱财花在进口各种商品上,以满足其奢侈的生活享受。因此,这些钱财不仅没有在两国起到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反而打击了本国工业,延缓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使其很快丧失了殖民优势。
14世纪前后,意大利半岛出现了一些城市国家,比如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热那亚等。这些城市国家有发达的商业和手工工场,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产生了商人和工场场主等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渴望摆脱中世纪神学对人们精神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渴望享受世俗的快乐,追求人生的幸福。
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攻陷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许多东罗马的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和艺术品,逃往西欧避难,其中有很多人逃到了意大利。一些逃到佛罗伦萨的东罗马学者在当地开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专门讲授古希腊的辉煌文明和文化,这让当时只知道《圣经》的佛罗伦萨人耳目一新。后来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地区也开办了很多类似的学校。欧洲人发现古希腊文明的一切竟然是那么美好,中世纪的一切是那么丑恶,因此许多学者呼吁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得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欧洲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希腊热”浪潮,当时的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之所以首先发生在意大利,是因为意大利在地理和文化上是古罗马的继承者,古罗马的文明在意大利保存得最多也最完整。古罗马人是意大利人的祖先,复兴祖先的文化艺术,对意大利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
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描写自己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和自己恋人的带领下游历了地狱、炼狱和天堂,在地狱里但丁看到了很多历史上的盗贼、暴君和恶人在这里受苦,甚至当时还活着的教皇也在这里有一个位置,而那些高尚的君主和圣贤则在天堂中享福。《神曲》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天主教会,表达了诗人对它的厌恶之情,但丁因此被誉为中世纪最后一名诗人和新时代第一位诗人。
14世纪的一天,一个年轻人不顾修道士的阻挠,闯入罗马附近的一个修道院的藏书室中。这个修道院是在罗马帝国灭亡后不久建立起来的,它的藏书室中收藏了很多古罗马的书籍。但在漫长的中世纪,没有一个修道士对这些书感兴趣,所以也就没有人去翻阅它们。年轻人推开早已腐烂不堪的木头门,看见一屋子的珍贵书籍上落了厚厚的灰尘。他擦去这些灰尘,发现了很多珍贵的古书,甚至还有许多早已失传的书。看到这一切,年轻人兴奋得又哭又笑,随后赶来的修道士都觉得这个人的精神不正常。他顾不上那些修道士的抗议和呵斥,就开始埋头整理这些无价之宝。
这个年轻人就是文艺复兴的著名代表之一、意大利家、佛罗伦萨人薄伽丘。当时佛罗伦萨是个城市共和国,它的工商业是欧洲最发达的。经济的发达也带动了文化的发达,佛罗伦萨第一个高举“文艺复兴”的大旗,开展了反教会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薄伽丘满怀激情,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他创作的集《十日谈》以佛罗伦萨黑死病大流行为背景,讲的是3个女子和7个男子躲到一个乡间别墅,为了打发时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一共讲了10天。这些故事有的是薄伽丘自己的见闻,有的是各地的奇谈传说,对当时的国王、贵族、教会等势力的腐朽黑暗大加讽刺,揭露了他们的虚伪本质。因此薄伽丘备受教会势力的咒骂攻击,他一度想烧毁自己的著作,幸亏好朋友彼特拉克劝阻,才使《十日谈》得以保存下来。
薄伽丘的好朋友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他提出了要在思想上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要一切以人为中心,要关心人、尊重人,给人以自由。彼特拉克强烈反对天主教会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教义,反对人一生下来就有罪的说法,他认为人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人是伟大的,应该享受人生的快乐。彼特拉克第一次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进步思想。
文艺复兴预示中世纪“黑暗时代”的结束。后来,文艺复兴逐渐从意大利向欧洲其他国家扩展,文艺复兴的领域也由原来的文学扩展到美术、医学、天文学、航海等,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发展,使欧洲成为近代最发达的地区。
但丁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父母早亡,由姐姐抚养长大。10岁前,他就读完了古罗马作家维吉尔、奥维德和贺拉斯等人的作品,对维吉尔推崇备至,视之为理性的象征和引导自己走出人生迷途的第一位导师。12岁时,他拜意大利著名学者布鲁内托·拉蒂尼为师,学习修辞学、神学、诗学、古典文学、政治、历史和哲学。拉蒂尼对但丁影响很大,被他称为“伟大的导师”,“有父亲般的形象”。但丁的青年时代是在读书中度过的,他勤奋好学,求知欲十分强烈,曾经到帕多瓦、波伦那和巴黎等地的大学深造,对美术、音乐、诗学、修辞学、古典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历史、天文、地理和政治都有很深的研究,成为一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
少年时,但丁曾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有一位名叫贝阿特丽齐的少女,她端庄、贞淑与优雅的气质令但丁一见钟情,再不能忘。遗憾的是贝阿特丽齐后来遵从父命嫁给一位银行家,婚后数年竟因病夭亡。哀伤不已的但丁将自己几年来陆续写给贝阿特丽齐的31首抒情诗以及散文整理在一起,取名《新生》结集出版。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少女深挚的感情,纯真的爱恋和绵绵无尽的思念,风格清新自然,细腻委婉,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剖露心迹、公开隐秘情感的自传性诗作。1291年,在亲友的撮合下,但丁与盖玛结婚,生有两男一女。
但丁不是一位只埋头于故纸堆的学究,他积极投身于争取共和和自由的政治斗争。但丁的故乡佛罗伦萨是欧洲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城市之一,也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激烈斗争的中心。但丁在青年时代就加入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归尔弗党,参加反对封建贵族和罗马教皇专制统治的政治斗争。1300年,归尔弗党建立了佛罗伦萨共和国,但丁被任命为最高行政会议6大行政官之一。但共和国不久后失败,但丁遭到放逐,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佛罗伦萨。在流放期间,但丁创作了《飨食》、《论俗语》、《帝制论》3部作品。《飨食》介绍了从古至今的科学文化知识,激烈批判封建等级观念,是意大利第一部用俗语写的学术性著作;《论俗语》论述了意大利各地区方言的历史演变与特点,为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帝制论》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政教分离、反对教皇干涉政治的观点,向封建神权勇敢地提出挑战。
意大利北部名城拉文那的君主是位很有文化修养的骑士,他非常仰慕但丁的文学才华,邀请但丁到拉文那去定居。但丁到拉文那后,创作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著作《神曲》。《神曲》是一部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形式写成的长诗,描写诗人梦幻游历“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经过。但丁在诗中对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进行了无情抨击,赞美现实生活并强调人的价值,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新思想,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神曲》是用意大利方言写成的,为意大利文学语言奠定了基础,因此但丁被意大利人称为民族诗人。
晚年时,但丁与妻子盖玛和已经长大成人的三个孩子在拉文那团圆,得享天伦之乐。1321年秋,但丁不幸染上疟疾,不久便去世,享年56岁。但丁在世时,一直希望能够重回故乡,但未能如愿。但他坚信等《神曲》全书出版后,佛罗伦萨人民会请他返回故里,并给他戴上桂冠,因此还婉言谢绝了波伦那大学授予他的桂冠诗人称号。他死后,被拉文那人民戴上桂冠,隆重安葬。
几世纪后,佛罗伦萨人想把但丁的遗骸迁回故乡,市政府甚至在圣克洛斯教堂为他修筑了一座高大的墓冢。但迁葬一事遭到了拉文那人民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但丁是他们的光荣。结果直到现在,佛罗伦萨的但丁墓仍然是一座空穴。
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逐步走向繁荣,意大利涌现出很多著名的艺术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其中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被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达·芬奇是佛罗伦萨人,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被认为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他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但使他闻名于世的是他的绘画。
达·芬奇的代表作是为米兰的圣玛利亚修道院画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描绘了耶稣在被捕前的一个晚上吃晚餐时,对12个门徒说:“你们当中有人出卖了我。”12个门徒顿时震惊了,他们有的愤怒,有的怀疑,有的极力表示自己清白,有的询问,有的讨论,只有一个人紧握着钱袋,惊慌失措,身体后仰,他就是收了敌人银币后出卖耶稣的叛徒犹大。达·芬奇将这12个不同性格的人,描绘得惟妙惟肖,以艺术的手法谴责了叛徒犹大的卑鄙行为。这幅画是世界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1980年,《最后的晚餐》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相传在画这幅画时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达·芬奇为了画好耶稣,就去找了一个相貌端庄的模特,照着模特的样子画。画好以后,达·芬奇非常满意,就给了模特一大笔钱。几年后,达·芬奇要画犹大,就去找了一个相貌猥琐的乞丐,照他的样子画了犹大。没想到,乞丐放声大哭,对达·芬奇说:“是你害了我!我就是以前的那个模特,你给了我一大笔钱后,我就开始过起奢侈的生活,但很快就把钱花光了,只好当了乞丐。”达·芬奇听了感慨不已。
有一天,一个富商请达·芬奇给他的妻子画像。这位贵妇人刚刚失去了小女儿,心里万分悲痛。达·芬奇为了让她微笑,特意请来一个喜剧演员,给她讲笑话,做各种滑稽的动作,这位贵妇人终于微微一笑。达·芬奇抓住这一刹那的微笑,一气呵成,终于画出了杰作《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波纳罗蒂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一位公爵请他和达·芬奇各自创作一幅古代佛罗伦萨人反抗外敌侵略的画。当时达·芬奇已经是非常有名的画家了,但米开朗琪罗的构思和创作还是获得人们的认可与好评。米开朗琪罗的画表现的是佛罗伦萨人正在河里洗澡,听见了军号声,他们匆忙上岸,穿上衣服,拿起武器奔向战场,表现了佛罗伦萨人奋不顾身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
米开朗琪罗还是个雕塑家,他的代表作是《大卫》。《大卫》取材于《圣经》,雕像雕塑了一个健壮的青年,目光炯炯有神,表现了战胜敌人的必胜信心。《大卫》像完成后,佛罗伦萨人将之树立在城中,作为保卫佛罗伦萨城的英雄象征。后来他还应罗马教皇之请,为西斯廷教堂绘制天顶画。
拉斐尔·桑乔出生在意大利东部的乌尔比诺城,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受父亲的影响,拉斐尔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21岁的时候,拉斐尔来到佛罗伦萨,仔细观摩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等人的作品,进步很快。他的性情平和、文雅,他的画也一样。后来受教皇的聘请,拉斐尔为梵蒂冈创作了很多宗教画。以前的宗教画都非常呆板,拉斐尔别出心裁,将文艺复兴中的古典艺术思想注入宗教画中,使这些宗教画看上去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在他创作的名画《雅典学院》中,巨大建筑物的一重重拱门由近及远,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边走边谈,周围是苏格拉底、阿基米德等人,象征着古希腊文明后继有人。拉斐尔37岁就去世了,但他的天才创作为他赢得了“画圣”的称号。
马丁·路德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他出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的埃斯勒本,两岁那年举家迁往曼斯费尔德。父亲汉斯·路德当矿工,靠租用领主的三座小熔炉起家。马丁·路德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所以他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宗教教育。1501年春,他进入当时德意志最著名的爱尔福特大学,在1502年秋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505年,又以优异成绩取得硕士学位。在大学期间,他开始受到反对罗马教皇的世俗思想的影响。
大学毕业后不久,22岁的马丁·路德不顾亲友的反对,进入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希望通过苦修让上帝赦免自己的罪行。1512年,他获得维登堡大学的神学博士学位,并成为该校的一名教授。1512~1513年间,他逐步确立了自己“因信称义”的宗教学说。他认为一个人灵魂的获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外在的善功及教会的权威。这一学说一反天主教的救赎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和僧侣阶层对社会的统治权。
153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试图与改革者和解的最后尝试,路德派教徒正在与罗马天主教教徒讨论一些有争议的论点。
德意志当时深受罗马教皇的盘剥,每年都要向教皇上缴30万古尔登(当时的一种货币单位)的宗教税。1517年万圣节前夕,教皇又派人到德意志大量兜售“赎罪券”,宣称只要交钱上帝就会免除其罪行。马丁·路德对教皇的做法非常不满,于是写了《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维登堡卡斯尔教堂的大门上。
在《论纲》中,他痛斥教皇兜售“赎罪券”的做法,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反对用金钱赎罪的方法。《论纲》引起了强烈反响,激发了人民对教权至高无上的怨愤和反对,点燃了德国宗教改革的火焰,使路德一时成为德意志民族的代言人。1519年,罗马教会的神学家约翰·艾克同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展开了大论战,这场大辩论,成为路德宗教改革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机。1520年,为了更加广泛地传播自己的思想,马丁·路德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和小册子,发表了被称为宗教改革三大论著的《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囚于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这年6月2日,教皇颁布敕令,希望马丁·路德能在60天内撤回《九十五条论纲》中的41条,否则就开除他的教籍。路德不为所动,公开把教皇的敕令付之一炬。
1521年,路德参加了由德皇召集的沃姆斯帝国会议。
之前,友人曾劝路德不要前往,担心他会惹来杀身之祸。但路德说:“即使沃尔姆斯的魔鬼有如房顶上的瓦片那样多,我还是要坦然前往。”在100多名萨克森贵族的伴随下,在沿路凯旋式的迎送行列中,路德到达了沃尔姆斯。他拒绝承认错误,义正词严地为自己申辩,得到沃尔姆斯全市人民的同情与支持。他在会上郑重宣称:“我坚持己见,决不反悔!”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德皇无计可施,只好放了路德,但代表教皇开除了路德的教籍。
为了避免遭到教会的迫害,路德隐居到瓦特堡,从事《圣经》的德文翻译工作。
1525年,42岁的路德与一位叛逃的修女波拉结婚,以实际行动向天主教的禁欲主义发起了挑战。1543年,路德翻译的德文版《圣经》面世了,在书中,路德恢复了早期基督教民主、平等的精神,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思想武器。他还把自己“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主张加入其中,成为基督新教的主要教义。此外,他翻译的《圣经》使用的是德国语言,这种统一的语言成为联系分裂的德意志各邦的重要纽带。
1546年2月,路德因病去世,被葬于维登堡大教堂墓地,享年63岁。他死后,他所创立的基督新教在欧洲各国传播开来,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
加尔文(1509~1564年),出生于法国北部皮卡迪的努瓦容,父亲曾任主教秘书,是一所小教堂的辩护,颇有名望。母亲是一旅店主的女儿,不幸早逝。继母作风严厉,据说对加尔文忧郁个性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1528年,加尔文顺从父意,进入奥尔良大学学习法律。在大学里,加尔文迷上了神学,受到了路德宗思想的吸引。1531年,父亲去世后,他决定去巴黎专攻神学。他在巴黎研究了希腊文、希伯来文和拉丁文《圣经》,要求按照古代基督教的面貌改造罗马教会,逐渐倾向于宗教改革,1534年,加尔文成为路德宗教徒。
由于遭受巴黎当局的迫害,加尔文在1534年10月逃到了瑞士的巴塞尔,化名卢卡纽斯,继续研究路德宗的著作和《圣经》。1536年,他的《基督教要义》出版,此书初版时仅有6章,到1559年最后修订版时达到80章,是加尔文毕生研究新教和在日内瓦从事宗教政治活动的全面总结,成为宗教改革时期一部影响最大的新教百科全书。1536年,加尔文的足迹延伸到了日内瓦,这里成为他日后宗教改革大本营。
围绕加尔文的思想,形成了加尔文教。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主张简化教会组织,规定教职人员只能从信徒中民主选举产生,从而彻底改革了教会组织。在加尔文教里,长老的地位十分突出,被称为是宗教改革的警察,因此加尔文教也称长老会。1541年重回日内瓦后,加尔文开始了自己的改革。他首先把教会从罗马教皇的制约下解脱出来,使其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也不再受制于诸侯。由长老、市议员和市政官等组成的宗教法庭成为日内瓦的最高行政机构。加尔文本人虽然不是宗教法庭的正式成员,但他经常出席法庭例会,是法庭的实际负责人。以此为基础,日内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国家法律和宗教纪律成为约束人们行为的两条准绳,加尔文也成了日内瓦城高高在上的主宰。不论是城内的教会,还是行政当局都要拜伏在他的法杖之下。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而加尔文也成了“日内瓦的教皇”。1540年,加尔文和一位穷寡妇意勒蕾结婚,育有一子,但没有成年就夭亡了。1549年,意勒蕾也死了,此后他没有再娶。
加尔文对自己的工作抱着一种苦修而不求安逸的精神。他一生都在不断地修订《基督教要义》,使其不断完善。从初版至最后修订版历时20多年,篇幅扩充了15倍之多。在最后的修正版,他把这部书修剪到各部分都配合得很好,如同一棵生长匀称的大树,枝叶繁茂,果实累累。他的勤勉让那些关心他的人都奇怪为什么“有如此坚强高贵心性的人会有如此脆弱的身体”。当他病症加重时,仍然没有人能劝他休息,即使不得不暂时放下工作,他也在家里给造访的人解答问题,而从不顾及自己的疲劳。
晚年的加尔文体弱多病,他在1564年4月25日立下遗嘱。在遗嘱中,对他能荣膺上帝拣选,得享永恒光荣这一点,充满了自信。在经过了多天的病痛折磨和无数次的祷告后,他于5月27日逝世,享年56岁。
加尔文在成为万人景仰的人物的过程中,也有让后人为之遗憾的污点。塞尔维特是西班牙著名的人文主义者,血液循环论的发现者之一,因为批判《圣经》而长期遭到罗马教会的迫害。他同加尔文是多年的朋友,两人常有通信往来。后来,他在日内瓦被捕,加尔文亲自审讯,以死刑逼他承认错误。塞尔维特拒不屈从,最后被加尔文处以死刑。
苏莱曼是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塞里姆一世的独生子。他出生于1494年,这一年是伊斯兰教历第900年,也是伊斯兰教历第10世纪的元年,他本人又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第10任君主,所以奥斯曼人都认为他必将成为一个伟大的君主,将会统治整个世界。
1509年,15岁的苏莱曼奉父亲的命令,在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大臣的陪同下,离开首都宫廷的舒适生活,到外省去做总督。在大臣们的精心辅佐下,苏莱曼学到了很多治国安邦的经验。父亲率军远征的时候,他就代替父亲管理国政。
1520年,塞里姆一世去世,26岁的苏莱曼即位为苏丹,后世称为苏莱曼一世。就在奥斯曼帝国的国势蒸蒸日上的时候,欧洲的基督教国家却是一片混乱。各国为了土地和财富,混战不休,自相残杀。这给了苏莱曼一个扬名立万的大好时机。
苏莱曼决定进攻欧洲的门户——贝尔格莱德。贝尔格莱德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中心位置,处于匈牙利人的统治之下。如果占领了贝尔格莱德,就可以向北进入欧洲的心脏地带,甚至占领整个欧洲。苏莱曼的前几任苏丹曾率兵攻打过贝尔格莱德,但都惨败而回。1521年8月,苏莱曼率领10万大军,动用了数万马匹和骆驼,运载了大量的粮草、军械,大举进攻贝尔格莱德。匈牙利人躲在又高又厚的城墙后面,严阵以待。苏莱曼没有让士兵们一味硬攻,而是调集了数百门大炮,将贝尔格莱德团团围住,然后下令狂轰。霎时间,贝尔格莱德上空硝烟弥漫,炮声震耳欲聋。高大的城墙被打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匈牙利人实在抵挡不住了,只好弃城逃跑。就这样,苏莱曼占领了进攻欧洲的门户,贝尔格莱德之战也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扩张史上的骄傲之战。
第二年6月,苏莱曼又在小亚细亚结集了10万大军和300战舰,进攻地中海的罗得岛。罗得岛位于小亚细亚和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埃及的航线之间,被信仰基督教的圣约翰骑士团占领,他们经常派战舰拦截奥斯曼帝国的航船。前几任苏丹也都曾攻打罗得岛,想拔掉这颗眼中钉、肉中刺,但由于罗得岛地势险要,圣约翰骑士团作战顽强,都无功而返。罗得岛上有600名骑士,6000名士兵,士兵又分为长矛兵和火枪兵。虽然他们人数较少,孤军奋战,没有援军和物资补给,但由于火炮配置合理,弹药充足,又有一支灵活机动、火力强大的海军,因此有恃无恐。1522年6月,10万奥斯曼大军在罗得岛登陆。这支大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配有炮兵和工兵。奥斯曼军队首先向炮击罗得岛上的碉堡,罗得岛守军立即反击。由于罗得岛守军藏在坚固的碉堡中,所以伤亡很小,再加上守军战前已对火炮射程内的每个目标都进行了十分认真的测量,所以炮兵发射的每发炮弹都能准确命中目标,在旷野中没有掩护措施的奥斯曼人伤亡惨重。为了扭转不利的局面,奥斯曼军工兵开始挖掘地道,埋设地雷,企图炸塌城墙。8月,奥斯曼工兵把城墙炸开了一个缺口,大军一拥而入,但遭到了守军的顽强抵抗,大败而回。随后的几个月里,奥斯曼军从城墙的缺口处多次攻入城中,被守军击退。但奥斯曼军在人数上占压倒性优势,而守军每伤亡一人,战斗力就减少一分,无法得到补充。随着士兵伤亡的增加,守军的压力越来越大,外面没有援军,内部人员、弹药的消耗也得不到补充,守军处境日益艰难。相反,奥斯曼的兵源和物资源源不断运抵罗得岛。在圣诞节前夕,经过谈判,圣约翰骑士团表示可以有条件的放下武器离开。由于奥斯曼伤亡人数已经达到了5万人,所以苏莱曼同意了。由此,罗得岛划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
苏莱曼一生进行了13次亲征,在欧洲文献中,他被称为“苏莱曼大帝”。在他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的国力达到了顶峰。
1467年,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当时日本列岛分为几十个诸侯国,各国诸侯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利,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大混战。包括京都在内的许多繁华的城市被付之一炬,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16世纪中期的时候,日本本州岛中部的尾张国(今日本名古屋一带)在织田信长的统治下,逐渐强大起来。当时绝大部分日本人都信佛教、排斥外来宗教,但织田信长的受传教士的影响优待天主教。别的诸侯军队都使用的是大刀长矛,而他从传教士手中买来了大量的火枪装备军队。在诸侯国中,武田家的骑兵号称天下无敌。1575年,武田家的武田胜赖进攻织田信长的盟友德川家康,德川家康抵挡不住,向织田信长求援。织田信长率领自己的火枪兵前来增援。武田胜赖率骑兵进攻织田信长,织田信长让火枪兵躲在防马栅后面,用火枪向武田军的骑兵射击。在火枪兵的打击下,武田胜赖的骑兵几乎全军覆没,许多大将战死。此战以后,诸侯中再也没有人能和织田信长相抗衡了。织田信长花了11年的时间,基本统一了中部日本。1568年,织田信长进入京都,混战了100多年的“战国时代”结束。
1582年,织田信长手下的大将明智光秀发动叛乱,织田信长在京都本能寺自杀,日本全国又陷入了混乱之中。织田信长手下另一名大将丰臣秀吉率领军队杀死了明智光秀,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1536年,丰臣秀吉出生于尾张国的一个农民家庭,后来成为织田信长的侍卫。丰臣秀吉随着织田信长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了织田信长的重用。平定了明智光秀的叛乱后,丰臣秀吉打着拥护天皇的旗号,率领织田信长留下的20多万军队经过8年的苦战,终于平定了日本各地的叛乱,完成了统一。
为了名正言顺地统治日本,丰臣秀吉下了一道命令,把全国的能工巧匠全都征集到京都。当时的京都已经是一片废墟了,丰臣秀吉决定建造一座自古以来最富丽堂皇的京城。几年后,新京城终于建好,丰臣秀吉在京城里为自己修建了豪华府邸,取名为“聚乐第”。
一天,丰臣秀吉把天皇、皇后和皇子们请到聚乐第,然后下令全国的大名(诸侯)们前来觐见。丰臣秀吉身穿绣金的衣服,率领文武百官和大名们叩见天皇。天皇心里很明白,现在丰臣秀吉大权在握,自己只不过是个任他操纵的傀儡而已。丰臣秀吉只是想假借天皇的名义,来威慑诸侯罢了,于是天皇就将他封为“关白”。
“关白”在日本是丞相的意思。当诸侯朝拜完天皇之后,丰臣秀吉就以关白的身份发了第一道命令:“从此以后,我们要一心一意拥戴天皇,服从关白。”得意扬扬的丰臣秀吉下令大宴群臣,一连进行了5天,比以往天皇的排场还大。
丰臣秀吉和织田信长不一样,他认为天主教是外来宗教,信奉洋教会受洋人控制,于是下令驱赶传教士,拆毁教堂,强迫基督徒改信佛教。他下了一道命令:“为了弘扬佛教,我决定铸造一尊大铁佛。所以老百姓必须将自己家中的刀、枪等武器上缴官府,以备铸佛之用,限期30天,违令者严惩不贷。”其实丰臣秀吉是假借铸造大佛来收缴藏在民间的武器,以防止老百姓和武士们造反。
在内战中所向无敌的丰臣秀吉野心膨胀,认为朝鲜和中国也和国内的诸侯们一样不堪一击。他计划先出兵占领朝鲜,再占领中国,迁都北京,然后再征服印度,最后统治全世界。
1591年,丰臣秀吉纠集了20万人,700艘战船,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由于朝鲜已经好几百年没有打仗了,所以军备非常松弛,结果被日军打得大败,朝鲜的首都汉城和很多重要的城市都失陷了,朝鲜国急忙派使者向中国明朝的皇帝求援。
在中朝联军的打击下,日军连连失败,最后丰臣秀吉忧郁而死。
莫卧儿帝国的第三个帝王是阿克巴大帝。他是巴布尔的孙子,原名叫穆罕默德,阿克巴是伟大的意思。阿克巴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君主,可以和阿育王相媲美。他在位期间不断扩张,到他去世时,莫卧儿帝国的版图东起布拉马普特拉河,南到哥达瓦利河上游,西起喀尔,北抵克什米尔,成为印度历史上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1566年,14岁的阿克巴即位后不久,前苏尔王朝的贵族阿迪尔沙和喜穆率军3万、战象1500头卷土重来,企图恢复苏尔王朝。莫卧儿军大败,重要城市阿格拉和德里相继失陷。阿克巴和宰相培拉姆汗不甘失败,立即率领2万骑兵反攻德里,两军展开了决战。刚开始时,喜穆依靠优势兵力和众多的战象占了上风,莫卧儿军节节败退。阿克巴和培拉姆汗立即调整战术,派大军迂回到敌人的两翼攻击,牵制敌人推进,同时率主力进行反攻,给敌人制造混乱。为了对付敌人的战象,阿克巴指挥战士们向战象发炮,令弓箭手射火箭。这战术果然有效,战象害怕火,见了炮火和火箭只有四处狂奔,根本不听指挥,敌人的阵势大乱。阿克巴趁机下令进攻,杀死了喜穆手下的两员大将。为了扭转不利战局,喜穆亲自上马率军反攻,阿克巴弯弓搭箭,“嗖”的一声,羽箭射中了喜穆的眼睛,喜穆惨叫一声,倒地而亡。苏尔军见主帅战死,顿时斗志全无,纷纷扔下兵器四散而逃,莫卧儿军乘胜追击,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通过这场战役,莫卧儿人彻底战胜了苏尔人,莫卧儿帝国确立了对印度的统治,并开始了对外扩张。
阿克巴登基时才14岁,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宰相培拉姆汗手里。宰相认为阿克巴是一个小孩子,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利用手中的大权,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甚至连阿克巴的好友都处死,还企图篡位。18岁的时候,阿克巴对飞扬跋扈的培拉姆汗再也无法容忍了,下令将他处死,自己亲自掌握了朝政。
阿克巴亲政后,一些贵族很不满意,在各地发动叛乱,严重威胁了阿克巴的王位和国家的稳定。阿克巴亲自率兵镇压,终于平息了叛乱,巩固了自己的王位。为了警告叛乱者,他下令将两千多名叛乱者的头骨筑成了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头骨塔。
印度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莫卧儿贵族信奉伊斯兰教,但大多数平民信奉印度教,此外还有佛教、锡克教等。各个宗教之间冲突不断,经常发生流血冲突,阿克巴对此头痛不已。为了制止这类事件的发生,阿克巴宣布宗教自由,各个宗教平等,他任命了很多印度教徒做官,并娶了一位印度教贵族的女儿为王后。
为了根除宗教冲突,1581年阿克巴自己创立了一个宗教——“圣教”。阿克巴是这个宗教的教主,圣教徒相遇后都高呼“阿克巴”。圣教没有寺庙,也不用祈祷,只是要求平时多做好事,爱护动物就可以了。这个宗教虽然没有流行,但却缓解了印度的宗教矛盾。
阿克巴对社会上的一些陈规陋习厌恶痛绝,屡次下令改正。当时印度有一种非常野蛮、非常残酷的风俗,就是丈夫死了,妻子必须跳入火中殉葬,这种风俗当然也在阿克巴禁止的范围之内。
一次,一个官员向他报告:“启禀陛下,孟加拉已故总督的妻子明天要跳火殉葬!”阿克巴知道孟加拉总督的妻子是一位非常聪明能干的女人,她绝不会主动要求跳火殉葬的,一定是有人在逼她。
第二天,阿克巴早早地带着侍卫来到了孟加拉总督的家。这时院子里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四周站满了人,一个穿着华丽衣服的女子正在哭泣。
阿克巴走到总督妻子面前,问道:“你跳火殉葬,是自愿的吗?”总督妻子哭着连连摇头说:“不是啊,陛下!是我丈夫的哥哥逼我殉葬的,他怕我分丈夫的财产!”
“哼!”阿克巴冷哼一声,瞪总督哥哥一眼,总督哥哥跪在地上吓得浑身打战。阿克巴大声对在场的人说:“现在我下令,从今以后,谁再强迫寡妇跳火殉葬,一律处死!”在场的所有的人齐声附和,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扶着总督夫人进屋去了。
在英明的阿克巴统治下,莫卧儿帝国逐渐强盛。
丰臣秀吉死后,他的儿子丰臣秀赖年纪还小,原来归顺丰臣秀吉的大名德川家康起了反叛之心。
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他的部下分裂为石田三成、小西行长为首的官僚派和加藤清正、福岛正则为首的武将派。实力最强的首席大老(辅佐丰臣秀赖的最高执政官)德川家康为取丰臣家而代之,利用两派不和迫使武将派归顺了自己,然后率领10万军队,于1600年六月进攻官僚派,石田三成和小西行长组成8万人的大军迎战。九月,两军交战于关原(今日本岐阜县不破郡)。由于官僚派的大将小早川秀秋临阵倒戈,投降了德川家康,导致官僚派惨败,石田三成和小西行长被俘。德川家康把他们处以极刑,90多个参加官僚派的大名的领地被没收,丰臣秀赖也被降为一般的大名,德川家康开始称霸全国。
1603年,天皇封德川家康为“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江户(今日本东京)建立了幕府,成为日本实际的统治者。从此日本开始了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时代。
随着德川家康一天天衰老,丰臣秀赖一天天长大。德川家康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决定消灭丰臣秀赖,永绝后患。丰臣秀赖也不甘示弱,为了击败德川家康,他招募了大量的武士,决心与德川家康决一雌雄。在关原之战中,很多参加官僚派的大名失去领地,很多武士失去了生活来源,因此他们非常憎恨德川家康。当丰臣秀赖在大阪发出招募武士的消息后,很快有10万名武士前来投奔。1615年夏天,德川家康率领大军进攻大阪,丰臣秀赖拼死抵抗,但最终大阪还是被攻陷,丰臣秀赖自杀。
德川家康的一位将领与大阪城堡的守卫者搏斗。丰臣秀吉之子丰臣秀赖在堡垒里坚守很长时间,最后被迫自杀。
德川家康为了巩固和强化自己的统治,建立了完整的幕藩体制。幕即是德川幕府,是中央政府机关,幕府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统治着全国200多个藩国。天皇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没有任何实权,只是个傀儡。藩就是藩国,是幕府将军封给各地大名的土地和统治机构。藩国的统治者是大名,他们要绝对服从幕府将军和他颁布的各项法令,但在藩国内,他们享有很高的自治权,拥有政治、军事、司法和税收等大权,甚至还拥有自己的武装。日本实际上是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国家,这就是所谓的幕藩体制。
德川幕府把当时的日本人分成4个等级:士、农、工、商。士就是武士,是日本的统治阶级。农是农民,工是工匠,商是商人,他们都被统治阶级剥夺了一切政治权利。
德川幕府时期的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全部属于幕府和藩国所有。这些封建领主把土地分成很多份地让农民耕种,农民要向领主缴纳地租,地租约占他们全部收成的40%,此外还必须服各种多如牛毛的徭役。德川幕府建立后,日本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国内一片和平景象,农业逐步恢复,工商业也开始快速发展,新兴城市不断出现,原有的许多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繁荣景象。到了18世纪初,德川幕府的所在地江户的人口已达百万,大阪和京都的人口也超过了30万。城市中出现了一些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商业和金融机构,这时候一些大商人、高利贷者也相继涌现,并享有极大的特权,大阪的鸿池和江户的三井是当时全国最富有的高利贷者。
在对外关系上,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实行锁国政策,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严格限制日本与海外交往,只同中国、朝鲜和西方的荷兰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并对到达日本的外国船只进行监视,严格控制它们的贸易活动。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主要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防止沿海的藩国通过海外贸易获取大量的资金,用以购买武器;同时也为了防止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锁国政策实行了200多年,使日本成为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几乎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割断了日本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日本被西方国家远远地抛到了后面,为19世纪中期的全面挨打局面埋下了隐患。
哥白尼出生于波兰的富商家庭,他10岁丧父,由舅父瓦兹洛德大主教抚养,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少年时代就对天文学有浓厚兴趣,中学时,在老师指导下,制造了一具按照日影确定时刻的日晷。1491年,哥白尼以优异成绩考入克拉科夫大学,学校的人文主义者、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布鲁楚斯基对他影响很大,哥白尼经常向这位学者请教天文学和数学方面的问题,还学会了用天文仪器观测天象。
大学毕业后,哥白尼在舅父的资助下前往意大利。1497~1500年,他在博洛尼亚大学读书,除教会法规外,还同时研究多种学科,尤其是数学和天文学,并与该校的天文学教授、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领导人之一的诺法拉交往甚密,他们时常一起观测宇宙,记录数据,研讨前人有关天文学的著作。哥白尼了解到,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恰斯就曾提出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概念,并首先测定了太阳和月亮对地球距离的近似比值,但后来遭到宗教势力的反对。为了直接这类著作,哥白尼学会了希腊文。天文测量的实践和对前人著述的钻研,使他对地球中心说产生了怀疑。地球中心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公元2世纪,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又加以推演论证,使它进一步系统化了。地心说认为地球静止不动地居于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转,这一学说被基督教会奉为真理,成为神权统治的重要理论基础。
1506年,哥白尼回到祖国,在弗罗恩堡大教堂担任教士,这使他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物质保障,得以继续从事天文学和科学实验活动。为了研究方便,他特意选择了教堂围墙上的箭楼做宿舍兼工作室,他在里面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天文台,用自制的简陋仪器,开始了长达30年的天体观测。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了震惊世界的巨著《天体运行论》,而其中选用的27个观测事例,有25个是他在这个箭楼上观测记录的。《天体运行论》共有6卷,在书中,哥白尼大胆地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人们每天看到的太阳由东向西运行,是因为地球每昼夜自转一周的缘故,而不是太阳在移动。”“天上的星体不断移动,是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而不是星体围绕着静止的地球转动。”“火星、木星等行星在天空中有时顺行,有时逆行,是因为它们各依自己的轨道绕太阳转动,而不是因为它们行踪诡秘。”“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一个月绕地球转一周。”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科学地阐明了天体运行的现象,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的地球中心说,从根本上否定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一切的谬论。尽管他的学说仍然坚持宇宙中心和宇宙有限论,但却把天文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在近代科学的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然而,这本伟大著作的面世确是相当曲折的。哥白尼深深了解自己学说的颠覆性影响,慑于教会的强大力量,他迟迟没有将书稿送去付印出版。直到他病重时,才由唯一的弟子雷提卡斯将书稿送至德意志的纽伦堡出版。1524年5月24日,70岁的哥白尼终于收到了《天体运行论》的样书,那时他的眼睛已经失明,据说他只用手摸了摸书的封面,就与世长辞了。《天体运行论》出版后,果然遭到了罗马教廷的激烈反对,被列为禁书,就连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辱骂哥白尼是个傻子,居然想推翻《圣经》的权威论证。直到300多年以后的1882年,罗马教皇才最终承认了哥白尼学说是正确的。
哥白尼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还在众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他精通拉丁文和希腊文,对古希腊罗马的文学颇有研究;他绘制过埃尔门兰德地区的地图,设计过埃尔门兰德各城市的自来水系统;他的医术大名远扬,连教区外的人也常来请他治病;他甚至写过一本《货币的一般理论》的经济学著作,主张实行货币改革,限制货币发行量,以抑制因为货币贬值而给国内市场带来的混乱。
莎士比亚的父亲早年是自耕农,1551年迁居到斯特拉福镇,开了一家经销皮革制品兼营农产品的店铺,1557年同当地的富家女儿玛丽·阿登结婚,生了8个子女,存活5人,莎士比亚排行老大。4岁时,他的父亲被选为“市政厅首脑”,成了拥有2000多居民、20家旅馆和酒店的斯特拉福镇镇长。7岁时,他开始上学,学习拉丁语、文学和修辞学。1578年,父亲经商失利,莎士比亚只好辍学帮助父亲打理生意。虽然莎士比亚只读过7年书,但掌握了丰富的修辞、历史和古典文学知识。18岁时,他与邻乡富裕农民的女儿安·哈瑟维结婚,三年后已有3个孩子。莎士比亚对自己的婚事常常感到遗憾,他的妻子比他大8岁,而他认为“女人应该与比自己年纪大的男子结婚”。
1586年,莎士比亚来到伦敦,在一家剧院门口当马夫,侍候骑马前来看戏的富人。他头脑灵活,口齿伶俐,工作之余,还悄悄地看舞台上的演出,并坚持自学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同时自修了希腊文和拉丁文。当剧团需要临时演员时,他就演一些配角,不久就被剧团吸收为正式演员。那时候,伦敦的剧团对剧本的需求非常迫切。因为一个戏要是不受观众喜欢,马上就要停演,需要再上演新戏。莎士比亚在学习演技的同时,也开始编写一些剧本。27岁那年,他写了历史剧《亨利六世》三部曲,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剧本上演后,大受观众欢迎,莎士比亚逐渐在伦敦戏剧界站稳了脚跟。1596年,他在南安普敦伯爵亨利·娄赛斯雷的帮助下,替父亲申请并获得了家徽,于是莎士比亚家成了当地世袭的乡绅,以后他又在家乡购置了房产和地产。
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两部长篇叙事诗、37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和一些杂诗,代表作品众多。以1600年为界,莎士比亚的作品分为前后期,前期的基调是乐观的,所写9部历史剧反映了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表达了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希望实现开明君主统治的愿望。这个时期的悲、喜剧更多地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以“爱征服一切”为主题,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了爱情、理想与封建偏见的冲突,赞美了青年纯真的爱情。《威尼斯商人》则描写了旧式高利贷商人与新兴工商业资本家之间的矛盾。1601~1607年是莎士比亚创作最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以悲剧为主,是封建社会后期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反映。《哈姆雷特》以12世纪丹麦史的一个复仇故事为主题,揭露宫廷的仇杀,认为整个世界都成了一座监狱。《李尔王》则描写了社会正义与权威之间的矛盾。莎士比亚的戏剧处处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使他成为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性人物。除戏剧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大都是写给他一个理想中的情人的,在表达爱情中流露出对生活的肯定,要求个性解放。
1610年前后,莎士比亚回到故乡,开始享受田园生活,安度晚年。
莎士比亚成名时所受到的尊重远不如今天,当时的剧作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精英分子,他们对来自农村、学历浅薄的莎士比亚突然成为剧坛的明星深感不安,羞与为伍。名噪一时的戏剧作家格林在写给同行的信中公开攻击莎士比亚是一只“青云直上的乌鸦,利用我们的羽毛美化自己,用演员外衣掩盖起虎狼之心”,还辱骂莎士比亚“自以为写了几句虚夸的无韵诗就能同你们中最优秀的人媲美,他是地地道道的打杂工,却自以为在英国只有他才能‘震撼舞台’。”
1616年初,莎士比亚因病逝世。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看在上帝的面上,请不要动我的坟墓,妄动者将遭到诅咒,保护者将受到祝福。”
实践出真知,谁要是违背了这条真理,谁就注定要在科学面前栽上一跤,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也不能例外。
亚里士多德曾做出这样一个著名论断:两个铁球,其中一个是另一个重量的10倍。如果两个铁球在同一高度同时落下,那么重的铁球落地速度必然是轻的铁球的10倍。这话并不难理解:重的物体当然比轻的物体先着地,这还用问吗?而且这话是大师说的,人们对此深信不疑。而一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伙子偏不信这一套,招来人们一阵又一阵的冷嘲热讽。
这个毛头小伙子就是18岁的伽利略,在1590年的一天,他当众宣布自己要检验一下圣哲的话,地点就选在著名的比萨斜塔。这天天气格外晴朗,好像老天也要见证一下这个历史时刻。消息传出,人们奔走相告。时过不久,比萨斜塔周围便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就像今天的重大赛事要开场一样。
伽利略带着他的助手,信心十足地步入斜塔,然后快步走上塔的最高层。他环视四周,人们的面孔有的充满惊奇,有的则略带嘲讽,还有的漠然以待。伽利略不慌不忙将器具一一取出。这些器具包括一个沙漏(用于计时),一个铁盒,底部可以自动打开,还有两个分别重为10千克和1千克的铁球。伽利略的助手将这两个铁球装入盒子,然后将盒子水平端起,探身到栏杆的外侧。最后由伽利略在众目睽睽之下按动按钮,盒子的底部打开,两个铁球同时从盒中脱落,自由落向地面。这时成千上万的人全都屏住呼吸,目光随着铁球向下移动,在铁球从铁盒落到地面的短暂间隔中,人群异常安静,地上连掉一根针都能听到。短暂的十几秒钟过去了,只听“咚”的一声,两个铁球同时砸到了地面上,时间不差分毫。平静的人群立即沸腾了,有的人对着塔上的伽利略欢呼,有的人惊得合不拢嘴,那副神情分明在说:“原来亚里士多德也有错的时候!”伽利略则浑身轻松,心满意足地微笑着。
自由落体实验在人们的一片沸腾声结束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运动法则”不攻自破。可敬的伽利略并没有为这点小小成绩(在他看来,这仅仅是一点小小的成绩)而飘飘然,从塔上下来,他就投入到新的科学研究中。
凭着这种追求真理、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伽利略又接连做出一系列的重大发现。1608年,有一位荷兰的光学家,无意之中将两张玻璃片组合起来,竟能将远处的景物看得好像就在眼前一样。这项惊人的发现立刻吸引了伽利略的注意。根据他的推想,望远镜的两个透镜必须一个是凸透镜,一个是凹透镜。于是,他成功地制造了一个能放大两三倍的望远镜。之后,伽利略经过一次又一次改进,最后制造出一架可以放大32倍的望远镜。他将望远镜送给威尼斯的市议会,市议会对他的成就非常赞赏,对这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刮目相看,立刻决议增加他的薪水,并且承认其地位为终身职业,这是许多教授梦寐以求的。
审判伽利略
伽利略于1632年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提出了全新的宇宙论。结果宗教裁判所命令伽利略说清楚自己为什么质疑传统的观念。最终伽利略被迫宣称地球是宇宙中静止不动的中心。
在一个晴朗的夜里,伽利略用望远镜去观察月亮。那个时候,人们依照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及圣经的教义,认为月亮是完美无缺的,表面是完全光滑的银白色。可是伽利略透过这支简陋的望远镜,发现月亮和地球一样,有高山也有深谷,既不平滑,也不光洁。他又用这架望远镜去看银河,发现银河竟是由无数的小星球组合而成的,因为有的星球离开地球太远,若不借助望远镜,便无法看得真切。
一次,伽利略在教堂里祈祷完之后,就坐在长凳上看远处的景物。他的视野中浮过雪白的大理石柱、美丽的祭坛……突然,教堂的执事进来破坏了沉静的氛围,原来他来点教堂的灯,这种灯是用长绳系在天花板上的。当这位执事点灯时,不小心碰动了它。借助惯性,吊灯就一左一右地摆个不停。这时,伽利略的注意力又转移到灯上,目光随着吊灯左右摆动。突然,伽利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吊灯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少,但完成摆动周期所花的时间始终未变,当时他测定时间是靠脉搏的频率。伽利略由此发现了钟摆的等时性原理。
除了这些发现,伽利略还著有《论运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等科学专著。伽利略为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被称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胡格诺战争是法国天主教势力同新教胡格诺派(即加尔文派)之间进行的一场长期战争。它虽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就其性质和内容而言,则是法国的一场内战。
在中世纪的法国,王权与贵族割据势力不断斗争,由于经济利益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反对王权专制的贵族逐渐分为两个集团:一个是以王室近亲吉斯公爵和洛林红衣主教查理为首的强大的天主教集团,他们对国王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是以波旁家族的孔代亲王、纳瓦尔国王亨利、海军上将科利尼为代表的新教胡格诺派集团。
胡格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瓦西镇屠杀”。早在16世纪40年代,亨利二世就曾让特别法庭以惩办异端为名,将大批胡格诺派教徒处以火刑。1559年,弗朗索瓦二世继位后,因为他的年纪太轻,大权旁落到了吉斯家族手中,致使新旧教派冲突加剧。1562年3月1日,胡格诺教徒正在瓦西镇举行宗教仪式,吉斯公爵率军队赶到,大肆屠杀,胡格诺教徒死伤将近200人。
1562年12月,天主教与胡格诺教在德勒交战,这一战中,天主教徒的将领蒙朗西被俘,元帅安德烈战死。1563年2月,在奥尔良一战中,吉斯公爵被暗杀,而胡格诺派的纳瓦尔国王安托万在鲁昂之围中战死。1563年3月,王后卡特琳发布“安布瓦斯敕令”,给了新教徒信仰自由和在指定地区举行宗教仪式的自由。
1567年9月,新教胡格诺派包围巴黎。11月,双方在圣德尼交战,德国新教派兵驰援法国新教,使胡格诺派兵力得以增强,战胜了天主教派。1568年,法国天主教和宫廷被迫签订《隆朱莫条约》。9月,在天主教的压力之下,查理九世撤销宗教宽容敕令。1569年3月,新教军队在雅尔纳克被天主教军队击败,孔代战死。1570年,为了缓和两派关系,太后卡特琳签署“日耳曼敕令”,新教徒又获得了有限的信教自由。
1572年8月23日,吉斯公爵之子亨利乘胡格诺派的重要人物聚集巴黎庆祝其领袖婚礼之机,以巴黎各教堂的钟声为号,率军对胡格诺教派进行突然袭击,杀死胡格诺教徒2000多人。由于24日正值圣巴托罗缪节,因此这一血腥的夜晚在历史上被称为“圣巴托罗缪之夜”。这次大屠杀后,胡格诺派在法国南部和西南部组成联邦共和国,并于1575年发动全面起义,很快席卷了法国南部的大部分地区。
1576年5月,法王亨利三世签署“博利厄敕令”,给予新教在一切城市举行宗教仪式的自由。天主教徒对此强烈不满,吉斯公爵亨利成立天主教神圣同盟,两派战争又起。1577年9月,战败的胡格诺派与天主教派缔结“贝日拉克和约”,使“博利厄敕令”中给予新教的自由和权利得到了限制。
1585年,得到西班牙支持的吉斯公爵亨利在南特重建天主教同盟,亨利三世也撤销两次敕令,胡格诺派则在波旁家庭的纳瓦尔国王亨利的带领下,于1587年在库拉特击败天主教军队。
1588年5月,吉斯公爵亨利进入巴黎城,包围王室所在的罗浮宫,亨利三世逃出巴黎,并签署敕令满足天主教的一切要求。同年12月,吉斯公爵和天主教所有首领被国王近卫军暗杀,巴黎发生暴乱,成立了以吉斯家族为首的新政权,亨利三世不得不与波旁家族结盟。1589年,纳瓦尔国王亨利在亨利三世被刺杀后成为法王亨利四世。
天主教派拒不承认亨利四世的法王地位,所以亨利四世无法进入巴黎,而当时法国90%以上的人口都信仰天主教。1593年7月25日,在重压和形势的逼迫之下,亨利四世在圣德尼大教堂改信天主教,并与天主教达成休战协定。
1594年3月22日,亨利四世进入巴黎,并于1598年4月颁布“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胡格诺派在法国全境有信教的自由,“南特敕令”保留了胡格诺教派的一些特权,打破了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而至此,持续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结束了。
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量逐渐增大,人们对呢绒的需求日益增加,使毛纺织业开始繁荣起来。随着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羊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羊毛的价格飞涨。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羊。
英国是位于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气候湿润,雨量丰沛,草木茂盛,非常适合畜牧。一些英国贵族为了赚取利润,纷纷投资养羊。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贵族们先是把荒地、森林和沼泽的土地围起来当作牧场。当这些土地无法满足贵族们日益扩大的羊群时,他们又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拆毁房屋,把整个村庄甚至所有能长草的土地都用篱笆把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牧场养羊。在当时的英国,到处可以看到被木栅栏、篱笆、沟渠和围墙圈起来的一块块的草地。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圈地运动。
那些被赶出家园的农民,无家可归,只好到处流浪。他们找不到工作,无力养活家人,很多人铤而走险,变成了强盗,英国的社会秩序愈来愈乱。
圈地运动从15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变成了牧场。在圈地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虽然英国国王爱德华六世颁布了一些企图限制圈地程度的法令,但这些法令并没起多大的作用,圈地日益愈演愈烈。很多钱迷心窍的贵族置法律于不顾,根本不肯停手。
在限制圈地运动的同时,英国国王为了使被驱逐的农民很快安置,也颁布了限制流浪者的法令,其实是想把那些流离失所的农民,都赶进工场做工。法律规定凡是有劳动能力的流浪者,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找不到工作,一律严惩。
后来英国国会又颁布了一个法令,凡是流浪一个月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一旦抓住就要卖为奴隶,奴隶的主人可以让他干任何工作。如果奴隶逃亡,抓回来要判为终身的奴隶。第三次逃亡,抓回来后要判处死刑。任何人都有权将流浪者的孩子抓去当学徒,做苦力。
在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大批流浪的农民被处死。圈地运动使英国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民为了活命不得不走进生产羊毛制品的手工工场或其他手工工场,成为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忍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在手工工场里,工人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
忍无可忍的农民被迫揭竿而起。在英国各地爆发了很多反对圈地运动的起义,其中最大的是诺福克郡的农民罗伯特·凯特领导的起义。1549年6月,农民凯特率领大批被夺去土地的农民发动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逼近诺福克郡的瑙威城,市政府吓得紧闭城门。凯特就把起义军驻扎在城外的森林中,附近的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城中的破产农民纷纷前来投奔,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到2万人。
凯特给市政府送去了一封信,要求立即停止圈地,恢复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市政府一面假装答应,一面连夜去报告国王。国王听了,派人送来大赦令,要求农民回家,但并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愤怒的农民占领了瑙威城。
国王得知瑙威城被农民占领后,立即派沃里克率1.5万人的军队前去镇压。起义军与政府军展开了浴血奋战,由于政府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激战了两天后,起义军战败,凯特等300名农民被绞死。那些对凯特怀恨在心的贵族要求沃里克大规模屠杀农民,沃里克问:“杀光了农民,你们去种地吗?”这些贵族才肯罢休。凯特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廉价劳动力,使英国的资本主义很快发展起来。
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凭借强大的海上势力,在美洲占领了广大地域,掠夺了大量财富,并将殖民势力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此时,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急需大量的原料和财富,也开始积极推行殖民政策,向外扩张。西班牙是海上霸主,这给英国的对外扩张带来极大的阻碍,于是两国的矛盾冲突日益尖锐。
为和西班牙争夺海上的霸权,英王伊丽莎白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海军的建设,同时利用海盗来抢劫西班牙从各地掠来的财物,从而威胁西班牙在海上的贸易垄断地位。西班牙对此极为恼火,怀着侵占英国的目的,想把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的王位。1587年3月,伊丽莎白下令处决了玛丽。海上的不断侵扰和玛丽之死,使愤怒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准备以武力征服英国。
1588年2月,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命西多尼亚公爵为统帅,率领130余艘船、3万余人、2431门火炮组成庞大舰队远征英国。英国接到情报后,积极备战。伊丽莎白命霍华德勋爵为统帅,德雷克为副手,并对英国舰船船身、船楼、船体及炮台、火炮做了相应的改进。英舰船体矮且狭长,重心较低,目标小,灵活性强,速度快。船上装载的火炮数量多,射程比西班牙的重炮远。
7月中旬,在一座座堡垒似的西班牙战舰上挤满了步兵,西多尼亚欲利用步兵数量上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并钩住它们,然后登船与敌人进行肉搏战。但英军快速灵活,伺机攻击,始终保持敌炮射程范围之外的距离,利用自己炮火射程远的优势不断袭击敌船,消耗对方的火药,使他们时刻处于警备状态。当西班牙舰队到达尼德兰加莱附近时,并未得到计划好的帕尔马公爵的船只、人员及弹药的补给。
7月29日凌晨,英国在8艘旧船内装满硫黄柴草等易燃物品,船身涂满柏油。点燃后,8只火船像8条火龙顺风而下,向西班牙舰队急驰而去。在黎明的宁静中,西班牙哨兵发现几道火舌向他们冲来,立即发出警报。顿时,西班牙舰队乱作一团,一些木壳船已经被大火点燃。西多尼亚公爵忙命令各舰船砍断锚索,想等到火船过去再占领这个投锚地。但恐慌的西班牙人乱成一片,他们只顾夺路奔逃,致使船只相互碰搏,甚至大打出手,而被砍断锚索的舰船只能随风沿着海岸向东北漂流。西多尼亚只好命旗舰圣马丁号起锚向漂流的船只追去。
德雷克、霍金斯等人继续全速向西班牙舰队追去。英军开始向敌人发火,许多船只纷纷中弹起火,而西班牙的重炮却很难击中目标,步兵和重炮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英国凭借船身矮小,灵活自如,对敌船猛烈地轰击。他们巧妙配合,相互策应,使散开的西班牙战舰更为混乱。激烈的战斗持续了近一天,英军的损失极小,而西班牙舰队却受到严重的摧残,舰船被打得支离破碎,旗舰被击沉,损伤30余艘船只,16艘成为英军的战利品,剩余的伤兵残船在西多尼亚的领导下被迫退出英吉利海峡。
不甘心失败的西多尼亚带领残部决定再度控制英吉利海峡,但风向始终没有转向有利于他的方向,再加上没有船只、人员及弹药的供给,他只好放弃并绕道北海退回西班牙。途中他们又遭到风暴的袭击,1588年10月,当他们返回西班牙时,仅剩43艘残破船只。
这场海战是历史上第一次全凭舰炮制胜的海战,舰船的机动性和火炮优势取代了传统的战法。同时英军的胜利使西班牙一蹶不振,英国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1530年8月25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诞生了一位王子,取名伊凡。这时,天空突然想起了阵阵雷声,紧接着一道闪电击中了克里姆林宫。莫斯科人惊恐万分,俄罗斯大公瓦西里三世派人到俄罗斯东边的喀山汗国,请求喀山大汗解释这个天象。善解天象的喀山大汗的妻子说:“沙皇已经出生,他生下来就有两排牙齿,一排用来吞食我们,一排用来吞食你们。”
1533年,瓦西里三世去世,年仅3岁的伊凡继位,称伊凡四世。瓦西里三世的几个弟弟见伊凡四世年幼,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经常在他面前大吵大闹,甚至公开侮辱他。伊凡四世8岁时,这些大贵族又毒死了代他摄政的母亲,可怜的伊凡一下子成了孤儿,那些大贵族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年幼的伊凡四世对那些贵族无可奈何,只好把怨气发泄到小动物身上。他经常残忍地拔掉小鸟的羽毛、挖掉小鸟的眼睛,看着它们痛苦地慢慢死去,而他却开心大笑。有时候伊凡四世抱着小猫、小狗,从塔楼上扔下去,看着它们摔死,从中寻找乐趣。
1547年,伊凡17岁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教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加冕仪式,大主教马卡林把从东罗马帝国传下来的皇冠戴在他头上。为表明自己已拥有无限的权力,伊凡四世不再满足大公的称号,他自称“沙皇”。沙皇起源于古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恺撒”(俄语里的“沙”是从拉丁文“恺撒”转音而来),沙皇也就是皇帝。伊凡四世成了俄国第一位沙皇。
伊凡四世虽然贵为沙皇了,但朝政大权还掌握在他的舅舅、大贵族格林斯基手里。格林斯基专横独断,横征暴敛,弄得人们怨声载道。
伊凡加冕半年后,莫斯科城内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非常凶猛,烧毁了大半个城市。莫斯科人纷纷传说这是格林斯基放的火,愤怒的人民自发组织起来,冲进格林斯基的家,杀死了遇见的所有格林斯基的家人,并将他家洗劫一空。后来又冲进克里姆林宫,继续追杀格林斯基家的人。直到伊凡四世发话说要严惩格林斯基,人们才逐渐散去。
波克洛夫大教堂
教堂为纪念1552年伊凡占领喀山而建。据说教堂竣工时,伊凡弄瞎了所有参与兴建该教堂的建筑师,因为他不想让他们建造比这更富丽堂皇的其他建筑。
这件事把伊凡四世吓坏了,从那以后,伊凡四世得出了一个教训:“今后再也不能把政权交给大贵族掌握了,必须由自己亲自掌握。”他积极拉拢中小贵族和商人,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特辖军,疯狂地屠杀了4000名大贵族,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颁布了《兵役条例》,增强了军事实力。
为了满足中小贵族和商人对土地和财富的渴望,伊凡四世发动了对喀山汗国的战争。喀山汗国是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一个小国,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商业繁荣,俄罗斯曾对其发动过很多次侵略战争,结果都失败了。伊凡曾经发动过3次侵略喀山汗国的战争,结果也是大败而回。这次,伊凡四世亲自率领15万大军,带着150大炮,杀气腾腾地来到喀山城下。
当时喀山只有3万守军,使用的是落后的火绳枪,更糟糕的是喀山城的城墙还是木头的。
伊凡四世仗着优势兵力,要喀山人投降,但被喀山人严词拒绝了。恼羞成怒的伊凡四世疯狂地命令炮兵们开炮。俄军的炮弹一颗接一颗落在喀山城的城墙上,城墙上顿时燃起了大火。喀山军民一面灭火一面继续向俄军射击,并派出游击队骚扰俄军。一个月过去了,喀山城依然耸立着。
伊凡四世令俄军抓了几百个喀山老百姓,押到喀山城下,声称要是不投降就将他们全部杀死,但又一次被喀山守军拒绝了。伊凡四世残忍地下令将几百个老百姓全部杀死,这不但没有吓倒喀山守军,反而激起了他们对侵略者更大的仇恨。
后来俄军挖了一条地道,一直通到喀山城墙下,然后放上炸药,将一段城墙炸塌,如狼似虎的俄军从坍塌的城墙处一拥而入,终于攻入了喀山城。喀山守军全部被杀,妇女、儿童被卖为奴隶,喀山居民的财产被洗劫一空。就这样,俄罗斯吞并了喀山汗国。
伊凡四世一生都在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宫廷政治中度过,因而养成了多疑、残暴的性格,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随意杀人,一次他在盛怒之下竟然打死了自己的儿子,所以历史上称他为“伊凡雷帝”。
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欧洲社会资产阶级势力抬头,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专制相对立,各国都有政治经济矛盾冲突,封建王朝及诸侯的领土之争以及宗教派别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欧洲各国逐渐形成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和反哈布斯堡集团。以宗教改革而形成的新教派联合在反哈布斯堡集团旗下,力图建立中央集权的天主教派联合在以德国皇室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哈布斯堡集团旗下,两大集团矛盾日益激化。
1526年,捷克重新并入“神圣罗马帝国”,德皇(属哈布斯堡王朝)兼为捷克国王,但捷克有宗教自决、政治自治的自由。当马提亚继位以后,他指任斐迪南为捷克国王,并企图恢复天主教在捷克的统治地位,德皇的这一决定遭到了捷克人民的强烈反对。1618年,愤怒的捷克人冲进王宫,把国王的两个钦差从窗口扔了出去,这一“掷出窗外事件”引发了1618~1648年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天主教同盟)和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新教同盟)两个庞大的强国集团为争夺欧洲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全欧性战争——三十年战争。
为了使战争有个领导核心,捷克议会选举新教同盟首领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为国王。在腓特烈的带领下,捷克军队开始的进军比较顺利,到6月时已经打到了维也纳城下。惊慌失措的斐迪南不得不求救于天主教同盟。在蒂利伯爵的率领下,天主教同盟的2.5万人马于1620年11月8日开进捷克,并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与捷克和巴拉丁联军交战。捷克和巴拉丁联军战败,腓特烈逃往荷兰,西班牙占领巴拉丁,捷克被并入了奥地利,德国则取得了3/4的封建主土地。
为了抑制天主教同盟的继续胜利,法国首相黎塞留于1625年倡议英国、荷兰、丹麦结成反哈布斯堡联盟。随后,丹麦国王利斯丁四世联合德国北部新教诸侯向德皇宣战,英国也出兵捷克。德皇任命捷克贵族华伦斯坦为总司令率军抵抗反哈布斯堡联盟。1626年4月,华伦斯坦率军与英军在德绍交战,英军战败,丹麦军队被孤立。8月,蒂利伯爵率军击败丹麦军,收复了被丹麦军占领的卢特城。华伦斯坦军和蒂利伯爵的军队会合,两军挺进丹麦日德兰半岛。丹麦国王于1629年在律贝克与德国签订和约,在和约中保证以后不再干涉德国内务。
德皇一直打算在波罗的海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而一旦这支舰队成立,直接受到威胁的就是瑞典。在法国的援助下,1630年7月,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率军在奥得河口登陆,天主教联军受挫。1631年9月17日,蒂利伯爵在布赖滕费尔德会战中被瑞典-萨克逊联军击败,联军直抵莱茵河畔,并于1632年初占领美因茨。在1633年春的莱希河会战中,蒂利伯爵被击毙。4月,联军又攻陷了奥根斯堡和慕尼黑。11月,在吕岑会战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阵亡,这使得一路胜利的瑞典军丧失了前进的势头。在1634年9月的诺德林根会战中,德军联合西班牙大败瑞典军,并一直乘胜追击到波罗的海沿岸。
1635年5月,法国对西班牙宣战。法国的参战,给天主教同盟以重创。1643年5月19日,法国孔代亲王率法军和西班牙军在法国北部边境要地罗克鲁瓦遭遇,法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时的瑞典军队也是捷报频传。1648年5月,在楚斯马斯豪森会战中,法瑞联军大败天主教军队,早已疲于应付的哈布斯堡王朝无力再战。1643年,丹麦由于嫉妒瑞典取得的胜利而袭击瑞典后方,经过3年战争,丹麦被迫求和。1648年,交战双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三十年战争至此结束。
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分裂为300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神圣罗马帝国事实上不再存在了;西班牙也失去一等强国的地位;法国从德国得到大片土地,成为欧洲霸主;瑞典也得到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成为北欧强国;荷兰正式独立。新教得到承认,路德宗和卡尔文宗地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