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秦始皇:创造力一统天下 > 第五章 极致创造力的体现:向守旧与死亡开战

第五章 极致创造力的体现:向守旧与死亡开战(1/1)

公元前213年,嬴政派到两广的远征兵团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了庆祝这次胜利,嬴政从神秘的行宫中走出来,和群臣欢宴。

这场宴席排场之大,从古未有。这让李斯、蒙毅,甚至包括赵高在内,都感觉奇怪。只有卢生明白,这场宴席不仅是祝贺远征军凯旋,还是为了庆祝嬴政的真人境界。

从公元前217年开始,经过了四年的时间,嬴政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却觉得精神境界越来越高,远征军凯旋的前一天,他做了个美梦。梦中,他看到海上三神山的神仙围坐在一起喝酒。他跑过去请求神仙不老药,神仙们对他说:“不出三年,你就能和我们一样了。”

这让嬴政从睡梦中欢喜地醒来,远征军胜利的消息同时传来,所以嬴政才要大摆宴席。

没有人了解嬴政的这种心思。嬴政在宴席上大口喝酒,由于抵抗力特别差,而导致酒精过敏,所以脸红得发紫,但这并不影响他把宴会带上高潮。

所有人都在大喝大笑,他们知道,帝国再也不可能有劲敌了,帝国将天下独大,宇宙无二。始终阴森冰冷的咸阳城像是得到了灵丹妙药,忽然恢复生机,成为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光辉幸福的大城。

当宴会在高潮中接近尾声时,70个参加宴会的儒生一起走出队列,站在嬴政面前,向他表达儒家只曾向尧舜表达过的溢美之词。

他们说:“从前秦王国的疆域不过千里,幸好上天降下嬴政大帝您,又有嬴家列祖列宗显灵,让您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之地,没有不臣服您的。您凭借创造力把封建制变成郡县制,大权在握,没有争吵,人人各安其乐,从前的三皇五帝捆到一块,都不如您的贡献大。”

嬴政很高兴,对儒生们说:“你们是好人啊,但你们的同伙也有坏人,今后要好好为帝国做事。”

儒生中的代表,秘书处秘书周青臣觉得还没有把马屁拍尽,于是就单独站出来,带着点韵律高喊道:“郡县制好啊,郡县制好,郡县制啊就是好就是好。”

嬴政哈哈大笑,李斯也跟着笑,蒙毅的脸则抽动一下,暗暗说了句:“马屁精。”赵高在一旁笑得像大头菜一样,场面很和谐。

然而,和谐迅速被打破。

周青臣还准备来第二遍时,博士淳于越站了出来,打断了周青臣的马屁歌。他向嬴政说道:“皇上,我有点想法想跟您说。”

嬴政见是淳于越,就有点不高兴,因为这家伙自从做了帝国的博士后,总不与人同。人家说什么,他总有不同见解。

不过,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嬴政不想扫兴,就点头表示同意。

淳于越就说开了:“商王朝和周王朝的统治达1000多年,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两朝都分封子弟及功臣作为臂膀辅翼。而现在皇上您虽统一天下,但子弟却还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现了齐国田常(齐王国大臣田常篡夺了齐王国)、晋国六卿(春秋时期,晋国被六个高级干部所掌控,最终韩赵魏三个大臣瓜分了晋国)夺权篡位的祸患,在朝中又没有高度智慧的辅佐之臣,谁来救您的江山呢?咱们做事如果不学习长期统治的那些朝代,思路就不对。现在周青臣等人又当面阿谀奉承以加重您的错误,这些都是奸贼。”

嬴政还没有说话,那70个儒生不乐意了,朝淳于越吼叫起来:“说谁是奸贼呢,你这个奸贼。”

淳于越微笑着,不还口。

宴会进入尴尬境地,大家都不再笑谈喝酒。嬴政闭着眼睛,好久,才说道:“这件事,早就讨论过,而且郡县制已是咱们帝国的国策,为何现在还要拿出来讨论?”

淳于越低头,不说话。

嬴政忽然就问李斯:“丞相,你怎么看?”

李斯想了想说:“这都是有些人读书把脑子读坏了的缘故。”

淳于越和儒生们都看向李斯,双方都想知道李斯在说谁把脑子读坏了。嬴政也想知道。

李斯直截了当地说:“淳于越这种议论简直是脑子进水。”

儒生们低声欢呼起来,淳于越脸色变得很难看。

李斯就说出了下面这段话,这段话几乎可以和他从前的《谏逐客书》的某些段落旗鼓相当。

他说: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李斯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政治和制度也得顺应不同时代而变化。人必须选择适合当世的政治和制度。三皇五帝、夏商周治国的方法并非完全沿袭前朝,这都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皇上您开创前无古人的大业,本来就出乎淳于越这种人意料,所以他们现在也比较蒙。而且,夏商周三代的统治,也没见得有多好,为什么要效仿?

这段话,李斯的立场是很清晰的:一切价值的基准和源泉都来自当世。人在世上,必须向前走,向前走就不能向后看,否则注定摔死。这和儒家的向前走向后看(尊古)水火不容。

另外,李斯还狠毒地说,思想这种东西应该国有,不应该私有。现在很多人都有思想可以学,学了后就厚古薄今,议论纷纷,扰乱民心。皇上下的命令,他们也叽叽歪歪地议论对错,导致政令不行,执行官怀疑,百姓犹疑,这样的局面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就形成结党营私的局面。

嬴政说:“你说得对,这些事情,其实咱们早就讨论过了。”

李斯说:“从前只是谈论和确定,并没有处理方式。我觉得现在应该拿出处理方式来,皇上请下令,除了秦帝国史官写的秦史和博士官收藏的书籍,所有非医药、占卜和农艺技术的书籍要全部销毁。如果有人私藏禁书,就处死。”

嬴政当着所有人的面,下令:“按丞相的意思,焚书!”

很多人都认为,嬴政焚书是其诸多罪恶中最重的。因为焚书之后,中国人再也看不到哲学、文学等陶冶身心的书籍,目光所到之处,都是单一的实用性的指导书。

这是对人追求智慧的阻碍,不过,我们仍然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第一,嬴政和李斯焚书的后果,随着秦帝国的灭亡即刻消失,其恶劣影响远没有后世所说的那样重大。

第二,嬴政焚书,并没有全焚,他还保留了几套当时的书籍,后来项羽进咸阳,才一把火将其焚烧了。这样看来,项羽的行为要比嬴政恶劣万倍。

第三,嬴政焚书,是对国家政策走向的一次肯定。看似烧书,其实是给类似淳于越这种人敲响警钟:不要再谈封建制和郡县制的好坏,因为已经确定的国家方向,根本不需要谈。

最后一点,在那个情境下,嬴政和李斯的烧书政策,是正确的。

儒家思想是站在尊古的角度,即是说,所有的真理和天理都掌握在已经死掉的古人手中,今人是不可能有真理和天理的,即使有,也是从古人那里借来的。

这种思路下,就导致儒家始终认为,他们是真理的解释者,类似于和上天沟通的巫师,而君王,无论你创建了什么样的事功,由于你手中没有真理,所以必须听我们的。

因此而引来的祸患就是,儒家人从不想变革、创新,而嬴政的大秦帝国恰好是创造力的产物,这简直就是在和嬴政叫板。

如果没有创造力,人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不思进取,故步自封,最终落于人后。李斯深刻地认识到了这点,所以才坚决反对淳于越“事要师古”之儒家言论。

同时,李斯也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中央集权的国制,嬴政若想充分地使用权力,那就必须把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古人手里。

焚书事件,看似是焚烧了几本书,其实是中华帝国开创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革新和再创造,一切都要向前走,向前看,而不是回头去看那些死人的经验和建议。

倘若我们不能理解嬴政和李斯的想法,就很容易将二人的行为和扼杀思想联系起来,这是不成立的,就如同接下来要发生的坑儒一样。

坑儒事件的直接挑起者是卢生,还有他的好“基友”侯生。自从卢生和石生胡编了“亡秦者,胡也”的话后,石生就和卢生告辞了。

卢生请他留下来,一起享受荣华富贵。石生说:“吃香喝辣,号令众人,谁不想?但是靠坑蒙拐骗得来的荣华权力,岂能长久?趁现在嬴政还没有抽风,我还是走吧,你也要远离嬴政。”

卢生叹息道:“哪里那么容易,你走可以,我想走就难了。既然你要走,我也不挽留,他日江湖之上相见,请赏碗饭吃。”

石生走后,卢生就开始忽悠嬴政,把嬴政忽悠得晕头转向,卢生也成了人上人。后来他衣锦还乡,遇到了他的狂热崇拜者侯生。

两人交谈之下,立即成为好友,卢生把侯生推荐给嬴政,二人同时享受嬴政赏赐的荣华富贵。

在卢生有限的人生智慧里,他以为让嬴政躲藏起来玩神秘,可以让嬴政脑子退化,最后成为一个傻子。

然而,很快他就发现了自己的智慧局限,嬴政要比他高明得多。嬴政的确在玩神秘,可依然保持着对事物的洞察力。

他常常问卢生这样的问题:玩神秘到底要玩多久才能见到神仙?神仙给的长生不老药是否可以得到配方?这种不老药是否可以大批生产,从而更廉价,让所有人都能吃上?

卢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渐渐力不从心,不能让嬴政满意。

嬴政改变了从前对他的友好态度,渐渐代以冷淡,后来就是冷漠。卢生感受到了。内心不强大的人,做了亏心事后,总是心虚。卢生整日都生活在惶恐中,这种心理状态特别糟糕,他不能和别人说,只敢和侯生说。

他说给侯生听,侯生不以为然。侯生是读过很多历史的人,他说:“最高领导人都是这个德行,情绪化,喜怒无常,因为他们压力大啊,所以他们很容易就会赞赏一个人,也很轻易就会对一个人愤怒,这是他们的基本特征。你担心什么啊?”

卢生仔细想了想,竟然觉得这话有点道理。卢生想岔了,他因为不希望被嬴政抛弃,而相信了嬴政不会将他抛弃。

某天,嬴政在一个隐秘的行宫里召见他。卢生在去的路上,看到山上的花正在努力绽放,虫子从地下钻出,对这个世界发出叹息。他的眼皮就开始跳起来。

他试图用某种法术让眼皮停止跳动,可很快他就想到,自己根本没有任何法术。

见到嬴政时,嬴政正懒洋洋地斜躺在椅上,旁边有几个美女,正在给他打扇子。

卢生浑身哆嗦,当时是春天,根本不冷。

嬴政向他伸出手去,招呼他:“近一点。”

卢生就向前多走了几步,嬴政又向他招手,他又向前多走了几步。

嬴政命令他:“抬头看我。”

卢生就看,他吓了一跳,嬴政的脸苍白无一丝血色,而且像是发霉了,卢生能听到嬴政像蜥蜴一样的呼吸声。

嬴政对他说:“最近朕的身体特别差,你准备好了吗?”

卢生明白嬴政的意思,说:“差不多了。”

嬴政又问:“那什么时候可以启程去海上?”

卢生只好说:“随时都可以。”

嬴政从椅子上挣扎着坐正了,盯着卢生,把卢生的屎尿都盯了出来。他问:“你知道徐福吧?”

卢生点头,在大秦帝国,没有人不知道徐福的。

嬴政压低了声音说:“有探子回报,这个孙子在琅邪出现了。他居然没有去找神仙!”

卢生并不吃惊,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神仙,除非徐福自己变出一个神仙来。

嬴政看着卢生说:“咱们一起去找徐福,问问他什么意思。”

卢生知道,嬴政的话还没有说完。

嬴政果然还有话:“你这次要和神仙见面,拿回长生不老药,否则……”

卢生看了眼嬴政,他好像看到了嬴政脸上的苔藓,正在快速生长。

不知什么原因,卢生忽然觉得恐惧消失了,从他内心深处,升起了一股从来没有过的勇气。他站直了,双腿夹得特别紧,为的是不让屎尿继续下行:“皇上,您千万不能有所怀疑,一旦怀疑,就心不诚,心不诚就不灵。但我向您保证,这次一定拿到不老药,否则我把人头给您。”

嬴政向他伸出拇指,说:“好,这可是你说的,我不相信你不怕死,哪怕你是神仙。”

卢生离开嬴政,跑回自己的房间,换了身新衣服,就去找侯生。

两人进行了一场对嬴政为人、为政的精彩评价。

卢生对侯生说:“嬴政这个人一旦打定主意便一条道走到黑,死不回头,你说这是缺点还是优点?”

侯生回答:“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认定一件事情是正确的,为何要回头?我认为这是优点。”

卢生说:“他本来就是个国王,侥幸吞并了天下,什么事情都为所欲为,自认为从古至今没有人能胜过他。你说这是不是缺点?”

侯生回答:“这是优点啊,人要有高度自信,至于你说他为所欲为,恐怕是因为你不是他,无法了解他为所欲为的真实想法。”

卢生说:“嬴政一心只信任狱吏,只把狱吏当成宝贝,虽然找了许多儒家学者做博士,可只是个摆设,根本不加以重用。那几个丞相,也只是按照他的意思行事。”

侯生说:“这是因为秦国就是靠狱吏起家的,儒家知识分子只是作为思想的代言人存在。他不让儒家人有具体职权,全是他的制度所定。中央集权,丞相当然要听皇帝的,否则,就不是中央集权了。”

卢生说:“他的权力太大,没有人敢对他提出反对意见,现在大臣、知识分子那么多,都是畏首畏尾,敷衍应对。照此下去,他就成了孤独的暴君,而他的下属也丧失了血气,渐渐变成娘儿们。”

侯生说:“哎呀,你这话说得就严重了,想当年,嬴政扫六合,如扫灶台灰。”

卢生说:“时移事易,现在不是从前。嬴政为了集中权力,即使玩神秘,仍然每天要批示大量奏折,可见其对权欲的渴求多么重。咱们给他这种人找不老药,就是为害天下。”

侯生说:“勤奋是好事啊,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坏事?”

卢生说:“少废话,咱俩赶紧逃吧。”

侯生不明白了:“就因为你说的这些?”

卢生说:“我跟你直说吧,刚才这些都是借口。咱们真正要跑的原因是,嬴政让咱们去找不老药,如果找不到,就宰了咱们。”

侯生大叫一声:“哎呀,你不早说,赶紧逃跑。”

两人在逃跑前,还做了件无耻的事。他们逃跑也要跑出个正当理由来,所以到处传播上面那段对话,他们想给别人一个感觉:我们逃跑,不是因为找不到不老药,而是因为嬴政的种种恶行,不能让他得到不老药。

世界上有一种最无耻的东西,叫借口。它最大的恶就是掩盖真相。卢生与侯生的行为,就是明证。

不得不说,卢生这个人很好面子。而好面子的人大都有个特点,那就是半瓶子醋。卢生本来就不是什么术士,对神仙之道的了解非常肤浅。只不过上天向他打开了幸运之门,让他和嬴政有了交集。

和嬴政产生联系,让他忽然觉得自己伟大起来,认为自己真知神仙之术。他把自己忽悠成了无所不能的术士。最后,他有了面子,为了不丢这个面子,他诋毁嬴政不配得到不老药。

咸阳城的术士群,立即被他的那番话激起了反应,到处都在说嬴政的刚愎自用,大权独揽,不听人言。

嬴政虽然在玩神秘,但耳目仍然好用,他很快就知道了。

他暴跳如雷,说:“我前段时间没收天下的图书,让人把没有用的书籍都废弃了。我还广招方术之士,以兴太平之世。方士们都说他们要苦思秘计,寻找长生不老药。现在我却听说,不知是什么缘故,卢生居然把我诽谤得一文不值,把我看作一个极不道德的人。”

他说完这段话,由于生气而气喘吁吁,喘了好久,他拿出皇帝的威严命令司法部门:“你们给我把卢生找到,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如果找不到,你们就不用回来了!”

同时,他还下令:“把咸阳城卢生那些同党都捉起来,不要再让他们妖言惑众。”

赵高在一旁早就煞有介事地气得鼻子冒烟,说:“皇上您对卢生多好,他竟然如此诽谤您,而且他的同党也是不分青红皂白,竟然说您是个暴君,应该把他们都捉住处死。”

嬴政敲着桌子说:“快快快,把卢生和他的同党全部捉来。”

很遗憾,卢生没有找到,他就如同被大地吞没一样,不见任何踪影。但在咸阳城中没有来得及跑掉的术士,却全部被捉。

赵高请嬴政训话,嬴政看了一下人数,才几十人,就暴怒起来:“人太少。”

赵高说:“咸阳城里所有的术士都在这里了。”

嬴政说:“不行,人太少。”

赵高觉得这个工作有难度,就跑去找李斯。

两人最近暗地里走得很近,因为赵高需要李斯,李斯也需要赵高。

卢生诽谤嬴政事件,李斯早就听闻了。而且初闻时,还心惊胆战了一会儿,毕竟是他把卢生介绍给嬴政的,尤其让他担心的是,卢生是个假术士,如果嬴政知道了这点,非宰了他不可。

赵高来找他,他也正要找赵高,探听嬴政的虚实。赵高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李斯认真分析了一下嬴政说的那番话。

最后,聪明的老鼠发现了隐藏的食物。他问赵高:“你知道皇上为啥生这么大气吗?”

赵高说:“这也叫问题?不就是卢生诽谤皇上嘛。”

李斯摇头说:“这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有两方面。第一,卢生本来是给皇上找不老药的,居然逃跑,而且还说皇上不配得到不老药,皇上多喜欢卢生啊,对他寄予厚望,想不到被卢生背叛,这种滋味可不好受;第二,皇上提到了烧书,你还不明白吗?其实皇上觉得单纯的那些术士,不可能把诽谤传播开,只有那些喜欢议论是非的儒生,才是罪魁祸首。”

赵高立即就反应过来了,直赞李斯:“丞相大人啊,您真是高人有大智啊。”

李斯说:“其实这件事很好解决,皇上说的人少,不是说术士人少,而是想把儒生也牵扯进来。从前这些家伙胡乱谈论国家政治,现在又谈论皇上本人,这都是皇上反感的。”

赵高打了个响指,说:“我明白了,您就瞧好吧。”

李斯还要嘱咐他点什么,但赵高已经小跑出去,因为时不我待,他要尽快建立旷世奇功。

逮捕行动在赵高的指示下很快开始,秦帝国的司法官员效率出奇地高,捉住一个儒生,就先来一顿严刑拷打,先让他承认诽谤皇上,然后再让他供出其他同伙来。

儒生细皮嫩肉,哪里经受得起酷刑,纷纷招供。但他们供出的人太少,司法官员不满意,儒生只好胡编,如此一来,被抓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有460人都承认了自己诽谤皇上,罪该万死。

赵高原本要把案宗立刻呈给嬴政,可半路杀出个他的死对头蒙毅。

蒙毅把案宗全部看完,儒生们听说蒙毅插手了这件案子,都感动得号啕大哭。可蒙毅并非想为他们平反,蒙毅只是想看看,赵高在进行司法程序时是否有漏洞。

结果,赵高对法律程序的熟悉让他吃惊,滴水不漏。

但蒙毅还是想给赵高找点麻烦,因为不找麻烦,他这个主管整个帝国司法的人,就成了摆设。

李斯听说蒙毅插手进来,急忙跑来给赵高镇场。

三人又是一阵短兵相接。蒙毅指出问题:“皇上要查的是术士,为何把儒生牵扯进来?”

李斯回答道:“卢生的身份很尴尬,他既是术士也是儒生。”

蒙毅马上找到李斯的命门:“卢生可是你介绍给皇上的,他如今犯事,你要担责。”

李斯没有慌张,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他的实力派队友赵高。

赵高替李斯辩护道:“皇上问的不是卢生的来由,而是卢生产生的影响。”

蒙毅也揪住了赵高这句话的缺陷:“如果没有卢生,是不是就没有诽谤皇上这件事?”

赵高回答:“对。”

蒙毅问:“谁把卢生介绍给皇上的?”

赵高回答:“丞相大人。”

“啊哈!”蒙毅像是猜中了别人出的谜底,“那李斯是不是有罪?”

赵高说:“无罪。”

蒙毅跳了起来,说:“老赵,你脑子没事吧,明明是有罪,怎么会无罪?”

赵高说:“皇上现在最关心的事情是诽谤案,卢生是谁介绍给皇上的,皇上不过问。”

蒙毅说:“咱们一起去见皇上,看皇上是否过问。”

赵高马上反击:“那咱们也问问皇上,蒙毅日夜和皇长子扶苏在一起,到底什么意思。”

这回,蒙毅被戳中了命门,的确,他每天都和嬴政的长子扶苏在一起。扶苏虽然没有被嬴政立为太子,但按传统,嬴政之后肯定就是扶苏。两人每天到底都在谈什么,只有蒙毅和扶苏知道。

被人莫名其妙地刺了一刀,任何人都会大怒。蒙毅叫起来:“赵高,你……”

赵高回击:“你什么你!”

李斯适时地站出来,以丞相的身份训斥二人:“够了,你们以为咱们这是姬丹的太子宫啊,黑社会啊,不成体统。”

他看了看两人,赵高假装老实,蒙毅是真老实了。因为即使他没有和扶苏商量什么,嬴政知道此事后的反应,也是可以想见的。

李斯快速地结束这场谈话:“咱们也别纠缠什么卢生的来源,扶苏和蒙毅天天在一起的事情。咱们就事论事,诽谤皇上这件事,案宗已成,是不是交给皇上,大家再琢磨一下,咱们都表个态。”

赵高说:“交给皇上。”

李斯看了看蒙毅,蒙毅不说话。

李斯说:“那就马上交给皇上,一切都听皇上的。”

嬴政拿到了案宗,看到上面犯罪人的供词,气得浑身发抖。李斯发现皇上脸上的苔藓更加茂盛了,而且因为长期缺少睡眠,两眼肿胀如同青蛙。

蒙毅站在那里,铁青着脸。赵高则得意扬扬,他办了件大案,应该能名垂秦史,至少在秦帝国的司法史上,他会有一席之地。

“丞相,”嬴政气得气管炎犯了,上气不接下气,每次喘气都带着响尾蛇吐信子似的咝咝声,“这群儒家的王八蛋为什么总和我作对?帝国一建立,我就把他们放进政府做博士,难道我亏待他们了吗?”

李斯站出来云淡风轻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咱们在创新,他们不喜欢创新,只喜欢守旧,价值观不同,当然就水火不容。”

嬴政剧烈地咳嗽了一会儿,气息稍定,看着蒙毅问:“我对这些人不好吗?”

蒙毅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问我呢?

他快速运转大脑,也没有得到答案,嬴政却替他说了:“我对他们很好啊,虽然我烧了他们儒家的书,但只要来我政府,我都会给他们看没有烧的那些儒书。他们和扶苏天天谈论仁义道德,我也没有反对过啊。”

蒙毅惊了,的确,扶苏常常和这些儒生谈论王道,谈论仁义,他也劝过扶苏离这些人远些,但扶苏不听。想不到,这些事情皇上都知道。

他的冷汗从脊背上慢慢向下流。

嬴政有些气急败坏地捶打着桌子,嘶吼道:“为什么,为什么?!”

蒙毅真想把实情说出来。在他多年的司法工作中,他很明白一点,罪犯的口供根本没有意义,因为大秦帝国的司法官员向来是以严刑拷打来获取口供的,重口供而不重证据,这是秦帝国司法的弊端。所以,大多数儒生根本就没有诽谤嬴政,只不过在酷刑拷打下,承认自己诽谤。

但他不敢说这些事,因为他本人也被牵连其中。更重要的是,此时此刻,替儒生说话就是在替扶苏说话,替未来的皇上说话,现在的皇上肯定不开心。

他看了眼李斯,李斯正朝他挤眉弄眼。他叹了口气,这李斯,哪里像个帝国的丞相啊。

李斯挤眉弄眼后,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做人要低调,要庄重啊。

两人都在想着心事,就听到嬴政在上面声音微弱地问赵高:“你说怎么宰这些人?”

赵高看了看李斯和蒙毅,见二人没有反对他说话,就说:“皇上您说。”

嬴政吐出一个字:“坑。”

李斯和蒙毅离得远,没有听明白,赵高则扯起嗓子喊道:“遵旨,将儒生们活埋。”

活埋在秦帝国不算最残酷的死刑,秦帝国最残忍的死刑是具五刑,李斯后来就死于此刑。具五刑是一套流畅的组合拳:黥(在罪犯脸上刺字)、劓(用刀割掉罪犯鼻子)、斩左右趾(砍掉罪犯左右脚趾)、笞杀之(用藤条或荆条将罪犯活活打死)、枭其首(斩罪犯首并将首级示众)、菹其骨(将罪犯尸骨捣烂)、肉于市(在市场上将罪犯的肉卖掉以供食用),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有诽谤漫骂行为者,先割断其舌)。

由此可知,嬴政并没有对460多个儒生进行具五刑,这说明他对知识分子还是有一点尊重的。

这460多人被活埋,对于他们本人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关键在于,他们的死去引出了大秦帝国相当重要的一个人,他就是皇长子扶苏。

扶苏在整个大秦帝国的统一和创建过程中,形象一直很模糊。我们甚至不知道他是哪年出生的,只知道,他和嬴政的性格迥然不同。嬴政刚硬中带有阴柔,扶苏只有温柔没有刚硬;嬴政喜欢用严酷法律来办事,扶苏则喜欢谈仁义讲道德;嬴政做事向来雷厉风行,认准事情,必要做到底,扶苏则优柔寡断。

但有人喜欢扶苏,那就是那些儒生还有蒙毅。儒生喜欢扶苏,是因为扶苏的品质很符合他们对一个君子的要求;蒙毅喜欢扶苏,是因为他将来有可能成为皇帝。

460多人要被活埋的消息传到扶苏那里时,扶苏正在修身养性。一听到消息,他马上就要死要活地见嬴政。

老爹嬴政只好接见他。扶苏就劝老爹说:“天下刚平定,远方的百姓尚未归顺。这些书生口称孔子之教,以孔子为榜样。现在您以重法严惩他们,我恐怕天下会发生动乱,请您考虑。”

这段谈话,如果不是后来写历史的儒家知识分子瞎编的,那就只能证明扶苏是个蠢材。

他所说的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都在挑动嬴政的敏感神经。这不是劝阻,而是威胁。另外,他的这段话,和事实不符,嬴政不可能听。

扶苏说,天下刚平定——难道他脑子坏掉了,大秦帝国已经存在了快十年,怎么能说天下刚平定?他说,远方的百姓尚未归顺——这似乎是事实,但靠儒家那一套就能让远方归附?书生们口称孔子之教——好像天下所有人都认识孔子一样,但实际上,当时除了读书人,有谁认识孔子?所以处罚拿孔子做挡箭牌的那些人,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扶苏的意思是说,只要您处置了这些儒生,就有可能天下大乱——这是高烧烧糊涂后才会说的话。嬴政消灭东方齐国,那里儒生多如驴毛,被嬴政杀掉的也多如驴毛,也没见这十年来,齐国儒生们反抗。

所以,这段说辞,给嬴政的感觉是危言耸听。它不但不能说服嬴政,反而让嬴政对儒生更加厌恶。

他一怒之下,在下令活埋儒生的同时,也下令让扶苏到北方的蒙恬大军中去做监军。

我们现在无法猜测嬴政的本意,是让扶苏去体验生活、锻炼自己,还是真就是特别反感扶苏。但我们能确信的一点是:刚性的嬴政不可能喜欢柔顺的扶苏。

随着儒生在坑里哀号惨叫,扶苏孤零零地踏上了北上的行程,他的出场就是离场,对于他这种性格的人而言,人生其实在此刻已经结束了。

嬴政的精彩人生好像才走过一半,他焚书和坑儒是为了向帝国内不和谐的思想开战,当思想再也掀不起一点浪花时,他开始向死亡开战。

公元前211年,嬴政开始谋划下一次巡狩。他和李斯、赵高、蒙毅等人商量巡狩路线。三人的见解很不一致。

蒙毅主张去北方,据说蒙恬虽然在北方把匈奴打得到处逃窜,还修建了长城用来防御,但匈奴的残余势力仍在,皇上应该去那里用皇威震慑匈奴,把他们活活震死。

赵高则认为北方匈奴不足为患,现在迫在眉睫的事就是要解决不老药的问题,所以应该去东方。

李斯站在丞相的角度建议嬴政去东南方,据可靠情报,楚国故地局势不稳。

三人都有各自的理由,嬴政就来了个大杂烩,说:“那咱们就东南西北全都巡狩一遍。”

说完这句话,他就开始剧烈地咳嗽,咳嗽声震动屋瓦,震散了白云。

巡狩事宜正在紧张筹备时,嬴政偷偷跑到骊山陵墓去视察,现场工作人员兴奋地对他说,按现在的进度,要完工的话不出两年。

嬴政点头,但不是那种满意的点头。然后他下令:“把报告的人拖出去枭首。”

其他工作人员,魂飞魄散又莫名其妙。嬴政再问工程进度时,这些人不知该怎么回答,其中只有一个和术士有过来往的人,窥透了嬴政的心思。骊山陵对嬴政而言,就是个催命符,它越是早建成,嬴政心里就越不安。

所以在回答嬴政对工程进度的问话时,他回答:“皇上您说什么时候完工就什么时候完工。”

嬴政大为满意,但他马上下令将此人“具五刑”,因为这人居然胆大妄为,敢猜测皇上的心理。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李斯的耳里,他确信一点,皇上神经已经不正常了,儿时被迫害的恐惧潜伏了多年后终于发作了。

公元前211年时,嬴政49岁,这个年纪在那个时代已算高寿,或者说,离死亡不太远了。对于他人而言,这并不算什么,人都有生老病死,但对于一直追求长生的嬴政而言,这就是晴天霹雳。

李斯和赵高谈起皇上在玩神秘后的许多不正常行为时,赵高不以为然。他说:“皇上的心思你别猜,你猜来猜去的,猜不明白徒增烦恼,而一旦猜中,你就完蛋了。”

李斯认为赵高有高超的侍奉嬴政的智慧,然而,皇上如果真完蛋了,那这个帝国怎么办?

可这个问题,他并没有深究下去,原因是大秦帝国的事务太多,永远都处理不完,仅以咸阳为例,两大基建工程——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就够中央政府的全部官员从早忙到晚了。

所有大秦帝国的高级官员,在和嬴政接触后,都达成一致:皇上怕死,所以这次肯定要得到长生不老药,如果得不到,倒霉的可就不仅仅是那些术士了。

嬴政越是怕死,死亡来得就越快。

这年(公元前211年)夏天,帝国东郡(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处)行政长官忽然就跑到咸阳城求见丞相李斯。他有大事报告。

东郡行政长官对李斯陈述大事经过:“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天空忽然大亮,照耀得大地如白昼。一块巨大的石头砸在地上,砸出个深坑。第二天,我检查了石头,不过是在天上和家人走散的一块陨石。”

李斯打断他道:“只是块陨石,你就跑来报告,想升官想疯了吧。”

东郡行政长官说:“非也,陨石很正常,但陨石上有字正常吗?”

李斯问:“什么字?”

东郡行政长官说:“您让皇上赦我无罪,我才敢说。”

李斯说:“你的老命包我身上。”

东郡行政长官才神秘地说道:“七个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李斯一惊,不说话了。

东郡行政长官凑过来,展开一卷竹简,上面画了块巨石,巨石很丑,可以确定不是地球上的石头,石上有凿刻出的七个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李斯说:“这事非同小可,必须报告给皇上。”

东郡行政长官频频点头,他想亲自去见皇上,但李斯却认为,还是他自己去最好。他对这个呆头呆脑的家伙说:“这种事不是什么好事,万一皇上认为这是你们那里的百姓伪造的,你就吃不了兜着走啦。”

呆头呆脑的家伙被李斯这句话吓了个半死,结巴起来:“丞相大人,我……我……我,您说过……”

李斯打断他,说:“你放心,我保你老命。”

送走那个浑身哆嗦的官员,李斯急忙跑来找嬴政,把事情经过一说,然后呈上竹简。嬴政看得特别仔细,满脸冒汗。

最后,他把竹简递给赵高。赵高只看了一眼,就说:“这可不是什么天意,你看这字,明显是人为的。”

嬴政点了点头,心情沉重地说:“但这石头可是真的,天降怪石,不是好兆头。”

李斯说:“皇上,天上掉东西本是正常的,历史上记载了很多天上掉石头的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当地百姓可恶,居然刻字,毁坏文物,应该诛杀。”

嬴政又拿过来看,最后问李斯和赵高:“你俩确信这是人的字,不是神的字?”

两人异口同声说:“的确是人刻上去的。”

嬴政茫然地点了点头,他非常不高兴。这七个字和他一直追求的长生不老的愿望截然相反,打破了他心中的美梦。

即使他相信这是人刻的而不是神仙刻的,他也不高兴。天意民心,天上掉下个石头,有人在上面刻下这种恶毒的话,这分明是老百姓希望他早点死。一个人活在别人的诅咒中,无论如何都不会开心。

他自称皇帝以来,第一次反省自己,反省了许久,也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他问李斯和赵高:“朕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吗?草民们如此希望朕去死?”

这种问题,只有一个答案。李斯和赵高同时说:“皇上永远是对的,草民不识好歹,应该处以重刑。”

嬴政紫色的嘴唇动了动,下令:“查!”

秦政府马上在陨石附近开始搜查,对各种可疑人士严刑拷打,但最终也没有查出谁是刻字人。

嬴政对这种结果似乎早已料到,所以根本没有继续查下去。他下令:“当地所有居民全部具五刑。”只有在那些人全部死透了,血水在地上开始凝固后,嬴政的心情才慢慢平静下来。

很快,他又下令:“把那块石头烧了。”

李斯和赵高,吃惊得张大了嘴巴。

在大秦时代烧毁一块陨石,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陨石不是地球上的石头,它的硬度和耐热性极高。秦代对火焰温度的控制远不能达到要求,所以必须玩命烧,才能烧掉。

嬴政独自一人待在深宫,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如此冷清的情境下,胡乱思考他的人生。这种胡乱思考,不受他控制,就如同一匹脱缰的马,在他脑子里纵横驰骋。

脑海里冒出来的都不是好念头。他想到自己注定会有一死,这个念头激烈地冲击他的大脑。他想把它从脑子里清除,但怎么也做不到。他竭尽全力试图把这个可恶的想法扭转,可这匹脱缰的马,正在控制他,而不是受他控制。

嬴政只觉得一阵无力,嘴唇泛起紫色,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悲伤,名为恐惧的大手此时紧紧攥住了他的心脏。透过重重帘幕,他只觉得那块陨石仿佛长了一双眼睛,正冷冷地凝视着自己。

陨石正在被几千人用火燃烧,发出凄厉的惨叫。它从天上来时,根本没有想到会受到如此待遇。

陨石的惨叫声入了嬴政的耳。他受不了了,眼前出现了各种妖魔鬼怪,就在这些妖魔鬼怪全部扑向他时,他大喊一声:“来人!”

话音才落,从黑暗中立即奔出来无数太监还有侍卫。他们一股脑地跪下,山呼万岁。

嬴政从沙哑的嗓子里挤出几个字:“去请李斯。”

李斯正和赵高在焚烧陨石现场监工,两人被火烤得浑身冒汗,但陨石似乎没有一点变化。

闻听嬴政召见,李斯高兴得要命,屁颠屁颠地就跑来见嬴政。

嬴政问他:“石头怎样了?”

李斯说:“正在烧。”

嬴政想了一想,自言自语道:“石头上的字,是石头自带的还是人刻上去的呢?”

李斯正色道:“皇上,那字明显是人刻上去的,如果宇宙中真有未知生命,他也不会懂咱们的文字,怎么会刻字?”

嬴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以一种委屈万状的语气说:“李斯啊,天下人怎么就如此盼望我死?我为他们呕心沥血,他们却恩将仇报!”

这也是李斯搞不明白的问题,嬴政未统一天下时,天下一月一小战,两月一大战,尸横遍野,妻离子散。嬴政统一天下后,百姓都不知战争为何物,为什么百姓不爱太平爱战争呢?

李斯正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嬴政已经继续说下去了。

他说:“我就像那夜晚荒野里的竹子,有人看不到光明,我就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路。可被照的人,看到了路,结果却诅咒我。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更伟大的事情呢?”

李斯说:“是啊,我早就说过,人这种东西,本性是恶的,他只顾自己那点利益,无论你对他有多好,一旦自己丧失一点小利益,他就指责恩人。”

嬴政咳嗽起来,许久才停止,但脸因剧烈咳嗽而憋得通红。他看着李斯,疑惑道:“他们丧失了什么小利益?”

李斯“呃”了一声,说:“皇上,我只是打个比方。”

嬴政怅然若失,过了一会儿,缓缓说道:“我是在想啊,自帝国建立以来,大搞建设,百姓们本应该在战乱之后休养生息,可咱们没让他们闲着啊,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工程紧急,死伤无数。北境建长城,南境又派远征军,咱们是不是太折腾了,所以才让老百姓对咱们不满?”

李斯大叫一声:“皇上,不可这样想。”

嬴政被吓了一跳,李斯神色焦虑地道:“皇上,咱们做的事业——皇帝制度、郡县制、中央集权,可是千万年来没有人做过的,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休养生息理论上固然好,但要看形势啊,六国贵族和百姓,被我们以血腥手段征服,心中怨气过重。如果我们让他们休养生息,不就是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吗?到时,他们休养好了,又卷土重来,那咱们还要经历一番血流成河的战争。皇上您想想,哪个更保险?”

嬴政若有所思,李斯继续说道:“让百姓忙碌起来,是不给他们积蓄造反资本的机会,当初咱们就是这样说的啊。皇上您可千万不能改弦更张,让他们服劳役,只是在消耗他们的体力,去除他们对大秦的愤怒,消去他们的斗志,等这一切完成,我们自然会让他们休养生息。”

嬴政晕晕乎乎地说了句:“按你的意思,我这是燃烧自己,烤死别人啊。”

李斯说:“此时此刻,只能如此,否则,帝国会垮台。”

嬴政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说:“我要永生永世统治我的帝国。”

这句话,无论是李斯还是嬴政都不信,所以两人都陷入了沉默,长时间的沉默,最终变成了死寂。

在一片死寂中,嬴政终于开口说话了:“李斯,你去烧那块石头吧。”

李斯还想说点什么,但看出嬴政已经不想再和他多谈一个字,马上就鞠躬出去,他隐约听到嬴政召唤一个太监,命令太监:“去请蒙毅。”

李斯竖起耳朵,把耳朵竖得好长,他清晰地听到了“蒙毅”这两个字。

蒙毅急匆匆地来了,他永远都是这样。只要是嬴政召见,不管在做什么,他都会急匆匆地来,就如同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嬴政一样。

嬴政几乎是瘫坐在椅子里,房间特别大,但除了嬴政,空无一人。

嬴政要蒙毅坐在他对面,然后是长时间的沉默。嬴政不开口,蒙毅绝不会开口。

“你知道东郡那块石头的事吧?”嬴政终于开口。

蒙毅点头说:“知道。”

嬴政问:“你怎么看?”

蒙毅说:“这是奸民捣鬼。”

嬴政不说话了。

蒙毅也不说话。

不知是哪里来的风,从嬴政背后厚重的帘子里吹了出来,阴风阵阵。

“你想没想过陨石为什么会落在东郡?”

蒙毅不是术士,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嬴政就拍了拍手,帘子后面突然闪过一个影子,像是鬼魅,飘到了嬴政身边。

蒙毅吓了一跳,问:“皇上,这是谁?”

嬴政说:“他叫徐仲,是我新认识的术士。”

蒙毅要叫起来:“皇上,卢生事件……”

嬴政摆手,制止他:“不要和我谈卢生,他和卢生不一样。”

蒙毅只好不谈,可内心已经升起愤怒,正是因为这些术士,皇上才变得神经兮兮的。但徐仲的确和卢生他们不一样,他从不和嬴政谈长生不老药,他只谈天象。他所有的知识和高度智慧都放在用天象来解释人事上了。

嬴政说:“徐先生,请解释一下这件事吧。”

徐先生很谦卑地向蒙毅行了个礼,清瘦的脸色很红润,眼睛炯炯有神,不像是骗子。他行礼完毕,就开口说道:“最近天象有变,但这东西太复杂,我说了,你们也不明白。我就直接说结果,陨石落东郡,不是偶然的。”

蒙毅来了句:“难道陨石知道自己会落到哪里?”

徐仲看了眼嬴政,嬴政示意他继续。

徐先生继续说:“此陨石落到东郡,东郡是什么地方?是当初秦国宰相吕不韦攻下来的。而石头上又有字,丞相李斯说,是有人刻上的。我倒认为是天象所示。”

蒙毅接过话头:“你凭什么这么认为?”

徐仲笑了笑,向嬴政鞠躬道:“请允许我说句冒犯的话。”

嬴政点头说:“尽管说。”

徐仲看着蒙毅说:“当今天下,没有一人称皇上为‘始皇帝’,连皇上自己也只说过一次,谁人知道这件事?”

蒙毅一想,这个家伙说得还真对,在人间,的确是没有人称皇上为“始皇帝”啊。

“所以,”徐仲扬扬得意地说,“我觉得这是天神,或者说是天象所刻。”

嬴政苍白的脸如雪一般,因紧张而咬破了紫色的嘴唇,红黑色的血流了出来。

他哆嗦着,对蒙毅说:“你看,这就是天意,吕不韦打下的东郡落下块石头,上面刻了我要死的字,这是吕不韦来报复我了,看来我真要死了。”

蒙毅觉得这太可笑,但这话是皇上说的,所以一点都不可笑,而且很严肃。他想了想,说道:“人死了就死了,吕不韦不可能来报复您,您对他可是仁至义尽啊,他是自己作死的,一个死有余辜的人,怎么会来报复?”

嬴政没有说话,徐仲却有他的独特解释:“陨石落东郡,天显吕不韦。当然不是吕不韦亲自来报复,这是陨石给皇上的信号,说明朝中有如吕不韦这样的人,要篡权夺位。”

蒙毅这回叫出了声:“这是放屁!”

他脸色因激动而泛红:“皇上,当今朝堂之上,谁有当初吕不韦的权力?即使有,君臣和睦,不可能有二心人。徐仲借天象,挑拨君臣关系,按律法,当枭首。”

徐仲暗骂蒙毅,心说,怪不得整个朝堂上没有人喜欢这个家伙,原来是个畜生啊。

蒙毅不是畜生,他深谙大体,即使和李斯经常吵得不可开交,但那是政见的不同,和私人恩怨无关。他和原赵国的蔺相如一样,都认为国家的稳定乃至于强盛,需要重要官员的和而不同。

他立即察觉徐仲这个浑蛋比卢生以及那些被活埋的人还要卑鄙可怕,当他说完要把徐仲枭首的话后,他希望嬴政能同意。

但嬴政不同意,嬴政相信徐仲的话,就如同他当初相信徐福、卢生的话一样。不过,嬴政也有自己的判断,他问蒙毅:“李斯如何?”

蒙毅高声道:“丞相李斯虽然对法律问题一窍不通,但对于帝国大方向上的把握很精准,而且对皇上忠心耿耿,皇上不应该问这样的话。”

嬴政笑了笑,说:“蒙毅啊,你呀,太没有心眼了。”

蒙毅又高声回答:“皇上,臣有心眼,是为皇上和帝国服务一辈子的大心眼。”

嬴政满意地点头,嘱咐他:“今天的事,你就当没有发生过。”

蒙毅不说话。

嬴政说:“我也当没有发生过。”

蒙毅这才很高兴地行礼,喊道:“皇上万岁。”

嬴政听到“万岁”这两个字,不禁轻轻地叹口气。

叹息绕梁,久久不散。

陨石继续在大秦帝国的东郡燃烧着,它发出的痛苦呻吟让燃烧它的人,忍不住想放声大哭。在黑暗中,冲天的大火光顾了大秦帝国最黑暗的角落,只有骊山陵例外。在骊山陵里,时光停滞,寂静无声,嬴政走在里面,就如神仙行走在云上。

似乎只有在骊山陵里,嬴政的头脑才特别清醒。他知道帝国现在的发展速度,也知道哪里有障碍,更知道帝国这艘巨轮的舵虽然在他手中,他也仍然用他这个年纪不可能有的精力在精心治国,但是,他能听得到帝国在气喘吁吁。

他想让帝国恢复元气,可是,正如李斯所说,帝国不能歇息,绝对不能。即使前面是万丈深渊,帝国也不能停下来,因为一旦停下来就会轰然崩塌。

嬴政别无他法,只好用权力来让时间“变慢”一些,让帝国活得更久一些。他对掌管历法、天象的官员说:“把历法向后退一年。”官员说:“是,皇上,皇上万岁。”他又说:“让时间停止一天,今天就是昨天。”官员说:“是,皇上,皇上万岁。”他又说:“我今年三十岁,你们也把年纪退后二十年。”官员说:“是,皇上,皇上万岁。”

他让术士徐仲盯着天空,观察天象,不能睡觉。徐仲因为几个月不睡觉,眼睛就再也闭不上了。在陨石燃烧了十天后,徐仲来找嬴政,对他说:“皇上,大事不妙啦。”

嬴政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起来,惊问:“怎么啦?”

徐仲说:“我观察到了荧惑守心。”

嬴政“哦”了一声,脸色发青,嘴唇变绿,险些晕倒。

荧惑指的是火星,由于它荧荧似火,行踪捉摸不定,因此中国古人称它为“荧惑”。

荧惑守心的“心”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心宿有三颗星,古代天文学家认为它分别代表了皇上、皇太子以及宰相。荧惑守心,则是指火星在心宿内停住了。

古代天文学家认为这是最不吉祥的事情,它预示着皇帝玩完,皇太子玩完,宰相也玩完。总之,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就是最高领导集体被一窝端。

嬴政还没有从陨石刻字的痛苦中苏醒,又来了荧惑守心,纵然意志力再强大,也受不了如此连击。

他的嘴唇哆嗦着,命令道:“去请李斯、蒙毅、赵高来。”

李斯、赵高乐呵呵地来了,最近几天,两人在陨石现场烟熏火燎,难受得要命。蒙毅也急匆匆地来了。

三人看到嬴政半死不活的样子,很是心疼,就问什么事。徐仲代替嬴政回答:“荧惑守心。”

蒙毅惊了一下,赵高脸色发白,呜咽起来:“皇上,这这这……”

只有李斯,出奇地平静。

嬴政对李斯的反应,大为疑惑,问他:“你怎么回事?”

李斯说:“臣想到一个故事。”

赵高在一旁擦着眼泪,说:“丞相,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讲故事。”

嬴政让李斯接着说。

李斯就讲了起来:“东周时期宋国的领导人宋景公在位时,就发生过一次荧惑守心。当时主管天文的官员就对宋景公说,可以把灾祸转移给相国。

“宋景公说:‘相国是我的左膀右臂,我不忍。’

“天文官员说:‘那就转移给百姓。’

“宋景公又说:‘百姓是为君之本,我不忍。’

“天文官员说:‘那就转移给年岁。’

“宋景公更不同意,说:‘年岁不好,百姓会饿死,我还当谁的君主?’

“最后,天文官员高兴地对宋景公说:‘您这三句有君主之德的话,上天会听到的,荧惑应该会移走。’

“很快,荧惑果然移走了。”

李斯这个故事一讲完,赵高先叫起来:“哎呀,原来可以转移祸害啊,皇上,咱们赶紧转移吧。”

蒙毅在心里啐了赵高一口,向嬴政说道:“皇上,丞相的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您,只要具备君主之德,什么荧惑守心,都不怕。”

嬴政看向李斯,他想知道李斯讲这个故事的用意。

李斯说:“皇上,其实天象也会乱来的,只要人事不乱来,天象奈何不了人事。”

嬴政又去看徐仲,徐仲喜欢赵高的意见,因为赵高认可了他的专业。他对嬴政说:“荧惑守心乃天机呈现,帝国必有大变,不过我认为此次灾难不在皇帝身上,而在……”

李斯一哆嗦,不在皇上那里,那就只能在皇太子和丞相那里。但嬴政没有立皇太子,那就只能在丞相那里了。

他不高兴了,对徐仲说道:“你观察清楚没有?”

徐仲笑了,说:“丞相大人,帝国又不是只有您一个丞相,还有冯丞相(冯去疾)呢。”

李斯这回就更不高兴了,有些恼怒地说:“你是和我们做丞相的过不去是吧?”

徐仲要辩解,嬴政气愤地打断了两人的争吵,问徐仲:“如何破解?”

徐仲想了想说:“皇上不要待在咸阳了,出去巡狩,就可以完全避开灾祸。”

嬴政说:“我早就有此想法,只不过因为陨石的事,没有即刻成行。赵高,准备一下,去巡狩。”

赵高行了个礼,就乐颠颠地跑出去。跑到门口,又跑回来,问嬴政:“那块陨石怎么办?”

嬴政想了想说:“再烧两天,如果还烧不毁,那就是天意,便算了。”

陨石刻字事件和荧惑守心天象把嬴政折磨得心神不宁,宫中太监们看到皇上行动僵硬,脸色苍白,黑紫色的双唇让人心惊。

嬴政彻夜难眠,耳边总响起人类的惨叫声,在黑漆漆的皇宫中,他总能看到无数鬼魂。他至此才终于明白一点:永远统治这个帝国的美梦,正在慢慢醒来。无论是上天,还是百姓,都希望他去死。

但他不能死,因为另一个世界还没有向他发出召唤,骊山陵还没有竣工,他也不允许竣工。他不希望再听到和看到任何预示他死亡的消息,一个都不想。

但是,预示死亡的消息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除非他死去。

一个晚秋的黄昏,树木挂上了惊人的黄色,一骑飞驰在通往咸阳的路上。马上的人是嬴政的特使,他被派出去寻找徐福,不过半路上,发生了一件事,让他不得不原路折返,向嬴政报告。

嬴政以为使者找到了活的徐福,但遗憾的是,使者告诉他,他在半路被一个路人拦下。路人仙衣飘飘,宛若神仙。当时路上起了大雾,所以使者没有看清仙人的模样。

仙人在浓雾中把一块玉璧交给使者,说:“请替我把它交给镐池君,并且带句话给他。”

使者就问:“什么话?”

仙人说:“明年祖龙死。”

嬴政眼前一黑,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有说。使者已经把玉璧奉上,嬴政拿过来看,心里咯噔一下,这块玉璧,是九年前他巡游长江时扔进江中给江神的。

镐池君,指的就是水神。这说明什么?秦乃水德,玉璧给江神,江神不要了,不是预示着秦帝国的水德将尽?

至于“祖龙”,“祖”同“始”,而天子的颜面称龙颜,登上天子之位就叫作龙飞,“龙”是天子的象征。所以,“祖龙”就是他嬴政。

嬴政的灵魂被恐惧缠绕着,犹如陷进黑暗的泥潭,渐渐下沉。这种感觉非常痛苦,是飘浮在太空中,什么声音都没有,对一切都无能为力的那种无法排解的痛苦。许久,他才从这种情绪中缓过神来,他自言自语道:“那不是神仙,只不过是山中鬼怪而已,鬼怪只不过知道一年内的事,怎么可能知道明年的事!”

他问使者:“此事可有第二人知?”

使者回答:“只我一人知。”

嬴政点头说:“很好,来人,拉出去砍了。”

杀了使者后,嬴政的心情更加沉重。他现在的心理出奇地矛盾,一方面,他知道死亡之神在不停地向他明示要来找他;另一方面,他又不太相信自己将会死去。近十年来,他始终坚信长生不老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因为自己的种种行为,无法满足神仙的要求,所以得不到长生不老药。

人,总是如此,明知道相信的是错的,却死不承认,还告诉自己,这是对的。

他在庄严冷肃的皇宫中走来走去,不停地喘息,声音在巨大的柱子间回荡,于是他听到宇宙爆炸前的痛苦呐喊,看到许多相貌丑陋的小鬼,在他身边上蹿下跳,朝他狞笑。

他在活埋了许多术士后,又到齐地找来了很多术士。现在,这些术士围绕着他,向他诉说万年以前的神鬼。这些神鬼不在人间,若想见到他们,就必须进入另外一个空间。

他万分焦虑,脑子都要爆炸了,纵然睡觉时,也是噩梦连连,根本休息不好。他越来越虚弱,他让术士占卜如何终结这段不知从何时开始的痛苦岁月。

术士占卜后得到了三个字:游徙吉。

嬴政让术士解释。术士的解释很简单:“不要待在皇宫,要去巡游,此外还要迁徙他人。”

于是,嬴政随即下达了一个命令,三万户居民从全国各地被迁徙到北方的北河和榆中(今陕西省榆林县)。他又下命令给李斯和赵高:“立即启程去巡游。”

李斯和赵高都深知,皇上的龙体无法承受长途跋涉的折腾,李斯委婉地劝嬴政:“待身体好些再走吧,天下永远是您的,它就在那里,您什么时候去,它都在那里。”

赵高也劝说嬴政:“皇上的龙体最重要。”

嬴政不听,他召开全体高级官员会议,让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咸阳,李斯、赵高、蒙毅等人跟他去巡游。

没有人知道他这次为何如此郑重其事,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次巡游,必须见到神仙,得到长生不老药。因为,直觉告诉他,这一次如果得不到,就永远得不到了。

会议即将结束时,嬴政恍恍惚惚中忽然看到空中一面黑色的旗倒了下去,黑旗,这是秦帝国的主色。他痛苦地摇了摇头,或许是命中注定,他突然问赵高:“胡亥呢?”

胡亥是嬴政最小的儿子,也是嬴政认为在诸多儿子中性格最像自己的一个,他始终跟着赵高学习秦律法,而且有超常的发挥。

胡亥就在会议室门外,他已经站了很久,此时听到父亲问起他,大为高兴。他根本不等守门太监传唤,推开门就进来了。

强烈的阳光从门外射进来,群臣都回头看,胡亥的影子在阳光里显得异常黑暗,李斯忽然就从这情景中看到多年前他在公共厕所中看到的那只老鼠。

李斯心上喊了一句:“大事不妙。”

胡亥摇摇晃晃走了进来,向嬴政问好。

嬴政仍然恍恍惚惚的,说了句:“这次,你跟着吧。”过了一会儿,又补充了一句:“你也该跟着了。”

胡亥跪拜他的父皇,跪下去时,他斜眼看了看赵高,脸上露出特别诡异的微笑。

嬴政生命中最后一次巡狩,路线图大为古怪。从前巡游,要么先去东方找神仙,要么先去北方视察匈奴,但这次巡游,他的第一站却是和神仙与匈奴毫不搭边的湖北云梦(今湖北孝感云梦县)。

当李斯、蒙毅等人困惑于皇上这次的行程时,嬴政的回答是:“几年前咱们来云梦,就建了许多行宫,而且如今驰道已经修好,所以去那里比较方便。”

这是假话,李斯和蒙毅不信,但他们不知道嬴政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只有赵高知道。

赵高是心理大师,特别在揣摩圣意方面,相当有一套。嬴政为何要先来云梦,和最近发生的事有很大关系。

对嬴政而言,公元前221年是“天启年”,陨石刻字、荧惑守心、江神玉璧,这三件事都给了嬴政心理上最强烈的冲击。他从前太傲慢,大权在握时,认为可以扭转乾坤,天下无敌,所以他肆无忌惮,对三皇五帝都嗤之以鼻,特别是对大舜,把他两个妻子的湘山祠一把火烧光,而且还砍掉了山上的所有树木。

当年,嬴政可没有认为这是大不敬,但“天启年”的种种“天启”,让他收起了傲慢。人就是人,人定胜天,只是一时,人终究斗不过天。最终,他认为,是自己得罪了大舜,所以才有这些启示的降临。他去云梦,唯一的目的就是赎罪。

但赵高这些话,是不可能说给李斯和蒙毅听的,即使他想说,李斯和蒙毅也不想听。因为揣摩圣意,而且还揣摩得如此有道理,是大逆不道,说的人该诛三族,听的人就是同党,也该诛三族。

其实按赵高的意思,嬴政终于害怕了。这是在“天启年”之前从没有发生过的事。他和他的超级团队建立起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大帝国,他认为自己就是天,三皇五帝只不过是个屁。

从咸阳到云梦的路上,李斯敏锐地发现了这点。嬴政所到之处,但凡有古圣先贤的地方,他都要下车,焚香沐浴,祭拜一番。

这是迷信!

李斯向嬴政提出抗议:“皇上,您是千古一帝,为何要祭拜这些人?这太掉价了。”

嬴政不说话,我行我素。

让李斯更疑惑不解的是,嬴政抵达云梦后,居然让人准备最隆重的祭祀仪式,向着九嶷山(传说舜帝葬于九嶷山)遥祭大舜。

李斯张皇奔走,和蒙毅说,和赵高说。

蒙毅也觉得奇怪,赵高却一言不发。每当李斯气急败坏地絮叨时,赵高就说:“公子胡亥还等我给他讲律法,我先走了。”

李斯就和蒙毅絮叨,认为皇上变了,变得像个娘儿们,没有当年雷厉风行、唯我独尊的架势了。统治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大帝国,没有盲目的高度自信,不能坚信自己是神,反而到处崇拜神,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蒙毅说:“这好办,咱们去找皇上问问。”

两人就去觐见嬴政,嬴政开始不见,说是在为大舜祈祷。李斯和蒙毅就在行宫外站着,夜凉如水,嬴政怕冻坏两个人,就把他们请了进来。

李斯单刀直入,问嬴政:“皇上,您这是闹哪一出啊?”

嬴政很祥和地说:“哎呀李斯,我是在祭祀咱们的祖先啊。”

李斯哭笑不得,说:“皇上,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吧,您见过阎王祭拜小鬼的吗?”

嬴政不说话。

蒙毅跳出来说:“皇上,您要真心祭拜大舜,应该上九嶷山当面祭拜才对。如今在云梦,离这么远。说您心不诚吧,的确是祭拜了;说您心诚吧,好像缺了点什么。如果是‘望祭’,那在咸阳城也可以做到,为何跑这么远啊?”

嬴政仍是一言不发。

两人不能像对待囚犯一样,用暴力手段让嬴政招供,所以聊了一会儿,不见嬴政任何回响,就都告辞出去了。

二人出去时,云梦所有的鸡都叫起来,太阳在山后面,射出耀眼的光芒。

李斯向远方望去,不知是真看到了,还是他的幻觉,他突然看到了湘山祠。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嬴政的心思。

他想和蒙毅说,但终究没有说。当他看蒙毅时,蒙毅也在向湘山祠的方向看,也许,蒙毅也看到了。

因为他隐约听到蒙毅自言自语道:“哦,我明白了。”

没有人敢说出嬴政的心理,但似乎大家都知道了。嬴政这是在向当年火烧湘山祠的鲁莽行为忏悔,弥补他的罪过。

当然,这不是他良知的主动发现,而是被那些天启逼迫出来的。他不到湘山祠去祭拜,就是不想让人窥破其心思。但凡有点智慧的人,都能明白他的心思。

嬴政的忏悔故事在继续上演,在云梦望祭大舜后,他乘船顺长江而下到钱塘江,当时波涛汹涌,掀翻了几艘船。嬴政却很平和,让船只绕路120里,从狭窄的地方渡过,抵达会稽。

嬴政这种平和的行为令李斯吃惊得张大了嘴巴,一直到会稽都没有合上。他仍然清晰地记得,八年前,嬴政在长江上遇到风浪,一面大吼着“朕不是船,朕是大海,再大的海浪也掀不翻大海”,一面就把湘山祠烧了个精光。

皇上变得温和了,李斯却胆战心惊,这绝对不是好兆头,皇帝心软了,这个帝国,如果让心软的皇帝来治理,那就是灾难!

他的所有想法,以及和嬴政的所有沟通,都不能让嬴政变回从前的嬴政,李斯心里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但到底是什么,他搞不清楚。

在会稽,嬴政把各种祭祀山川神仙的仪式搞了个遍,直到乘船离开会稽去苏州时,嬴政还在船舱里沐浴更衣,抵达江苏南京附近的江乘(今南京栖霞区)时,他停了下来。

他召见了几个术士,让李斯、蒙毅、赵高,还有胡亥都到场,因为他昨晚做了个梦,梦中,他看到大舜指着江乘,又指了指他。

他觉得这是大舜想告诉他什么事。

术士掐指一算,又看了看江乘上空,说:“皇上,的确有事。”

术士说的事,就是嬴政做的梦。

嬴政在梦中看到大舜指了指江乘又指了指他,意思是,江乘将有皇帝。用术士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东南有天子气。

李斯认为这是扯淡,皇上梦中大舜指的是江乘,不是东南方。东南方可大了。

术士回答,以防万一,还是东南吧。

嬴政立即恢复了他从前的严酷,说:“不如把当地人全部杀掉。”

蒙毅立即阻止说:“如果东南真有天子气,杀人解决不了问题啊。”

术士就出主意说:“这个其实好办。第一,让河流改向;第二,找座当地比较奇怪的山,揍它一顿;第三,把当地的地名改得很恶心,这就叫破坏它的风水。”

嬴政同意术士的方法,赵高也同意,胡亥插嘴说:“父皇,为了稳妥,还是把当地人都杀了吧,咱们又不是没搞过这样的屠杀。”

李斯愕然,蒙毅也惊了一下。嬴政看了看胡亥,又去看赵高。赵高从嬴政迷茫的眼神里揣摩不出意思来,就用最简单实用的手段,跪下说:“皇上恕罪,这都是我的过错。”

嬴政深吸一口气,说:“你有什么错,胡亥说得对。不过,既然术士有办法去除天子气,杀人的事就免了吧,多此一举干甚。”

去除天子气,其实又是个浩大工程。首先是让河流改向,南京城外有条河叫“藏龙浦”,本来不流经南京城区,但嬴政让它改向,最后,这条河流经南京城区,就是今天的秦淮河。

按术士的讲法,这是让河水进来冲刷天子气。第二件事就是找一座山,术士认为南京南郊的奇山——方山很奇怪,它特别像玉玺,嬴政就让人制作了长长的一条鞭子,术士在上面吹了口气,鞭子就成了神鞭,一群人在山脚下抽打方山。

最后一招则是改地名。今天的南京在秦代时称为金陵,嬴政把它改成“秣陵”,意思是喂马,所以金陵就成了马场。不但如此,嬴政还真把它变成了马场,驱赶了许多马在南京喂养。

今天的南京有山有水,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大城,但在嬴政时代,这里只有成群的马和马粪。

在彻底去除天子气后,嬴政问术士:“可保万无一失吗?”

术士说:“万无一失,我昨天夜观天象,发现此后五百年的天子气消散了。”

嬴政怀疑地点了点头。

术士急忙加了一句:“五百年后的天子气也彻底消散,皇上您的帝国将万万年。”

嬴政放心地点了点头,他跑到海边,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去琅邪,做他此次出来最重要的一件事:和神仙谈谈。

嬴政抵达琅邪的当晚,大海退了潮,整个海面寂静如墓道。嬴政在昏黄的灯光下,注视着海面,海面上全是泡沫,就像死鱼的眼珠子,嬴政始终向往的大海,此时糟透了。

不过第二天早上,大海带着另一个宇宙的空气归来了,浪涛冲击着沙滩,发出哗哗的响声。嬴政高兴得像个孩子,在沙滩上走来走去,让海水浸泡他的脚丫子,如果不是碍于皇帝的身份,他很有可能跳到海里游泳。

他一边在海边玩耍,一边等着他的特别卫队。特别卫队早在他于南京去除天子气时就已派出,任务是找到徐福,而且必须是活的。

徐福这几年干了很多事,他把嬴政给他的童男童女放到了一个极度神秘的地方,并且在那里种植谷物,渐渐建成了一个聚居地。但他还经常回琅邪,他在那个神秘之地常常水土不服,身体大不如前。

可他越是清瘦,越是无精打采,他的创造力就越丰富,他缔造的那个世界,渐渐变成了天堂。有人劝告他,不要回琅邪了,一旦被嬴政捉到,你就玩完了。

徐福说:“我和皇上有一段缘未了,必须把这段缘了了,我才能去往另外的空间,长生不死。”

这种胡话,只有他自己相信,所以他时不时在琅邪现身一次,然后又消失不见。嬴政卫队来找他时,他正要出海去他的神秘国度,忽然他眼前一亮,跳下船说:“该来的终于来了。”

所以不等嬴政特别卫队捉拿他,他就主动自首,跟着卫队来见嬴政。

两人见面时,大海上出现了无数的海鸟,它们吵嚷着向海面俯冲,然后就掉进海里,再也没有上来。

嬴政见到徐福时,吃了一大惊,徐福瘦成了皮包骨,仿佛海风一吹,他就会跌倒。但嬴政看到徐福的精神很好,却不是那种属于人类的好,是另外一种好,嬴政说不出来。

徐福见到嬴政时,也吃了一惊,嬴政像个失魂落魄的老人,正在地狱门前,拍打着大门,让地狱开门。

两人见面,不胜唏嘘。嬴政没有责怪徐福的言而无信,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徐福做的事,徐福做不到。他这次来,是希望徐福能指引出一条路来,而不是再让徐福去寻找不老药。

徐福实话实说道:“我的确见过神仙,但代价太大。神仙所住的世界是另外的空间,它不在我们这个空间,人一旦去了另外的空间,就是世人所认为的白日飞升,就成了神仙。可是,另外的空间也有生老病死,只不过那里的人按照我们的时间来算,活得长久一些罢了。可是,当你在那儿待得久了,就会发现,那儿和我们这儿没有分别。”

嬴政对这种奇思怪论不太相信,他说:“世上有千山万水,有大海,有高山,必有不死奇人。当初我在大海上看到仙宫,就能证明世上的确有神仙,或许是我很多地方做得不对,不能满足神仙对我成仙的要求,但请你指出一条明路,不需要你去走,我来走!”

徐福望着苍老无助的嬴政,心生怜悯。他只好说出自认为可以让眼前这位老人无忧虑地去死的话。他说:“蓬莱岛上的长生不老药是可以弄到手的。可是去求不老药的人都会遭到海上大鱼的阻拦,没有人能躲过大鱼的攻击而顺利登山。若想得到不老药,就必须射杀大鱼。”

徐福还补充道:“大鱼会迷惑人,它们擅长唱歌,在茫茫大海上,人听到它们的歌声时,就会忘记航向,最终消失在大海的另一边。”

嬴政叫来他最信赖的术士,说:“徐福的话,可当真?”

术士说:“半真半假,徐福的法力不足以理解大鱼,其实大鱼就是海神。它能幻化成各种样子,比如大鱼、海水、船只、泡沫,它始终阻挠着人类向仙山进发,因为如果有一个人得到不老药成仙,那神仙世界就将死去一个神仙,海神的任务就是保护这些神仙。”

嬴政点头,觉得这种解释合情合理。他对徐福和术士说:“海神真是好人。尔等真不知我用意,我求不老药,岂是仅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天下百姓,若能大批量生产,这功劳比一统天下还要大。世人不理解我,认为我自私自利,为寻不老药,花费巨资。我不求他们理解,我只做我应该做的事,真相自有大白于天下之时。”

徐福叹了口气,他不是不相信嬴政的话,但相信和不相信,又有什么意义呢?

嬴政和他在海边彻夜畅谈,没有人知道两人谈话的内容是什么,因为包括嬴政最信任的李斯、蒙毅和赵高等人,都在百米之外,望洋兴叹。

夜晚时,苍茫的大海呜咽起来,悲壮地吹出几万年来始终为人类吹奏的曲调,嬴政和徐福观望着大海,一动不动,如同两座塑像。

第二天,徐福不见了。李斯要派人去追,嬴政制止道:“是我让他走的。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总会走,这许多年来,我太执着,所以失去了很多人生乐趣。”

嬴政说完这番话,猛地口吐白沫,浑身痉挛。众人大惊,急忙叫来御医。御医在认真地望闻问切后,对众臣说:“皇上的疾恐怕要转为病了。”

疾,是不碍事的小病,比如头疼脑热之类的;病,则是大病,有生命危险。

李斯等人露出焦急的神色,但嬴政却突然从床上爬了起来,说道:“走,趁我还有精力,咱们去射大鱼。”

士兵们按照嬴政的命令,准备好了捕杀大鱼的工具,还特意给嬴政准备好了秦帝国独有的连发弩,巡狩队伍从琅邪出发,顺着崂山、成山方向绕山东半岛东行,但始终没有见到大鱼的踪影。

一天早上,嬴政还在半梦半醒中,忽然感觉有人在他胸口狠狠地捶了一拳,他哇呀叫出声,众人跑进来,发现他口吐鲜血,已经昏迷不醒。

几个御医跑进来,连捶带做人工呼吸,嬴政才悠悠醒转。他让众人都退下,只留下李斯、赵高、蒙毅三人。

三人面色沉重,嬴政拿出所有的精神头来,对三人说:“朕暂时还不会驾鹤西去,所以你们记住了,绝对不能让我听到一个‘死’字,否则,诛三族。”

这是圣旨,三人不得不遵从,但三人都能从嬴政最近的表现中看出,死亡正在临近。御医们的脸色很难看,他们用各种草根熬制中药,希望能发生奇迹。

嬴政不相信吃药能带来奇迹,他见过太多人的死亡,知道有些人注定会死去,所以药物的唯一作用,不是改变注定的死亡,而是在延缓死亡。

他用毕生的毅力让自己相信,只要能找到大鱼,射杀它,神仙就会出现,将不老药交到他手上。

“我不是为死亡而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将永生。”他看着李斯等三人的脸,极为严肃地说。

三人只好相信嬴政的这种鬼话,跪下来山呼万岁。

几天后,他们终于在颠簸的海上遥遥望见一条大鱼,大鱼在海水中激情地翻滚,嬴政巡狩部队的船只全部围了上去,嬴政就在船上,用他那特制的弩,将那条大鱼射杀。当士兵们把大鱼的尸体抬到岸上时,所有人都认为那不过是一条普通的鲸鱼。

但嬴政却一口咬定,这鱼是海神幻化,神仙马上就来。他忽然就精神抖擞起来,连几个御医都大为惊讶皇上的身体居然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嬴政说:“你们统统给我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因为神仙马上就来了。我不希望看到任何人对神仙不敬。”

迫于命令,所有人都脱光了衣服,在海边洗澡,场面之壮观,连当初灭六国时都比不上。

洗澡完毕,众人就都跪在岸边,听着海水咆哮的声音,把无数的泡沫洒在沙滩上,又拿走。

嬴政看着大海,太阳落下海去,海上升起明月,夜色冰凉,有人喷嚏连连。嬴政反感这些惊扰神仙的人,就让人把打喷嚏的人拖到离海边很远的地方斩首。

那天晚上,海上明月看着嬴政带领着几万人在海边跪拜,又看着嬴政下令处决打喷嚏的人,明月观察得烦了,就躲进乌云里,打起了呼噜。

后半夜,嬴政困乏之极,可海上没有一丝神仙的影子。围绕在他身边的术士们闭目养神,自信神仙一定能来。嬴政看着他们,胃里翻腾起来,口中酸水涌上来,他吐了一口,说了句:“好恶心。”

第二天凌晨,大海从遥远的地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回,波涛拍打海岸,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有些士兵因为跪得太靠前,而被大海卷走。

大海仍然是大海,连几年前在海边见到的三座仙山都没有出现。嬴政失望了。

他在几个太监的搀扶下,站起来,面向大海,对术士们说:

“你们跟随我多年,坑儒时没有死,说明你们命大,神仙今日未来,我想他们不会来了。”

术士们齐声说:“皇上,神仙世界的时间和咱们的时间不一样,恐怕他已经在路上,不如再等等。”

嬴政点头说:“你们去和神仙说一下,我在咸阳等他。”

术士们惊呼:“皇上,怎么能让神仙去找您呢?”

嬴政说:“你们去吧。”

话音一落,术士身后早已准备好的刀斧手,手起刀落,几十个术士的人头滚落地上。嬴政看着滚落在他脚下的一颗人头,飞起一脚,踢进了海里。

这个动作本是偶然,可当他踢出去一颗人头时,忽然就有了快感,所以他一个接一个地把那些术士的人头,全踢进了大海。

最后,他长出一口气,说了句:“终于完了。”

完是完了,但完的过程,还很艰难。

嬴政巡狩车队离开大海,走到平原津(山东平原县)时,嬴政病情更加沉重,而且产生了无法抑制的幻觉。当他坐在车里时,他总能听到大海的咆哮,他也始终认为自己仍然在海上。

他掀开车帘,卫士们就能看到他悲伤的眼神和苍白的脸,以及那让人望而生畏的紫色双唇。他模糊地看到车窗外的路边,跪拜着他的子民,并向他山呼万岁。

他很高兴,但突然就愤怒起来,找来赵高,训斥道:“怎么会有那么多百姓在路边?”

赵高哑然,很快就回答:“我把他们都杀掉。”

嬴政点了点头,随即又改变主意道:“让他们欢呼吧。”

然后他掀开车帘,缓缓地向路边挥手示意。直到此时,他才对他的子民产生了些许好感,允许他们离自己如此近。

住宿在平原津的那天晚上,他被人从车里抬出来。他仍然能看到好多平民跪在车前,向他叩头。他说:“平身。”但平民们太尊敬、崇拜他了,死都不肯起身。

他意识模糊地对李斯说:“你看,天下如此太平,百姓如此敬我,这就是长生啊。”

李斯眼眶发红,他知道,一个人的幻觉如此深重,离死恐怕就不远了。

他和赵高去找御医,把所有御医都抓起来,让他们说实话。

首先,他想知道,皇上怎么会突然就病得如此严重。

御医们从中医极度专业的角度说:“皇上多年来为处理政事而操劳过度,又多次巡游天下,道路不好,饮食没有规律,今天吃肉夹馍,明天就吃大螃蟹,所以才会病重,而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皇上的病是日积月累而形成的。”

赵高就问:“可还有救?”

御医们说:“除非有灵丹妙药,否则无力回天。”

赵高和李斯对望了一眼,两人商议说:“皇上病重,这些御医却束手无策,该如何是好?”

这个问题,他们两人是没有答案的,唯一的答案在嬴政那里。

两人商议了半天,最终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就走进关押御医的屋子,让人砍掉了所有的御医,只剩下一个,然后对那个瑟瑟发抖的御医说:“你记住,皇上是不会死的,你若敢和他人透露半个字,诛你三族。”

御医吓得屎尿齐下,急忙叩头。

李斯和赵高干完这件事,浑身轻松,就跑来见嬴政。巧的是,嬴政也想见他们。

两人进入嬴政的临时住所时,蒙毅已经到了,双眼通红,不知道他是哭了,还是最近休息不好的缘故。

嬴政让三人就座,命令太监给三人倒了一杯水。

嬴政的神情极为古怪,如同佛祖准备讲经,他认真地注视着眼前这三个人,注视得眼睛酸疼,才开始说话。

嬴政的语调也大为奇怪,有些语重心长,又有些像是看透了自己的人生。

他说:“我终于明白为何我求不到长生不老药了,秦帝国是水德,神仙在海上属于水,水不能征服水,只能征服陆地。所以咱们能征服陆地的东方六国,但无法征服大海。可恨的是,神仙偏偏在海上。”

李斯哑然:“皇上,神仙之说,都是那群术士搞的鬼,您现在居然还相信?”

嬴政示意李斯:“闭嘴。”

他接着说:“我们创造了水德,却奈何不了水,这真是天大的讽刺。大秦帝国是不是要一世而亡?”

三人闻听此话,魂飞天外,全都离开椅子,跪下去,说:“皇上乃万万世之帝王,怎么能说这种没有骨气的话啊。”

嬴政要他们起来,指了指自己的头,说:“头疼头晕,难受得很。我总能看到很多从前看不到的东西。就在刚刚,我看到大海深处有个巨大无比的黑洞,所有的天地万物都被它吸了进去。大海可以吸纳一切,摧毁一切,净化一切,而我却无法从它那里得到长生不老药,你们说,这是不是天大的讽刺?”

赵高站出来对嬴政说:“皇上,您的身体没有问题,只需要回咸阳后精心调养,就能好起来。”

嬴政笑了,苦涩地道:“我还能回得了咸阳吗?”

三人又要跪下,嬴政阻止了。

他转向蒙毅,说道:“你即刻回咸阳,替我祭祀祖先和山神,让他们保佑我能安然回宫。”

蒙毅激动得要流泪,在这个时候,最不应该走的就是他,他隐约感觉到李斯和赵高头顶飘浮着凶神恶煞,这凶神恶煞不仅针对大秦帝国,还针对着他。

可他向来如此,皇上说什么,他就做什么,而且要做到最好。

蒙毅带着说不出的忐忑走了,嬴政这才对李斯说:“你做丞相,我很放心。”

李斯听这话很不对劲,他心想,皇上这是要立遗嘱啊,但为何要支开蒙毅呢?

嬴政当然看出了李斯的心思,于是说:“你不要误会,我信任蒙毅要重于你,祭祀山神和祖先是大事,当然要由蒙毅去。”

李斯沉默起来,赵高见缝插针:“皇上,早点休息吧,明天还有好远的路要赶。”

嬴政缓缓地从身后拿出一竹简,递给赵高:“我死后,你盖玉玺,宣告天下。”

两人又跪下了:“皇上,您不会死的,蒙毅已经回去祭祀山神和祖先,他们会保佑你的。呜呜……”

嬴政板起脸来,训斥二人:“先别哭丧,我是说一旦我死,听明白没有?”

赵高已经快速地哭成泪人,嬴政要他打开竹简。赵高颤抖着,打开了,上面只有几个字:“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赵高一看,就知道这遗嘱是写给正在蒙恬军中监军的扶苏的。

他去看嬴政,眼神里有渴望,意思是,没有别的了?

嬴政看了他一眼,吼起来:“你还想要啥?”

赵高哇哇大哭,哭声悲伤得可以让佛祖流泪。

嬴政摆手,让他闭上嘴巴,对二人说:“我所有儿子中,只有扶苏不在咸阳,我让他回咸阳,很正常的事。你们不要多想。”

两人一面点着头,一面就多想起来,这种事,不由得人不多想。而李斯和赵高的这一多想,就想出了大秦帝国二世而亡的结局。

为什么是中国赵匡胤:乱世枭雄开启文治盛世当新手甄嬛穿进如懿传里的陈婉茵重生后我在都市捡塑料瓶无敌咒回:刚到咒回,我把大爷得罪了开局二十万大军,主角惹我干嘛!重回1981,从赶山开始致富陪房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