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一本书读懂大秦史 > 第七章 开疆辟土

第七章 开疆辟土(1/1)

秦始皇称帝后,频繁用兵,开疆拓地,继续向西南、东南和两广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并在北方有效地遏止了匈奴族的骚扰,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使多民族国家的统—得到进一步发展。

1. 经略南越

时间公元前220年

人物尉屠任嚣

“百越”又称“百粤”,得名于南方诸越,是对名称各异的越人的泛指。他们有与中原地区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标志,其中断发文身、铸铜为鼓等是其最显著的特征。“百越”的分布区域很大,许多部族的流动性也很强,其活动范围波及江淮以南的广大地区。一般说来,依据分布地域,一些大的族属大致可以分为:分布于今浙江绍兴一带的“于越”,分布于今浙江南部瓯江流域温州一带的“东越”(又称“东瓯”);分布于今福建闽江流域福州一带的“闽越”,分布于今广东及其以南的“南越”,分布于今广西及其以南的“西瓯”(又称“骆越”)。

诸越之中,于越与中原关系最密切,政治、经济及文化水平也最先进。自战国中期始,于越,东越和闽越都在楚国势力范围之内。

南越和西瓯地处五岭(即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以南,秦初虽处于原始部落阶段,过着半渔猎、半农耕的生活,但与中原交往已久,联系密切。进入春秋以后,强楚一方面北上中原问鼎,一方面南下岭南开拓。战国初期,楚悼王锐意变法,国家富强,于是“南平百越”,占领“洞庭、苍梧”等地,岭南地区也成为楚国势力范围,可见,诸越与中原联系密切,又得楚国长期经营;在此基础上,秦灭六国,统—中原,挥师南下,开拓岭南,已为势所必然;秦朝建立不久,秦始皇便集结五十万大军,分路向“百越”地区大举进攻。秦军很快占领东越(又称东瓯、瓯越,活动在今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大致以温州一带为中心)、闽越(活动范围在今福建省境内,以福州为中心),这一路秦军顺势南下。与此同时,另一路秦军也从湖南向岭南地区的南越发动进攻,很快攻占番禺(在今广州附近)。这两路秦军进而对西瓯(活动在今广西一带)、雒越(活动在今越南北部地区)形成夹击、包围之势。

随着战线向南方纵深迅速推进,战争越来越激烈,秦军的进展遇到极大的阻滞。岭南地区丘陵遍布,山川纵横,交通不便,既便于越人与秦军周旋,也使秦军运输给养供应困难重重。越人剽悍善斗,他们顽强抵抗,英勇善战,充分利用地形地利和善于跋山涉水的优势,躲进深山老林,与秦军周旋。秦军’深入越地,越人遁逃。旷日持久,粮食乏绝,越人击之,秦兵大败”。秦军一度甚至进退维谷,“三年不解甲弛弩”。

为了解决秦军的给养供应问题,秦始皇派监御史禄负责组织人力修筑运河,修建了灵渠,“以卒凿渠而通粮道”。灵渠修成后,遂派遣一批战将率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

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前214—前212),秦王朝增兵岭南,移民戍边,设置郡县,全面控制百越之地。任嚣接替战死的尉屠,统帅秦军,陆续增兵,赢得主动。始皇还综合运用增兵与移民、设置郡县等手段,“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迪遣戍”。这样顽守丛林之敌得到剿灭,同时还有效地对越人实施直接统治和管辖。

三郡的设立,标志着大规模用兵的结束和岭南开拓的开始。南海郡治在番禺,辖今广东大部。桂林郡治在布山,今广西桂平附近,辖今广西都阳山以东,越城岭以南。象郡郡治在临尘,今广西崇左附近,辖广西百色、南宁、凭祥及广东湛江一带,还南至越南一部分。三郡一律不设郡守,只设监御史统领郡务,并特置“东南一尉,西北一侯”。东南一尉由南海尉任嚣兼领。西北一侯主要设在今广西兴安的秦城遗址,重兵扼守西北交通要道。同时在横浦关等重要关口分兵把守,严防越人再次兴风作浪。可见,三郡的军事统治意味较强。

与此同时,秦朝屡次大规模移民岭南,戍边屯垦,与越人混居杂处,既强化了对岭南的控制和管理,还加快了开发和建设岭南的步伐。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移民50万罪徒,这是最大规模的一次移民。次年,又发配“治狱吏不直者”至“南越地”。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再—次“益发谪徙边”,岭南再次补充部分移民。与此同时还曾征集1.5万名未婚妇女至岭南,“以为士卒衣补”。大批迁徙内地移民对于促进岭南地区与内地的交流,促进民族间交往,以及开发岭南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泰平岭南的战争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将岭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使越族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它对促进汉越民族的融合及岭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世界历史大事记

第一次布匿战争后,罗马占领了西西里、撒丁和科西嘉。公元前227年,罗马增选两名大法官,正式确立各以一名大法官为总督治理西西里行省和撒丁及科西嘉行省的建制。经过长期侵略和扩张,罗马在共和时期陆续建立了近西班牙(公元前197)、远西班牙(公元前197)、马其顿(公元前148)、阿非利加(公元前146)、亚细亚(公元前133)等十几个行省。

行省的建立过程,大体是以一名得胜的将军为首,加上元老院指定协助他的一个十人委员会,共同拟定一部行省法规,其中规定新建行省内的行政、司法、税收等方面的准则。总督原则上任期一年,必要时可延长,任内可根据需要颁布谕令。在行省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总督可以决定一切。对于他的渎职行为,只能在他卸任后在罗马审理。由于行省数目不断增加,除了专门选出担任行省总督的大法官外,已经卸任的执政官和大法官相继出任行省总督。总督配备一名财务官,还有一批幕僚。

延伸

春秋时期的越国就是于越创建的。其著名首领越王勾践控制于越、东越和闽越,与强吴争雄。保存至今的吴王夫差矛和越王勾践剑,似乎还能见证当年刀光剑影的岁月。隐忍灭国之痛的勾践负辱侍奉吴王夫差,甚至为其端屎送尿。勾践骗取夫差信任后,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一举灭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将越王勾践与西楚霸王项羽比肩,称“苦心人,终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正是这段典故。越王勾践还一度剑指江淮,会盟诸侯,争霸中原。只是到了约公元前306年,楚灭越,杀越王无强,“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

2. 开通灵渠

时间公元前217年

人物史禄

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当属享誉中外的四川都江堰。

秦昭王时,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痛下决心,要彻底根治岷江水患。经过细致的实地考察和周密准确的计算,李冰组织了上万名民夫,在江心筑起分水堤堰,将狂暴的岷江分为内外两江,玉垒山也被凿开一个“宝瓶口”,使内江水大时水流自行越过低堰泄入外江;枯水时节,水量又可以集中于内江,保证农田灌溉用水。于是,成都平原逐渐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这座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排灌作用。而且无论当代的水利专家如何使之更为完善。都没有脱离李冰当初的设想。

这表明,在秦国具有比较悠久的治水传统和十分丰富的治水经验。除了都江堰以外,秦国比较大的水利工程还有郑国渠,是在秦始皇为秦王时期兴修的。

然而,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兴修水利的传统被抛弃丁,秦始皇醉心于修筑长城、陵墓,建造辉煌的宫殿,尽管他提倡“上农除末”,却将农业的命脉——水利,扔到了脑后。

这次进军岭南受挫,几十万秦军被山山水水围困着,像关在笼子里的一条饿狼,咆哮着,挣扎着。秦始皇于是想到了兴修水利,开通一条水上通道,利用它千里转运,将粮草送往前线。公元前217年,秦始皇命监御史史禄负责开凿渠道,史禄肩上的担子骤然加重起来。食君之禄.怎敢不尽心竭力!史禄忍着炎热潮湿的气候,带着属下爬山越岭,涉水渡河,辛辛苦苦地勘察地形,计算各种数据,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

这条名为灵渠的运粮通道是在今广西自治区的兴安县开凿的。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和岭南的珠江流域之间,五岭隔断了南北之间的往来,不仅水路不通,连陆路亦因地势险峻而难于畅通,漓江和湘江同出于兴安,史禄利用两河之间最近距离只有几里地的天然条件,动工开凿运河。首先,史禄率领士卒使用山石截断了滚滚东去的湘江水,接着,由此再开凿两条运河,分别进入湘江和漓江。靠北的一条运河拉着引来的湘江水绕了一个大圈子,再汇入湘江;靠南的一条运河比较长一些,大约有33公里,将引来的湘江水沿着蜿蜒起伏的丘陵汇入漓江。这条南运河就是灵渠。

开凿灵渠的最终目的在于向前线秦军运送粮草,因此,史禄必须解决灵渠的船只航行问题,不能仅只是将湘江水汇入漓江,在形式上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即告完事大吉。然而,在灵渠上通航又谈何容易!灵渠所流经的地区,都是绵延起伏的丘陵,山虽不很高,坡度却比较大,必然使江水的流速更大,同时,水的深浅也不容易控制。为了解决这两个难题,史禄汲取了历史上秦国和当地的丰富的兴修水利的经验,首先命令军士们将运河河道开凿得弯弯曲曲,尽量减少水流的落差,减缓水的流速。另外,经过史禄的精心设计,在运河沿线,还设置了几十座船闸,可以利用它拦截水流,抬升和降下船只,以便运粮船能翻山越岭,安然抵达目的地。

灵渠开凿成功了。它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水道。灵渠的开凿,为巩固统一,促进南北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主持这个工程的史禄,作为伟大的秦朝水利科学家,被永远地记在了历史的光荣簿上。

灵渠当年凿通的消息传到了咸阳,秦始皇很快下令沿水路向前线运输粮草,以保证军需,支持前方作战。在此之前,秦始皇惟恐他的50万大军人手不够,曾派任嚣和赵佗两员大将,率领“楼船之士”——水军开往前线增援。

当此灵渠凿通之时,楼船更可以长驱南下了。楼船是古代的一种巨型战舰,它最大的特征是在舰上建有重楼,配备了各种大型的进攻和防御的武器和设施,例如女墙、拍竿等等,使其战斗力在当时的战船中首屈一指。

世界历史大事记

公元前217年罗马军在特拉西梅诺湖之战中惨败后,费边被选为独裁官,全权指挥作战。他针对迦太基军队远离本土、孤军深入、后援困难、不能持久作战的特点,采用迁延战术,避免正面决战,而在山区与敌周旋,消耗和疲惫迦太基军,使其无所施展,史称“费边战术”。

延伸

灵渠是中国和世界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灵渠的工程主要包括铧嘴、大小天平石堤、南渠、北渠、陡门和秦堤。大小天平石堤起自兴安城东南龙王庙山下呈「人」字形,左为大天平石堤,伸向东岸与北渠口相接;右为小天平石堤,伸向西岸与南渠口相接。铧嘴位於「人」定形石堤前端,用石砌成,锐削如铧犁。铧嘴将湘江上游海洋河水分开,三分入漓,七分归湘。天平石堤顶部低于两侧河岸,枯水季节可以拦截全部江水入渠,泛期洪水又可越过堤顶,洩入湘江故道。南渠即人工开凿的运河,在湘江故道南,引湘水穿兴安城中,经始安水、灵河注入大榕江入漓。因海洋河已筑坝断流,又在湘江故道北开凿北渠,使湘漓通航。南渠、北渠是灵渠主体工程,总长34公里(包括始安水-灵河段)陡门为提高水位、束水通舟的设施,相当现代的船闸,主要建於河道较浅水流较急的地方。据记载明、清两代仍有陡门30多处。秦堤由小天平石堤终点至兴安县城上水门东岸,长2公里。灵渠的修建,联结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对岭南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有过很大促进作用。

3. 北击匈奴

时间公元前215年

人物蒙恬

就在秦帝国崛起的同时,北方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匈奴族。匈奴族是中国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在欧亚大陆古代诸游牧民族中是最强悍的。匈奴首先崛起于北部中国,长期雄踞北方,其活动范围广大,在世界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

战国时期,中原各国的领土不断向北发展,秦、赵、燕都曾进攻占匈奴,秦国不断蚕食其地。秦昭襄王时,宣太后以与义渠王长期通奸的形式,诈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干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并筑长城以拒胡。

秦王朝建立后,匈奴首领为头曼单于。头曼单于号令各部,一个军政合一、游牧骑射的匈奴帝国已具雏形。在帝国崛起的过程中,匈奴不断向四方扩张,并趁中原各国战事方酣、无暇外顾之机,攻占河套地区,控制南至河套、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匈奴骑兵剽悍骁勇,来去飘忽,经常侵扰内地,掠夺人口、财物,对中原各国构成重大威胁。与所有刚刚兴起的游牧帝国一样,匈奴的侵扰具有明显的野蛮性、破坏性,动辄屠戮民众,视生命如草芥。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强盛的匈奴成为秦朝外部的最大威胁。

当秦始皇灭亡六国之后,解除北方威胁,防范匈奴侵扰,成为秦朝边防的首要任务。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他巡视北部边疆,在分析政治军事态势之后,决定对匈奴用兵,“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蒙恬接受了君命,率领30万精锐之师奔赴漠北,出征匈奴。当时匈奴贵族的首领是头曼单于。所谓单于,其全称是“撑犁孤涂单于”。在匈奴语中,“撑犁”是天的意思,“孤涂”是子的意思,“单于”则为广大之意。以头曼单于为首的匈奴贵族的统治区域十分广阔:东连东胡,西接月氏,北毗丁零,南邻秦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在头曼城,原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东北。匈奴即是以此为大本营不断南下侵扰中原的。蒙恬出击的方向,显然是针对着匈奴统治的中心区域的。蒙恬北逐匈奴,“收河南”。所谓河南,秦汉时期即指相当于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带,而匈奴头曼城恰在这一区域内。

关于这次战役的详细情况,由于史籍缺载,我们已无法搞清楚了。目前只知道,由于进攻方向选择准确,秦军行动又比较迅速,再加上蒙恬指挥有方,使秦军得以迅速击败匈奴,占领了对匈奴贵族十分重要的河套地区,动摇了头曼单于的统治。秦朝开始在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之中修筑长城。而后,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蒙恬率领秦军跨过滔滔自乜黄河,集中优势兵力,像凶猛的鸷鸟攻击弱小的燕雀,继续向匈奴进攻,大漠上再一次荡起征尘。匈奴抵挡不住几十万秦军的勇猛攻击,头曼单于只好率领部众向北仓皇败走,蒙恬指挥秦军夺取了高阙(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西北),占领了阳山(指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狼山)、北假(指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的夹山带河的地区),筑亭障以逐匈奴。秦朝重建了九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自榆中并黄河以东,设置了44个县,开始在这个地区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巩固了出击得来的成果,使秦朝的统治区域向北推进了一大块,在军事上保证了内地的安宁和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蒙恬不辱君命,痛击了匈奴。而后,蒙恬率军驻守边关10余年,使匈奴不敢再犯。

千里转战漠北,后勤供应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在实际的边关考察中,秦始皇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保障军需,支持战争,秦始皇征调了大量的人力,从北方沿海各郡运

粮,转输北河。由于路途遥远,损耗十分惊人,大约每30钟(1钟为6斛4斗,1斛为10

斗)粮食中只有1石(10斗为石),运到了前线。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当北击匈奴的战事基本结束,北方占领区域得到巩固之后,秦始皇开始筹划从战略的高度上解决问题。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下令将中原3万户百姓迁徙到北河和榆中一带,屯垦戍边。这样,既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又可以就地输送军需粮草,免除了千里转输,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世界历史大事记

公元前217年,罗马军队在特拉西美诺湖附近遭到汉尼拔军的伏击,15000人战死,余下的大部分被俘。特拉西美诺湖之役对罗马又是一场大灾难。此后,通向罗马的大道畅行无阻。然而汉尼拔并没有到罗马,却向东南方行进了。

特拉西美诺湖战役之后,罗马为应付困难局面,选举法比乌斯·马西克母为独裁官。这是一个有经验和智慧的元老。他采取保存自己实力的政策避免与汉尼拔正面交战,只迂回阻截汉尼拔的后路和侧翼,使汉尼拔首尾难顾,又时常由小股部队对其驻地进行骚扰,使他不得安宁。汉尼拔多次引诱罗军打规模阵地战,但都没有成功。法比乌斯保持镇静按兵不动。意大利各地也都不归顺汉尼拔。当时罗马有一派人主张尽快消灭汉尼拔,不容他在意大利土地上肆行狂虐。有人甚至怀疑法西乌斯,认为他怯懦。但也有人认为他能以耐心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无论如何,到公元前217年末,汉尼拔洗劫了意大利的很多地方,但没有牢固占有任何一个城池。

延伸

秦始皇之所以用兵匈奴,有人认为是由于燕人卢生所献“图书”中有一条“亡秦者胡也”的谶语。这条谶语预言灭亡秦朝的将是“胡”。秦始皇为了避免亡于“胡”,所以不惜大动干戈。实际上即使没有这条谶语,秦始皇也照样会动用大军进攻匈奴,因为匈奴是秦朝的心腹之患,与正在崛起的匈奴较量关系到秦帝国的安危存亡。随着南平百越任务的基本完成,解决北方匈奴问题的时机逐步成熟。

李斯曾经反对北伐匈奴。他的基本论点是:匈奴游牧而居,“迁徙鸟举,难得而制’,而北方不生五谷,“得其地不足以为利”;秦军’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而转运粮食辎重,则劳民伤财。为此而兴兵动众,“靡獒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他道出了困扰历代王朝的一个难题:如何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驱逐他们,难免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不驱逐他们,则势必不断遭受侵扰,甚至被灭亡。

4. 通西南夷

时间公元前214年

人物秦始皇

在中国西南地区,即今四川、云南、贵州一带,除“百越”以外,还生活着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秦汉时期统称“西南夷”。根据《史记·西南夷列传》,他们大致分布在以滇池为中心,在滇中和滇东北一带,主要有滇、劳浸、縻莫、叟等部族5在滇西一带,有昆明、斯榆、桐师、哀牢等部族;在滇东南以及黔西一带,有夜郎、句町、漏卧、且兰等部族;在滇北和黔西南一带,有徙、摩沙夷、笮都以及川西北和陇南的白马等部族。这些名称有的是族名,有的是地名或“国”名。他们多处于原始部落阶段,或“耕田,有聚邑”,或“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过着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个别地区还开始向奴隶制过渡。

在始皇统一中国以前,“西南夷”的一部分已经并入秦国的版图,秦对西南夷地区的开拓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16年派司马错伐巴蜀,先后设置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市)、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三郡。司马错大兴水利、修筑城池,发展生产,使秦的声威远播西南。秦最初对巴蜀地区采取羁縻政策,在设置郡治的同时,改封蜀王子弟为“侯”,改封巴的统治者为“君长”,“蛮夷君长,世尚秦女”,通过封爵、联姻和派遣蜀相等措施笼络人心,强化统治。秦武王于公元前310年派兵征服今云南境内的丹和犁两个部落。到了秦昭王时,蜀郡太守张若又夺取了笮及江南地区,使秦国的统治区域更加扩大。

经略“西南夷”

始皇即位以后,对西南夷地区的经略更加积极,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统治。早在统一中原战争之时,始皇就下达了一条命令:修筑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筑路工程的负责官员叫常頞,他率领着军兵和民夫在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开始筑路。这一带山高水急,崖直谷深,地形险要而且气候多变,豺狼虎豹出没无常,条件十分艰苦。经过多年的努力,筑路者硬是在寂寂无人行的群山中开出了一条道路。由于受条件限制,这条道路只有五尺宽,故被称为“五尺道”。尽管如此,西南的崇山峻岭也因此而变为通途。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虽然在名义上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由于西南一带地形复杂,山高林密,崖陡谷深,河流湍急交通条件十分恶劣,自古以来即被人们视为畏途。兼之这里气候湿热,疾疫流行,所以秦朝中央政府在实际上并没有向西南这片神秘的土地派驻一兵一卒,一官一吏,没有能建立起有效的政治统治。对此现状,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的秦始皇当然不能满意。

但是,鉴于西南地区的特殊的地理环境,秦始皇又不能像攻打六国地区那样,出动虎狼之兵扫荡西南,毕其功于一役。何况那里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军事力量,没有出现明显的同皇帝陛下对着干的民族情绪。因而,秦始皇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即修路,先解决交通问题,将西南地区与中原在交通网络上连成一体,然后再解决建立地方政府,对该地区实行直接的有效的政治和经济管理等等难题。

尽管开通五尺道的进程比较缓慢,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而不能一蹴而就,然而随着道路一寸一寸地向西南方向延伸,统一西南夷的愿望就变得越来越现实起来。终于,这条铺设在崇山峻岭中的五尺道修通了!它的北端,连接着难于上青天的巴蜀栈道;而其南端,则紧紧抓着风光秀丽的大西南。秦始皇随后将其早已制定好了的计划付诸实施,主要是向那里派驻官吏,设置了行政机构,加强对西南夷的直接管辖,使其成为秦皇朝密不可分的—部分。

与此同时,秦朝又经蜀郡。加强了与笮等地的联系,将其纳入郡县系统。这一地区“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这样,秦朝不费一兵一卒,便确立起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于是,西南地区有史以来第一次同中原地区有了直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

对推动当地社会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进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从此加快了华夏族同西南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民族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提高了对大一统政治文化的认同性,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

世界历史大事记

公元前214年,费边率军攻击被汉尼拔占领和叛离罗马的城市,并实行坚壁清野,断绝迦太基军队的补给。同时派兵赴西班牙、西西里等地作战,以断汉尼拔的后援。前209年率军攻克塔林敦(塔兰托),致使汉尼拔军在意大利半岛的处境更加困难。费边战术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延伸

秦统一巴蜀后不久,为了在巴蜀巩固其封建统治及确立封建生产方式,公元前310年,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状为相,置巴郡,以张若为蜀国守,且大量徙民。秦对蜀的首次移民发生在公元前314年,《华阳国志》记载,这次移民规模浩大,按照一家五口计算,大约有5万人之多。移民们大多来到成都,也有一些就在入蜀沿途扎根安居。事实上,这5万人只是先行者,伴随着秦朝军队的南征北伐,一批又一批移民先后迁入巴蜀,到秦始皇时,移民达到高潮,大批六国豪民迁入巴蜀。秦民的移入带去了北方的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生产技术,使中原文化、生产技术得以在巴蜀迅速传播,有利地促进了巴蜀社会经济的发展。

5. 修筑长城

时间公元前214年

人物蒙恬

长城的修筑,早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前就已进行了。早在战国年间,各大诸侯国都曾修筑过长城。其中,有的修在内地,如楚国为防韩、魏而筑“方城”(今南阳盆地以北),齐为防越、楚而筑齐长城(今泰沂山区);魏为防秦而沿洛水筑魏长城;秦早在简公时就曾“堑洛”,即沿洛水筑长城以防魏;惠文王时又曾筑洛河中游的长城以防赵;赵为防齐、魏,则沿漳水修赵长城。这些长城统一后都失去了作用。但是燕、赵、魏、秦等国在北方筑长城则主要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如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燕为防御东胡,“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秦昭襄王时,又在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这些长城在秦统一以后继续发挥着阻止匈奴铁骑南下的重要作用。秦朝长城就是在这些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

蒙恬指挥的秦军经过浴血奋战,击溃了头曼单于的匈奴武装力量,迫使其向北方远遁,不敢南下侵扰边关,使阴山、河南一带尽入秦朝版图。精明的始皇帝十分清楚,自己的虎狼之师并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匈奴武装力量的元气并没有大伤,如果不提高警惕,剽悍的匈奴铁骑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在边关重燃战火,动摇整个天下。而当时秦朝的国力尚不具备消灭或远逐匈奴的实力,所以,秦始皇决定在北部边防修筑一道前所未有的防御工事——长城,以抵御匈奴的入侵,保卫内地的安全。

秦朝新长城是在修葺和连接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之上加以增筑、延伸而修筑起来的。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蒙恬在击溃匈奴之后,即开始在北边沿黄河修筑长城。这可能是秦朝最早的筑城活动。此后,大规模的筑城活动即全面展开。经过几十万民夫的日夜劳作,用了几年的时间,长城终于建成。新长城西起临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宛如一条巨龙,向西蜿蜒伸展,横贯当时的北部边疆,最后到达辽东的碣石(此碣石为山名,在今朝鲜境内,不是秦始皇巡游所至的碣石),总长达5000余公里。

长城蜿蜒万里,工程浩大,所需建筑材料的数量极为庞大,对其强度的要求也比较高,即使在社会生产力很高,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决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那么,在当时,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秦朝长城的建设采取了就地取材的原则。当在山间修筑之时,均开采山中石料以筑墙身,既坚固,又方便。在经过黄土地区时,墙身则用夯土筑成,中间铺有若干层茅草或芦苇,此法能够使墙身保持一定的强度,建筑的速度也比较快捷。

长城不仅作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建筑工程而闻名古今,更重要的,长城首先是一套超大规模的军事防御体系,因为,它的设计,它的构造,都是为着军事防御的目的服务的,达到了古代世界军事工程建筑水平的巅峰。一般来说,地势平缓之处的墙身比较高,在10米上下,山岭上的墙身因为可以借助险峻的山势,高度比较低,通常在5米上下。墙身的宽度一般为6米左右,城上可容十余人并行,或五匹马并骑。

燃放烽火的地方叫作烽火台;因为火光在白昼传递的范围不广,所以古代在白昼时用烟雾传递消息。古人多采用狼粪燃烟,认为其烟上升比较直,不易被风吹散,故烽火台又叫作狼烟台。秦长城的修筑也继承了这种古老的传递消息的方式,通常在城墙之外,每隔若干距离,便设置一座烽火台。一旦军情紧急,白昼燃烟,夜间举火,依次传递,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消息传遍防线。秦朝以后的历代王朝,为了自身的安全,也都十分重视烽火台的建设和烽火制度的完善,不但利用视觉,还利用听觉传递消息,比如在施放烽火的同时燃放号炮等等。这样,可以迅速地传递内容比较复杂的消息,有利于掌握敌情,打退来犯之敌。

长城是用于作战的巨大工事。必须有多种多样的防御手段,构成一个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秦长城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置了所谓墙台,也叫城台,为一个突出到墙身之外的突出部,其外沿修筑有用于作战的垛口,一旦当敌人攻到墙身之下,利用高大的墙身所形成的死角掩护自己的时候,守军即可利用墙台射杀敌人。

墙台之外还有战台,它是供守军住宿和警戒的军事设施。战台一般都修筑在高处,便于了望。战台的顶部是一个平坦的空间,亦可以做烽火台之用。

长城最引入注目的地方,除了逶迤万里的墙身以外,就是巍峨的关城了。关城一般都设置在江河渡口之滨,险峰峻岭之侧,或交通要道之旁,凭江山之险,构成边防线上最重要的军事要塞,对来犯之敌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战态势。从晚自秦始皇的时代起,发生在北边的重大战役,基本上都是在关城之下或附近进行的。

绵延万里的长城也在历史中绵延,经过历代封建王朝的修缮、改造和增修,长城至今仍然巍然屹立在神州饱经战火洗礼的大地上。长城无比雄辩地证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杰出的聪明智慧,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也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畏强最的民族精神。然而在“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时代,长城在抵御匈奴进犯,保卫内地安全方面,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世界历史大事记

亚历山大灯塔位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对面的法罗斯岛上,因此也叫做“法罗斯岛灯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大约在前283年由小亚细亚的建筑师索斯特拉特设计,在托勒密王朝时建造。由于历史的模糊记载,预估高度从120米到135米之间。

亚历山大灯塔有三层底层是正方形的塔基中层塔身为八角形,顶层为圆柱形的灯火楼,装有反射镜,据说夜间可以照亮方圆40公里的区域,用作地中海上航船的指航。

亚历山大灯塔在1326年毁于地震。

延伸

相传秦始皇筑长城之时,向民间佥派了大量的徭役,一个叫杞良的燕人也被强行拉去修筑长城。杞良受不了繁重的劳役,冒死逃跑。他跑进孟氏后园,爬到树上躲了起来。恰巧这家的小姐孟仲姿在后园的池子里洗澡,仰面看到了杞良。孟仲姿问他是什么人,为什么跑到这里。杞良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来历告诉了她。孟仲姿听后,对杞良说:“请你娶我为妻。”杞良推辞说:“小姐生于富贵人家,长在深宅大院,容貌艳丽,怎能给服徭役的穷小子做媳妇呢?”孟仲姿说:“女人的身体只能给自己的丈夫看;请你不要推辞了。”经其父允许,杞良和孟仲姿结为夫妇。后来,杞良又回到了工地。工地的头头怒其逃走,将杞良活活打死,并将其尸体筑在墙身之中。孟仲姿得知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哀哭着跑到工地,面向着长城放声痛哭,只见那巨大的墙身突然崩塌,露出了墙基下一片累累白骨。孟仲姿根本无法分清丈夫的骸骨,遂刺破指尖,以血滴于其上,哭着说到:“若是杞良的骨骸,血即渗入。”遂找到杞良的骸骨,携之归葬。

6. 直道工程

时间公元前212年

人物蒙恬

长城工程有关的另一个重大的国防工程,也是由蒙恬将军所主持。这就是秦始皇直道工程。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刚刚当了一年皇帝的秦始皇即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驰道。驰道宽50步,中央三丈之处是皇帝专用的御道,用铁椎将路基夯实,以便使路面坚硬平坦。在御道两侧植树为界,其他的车辆不准入内驰骋,只能行走在两侧的旁道上;否则,即将其车马没入官府。

早在前一年,秦始皇即下令“车同轨”,规定车辆—一律宽6尺,统一了轮距。

那时,要修建长达千余里的大道,其耗费的人力、物力之巨大,其组织、准备工作之繁杂,是可以想见的,而这只能在统一的政治集权的指挥下才能办到。秦始皇凭借其异常饱满的政治热情,亲自策动了这一史无前例的筑路工程,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尤其是通过几十万筑路者的充满了艰难、辛酸和血泪的劳动,一条又一条的交通大动脉被铺设完成了,从京师咸阳向全国辐射出去,形成了一个“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濒海之观毕至”的畅通无阻的交通网络。其中,修筑最为困难的道路莫过于由咸阳通往九原的直道。

蒙恬从九原到甘泉,堑山堙谷,完成了直通南北,全程一千八百里的直道。九原原属赵国所辖,后没入匈奴。蒙恬攻占河南之地以后,秦始皇在此设置了九原郡。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筑由咸阳通往这里的直道。

这条直道从咸阳以北的云阳出发,经过今陕西淳化县北梁武帝村秦林光宫遗址,向北至子午岭上,循主脉北行,直到定光县南,再改向东北方向,进入鄂尔多斯大草原,过内蒙古乌审旗北,经东胜县西南,在昭君坟附近跨过黄河,最后到达包头市之西的九原郡治所。九原直道总长1800里,约合今1400华里。

这条路由黄土高原修到内蒙古高原,沿线地形比较复杂,不仅要翻越险峻的山岭,还要跨越湍急的河流,穿过泥泞不堪的沼泽。许多地方但见野兽出没,不见人烟影踪,修筑过程异常艰难。

的确,历史给人类社会造成了许许多多的饱含着无限辛酸和血泪的遗憾,不仅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无法排遣的苦痛,也往往使后世的人们感到心头沉甸甸的,忍不住要扼腕叹息,仰天长啸,对历史感异常强烈的中华民族来说,更是如此。无止无休的筑路、修造长城、修建宫殿和陵墓等等徭役,极大地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使哀声遍地,民不聊生。

这,岂不就是秦朝二世而亡的直接原因吗?但是,就在无数苦难民夫的累累白骨之上,通往九原,通往其他边疆地区的道路修成了。它不仅仅方便了皇帝的巡游天下,对边关的军事防卫、经济建设,对加强内地与边关的各方面的联系,包括以兵力、粮草迅速驰援边关,打退匈奴的南下侵扰,使中原生灵免遭兵燹之乱,都有着很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假如不是这样的话,蒙恬的军队,能在荒无人烟的塞外坚持10余年之久,迫使匈奴头曼单于远遁吗?西汉人不是曾多次利用九原直道向北进击匈奴吗?中原的农业文明免遭游牧文明的破坏,不是多多少少地依赖于九原直道吗?

世界历史大事记

公元前212年,古罗马统帅西庇阿宣布竞选市政官。由于他未达到法定年龄(担任市政官者自动成为元老,而元老要求年满30岁),保民官否决了他的竞选资格。但此时的西庇阿已因其勇敢和爱国名声大噪,支持者众多,遂以毫无异议的票数当选。保民官最后也收回了他们的反对意见。就这样,西庇阿在24岁时成为市政官,进入了罗马的晋升体系。

延伸

考古工作者进行秦始皇直道考察时,在子午岭上的刘家店林场看到有一座主要用以监测林区火情的嘹望台,修建在秦汉烽燧遗址上,四坡及附近的地面有明显的秦汉建筑材料残件分布。从刘家店到雕岭关的路段,道路两侧依地势每隔相当距离就有一烽燧遗址存在。

站在古烽燧当时所据制高点上,可以看到子午岭纵贯南北,形势雄壮,左右两侧,百山纵会,深谷之间,川流如线。依据这样的地形优势,烽火传递可以取得良好的视觉效应,从而增益军情上达和军令下传的效率。

在子午岭上,沿秦始皇直道利用自然高地修筑的烽燧遗址形成了相次传递军事消息的通信系统。

这样的烽燧遗址相隔一定距离就有一处,形制大致相同,有同样规模的夯土台,以及散落在附近的秦砖汉瓦。据陕西文物工作者总结,秦始皇直道在陕西境内遗迹总长四百九十八公里,沿途发现秦汉时期的行宫、城址、兵站、关隘、烽燧等遗址及墓葬一共有近六十处。《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著录的旬邑石门关遗址、两女寨遗址、黑麻湾烽燧遗址、雕灵关遗址、转角烽燧遗址、土窑烽燧遗址;黄陵艾蒿店烽燧遗址、五里墩烽燧遗址、五里墩东烽燧遗址、五里墩西烽燧遗址、老芦堡烽燧遗址、桂花烽燧遗址、兴隆关烽燧遗址;富县寨子山烽燧遗址、五里铺烽燧遗址;志丹白杨树湾烽燧遗址、白草湾烽燧遗址、柠条湾烽燧遗址、杨崖根烽燧遗址;安塞堡山烽燧遗址、东里畔烽燧遗址、贺庄烽燧遗址、阳山梁烽燧遗址、高山峁烽燧遗址、新庄烽燧遗址、宋家胍烽燧遗址等,都保留有显著的痕迹。

总结秦始皇直道附近所见烽燧遗址,可以称之为“五里一墩”。现存古代窑洞近百孔,而且地面遗存大量粗、细绳纹板、筒瓦残片,可以推测,这里可能是当年军营及辎重仓库,或为过往军旅驿站。有人称之为“兵站”。

【本章完】

魔道之逸往昔呻吟语亮剑:我的装备太多,惊呆李云龙混末世的谁谈恋爱啊肥妻逆袭,天下皆为裙下臣高武:变身后,我能加载阴间词条神之墟综影视:叶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