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 第七章 大秦帝国

第七章 大秦帝国(1/1)

秦(前221~前207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朝结束了西周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把全国划分为郡县,郡守县令都由朝廷任免,中央对地方有很大的控制权。定疆域,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中国开始成为伟大的统一国家。

秦始皇过度使用民力,虽然很多措施有利于统一,但人民也确实疲惫不堪了。秦二世昏暴无比,征发农民服兵役、劳役,农民被迫大起义,迅速地推倒了秦朝的统治。秦朝是短促的朝代,但又是极重要的朝代。秦始皇是暴虐的皇帝,但又是对历史有巨大贡献的皇帝。秦是文化的摧残者,但在某些方面又是先进者。

皇帝是秦始皇新创的名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终于结束,秦国国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汉族统一国家。也是从自秦朝开始,中国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大国。

秦始皇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曾以秦昭王的孙子的身份作为人质被扣押在赵国,在那里看见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始皇。

秦始皇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前529)在邯郸出生的。出生后,起名叫政,姓赵。

在赵政13岁那年,庄襄王去世,政继承王位做了秦王。

这时候,秦国的疆域已吞并了巴郡、蜀郡和汉中,跨过宛县占据了楚国的郢(ying)都,设置了南郡;往北收取了上郡以东,占据了河东、太原和上党郡;往东到荥阳,灭掉西周、东周两国,设置了三川郡。

吕不韦为相国,封十万户,封号是文信侯。招揽宾客游士,想借此吞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

秦王年纪小,刚刚登上位,把国事委托给大臣们。

晋阳发生叛乱,始皇元年(前246),将军蒙骜前去讨伐,平定了叛乱。二年(前245),麃公率兵攻打卷(quan)邑,杀了3万人。三年(前244)蒙骜攻打韩国,夺取13座城邑。将军王齮死了。将军蒙骜攻打魏国畼(g)邑、有诡。这年发生严重饥荒。四年(前243),攻取了畼邑、有诡。三月,停止进军。秦国人质从赵国返国,赵国太子也从秦国回赵。十月庚寅日,蝗虫从东方飞来,遮天蔽日。全国瘟疫流行。老百姓献上一千石粮食,授给爵位一级。五年(前242),将军蒙骜攻打魏国,平定了酸枣、燕邑、虚邑、长平、雍丘、山阳城,全部攻下来,夺取了20个城邑。开始设置东郡。这年冬天打雷了。六年(前241),韩国、魏国、赵国、卫国、楚国一起进攻秦国,攻占了寿陵邑。秦国派出军队,五国停止了进军。秦国攻下卫国,逼近东郡,卫君角率领他的宗族迁居到野王,凭借山势险阻,保住了魏国的河内。七年(前240),彗星先在东方出现,又在北方出现,五月,又在西方出现。将军蒙骜在攻打龙、孤、庆都时战死了,秦军回师进攻汲县。彗星又在西方连续出现了16天。

八年(前239),秦王弟长安君成(jiao)率领军队攻打赵国,在屯留造反了,结果他手下的军官都被杀死,那里的百姓被迁往临洮(tao)。前来讨伐成的将军壁死了,屯留人士兵蒲(he)又造反,结果战死,死后还遭到鞭戮尸体的酷刑。黄河的鱼大批涌上岸边,人们赶着马车到东方去找食物。

嫪(o)毐(ai)被封为长信侯,赐给他山阳的土地,让他居住在那里。宫室、车马、衣服、园林、打猎都听凭嫪毐的意愿。事情无论大小全由嫪毐决定。又把河西太原郡改为嫪毐的封国。

九年(前238),彗星又出现了,有时划过整个天空。进攻魏国的垣邑和蒲阳邑。四月,秦王留宿在雍地。己酉日,秦王举行表示已经成年的加冠礼,佩带宝剑。长信侯嫪毐作乱的事被发觉,他盗用秦王的大印和太后的印玺,发动京城部队和侍卫、官骑、戎狄族首领、家臣,企图攻打蕲(qi)年宫,发动叛乱。始皇得知后,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攻击嫪毐。在咸阳作战中,杀死数百人,秦王都授给他们以爵位,连同参战的宦官,也授给爵位一级。嫪毐等人战败逃走。当即通令全国:如谁活捉到嫪毐,赐给赏钱一百万;杀掉他,赐给赏钱五十万。嫪毐等人全部被抓获。卫尉竭、内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齐等20人都被判处枭刑,即斩下头颅悬挂在木杆上。对嫪毐处以五马分尸的车裂之刑以示众,并灭了他的家族。至于他的家臣,罪轻的处以鬼薪之刑,即服为宗庙打柴三年的劳役。还有4000余家被剥夺了官爵,迁徙到蜀郡,住在房陵县。这个月虽属孟夏,但十分寒冷,有冻死的人。杨端和进攻衍氏邑。彗星出现在西方,不久又出现在北方,从北斗往南接连出现了80天。

十年(前237),相国吕不韦因受嫪毐牵连而被罢官。桓齮为将军。齐国和赵国派来使臣摆酒祝贺。齐国人茅焦劝说秦王道:“秦国正以夺取天下为大事,而大王有流放太后的名声,恐怕诸侯听说了,因此而背弃秦国啊。”秦王于是把太后从雍地接回咸阳,仍让她住在甘泉宫。

秦国大规模地进行搜索,驱逐在秦国做官的别国人。李斯上书劝说,秦王才废止了逐客令。李斯借机劝说秦王,建议首先攻取韩国,以此来恐吓其他国家,于是秦王派李斯去降服韩国。韩王为此而担忧,就跟韩非谋划削弱秦国。大梁人尉缭来到秦国,劝说秦王道:“凭着秦国这样强大,诸侯就像郡县的首脑,我只担心山东各国合纵,联合起来进行出其不意的袭击,这就是从前智伯、夫差、湣(min)王所以灭亡的原因所在。希望大王不要吝惜财物,给各国权贵大臣送礼,利用他们打乱诸侯的计划,这样只不过损失三十万金,而诸侯就可以完全消灭了。”秦王听从了他的计谋,会见缭时以平等的礼节相待,衣服饮食也与尉缭一样。尉缭说:“秦王这个人,高鼻梁,大眼睛,老鹰的胸脯,豺狼的声音,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穷困的时候容易对人谦下,得志的时候也会轻易地吃人。我是个平民,然而他见到我总是那样谦下。如果秦王夺取天下的心愿得以实现,天下的人就都成为奴隶了。我不能跟他长久交往。”于是决定逃走。秦王发觉,坚决劝止,让他当秦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始终采用了他的计谋。同时,秦王令李斯执掌国政。

十一年(前236),主将王翦、次将桓齮、末将杨端和三军并为一军去攻打邺邑,没有攻下,先夺取了九座城邑。王翦就另外去攻打阏(e)与、橑(liao)杨,留下王橑继续攻打邺邑。

王翦统率军队18天,让军中年俸禄不满百石的小官回家,10人中挑选2人留在军队。桓齮夺取了邺城,王翦又命令他率兵去攻打栎阳,自己攻打阏与,都攻了下来。十二年(前235),文信侯吕不韦死去,被其宾客偷偷安葬在洛阳北芒山。对于他的家臣参加哭吊的,如是晋国人,就赶出国境;如是秦国人,俸禄在六百石以上的官剥夺其爵位,迁到房陵;俸禄在五百石以下而未参与哭吊的,也迁到房陵,但不剥夺爵位。从此以后,掌管国事不遵循正道象嫪毐、吕不韦这样的,就登记没收他的家人充作奴隶,不得做官,全部照此办理。秋天,免除迁居蜀郡的嫪毐家臣的赋税徭役。这时,全国大旱,从六月起,直到八月才下了雨。

十三年(前234),桓齮攻打赵国平阳邑,杀了赵将扈(hu)辄,斩首十万人。秦王到河南去。正月,彗星出现在东方。十月,桓齮攻打赵国。十四年(前233),在平阳攻击赵军,攻占了宜安,打败了赵国军队,杀死了赵国的将军。桓齮平定了平阳、武城。韩非出使到秦国,秦国采纳了李斯的计谋,扣留了韩非,韩非死在云阳。韩王请求向秦称臣。

十五年(前232),秦国大举出兵,一路到达邺县,一路到达太原,攻占了狼孟。这一年发生了地震。十六年(前231)九月,派军队去接收原韩国南阳一带土地,任命腾为代理南阳太守。开始命令男子登记年龄,以便征发兵卒、徭役。魏国向秦国献地。秦国设置丽邑。十七年(前230),内史腾去攻打韩国,擒获了韩王安,收缴了他的全部土地。把那个地方设置为郡。命名为颍川郡。又发生了地震。华阳太后去世。人民遭遇到大饥荒。

十八年(前229),秦大举兴兵攻赵,王翦统率军队攻占了井陉。杨端和率领河内的军队,羌瘣(hui)攻打赵国,杨端和包围了邯郸城。十九年(前228),王翦、羌瘣平定了赵国的东阳,俘获赵王。他们又想率兵攻打燕国,驻扎在中山。秦王到邯郸去,找到当初与秦王生在赵国时的母家有仇的那些人,把他们全部活埋了。秦王返回,经由太原、上郡回到都城。秦始皇的母亲去世。赵公子嘉率领他的宗族几百人到代地,自立为代王,向东与燕国的军队会合,驻扎在上谷郡。这年发生大饥荒。

二十年(前227),燕太子丹担心秦国军队打到燕国来,十分恐慌,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秦王捉住荆轲,处荆轲以肢解之刑来示众,然后就派遣王翦、辛胜去攻打燕国。燕国、代国发兵迎击秦军,秦军在易水西边击溃了燕军。二十一年(前226),王贲(ben)去攻打楚国。秦王增派援兵到王翦军队中去,终于打败燕太子的军队,攻占了燕国的蓟城,拿到了燕太子丹的首级。燕王向东收取了辽东郡的地盘,在那里称王。王翦推说有病,告老还乡。新郑造反。昌平君被迁谪到郢城。这一年下了大雪,雪厚二尺五寸。

二十二年(前225),王贲去攻打魏国,引汴河的水灌大梁城,大梁城墙塌坏,魏王假请求投降,秦军取得了魏国的全部土地。

二十三年(前224),秦王再次诏令征召王翦,强行起用他,派他去攻打楚国。攻占了陈县往南直到平舆县的土地,俘虏了楚王。秦王巡游来到郢都和陈县。楚将项燕拥立昌平君做了楚王,在淮河以南反秦。二十四年(前223),王翦、蒙武去攻打楚国,打败楚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

二十五年(前222),大规模举兵,派王贲为将领,攻打燕国的辽东郡,俘获燕王姬喜。回来时又进攻代国,俘虏了代王赵嘉。王翦则平定了楚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降服了越族的首领,设置了会稽郡。五月,秦国为庆祝灭掉五国而下令特许天下聚饮。

二十六年(前221),齐王田建和他的相国后胜派军队防守齐国西部边境,断绝和秦国的来往。秦王派将军王贲经由燕国往南进攻齐国,俘获了齐王田建。之后,秦始皇便一统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如果从西周初年的分封诸侯算起,在秦王嬴政灭掉六国一统天下之前,华夏土地已历八百余年,其间多有混战与杀戮,经济、文化等都受到了重创。诸侯国林立,它们相互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不相同,因而在货币、度量衡、文字乃至于车轨等诸多制度上差异甚大。秦帝国在统一天下后要恢复生产、安定百姓、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就必须建立起一套整齐划一的规章制度。

因此,秦始皇在扫灭六国,统一中国之初,就在政治上建立了一整套自上而下、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度。接下来,秦始皇就要考虑如何建立与之相配套、相适应、相融合的经济体制和文化形态了。

秦始皇对道路的重要性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若想有效地统治这样一个大帝国,仅仅靠比较完整而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中央与各地之间,建立一个高效的联系网络,能够迅速下达旨意、上报民情,以供君王决策。同时也加强边防、安定边疆。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当年,就颁发了“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的有关统一制度的各项法令,除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以及法律外,“车同轨”“舆六尺”,也是其中重要的法令。

“轨”是指车两轮之间的距离。战国时代的车轨距离并不统一,秦帝国以法令来规定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以六尺为度,这就使通行在秦帝国各条道路上的车辆在车宽上有了统一的规定。这种统一规定,对于驰道上车辆的行驶,无疑会比车轨不一要方便得多。

“车同轨”“舆六尺”法令,其直接目的是为了便利交通事业。因此,秦始皇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了以都城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

战国时代,各国为了区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在国家边境地区设堡垒、筑关塞、修堑堤。如楚国为了防韩而修建方城,魏国为了防秦而沿洛水修筑魏长城,赵国为了防魏、齐而沿漳水筑赵长城。由于这些城墙在秦统一中国后成为严重影响交通的障碍,始皇嬴政遂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拆除这些阻碍交通的关塞、堡垒和城墙,并打通那些以邻为壑的不合理的堡垒和城防,消除了人为制造的关隘和屏障。秦始皇的这一做法,打破了六国原有的地域界线,为六国民众的自由往来扫清了障碍,这自然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前219年,秦始皇下令以咸阳为中心,在国中修筑宽广的“驰道”,分别向燕齐地区和吴楚地区辐射。

前215年,秦始皇派遣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将匈奴驱逐到阴山山脉以北,在匈奴旧境设置了九原郡。为了防止匈奴的再度南侵,秦始皇下令修筑一条由咸阳经过上郡、云阳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全长1800余里的直道,被称为“九原直道”。

为了进一步密切巴蜀和西南地区的联系,秦始皇派常在原来从今四川宜宾通往云南、贵州的栈道的基础上修筑道路。由于山路崎岖险阻,路面只有五尺宽,远比驰道路面窄得多,故称“五尺道”。

秦军进军岭南时,又在现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从中原通往岭南、南越的道路,被称为“新道”。

修路必然要架桥,秦始皇还曾亲率百官筑桥。一次东巡,一条河水挡住了他的去路,秦始皇便命百官各提一石以填之,很快就填满,“言始皇嬴政东巡所造”,故称“秦梁”。由于皇帝的带头示范作用,于是在秦代,修路架桥也格外被人们所重视。

秦帝国建立后所修建的这些交通干线,构成一个以咸阳为中心,遍及原山东六国的诸多条“驰道”以及联系边境地区的“直道”“五尺道”“新道”的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

除了道路交通网络,秦始皇还命人修筑许多人工渠道,以沟通黄河、长江、淮河、珠江、渭水、泾水等自然江河,从而形成了一个水上的交通网络。

交通是政治经济的命脉,水陆交通网络的形成,使得秦王朝的交通能东穷齐燕,南极吴楚,西抵云贵,北达长城,大大地超出了军事上的意义。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匈奴,方便皇帝巡行全国各地,还可以使秦王朝的政令畅达全国各地。而且,有了这样的交通网络,可以将全国各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促进当时以及秦以后的中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诸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功在当时,而且泽被后世、利在千秋。

“长城首筑,万里安边。”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一项被誉为世界奇迹的特大型工程,其工程之浩大、气势之雄伟,在世界军事工程史上可谓首屈一指。一提到长城,人们就会想到秦始皇;一提到秦始皇的功与过,人们也总要论及长城。万里长城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修筑的最重大的军事工程。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为消除北部边境上的祸患,同时也是为了开拓帝国的疆土,想要攻伐匈奴。匈奴族是我国古代居住在今蒙古高原地区的一个以游牧为主要经济形态的民族,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匈奴族在头领单于的领导下,开始强大起来。他们常常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原地区作为其侵略的对象。由于当时的中原地区正处在紧张的兼并战争中,各国均无暇顾及反击匈奴人,以致匈奴的势力越发强大,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匈奴人甚至还占领了黄河的河套地区,这一地区被秦国人称为“河南地”,这等于在秦国的背后插了一把刀,对秦国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就将反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作为巩固国家统一的重大战略并加以实施。但是,他并没有在统一国家后立即对匈奴动手,直到前215年,“从天而降”的那块刻着“亡秦者胡”字样的石碑,促成秦始皇最终下定攻伐匈奴的决心。

前214年,秦始皇派蒙恬统率秦军向西北追击匈奴,在今陕西省东北角依傍黄河向东直达阴山,在河套以北阴山一带地区设置34个县,重新设置九原郡。接着,秦始皇又令蒙恬渡过黄河攻取高阙、阳山、北假一带,修筑亭障以驱逐胡人,令有罪之人来这里谪戍,以充实新设置的诸县人口。

前211年,秦始皇又下令从内地迁三万户到北河、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这是其中一说,故地所在历来说法不一)屯垦。这次大规模的移民屯垦,其意义远远超出了防止匈奴入侵的初衷,它大大有利于秦帝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边境地区的民族融合,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文化交流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蒙恬率大军攻击匈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震动。最终使匈奴“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但是,这次胜利的取得也使秦王朝付出了重大的代价,而守卫攻占的领土和巩固边防,又给秦王朝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像对匈奴作战中的后勤粮草供给,不能不是秦军的一个沉重负担,作战中的“死者不可胜数”也是在所难免。“发丁男以守河北”以及从内地迁徙3万户居民充实边境,对加强和巩固北部边防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一切毕竟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从长远的观点全面地思考这一问题,并意识到必须寻求一项从根本上为巩固北部边防提供保障的措施。于是,秦始皇决定修筑一条横亘于匈奴南进中原道路上的人工军事屏障。至此,在秦、赵、燕北部边地长城的基础上重修长城的方案,被秦始皇确定并付诸实施了。主持并负责实施这一浩大工程的,理所当然的是大将军蒙恬和他所统帅的数十万军民。

前214年,在北伐匈奴的战争中屡建奇功的大将军蒙恬应秦始皇诏令负责修筑长城,一时间,军民奋战,轰轰烈烈,从齐国临淄开始,绵延万里,到燕国的辽东为止,一场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伟大运动开始了。新的长城在各国旧的长城的基础上修葺、扩建而成。这条长城贯通东西,屹立在秦朝北部边疆,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

作为军事防御工程体系,长城由关隘、边城、城墙、城台、烽火台等构成。关隘、边城居高临险,扼守要冲,一般设在江河渡口之滨、险峰峻岭之侧或交通要道旁,凭山壑之险,构成边防线上最重要的军事要塞。对来犯之敌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战态势。城墙依山傍水,阻隔交通,可以有效地防止匈奴彪悍骑兵的长驱直入和大规模运动。城墙上在每隔大约500米的距离设有城台、敌楼可供屯兵、据守。其外沿修筑有用于作战的垛口。当敌人攻到墙身之下,利用高大的墙身所形成的死角掩护自己的时候,守军就可利用墙台射杀敌人。墙台之外还有战台,它是供守军住宿和警戒的军事设施。战台一般都修筑在高处,顶部是一个平坦的空间,便于瞭望。同时秦长城的修筑也继承了古老的消息传替方式,在城墙之外,每隔若干距离,便设置一烽火台。若遇紧急军情,白昼燃烟,夜间举火,依次传递,能在很短时间内将消息传遍防线。并在长城沿线设有重兵驻守,还有大量移民实边,军民可以利用长城的各种军事设施及时抵御匈奴的侵扰。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言,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的设计和构造,都已经达到了古代军事建筑工程水平的巅峰。

然而,如此浩大工程,却仅用数年即告完成。这不仅有赖于设计者、建筑者的聪明才智,还必须集中大量人力、财力、物力。长城工程多建于偏僻险要之地,在工具简陋、交通不便、劳动条件恶劣的条件下,完成如此艰巨的工程,民众负担的沉重是可想而知的。

就这样,数十万将士兵卒、楚乡童男、齐鲁壮汉、三秦囚徒用血肉之躯,背扛肩担,绵延万里,将一块块巨石垒起在高山之巅、峭壁之上、峻岭之间,汗水伴着血水一路流洒。有多少曾经健壮结实的身躯最终变得形若槁骸,又有多少风华正茂的青春被埋葬在这一块块厚重的砖石之内。可以说,长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血泪,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的悲歌。秦人曾留下一首《长城歌》,歌中唱道:“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吊亡夫的故事虽为民间传说,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百姓的哀怨与愤怒。

好大喜功的秦始皇在修筑长城上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难以用数字来计算的,如此靡费资财、滥用民力,对于大局甫定、亟须休养生息的大秦王朝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伤害,这也是秦始皇所梦想的万世相传的大秦帝国在十几年就灰飞烟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万里长城也确实起到了抗击匈奴、巩固边防的军事防御功用。如果从战争角度来讲,秦始皇修筑长城在当时是符合客观需要的。当然,修筑长城在秦始皇眼里,不仅仅在于防御,同他巡行天下、封禅泰山、观兵耀武一样,这也是在炫耀他那不可一世的丰功伟业。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人们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文人学士们都在寻求一条可以使社会安定的救世之路。于是逐渐产生了诸多学派学说,并撰写出无数著作,史称诸子百家。

前221年,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与朝臣就是否分封诸子为王的问题上发生了一场争论。以王绾为首的朝臣,请求秦始皇将燕、齐、楚分封给诸子,以求秦的稳固。李斯则认为春秋战国之所以纷争不断,完全是西周分封制造成的恶果。只有废除分封制,才可免除祸乱。

而百家争鸣的思想,与秦始皇的统治发生冲突,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已经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前213年,李斯进言,说愚儒“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趋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李斯还向秦始皇提出三条焚毁古书的建议:除《秦纪》、医药、卜筮、农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上交官府销毁。令下30日之内不上交的,处以鲸刑并罚苦役4年;②但凡谈论《诗》《书》者处以死刑,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见知不举报者,同罪处治;③有愿习法令者,以吏为师。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建议。之后,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各地点燃了焚书之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六国史书和私藏于民间的《诗》《书》,中国秦代以前的古典文献,都化为灰烬。留下来的只有秦国皇家图书馆内的藏书。这一事件,史称“焚书”。

焚书开始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秦始皇在秦国都咸阳坑杀了460余名术士。

秦始皇十分迷信方术和方术之士,以为他们可以为自己找到神仙真人,求得长生不死之药。而侯生、卢生两位方士对秦始皇投其所好,极力诳称自己与神相通,可得奇药妙方。但时间一长,他们的许诺和种种奇谈总是毫无效验,骗局即将戳穿。而秦法规定:“不得兼方,不验,辄死。”因此,侯生、卢生密谋逃亡,在逃亡之前,他们二人散步谣言,说秦始皇刚愎自用,专任狱吏。秦始皇知道后大怒,下令拷问咸阳460余名方士,欲寻侯生、卢生。事后,将相关460余名方士全部坑杀。这次事件,后世往往和焚书并列,合称为“焚书坑儒”。但究其原委,所谓坑儒,本只是对方士的一次坑杀而已。当然不能说被杀的460余人中没有儒生,而全是方士,但是由其代表人物可推知,被杀的主体应该是方士,但被杀者也有儒生。

除了坑杀在咸阳的460余人外,秦始皇还下令谪迁一批人至北方边地。事情发生后,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为术士们求情,秦始皇不但没有减轻怒气,还将扶苏贬黜出咸阳,北卞的宋志辉被秦始皇下令诛杀九族。史称“斩宋叼,诛九族”。

“焚书坑儒”一直是秦始皇残酷暴戾的证据,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残暴的事件。目的在于打击复活的旧贵族政治思想,强化思想统治,但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深远,虽维持了秦朝的统治,但也加速了其政权的灭亡。不仅使先秦大批文献古籍被付之一炬,给中国文化造成重大损失,还使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发展起来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受了一次致命打击。

为了抵抗匈奴的侵袭,秦始皇发兵30万,征集了民俘几十万修筑长城,还动员军民30万开发南方。后来,他还发动70万囚犯修建了规模宏大奢侈的阿房宫。到了秦二世的时候,劳苦大众的苦难没有结束,反而越来越沉重。秦二世下令从各地征调了几十万囚犯和民夫,大规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这座陵寝地基深厚牢固,是用大量的铜熔化后铸灌而成,并在地基上修盖了石室、墓道和墓穴。还在陵寝里用水银装饰出江河湖海的样子。秦始皇被安后,为了防备将来陵墓被盗,将所有参与建造陵墓的工匠全部埋在墓道里,没有一个工匠幸免。陵寝还没完工,二世和赵高又继续建造阿房宫,劳民伤财。那时候,全中国人口不过2000万,前前后后被征发去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造陵寝和别的劳役合起来差不多有二三百万人,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百姓怨声载道。

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押着900名民夫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身强力壮、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这两个人就是陈胜、吴广。陈胜和吴广本来不相识,当了屯长后,两人同病相怜,很快就成了朋友。

陈胜年轻时很有志气,他跟别的长工一块儿给地主种田,时常在心里想:我这样年轻力壮,为什么要如此永无休止地给别人当牛做马呢,总有一天,我也要干点大事业出来。有一次,他跟伙伴们在田边休息,对伙伴们说:“咱们将来富贵了,可别忘了老朋友啊!”都是做苦力的伙伴们听了大笑着说:“咱们都是给人家卖力气种地的,哪儿来富贵呀?”

陈胜豪情万丈地说:“燕雀怎能懂得鸿雁的志向呢!”

陈胜、吴广押送的队伍走到蕲县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不通,延误了20多天的路程。秦朝的令法规定,守边的士兵,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到达,如果超过期限没有到达的,一律杀头。大伙儿看看雨下个不停,急得真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陈胜偷偷跟吴广商量:“这儿离渔阳还有几千里,怎么也赶不上限期了,难道我们就这样白白地死掉吗?”吴广说:“那怎么行,咱们逃吧。”陈胜说:“逃跑被抓回来是死,造反也是死,一样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白送死强。老百姓吃苦也吃够了。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本来就不该是他做皇帝,原本继承皇位的是扶苏,大家都同情他;还有,项燕是我们楚国的大将军,立过大功,楚国人都很怀念他,现在也不知道是死了还是活着。要是咱们借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天下的人们一定会来响应我们。”最终,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陈胜和吴广起义了。

为了取得人心,他们巧妙采用迷信手段,在一块白布上写上“陈胜王”三字,偷偷塞在一条鱼肚子里。兵士们买了鱼回去,剖开了鱼,发现了这块绸子上面的字,十分惊奇。到了半夜,吴广又偷偷地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全营的兵士听了,更是又惊又害怕。第二天,大伙儿都在背地里议论这些奇怪的事。陈胜平日待人和气,人们对他愈发的尊敬了。有一天,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跑去激怒他们,跟他们说,反正误了期,还是让大家回去吧。那二人果然大怒,拿起军棍责打吴广,还拔出宝剑来威吓他。吴广夺过剑来顺手砍倒了一个。陈胜也赶上去,把另一个杀了。陈胜把人们召集起来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死去,死也要死得其所。王侯将相,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大伙儿一齐高喊说:“对呀,我们愿跟随你!”

起义后,人们纷纷响应,起义军很快攻下了大泽乡。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青年们纷纷拿着锄头铁耙到营里来投军。人多了,没有刀枪和旗子,他们就砍了许多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杆。就这样,陈胜、吴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揭竿而起”。参加义军者达数万人,接着又攻下陈州。在陈州,大家都说说:“将军替天下百姓报仇,征伐暴虐的秦国。这样大的功劳,应该称王。”陈胜就被拥戴称了王,国号叫做“张楚”,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陈胜派兵遣将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大批地方。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一,有的地方被六国旧贵族占了去。

不到三个月,在原赵、齐、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陈胜派出周文率领的起义军向西进攻,很快攻进关中,逼近秦朝都城咸阳。秦二世惊慌失措,赶快派大将章邯将骊山的囚犯、奴隶编成正规军队,向起义军反扑。原六国贵族各自为营,谁也不去支援起义军。周文领着起义军孤军作战,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又孤军深入,接连受挫,最终失败,周文自杀而死。

随着反秦战争的发展,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也逐步暴露出来,陈胜变得骄傲,听信谗言,诛杀故人,与当初一起起义的众人关系日渐疏远,派往各地的大部分将领也不再听从他的调遣。围攻荥阳的吴广因与义军将领田臧意见不合,被田臧假借陈胜之令杀死,结果导致这支队伍全军覆灭。

秦军在荥阳获胜后,乘胜猛扑陈州。前208年12月,也就是在起义后的第六个月,陈胜接战不利,突围逃至城父。在逃跑的途中,陈胜被叛变的车夫庄贾杀害。在这之后,然陈胜的部下吕臣率领的苍头军虽两度收复陈州,处死了庄贾,但张楚政权已不复存在。

从谋划起义,到称王立国,再到被害而亡,前后不过半年时间,但陈胜点燃的反秦烈火烧红了大半个中国。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并派人为陈胜守墓,每年以王侯品级祭祀他。

秦朝末年,各路起义军中有两支最大的力量,这就是刘邦和项羽的队伍。他们曾经约定,谁先攻下秦朝首都咸阳,谁就在关中称王。结果,刘邦一路避开秦军主力,专走偏荒的小径。这样,刘邦没有打过几场硬仗就已经兵临咸阳。秦王子婴没作什么反抗就投降了刘邦。于是刘邦就先占据咸阳,控制了函谷关。项羽一路上沿黄河流域进军,这是进攻关中正门的路线,一路上坚城固垒随处林立。尽管项羽数十万铁骑以摧枯拉朽的声势,攻城破寨,所向披靡,但是,连续不断的大仗硬仗,显然阻碍了项羽的行进速度。等到项羽来到函谷关前,发现早被刘邦抢了先。

项羽因此非常生气。他想我有40万大军还没称王,你10万人马居然称王啦!于是要找刘邦决战,杀进关中。项羽的一个远房叔叔项伯与刘邦的谋士张良很要好。听到这消息,他连夜跑到刘邦大营告诉张良,劝他赶紧离开。张良不愿背叛刘邦,经张良介绍,刘邦热情地接待了项伯,并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伯劝刘邦亲自去向项羽解释、道歉,以避免这场大战。

第二天,刘邦带着100多人亲自去鸿门向项羽赔礼道歉,解释说他根本就没想过什么称王关中,有项羽立下如此功勋,这关中之王非项羽莫属。他不过是一时幸运能够先项羽一步进入关中罢了,但他只是替项王守着关中大门,不可以让其他诸侯乘虚谋抢了去。项羽一听气就消了大半。他的谋士范增曾劝项羽在酒宴上除掉刘邦,项羽也同意了,早在宴会上埋伏了一批武士,约定项羽一举杯,就立即动手。可是在宴会上,刘邦对项羽态度谦卑,处处陪着小心。项羽性情耿直,不善权谋,早被刘邦哄得心花怒放,哪还记得要杀他的事情!

虽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都视而不见,没有反应。范增眼看没按计划进行,就把项羽的堂兄弟项庄找出来说:“项王太仁慈了,可是刘邦不能不除。你快进去借舞剑为名,趁机杀了刘邦。”项庄回来便到宴会上敬酒,并请求让他舞剑助兴。只见剑光闪闪,项庄越舞越靠近刘邦。项伯一看情势不对,就对项羽说:“一人独舞,兴致不高,让我和他对舞吧!”项伯也拔剑起舞,暗暗地用自己的身体挡着刘邦,使项庄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张良看到这种情况,赶忙出去对刘邦的武将樊哙说:“现在项庄舞剑,他的用意就是要杀沛公啊!”樊哙一听,立即拿起武器,闯到宴会上。他不惧项羽的英勇让项羽十分欣赏,项庄舞剑一节就这样被樊哙搅过去了。又过了一会儿,刘邦借口去厕所,悄悄溜了出来,张良告诉他快回大营,否则性命不保。刘邦赶紧带了樊哙等几个贴身护卫,丢弃车乘马匹,徒步从小路逃回了大营。张良留下,等刘邦走远了才再次进大帐献礼,说刘邦一时身体不适,先回去了。项羽不以为意,范增大顿手足,哀叹项王气数就此去了。

果然,鸿门宴之后,逃得性命的刘邦终于在垓下之战中逼死项羽,取得了楚汉之争的最终胜利。

张良,字子房,今安徽亳州人。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爆发后,他聚众起兵反秦,后依附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张良曾为刘邦出了不少好主意,他建议刘邦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劝刘邦不要立六国之后为王,主张刘邦追击项羽歼灭楚军。

当时,刘邦一面下令做好加紧进攻武关的准备,同时请张良前来密商有关入关的事宜。张良向刘邦提出应先派遣一人,潜入关中,为刘邦入关进行游说,以为内应。张良向刘邦推荐了一位魏国人名叫宁昌,此人胆大机敏、善于应变,刘邦十分赞赏这一举措。

天亮,刘邦的大军向武关进发。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85里,是秦关中的重要门户,也是东西交通的枢纽。但这位武关守将,西望咸阳,赵高专权,滥杀王公大臣,二世昏庸,耽于声色犬马;东望中原,王离败、章邯降,大势已去。眼看刘邦大军骤至,守关的残兵败将根本难以抵御。再加上风闻刘邦一路上仁厚信义,不杀降官,便干脆打开关门迎入了刘邦。

刘邦万万没有想到,一座雄关就这么兵不血刃地攻了下来,眼看前面就是骁关,便下令督促大军直进骁关。

张良忙对刘邦说:“沛公切勿急躁,武关虽然得手容易,若不加强防卫,项羽大军随后就到,你能抵挡得住吗?”

刘邦恍然大悟:“子房以为应该如何防守?”

张良说:“现在就是要关门谢客,立即加固关防,使它固若金汤,并派重兵良将镇守,以拒各路诸侯于关外。这样,沛公便可以领兵从容击杀秦军于关中,直捣咸阳,何愁暴秦不灭?”

于是刘邦依照张良的计谋,令士卒加固武关,并派一员得力的将领守关,才驱兵来到骁关下。

扎营之后,刘邦带着张良等一班谋士,前往观看地形。这骁关在关中蓝田县境,故又名蓝田关,气势雄伟,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有重兵把守,绝非武关那么容易攻下,张良建议干脆退守武关,以观望东西两面的形势。

然而,刘邦深深明白,滞留武关无疑是坐以待毙。

他请来张良,决心强攻骁关,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张良告诉他不可!并分析说:“《太公兵法》告诉我们,战当然要靠勇气才能取胜,但也不是单靠勇气就能够取胜的。骁关,固若金汤,子婴把他全部赌注都压在了骁关。骁关一破,他即成为瓮中之鳖,因此他不得不拼着性命死守。更何况秦兵还十分强大,并没有到不堪一击的时候。因此现在先不要忙于进攻,可以派兵在骁关对面的山上,遍插沛公旗帜以为疑兵,让他们有如临大敌的感觉,先摧垮他们的士气。另外,现今秦将眼见秦大势已去,灭亡在即,早已斗志涣散,各谋前程,可以派郦食其和陆贾等善辩之士,诱之以利,晓之以理,暗中联络,以为内应。这样,何愁骁关不破!”

于是,刘邦派了郦食其和陆贾,带了黄金珍宝,暗中去拜见守关秦将。这些将领果然早已人心惶惶,都愿与刘邦讲和,这使刘邦去掉了一块心病。他问张良:“现在攻打骁关没有问题了吧?”

“我以为条件还没有成熟。”张良答道,“郦食其和陆贾虽然买通了个别将领,但是还应该看到,秦军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关中人,他们的父老和妻室儿女都在那里,他们决不会让别人攻进他们的家园、杀戮他们的亲人,因此,他们一定会奋不顾身地抵抗。与其和他们拼杀,还不如等到他们松懈疲惫之时,迂回包抄,前后夹击。”

于是,刘邦率主力绕过骁关,悄悄翻越蓝田东南25里的蒉山,突然出现在秦军背后,在蓝田的南部大破秦军,并进一步占领蓝田,这样骁关的后路被切断,前后夹击,不攻自破。

这样,关中大门洞开,秦都咸阳已无险可守。刘邦10万大军压境,破咸阳如探囊取物。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他10年征战统一的国家,又苦心经营了10载的强大帝国,在他死后不到3年,倾覆的时刻就这般迅速地来到了。

史记故事精选大全全息网游:第一术士一代女皇武则天全传赵匡胤传元太祖成吉思汗全传清高宗乾隆全传开局1958,我能干啥系统!连接现代,农耕社会做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