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越南密战 > 第19章 法军换将和“纳瓦尔计划”

第19章 法军换将和“纳瓦尔计划”(1/1)

1953年,美国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

西北战役的结局标志着越军已在越南和老挝两个战场上占据了主动。特别是在至关重要的越北战场上,若不是空军占有完全的制空权,法军就只能处处挨打了。

法国政府首脑明白,若不扭转战局,法军势必被赶进大海。

法军的印支司令部确信西北战役已经结束的时候,一纸调职命令从巴黎飞来,沙朗将军奉命归国。法国总理又要换将了,这回轮到谁赶赴疆场呢?

此时,在亚洲另一端的朝鲜战场上,交战双方各投入百万大军,僵持已久。从1951年年底以来,战线胶着,双方进退可以用米而不再以公里来计算。朝鲜战争终于到了要摊牌的时候了。

临近1952年年底,美国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宣称一旦入主白宫,“将亲自去朝鲜半岛,并结束这场战争”的共和党候选人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当选为美国第34届总统。

艾森豪威尔于1890年10月14日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个贫苦的家庭里。整个青少年时期,艾森豪威尔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对军事史著作特别感兴趣。1905年,艾森豪威尔与他的二哥同时中学毕业,但是手头拮据的父亲不再支持他们上大学了。这对青年一心向学,商定哥哥先入密歇根大学读法律,艾森豪威尔则去工作接济哥哥;然后再由哥哥工作,支持艾森豪威尔进大学。

艾森豪威尔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并且接受好友的建议投考西点军校,一来因为西点是美国最著名的军校,号称“将军的摇篮”;二来那里的免费教育可以解除他沉重的经济负担。1911年6月,艾森豪威尔被西点军校录取。

1915年,艾森豪威尔佩戴着少尉军衔毕业,开始在军中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艾森豪威尔任职于坦克指挥训练中心。1918年,他正要随一支坦克部队去欧洲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却结束了。战后,1920年7月的某一天他晋升上尉,三天后又被提升为少校,此后保持少校军衔达16年之久。

1924年他被选入参谋学校学习,192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两年后又在陆军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1933年,他跟随麦克阿瑟将军去菲律宾,几年后才晋升中校。

1939年至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烽火连天。为了战备需要,美国军队总兵力从19万迅速扩充到500余万。1940年11月,艾森豪威尔成为上校,就任第三集团军参谋长。这时,他的运气来了。1941年夏季,在一次有50万人参加的军事大演习中,他的组织指挥才能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的赏识。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迅速对日对德宣战,艾森豪威尔即被马歇尔召入国防部作战处,主持那里的紧张工作。1942年3月,他升为少将,任国防部作战处处长。

1942年6月,马歇尔又任命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驻欧洲部队总司令,7月晋升中将。当年11月,艾森豪威尔受命指挥美英联合部队15万人实施在北非登陆的“火炬作战方案”。战至1943年5月13日,艾森豪威尔挥师突尼斯,共歼敌27.5万人,将轴心国军事力量赶出北非大陆。这一胜利与3个多月前苏联红军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大捷南北辉映,使法西斯伙伴意大利的覆灭成为定局。

北非战役后,艾森豪威尔指挥美英联军进军意大利,终结了墨索里尼的统治。接下来,艾森豪威尔任盟军远征军最高司令,着手实施在欧洲大陆登陆的“霸王计划”,开辟反法西斯第二战场。

1944年6月6日,艾森豪威尔指挥300万大军成功地实施了诺曼底登陆作战。这年12月,他晋升为五星上将,这是美国的最高军衔。

在艾森豪威尔指挥下的盟军与苏联军队合作,彻底粉碎法西斯德国,于1945年5月结束了欧洲战事。1945年6月艾森豪威尔回国,旋即就任陆军参谋长。

1948年5月,他退出现役,出任位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当年秋天,他出版了畅销的战争回忆录《远征欧洲》。

1950年秋,出于对欧洲形势的考虑,美国总统杜鲁门请艾森豪威尔复出,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司令。在欧洲工作将近两年之后,艾森豪威尔于1952年6月1日再次退出现役,代表共和党参加总统竞选。

这位职业军人出身的美国总统,对战争的体会自然与众不同,对世界战略的权衡,在他心中更是由来已久。

竞选成功之后的1952年12月2日,艾森豪威尔带领一行人来到朝鲜半岛,做实地考察。

早在1946年夏天,艾森豪威尔就到过朝鲜半岛。那时他觉得朝鲜半岛气候炎热,遍地荒芜,道路和田野里一片尘埃。而这回,飞机降落处满目冰天雪地,朝鲜半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场,艾森豪威尔唯一的儿子正在前线。

在前方观察哨所,艾森豪威尔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了正面中国志愿军的阵地。他认定中国军队已经在朝鲜半岛山野里找到了隐蔽和保全自己,并能向敌人实施炮火袭击的办法,那就是在山岭中开凿可以直通后方、大得可以容纳火炮的坑道。这种坑道蜿蜒纵横,犹如地下长城。

艾森豪威尔还乘坐轻型飞机在前线上空俯瞰双方阵地。在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是个行家,他得出的结论是:“显然,任何正面的攻击都将遇到巨大的困难……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一条固定不变的战线上,继续承受看不到任何结果的伤亡。”

艾森豪威尔于1952年12月5日结束朝鲜半岛之行。在那之后的三个月里,“三八线”以北的中国志愿军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抗登陆作战准备”。到4月底,这项准备全部完成,中、朝方面总兵力达180万人,其中志愿军135万人。“联合国军”方面总兵力近120万人,其中韩军有60多万人。双方大体上势均力敌,美军不可能大纵深地突破北方阵地。

解决朝鲜战争问题,只有谈判一条路了。

通过外交和舆论渠道,艾森豪威尔透出了希望重开谈判的信息。1953年2月22日,“联合国军”的美国司令克拉克将军致函朝中方面,提议在停战前先行交换伤病战俘。3月28日,朝中方面同意这个建议,并且提议立即恢复停战谈判。4月20日,双方开始交换伤病战俘。4月26日,中断了6个月的朝鲜停战谈判恢复。

在决心通过谈判解决朝鲜问题的同时,艾森豪威尔开始把精力越来越多地投向印度支那。对于印度支那战争,他是在当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时候开始关注并加以研究的。他认定,印度支那战争是东西方对抗的一个焦点,交战双方的背后都有大国的影子。1953年3月5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去世使艾森豪威尔感到,似乎有机会在某种程度上与苏联暂时妥协,以求得一段战略平静或稳定状态,以便调整世界格局。

对于美国的外交政策,艾森豪威尔在很大程度上委托给新任国务卿福斯特·杜勒斯主持,自己只是最后批准人。

就在1953年1月20日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之时,巴黎政坛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勒内·梅耶当选为法国总理。

梅耶是老资格政治家,出生于1895年,早年毕业于巴黎大学。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坚决的抗战派,1944年任交通部部长,1945—1946年任德国事务高级专员,后来当过两任财政部部长。他倾向于把印度支那战争继续下去,直到出现军事转机后再寻求政治解决。

这时,按照华盛顿1952年度向法国军援的承诺,美国已把13.7万吨武器装备运到了印度支那。其中包括900辆装甲车,1500辆各种运输工具,2500门大炮,2.4万挺(门)自动武器,7.5万支枪,9000套无线电通信器材。法军空军则收到了160架F-6和F-8战斗机,41架B-26轰炸机,28架C-47运输机,以及9.8万枚炸弹。

尽管有如此军援,但在印支战场上,每个月都有越来越多的法国士兵捐躯疆场,对西方世界来说,印度支那的战局非但没有出现期望中的改观,反而更加恶化了。

1953年3月,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了越南北部,法军越北部队司令冈萨雷斯·利那雷斯将军向他们透露真情说,在越南北部,法越双方正规军兵力相差不大(实际上越军人数更多——本书作者注),但是,越军有能力集中4到5个师用于机动作战,而法军2/3的兵力被拖在各个防御点上动弹不得,机动兵力最多只有25个营,共2万来人。

同月,杜勒斯在会晤法国外长皮杜尔时说,艾森豪威尔和他都认为,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是一条战线上的不同组成部分。这是美国官方第一次将印度支那摆到和朝鲜半岛相等的地位。而此时的朝鲜战场渐趋平静,签署停战协议的日子已经可以预见了。

但印度支那局势却依旧扑朔迷离,法国新任总理梅耶带着外交部部长皮杜尔、负责印度支那事务的海外部部长让·勒图尔纳于3月下旬来到华盛顿会见艾森豪威尔,向美国提出:在新的财政年度向法国的印度支那远征军提供4到5亿美元援助。

艾森豪威尔和国务卿杜勒斯邀请梅耶一行登上总统游船“威廉斯堡”号,从波托马克河顺流南下,一直开到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故居弗农山庄,沿岸风光甚美,宾主于船上各怀心思,不断交谈。

艾森豪威尔说起,美国可以同法国达成关于欧洲防务和印度支那战争问题的某种协定,但条件是,法国应该在欧洲防务中承担更多的义务,法国必须明确宣布放弃印度支那这块殖民地。

这下子,梅耶闭口不言,皮杜尔则大叹苦经,表示要到印度支那战局好转,减轻了法国负担的时候,法国才有可能在欧洲防务上多做一些;对于印度支那,皮杜尔躲躲闪闪,拒绝做出完全放弃印支殖民地的保证。

艾森豪威尔可不愿意随随便便把美元往水里扔,他对客人说:“如果希望得到美国的进一步援助,法国必须提供一个可行计划。至少,这个计划应该使人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在希望尽快了结印度支那问题这一点上,梅耶和艾森豪威尔的看法一致。为了争取美国的支援,梅耶当即命令勒图尔纳在华盛顿拟制新计划。

好在勒图尔纳对印度支那事务相当熟悉,对美国军援也是心中有谱,他把自己关在下榻的饭店里挥笔起草新计划。

一个真正的急就章——“勒图尔纳计划”——产生了。这个计划的要点是,法国分三个阶段通过军事行动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第一阶段,法军和保大军稳固越南南方和中部地区,随后将这些地区移交给新组建的保大部队,腾出机动兵力。第二阶段,法国向越南增兵,寻机与越军主力作战并战胜之。1955年春天开始实现计划的第三阶段:法国和保大联军彻底打败越军。

虽然不全满意,艾森豪威尔和助手们还是倾向于接受法国的急就方案。为了使美国放心,法国总理当面向艾森豪威尔提议,请美国派一位有声望又有经验的将军到越南战场做一番考察,以印证法国远征军的能力和信心。

送走了梅耶,军旅出身的艾森豪威尔另有考虑。1953年5月初,艾森豪威尔要美国驻法国大使向梅耶总理转交他的一封信件。此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法国给予印度支那三国以完全的独立的地位,使法国摆脱“殖民主义”的政治压力,也同时减轻美国政府因为援助法国远征军而受到的国内外压力。

如果说此信的第一部分表达了美国久已坚持的立场,第二部分则使法方大吃一惊。艾森豪威尔建议法国政府,任命一位新的印度支那远征军司令,再派一个像塔西尼那样出色的将军去越南。信中甚至提出了推荐名单:一是老将瓦吕,他熟悉印度支那;或者是曾任驻德国法军司令的奥古斯丁·纪尧姆将军。

然而,信到巴黎之日,法国政府已经宣布,任命55岁的法国驻中欧部队参谋长亨利·纳瓦尔将军为印度支那远征军司令。

这真是一番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挑选,这位将军的使命就是从根本上扭转印度支那颓局。梅耶从美国归来,立即授意国防部和法军元老们推荐这位关键人物。

面对摆上办公桌的法国将领名单,由法国陆军元帅朱因推荐的纳瓦尔特别受到梅耶总理的垂青——那是老熟人了。1946年,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大国分区占领,梅耶任法国占领区专员,纳瓦尔是法国占领军总部秘书长。1948年,梅耶转任非洲阿尔及利亚的君士坦丁市市长,纳瓦尔又正好是那里法国驻军的师长。梅耶对纳瓦尔印象颇佳,此时决心委以重任,把扭转印支战局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亨利·纳瓦尔,1898年生。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中的1917年,19岁的纳瓦尔曾在西线和德军作战。战后他去了叙利亚,在那里和当地的反殖民主义战士作战两年。之后他来到法国驻德国占领军任职,不久进入法国军事学院学习。1930—1934年,他到法国殖民地摩洛哥,参与对那里反殖民运动的军事镇压。1937年起,他转而担任军事情报军官,1938—1940年间,他是法军情报部德国情报处负责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侵入法国,纳瓦尔是抗战军人,主持被占领国土上的情报工作。1944年法国解放,他回到作战部队任装甲团团长,很快升任法军第5装甲师师长,驻扎于德国领土上。后来又几经升迁,眼下是西欧盟军陆军参谋长。

无论从哪个方面的经历来说,他都应该算得上是个出色人物。虽然没有在印支作战的经历,但他的履历中分明有着在阿拉伯国家与当地游击队作战的记载。作为情报官员,他的思考细密,为盟军获取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选任纳瓦尔的另一层考虑是,正因为他没有在印支打过仗,对那里的局势会因没有成见而比较客观。由于他有西欧盟军总部的工作经历,有助于他从全球政治的角度来看待印度支那问题。虽然他作为战场主官的经历确实短了一些,但毕竟也打过不少的仗。

纳瓦尔来到总理府向梅耶辞行赴任,总理面授机宜,他所领受的使命是,使法国“能够体面地结束印度支那战争”。

1953年5月21日,来到西贡接任总司令的纳瓦尔做了一个简短讲话:“一年以前,还没有人能够看到胜利。但是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曙光在前,如同隧道尽头已经出现的光亮。”他向新下属们发出一个简短的到任命令:“我期望着和你们,特别是和前线的战斗者们建立密切的联系,这将增辉于我的军人生涯。”

初到印度支那战场的法国将军纳瓦尔

来到陌生的印支战场,纳瓦尔用了整整3周时间巡视各地,与当地驻军将领和官员谈话。他甚至飞到了被越军包围的那产和莱州。在深入越军腹地的飞行中,他的座机几次被越军防空武器击成轻伤,他的历届前任都没有过如此令人心悬的尝试。

纳瓦尔勤于思考和分析,在印支热带雨林上空一次次掠过,俯视炮火纷飞的战场,必定思绪万千。在巴黎受命之时,总参谋长埃利有明确指示,到印支后迅速熟悉情况,对局势做出估量,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带回巴黎来讨论,由政府和军事首脑做出实施与否的决断。

纳瓦尔看得明白,印支局势极为严峻,特别是西北战役之后,战争的主动权已经易手,法军陷入守势。向他汇报的高级军官无不认为,1953年秋天,越军会发起更大规模的攻势。

纳瓦尔最担心的是红河三角洲及其周围地区,越军的七个主力步兵师以及一个炮兵师约12.5万人从内外两线威胁塔西尼防线。纳瓦尔得到报告说,越军主力部队装备整齐,训练有素。法军情报部肯定地说,大部分武器装备是由中国提供的。随着朝鲜停战,中国有可能向越军提供更加充分和更加优良的武器。

更使纳瓦尔不安的是,约有三个越军独立团渗透塔西尼防线,在红河三角洲腹地建立了和法军据点犬牙交错的游击区,控制了大约6000个村庄,牵制了该地区法军机动部队半数以上的兵力。

在越南中部,越军也掌握了主动权,越军三个团的兵力十分活跃,法军只得退守顺化、岘港、归仁等地。这些据点之间仅维系着一条受到了严重破坏、随时可能被越军切断的2号公路,法军不得不经常使用船只进行海上补给。

纳瓦尔看到,越南南方局势要平缓得多,法军控制着以西贡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但是越军已在越南和柬埔寨边境地区建立了几块根据地,还将游击区延伸到湄公河三角洲的边缘地带。在越南最南端的平定省出现了越军小股部队。

纳瓦尔最感到宽心的是柬埔寨,那里的游击队员人数尚少,武器不足而且破旧,总兵力不足2万人的柬埔寨国家军队虽然松松垮垮,却还可以控制局面。年轻的西哈努克亲王虽然总是在挥动自治和独立的大旗,但是他对法国的态度友好,使柬埔寨局面还不至于失去控制。

柬埔寨,面积18.1万平方公里,西和西北与泰国接壤,北部与老挝相邻,东和东南与越南交界,20世纪50年代初的人口约300万。

柬埔寨这块土地上最早的居民是马来亚土著人。柬埔寨的先民曾建立扶南国,约在公元225年,两名中国使者访问了扶南,中国史籍《梁书·扶南传》记载了那里的早期历史。公元10世纪前后出现的高棉王国曾强盛一时,阇耶跋摩二世(1113—1150)曾吞并占婆国,并进攻越南。13—14世纪高棉衰落,西部边境屡受泰国进攻,东部边境线则在与越南的相互关系中发生过多次变更。

19世纪后期法国将越南变为殖民地时,于1863年和1884年与柬埔寨国王两次签订条约,完全控制了柬埔寨事务。

诺罗敦·西哈努克于1922年10月31日出生在金边王室家庭。当时,他的外祖父西索瓦·莫尼旺是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自幼接受宫廷教育,1936—1940年到越南西贡的沙士鲁·罗巴中学读书时,日本军阀控制下的泰国对柬埔寨发动了军事进攻,后来虽由法国代表和对手缔结了停战条约,柬埔寨却失去了西部大片领土,面积约占全国领土的三分之一。

带着丧权辱国的忧苦,1941年11月,柬埔寨老国王在自己的高山别墅里死去。很快,法国殖民当局选中还不到18岁的西哈努克继任柬埔寨国王。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日本军队控制了几乎整个印度支那,法国总督向日军妥协。西哈努克日后回忆说:那时“柬埔寨一直有两个主人,日本主人要我国人民向他们提供廉价的非正规部队的战斗员、劳工、给养、大米和木柴,法国主人要我国农民提供木棉”。

1945年3月9日,日本的印支驻军发起全面进攻,将法军赶出印度支那,并在控制局面后要西哈努克宣布柬埔寨独立,脱离法国的“保护”。西哈努克同意了,于3月13日宣布独立,废除1863年和1884年与法国签订的“保护条约”和“协议”。

当年8月,日本军队彻底垮台,法国专员回到了柬埔寨。但这回,法国的力量毕竟大大削弱了。随着年龄增长,西哈努克对国家局势的控制力增强了,他的民族独立意识也逐渐增强,决心以和平方式寻求柬埔寨的彻底独立。

1949年,法国和柬埔寨就独立问题进行了实质性谈判。由于法国急于抽出兵力对付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因此原则上同意柬埔寨独立,法国的军事和行政人员逐步撤出。

1952年4月西哈努克与心爱的莫尼克·依吉(莫尼克公主)结婚,告别了往日风流的宫廷生活,专心国事。在柬埔寨王国军队组建后,柬埔寨逐步获得了国际承认。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决定从柬埔寨脱身,集中力量经略越南和老挝。

年轻的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

相对于柬埔寨,纳瓦尔对老挝局势甚感不安。尤其是在上寮,当地政府军加上警察部队总兵力才1.5万人,对付苏发努冯亲王的巴特寮解放军尚能打成平手,越军一旦挺进上寮,老挝王国部队无论如何也顶不住。

纳瓦尔展望,在未来旱季,越军发动重大攻势在所难免,首当其冲的目标可能是红河三角洲。但是纳瓦尔断定,法军在这一地区的总体实力仍强于对手,能守住河内、海防等重要城市。纳瓦尔认为越军的第二选择是进攻越南中部的蜂腰地带,然后进入下寮,逐步威胁西贡。纳瓦尔认为,越军如果这样做,其主力将远离根据地长途跋涉,造成后勤供应上的严重困难,而法军在这一地区可以集结重兵予以反击。

纳瓦尔担心的是越军的“第三选择”。那就是越军出兵西北,进入上寮,然后向琅勃拉邦、万象发起攻击。经过计算,纳瓦尔又认为越军要进军西北会面对气候、地形、道路破损、距离遥远等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困难,最后放弃这种选择。但纳瓦尔没有想到,他会在这里失足。

瞻前顾后,反复思量,“纳瓦尔计划”逐渐成形。追根探源,法国远征军在印度支那有过不少计划,“雷沃斯计划”以后,沙朗制订了第二个计划,尔后是“塔西尼计划”,接着又是沙朗接过手去搞了一个新计划。对这些作战方案,特别是“沙朗计划”,纳瓦尔一一俯首研读,尽可能寻求借鉴。

1953年6月16日,在西贡举行的远征军高级军事会议上,纳瓦尔提出了他的计划纲领。谈到下一个旱季作战的时候,纳瓦尔说,那产已经失去了继续固守的意义,它既不是当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也不是交通要道,越军不占领它照样可以绕道而行,进入老挝上寮。因此,他决意放弃那产。但这并不是说那产的据守方式有什么问题。恰恰相反,法军将坚持那产集群据点的防御方式,坚守在越南西北部。越西北地区有没有一个其战略意义可以取代并超过那产这样的军事支撑点呢?纳瓦尔明明白白地告诉部下们:有,那就是奠边府。

对奠边府,纳瓦尔现在只能点到为止。

根据各处将领提出的意见,纳瓦尔对自己的计划做了进一步修改。7月13日,他飞回法国向首脑们汇报。

17日,纳瓦尔向法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提交了拟制完成的“纳瓦尔计划”。法国三军参谋长很快研究了这份计划,同纳瓦尔做了仔细的讨论。三军参谋长们向纳瓦尔指出,“计划”对老挝承担了过多的义务,似有鞭长莫及之虞。参谋长们认为,即使是身在印度支那,纳瓦尔也应该致力于这样一种努力,即促使美国和英国承担国际义务来保障老挝的领土完整,以此来警告苏联和中国不要继续通过支援越南来介入老挝事务。

7月24日,由法国总统主持,由总理以及外交、国防、财政和海外殖民部部长和三军参谋长等高级官员举行秘密会议,审议“纳瓦尔计划”。

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越法战争持续7年了,法国籍将士已在血肉厮杀中伤亡了7.4万人,眼下还有十几万远征军官兵置身于印度支那战场,不知何时才能返回家园。更使法国内阁成员们忧心忡忡的是,法国公众早已厌烦了战争,反战民众到处都在呼喊,指责遥远的印支战争是一场“肮脏的战争”。到如今,任何人都不能不考虑法国反战运动的力量。

与会者用眼睛盯住了纳瓦尔,眼下,也似乎只有他的口袋里才掏得出锦囊妙计。

面对总理和总统、内阁成员、三军参谋长,纳瓦尔侃侃而谈,将“纳瓦尔计划”和盘托出。

“纳瓦尔计划”详细列举了印度支那战场彼此力量的消长,提出的战略要点是:

1.以北纬18度线为界,将整个印度支那分为南、北两个战区。

2.北部战区法军在1953—1954年冬春旱季采取战略防御态势,尽可能避免使用重兵集团与越军进行大规模战役。如果越军在此期间向红河三角洲或上寮地区进攻,都可能对法军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强这两个地区的防务。

3.由于越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拥有兵力上的优势,要求法国政府从欧洲向印度支那增援12个步兵营、1个机械化营和3个炮兵营;适当加强印度支那的海军和空军,使远征军能够掌握5个师的机动力量。

4.在加强越北防御的同时,在红河三角洲和周围地区进行若干次战术出击或一定规模的扫荡,以破坏或牵制越军的进攻。

5.重点是对红河三角洲内越军游击区进行剿灭作战。

6.加紧组建和训练新的保大军队,抽出更多的法军充实机动兵团。

7.如果在1953—1954年冬春作战中稳住局势,至1954年秋,远征军应该掌握6—7个师的机动兵力,其中包括一个伞兵师,使机动兵力与越军基本相等。到1955年,法国在印度支那三国可以控制的兵力将达到64万人。在这种条件下,法军要寻求战机,与越军进行战役决战,从根本上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或者是为政治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创造最好的条件。

8.在南方战区,在稳定南部的前提下,将向越南中部实施扫荡,控制狭长的“越南走廊”。

经过长时间讨论,国防会议批准了“纳瓦尔计划”。引人注目的是,在这次会议上,关于法国远征军是否有义务和能力保卫老挝、抵御越军攻击的问题,纳瓦尔明确地说,如果法国远征军承担保卫老挝的义务,在下一个旱季作战开始后,他将占领奠边府。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史记故事精选大全全息网游:第一术士一代女皇武则天全传赵匡胤传元太祖成吉思汗全传清高宗乾隆全传开局1958,我能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