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中国史一本通 > 第二章 青铜时代——夏商西周

第二章 青铜时代——夏商西周(1/1)

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打破了尧舜以来的禅让制,开创了父死子继的王位世袭制度。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便这样出现了。随后,经过商和西周两朝几十代人的努力,中国灿烂辉煌的奴隶社会文明走向了顶峰。

禹做了部落联盟首领后,威望和权势非常大。有一次,他召开部落首领大会,各部落的首领为了表示对禹的尊重,都带着各自的贡品按时赶到。但是,有一个叫防风氏的南方部落首领却迟到了。禹认为防风氏怠慢了他的命令,一怒之下,就把防风氏给杀了。从此,禹就更加威震四海。

夏时期全图禹晚年的时候,也像尧和舜那样召开部落首领大会,想找一个贤能的人做自己的继承人。大家都觉得皋陶最合适。但是,皋陶没过多久就病死了,于是大家就又推荐了皋陶的儿子伯益。

但是,禹的儿子启心里却非常不服气,他觉得天下是他父亲禹辛辛苦苦得来的,是他父亲的财产,如果父亲死了,财产就应该由儿子来继承。于是,启就发动了一场动乱,杀了伯益,然后召开部落联盟大会,宣布自己即位称王,建立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就这样产生了,选举贤能的“禅让”制度也被父死子继的“家天下”制度所代替。

启的行为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一个叫有扈氏的部落首领最不服气,带头出来反对启,并起兵叛乱。启率兵迎战,两军在甘泽(今陕西户县)展开大战。有扈氏的士兵都觉得启把天下据为己有是非常不对的,因此都非常勇猛地与启的军队作战。启的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启退兵回到都城后,认真分析了一下失败的原因。他觉得自己没有战胜有扈氏主要是因为百姓们不理解自己,自己没有取得人心。于是,启就严格要求自己,以博得人们对他的信任。他每天吃饭只吃一碗蔬菜,从来不吃肉;每天睡觉时,他只铺一床粗糙的旧褥子;他还注意尊敬老人,爱护小孩;对于有才能的人,他也从不计较他们的出身,加以重用。

时间一长,启的声誉果然大大提高,大家都觉得启是禹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启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就再次发动了对有扈氏的战争,把有扈氏打了个大败,并将他的部落全部消灭。其他的部落见到有扈氏的下场,也不敢再反对启。夏朝的统治终于稳定了下来。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太康非常荒淫,经常不理朝政,带着一帮人出去打猎,几个月都不回来。于是,东夷族的首领后羿就趁机夺取了国家大权,立太康的弟弟仲康为傀儡王。后羿掌握大权后,不吸取启的教训,每天也以田猎为乐。没过多久,后羿就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傀儡王仲康的儿子后相也被寒浞杀死,后相的妻子后缗带着身孕逃了出来,生下了少康。

《春秋左传》中关于夏军制的记载少康很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明,后缗觉得这个儿子很有希望,在他刚刚懂事的时候,就把先辈们的故事讲给他听,并且叮嘱他长大以后一定要为国报仇,把失去了的国家夺回来。

少康果然发愤图强,为复兴夏朝做准备。他先在外祖父那里担任管理畜牧业的官,一有机会就学习带兵打仗的本领。后来,为了躲避寒浞的追杀,少康逃到虞舜的后代有虞氏那里。有虞氏的首领看到少康精明能干、志向远大,就叫他在部落里担任管理膳食的官,学习管理财物,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还把一块叫纶的地方和500名兵士交给他管理。从此,少康就有了恢复夏朝的根据地和武装力量。

少康为了号召人们支持他复国,就向人们宣扬他的祖先夏禹的功绩。他还把那些被后羿和寒浞搞得家破人亡、流浪在外的夏朝旧官召集来,让他们跟着自己一起复国。他派了一个名叫艾的大将去打探寒浞的儿子浇的实力,又派自己的儿子前去削弱浇的力量。两个人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一切安排就绪后,少康便起兵,向夏朝的旧都城安邑进攻。这时,寒浞已经死了,浇虽然想抵抗,但终究不是少康的对手,不久就被少康消灭了。天下又回到了夏禹子孙的手里。

少康光复了夏王朝后,将都城建在阳夏。他吸取了夏朝一度亡国的教训,励精图治,精心治理国家,使夏王朝再次兴盛起来。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少康复国”或“少康中兴”。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之一。他即位以后,立即大兴土木,在洛阳修建倾宫。这座倾宫修建了7年才完成,动用了成千上万的奴隶,花费无数钱财,百姓们怨声载道。

夏桀吃饭也非常讲究。他吃的蔬菜必须是西北出产的;鱼必须是从东海中捕来的;调味品必须是南方的生姜,北方的海盐。每天为了准备他一个人的饭菜,需要成百上千的人来为他服务,谁要是稍有差错,就会被杀头。

夏代陶盉除此之外,夏桀还喜好喝酒,贪恋女色。每次夏桀喝醉了酒,都要找人来当马骑。要是有人不让他骑,他就把那人打一顿或是拉出去杀了。夏桀宠爱妺喜,对妺喜言听计从。妺喜想听撕裂布帛的声音,夏桀就向百姓征集布帛,全部堆在宫中。

夏桀经常无耻地把自己比做太阳。百姓们恨透了夏桀,就诅咒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会灭亡?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

这时,黄河下游有个叫商的部落强大了起来。商的首领汤看到夏桀这样残暴,就决心消灭夏朝。他表面上对夏桀表示服从,但暗地里却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为了显示自己是个贤明的君主,商汤还十分注意笼络百姓。

有一次,商汤看见一个人在用四面网捕鸟,四面八方的鸟都掉进了他的网中。商汤就对捕鸟的人说:“你应该撤掉三面网,只留下一面就够了。你这样捕鸟太残忍了。”百姓们听说了这件事后,觉得商汤非常仁慈,就都表示愿意跟随他。很快就有40多个小国投奔了商。

商汤见时机成熟了,就决定召集商军将士,准备攻打夏国。临行前,商汤对将士们说:“不是我要叛乱,实在是夏桀作恶多端,上天的旨意要我消灭他,我不敢不听从天命啊!”

夏桀听说商汤带兵打来了,赶忙调集各个小国的军队,亲自带兵与商军作战。但夏朝的士兵全都不听他的指挥,不是投降,就是逃散。不久,夏桀的军队就被打败了。夏桀仓皇出逃,不久也病死了。

这样,夏朝就被商朝代替了。汤即位后,吸取了夏桀的教训,勤政爱民,鼓励生产,并且不断发展商朝势力。几年之后,商朝就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王朝。

伊尹名叫挚,本来是商汤岳父家的奴隶,后来作为陪嫁来到了商汤家里。他非常善于烹饪,做得一手好菜,而且喜爱读书,懂得许多治理国家的道理。他每天利用侍奉商汤吃饭的机会,与商汤聊天,给他分析天下形势,进献灭夏建商的大计。时间长了,商汤就觉得伊尹很不一般,提拔他做自己的助手。

朝中的大臣们见了伊尹,都觉得伊尹很丑,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伊尹长得又黑又矮,而且眼睛上没有眉毛,像个怪物。商汤见大臣们瞧不起伊尹,就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伊尹这人很有学问,大家不要小看了他,我要拜他为右相。”

伊尹做了商的右相后,帮助商汤筹划了许多进攻夏朝的大计,一举消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后来,伊尹又为商朝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使官吏们都能勤恳地工作,商朝的统治稳定地发展。

商汤死了以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即位,但都过了不久就死了。伊尹就决定,让商汤的嫡长伊尹像孙太甲做天子。太甲做了天子后,整天吃喝玩乐,不顾百姓疾苦,不遵守祖宗立下的法制。伊尹一连写了3篇文章给太甲,教导他如何做一个好的君主。太甲看了这些文章后,开始还能照着去做,过了不久就都忘到脑后去了。

伊尹见到太甲这样不争气,非常生气。他再次对太甲进行规劝,让他勤政爱民,可太甲依然我行我素。于是,伊尹就把太甲赶下了台,把他关在商汤的陵墓所在地桐宫(今河北省临漳县),闭门思过。而伊尹自己则摄政当国,暂时管理国家大事。

太甲在桐宫住了3年,在伊尹的不断开导下,终于悔过,开始痛改前非,弃恶行善。于是,伊尹就亲自带着文武大臣迎接太甲回到都城,郑重其事地把政权交还给他。太甲复位后,果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诸侯归顺,百姓们安居乐业。

太甲死了以后,沃丁即位。伊尹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就不再参与朝政,回家养老,活了一百多岁。伊尹死后,沃丁用天子之礼隆重安葬了伊尹,并亲自戴孝3年,以报答他对商朝所做的贡献。

商朝初建的时候,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那时,黄河下游常常发大水,一闹水灾,都城就会被淹。而且,商朝王室的贵族们整天追求享乐,生活腐化,他们还经常为了争权夺位而拼得你死我活,国家被他们搞得乱七八糟。因此,商朝建国后不断迁都,在大约三百年的时间里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

商朝的第20个国君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缓解社会矛盾,挽救商朝的衰亡,决心再进行一次迁都。

商代四羊方尊盘庚决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他认为殷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灾害少,适于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商朝的经济发展。另外,迁都以后,一切都要重新建设,贵族们没有那么多享乐的东西,阶级矛盾也会缓和一些。而且,新建的都城比较安全,反叛势力不容易进行干扰,统治会相对稳定。

但是,王室中的贵族大多数贪图安逸,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反叛,企图大闹一场。盘庚是个办事坚决的人,他不会因为有人反对就改变决定。他把贵族们都召集起来,先是进行劝说,告诉大家迁都到殷的好处。然后,他又利用占卜对贵族们进行威胁,说先王们都按照天帝的意思迁了五次都,他也做过了占卜,得到了天帝的允许。他说这并不是他个人的意愿,而是遵照上天的旨意,如果有人违背了上天的旨意,就要受到惩罚。

盘庚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终于把都城迁到了殷。但是,新都城的条件比较差,很多人都不习惯新的生活环境,吵闹着要搬回老家去。盘庚又下了一道命令,严厉制止住了人们的反对。几年之后,局面才渐渐稳定下来。

商代的奴隶们辛勤劳动,把殷建设成了一座繁荣的都城。从此以后,商朝一改往日的衰落景象,社会开始呈现出了稳定的局面,经济、文化有了很大发展,都城也再也没有迁到别的地方去。所以商朝又被称为殷商,或称殷代。

武丁是盘庚的弟弟小乙的儿子。他从小就被父亲送到了民间,和百姓的孩子们一块干活,一同玩耍。渐渐地,武丁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也体会到了百姓们生活的艰苦。小乙做了10年国王之后,把王位让给了武丁。

武丁像武丁即位后,没有忘记百姓的疾苦和过去简朴的生活习惯。他一心想要振兴商朝,做一个像商汤那样的名君。武丁知道,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必须要有有才能的人来帮助自己。于是,他在即位的头三年,对国家大事不发表任何意见,全部交给大臣处理,自己则暗中寻找能够辅佐自己成就大事的人。

后来,武丁在民间发现了一个名叫傅说的奴隶,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解除了他的奴隶身份,把他任命为丞相,让他帮助自己管理国家大事。

武丁在傅说的帮助下,仅仅用了几年的工夫,就把国家治理得安定富足,人口也增加了许多,于是又开始把势力向四方扩展。这时,北方草原地区有一个名叫鬼方的游牧部落,经常骚扰商朝百姓。武丁亲自率军征讨鬼方,只用了3年时间就将它平定。后来,又有一个叫方的游牧部落在北方骚扰商朝的属国。为了掠夺更多的生活资料,方还不断地扩张势力,深入到商朝国都的西郊进行抢掠。方的这一举动严重威胁到了商朝的统治。武丁派军进行征讨,经过十几年的战争,将方平定。土方是距离商朝国都距离比较近的又一个北方部族,他们屡次侵扰商朝的居民,还劫掠了商朝的两个居民部落。武丁在征讨方的同时,用了3年时间把土方也给消灭了。随后,武丁又先后征伐了西部的羌族、南方的荆楚等地,使江汉流域成为商朝版图的一部分。商朝的诸侯国大彭和豕韦不愿臣服于商,拒绝纳贡,武丁也把他们消灭了。

经过一系列战争,商朝不但从周边的民族那里获得大量的人口和财富,也与他们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各个诸侯国纷纷加入到商王朝,使商朝的版图和政治影响迅速扩大,达到了商朝的最高峰,商朝也因此而成为古代世界历史上的泱泱大国。于是,人们就把这个时期的统治称为“武丁中兴”。

商朝末年的时候,统治非常昏暗。商朝的最后一个国君商纣王,成天只知道自己奢侈享乐,根本不管百姓们的死活。他非常宠爱一个叫妲己的妃子,为了讨妲己的欢心,他想尽了各种办法。他让人把美酒装在水池子里,把肉都挂在树上,他和妲己就在这酒池肉林中不分昼夜地饮酒作乐,嬉戏游玩。为了让妲己高兴,商纣王还发明了许多残酷的刑法,其中一种叫“炮烙之刑”,就是把青铜制成空心铜柱,中间放进燃烧着的木炭,将铜柱烧得又红又烫,然后强迫犯人在上面行走,犯人站不住,就掉在炭火中活活烧死。朝中的两个大臣看不下去了,就对商纣王提意见。结果商纣王不但听不进任何劝说,还把一商代贵族服饰个大臣的心挖了出来,把另一个大臣剁成了肉酱。商朝的百姓们对商纣王痛恨得不得了,纷纷诅咒他早点儿灭亡。

这时,渭水流域兴起了一个叫周的强国。周文王一心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他不但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发展与邻国的关系,而且礼贤下士,重用人才。没过多久,周国的势力就强大了起来。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文王死了,周武王即位。武王在姜尚等贤臣的帮助下,把周国治理得更加兴盛,许多四方的小国也纷纷拥护周国。这时候,商朝的腐朽统治已经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周武王就在公元前1046年,联合西方和南方的部落,进攻商纣王。双方在牧野(今河南省境内)展开了大战。商朝军队的人数远远多于武王的军队,但因为纣王暴虐至极,残害百姓,士兵们都恨透了纣王,他们只盼着武王能快点将纣王打败。因此,两军一交锋,纣王的军队就纷纷调转矛头,向纣王的宫殿杀去。纣王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就把自己所有的宝物都搬上了鹿台,在鹿台上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商朝就这样灭亡了。

周武王得到了各个部落和小国的拥护,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在今天陕西西安),历史上称为西周。

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得病死了。即位的周成王才十三岁。为了稳固刚刚建立起来的周王朝,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就辅助周成王主持朝政,治理国家,实际上是履行天子的职权。人们都把周公旦称为周公。

周公非常贤能,每日不辞辛苦处理国事。他洗头发的时候,如果遇到了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他吃饭的时候,如果有人求见,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

周公像但是,管叔和蔡叔心里却非常嫉妒周公。他们在外面到处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夺王位。同时,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在周朝被封为殷侯。他一直不甘心商朝灭亡,巴不得周朝发生内乱,他好趁机恢复商朝的统治。因此,武庚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气,并联络了一些殷商的旧贵族和东部的几个部落,一起发动叛乱。

周公篡位的谣言在镐京传得沸沸扬扬,连朝中的大臣和年幼的成王都开始怀疑起来。周公心里很难过,就找到怀疑他的大臣进行了一次谈话。大臣们被周公的诚恳打动,消除了误会,继续听从周公的领导。

周公安定了内部之后,毅然调动大军,以成王的名义亲自率领大军东征。经过三年的艰苦征战,周公终于平定了叛乱。带头叛乱的武庚被杀,管叔看到武庚失败,觉得自己没有面目再见周公和成王,也上吊自杀了。蔡叔被流放。

为了消除殷商残余势力对周朝的隐患,周公让人在镐京的东边建立了一座新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曾经反对过周朝的殷商遗民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

从那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表示周朝祖宗营建的地方;东部是洛邑,定名为成周,表示周朝建立以后建的地方。

周公辅助成王执政了七年,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了下来。他为周朝制定了一套典章制度来管理国家。后来周成王20岁的时候,周公就把政权还给了成王。

西周在成王、康王统治的时期,政局比较稳定。后来,奴隶主贵族剥削不断加重,加上连年发动战争,平民和奴隶的不满情绪也随之增长。周朝的统治者为了镇压人民,采用十分严酷的刑罚。只周穆王就制订了三千条刑法。

西周战车(模型)周厉王即位后,对人民的压迫更重了。他宠信一个名叫荣夷公的大臣,实行“专利”,他们霸占了一切湖泊、河流,不准人民利用这些天然资源谋生;他们还勒索财物,虐待人民。

那时候,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都城里的平民叫“国人”。都城镐京的国人不满厉王的暴虐措施,怨声载道。

大臣召公听到国人的议论越来越多,进宫劝戒厉王说:“再这样下去,百姓会活不下去的。”厉王不但不听,还从卫国找来巫师,要他专门监视老百姓,如果有人私自议论朝政,就抓回来杀头。于是,镐京的国人们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即使是在路上遇见了,也只能相互交换一下眼色,就匆匆离开。

周厉王以为他已消除了民众的愤怒,非常高兴。召公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硬堵住河流,就要决口;硬堵住人的嘴,是要闯大祸的呀!”但周厉王仍然不听劝告,一意孤行。

不到三年,镐京的百姓终于忍无可忍,于是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成千上万的奴隶和平民联合起来,冲进王宫,要杀死周厉王。周厉王知道后,慌慌忙忙带了一批人逃命,一直逃过黄河,到彘(音zhì,今山西霍县东北)才停下来。

起义群众攻进王宫,没有搜到厉王。有人探知厉王的太子逃到召公家躲了起来,又围住了召公家,要召公交出太子。召公没办法,只好把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送出去,才把太子保护下来。

厉王出走后,朝廷里没有了国王。大臣们商议,让召公和另一个大臣周公共同主持朝政,处理国事,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也被称为共和元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

西周末年,周王室已经越来越衰弱了。周幽王即位后,整天吃喝玩乐,醉心女色。在后宫中,幽王非常宠爱一个叫褒姒的妃子。褒姒非常漂亮,可就是有一个怪脾气,她从来不笑,不管多么有趣的事情,她都不露笑容。周幽王想尽了办法,但她怎么也笑不出来。于是,他悬赏说,谁能叫褒姒一笑,就赏给千金。

骊山烽火台遗址周幽王手下有个大官叫虢石父,专会拍马逢迎。他给幽王出了个坏主意,就是“烽火戏诸侯”。原来,周王室为了防备西边犬戎的进攻,在镐京附近的骊山一带造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有一座。一旦敌人入侵,把守第一道关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带兵援救。因此烽火台是很重要的报警设施,但虢石父和周幽王却想用它来开个玩笑。一天,天气晴朗,幽王和褒姒上了骊山,真的在烽火台上把烽火点了起来,顿时狼烟四起,直冲云天。邻近的诸侯得了这个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赶快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哪儿,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都没有,只听见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都愣了。看到诸侯们乱哄哄地一阵奔忙,褒姒真的笑了起来。褒姒这一笑,让周幽王非常高兴,可那些诸侯知道受了愚弄,就大骂一气带兵回去了。幽王宠爱褒姒,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为太子。

原来王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得到这个消息,就联合西方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公元771年,犬戎兵临镐京城下,幽王惊惶失措,连忙下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倒是着了起来,可是诸侯们怀疑是天子与王后嬉戏,全都按兵不动。因为兵马不多,镐京很快就被犬戎攻破了,周幽王逃到骊山脚下,被杀掉了,褒姒也被掳走了。西周就这样结束了,后来即位的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历史上叫做东周。

穿越古代:一把手枪打天下黄金渔村她从狱中走来从草根到大首富的荒诞之路都说了无情道毕不了业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北洋军阀史(共3册)生物圈九号诅咒预言:古书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