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善款(1/1)
只要功德碑一直在,那往后千百年,都会有人知道他们。
不仅如此,这还是一个光耀门楣,福泽子孙的机会
如此大的诱惑,他们怎么能放过?
钱可以再挣,这等扬名立万的机会错过就没了。
“我捐五千两。”第一个表态的是个矮胖的八字胡中年男人
叶夏至不认识他,低声询问唐县令。
唐县令手指沾了点水,写了个杨字。
叶夏至瞬间明白,是做绸缎生意的杨家。
“我捐六千两。”说话的是做粮食生意的何家当家。
杨当家立即又加价:“我捐七千两。”
其余人也坐不住了,八千,九千地开口,叶夏至顿时有一种进入到拍卖现场的感觉。
场面一度热闹,叶夏至觉得他们这样加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清清嗓子开口道:
“各位身怀大义,满腔为黎民做事的热忱真是令人动容,不如等会儿你们每人写一个数字,捐款的数额就按照那个数字来如何?”
叶夏至跟着唐县令进来时,众人就注意到她。
不认识她的人纷纷好奇,这姑娘是谁,能泰然自若地在唐县令面前插话,唐县令还一点都不介意。
这些混迹商场多年的老狐狸都是有眼色的,等她说完话之后,谦逊地问道:“不知这位姑娘是?”
叶夏至还没自我介绍,唐县令就先说话了,笑呵呵道:“这位是柴头村的叶夏至姑娘,也是第一个意识到有洪灾的人,就是她来县衙告知我,我们才有时间安排百姓们撤离。”
单说叶夏至他们可能没反应过来,但说是柴头村的叶夏至,这些信息敏锐的商人,顿时就知道了。
即使没有去过柴头村,但基本都听说过,前两年横空出世的腐乳酱油红糖等佐料,就是出自柴头村,后来又有曲辕犁打谷机。
而这些都是一个叫叶夏至的姑娘家最先做出来的。
人脉对于生意人来说尤其重要,除了跟叶夏至有过合作的人,其余的人都有想去结交一下她的想法,只是因为一些事情给耽误了。
这会儿趁着人在,个个都开口向她介绍自己。
叶夏至微笑着回应他们,气氛十分融洽。
唐县令见他们的话题越扯越远,轻咳了一声,随后道:“寒暄的话我们过后再说,我觉得夏至姑娘的提议十分好,不如按照她刚才说的来做?”
说回正事,众人都收起了攀谈的心思,努力整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
他们其实不是很喜欢这个提议,要是自己写得少,怕功德碑的排名会靠后,要是写得比别人多很多,又怕会吃亏。
只是唐县令都说这个提议好,他们哪里敢唱反调,只能硬着头皮同意。
唐县令跟叶夏至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随后就叫人拿些些纸笔进来,分发给各位众人。
这些人都是龙昌县有名的富商,相互间打交道十几年,虽说平时表面热情客套,背地里却没少暗较劲。
于是众人都十分苦恼,到底要填多少,才能让自己的功德碑最靠前,将其余人都挤在身后。
一个个都拿着笔,皱着眉头思考。
出于面子问题,他们没有相互打探,况且唐县令还坐在那呢。
叶夏至和唐县令也不着急,慢悠悠地喝茶等待。
一盏茶的时间过后,富商们才终于开始动笔,在纸上写下一个深思熟虑的数额。
待他们都放下笔之后,唐县令才叫人将他们的纸都收上来,一张一张地翻看着。
叶夏至也好奇的凑过去看。
最少的一个数额都有两万五千两。
啧啧啧,别看龙昌县穷,但富的人也是真的富。
最后是做粮食生意的何家,以最高三万八千两夺得第一。
写三万六千两的杨家和写三万五千两的黄家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就写四万两,不过是多几千两银子。
唐县令笑得一脸餍足,称赞道:“各位真是大方慷慨,皆是我辈楷模,届时定会让百姓们铭记你们的功绩的。”
好话谁不爱听。
唐县令的这一番话,让有些心疼钱的富商们顿时喜笑颜开, 纷纷谦虚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正事办完之后,唐县令见已到用饭时间,就叫人上饭菜。
一顿饭下来,也算是宾客尽欢。
回去之后,两人合计了一下此番募捐到的银钱,总共有二十七万两,这些银子买的粮食就算不够龙昌县的受灾百姓们撑到冬季水稻收割的时候,应该也能撑到朝廷的赈灾粮到来。
“要是粮食价格再低点就好了,昨天就应该跟那何家商量一下。”唐县令道。
叶夏至:“没关系,这会儿正是夏收的时候,我们先那些粮商一步去没受灾的村里收购些粮食,会比在粮商那里买要便宜些。”
其实很多农户种的水稻只够自己家吃,很少有舍得卖的,更何况现在的粮食价格这么贵,忧患意识比较强烈的农户就更加不愿意卖。
毕竟谁也不知道自家的粮食若是卖了,等到自己没米下锅时,粮食价格会不会更高。
不过也有少数田地比较多的人家,每年都会卖一些粮食,先那些粮商一步,看看能买到多少就买多少。
唐县令点头:“好,等明日那些富商将钱送来,我就安排人去做这件事。”
“岭南最近的粮食价格估计都会居高不上,你们可以先用一小部分善款先在这里买些粮食应急,剩余的去江南道买,江南道平原多水田多,号称鱼米之乡,粮食价格一直都是十三道中最低的。”
一旁的祁诵提议道。
他知道这两人今日出去所为何事,所以一直在唐县令的书房等候,想要瞧瞧结果如何。
唐县令恍然大悟,“果然还是大人明智。”
祁诵轻哼一声,没有接他的话。
叶夏至想得比较远,浔江沿岸还有许多郡县都深受洪水之害。
这些银子只能解救龙昌县的百姓,受灾的地方这么多,张郡守跟檀殊估计也够头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