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圣令到(1/1)
阿襄有些担忧,问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叶夏至想了想,道:“等会儿我叫人去山上找找有没有合适藏人的地方,多做点准备。”
吃过午饭,她便想去作坊叫几个伙计上山,还没到作坊门口,就看到一个村民匆匆忙忙从村口的方向跑来。
“外面,好多官兵朝我们村子走来。”他气喘吁吁地对路上遇到的人道。
叶夏至:“!”
何山的速度这么快吗?
一听到官兵,她自然而然地想到县衙的衙役。
不过何山今早清晨才出发,就算驾马车一个来回也够呛吧。
连忙拦住那村民问道:“什么官兵,大概有多少人?”
村民喘了几口粗气,道:“不知道什么官兵,还有一个大马车,百八十人那样。”
一听到这个数量,叶夏至就知道肯定不是衙役,就那个破旧的县衙,加上那些文官小吏,也没有百八十人那么多。
好奇是怎么回事,她便朝着村口的方向走去。
经过适才那村民的宣传,已经有不少人在村口附近远远躲着,他们想看热闹,又对官府有着莫名的敬畏,仅仅只露出一个脑袋或者半个身子。
林村长作为一村之长这时候不能躲,站在村口处等待着那人所说的官兵。
叶夏至便走过去站到他的旁边。
村民们见着叶夏至这勇敢的样子,都投来敬佩的目光。
果然没一会儿就看到几个骑马的走在前面,接着是一辆马车,后面还浩浩荡荡跟着几十人,那穿着可不是衙役的衣着,更像是士兵。
这队伍看着大概就五十人左右,那村民说得有些夸张了。
骑马的那几人中还有一个眼熟的身影,除了唐县令还能是谁?
见到这阵仗,叶夏至越来越迷惑,唐县令都要在前头骑马,那马车之人到底是谁?
队伍来到跟前,林村长赶紧跪下行礼,“小民见过大人们。”
叶夏至也跟着跪下:“民女见过大人。”
早知道她也先别急,躲一会儿再出来,地上的石子真硌膝盖。
队伍停下来,唐县令对两人点点头,随后跑到马车前面,十分恭敬道:“祁大人,张大人,柴头村到了。”
马车门帘被打开随后一个四十岁左右,面容严肃的男子下车,伸出手臂。
随后又从里面出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杵着那严肃男子的手臂下来。
老头精神矍铄,看着十分和蔼可亲,但眼里却充满精明又懒散的光。
叶夏至只匆匆一瞥,就赶紧低下头。
老头摸了摸他的白胡子,满意道:“嗯,景色还真不错,地上怎么还跪着两个人呢?”
也不知道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的,问这话时语气还十分惊讶。
唐县令赶紧回答道:“回祁大人,这老者是柴头村的村长,这姑娘便是叶夏至。”
又对跪在地上两人道:“这位是晋国公祁大人,还有这位是我们苍梧郡守张大人。”
叶夏至腰背一震,晋国公祁大人,莫不是那个史书上赫赫有名的祁诵。
就算昨晚上她没看史书,也知道这么一个人。
祁诵出自太原祁氏,其父是前朝宰相,他自己也在前朝任职过,后来跟随先帝揭竿起义,战功赫赫,是大齐的开国大功臣。
当今圣上赵雍即位后,两人政见不合,他时不时就给赵雍找点不痛快,以至于后来一直处于权利中心的边缘。
不过他再如何给赵雍添乱,赵雍也不敢拿他怎么样,毕竟除了他自己的功绩以外,他的两个儿子和唯一的女婿都为国捐躯了,儿子死的时候甚至还没成亲。
所以,想要不被万民的唾沫淹死,赵雍只能对他一度容忍,实在忍不过去,就找点由头让他到外面跑跑腿,省得留在长安搞事情。
只是这次他来这里做什么?
叶夏至心里有太多的疑问。
“呵呵,你就是叶夏至啊,抬起头我看看。”祁诵笑呵呵道。
叶夏至闻言,便抬起头,还真别说,史书上画得虎背熊腰,真人却是个精瘦的小老头。
祁诵:“不错,看着就不傻。”
叶夏至:“……”
真是谢谢了。
祁诵:“既然人都在这,我就直接说正事吧,你制出打谷机和曲辕犁,乃天下黎民之幸事,陛下甚是高兴,于是赐你一块圣令,以及一个山头,和多少水田来着?”
他侧过头问身后两人。
张大人说话也不带笑:“一百亩水田。”
祁诵:“对,一百亩水田,这皇帝老儿真是抠门,一百亩水田也送的出手,我都替他脸红,你们说是吧。”
这话没人敢回答,都低着头当鹌鹑。
叶夏至心里狂喜,她当然知道圣令是什么,有了它相当于有了一块免死金牌,甚至见到三品以下的官员都不用下跪。
祁诵继续道:“我奉陛下之命,今日前来给你送圣令的。”
说完打了个手势,一个随从连忙递上一个盒子。
祁诵接过盒子,递给叶夏至:“拿着,这是给你的。”
这模样就像是随意地递出去一个木头,让在场知道圣令的人都眼皮一抖。
叶夏至小心翼翼地接过盒子,“谢过陛下,谢过祁大人。”
祁诵:“哎,你们怎么还跪着,起来呀。”
叶夏至心道,你老人家不让人起,谁敢起。
心里虽吐槽,还是跟林村长一起,缓缓地站起来。
叶夏至看着队伍里面的官兵,心生一计。
连忙道:“大人不远万里前来,不如让民女给大人备些薄酒,来为大人们接风洗尘?”
野史记载,眼前这位大人物除了喜欢跟圣上抬杠找事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品尝各种美食佳肴,虽然不敢厚脸皮说她们食肆的吃食比长安大酒楼的好吃,但胜在新鲜稀奇。
祁诵看了眼这小村庄,又看了眼躲在周围的村民,有点不想答应这个小姑娘的邀请。
唐县令先前一直都在长安,也听说过祁诵的爱好,于是帮叶夏至说话:“大人,这村中有个小食肆,里面的菜式新奇,味道可口。”
祁诵怀疑地看了唐县令一眼,心说你这小子是在乡下待久了吗,乡下能有什么好吃的?
不过今日坐了大半日马车,只在车上吃了些糕点,确实有些又饿又乏。
想了想,便道:“那好,你带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