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小小的纸儿~(1/1)
仁义小学的各项筹备,都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在张阳的指挥下,叶余以及孙德安,把教师、场地和物资,全办妥了。
乡下和城中的贫民们,听说仁义道要免费教他们和他们的孩子读书的消息,都是欢呼雀跃。
能够读书识字,原本对他们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几乎想都不敢想。
现在有了这个机会,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白嫖的谁不喜欢?
学到了知识,就有了翻身的可能。
最不济,也能和一般在土里刨食的泥腿子区别开来。
所以都纷纷报名。
一下子就收到了上千人。
其中大部分都是小孩子,也有一部分成年人。
正好酷暑将尽,可以赶上秋季学期。
但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张阳面前。
上学肯定要有课本。
为了体现推广教育的决心,张阳的方针就是不让来上学的人花一分钱。
因此,还要给这些学生人手配置一套课本。
但在大利朝,书这玩意可不是烂大街论斤卖的。
之前编撰教材的时候,用的都是叶余提供的笺纸。
因为是底本,一共也没有多少内容,几个人很快就可以抄完。
如今要批量印制课本,自然不能再采取这种模式。
不料想,张阳和叶余提起这事后,顿时傻了眼。
“……您要给所有学生,都免费配发一套课本?”
叶余吃惊地说。
“是啊,这不是最基本的吗,没有课本怎么上学?”
张阳纳闷道。
叶余冒汗道:
“……您知道,整整上千套书本,意味着什么吗?”
“……很难吗?”
张阳也被叶余这番反应,给弄的一头雾水。
随后,叶余给张阳解释起来。
原来,在大利,至少在山南县,书籍这玩意,简直可以说是奢侈品。
和张阳设想的不同,他本以为,即使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以仁义道的雄厚实力,弄这千把套书还是不成问题。
但他想错了。
其实在原来的时空,的确是这样。
到宋明的时候,书虽然不便宜,但一般人家咬咬牙还是能买起几本常用的。
可是在这个世界,或许是因为乱世持续时间太长的缘故,华夏不少方面的发展,要慢上许多。
比如说活字印刷术,早在宋朝就已经发明出来了,到了明朝已经非常成熟。
而在大利,却是刚刚被发明出来不久。
还属于稀罕玩意,只有在南方的膏腴之地,才能见识到。
普遍的还是使用雕版印刷。
雕版法印出来的书虽然要精致一点,但太过麻烦,不适于大规模印刷。
也正是因为这样,大利的印刷出版业,相当落后。
像山南县这样地处偏北的穷地方,别说印刷工坊了,就连卖书的铺子,也只有一家。
儒生们平常看的书,全靠客商从外地贩运过来,也是售价昂贵。
一本书往往就要好几百文钱。
谁家里要是藏书几十部,妥妥的富裕人家。
现代随便一个中学图书馆的书,恐怕都比整个山南县的多。
不仅如此,更让张阳头痛的是。
这个时代,没有东汉的蔡伦造纸张。
蝴蝶轻微的扇动一下翅膀,带来的后果就是。
大利朝的造纸工艺,基本没有多少改进。
日常普通所用的纸,都粗劣无比,基本不能用于印制成书。
也不是没有好一点的,但是价格嘛,不说价比丝绸,也差不了多少了。
只有像叶余这种大户人家,才能拿得出来。
而且这种优质的纸,产量稀少,不是拿钱就可以买得到的。
堪称有价无市,得有门路才能买到一些。
“啧,之前没有往这方面留心,没想到掉了链子……”
张阳听完叶余的解释后,如梦方醒,不由得感慨道。
那怎么整呢?
……看来还是得系统出马了。
其实张阳的系统早就解锁了,纸的合成配方。
Minecraft中,造纸是用甘蔗。
但张阳以前觉得这东西没有什么必要,就没有去特意搞甘蔗。
但现在只能靠这个了。
张阳问叶余:
“老叶啊,咱们这儿有没有种甘蔗的?”
“甘蔗?”
张阳比比划划的解释:
“就是那种又高又直,长得跟竹子差不多,里面有甜水的东西。”
“哦……那不是制糖用的吗,天师怎么想起这个了?”
叶余有些纳闷。
“本座既然提起,自然是有关系的。”
张阳笑道。
“此物南方种植比较多,本地么,好像没见过……”
叶余道。
……难道此路也不通?
就在张阳要失望时,叶余忽然道:
“想起来了!应该也是有的,前年冬天,曾有人给学生家里送过两捆。”
“那就好,在哪儿,快带本座去看看!”
张阳大喜。
……
之后叶余辗转打听,费了不少周折,才在城外找到那处农户。
张阳当即赶了过去。
果然是甘蔗,这里的人也叫甜根。
因为这东西是在冬天成熟,而那时候又没有什么水果,所以这家人种了一片,好卖给有钱人家。
张阳取出金坷垃,熟练的一挥手。
一根根甘蔗冲天而起。
而后他轻轻一撸,打下几根。
放在合成栏中。
不久,在叶余惊异的眼光中,张阳抛出了几大张洁白无匹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