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遗传规律(1/1)
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矮茎植物长出来之后,把它剔掉。
这样后面再出现矮茎植物的概率,会低一些。
而现在猛然听到孟尔德也在困扰这个问题,朱元璋不由感到有些亲切。
不过亲切之后,他就听迷糊了。
什么“遗传因子”、“显性与隐性性状”、“分离定律”等等,听得他,那叫个一愣一愣的。
完全是听不懂。
最后朱元璋只能放弃了继续理解,准备等会回放的时候,再慢慢理解。
不过,他也得到了和李世民类似的理解,知道了这个遗传定律到底是干什么的。
但相比于李世民的脑洞大开,贫农出身的朱元璋的想法更为务实一点:
如果是这样的话,能否根据这个,培育出高产的作物?
虽然华夏农业现在,也有培育高产的方法,但更多的是,只有经验总结。
就比如前面说到的出现矮茎植物,将其剔掉,未来矮茎植物就少了。
但具体会少多少,谁也说不准。
而若是一切可以计算的话,通过计算,就可以算出再培育几代,就能都是高产的作物,那无异方便得多。
毕竟有些作物,哪怕再培育,也出不了高产。
能计算的话,那这种情况就能避免掉,从而节省不少的时间。
想到这,朱元璋又不由摸了摸有些发胀的脑袋,喃喃道:
“又是这数学!”
以前的他实在想不到,有一天种地,都能与数学扯上关系。
难怪之前电台说数学是“万科之母”呢。
只可惜,他会的数学,仅限于在市井之间做一些小买卖,再大点,就有些不够用了。
更不要说,如今电台上面,说什么“排列”之类的东西。
所以,就算等会看回放,他成功理解了,但叫他算,也是在难为他。
“看来必须招一些数学好的人了!”
朱元璋在心里这么想道。
当然他目前想的“招人”,仅仅是“普通招人”,给工资干活的那种。
不是通过科举“招”,更没有可能授予什么官职。
......
画面继续。
【回顾整个过程,可以发现孟德尔的初衷,实际上是希望获得优良品种,结果误打误撞发现了遗传规律。】
【但其实在《齐民要术》这本书里面,就有杂交之类的记录,以及生物遗传与变异的记载。】
【书里认为,生物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又具有普遍的变异性。】
【但对于遗传是什么样的,为何会变异等问题,并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从而错失了发现现代农业,乃至生物科学的机会。】
【不然的话,有这么长的时间发展,说不定现在已经勘破“基因”的奥秘,解开“长生”的秘密了。】
【好在的是,发现落后之后,我们奋勇前进,取得了包括“袁隆平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600公斤”在内的诸多成果。】
【成功创造了“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的奇迹。】
......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基因?长生?”
秦始皇嬴政的眼睛猛地瞪大,但随后又好似想到了什么,不由地叹了一口气。
之前那个孟尔德研究遗传规律,都花费了整整八年。
哪怕现在他齐全国之力,进行研究,纵然会少费一些功夫,但恐怕也要花不少的时间。
更不要说解开“长生”秘密所需的时间了。
就算他现在不吃有毒的丹药,天天喝牛奶,寿命有所延长,恐怕也撑不到解开“长生”秘密的那一天了。
不过虽说如此,相关的研究,他大秦也必须做,哪怕只有一丝可能性。
再说除了“长生”,好处还有很多,就比如那个“双季亩产突破1600公斤”。
......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双季亩产突破1600公斤,这......这......”
刘邦被震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双季亩产,说明分为早稻和晚稻,平均一季亩产就是800公斤。
这与之前提到天赐的亩产1750公斤以上的红薯相比,似乎有些不够看。
但电台之前也提到了热量的概念:
人一天吃五斤大米,会撑死,吃五斤红薯,可能会饿死。
所以说,这水稻的800公斤亩产,完全不逊,甚至强于红薯的1750公斤亩产。
实在惊人!
“这什么遗传学,必须好好研究,不得有误!”
刘邦当即下令道。
不管是“长生”,还是“亩产800公斤的水稻”,都是极具有吸引力,换谁都不可能不动心。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后世,真的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啊!”
唐太宗李世民,不由这样感叹道。
不论是“千里传音”,还是“亩产800公斤的水稻”,都让人十分地吃惊。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已经开始触及“长生”的秘密了。
虽然没有解开,但光是能触及,已经十分地了不起了。
换作现在,他们想要触及,都触及不了,顶多求神拜佛,祈求保佑。
随后,李世民又将其注意力,转移到了另一个关键词上:
“打破砂锅问到底?”
讲道理,作为一个皇帝,他并不希望有人这样做。
一来,就算“打破砂锅”,也不一定有结果。
有些问题本就是无解的,“打破砂锅问到底”只会白白浪费时间。
就算其有解,像孟尔德这样,也花了8年的时间,才搞出了结果。
若人人都这么做,社会将进入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态。
二来,有些问题也不能够“打破砂锅问到底”。
否则,人们将揭开惊人的真相,对统治不利。
就比如“为什么皇帝能统领所有人?”这个问题。
不过,李世民虽然不希望有人这么做,但根据电台,他又是知道这么做,是有必要的。
这么一来,又回到了那个问题上。
“看来,这个研究部门,必须给设了。”
李世民喃喃自语道。
既然这么做是必要的,那么不如将其掌控在朝廷手中。
由朝廷控制该研究什么样的问题,避免有人在无解、不能聊的问题上“打破砂锅问到底”。
下了这个决定,李世民又隐隐有些头疼。
但愿明天,朝堂之上的讨论,能够顺利一点吧!
他实在不想再被魏征那个老东西,给怼了。
......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果然可以这样!”
听到“双季亩产1600公斤”,朱元璋的眼睛不由亮了起来。
看来确实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培育出高产的作物。
如果他大明,能够培育出那什么“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话,那大明百姓必将衣食无忧。
毕竟就算按照一人一年,吃200公斤大米来算的话,也相当于一个八口之家,每年种一亩地,就足够吃的了。
而八口之家,基本上包括了上下三代人了。
这种情况下,还用愁吃的吗?
而若是百姓都是不愁吃的话,那他大明想来会实现,秦始皇都没有做到的伟业——传万世。
毕竟纵观历朝历代,除了极个别朝代外,都是因为百姓过不下去了,被掀翻的。
“既然《齐民要术》没有做到,那就让咱大明来做吧!
咱华夏的农业,绝对不比其它国家差!”
朱元璋最后露出了毅然的眼神。
被电台打脸,并不可怕。
因为比起被电台打脸,被未来打脸更为可怕。
......
穿越者群。
“(明)朱允炆:感觉古人把电台的话,给强行关联了。”
“(明)朱允炆:一个遗传规律,解不了长生,也培育不了杂交水稻。”
“(明)朱允炆:这里面还涉及到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没有那么简单。”
“(唐)李承乾:理解,电台面对的听众是现代人。”
“(唐)李承乾:主播也不知道电台被古人偷听了,没有仔细解释,造成这样的误解,很是正常。”
“(秦)胡亥:不,这个反击的羔羊肯定知道,不然不会那么针对我!”
“......”
......
画面继续。
【呃,咱们好像又有些偏离话题了,说回来。】
【除了数学与农业外,晋和南北朝在其它方面,也取得不错的成果。】
【就比如地理学。】
【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以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神话传说等。】
【和《齐民要术》一样,《水经注》也引用了不少参考文献。】
【而随着这些文献散失,《水经注》就成为了研究华夏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资料。】
【可以说,它是一本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再比如医学。】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书名的意思就是能备在肘后,即带在身边应急的书。】
【书里记载了大量可治急性病或者急性发作的方子、针灸等法,算是华夏第一本临床急救手册。】
【王叔和的《脉经》,书里记载了如何通过脉象诊断病症,是华夏第一部脉象诊断学著作。】
【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记载了730种药,并且首创了至今还在用的药物分类方法,对后世中草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除此之外,冶炼、纺织、建筑等多个领域也有不少的创新和进步。】
【由于时间关系,主播就不一一说了。】
【总之,晋和南北朝,虽然乱,但绝对不能称为一无是处。】
......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这么看来,那个时候的人还行,只是朝廷烂泥扶不上墙!”
秦始皇嬴政撇了撇嘴道。
就像被他灭的六国一样,虽然里面不乏人才,但各国王室实在不堪,人才想扶,也扶不动。
于是就让他大秦自商鞅变法开始,“悄无声息”地发展了百年,变成了巨无霸的存在。
本来,这个时候,他们也警惕了起来。
但很快,又中了他大秦“远交近攻”的计策。
远处的国家觉得大秦打不到他们,不会怎么样,于是放松了警惕。
这一幕,哪怕是人才看了,也会直摇头,选择放弃。
直到大秦吞并了许多小国,天下只剩寥寥几个国家之后,他们才惊醒过来。
不过,此刻已经为时已晚。
......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这些书,听起来就是好书啊!”
刘邦如此感叹道。
毕竟能够流传到后世去,怎么会简单?
想想也是嫉妒,那么混乱的朝代,竟然有这么多好的书。
哪像他如今的大汉,由于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宫,里面秦朝从天下收集来的各类书籍,也连带着烧了。
导致如今大汉的藏书数量,并不多,还得去民间用力搜寻藏书。
想到这,刘邦不由动了念头:
“你们说,像这些书,朝廷有没有必要,出面整理编写一本?”
没有书,那就自己写。
就像前面的《齐民要术》一样,完全可以自己编一本。
“陛下英明,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必将受到后世敬仰!”
旁边的陈平,率先出声赞同道。
随后,现场的周勃等人也纷纷表达了支持的态度。
“好,那就这样定了!
招集百家之人,让他们结合历史典籍,并亲身实践,编写自家的典籍。
典籍经朝廷审核无误之后,将用造纸术和印刷术,装订成册,推广全国!”
刘邦这样下令道。
他并不害怕那些百家之人不干。
不同于后世许多技术,巴不得藏着掖着,生怕被别人盗走了。
如今受到“百家争鸣”的影响,许多学术流派,都十分希望,自家的学说传得越广越好,不会藏着掖着。
而造纸术和印刷术,让传播的难度,无疑简单了很多。
并且这两项技术,是电台透露出来的,目前只有朝廷掌握。
那些百家之人,想要自家学说推广的话,只能乖乖配合朝廷。
否则,就等着自家的流派被碾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