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沤肥(1/1)
李秋言到了山上,见栽种的辣椒伸展着枝条,不由身心舒畅。
辣椒啊,想想中午喝的牛肉汤,若是能放一勺辣椒油进去,那是何等的美味。
流了一会儿口水,李秋言又去了木耳场子。
木耳场子里的木耳也都发出来了,嫩嫩的小朵,可爱极了。
外面的忍冬枝条也都青翠,有些还长出了小小的蓓蕾。
李秋言巡视了一圈儿,把简易门锁上,又去了红薯地。
路上遇到不少人,李秋言也都一一打了招呼,红薯秧子看起来都活了,李秋言不由得满意。
满意之下,李秋言不可避免的想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肥料。
这年代没有什么化肥尿素,除草剂更是没有。
所以说这年代种地不是个轻省活,农家少闲月,无事就要去地里拔草,浇地。
说是伺候庄稼,一点儿也没错。
除草剂农药什么的,李秋言是没有办法。
但是这个肥料,她觉得得想想办法了。
家里之前都是用的农家肥,所谓农家肥,顾名思义,就是以粪便组成的。
现在的人,毫不夸张的讲,在外面有便意,不是说实在控制不住,那肯定是要回家里拉的。
有的人还会在出门之时带上一个竹条编制的撮箕,遇到动物的粪便,捡回家去。
之前的老李头就是如此。
李家刚刚分家,上一季,粪肥都是老李头攒的。
今年,可就没有人帮忙了。
李向南也想到这点了,他早就挖了一个坑,虽然他不会专门在路上捡动物粪便,但是李秋言家就有牲口,牲口的粪便都会攒起来,和人的粪便一块儿倒进挖好的坑里,储存起来沤制,以便施肥时使用。
之前只有五亩地,李向南准备的肯定是尽够了,可自家现在这么些地,不想个办法也不行呀。
李秋言暗想,也不知那些有钱人家的地主家是怎么上肥料的。
是了,地主家有佃户,自然也不用操心这个问题。
李秋言苦思冥想,直到天色有些变暗了下来,才恍然时间不早了,开始往家走。
此时正值春天,野草很是茂盛,路上的有不少的小孩打了猪草,正背着被猪草塞得满满的快比人高的背篓往家走。
李秋言仔细一瞅,还看到不少前世高价买的野菜,这年代都是拿来喂猪的。
有了,李秋言眼睛亮了。
自己前世就爱刷些农村生活的小视频,印象里,有绿肥这一说。
还是当时的博主,为了给孩子健康生活,坚持不上肥料不打药,但是收成不好,自己想办法制作的。
李秋言不记得具体的操作了,不过,也可以试试。
想明白了这个,李秋言就开心了。蹦蹦跳跳的回到家,还在路边摘了一把蒲公英,打算焯水凉拌一下吃。
哼着歌,李秋言溜了热一个馒头,用烧开的热水沏了个鸡蛋,又就着剩下的热水,把洗干净的蒲公英焯了下水,剥了几颗蒜用蒜臼子砸成蒜泥,再加了油盐一拌,别说,就着馒头还真挺好吃。
李秋言刚吃完,李向南一行人就回来了。
见李秋言要刷碗,王氏忙接了过来:“娘去刷吧。”
李秋言心里热乎乎的:“娘,就两个碗。”
王氏不由分说,拿过碗就走。
刚好,李秋言要找李向南商量商量绿肥的事儿呢,也就没再坚持,拉了李向南去后院。
“挖那么大的坑做啥?”李向南挠头了。
“咱家那么多地,肥料能够用吗?我想沤肥。”李秋言直接了当。
李向南不免有点头痛:“你一个小闺女,还能沤肥?这不是有个粪坑了?再说,用啥沤呀。”
李向南种了这么多年地了,他其实也想过肥料的问题。
不过,他能想到的办法,也只有多攒些粪便,或者是到时候看能不能找城里收夜香的人买些。
噢,还能买夜香啊。
李秋言倒是真没想到,也是,城里的人要夜香没用,还要请人来拉走呢。
这个法子倒是也行。
不过:“反正没啥事儿,我试试呗。”
李向南也无法了,他闺女越来越有主意,这也是好事。
李向南去前院拿了锄头,就吭哧吭哧挖起来了。
不挖不行呀,明日还要去店里呢。
好在,江哲看见李向南去拿锄头,也过来帮忙。
挖的坑不算大,不过,李秋言原也想着先试试成不成,就先这样吧。
李向南抹了把汗,回去不免跟王氏讲了讲。
王氏倒是高兴:“闺女就是点子多。”
李向南也只能跟着赞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