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东吴大帝(1/1)
诸葛恪愿意前往大汉,令姜维喜出望外。
拥有这等强援,对于大汉而言,简直是我百利而无一害!
诸葛恪的才华,姜维早已得到认可,否则也不可能日后在东吴身居高位。
而他需要的则是修身养性,这一点无论是跟在诸葛亮身边,亦或是陪同姜维回到凉州,都能够行之有效。
“元逊,愿意前往大汉,我高兴还来不及!”
“伯约!我还以为你会推辞……”
诸葛恪有些不好意思,为了江东诸葛家,他只能离开。
否则就如父亲诸葛瑾所言,他会为诸葛家招致灭顶之灾。
“伯约,今日我便会带你去觐见陛下。”
诸葛瑾提醒道:“元逊,你且收拾好行囊细软,再与伯约一同离开。”
“你莫要怪爹……其实你二叔当年想要过继的是你,但爹舍不得,想要让你振兴诸葛家……”
诸葛瑾觉得自己很是自私,为了振兴诸葛家,让儿子失去了向卧龙学习的机会。
为了保护诸葛家,又要送诸葛恪离开。
“爹,孩儿从来没有怪过你。”
“大吴的内部,显然更乱。”
“若孩儿能够像二叔一样,帮助汉室复兴,岂不是更能证明自己的能力?”
诸葛恪已经调整好心态,戒骄戒躁。
“好!咱们回来再说,为父先带伯约前去宫中。”
……
东吴,皇宫。
孙权正襟危坐,碧眼紫须,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
朱据已经被释放,虽然有些皮肉伤,但是能够除掉吕壹,他反而成为士族的功臣。
丞相顾雍谨慎不已,自从孙权称帝后,对待士族的态度已经尽不相同。
如果说原来孙权与江东士族只是合伙人,那现在他已经成为凌驾于士族之上的帝王。
“陛下,盟国使者前来觐见。”
顾雍躬身行礼,态度谦恭,别看他现在是丞相,实则声望地位都不如镇守江陵的陆逊。
“哦?来者是邓伯苗?还是宗德艳?”
孙权念旧,对邓芝和宗预相当满意,每一次面见他们,都会送上颇为丰厚的礼物。
“回陛下,来人并非邓芝和宗预,而是姜维。”
“姜维?”
孙权若有所思,他同样听说过姜维的大名,这位蜀国冉冉升起的新星。
“宣他前来!”
“是,陛下!”
诸葛瑾在前带路,他也在向士族们表明态度,这是他的亲人,诸位莫要为难。
东吴朝臣分列左右,看向姜维的眼神大不相同。
文官除了顾雍之外,面露轻蔑之色,他们都知道姜维来自凉州,绝非什么经学世家。
武将除了朱据之外,则一个个倨傲不已,他们刚刚打赢石亭之战,正是俾睨天下之时。
姜维脸上古井不惊,见到孙权后,不卑不亢地行礼。
“汉使者姜维,见过陛下!”
孙权尚未开口,显然对姜维没有下跪颇为不满。
“大胆使者!面对陛下,为何不跪!”
一人直接破口大骂,矛头直指姜维。
“天朝上国的使者,面对寡德之国,岂有下跪之礼?”
“我大汉乃天下正统,此番带着诚意前来,乃是为了两国利益。”
“既然贵国看重这些繁文缛节,我觉得不谈也罢。”
姜维不卑不亢,直视与孙权对视。
“在下张温,听闻使者之前是魏人,有何脸面称呼自己为天下正统?”
“摇尾乞怜,加入蜀国,就能够转变身份了?”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朱、陆、顾、张。
张温便是出身四大家族中的张氏。
对方代表了孙权的态度,绝不会轻易放过羞辱姜维的机会。
“这世上有弃暗投明一说。”
“想必陛下与我一样,对此感同身受。”
姜维话说一半,张温已经反应过来,孙权更是面露愠色。
只是有些脑子不好用的武将,还没有听出深层次的含义。
“你放的什么狗屁?陛下什么身份,跟你感同身受?”
“说话说一半,你糊弄鬼不成?”
“有什么话直接说出来!”
姜维淡然一笑,这可是你们自找的!
“我与陛下,都担任过魏国的官员。”
“我曾是天水郡中郎,陛下则是大魏吴王。”
“好在我们都弃暗投明,共同反抗魏国。”
孙权听闻此言,心中不由地称赞姜维才思敏捷。
一句话,便将东吴皇帝与自己绑在了一起。
谁要是再拿姜维以前的出身说事,那就是羞辱孙权。
“陛下息怒!”
“我等口不择言,还望陛下恕罪!”
武将们一个个跪地叩首,乞求孙权原谅。
“此乃实话,朕又岂会怪罪你们?”
孙权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来。
“伯约,诸葛丞相此番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孙权敬佩诸葛亮,此番直接发问,大有无视刘禅的意思。
倘若这般言论,传回了成都,势必会令刘禅和诸葛亮的声名受损。
孙权之言,仿佛在告诉众人,如今的蜀汉掌控在诸葛亮手中,刘禅不过是个傀儡。
“回陛下,臣奉大汉天子之令前来,邀请陛下会猎襄樊!”
大汉天子?
“使者,谁人不知,你大汉如今是诸葛丞相说了算?”
“张温大人此言差矣。”
姜维看向张温,既然对方愿意蹦跶,那就好好来聊聊。
“想当年,陛下统御江东,与汉家天子岁数差不多。”
“外事有周瑜,内事有张昭。”
“试问江东之主是陛下,还是周瑜、张昭之流?”
这……
张温万万没想到,姜维身为武将,竟然牙尖嘴利。
“天子多次称赞陛下,说他与陛下同为年少继位,应该有很多相似之处。”
回想起自己当初继承兄长孙策之位,孙权同样感慨万千。
外有强敌觊觎,内有权臣不服,好在有周瑜这等良臣相助,他才能度过难关。
“伯约,不妨说说会猎襄樊。”
孙权对于襄樊之地,没有一丝愧疚。
“我大吴刚刚经历过石亭之战,如今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不知伯约此言,是否太过急功近利。”
“如若连年征战,绝非你我两国能够承受。”
孙权的意思很明显,只要曹魏不来主动侵扰,他绝不会主动还手。
“陛下,若吴蜀两国安于现状,无异于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