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可怜李商隐(1/1)
李贾收起钱,却又拿出一个信封来。
“不过我这份礼物,四位一定不会再推辞了。”
四人都颇觉意外,他们连钱都不要,他还能拿出什么打动他们的东西?
“朝廷只说不许四位再呆在长安,却没说不许你们呆在洛阳。我们大人在洛阳南市还有一片产业,四位若不嫌弃,可以先在那里落脚再图进取。”李贾将信推到四人面前,“这是我们大人委托张相爷写给东都留守江景春大人的一封推荐信,推荐四位到东都留台任职。”
四人立即喜出望外,尤其是高适,更是高兴得无以复加。
“真是太好了。”高适大声说道,“这下我们又有出路了。”
“这个好。”一直没有说话的王昌龄也附和道。
李白和王之焕晗首而笑,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是真心喜欢这份礼物。不过王之焕心里想的却是如果他们一开始就选择拿钱的话,他还会说出后面的话吗?
宴会就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结束。
不过李白并未立即与三人一道前往洛阳。
“我要先去一趟襄阳。”李白说道,“自从上次诗会失利之后浩然回到襄阳就一病不起了,据说背上还长出了恶疮,我要去看望看望,之后再去洛阳找你们。”
说一声“走了”,单臂向前,侧身向南跑去。
望着李白如此戏谑的姿势,李贾不禁莞尔。
“太白就是太白,走路的姿势都如此与众不同。”
送别了四人,李贾并未立即离去,他在等一个人。
不一会,文士颖骑马出现在驿站门口,和他并辔而来的还有一人,正是斗鸡。
“你以为你给了他们一个安逸的去处就是在报答他们了?天真!”望着四人离去的背影文士颖说道,“像他们那样的人,闲云野鹤惯了,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只有天空才是他们的极限。”
“我怎么做你管不着。”李贾抬头望向他,“有什么话快说,我还要赶回城呢。”
“你的事我才懒得管。”文士颖跳下马,将马缰交给斗鸡,“我来是想告诉你,最近就别让五娘出门了,等这一段的风声过去了再说。”
“你什么意思?”李贾怒目圆睁着,“你难道连五娘都不打算放过?”
文士颖白了他一眼。
“你真是个榆木疙瘩脑子,要是我要对五娘不利,会这样巴巴的跑来警告你吗?”
“那倒也是。”李贾不好意思的笑道。
“是李林甫。”文士颖悠悠的说道,“他好像觉察出什么了。”紧接着轻松一笑,“不过也没什么,只要有我在,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五娘的。”
“你还算有点良心。”
“今天来见你还有一事。”文士颖朝马上的斗鸡一指,“从今天起斗鸡就是我的贴身保镖了,以后你对他客气点。”
“哼。”李贾冷笑道,“果然是吃一堑长一智,不过你就算带再多保镖也无济于事。”
“哼。”文士颖也是一声冷哼,慢慢的将五根手指捏成拳头,“总有一天我要将那日受的屈辱全数奉还。”说完又将拳头松开,“不过在那之前我还有一件事要拜托你。”文士颖拿出一张精心折叠过的黄麻纸,脸上堆满笑,“这是我新写的一首诗,你帮我带给五娘。”
李贾不以为然的打开一看,是一首题名《锦瑟》的七言律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好,我知道了。”
李贾重新将纸折好,他这个随意的动作立即遭到了文士颖的批评。
“你好好折。”
“我是好好折的呀。”李贾还挺委屈,“你看这不是折得挺好的吗。”
“好啥呀,你看这都被你折出折子了。这样会影响五娘的体验的。”
李贾忍不住翻起了白眼。
“你们两个真是天生的一对,一对神经病。”
当夜,读完文士颖的诗以后崔婉秀满面泪水。
————————————————————————————————————
不多不少,整一百年后。
唐文宗李昂开成二年。
这一年大诗人杜牧三十五岁,他的诗独步天下,已经没有人可以在写诗这件事上和他抗衡了。他终于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无敌,但是同时又很寂寞。一个人寂寞久了,就想找一个对手出来,于是他游历天下,遍访天下名士。直到有一天来到河内,在怀州这个地方遇到了一个人,当地人都称他为诗痴。
读过他的诗以后杜牧惊讶的发现,若只论诗才,此人不在他之下,但是为何从未听过他的名字?一番询问之下才终于明白个中缘由。
他说他的名字叫李商隐,五岁就可以诵读经书,七岁开始进学,至十六岁上,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的古文高手了。不仅如此,他还写得一手秀丽的工楷,诗书俱精。按常理来说,他接下去的命运轨迹就是参加科举,高中进士,入朝为官,名满天下了。然而命运却跟他开起了玩笑。
太和年间,他也曾到长安科考过。科考之前,举子们例行的都要向当朝权贵献诗以抬高身价。李商隐也不例外,他向当朝宰相牛僧儒献诗,然而事情坏就坏在了这次献诗上面。原来他献上去的诗早有人写过了,他因抄袭而被认为品行不端,由此搞臭了名声,别说参加科举,就是在长安也呆不下去了,只得回到原籍。
杜牧拿过他被认为是抄袭的那几首诗,这几首诗他之前的确看过,是开元时期一位无名诗人所写。无可辩驳的他抄袭了。然而李商隐却坚称,这些诗都是他本人所写,他并没有抄袭。
如果不是因为读过他其他的诗对他的诗才有了了解,杜牧一定会认为他是在说谎。然而事实摆在眼前又不容他辩驳。
难道这个世上真有两人能写出一模一样的诗来?
不久他就离开怀州到别处游历去了。
第二年春天,他再次游历路经怀州,却再没有听到他的消息。心想大约他的确是死了吧。
他若不死。杜牧想道,定可以与己齐名,可以合称为小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