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边关告急(1/1)
满剌加王宫。
朝野一片寂静,一位位重臣像木头人一般钉在地上,呆若木鸡。
满剌加国王亦是如此,他眉头紧蹙,却一言不发。满朝文武大气不敢出,所有人静静地等待,等待国王打破眼前的死寂。
此时,除了不在朝堂、仍在街头对峙的卡马鲁,已经没人在关心城中华人社区的局势,因为,他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威胁,这个威胁,直接关系满剌加王国生死存亡。
这份威胁,来自刚刚抵达朝堂的文书。
一封告急文书。
就在马六甲城中,华人与城防军对峙的时刻,一匹快马疾驰而入,身穿红衣的信使直入宫门,人马晕死在殿前。
众人大骇,卫兵搜索信使全身,只有一封火漆封好的公文。
公文被传递给国王,年轻的满剌加国王心怀忐忑,打开文书,一下子呆在了宝座上。
文书非常之简短,只有几句话:
“暹罗国举兵十万骤然南下,里应外合,北大年等城邦数日易主,吉打、槟城、霹雳等地悉数失陷,我军节节败退,暹罗前锋距我都城不足二百里,贼军势大,臣唯有以死报国,以谢王恩……”
这封信署名是马六甲王国驻北境的将军纽伦,为防备暹罗,满剌加重兵驻扎北部边境,并联合北部如北大年等各城邦,共同防备暹罗军事威胁。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暹罗还是得手了……
文书在满朝官员手里传阅,只见朝堂众人或愤怒,或惊恐,传阅一圈,所有人都等待国王拿主意。
“唉。”
重重的叹息。
“信使怎样了,先将信使救活,带上来。”
良久,国王终于发话了,他先是叹了口气,接着便开口吩咐。
此刻,朝堂需要一个主心骨,纵有千般无奈,他只能站出来。
“回禀王上,信使只是疲惫晕厥,并无大碍,只要稍加休息便好。此刻他已经清醒,我等这就将他带上来。”
……
片刻,脸色蜡黄、满眼血丝的信使被人抬上了朝堂。
信使是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见到国王,他挣扎着要行礼,却被国王用手势止住。
国王开门见山,直接问道:“我且问你,目前北境形势如何?战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何直到今天才有消息?”
信使苦涩答道:“若算上吞并北大年,战事是从大半个月前开始的……北部城邦有叛徒,不少城邦一朝易主,我军猝不及防,本身实力就不如暹罗,又被盟友背刺,北境大军,全军覆没啊……”
一边说着,信使一边放声大哭,满朝文武无不愤懑。
信使继续说道:“第一战我军便损失惨重,纽伦将军收拢溃兵、向南行军,一边节节抵抗,一边派人求援。”
“等等,既是派人求援,大半个月,为何今日才到?”
众大臣七嘴八舌,连连发问。
等众人声音落下来,信使顿了顿,才继续描述:“不料暹罗海军从我国东西两岸同时登陆,腹地军力薄弱,暹罗骑兵追之又急,大小关津要道均被掐断,大将军派了足有百人,恐怕只有我活着送信出来了……”
满剌加国王越听越沉重,再想到城中还有华人在和官兵对峙,顿时感到一阵眩晕。
但事到临头,只能硬头皮解决,国王下了三道命令:一、速派使者前往暹罗交涉。二、不惜代价,速向满者伯夷、爪哇、高棉、占城等国求援,请求国际调停,争取武装介入。三、集结南部所有军力北上,拱卫首都。
“大王圣明!我等即刻去办!”
大臣们也长舒一口气,毕竟按道理暹罗吃下了这么多地方,一定蓄谋已久,此刻必然是强弩之末,精疲力尽。
而大王这三条措施,足以应对暹罗接下来的行动,尤其是第二条,高棉与暹罗并不对付,而作为南洋最强的满者伯夷,水师一两天就能赶到。只是满剌加国恐怕要大出血了。
此刻,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城中还有一些没有解决的事端。
直到城外的港口传来阵阵雷鸣。
……
“大炮开兮轰他娘!传令,给老子狠狠地轰!”
马六甲港,除了各式各样的商船,在港口一侧,则整整齐齐停泊着一排排桨帆船。
这些桨帆船几乎是满剌加海军的全部,整整齐齐20多艘大大小小的船,同时吸取了大明蜈蚣船与西方桨帆船的元素,并结合满剌加本土风格进行杂糅拼凑,看起来还挺像一回事。
鉴于满剌加落后的海军思想,此刻并无战事,所以这些军舰都在港口停泊,水兵们也在港口旁边的营房驻扎操练。
“预备,放!”
安南军舰的一发发炮弹首先射向了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