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二个现代世界(63)(1/1)
根据奚茗的了解,他们俩家里面应该是想办法给他们保留了学籍,操作成了大学生参军入伍。
就因为这,家里面得赔出去多少东西,找了多少关系。
奚茗一度看着他们俩就像是祸头子,安排任务的时候都要思考一下有没有给他们留下可操作的空间。
还好,可能是经历了新兵连的洗礼,两人现在很老实。
奚茗现在也能放心的用他们,不过,两人都是大头兵,一旦有人来,他们就会装鹌鹑。
这次,奚茗依旧是申请了五份,旅长回去之后是秒通过。
奚茗估计,这次一个星期之后就可以收到。
看了一眼还在假装忙碌的二人,忙吧,忙点好,现在忙习惯了,后面也不会不适应。
十月一,奚茗给导师和祖师寄的包裹到了。
是自己做的阿胶,他们什么都不缺,奚茗送其他的不如直接送这个。
“奚茗,你这能力真的可以啊,阿胶也被你捣鼓出来了,不错,我吃着,确实比在外面大价钱买的合适。
这次不错嘛,居然还想到给祖师送一份过去,这可是送到人家心坎上了。
特意打电话过来夸你,你这种能把所学灵活运用的,就是祖师现在最欣赏的。”
别人都说奚茗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导师才不相信呢,就凭奚茗的能力,在把所学灵活运用起来能力,其他人可比不上。
这就是在眼红,要知道,祖师吃着奚茗的阿胶,一个满意之下,直接送了一副老药针出去。
导师想着也是酸,自己努力了这么久,也就被送了一副,奚茗不过是做了一些阿胶,也能被送。
祖师年纪大起来了,手里可是越来越松了。
“这次做的不错,以后也以这样,合适的时节,都可以寄点吃的给我和祖师。
奚茗你最近注意点,电话不要关静音了,有你的快递,要是没有第一时间收到,我怕你后悔。”
导师以这句话结束了与奚茗的对话。
奚茗不太清楚发现了什么,难不成是祖师夸自己,导师吃醋了?
还有这个快递,奚茗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不过,肯定是个好东西。
奚茗在三天后收到了一副老药针,还有一本食谱,中医食谱。
难怪导师会酸,奚茗现在完全理解了。
收费表的最后一个板块亮起来了,奚茗挥舞着老药针就去赚钱。
至于那本中医食谱,奚茗停下了手头的一切学习,先全力钻研这一本。
这个是按照二十四节气排的,每一个节气都有专门的吃的。
奚茗突然想起来孙店主,他这么着急的和自己撇清关系,如果知道自己手里有这一本书,估计要悔死。
这才是一个店铺的底蕴。
只是一本食谱,奚茗把它完全看透,看懂,也花了半年的时间,到了第二年四月份,才吃透。
古时候的有钱人,过的可真是精致,每一个节气都有专门的养生食物。
而且,就这本书里面说的,这么吃下去,奚茗有把握自己的寿命再加十岁。
在埋头研究的这半年里,奚茗工作赚钱两不误。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万事开头难,从零到一是最难的,打破了这个零,后面就简单起来了。
奚茗手里的老药针数目从零到一,那说种种机缘巧合,拿到了第一副老药针。
然后,直接用起来了,再珍贵的东西,那都是给人用的,收着藏着多没有意思。
奚茗可没有把这个老药针藏起来想法,就是别人问,奚茗也完全可以说是祖师送的。
来路正当,效果强大,在奚医生这里体验了第一次之后,大家就要开始抢名额了。
奚茗手里只有一副老药针,而同一个时间段,奚茗是会给两位患者进行针灸的。
抢着抢着,大家就开拓思维,抢一个名额不好,不如给奚医生再找一副老药针。
这东西,说是针灸用的银针下的一个品种,本质上,那还是玉石制品。
有一定的收藏价值,那么,就肯定能从其他人手里买回来。
在拿到第一副老药针的第二个月,奚茗就收到了一位患者家属送的老药针。
就是要送,奚茗怎么说,他们都不肯收钱,没办法,奚茗含泪接下了。
这个患者是参谋长介绍的,很有钱,每次来奚茗这里针灸都要带礼物。
一开始的陈老爷子、任家奶奶他们早就完成了所有的针灸。
奚茗也在全部治疗结束后,给他们二位每人退了一半的费用。
在奚茗的强烈要求下,他们收下了。
现在,奚茗一共有六位患者,不用奚茗排时间,他们自己会协调好。
两两一组,周六和周日下午的时候,准时出现在奚茗家里面。
至于办法,很简单,奚茗会让每一位患者都进入自己的大群,每位患者一个代表。
这个群里面的人一般只进不出,即使是奚茗说治疗已经结束,也不会有人退群。
这可是人脉啊,能在奚医生这里针灸的,天然就会有一些条件,普通人可接触不到。
怎么可能会退群,万一哪一天自己需要这个人们,那就可以凭借有家人一起在奚医生这里治疗为突破点,打开一个口子。
奚茗也认为这个群比较便利,自己的香粉和珍珠养颜膏上新了,就可以在群里面通知一句。
大家有购买想法的,会自动在奚茗的朋友圈下面接龙,到现在,基本上一天可以秒完。
这个群不宜有太多消息,奚茗就又拉了一个小群,这里面的人就是流动的,里面的在线人数减一就是现在在奚茗这里的患者人数。
到现在,一切都走上了正轨,奚茗的讲座也在如火如荼的开着。
一开始,奚茗想的是周末的上午,后来,旅长看到了奚茗的讲座申请,给调到周一上午了。
现在就已经固定下来了,奚茗每个周一就会去进行两个小时的讲座。
至于讲座内容,奚茗一开始的想法是讲一些干货,实验了一下,发现效果不理想。
后面干脆釜底抽薪,把自己的讲座变成了美食讲座,就专门讲中医的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