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阿禹的家人(1/1)
梁文信欢喜极了,他一边搂住父皇的胳膊,一边笑眯眯的看着卫禹良。
既然如此,他也不再纠结,连忙催促父皇快点安排,他想今天就让卫禹良跟自己回去。
皇帝握了握儿子的手,“信儿这样高兴吗”。
看到儿子眉开眼笑的点点头,极少见到大儿子这样喜笑颜开的模样,皇帝心情极好的给了卫禹良一个新的职位,大皇子贴身侍卫统领。
这样的职位,让卫禹良简直不敢相信。
他连忙推辞,说这样不合规矩,大皇子还没有独立建府,并没有这个职务,自己只要做大皇子的侍卫就行。
皇帝哈哈大笑后,说了对方一句傻小子,就吩咐一名太监,让他通知侍卫统领邓安去办此事。
而梁文信此时,已经想明白了父皇的打算。
他告诉卫禹良,父皇这样做,就是要名义上让自己单独建府了,只是以后,他们还会继续住在皇宫,不影响的。
他让卫禹良去收拾侍卫所那边的东西,之后还到这里来,他们会一起回大皇子寝宫。
看到对方离开后,梁文信扭头偎在父皇怀里。
“儿臣多谢父皇,信儿很高兴”。
皇帝轻轻拍了拍儿子消瘦的小脸,
“信儿放心,只要卫禹良能好好照顾你,父皇不会亏待他的,之前已经交待邓安去办一件事了,这小子不错,朕要给他个恩典”。
见儿子迫不及待问起,“到时候问你的侍卫统领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心情极好的皇帝,和儿子卖起了关子。
皇帝和三皇子离开不久,卫禹良来接大皇子,他一进门,就跪下向对方请罪。
梁文信不明所以,等看了对方递过来的文书,才知道自己父皇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原来,卫禹良接受皇帝的安排,除了他自己觉得适合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有一个迫不得已的小心思。
其实他本来觉得,自己是心甘情愿的答应了皇帝的安排,只是顺带着,想要解决自己的麻烦。
但他没想到,刚才办理完交接手续,侍卫统领邓安交给了他一份文书,然后说他的情况皇帝都清楚,已经吩咐自己帮他办好了。
邓安一直挺喜欢这个朴实优秀的小伙子,看到卫禹良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份文书,他叮嘱对方说,皇帝对大皇子的事,最为上心,也清楚儿子的身体状况,让他不用想太多。
以后,全心全意的照顾大皇子就好,皇帝都会看到的。
卫禹良心里,一时间五味杂陈,他谢过了邓安,茫然的向太医院走去。
大皇子还在那里等他,可是现在,他却觉得,自己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见对方。
但思索片刻,他决定向大皇子说清楚一切,尤其是自己想要照顾对方的心思,是真诚的。
所以他见到大皇子,先向对方请罪。
不过,对方见到他递过去的文书后,只是让他起来,然后笑着说了一句:“路上说吧”,就让他跟着,一起往大皇子寝宫方向走去。
路上,卫禹良见只到自己肩膀的大皇子,一直面带微笑、慢慢走着,还时不时抬头看自己一眼,漂亮的大眼睛里,也是满满的笑意。
他更加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这份文书,是你需要的,对吗”,大皇子先开口了。
“是,但是卑职,却一直没有能力办到,今天本来想着,以后能让殿下给卑职一个恩典的”。
卫禹良看着面前温润柔弱的大皇子,对方的眼神清澈明亮,他知道,殿下听懂了自己的话。
“这是你应得的,不用在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需要的奖赏,卫禹良,你并没有做错的地方。
而且,你没有直接来谢恩,而是来请罪,还愿意告诉我这些,说明你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父皇的眼光很好,我,很高兴”。
梁文信拿起手帕,很自然的给对方擦去了额头上的薄汗。
卫禹良怔愣了一下,然后红着脸,微微弯腰低下头,这样,对方的胳膊不用抬的太高,就能给他擦到汗。
四目相对,大皇子感觉自己此刻的心跳,居然和在对方怀抱里听到的心跳声一样,强劲而有力。
夕阳下,百花齐放时节,御花园的小路上,被落日余晖拉长的两道影子,重叠在一起。
近在咫尺的两个人,瞬间,就肉眼可见的红透了脸颊。
“走吧,咱们回去”。
梁文信急忙转身离开。
但那张似乎焕发着光亮的小脸,在背对自己的侍卫统领后,露出了一个灿烂夺目的笑容,其实,这世间还是充满了希望的,不是吗。
回到寝殿的时候,大皇子已经知道了卫禹良的事情。
其实,对方的情况并不复杂,只是对他自己而言,很不好办。
能当御前侍卫的人,家里的条件都不会太差,卫禹良的父亲卫衡,也算是世家之后了。
但作为几代后的分支,他除了有个虚名的庆平伯爵位外,并没有什么官职,只靠着祖上留的一些薄产度日。
不过,这个年轻时就游手好闲的庆平伯,倒是生了一副好皮囊。
尤其祖上是武将出身,卫禹良的爷爷又早早离世了,所以当年高大英俊的卫衡,继承了庆平伯的爵位后,娶了关内侯乌维的嫡次女乌倩倩。
但直到对方进了门才知道,卫衡已经有了一房妾室,也就是卫禹良的母亲,杨氏。
杨氏自幼年起,母亲就不在了,父亲是一位落魄的书生。
父女二人一直生活在都城附近的孟村,杨父靠着在村里的学堂教书,倒也能养活自己和女儿,但这位父亲却在一次重病后,丢下了孤苦伶仃的女儿,那年,杨氏只有12岁。
杨父感觉到自己医治无望,万般无奈下,将女儿托付给了妻子的表姐,也就是卫禹良的祖母胡氏。
留女儿一个人在村子里生活,他是怎么都不能安心的。
后来,杨氏14岁的时候,就被18岁的卫衡哄骗的有了肌肤之亲。
当时卫衡的父亲,已经离世了两年,胡氏知道后,想着再等一年,就给他们把婚事办了。
虽然他们不是太亲近的亲戚关系,但只有一个儿子的她,也是打心眼里喜欢秀美、乖巧的杨氏。
可是,卫衡却在半年后告诉母亲,自己和关内侯的女儿,已经互有情意,他尤其兴奋的说,关内侯已经见过自己了。
一开始,胡氏是生气,但慢慢的,她被儿子说的大好前途打动了。
而且她的夫君成亲前,也是有两房妾室的,她们这么多年的相处,一直都平安无事,现在,两个妹妹也都跟着各自的儿子过日子去了。
所以,胡氏在听到卫衡说,此生就一妻一妾足矣时,她同意了去乌家提亲。
能攀上关内侯这样有实职的权贵,对他们这样落魄的人家,实属不易。
于是,在杨氏沉默的无效反抗中,卫衡悄悄在成亲前,将这个美丽却文弱的女孩纳为了妾室。
也不能说他对乖顺的杨氏完全没有情意,婚后,面对强势的乌氏,他也数次将委屈的杨氏护在身后。
但渐渐的,需要岳父扶持的他,自然不会再因此惹自己的妻子不高兴。
幸而,胡氏因为对杨氏一直都怀有愧疚,而且在乌氏进门没多久,杨氏就生下了卫禹良,胡氏异常疼爱这个漂亮的大孙子,连名字都是专门请人起的。
所以,在儿子放任乌氏对杨氏的欺凌后,胡氏这个做祖母的,将她们母子俩安排在自己的院子生活。
杨氏虽然性格柔弱,但自小跟着父亲,也是读过书的,骨子里是有几分傲骨的,看清卫衡对自己的无情后,就对薄情郎再无笑脸。
后来生下儿子,只一心教养孩子和侍奉胡氏,她明白,儿子的成长还要靠胡氏,后来情况,也确实如此。
虽然卫衡忌惮乌氏,对儿子一直不闻不问,但胡氏却对卫禹良疼爱至极。
尤其她发现,自己的儿子自小娇气,吃不得苦,文不成、武不就,可是孙子,却是个聪慧努力的。
所以卫禹良自小学文习武的事和费用,都是胡氏张罗的,杨氏也因此过了十几年相对安稳的日子。
自生下儿子后就不想再有孩子的杨氏,在寄人篱下的处境下,再是小心和回避,还是在儿子8岁时,又生下了女儿卫小沫。
因为乌氏虽然跋扈自私,但在生了两子一女后,并不完全阻拦卫衡晚上去杨氏那里。
毕竟在自己家里,总比丈夫去烟花之地要强。
转眼,卫衡人到中年,却愈加碌碌无为、好吃懒做和大手大脚,而乌氏自小生活优渥,自然也不会亏待自己和子女。
渐渐的,卫家生活越来越不济,在将几处祖产变卖后,仅靠着几块薄田度日。
等卫衡和母亲闹腾多次后得知,为了卫禹良的学业,胡氏将手里仅留的两个铺子也抵出去后,这个自私自利的庆平伯大发雷霆,指着儿子破口大骂。
而懂事的卫禹良,默默听着一气不吭,但那之后,他更加努力和上进。
那次,胡氏气的卧病在床了一个月,她心里无比担忧,儿子从来不管杨氏和两个孩子,而且愈发不是个人了。
如果没有了自己这个祖母,真不知道,她们娘仨会怎么样。
经过这些年,关内侯也对这个空有一副好皮囊的女婿,彻底失望了。
自己府里还有儿子和孙子,已经赋闲在家的乌维,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做烂泥扶不上墙的事。
不过因着女儿的原因,他也还时不时对女婿家贴补一点。
可是在卫衡染上好赌的恶性后,乌维终于被女儿屡次来求助的事激怒,干脆连贴补都断了。
而胡氏在卫禹良17岁的时候,再次卧病不起,感觉油尽灯枯的她知道,以后,自己再不能护着朴实、淳厚的孙子了。
可怜的杨氏母子,三人以后的希望,全都只能压在阿良身上了。
自己必须再努力一次,胡氏打定了主意。
她向卫禹良隐瞒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后一次出门,带着孙子去找了关内侯。
对方这些年,大概也是了解一些女婿家的情况,虽然也敲打过女儿,但是后宅的事,他实在犯不上多说什么。
不过他知道,胡氏是个不错的婆婆,虽然乌侯爷对女儿一家已经失望,但他还是热情的接待了卫老夫人。
让他没想到的是,对方将孙子支出去后告诉他,自己已时日无多了,只是还有一个心愿,想垦请对方帮忙。
乌维看着形容枯槁的卫老夫人,也是唏嘘不已,所以,在听到对方请自己给她的孙子寻个前程时,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一开始看到卫禹良时,对方俊朗挺拔的外貌,让他倒是眼前一亮,不过想到当初,自己不就是被卫衡的样子,给欺瞒了吗?
所以,他提出当场考考卫禹良,好决定怎么安排。
没想到这个相貌堂堂的少年,文才武略都不错,尤其17岁的年纪,一次打倒了自己的两个侍卫。
关内侯是武将出身,对卫禹良的表现很是满意,他甚至都有点不敢相信,对方居然会是那个草包女婿的儿子。
所以他当即表示,等对方满了18岁,可以推荐去应征御前侍卫,现在,自己会安排对方先去戍卫营锻炼,并当场吩咐了自己的心腹去办这事。
几年后,关内侯的小儿子,因卫禹良帮忙,避免了一次祸事,让他多次庆幸,自己当年做对了这件事。
胡氏在孙子去戍卫营后,没几天就去世了。
而那几天,为了躲赌债的卫衡夫妻,带着三个子女不知道去了哪里,家里也被要债的洗劫一空。
这几年,胡氏的积蓄所剩无几,给卫禹良留不下什么了,但最后走的时候,她终于安心了一些,关内侯是个讲信用的人,孙子的前程,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对于也是自小在身边长大、才9岁的卫小沫,她一个后宅妇人,实在没有能力了。
但她告诉孙女,只要哥哥有出息了,以他敦厚的性格,肯定会好好护着妹妹的。
还让她有什么事,一定告诉哥哥,她娘性子柔弱,至于她爹那边,根本就指望不上,而且,还要防着他们那一家子人。
胡氏之前,就和杨氏不止一次感叹过,关内侯的名声不错,怎么养出了那样霸道自私的女儿。
而对方生的三个子女,也是一个比一个的自私霸道,她让卫小沫千万离他们远一点。
不过说到自己的儿子,胡氏也是后悔不已,是她自小没能教好啊。
最后,这个一直后悔当初没有为杨氏坚持的老夫人,哭着让杨氏原谅自己。
而同样泣不成声的杨氏,将对方干枯的手紧紧握住,说自己从来都没怪过老夫人,自己本就是孤女,能得老夫人这些年的疼爱,已是万幸。
尤其自己的儿子,都是老夫人倾尽所有才培养起来的,就是女儿,这些年也没受过什么大的委屈,她一直,都是将对方当亲娘一般孝敬的。
杨氏说的都是真心话,她确实不怨老夫人,这些年,每每想起当初的事,她只后悔自己愚笨无知,相信了卫衡的甜言蜜语。
这样的薄情寡义之人,就是成了正妻,也不会比现在强了。
老夫人唤着杨氏的小名,
“舒儿,阿良会有出息的,你们有机会,就离开,那样,娘,娘也能瞑目了”。
最后,在胡氏心里,只有杨氏才是她的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