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何仙音的克夫史(1/1)
“不祥之人?”宁唐闻听,也懵逼了,“有多不祥?难不成谁今天在你这里学习了,下课以后就会上吐下泻,出了门还会被狗追咬不成?”
宁唐心想,莫不是这位美女不但是韵律体这样的特殊体质,还拥有倒霉蛋这样的特殊体质?
不过要真是有这样的特殊体质的话,系统怎么没有提醒啊?
“不是你说的这种不祥。”何仙音满脸羞愤地道。
随后,便向宁唐详细说明了自己为什么被称为不祥之人了。
原来,何仙音在幼年之时,便以美貌多才而闻名。
当时,自然是不少人家都上门来提亲,希望能预定她当自己的儿媳。
何仙音的父母,都是出身脂海儒门的人;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便为何仙音定了一门同门教习子弟的亲事。
何仙音未婚夫的父亲,当时也是脂海儒门的教习,与何仙音的父亲关系甚笃。
只不过,何仙音的未婚夫,走的是武儒之路;在学艺有成之后,便去当了大阳王朝的武将。
然后,就是在一次战争中不幸战死了。
那时,何仙音都还没有过门完婚呢;相当于直接守了望门寡。
不过好在何仙音未婚夫家的家翁非常明事理,不肯看着自己未过门的儿媳就这样耽误终身。
于是不惜毁了自己名声,与何家退了婚,还赔了不少钱财。
那时,何仙音刚刚15岁。
随后,何家又托人给何仙音说了一门亲。
这一回找的夫家,是脂海的一家中等豪商门户,家里是搞海运贸易的;她成亲的对象是这家家主的次子。
眼看婚期将近了,这家的交子随着他父亲一起出海去进行一次海贸;这也算是父亲带着儿子在学习了。
本打算这一次出海归来以后,就给两人成亲的。
结果没想到,在海上遇到了一场台风;父子二人尽皆罹难。
于是,可怜的何仙音在16岁这一年,再次守上了望门寡。
而从这时起,何仙音在外的名声已经从相貌与才华兼具的美才女,变成了拥有克夫命的怪胎。
外界都传说她是因为同时拥有了过人的美貌与无双的才华,所以遭了天嫉。
然而她的命又比较硬,所以上天收不走她;只好把她的夫君都收走,一定要让她孤独终老。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何家如何再托人说亲,都没人敢娶何仙音了。
甚至是何家放出话去,说愿意让何仙音作妾,都没有人敢接盘了。
后来,又过了两年;何仙音的父母先后去世了。
何仙音在家中不容于兄长,直接被赶出了家门。
这时,还是何仙音第一任未婚夫的家翁出面,这才帮何仙音在脂海儒门学宫谋了一份音律教习的职位;这才不至于让这一代美才女在外冻饿而死。
如此,又安安静静地过了一些年;何仙音在儒门学宫吃住不愁,又有自己的精舍住;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毕竟,儒门学宫这里,修的是浩然正气;在心正气彰之下,一切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什么的都得退散。
对于何仙音这个克夫命的说法,都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
然而,在何仙音23岁这一年;她教的一个小她三岁的男儒生被她迷住了,对何仙音展开了热烈的追求攻势。
这时,何仙音久被冰封的心又动了;于是在一段时间之后,何仙音答应了自己学生的追求。
只是谁能料到,这个学生在半个月后就患上了绝症,咳血不止;随后没多长时间便去世了。
这一下子,何仙音就算是在儒门学宫都成为一个禁忌般的存在了。
没错,儒门学宫是不信那些什么怪力乱神一说;但是这架不住大家都认为,谁靠近何仙音谁就运气差啊!
很快的,就连原本跟着何仙音学习的一些学生,也都纷纷转换了教习;何仙音这里,顿时连一个学生都没有了。
这种局面,一直又持续了两年。
好在,何仙音是音律乐理方面的天才;平时弹琴吹箫聊以自娱,生活倒也还能过下去。
而且她在音律一道上著书立说;有不少音律教习教课,用的都是她写的书当教材的。
再加上在儒门学宫成为教习以后,基本上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也没有辞退这一说。
何仙音的日子,就这样一直过下来了。
直到,今天宁唐又像一个傻狍子一般闯了进来。
宁唐在听完何仙音的诉说以后,感觉也傻了眼。
只不过,宁唐对系统的信任无与伦比;他相信如果眼前这个美女真的是倒霉蛋体质,系统是不会让自己靠近她的,更不会建议自己娶她进门。
系统在觉醒的第一天就和他说过,保证宿主的安全是系统存在的第一使命。
系统和宿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如果宿主完蛋了,那系统也会跟着一起完蛋。
于是,尽管何仙音再三提醒,宁唐还是坚持要在她这里学习音律。
何仙音再怎么说,也是个教习;学生们转走她没有办法阻止,有人要跟着她学,她也不能不教。
在何仙音的要求之下,宁唐又跑去进行了所谓的“注册”,他以后就可以一直跟随着何仙音学习音律了……
就在宁唐赖在何仙音这里,打算泡美女的同时;脂海儒门学宫的一众高层这里,也在讨论着宁唐已经写出来的那几首诗。
有人对宁唐所写的诗提出了异议:“其它几首诗也就罢了,这一首《临终诗》看其诗文风格沧桑老练,这不是一个年轻人可以写出来的。
而且看诗文的内容,分明是一位高权重之人于临终前的感慨。
那个宁唐有多大年龄?有二十三四岁吗?他作过官吗?能有这样的经历和感慨吗?
所以我看这诗八成并不是他原创的,多半是他从哪里看来,窃作自己所写。”
他这话,要是宁唐在这里,肯定得惊叹,“你看得真准!”
只不过,一手发现了宁唐的大儒杜岳却是不能认同这种说法;这种说法要是坐实了,岂不是否定了他这一次的全部工作了?恐怕还要追究失察的责任。
杜岳当即反驳道:“谁规定的年轻人就一定不能有沧桑的心态了?
而且,宁唐诗成之时,不但有宝光如凝实一般;还有文钟自响、孔圣显圣。
难不成你认为,以孔圣之慧眼如炬,会被欺世盗名之辈所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