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良好家庭教育(1/1)
我想影响一个人成为上贤人的外因最主要的莫过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是所有教育专家的共识,在这里毋庸多述。
但在家庭教育问题中,目前存在着两大常见问题,这些问题与小孩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就是父母的心态;一个就是心理素质锻炼。
在生活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邻居家的小孩成绩不好或做错了事,自家父母特别会宽慰邻家父母。比如,对邻居说“不要紧,慢慢来,成绩会好起来的;他只是贪玩,大点懂了事就会好好学的;小孩子不懂事,早恋只是好玩,不会当真的,你好点教育他,不要打他。”等安慰的话。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竭力地去寻找邻居家小孩身上的各种优点来宽慰伤心失望的邻居。“他们语文成绩差点,但数学成绩很好;他们学习不是很好,但他在画画方面有天赋,培养培养以后肯定会成为画家;他们哪里是在谈恋爱,你看他们学习多刻苦,是在一起搞学习,不要紧张;……”。这些话我们却很难听到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说。多数家长不是批评就是指责,甚至体罚。我想很多人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或许我们的父母,或者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但问题就在,我们能这样对待邻居家的小孩,为什么就不能用这种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小孩呢?这就是个心态问题。
大家能容忍邻居家的小孩“犯的错”并能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那是因为邻居家的小孩跟自己没有利益关系,好坏跟自己无关,所以,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轻松地看待问题。而我前面说过,旁观者易有“以问题为中心”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处理问题往往是最恰当的,不少父母在事后的反省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呼吁年轻的家长持一种把自家小孩当做邻居家小孩来教育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小孩才能在一个平等互爱的氛围中和谐成长。
当然,这并不等于放纵。邻居家的小孩经常会到你家和你的小孩一起玩,有时也会调皮捣蛋,你肯定会管他,不会任其撒野,但又不会骂他或打他,而会好好教育他。对了,要的就是你对邻居家小孩的这种管教方式来管教自家小孩,既非纵容也非责罚。
然而,当前很多父母却难有这种平和心态,多数教育都过严过激。这主要是因为家长们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期望值高各种要求就高,如果成绩达不到优秀,各种责罚就油然而生,而经常泼冷水,孩子心中的那根受潮的火柴就永远也划不燃了。如果再过一点,小孩就承受不了,各种逆反心理就产生了,然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状态。
为什么现在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都很高呢?主要来自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谁都希望子女在未来的竞争中能胜出,如果没有出息,很多工薪家庭是没有能力再给子女提供其他平台的。同时,现在多是独生子女,父母集中全部精力来灌溉这棵独苗,这种呕心沥血的付出自然是希望能看到丰收。
所以,现在年轻的父母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在小孩3岁时就学习很多东西,又是英语,又是钢琴,又是绘画等,上学后就奥数等各种补习班不停。你的投入是与你的期望成正比的,你对他的投入越大,期望就越高。一旦达不到预期,失望也会越大,双方的心理负担就越重。这样负重,走不远就会累。这就好比,自家院里有棵树,你该浇水该施肥都很顺其自然,但自从有人跟你说,这棵树很名贵,长大了可以卖到100万,你反而紧张了,浇水施肥无节制,期盼早日成材。结果这棵树反而过早夭折。这是因为你关注的是投入产出而不是它本身。
所以,我认为当前很多家长都要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降低了期望,关注就会回到本位,而非各种投入产出、利益得失,同时,欣赏和鼓励就有了栖身之所,因材施教也就有了温床,小孩的心理扳机也才能被扣动。这也是现在人们倡导的赏识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心态平和的前提。
然而,让大多数家长的心态平和到把自家小孩当邻家小孩来养的状态,从感情上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不过,你可以内心多一份爱,然而在行为上却要冷静的剪掉这多余的强烈。有个故事很好的诠释我要表达的观点。
一个年轻的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个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商有点小问题,您可以带他去测试一下。”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舒展开来。她甚至还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口,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当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专递送到她的手里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
这个在老师眼中脑袋有毛病的孩子,在老师看来是要送进医院检查的,但在这个母亲的鼓励下,却充满自信的成长起来,不仅没有送到医院去反而送到了国内一流大学。如果换一个母亲会是怎样呢?大多数母亲可能就会严厉批评小孩。“你上课规矩点,老师说你有多动症,我明天带你到医院检查检查。”有的家长甚至把批评扩大化,从上课多动说到小孩方方面面的不足。可想而知,这样情况下,这个小孩不要说考清华就连小学都难以读完。
这位母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虽然内心与其他父母一样的气愤烦闷着急,但她却能以平和的心态像对待邻居家的小孩那样宽容的看待这个问题。这种心态也来自于他的期望值并不是很高,只要儿子有进步就好。所以,她才能激励她的儿子并与他愉快相处。也许她当时心里在严厉的批评她的儿子:“你怎么就安静不下来?你为什么这么笨?每次让我开家长会都抬不起头,跟着你挨老师的批。你再这样下去,我真的想教训你一顿了。……”可这位聪明的母亲却懂得调整心态并能冷静理智的转换角度来与自己的儿子交流。结果每次负面的危机都被智慧化解,原本每次的责罚却变成了激励。结果儿子在学习上的心理扳机被扣动,最终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喜。
因此,我建议,如果一个父母将要对子女有不恰当或过激的行为时,你不妨冷静的想想如果这是邻居家的小孩我会告诉他父母怎么教育他,然后,以你说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小孩。
还一个教育问题就是心理素质锻炼不够。很多小孩吃不得苦,受不了挫折。现如今谁都知道教育不能溺爱,可很多家长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来磨练子女的意志。有的只知道严管,然而严管的出发点就是让子女好好学习,而对健康身心的培养却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当你的注意力超越了对学习成绩的关注的时候,你才会看到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而对于一个逐业者和一个逐仁者来说,心理素质显得异常重要。因为成功路上并非一帆风顺,遇到一些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你人生路上披荆斩棘的利器,为你通往成功保驾护航。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成功也将是昙花一现,难以持久。
增强心理素质锻炼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积极与人交往,参与集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等。但我觉得最基本最简单的锻炼方式就是让子女参与家庭劳动,承担起属于他的那一块生活责任。例如:家庭成员轮流洗衣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参与更多的家庭事务。
有报道表明,绝大多数困难家庭儿童群体的心理状况是健康的。很多都非常善良,体贴父母。而相反,条件优越的家庭的小孩内心却往往很脆弱。而家庭困难的儿童做的最多的就是家务劳动,尽量用自己的力量来分担一份家庭责任。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从事家务劳动的过程中,他们懂得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来之不易,更加能体谅父母的艰辛,更具有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志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但很多父母却不忍心,怕耽误小孩的学习。所以,现在家庭子女在家里不见洗一件衣服,做一顿饭。在家里的主要事情就是学习功课。多少人洗第一件衣服是在上大学住校期间,而人生的第一顿饭则是在结婚后做的。这种家庭教育,小孩只是个学习机器,却不是抵御风浪的船。
其实我这个倡导很符合古代教育家们的思想。《论语》里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后来清朝的李毓秀将其写入《弟子规》成为了后人教育小孩的启蒙教育。这是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也备受后人推崇,他们认为做人是人生第一课,比学文重要。然而,现在却反过来了,首学文,有余力再行孝,最后干脆就没有余力了。对于小孩来说,行孝的第一步就是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劳动。有些家长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是坚决不让他们做半点家务活的。他们的管教关注的是小孩的学习,却非做人做事的历练。而从一个人的一生来看,这是舍本逐末。其教育思路明显的是有问题。
有一则小故事: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个小裂痕,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出来。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人生道理,要想展翅高飞就必须要承受一定的痛苦和挫折。这是一个人成长所必须经历的,缺少了这个心路历程,人就无法变得成熟,人生也会如同这只蝴蝶一样无法翩翩起舞。即将出蛹的蝴蝶就像一个即将上社会的小孩,这个挣扎过程就如同这个小孩的心理成长过程,省略了这个过程,生命就变得脆弱、干瘪。
所以,小孩的心理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个锻炼最基本和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家务劳动,既锻炼人又没有危险,却为他们端正做事做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对于心理锻炼这么大的课题来说,从事家务劳动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只能算作一个开端,并不能起到锻炼一个小孩各个方面的心理素质。还有很多其他的好方法,家长们可以根据子女的情况去选择。但对于这个最基本的要求我希望每个小孩都能做到。
人的习惯、思维、价值观等很多都是在家庭教育中养成的。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重要。可无数家长却将宝押在学校,也总在抱怨学校教育。然而,学校教育问题不可能为哪一个人而变,它要照顾到大多数人,要考虑到选拔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但家庭教育你却完全可以自我做主,就看你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思路。
“将自家小孩当邻家小孩来教育”的方式是为了帮助家长摆正教育心态,摆正心态的目的是为了能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将其子女更好的培养成逐业者,否则再有天赋的神童也会重现类似“伤仲永”的悲剧。“让子女承担家务劳动”的方法是为了锻炼他们的心志,也是为了让他们从小拥有成为上贤人的基本心理素质。其实,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磨砺来说,这只是很小的一步,如果这一步都难以跨出,高分低能的悲哀就在所难免了。
我想这一小节主要是写给做父母看的。因为一个人少时的家庭教育是否良好,自己是不能左右的。也许我们自己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它使我们没能更好的成为上贤人,但谁都会成为人之父母,从中得到启发,给自己的子女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竭力使他们成为上贤人也一样是有意义的。
以上列举的因素构成了人们成为上贤人之当下的常见问题。这其中,不论是内因还是外因,在某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人成为上贤人的拦路虎。但相比之下内因对一个人更具有意义,因为外因不是我们能改变的,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改变我们自己,做好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