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扣动扳机(1/1)
医学上有种病叫三叉神经痛。其患者在三叉神经受侵犯的分布区域内有一个特别敏感的区域,如果不小心触及这个敏感的区域可能诱发剧烈的三叉神经痛。且疼痛由此区域的某个点开始,立即扩散到其他部位。这个点就叫扳机点。因为由此点引发的三叉神经痛就像扣动枪的扳机一样,子弹迅速向外射,所以此点被形象的比作扳机点。扳机,就是指控制枪械发射的一个开关,当我们扣动这个开关的时候,子弹就打了出去。我一直认为在事业方面,人的心理也有一个类似的扳机点,在没有触动这个心理扳机点之前,你会很平常的对待这件事,但一旦触动了就会引爆热情。
1979年,汪国真在读大一的时候写了题为《学校的一天》的5首诗,这5首诗被《中国青年报》登载了。能在全国性的报纸上登载5首诗,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这5首诗给他带来了两元钱的稿费和诗歌创作的巨大热情。虽然,随后写的诗歌被退稿的和无音讯的高达90%以上,但那股热情却依然不减,随后的几年里他一直笔耕不辍。直到1988年,他接到大量的读者来信,汪国真才真正蜚声诗坛,家喻户晓。那个在《中国青年报》刊登的5首诗就是汪国真在诗歌事业上的心理扳机点,它点燃了汪国真的诗歌创作激情和信心,那股狂热就像打出来的子弹一样,势不可挡,哪怕后来写的诗不被认可,也无法阻止他勇往直前的脚步。这股热情也成为了他长达9年持续创作的鞭策力。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那次超乎意外的登载,汪国真诗歌热也许会延迟到来,或许就不会有。
曾经有个小女孩,脸上长一颗指甲大的黑痣,让她那张本来就不好看的脸,变得更丑陋了。父母嫌弃她,兄弟姐妹也不喜欢和她玩,周围人也以厌恶地目光看着他。这一切都让小女孩很自卑,她常常一个人独处发呆。父母更加不喜欢她了,只让她念到六年级,便让她辍学在家帮工。女孩默默地听从了父母的安排,每天除了拼命地干活,一有空闲,就躲到一个角落里看书,只有沉浸在书中,她才能忘记烦恼。然而,镇上有一个老人看到了她,告诉她脸上的黑痣是颗聪明痣,她长大后肯定是县里最有出息的人,并让她保守这个秘密不要告诉别人。这可是小女孩从来没有听过的赞赏。突然,她觉得自己确实很聪明,那颗黑痣也不再那么讨厌了,反而感觉有了它的衬托脸变得漂亮了。从此,小女孩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周围的小伙伴也渐渐不嫌弃她了,反而更喜欢她了。后来小女孩又重返学校,成绩也非常优秀。最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大学读完后获得了美国一所大学的录取。几年以后,她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工程师。原本一个即将平庸的不幸生命就在那个老人的一句话后变换了轨迹。老者给予小女孩的认同就是她的扳机点。老人那句激励的话扣动了小女孩的心理扳机,成为一股持续鞭策和激励的力量,使她全身都释放着聪明的气息。这也是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种效应是扣动心理扳机的一种表现。
通过以上的事例,说明扣动心理扳机对一个人的正面推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有的人扣动了自己的心理扳机或被扣动,结果事业飞黄腾达,而有的人终身不曾扣动。其实,每个人在事业方面都有这么一个心理扳机点。对于那些还不成功的人来说,找到这个扳机点并扣动它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扣动,你就像上了发条的玩具一样,一刻也不停歇的冲向成功的终点。
如何扣动你在事业上的心理扳机让它燃烧你的全身血液呢?
通过汪国真的例子说明,第一,你要做你喜欢做的事,扳机点就在里面。如果汪国真不喜欢写诗,我想他怎么也不可能成为诗人。不喜欢的工作是不可能产生真挚热情的,这在前面有论述,在此不赘述。第二就是,不要拿不成熟的东西示人。这只会让你气馁。汪国真的诗歌能在全国性的报纸上刊登,也说明他是下了功夫的,而非随便拿些残次品去发表。如果那样,肯定不会被登载,也就未必会有后来的汪国真。有些急于求成的人急于把自己还不成熟的东西抛出来,结果,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也让自己很失望。也许这个东西离成功还有一步之遥,只要你再耐会性子,你的扳机就会即将扣动,但遗憾就在那一步之间。有些商家也是这样,把自己还不成熟的产品投向市场,这只会招来消费者的投诉。被消费者认可的方面就是扳机点,推出被消费者认可的成熟产品才算是扣动了打向市场的扳机。这就像开枪一样,你的手指找到了扳机的位置,但扣扳机的力量不够,子弹依然不能射出。所以,有人说“要就不做,做就做好”。这样才能有力地扣动扳机。
小女孩的故事给人的启示是:鼓励很重要。鼓励就是在为扣动扳机使劲。鼓励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自我鼓励,但自我鼓励往往效果比不上他人的鼓励。可是别人是否鼓励你,这又不取决你。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与我说的扣动扳机的一个区别。前者更强调外界的暗示对人的影响,对人来说是被动的,可遇不可求,而后者侧重自我激励,主动性更强,不论别人是否鼓励我,我都要想方设法鼓励自己去主动扣动扳机。有个较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为自己营造被鼓励的氛围。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个就是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激励。还有一个就是在非此领域人群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因为他们对你所擅长的方面不会也不是很懂,就会相对容易给你送来赞赏。
有个年轻人很喜欢写诗,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写诗投稿,但屡投不中,备受打击。虽然一些报刊杂志看不中他的诗,但他单位里的同事却知道他会写诗,都叫他诗人。虽然,这些工人不懂诗歌,但他们就认为小伙子写得不错,有才。周边人的欣赏给了这位年轻人极大的鼓舞,他很快就从失败中走出来了。他不再投稿了,他就写给这些工友们看,并为单位的文体活动和宣传活动写诗,渐渐地他在单位里出了名,这更鼓舞他的创作热情。他开始更系统深入地学习诗歌创作了。这样沉积了几年,他写诗的水平大大提高了。终于一天,一个有名的杂志主动联系到他,要刊登他在单位集团报上发表的一首诗。就这样,他从工厂里走了出来,后来成为了诗人,作家。这个年轻人的做法就是为自己营造被鼓励的氛围,让自己处于一种被激励的环境中。这种例子不少,比如有些歌唱家是从工厂被工友们鼓励出来的,起初他们的水平还很难进入全国人的视野,但后来在工友们吹捧中不断进步,直至被人发现。这种有意识或无意识为自己营造被鼓励氛围,就会为扣动心理扳机积蓄力量!
通过上面的讲述,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了自己的扳机点了,但更多人的问题却出在扣不动自己的扳机。这主要是由于力度不够,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前面所讲的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些人涉足的领域较多,精力被分散了,导致所做的事不能形成一股扣动扳机的合力。对于这种情况,最佳的办法就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蓄力待扣。这就相当于集中全身力气去扣动那个扳机,如果分心,那个扳机就扣不动,子弹总也无法射出。所以,那种四处出击,什么领域都涉猎的人,只是浮光掠影的人,难以累足成步。
在做上贤人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言,然而,我认为“扣动扳机”却是“不是捷径的捷径”。“扣动扳机”,你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