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朝堂激辩 王爷有成算(1/1)
“皇弟,不知出征北部的事情,作何打算啊?”朝堂之上,端坐龙椅的皇上似乎心情不错。
闻言,自上朝就一副事不关己,闭目养神的钟离明暄出列,从广袖中拿出一本奏折,冲着皇帝的方向,微微举起:“本王草拟了一份奏折,请皇上恩准。”
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荣禄,急忙一路小跑。恭恭敬敬地接过奏折,转身又小跑到皇帝跟前,弯腰把奏折举过头顶,递到了皇帝面前。
“你想让定国公跟你一起带兵北上?”刚打开奏折看了一眼,皇帝的好心情瞬间消失。
“不错!定国公曾随父皇征战八方,立下赫赫战功,本王当然希望能得到定国公的助力。”钟离明暄面无表情地说着,仿佛讨论一会儿早饭吃什么一样的小事般。
龙椅上高坐的皇帝,看到钟离明暄一派满不在乎的模样,心中更是来气。
“老臣觉得不妥。”看到皇上递过来的眼神,站在朝堂上的兵部尚书急忙出声。
“哦,宋尚书觉得有何不妥啊?本王愿听指教。”
“王爷言重了,指教不敢。”宋尚书急忙拱手:“定国公曾随太祖皇帝征战四方,劳苦功高,身上伤痛不断,听闻逢阴雨天,患处更是疼痛难挨。北部天寒,定国公怎好出征呢。”
“启禀皇上,臣虽上了年纪,身体的确不如从前,但若我大夏需要,臣定当义不容辞,愿马革裹尸而还。”南宫昌虹出列,下跪掷地有声地表明自己对大夏的忠诚。
“老将军忠心可嘉,快请起身。”皇上好像被感动了,眼眶微红地说道。
“皇弟啊,宋尚书所言有理。”皇上微微停顿后,望着这个只比自己长子小两岁的弟弟,继续说道:“况且杀鸡焉用牛刀。皇弟自小跟随父皇南征北战,得父皇亲自教导,文韬武略无一不精,想必一个小小北部,皇弟定能轻松取胜。”
“是本王考虑不周了。”说着,又从广袖之中掏出第二份奏折:“既然如此,本王还有本启奏。”
皇上双眼微眯,心中暗道不好,这个皇弟果然诡计多端,这第一本奏折恐怕只是一个幌子,他真正的意图,可能是藏在第二本奏折之中。
荣禄又是一阵小跑后,皇上看着手中的奏折,内心大吃一惊:“你要抽调武将家的适龄少年,组建一支先锋军?”
“正是!”钟离明暄说道:“自大夏开国以来,已经多年没有大的战事。正如宋尚书所言,当年建功立业的将军们,不是年岁已高,就是伤病缠身,此战正好练练各家的新一代,看看是否能后继有人,能冒出几位天赋异禀的少年将军,也未可知啊。”
“王爷抬举小辈们了,他们年岁尚青,怎可堪当重任。”
“是啊,是啊。”
牵扯到自家儿子们,各位将军大人纷纷出头阻止。
“就是年岁尚青,才需要历练啊。”钟离明暄提高了声音,一双好看的眼睛微眯,那天生的上位者气势就全然打开,让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南宫世子,5岁就随定国公去了军营。本王更是出生在军营,还不会走路,就被父皇抱在马上,随他出征,诸位大人的公子,可有更小的?”
“再说,稍长热血男儿事,不趁着大好年华建功立业,难道爆发苍苍,再让他们哆哆嗦嗦上马杀敌吗?”
“皇弟可是已经想好了人选?”见此情景,皇上知道,自己再拒绝,就说不过去了。
“当然,听闻宋尚书的大公子精通兵法,不如就给本王做个参军吧。白大人的公子擅长骑射阵法,不如做个先锋。还有崔大人家,本王没有记错的话,令郎已经年过17了吧,听说都准备娶妻了,怎还能说年纪尚青呢?”
“这这这”
被点到名字的大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皇帝。皇帝却微微低头,装作没有看见的模样,继续开口道:“皇弟思虑周全。可朕怎么没听到定国公家的世子呢?皇弟刚刚不是对其夸赞了一番吗?”
“皇兄果然为弟弟我考虑,正要求皇兄恩准呢,本王请皇兄命南宫华松为本王副将,随军出征!”
龙椅上端坐的皇帝,听闻此言,袖子中的双手顿时紧握,脸上却一派轻松:“皇弟思虑周全。既然你都想好了,朕怎么能不准呢。”
“皇兄圣明!那筹集、押运粮草的事情,本王觉得交给太子殿下和定国公为妙。太子也到了该历练一番了,让定国公从旁协助,相信太子一定受益匪浅。”钟离明暄抬头跟龙椅上的皇帝对视着,无所畏惧,毫不回避。
“准了!退!朝!”
“竖子可恶!”御书房内,愤怒不已的皇帝把书案上的奏折,一把全部扫在了地面。“真不愧是父皇亲自教导长大,心机深沉,走一步算十步的本事,朕真的自愧不如了!”
殿内,底下伺候的太监、丫鬟默默地把头垂得更低了,深怕一个不小心,就撞在皇上的火气头上,那就免不了一顿板子,搞不好连小命都保不住了。
殿外,准备觐见的几位大人,更是坐立不安,不知道是该走还是该留。
“让他们滚进来!”御书房内传来一声怒吼。
“得,各位大人请吧。”荣禄微微躬身,摆动了一下拂尘,伸手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把各位大人让进了御书房,自己则直起身子,站在了最靠近殿门的位置,伺候着等待皇上传唤。
“废物,你们可有对策。”
“臣等愚钝,求皇上明示!”
“明示!明示!明示个屁!”皇上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叠奏折,对着几位大人的脑袋,就是一顿狠砸,直到自己气喘吁吁,才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气。
几位被砸的大臣,撅着屁-股跪在地上,把自己脑袋紧紧地贴着地面,承受着皇帝的雷霆之怒。
“好了,事情已经这样了,户部协助太子赶紧准备粮草。既然做不得什么,就别把功劳都送到他九千岁一个人的头上!”
“回去告诉你们各家的公子,此番立功归京,朕定有重赏!”
“臣遵旨!”
“谢皇上隆恩!”
“滚!”缓过劲儿来,皇上又是中气十足地一声怒吼,几位大臣带着一脑门子汗,战战兢兢地退出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