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 第129章 赵煦的亲政伊始

第129章 赵煦的亲政伊始(1/1)

两人也没有在外面逗留太久。

苏过只是请赵煦表明要严惩杨畏的态度即可,至于怎么处理,宰执们自会上奏。

因为杨畏的做法,也触及了这些道德君子的底线。

恭送走了赵煦一行,苏过长吁口气,对范杜若笑道:“吓到了吧?”

范杜若摇摇头,说道:“就是有点意外。”

“那位贵人没和你说什么吧?”苏过又问道。

“没有,只是问了我们的身份,我照实说了。”范杜若答道。

苏过想了想,应该不是后来被废的孟皇后,可第二任皇后刘氏当下应该还是个小丫头,看着不太像。

摇摇头,不去想这些,苏过带着范杜若又转了一会,这才打道回府。

元宵之后的第一次朝会上,赵煦当着众臣的面表示杨畏居心叵测,意图构陷太后以谋上进,着有司处理,以儆效尤。

这个决议大快人心,众人无论之前是怎么想的,至少在处罚杨畏一事上态度是一致的。

不过在杨畏还没被发往岭南时,岭南那边已经有消息传回。

原首相、现英州别驾、新州安置的蔡确,于正月初六日,死于贬所,享年五十六岁。

一时间,朝野议论纷纷,而随着赵煦的亲政,贬谪各地的新党众人也开始活跃起来。

地方上的反应还没那么快传回,朝中尚书左丞梁焘已经率先进言,表示先帝时的大臣都是有才能的,应该稍加任用,授予陪都或者大府的官职,使他们有始有终。

赵煦未作表示,让宰执先行商议。

梁焘这个建议看似友善,其实还是要将新党那些人堵在东京城外,这是底线。

旧党中一直有他这么一类人,建议将新党分化处理,一部分任用,一部分贬谪。

比如导致蔡确客死异乡的车盖亭诗案,梁焘和刘安世便是当时火力最猛的输出者;

之前朝廷任命蔡京知蜀州,梁焘也上书反对,表示先帝元丰年间能用的大臣很多,只有蔡京阴险贪婪,不可重用。

这类人不针对所有新党,而是采用道德审判,来决定新党们的晋升或者罢黜。

所以像曾布和蔡卞这类品性尚可的新党,混个知州问题不大;像章惇和吕惠卿这类遭人诟病的新党,就只能各地安置了。

至于蔡京,他是特例,属于后一类,但混进了前一类。

他能在大艺术家那里成为北宋头号奸相,自然是有些能耐在身上的。

苏过在某些角度上是支持梁焘的,但能不能重用的标准不该由旧党来定,这不公平。

所以他又跑到苏辙府上,询问官家亲政后,宰相们的反应如何。

苏辙觉得暂时没有区别,说道:“还是一样,御前奏对,官家极少说话,我们商量出结果,官家便直接下旨施行。”

苏过想了想,觉得正常,又问道:“言官们呢,最近还是攻击叔父吗?”

说到这个,苏辙就来劲了,冷笑道:“那帮人最近把矛头对准了你父亲,说满朝之中,就属他最喜欢上书为他人求官职、求升迁,而且不是他亲近之人,就是蜀地老乡,导致官场不公平。”

苏过摸了摸鼻子,觉得这个指责没问题,毕竟那个李直方现在还跟在外面呢。

要不是李廌出海去了,苏轼肯定也要帮他求个一官半职的。

大好人苏轼,在这方面确实有点贻人口实。

不过他也不能指责他爹,问道:“那叔父是怎么还击的?”

“我还没上奏,官家便已经驳斥了。”苏辙不忿道:“不过我还是会上书再解释一遍。”

真是个好战分子,苏过打探完消息,麻溜地回家找父亲。

苏轼自然是在郁闷中了,刚答应太皇太后留在京城,就被御史这般攻击。

苏过笑道:“官家不是没有听信御史的弹劾吗?爹爹何必这么生气。”

“就那些捕风捉影的陈词滥调,还一遍又一遍地递上去,”苏轼气道:“我已经不知道上书解释了多少回了。”

苏过趁机说道:“爹爹不如申请致仕吧,以后想去哪就去哪。”

这个事苏过想很久了,苏轼确实不适合呆在朝堂,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候,朝局复杂,很多浑水摸鱼的,苏轼很容易被误伤。

苏轼古怪地看了儿子一眼,问道:“让我现在就致仕?”

这倒是个法子,不过苏仙从来没想过。

苏过劝道:“爹爹年纪也大了,何必再理会朝中勾心斗角的这些事,不如早点致仕,图个清静。”

“你不会是怕我挡了你的路吧?”苏轼突然问道。

“爹爹想什么呢,”苏过苦笑道:“我没您想的那么大官瘾,等我到您这个岁数,肯定早就退了。”

苏轼点点头,赞同道:“这倒是,看你那个懒散样。”

苏过拉回话题,说道:“怎么说到我身上了,爹爹觉得申请致仕怎么样?”

“不怎么样,”苏轼不同意,笑道:“我再等一阵子,继续上书求知越州,等任期满了再考虑致仕的事。”

苏过算了下时间,那就是打算干到六十了。

父子俩没有达成一致,不过就算苏轼同意致仕,苏过也不会同意他今年离开京城。

他一直在担心王夫人的身体。

到了二月,高丽国王派使臣前来东京,要求购买历代史书和《册府元龟》。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三省随即便同意了。

身为礼部尚书的苏轼得知此事,接连上了三道奏疏表示反对。

苏轼认为高丽人每次送些没用的玩物过来,朝廷还又是接待又是赏赐的,已经是劳民伤财了,再则高丽人向辽国称臣,这些东西给了他们,相当于就是给了契丹人。

然后就是所求书籍的问题。

文艺中年人赵二武功不行,在文治方面大下功夫,继位后便下旨编书,在他那一朝,就编成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三大部,到他儿子真宗时,又编成了《册府元龟》,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确实值得称赞。

可史书的意义不言而喻,那是古人的智慧,《册府元龟》又是类书,就是资料工具书,古代的数据库,这样的书籍,让高丽人买回去,再送给契丹人,苏轼自然很生气。

但三省是依照旧例办事,因为高丽人以前就来买过《北史》和《册府元龟》,这次不过是增加了一些书目。

在苏轼的三道奏疏上去之后,朝廷这才收回了之前的诏令,改为同意高丽人购买之前买过的书籍。

苏轼仍旧不满。

人狗情未了:下辈子我还来守护你全球极热:我将末世玩成度假圣地第二人生抽卡系统之豪门团宠千金喝醉酒领完证,死对头他诱哄索吻你懂不懂得诡异神豪的含金量啊?重生后变成了宗门大师姐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午夜定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