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男配只想做栋梁之才11(1/1)
“你说你,一天正事不干,就知道来烦我,一点都没有小时候可爱,还是孤儿院的孩子可爱,哼”
“娘,您要是喜欢的话,可以收养一个”
“我才不呢,烦都烦死了”赵母表面上拒绝,实际上心里还确实在盘算可行性。
赵母最终还是没有收养任何孤儿,她觉得这样就很好。
时光荏苒,三年任期一转眼就到了。
石曦已经接到了调职文书。
这段时间的气氛十分压抑,百姓们也许不止是舍不得石曦,还为自己的以后忧愁。
毕竟像石曦这样的好官,之前可从未听说过。
可是再怎么舍不得,石曦终究还是到了出发的日子。
“县令大人,一路顺风啊”
“赵大人,自家种的不值钱的东西带着路上吃吧”
“赵大人,这是我烙的饼,大人可不要嫌弃”
“赵大人,我……”
最终还是到了离别的时候,这一次,石曦终于收了百姓的心意。
百姓们自发的为石曦做了一把万民伞,会写字的写上了名字,不会写字的盖上了手印。
说实话,不好看。
但对石曦来说,是最珍贵不过的东西了。
石曦最终还是到了城门口。
“赵大人,青天大老爷,给您送行了”
所有人不约而同的跪地给石曦磕头,一个个都是泪流满面。
甚至有许多百姓跟在石曦的马车后面,送出了十里之外。
来此处的商人,还从未见过如此盛况。
官民一家亲,这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官呀。
石曦不紧不慢的赶着路。
而老皇帝可是等的心急。
最近,朝堂之上热闹的不行。
对于石曦的职位,现在还没有决断。
石曦虽然才十六岁,但是她为百姓做的一切比所有的官员加起来还多。
按照她的功劳,就是为宰为相都绰绰有余。
可她确实是年纪小呀。
更何况,还得给太子留着施恩呢。有这么一位官员在太子身旁扶持,就是自己百年之后也能放心。
“圣上,微臣认为还是封赵君行赵大人为太子太傅吧”
“圣上,臣认为这是浪费,以赵大人的能力,应当去干一些实事”
“圣上,老臣以为……”
“行了,朕还不知道你们所想,无非就是怕自己的位置被人占了,哼”
“臣惶恐,臣万万不敢如此放肆”
“臣惶恐”
“行了行了,赵卿家早就表明了自己想要去工部,你们这下放下了吧”
“圣上,这……”
“真金不怕火炼,我相信赵爱卿无论在哪都可以做好。是金子在哪都可以发光的。”
“圣上,赵大人现在在殿外等候”
“快宣”
“下官见过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起,快起,赵爱卿,朕终于可把你盼回来了”
“赵爱卿,果真要去工部?!”
老皇帝再一次确认石曦的想法。
“启禀圣上,当真,这是臣之心愿”
大臣们心里都在骂石曦,工部,哼,这是自请坐冷板凳呀。还是太年轻,什么都不懂,也没有人在旁边提点。
别人哪知道,石曦的目标就是做一个皇帝信任的孤臣。
“好,那朕就封你为工部侍郎,赵爱卿,相信你不会让朕失望的。”
“臣谢圣上,微臣必不辜负圣上期望”
石曦义正严辞的向老皇帝保证。
“嗯,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吧”
……………
“赵大人,赵大人,圣上请您去一趟乾清宫”
“是王公公呀,那就麻烦王公公前面带路”
“哎,大人请随咱家来”
“微臣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官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请起”
“来人,给赵爱卿搬一把椅子过来”
“喳”
“赵大人请坐”
“谢圣上”
“哎,赵爱卿就别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了,给朕讲讲这些年的事情”
“圣上,那微臣就直言了”
“好好,恕你无罪”
石曦一到乾清宫就看见太子也在,看着太子精神的样子,就知道太子痊愈了,身体现在应该倍儿棒,石曦这就放心了。
她不信,太子好好的,那个陈方还能有机会上位。
“圣上,百姓的心愿简单无比,只要能吃饱穿暖,要是再多一点点余粮,也就心满意足了。
依稀记得微臣刚到安临县的时候,百姓们看见官员就马上缩头缩脑,那是有多远就跑多远呀。
微臣看着这样的百姓,真是心愧难当。
当时,微臣就想,不应该是这样的。臣乃是百姓的父母官。
哪有孩子怕父母怕成那样的。
后来,微臣………”
“哈哈哈,好,赵爱卿果然不负朕的期望。是呀,这么简单的道理,那些吃的一个个肥头大耳的人怎么就不懂呢”
“赵爱卿,有你真是轩朝之幸,是朕之幸。是太子之幸。”
“圣上谬赞了,微臣只是为百姓做了一点事,算不得什么。还远远不够。”
“赵大人可别再谦虚了,您的事父皇都跟本宫说了一些,本宫佩服”
“赵爱卿,接下来你去工部是打算做什么呢”
“圣上,这是秘密,没有成功的事微臣可不能夸下海口”
“哎,这是又吊人胃口呢,小滑头,老是这样,那朕就不问了,哈哈哈哈”
“不过,赵爱卿先前说的小惊喜朕收到了,要是每个臣子都如赵爱卿这样,该多好”
“圣上,大臣们也都很好。哪国哪朝又没有贪官污吏呢,水至清则无鱼。”
“赵爱卿真是大道理一堆一堆的,不过听你这么一说,朕倒是觉得舒心多了。太子有什么想法。”
“父皇,儿臣要学的还有很多呢。”
“太子也该扛起属于你的责任了,朕老了”
太子一惊,连忙跪下“父皇还很年轻呢,儿子还不行”
“哈哈哈,看你,朕就随便说说。朕的儿子中,只能靠你了,你的那些兄弟,到时候如果没有犯什么谋反大罪,你就留他们一命。”
“儿臣遵旨”
“太子,我信你”
气氛又缓和下来,怪不得人说伴君如伴虎。
这一惊一乍的,太子作为老皇帝的儿子都害怕,更何况其他官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