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阎王断冤案(1/1)
从前,在蘅洲(今湖南省衡阳市)的乡下,有个村民,名叫张三,生性淳朴善良又憨厚,一辈子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
有一天中午,张三在家里午睡的时候,迷迷糊糊地做了一个梦,梦中来了几个差役,手里拿着拘捕文书,将他抓起来就走。
差役们把他带到了一座宫殿的大堂之上。
张三抬眼望去,只见大堂之上坐着一人,头戴冕旒,有帝王之相。
再看分列两旁的衙役,都是牛头马面之类的妖魔鬼怪。
他心想:原来这是阎王殿啊,那上面坐着的就是阎王了!
因为平素从未做过什么亏心事,心里也就根本不害怕。
张三不卑不亢地上前跪倒在地,和阎王见了礼。
阎王问:“你可知道为何抓你过来吗?”
张三说:“小人不知!”
阎王说:“李四来阴府告发你!说你谋财害命,还不从实招来!”
张三自知没有做过,自然是拒不承认。
阎王吩咐衙役,带李四上堂,当面对质。
不一会儿,李四被带到了大堂之上。
李四一口咬定,就是张生抢了他的钱财,还丧心病狂地杀了他的。
张三矢口否认。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李四外出收账,收到了银子后,就想赶紧回家。当天,见天色已晚,担心路上遇到强盗,就住了一宿。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趁着早上天气凉爽,李四就抓紧时间踏上了归程。
途经一僻静之处,遇到了一伙人。这些人正是那打家劫舍的强盗。
这伙强盗见李四孤身一人,腰间鼓鼓囊囊的好像是缠着银子,顿生歹意。一哄而上,把李四团团围住。
李四见势不妙,想舍财保命。解下腰间的银两包裹,主动交给了强盗,并苦苦哀求,让他们留下自己的小命。
那伙强盗是穷凶极恶之徒,根本没有“盗亦有道”的思想觉悟和职业操守,不顾李四的苦苦哀求,不仅抢了他的钱财,还把他活活打死,把他的尸体扔在河边,大摇大摆地跑了。
没多久,张三正好划着小船经过这里,看见了河边的尸体,大惊失色。
连忙把小船靠岸,近前一看,认了出来,原来是村里的李四。
摸了摸李四的心口,还在微弱的跳动,探了一下鼻息,也还有一点点呼吸。
张三看李四还有一口气,没有死透,想着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大家乡里乡亲的,就把他抱上了小船,打算带回村子,送给他的家人。
李四躺在船上,随着波浪的颠簸,过了一会儿,悠悠地苏醒过来。
抬头一看,是张三把他放在船上。不知道要带往何处去。想起刚刚遇到的那伙强盗,怎么就这么巧呢?知道他要从这里经过,还在这里等着他?
李四猜想:张三一定是和强盗一伙的!他给强盗透露了我要外出要账的,知道我身上有钱。就伙同强盗在我的归途等我。
现在强盗以为我已经断气,就拿了钱财先跑了,留下张三一人,是要把我的尸体拉远一点,毁尸灭迹!
想到这里,也顾不得询问张三到底如何,只觉得他是罪魁祸首,心念及此,不由得心头气血上涌,手指指着张三,想骂却一句也没骂出来,一腔热血狂喷而出,气绝身亡!
所以,李四死后,魂魄到了阴府,来到了阎王殿上告状。他不告强盗,独独告张三一个人。
此时阳间的张三并不知情。若是知道,他肯定会大叫好人不能做!
话说阎王接了李四的状纸,马上派冥吏去查了生死薄。
生死薄上的记载,杀死李四并抢了他钱财的,是强盗某某,不是张三。
阎王把这个结果告诉了李四。
李四不信也不服!以自己亲眼目睹为由。据理力争!并质问阎王:是不是想包庇张三!
冥吏坚持说,生死簿的记载不会有错,一定是李四自己看错了。
二人各执一词,争执不休!
阎王说:“按常理来说,生死簿的记载是不会出错的。但事情都有个万一。虽然千百年来,生死簿都没有出错,但万一在这件事上偶尔出了一次错呢?”
冥吏坚持生死簿不会记错。
阎王说:“你们现在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我认为,生死簿是死的,人是活的。李四你不要坚持说亲眼所见了,我们不如把张三抓来对质,是真是假,一审便知!
冥吏你也不要坚持生死簿不会出错了,张三这个活生生的人证,应该更为真实可信!”
李四和冥吏都说可以。
于是,阎王就派差役把张三抓到了阎王殿。
张三这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见阎王问话,就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他是如何在河边发现的将死的李四、如何救他上船,李四如何醒来。不等他解释就气得吐血而亡!
张三在大堂上大骂李四,不识好人心,难怪不得好死!
李四也大骂张三,勾结盗匪,谋财害命!
一时之间,闹得不可开交。
阎王为让大家看清事情的真相,吩咐牛头马面去搬来了业镜,这业镜普照天下众生,一切善恶是非皆可显现无遗!
业镜搬上大堂一照,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李四是如何被强盗抢了钱财又谋害了性命,张三如何救他、想带他回家的。
李四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自己误会了张三。
事情至此,就真相大白了!
张三刚开始被抓到阎王殿的时候,心里暗之责怪阎王,听信了李四的诬告,不分青红皂白,就抓了自己。
现在听阎王的解释,就是为了还他一个清白,抓他到阴府对质的。
顿时也就心平气和了,大赞阎王明镜高悬、清正廉明。
阎王下令,把李四押进大牢,另案处理。
又吩咐抓张三来阴府的差役,客客气气地把他送回了阳间。
其实,一个案件的圆满解决,到了阎王殿就结束了;一个案件的审慎正确,到了阎王殿也该结束了!
因为阎王是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的!
但在这个案件上,阎王并没有过分地武断、自信,只凭生死簿的记载就去断案,而是不厌其烦地去调查核实情况,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涉案的双方都心服口服!
阎王终究还是阎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