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教书先生有编制(1/1)
吕迁走后,刘政也没多想,早在张虎跟自己汇报学堂问题的时候,他就想到了吕迁提到的这两个问题。
大兴教育,哪里有那么容易?尤其是在旧社会,面临两个最大的问题。
其一,生源问题。如今的凉州,所有人口加起来堪堪五十万左右,适龄孩童倒是不少,可是百姓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生孩子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给家庭提供帮手。可以说,十个孩子里能有一个读书的就不错。
其二,教师问题。大量兴办学堂,需要有足够多的教书先生。可想让秀才去当教书先生,何其难?要知道这个社会,秀才自带穷酸buff,便是吃糠咽菜穿破衣,也想整日读书考功名。
不过刘政也已经想好了解决方案。
生源少,就拿政策鼓励,让百姓家的孩子从童工转变为童生。
教师少,给秀才搞个编制,免考入编,以替代他们日思夜想的功名梦。先把现有的秀才用起来,后续再慢慢培养新教师。
这两个方案,刘政也是考虑良久才决定的。以鼓励政策增加学堂生源倒是好办,可让凉州的秀才以及更多的读书人进入到体制内,这可是会直接触及大夏王朝命脉的事情。
每年的春闱秋闱,可不仅仅是为了禁锢读书人的思想那么简单,为朝廷选拔人才也是重中之重。
凉州虽多少年也不一定出一个进士,但“与朝廷争人才”的罪名如果压下来,也够刘政喝一壶的。
刘政倒背着双手在书房里踱步,思前想后,终于下定决心要将政策推行下去,而且还要尽快执行。
“想来皇帝老子应该也不缺凉州这一个半个的官儿。”
打定了主意,刘政立即开始行动。他推门出了书房,喊了一声:“连翘,我去一趟教育部,若是有人来找我,让他等我一会儿,我中午之前回来。”
连翘应了一声,心里却泛起低估:正常来说,王爷不应该是召见宋先生来见他吗?怎么委身自己去教育部了?
连翘不知道的是,刘政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土地制度改革,而且刘政要以身作则,让尊师重教的美德植入每一个凉州人的心中。
来到教育部,宋先生正带着他的十个学生在讨论着什么,见刘政到来,众人赶忙起身行礼。
“诸位不必多礼,可是在忙着?”刘政探头看看,众人手里都捧着书。
宋世才回答道:“倒也不忙,昨日王爷说要兴办不少学堂,老朽带着这帮学生想要整理一套临时教材出来,到时候说不定能用上。”
“甚好,众位不如先休息一下,我想请教先生一些事情。”刘政拉了一把椅子坐下。
“王爷但说无妨。”
“我想大兴教育,势必需要更多的教书先生。以先生看,什么样的人才够格成为教书先生?”
刘政抛出这个问题,便静静地等着宋世才回答。
宋世才被刘政这么一问,反倒是愣神了好一会儿。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故教书育人不分年级大小,达者为师,这是其一。”
“为师者,惟匠心以致远,当臻于至善。故想成人师,必心怀一颗匠心,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信念,需守静笃以致远,这是其二。”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故师者,需自身融会贯通,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这是其三。”
“依老朽看,想要做教书先生,此三项缺一不可。”
宋世才说完,刘政抚掌大笑:“好好好,宋先生言之三项,正如小王心之所想。”
宋世才附和一笑说道:“想必王爷来此,并非只为听老朽念叨这些吧?”
刘政挑起大指点点头:“先生高见,小王以武威郡为试点兴办学堂,除去原有的学堂,共计需要成立学堂四十六所。只成立学堂不行,还得有教书先生。所以小王想将武威郡登记在册的秀才拉来做个临时先生,不过肯定要筛掉一部分。”
宋世才皱起眉头:“王爷,自古秀才多清高,多以考取功名为目标,你如何能说动他们?”
“这便是今日我来请教先生的目的。”刘政说道:“我想将教书先生纳入教育部事业编制。”
宋世才挠挠头:“事业编制是什么?”
“简单的说,就是由教育部统一进行教书先生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分配。由州府库直接调拨发放薪酬。这样一来,虽然秀才不在官府任职,但却能享受到优渥的待遇,还有晋升空间。”
宋世才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事业编制这个事情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可若是有的人依然想要考取功名呢?王爷总不能强迫他人吧?”
刘政点点头头:“强迫是不可能强迫的,不过我相信,在唾手可得的优渥薪酬和遥不可及的功名面前,聪明人都知道如何选择。而且,在未来,我也打算在凉州进行考试选拔。毕竟咱们凉州能出个人才不容易,还是要尽量留在凉州为凉州百姓做贡献才好。”
宋世才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心道:这凉王怎么有点儿像是跟自己老子对着干的意思?
刘政起身长出一口气:“如此,那我即可将此事安排下去,到时候还要有劳先生鼎力相助。”
宋世才拱拱手:“王爷一心为民,老朽自当全力以赴。”
“那小王先告辞了。”
刘政就要走,被宋世才叫住:“王爷可否耽搁些时间,我等整理教案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向,不如王爷也帮我等参考一下?”
“如此,那小王便看看,不一定能帮得上你们。”
刘政倒是在脑海里闪过亲自编撰教材的念头,但他的精力实在是有限。
来到桌案前,众人让开一块空档,刘政接过一人递过来的几本参考书,打眼一看,《中庸》、《礼记》、《尚书》。
刘政翻都没翻放到一边,又接过第二个人递过来的几本,又打了一眼放在一边。
就这么快速的看过所有人手里的参考书,林林总总三四十本,居然清一色都是古今经典。
刘政微微蹙眉,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终究是脱离不开八股牢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