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来了一位美食家(1/1)
汉军大营里,斥候陆陆续续从各个方向赶回来,带回来的消息有好的,也有坏的。
好消息就比如陈仓已降,褒斜道也一路畅通,汉军在渭南进退自如。
坏消息就是,魏国派出了两路援军,已经到了关中。
其实也说不上多坏。魏国要是不派人来,那才是吓人的事儿。
所以姜维等人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太过意外。
姜维出声询问道:“援兵有多少?领军之人是谁?”
“回大将军,并州魏军的旗号是征北将军何曾,已经快到长安了。司隶方向的是中护军贾充,所部刚过潼关。”
“人数一时还不清楚,看队伍规模,两路合计大概十万左右上下。”
动作还挺快。
姜维示意斥候在舆图上标出魏军方向。斥候找了半天,在上面指了两个点。
看着身前的关中形势,姜维凝眉深思。
长安兵马他大概心中有数。对岸的魏军迟迟不进,就说明他们也没有把握能一战而胜,必定是兵力不足。
可是加上这援军,可就不一样了。
料敌要从宽。
至于来援的魏将,那个贾充以臣犯上,姜维倒有所耳闻。至于那个何曾,姜维是真的没听说过。
刘谌在听的时候,正和杜预坐在棋盘两边,一黑一白,厮杀正酣。
他原本对这棋盘上纵横交错是一窍不通。自从觉察到棋理和兵理有共通之处,从进了凉州开始,便拖着杜预和他一起下棋。
反正杜预闲着也是闲着,下下棋挺好。
杜预眼见得他又下了一臭招,撇起嘴,开始担忧起自己的棋技来。
就这么下上几个月,自己也得被他带沟里去。
刘谌还没看出自己初显颓势,听完斥候的话,还调笑杜预:
“元凯,你老同事来了。”
杜预纳闷:啥是老同事?
刘谌伸手,看样子是要提子,杜预急忙拦住他:
“你到底懂不懂弈理啊!”
刘谌脑袋摇得理直气壮:“不懂才要学啊!”
杜预被他气得,恨不能须发皆张。
你菜你还有理了!
这段时间,姜维成天听俩人互相拆台,耳朵都要听出茧子来了。如今二人又为了这棋盘上的方寸之地开始斗嘴,他觉得太吵了。
可是刘谌毕竟是北地王,姜维又不好明说。
“大王,魏军援军已至,此处将有大战,不如大王回天水静候佳音,此处自有我和绍先。”
祖宗啊!你又帮不上什么忙,要实在想学棋,那咱就商量商量回去学呗?
你在这儿,我们还得分心照顾你。
刘谌却是摇头拒绝。
“我在此处,还有事情要做。”
他想看看自己挑的那些士兵,这段时间的演练效果究竟如何。
想到刚刚斥候口中的两个名字,刘谌安抚姜维道:
“至于那个何曾,大将军也无需多虑。这个人除了会吃饭,没什么大本事。”
姜维都懵了,敢问这营里营外的几万人,谁不会吃饭?
不吃饭,早饿死了!
当然,自从刘谌拍着胸脯说钟会会反的时候,姜维就见识过刘谌这奇怪的识人之术。
而刘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何曾,作为镇守一方的将军,在历史上最大的本事,就是写了一本书,还记了个东西。
这书不是兵书,而是菜谱。
叫《食疏》。
这玩意儿还不是一般的食谱,后来南齐时,豫章王萧嶷宴请宾客,啥是山珍,哪个叫海味,弄得是板板正正。
大家伙混个肚圆之后,东道主自然要问问吃好喝好了没有。没想到客人也是个老吃家儿,一点儿面子都没给,直接怼道:
“恨无黄颔,何曾《食疏》所载也。”
很不给面子。
这个黄颌,是一种蛇。
何曾为了口腹之欲,是最早记录这种蛇好吃的人。
这时候吃野生动物也没有犯法一说,只是可惜颁不了世界纪录,没法儿鼓励何曾。
食色性也,孔子的话是有道理的。
但刘谌这话落在杜预的耳朵里,却让他大为吃惊。
杜预不觉失声:“这次你又是如何而知的?”
他自然了解这个何曾的德性。爱吃其实不算啥大毛病,重点是,他没本事。
何曾在外任前,曾经当过黄门侍郎。同在京中,杜预对他有所耳闻。
能爬到现在的位置,除了抱司马氏的大腿,以及一张能说能吃的嘴之外,这个何曾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
曹爽当政时,司马懿称病,他也称病,同进同退了属于是。
到司马昭这时,更是要他往东,他便不往西。让他去打狗,他绝不撵鸡。
先前是钟会,而后是卫瓘和自己,如今又是何曾,刘谌咋什么都知道呢?
杜预想了半天,也没听说过何曾跑到益州,吃那里的貘啊!
姜维本来也很疑惑,但是看到杜预的反应,就知道刘谌说对了。
真是这样的话,事情就好办了,起码有个突破口。
麻绳总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姜维紧接着问道:“大王,你能不能再透露一点儿这贾充的消息?”
刘谌瞪大了眼睛,你把我当啥了?他们魏国的人才数据库?
还带自动检索功能的?
“他就是司马昭亲信,至于能力嘛,魏国征诸葛诞时,司马昭所用的深沟高垒之策,便是贾充的建议。”
姜维反复咀嚼,这法子倒是四平八稳,不会出错,却也难以算做什么奇策。
就像霍弋说过的,攻城以围为先。凡是军中之人,都明白这一点。
如此看来,贾充倒也不足为虑。反而是长安城里的羊祜,才是最为要紧的人物。
姜维还是心有忧虑,
“魏国转眼间十万入关中,这样一来,我军还是稍显劣势啊!”
面对姜维的顾虑,刘谌缓缓开口:
“先打好眼前的仗,等拿下了雍州,往后的路,便会越走越宽。”
这也是刘谌坚持留在北方,不肯回去的原因。
此时不是武侯第一次北伐之时,也不是姜维攻取陇右之日。
双方都已经明牌,眼中也都只有雍州。
这还是依着他刘谌之策,在汉中收编了不少降卒。
魏国虽然伤筋动骨,都要从河北调兵了,东拼西凑,仍然凑出了十万人。
这就是魏国和大汉的实力差距。
这种差距,已经不是光靠用几个人,定几条国政就能解决的。
土地和人口,这才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