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宫廷风波!(1/1)
朱棣当然不慌。
他有什么慌的,整件事都在他的控制之内。
这些文官气势汹汹的来到此处,说要收拾汉王世子,要汉王世子给出一个说法的时候,他也端坐上首丝毫不慌。
“陛下!现在事情很明了了,这汉王世子知晓祥瑞是假的,所以故意布下此局,假装是外力影响,是太子和太孙出手,祥瑞才出了问题,他就可以就此脱身!”
下方,监察院左都御史刘观万分愤慨。
作为言官之首,刘观直接亲自出手!
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让太子和太孙,看到他的卖力,以后新君临朝,他能继续得到重用。
没错,他觉得,要不了多久,新君就要临朝了!
汉王一脉,再也不会有任何的机会;甚至是连陛下,都会受到影响!
土豆没了,天下的滔天怒火,仅仅是一个汉王世子,是不能够完全发泄的,当初支持汉王世子最甚的陛下,同样难辞其咎。
说不定就连罪己诏,都不一定能解决问题,陛下说不定要禅位,才能平息所有人的怒火。
此时不发难,更待何时?
前几次被陛下怒斥,那是时局还看的不透,的确有莽撞之嫌,但是这一次,他将局势看得清清楚楚。
这次出手,断然没有失败的道理。
“狗屁!”
杨荣站出来,指着刘观得我鼻子,大声怒斥。
“你枉为言官之首!不经过调查,就开始胡乱弹劾,说什么汉王世子自己做局,故意毁掉不存在的土豆,然后嫁祸给太子,你告诉我,你哪来的证据?的”
杨荣的脸色非常难看,他已经意识到,这一次女婿面临的挑战,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来的猛烈,都要来得要命。
如果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他如今已经和女婿完全站在了一起,无论做出任何的选择,哪怕是跪在地上舔太孙的鞋,太孙也不会饶了他。
所以,他只能一条路走到黑,给女婿再多争取争取。
“调查?还要怎么调查,本官只用看动机,杨大人,你用你的脑子好好想一想,亩产几千斤的粮食,可能吗?”
“如果真有这种粮食,为什么从前没有人发现?偏偏等到汉王世子来发现,还刚巧是汉王世子平定交趾,大胜归来的时候发现的?我又充分的理由怀疑,这其中,或许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刘观侃侃而谈,作为监察院左都御史,七卿之一,才学自然不必多说,尤其是处在这个位置,辩论,是必须要具备的特质之一。
“哈,刘大人真是厉害,自古以来,都是疑犯从无,以你的意思,汉王世子只能平定交趾,却不能在平定交趾的时候发现祥瑞了?所以你只要认为没有发现祥瑞,汉王世子就没有发现祥瑞,就有罪了?”
杨荣针锋相对。
刘观摇了摇头,急了,急了。
“当然不是,我只是这样以为,不一定是真的嘛,是非如何,自有陛下和诸位大臣公论。”
刘观轻飘飘的一句话,直接将杨荣给抵了回去,他只是推论,又不是给汉王世子定罪。
而且给汉王世子定罪这种事情,他一个监察院左都御史,还没这个本事。
我只是推论,你能拿我有什么办法?
而且这件事,你杨荣真的有办法改变结局吗?满朝的文武大、还有天下的士绅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有他们认为的真相。
汉王世子保证可以让他们吃饱饭,可汉王世子没做到,他们只会恨汉王世子,认为一切都是汉王世子搞的鬼。
“而且,有些古怪的是,这祥瑞一出就是两个,你说奇怪不奇怪?以往祥瑞,几十年百年难得一见,这次倒好,直接扎堆了,而且两个都被汉王世子给发现了。”
“我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这祥瑞就是汉王世子准备的,多半有些斧凿痕迹,毕竟谁都知道,轿子山的工匠名满天下,有些鬼斧神工之妙,那也是合情合理嘛。”
说道此处,刘观看着杨荣,嘴角勾起一抹戏谑,“当然,我说的这些,都是推论,杨大人想来不会怪罪吧。”
杨荣面色难堪,却依旧继续说道:“祥瑞是真是假,你怕是心知肚明,当初在孝陵之外煮土豆,你这老小子也是大快朵颐。”
“大快朵颐是没错,但是这土豆嘛,谁知道是什么做的?毕竟总所周知,轿子山能工巧匠极多。”
杨荣心中无奈,如今的轿子山,确实聚集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工匠,原本是好事,可在如今,却成了对方攻击女婿的武器。
朱棣见杨荣独木难支,也是出声道:“这些事情暂且不论,也寻不出个结果,说说这次的事情。”
刘观原本想继续痛打落水狗,继续嘲讽杨荣,但是陛下出声,他失去了这个机会。
但已经足够了。
陛下刚刚的言语,已经透露出了很多信息。
即便是九五之尊,也不敢再明面上维护杨荣!要是换做以往,他刘观不得又遭一次廷杖?
但是这一次,陛下的解围之法,只是转移话题。
黔驴技穷矣!
“回禀陛下,这一次的事情,刑部有调查报告。”说话的是刑部尚书吴中。
朱棣微笑着看着吴中,示意他继续说。
“根据线索和相关人等的说法,汉王世子离开轿子山之后,轿子山的主管王甫延,故意释放在青龙山挖矿的七百山匪,毁坏了土豆田。”
“而轿子山的防守力量,有些不对劲,他们没有管顾最重要的土豆苗,反而是聚集在水泥厂和肥皂厂,甚至连这两个地方的失火,都有人为的痕迹。”
“这很蹊跷,毕竟以轿子山的防卫力量,这几百山匪,是不可能成事的。”
“须知连脱欢这样的草原上的雄鹰,带着三千草原上的精锐骑兵,都没能战胜那铁面人。”
吴中说了好一些,但是话语之中表达的,都是这件事有蹊跷,很有可能是汉王世子主导的,故意为之。
朱棣淡淡说道:“当时轿子山山下,有一队兵马,谁派来的?”
朱棣这一句话,直接就抓到了问题最关键,如果这一点解释不好,太子和太孙,就不可能洗脱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