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勉之!世子多疾(1/1)
朱棣内心狂喜!
前几次模拟的时候,这神秘人,都是在帮助朱高煦。
即便是第三次模拟老三的时候,这神秘人一直在帮助老三,但是等到老三想要对朱瞻壑这小子动手的时候,神秘人就立刻倒戈了。
所以模拟老二,一定能找到真正的线索。
看样子今天晚上,就能知道这神秘人,到底是谁了!
也可以知道那发出恐怖威能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洪武十三年,你出生了,哭声极大,眉眼之间像极了你父亲,他非常高兴。】
朱棣静静看着眼前模拟器上的内容,跟老大生下来的羸弱不同,哭声大,证明孩子健康,有可能长得强壮。
所以在老二出生的时候,他就格外喜欢。
【洪武十八年,你五岁了,你的确非常聪明,但性情凶悍,而你大哥身体肥胖,性情柔弱,所以时常不把大自个儿两岁的大哥放在眼里,经常欺负他,但他只是处处避让,不与你相争。】
【洪武二十五年,你十二岁了,太祖皇帝朱元璋召集诸藩王之子进京学习,你也在此列,可你并不喜欢所谓的经史子集,所以无心学习,每天只知带着晋王世子朱济熺、周王世子朱有燉吃喝玩乐,轻佻无形,甚至在太祖皇帝面前也不知收敛,惹得太祖皇帝不喜。】
【而你的大哥朱高炽,却因为表现的极为儒雅,仁德,而受到太祖皇帝的喜爱。】
朱棣不禁摇了摇头,当时他远在北平,只是听说了这些零散的事情,他只当是朝臣攻讦,所以并未在意。
而且轻佻无形,他朱棣年轻的时候同样轻佻无形,所以他并不觉得,这算什么大过错。
【洪武二十八年,你十五岁了,你大哥朱高炽因为表现极为优异,得了太祖皇帝‘君人之识’的评价,直接明旨封朱高炽为燕王世子,同时又将你封为高阳郡王。】
朱棣看着眼前这一幕,有些感慨。
立为世子,那将来就是要继承燕王的爵位,一个燕王和高阳郡王,地位相差,如同云泥。
老二自己不争气啊,要是表现的更好些,说不定这燕王世子的位置,还有机会争一争。
【洪武三十一年,你十八岁,也就是这一年,太祖皇帝驾崩,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你们三兄弟在父亲的指示下,回朝奔丧,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表示自己没有不臣之心。】
【建文帝刚登基一月,便向叔叔们举起屠刀,时任兵部尚书齐泰建议趁机留下燕王朱棣的三个儿子,以此作为要挟,可建文帝优柔寡断,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朱棣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侄子朱允炆自继位开始,就大肆削藩,从周王朱橚开始,再到齐王朱榑,再到代王朱桂,这些父皇的儿子,朱棣的弟弟们,一个个都被撸掉。
最可惜的,是朱棣最疼爱的弟弟,朱柏。
朱柏能文能武,喜好诗书,整日寄情于山水之间,活的恣意洒脱,从来没有想过要争皇帝之位。
可就因为朱柏能文能武,被朱允炆那小子视作威胁,当朝廷兵马包围了湘王府邸之后,朱柏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于是燃起火堆,穿戴冕服,骑白马持弓箭冲入火中,自焚而死。
而正是朱柏的死,让朱允炆背上了杀叔的罪名,朝中一片哗然,正因如此,才给了其他藩王一些喘息的时间。
当时要是朱允炆真选择囚禁他的三个儿子,他朱棣,怕真没胆量选择造反。
不得不说,朱允炆,自己的这位好侄儿,的确愚蠢。
【可谁知这个时候,你的亲舅舅,你母亲的亲哥哥徐辉祖站了出来,说燕王的几个儿子中,朱高煦最像燕王,极为勇武,天生反骨,应当趁此机会除掉,否则必将成为心腹大患!】
朱棣笑了笑,老二的军事实力,的确是没得说,后来数次救他于危难之中,也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天生反骨……他的几个儿子,似乎都天生反骨?
老三这平日看着没什么主见,还不是一朝得势,就想当皇帝?一百五十斤的身体,有一百四十九斤反骨。
【你暗中得到消息,偷走了亲舅舅最喜爱的宝马,悄然渡过长江,回到北平,刚回北平,你就劝说父皇造反,说:建文帝绝无善罢甘休的可能,爹!要不反了吧?】
朱棣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见到三个儿子平安的回来,他非常高兴,声泪俱下的说道:“咱们父子能够重逢,那是上天垂怜。”
而且,他也明白,当时留给他的,只有两条路。
天子之路。
死路!
老二劝他造反、道衍先生劝他造反,皇后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也紧紧的捏着他的手,给他勇气。
随后他看了看尚在襁褓的孙儿,下定决心——
奉天靖难,造反!
【建文元年,你父亲奉天靖难!你因为骁勇善战,被父亲带在身边,你非常高兴,你不怕造反,你喜欢纵横战场,你喜欢战场的那种肃杀之气。】
朱棣不禁感慨,这孩子,还真像自个儿。
他们父子二人,都对战场情有独钟,漫天黄土,白草黄沙,才是他们生命的最终归宿。
【建文二年,东昌之战,你父亲手下大将张玉战死,你父亲也陷于危难之中,关键时刻,你率兵赶来,才算化解了这次危机,也让你父亲对你刮目相看。】
朱棣当然记得这件事,张玉是他最为倚仗的大将,那次张玉身亡,让他极为心痛,甚至回北平之后,还对他一直尊重的道衍和尚发了一通脾气。
所以他对张玉的儿子,也就是在交址平叛的张辅也极为倚重,甚至已经发明旨,从交址召回张辅,当那支新建骑兵的统帅。
而老二,的确是让他刮目相看,看着他那张跟自个儿差不多的脸,差不多的性格,更是愈发喜欢。
他现在应该还在前往云南的路上,山高水穷,怕是走的艰难。
苦了这孩子了。
【建文四年,浦子口之战,盛庸率领大军,与你父亲决战,你父亲的军队因为长期征战,已经成为强弩之末,将士们身心俱疲,若再继续战下去,可能会全军崩溃,到时候一切努力,都将成为虚妄。】
【而就在这时,你率军前来助战,使得局势瞬间逆转!你父亲朱棣拍着你的肩膀,笑着说道:勉之,世子多疾。】
【你感觉灵魂都在战栗,努力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父亲这句话了!我朱高煦,果然是天命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