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败蒙古,开始犁庭扫穴(1/1)
朱棣同样懵了,说实话,这样的结局,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怎么会存在这样一支军队?
这是老二治出来的军队?他有那个本事?
兵仙韩信在世,能否养出这样一支军队?
这个问题终究是没有结果,朱棣也不想再想,他只想知道这玄奇瑰丽的历史,到底是个怎样的走向!
老二似乎真的有活路了。
【你接到战报之后,沉默了好久,你不理解,对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因为川南的军队虽然不多,只有四五万人,但依旧不应该会被这样轻松击败啊。】
【但你尽管疑惑,也知道汉王已经成了气候,已经不是芥藓之疾了,而是虎狼之患!稍不留神,那就是如建文帝一样的命运!】
【这个结局你当然无法接受,所以你命英国公张辅率军顺两湖地区进入中原,同时京营大军尽起,准备在湖南一带尽殁汉王!】
朱棣摇了摇头,这个结局,是他不想看到的,无论谁胜谁败,他都不想看到。
天下因此大乱,朱家基业因此不保……
所以绝对不能让老二去云南!
【而正当你准备毕其功于一役的时候,北方的两个二五仔鞑靼瓦剌也开始跳了起来,鞑靼倾尽整个东蒙古之力,派遣十万骑兵一路南下,围攻大同。】
朱棣心中阴冷,这些草原上的人,永远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这些原始部落出身的人没有伦理道德,他们只是豺狼。
可如今中原将爆发大战,朝廷又哪里来的力量对抗蒙古?
而如果力量不够,鞑靼会不会攻破大同三关,甚至是攻破北京,朝廷被迫南移,形成赵宋时期的偏安之局?
亦或者更甚,直接被蒙古吞并?如那赵宋崖山之战?
想到这个可能,朱棣的心渐渐沉寂下来。
绝不能让老二一直待在云南!
而且必须得挖出老二背后的人是谁!
攻破昆明府、明湖以逸待劳、闪击四川,可以说是用兵如神。
这样的人,要么用。
要么杀!
【面对外族的入侵,你没有犹疑,选择继续派大军继续朝着中原之地进发!想着大同兵马极盛,外族一时进不来,先来个攘外必先安内!】
朱棣看到这一段,当时气急。
十万骑兵啊,如此强大的一股战力,即便是雄关大同,真的能够守住吗?
看样子圣孙做出这种选择,无非是觉得老二威胁更大,更有可能将他从那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拉下去。
所以才选择什么攘外必先安内。
不过老二也没什么大局观,外族都要打进家里了,也不知道先一致对外。
不过人非圣贤,遇到有人要杀自己,谁还管什么民族大义?管什么外族入侵?
只是站在朱棣的角度,难免会有些失望罢了。
【宣德二年四月末,京营十万精锐,外加的张辅从云南带来的二十万兵马,合计三十万兵马云集洛阳,连营百里,旌旗招展。】
【而汉王占据四川之后,终于聚集起了十万之众,出函谷关,也在四月末抵达洛阳,双方会战,朝廷军大败。】
朱棣无比震惊。
这仗是怎么打的?
三十万对十万,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京营精锐,而反观老二这边,临时拉出来的十万军,哪能有什么战力?肯定是两军一接便溃不成军。
可谁曾想赢了?
这老二,背后的人到底是谁?怕不是韩信转世?诸葛再生?
【你人麻了,知晓胜负已定,你理解不了为什么会败,但败了就是败了。】
【而只是过了不久,大同传来战报,鞑靼军队攻破大同,一路长驱直入,朝着京师滚滚而来!】
朱棣最担心的局面,到底还是来了。
外族入侵中原,中原内乱不休,而老二与圣孙两败俱伤,又将如何面对鞑靼的十万铁骑?
朱棣不得不为大明王朝的未来感到担忧。
【你面对这样的局面,心生沮丧,北京城坚,只是面对鞑靼,或许还能倚靠城坚,将鞑靼拒之国门。】
【只是不只有鞑靼,汉王也在扫荡中原,朝廷人心浮动,甚至已经有六部官员已经在暗中联络汉王……】
朱棣双拳紧握,面对这样的局面,又该如何是好?
蒙古骑兵之强悍,谁人不知?洪武之后,中原再无骑兵能与蒙古骑兵正面对冲。
他朱棣也只是靠三大营的火器,才能在北伐中战果累累。
如果蒙古骑兵进入中原,那谁人能敌?
想着蒙古骑兵在中原搜山检海,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无数人流离失所,朱棣就有些无法接受。
可谁人能收拾这样的局面?
老二?
【宣德二年五月,鞑靼大军抵达北京城下,向北京城发起进攻,你艰难抵挡。】
【当晚,司礼监掌印太监范弘来见你,告诉你了一件东厂发现的天大秘密。】
【范弘告诉你,以超凡脱俗的指挥艺术,鬼神莫测的用兵手段数次以少胜多大败朝廷精锐的,不是朱高煦,而是另有其人。】
【而且,根据情报得出的结论,那站在朱高煦身后指点江山的人,一直都待在北京城。】
什么!朱棣顿时大惊失色?那个如同武侯转世、韩信再生的强绝人物,竟然就在北京城?
相隔千里,遥遥指挥战局?还全然没有破绽,似如臂使指一般?
那岂不是真是应了那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这世上,真的存在这种人吗?
而且还一直待在北京城,他到底是谁?
他为什么要一直待在北京城?按理讲这种情况,待在军营指挥,会更和洽一些吧?
难不成是因为没法出京?
整个京城不能随意出京的,而且跟老二有渊源的,是哪些人?
朱棣觉得自个儿好像找到了事情的关键。
【你沉默了很久很久,或许也在思考,那让你陷入如此狼狈境地的人,到底是谁?京城是你的地盘,如果一开始就把这个人找出来,汉王是不是就没办法造反了?】
【只是后悔已经无用,你斥退了范弘,想要一个人静静。】
【但范弘不退,他饶有兴致的审视着你,像是在看一件有趣的东西,你皱了皱眉,打算好好处置这个阉狗!只是你正待发怒,范弘反而率先出声。】
【他劝你体面,说如果你不体面,他就帮你体面。】
【你笑了,你知道宦官必须依附皇权才能生存,所以才无所顾忌的任用宦官,可如今对方图穷匕见,显然是不需要依附皇权了,亦或者说,找到了新的皇权依附。】
【你没有大声呼救,因为对方明显已经控制了大内,才能从容的让你体面,而且那些个文武官员,说不定也想让你体面,以迎接更强大的汉王来做皇帝,赶走鞑靼骑兵,保住他们的生命财产。】
【你很不服,你觉得你能做一个好皇帝的,一个乱臣贼子,怎么可能做的比你更好?要不是这乱臣贼子造反,鞑靼也不会南下!他可以做一代圣君的!】
【而这时,范弘告诉你,就在不久之前,汉王朱高煦提大军与鞑靼骑兵在北京城下死战,鞑靼军队大败,斩杀骑卒三万,随即点兵万余,往蒙古而去了。】
【宣德二年五月,你知晓大势已去,为求体面,你饮鸩而亡,时年二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