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章收租(1/1)
人已经被带走了,这件事也很快就结束了,胡桃街大多数人都把这件事当做一个饭后谈资,毕竟现在的王大山,还没有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
只有王菊香夫妻,每天不是在家里就是在跑去外面不停的哭诉,说街道办把给他们养老的人赶走了,以后要对他们负责。
即使每天都能听到楼上的骂骂咧咧,付成和张洁的心情依然很好。
这个月也差不多到了铺子该收租的时间,大学城附近的那间刘春芬就不准备管了,只用去商场旁边那一套,还有城东的两套就好。
商场旁边的铺子离王家比较近,过去也很方便,刘春芬没有着急过去,而是准备先去城东看看。
从王家过去城东,除了要坐公交车,中间还要坐船跨条江,因为是公共交通,所以差不多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可比去林家麻烦多了。
过去不方便,刘春芬也不准备带小孙子过去,王津锦和王津科夫妻都在学校,现在也不是周末,只能问家里的其他三人能不能请假。
王木则听到老伴的话就问道:“你那天要去干什么事吗?”
刘春芬只说是之前嫁去外地的亲戚回海市了,这么多年没见她要去看看。
王木则:“哪个亲戚呀,要不要我请假陪着你一起去吧。”
刘春芬连忙说:“不用了,也不是多亲近的亲戚,不用去那么多人,她过来也是住在宾馆,过去那么多人不方便。”
刘春芬当然不会答应,就是担心周末找不到借口过去,才选在他们都不在家的时候去,毕竟这两套房除了她谁也不知道。
这个理由其实挺站不住脚的,但是王木则却十分相信老伴,赵小雅觉得婆婆的借口有点奇怪,但也不觉得婆婆会瞒着他们什么,就没问。
最后还是王津乔请了假,他的工作王木则可以帮忙顶一会,赵小雅的组长则是推三阻四不肯批。
明明她马上都要走了,岗位也没什么好交接,毕竟现在没几个人不会踩缝纫机,但组长却非不让她如意。
后天吃过早饭后,刘春芬就急忙向城东赶去,连柒柒都是王津乔去送的。
连着换了两种交通工具后,终于到了纸盒厂,时间也已经快十一点了,刘春芬连忙去找厂里的人事科。
虽然没来过几次,但人事科的小王还记着刘春芬,毕竟一下租给他们厂两套房的人可不多,“我算着时间,就知道您最近要来,您这半年一次还是不变呀。”
刘春芬笑着说:“我现在住的远,过来一趟不容易,一年来两次就可以了。”
“给,这是到明年三月的租金。”小王数了二百四十块钱递了过去,这两套房子这两年倒是没怎么涨,还是每个月二十块钱,刘春芬有两套,每个月就是四十块钱。
其实纸盒厂一般都是提前一个月给一次租金,但因为刘春芬住得远觉得收租麻烦,就说只想半年租。纸盒厂的宿舍现在也没建好,自然舍不得刘春芬的两套房,就同意提前半年给租金。
像是张洁就得每个月过来一次。
小王又想到厂长之前找他说的话,对刘春芬说“您看您这跑一次也不容易,要不干脆就把房卖给我们厂,我们厂出价肯定给您最合适的,比您当时买的价格要高。”
要不是知道以后这边房价会涨的有多高,刘春芬可能也就怕麻烦把房卖了,不像现在只说:“没事,一年也就来两次,没什么麻烦的,你们这是不够住了吗?”
因为是租房,所以纸盒厂并不能改动房间的格局,否则房主也会趁此涨房租。但这样住的人就少了,毕竟现在厂里大多拖家带口,都要独立的房间,但要是他们把房买下来,就能每个房间进行隔断。
这样虽然每户分到的面积小,但能住进去的员工会多一些。小王就给刘春芬说:“是呀,这两年咱们海市进的纸盒越来越多了,我们也就招了不少人,现在租的房子都快要不够住了。等厂里的宿舍盖好住进去,可能都要后年了,中间还不知道再进来多少人呢。”
刘春芬想了想说:“那你们在我房间隔断吧,不涨你们房租。”
“您说真的呀!”
“当然,但是活要仔细一点,可不要破坏我原来的结构。”
小王高兴道:“您放心吧,只让他们在大一点的房间加隔断,绝对给您房子弄的好好的。”
小王觉得自己帮厂里占了大便宜,但对于刘春芳来说,只是想到以后拆迁分房,除了会看面积还会按房间数来分,现在隔开的那几个墙可是很关键的。
刘春芬住在城西市区,离这边远交通也不方便,没空盯着工人去隔墙,现在交给纸盒厂,他们也觉得有便宜占,自己也轻松。
把钱放好后,刘春芬就在纸盒厂附近随便找了个店,吃了一碗面就回去了。
回到市区也就下午三点多,刘春芬也不急着回家,正好去商场旁边的店里取房租,这里的房租一个月一百一十块钱。但前两个个月周边的租户已经联系刘春芬,说他们要把房租涨到一百三十块钱。
这次刘春芬也按一百三十块钱收了六个月,加上城东的差不多收了一千多,有了这笔钱,刘春芬也想去干一件自己想了很久的事,就是买个冰箱。
本来今年夏天之前就想买,但手里存的钱总有用处,一直挪不出来,但现在却也不好在耽搁了。
买个冰箱除了可以不用每天都去买菜,特别是下雨天,做菜的时候也不用总担心做多或做少,毕竟以后家里上学的上学,做生意的做生意,吃饭大多时间都凑不到一起,有了冰箱放菜他们以后回来做起来也方便。
商场就在旁边,刘春芬也不耽误,直接就去选冰箱了,现在的冰箱都是只有冷冻和冷藏两个功能,颜色也只有绿色,按以后的眼光来看并不好看。
刘春芬现在能支配的钱只有这一千多块钱,就只能买最小100升的,如果加上家里还剩那几百块钱,倒是可以买更大一点的,但刘春芬也不会用那些,毕竟手里还是要留点钱。
她也觉得现在需要放进冰箱的东西也没有那么多,100升的也差不多够了,但事实证明不管哪个年代,冰箱这个东西只会越用越小,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