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前来真州(1/1)
随后,太后与李首辅细致入微地商议着此行的种种细节和安排,包括路线、食宿、安保等等。
周康与林升则在一旁静静聆听,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但也充满了信心。他们知道,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必须要抓住,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太后虽然给了机会,却也带着几分严肃与不满,她冷哼了一声,严厉地说道:“哀家希望周康、林升能让哀家看到一场满意的表现,女子若无才无德,即是哀家在此,也无法为你们辩护。”
周康和林升低头听命,他们明白太后的意思,只有真正表现出女子学堂的价值,才能得到太后的赞同和支持。
皇帝闻言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担忧太后独自前往真州,不知会不会有什么不测。于是他沉声道:“母后若要赴真州,那便让大将军亲领精兵护送,务必确保太后的安全。”
太后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回绝,她也知道皇帝说得有理。于是,皇帝即刻下旨,命大将军率领千名勇士,作为太后的随行卫队。
然而太后的行动却格外迅速,她觉得此事刻不容缓,待午餐一过,便已准备妥当,开始启程前往真州。
她深知,这次行程意义重大,若能成功,将对女子的地位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对大隋的未来产生积极推动。
好在天意如人愿,一路上并未遇到任何意外,太后与随行人员顺利抵达真州。大将军领着精兵严阵以待,警戒严密,一心要保护好太后的安全。
太后来到真州,虽是出于对女子学堂的考察,但周康、林升以及女子们都察觉到了她深深的期望与严格的要求。
每个人都在默默加紧练习,每个人都想要在太后面前展现出最好的一面。
周康与林升也未敢怠慢,他们每日都忙于为太后的到来做准备,一方面是要确保女子们的表现完美无缺,一方面也是要为太后的食宿行程做好周全的安排。
太后的马车缓缓驶入了真州,她的儒雅与庄严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刚刚下车,大臣们便纷纷走出,躬身行礼,态度恭敬。
带着太后游览了学堂的各个角落,向她展示了学堂的一切。原以为参观完毕,他们便可告辞离开,大家都期待着回到自己的府邸。
然而,当他们打算转身时,太后的声音却响起:“各位大臣,还请留步。”大臣们都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太后,一时不解太后这突如其来的要求。
但谁也不敢违背太后的命令,大家只得老实站在原地,等待太后的吩咐。
太后环视着众大臣,缓缓道:“既然大家都来了,那就都留下吧。今天,哀家要亲自检验一下大家的学问,看看你们是否有资格做这些女子们的老师。”
大臣们心中一凛,没想到太后会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
太后安坐在主位,她的目光如同鹰眼一般,锐利而深邃,仔细打量着每一位大臣。她开口问道:“自古至今,治国之道为何?”
大臣们面面相觑,却无人敢轻易回答,众人心知太后此举意在考验他们的治国之道是否深入人心,是否能够真正为大隋带来繁荣稳定。
终于,一位文官鼓起勇气,缓缓回答道:“臣以为,治国之道,在于仁爱百姓,厚德载物。
维护国家法制,确保社会安定。”太后闻言,淡淡点头,并未说什么,转头又问了另一位武官。
武官端立如松,回答道:“臣认为,治国之道,在于强盛军队,保卫国土,稳固国防。”他的声音坚定有力,表达出一位武人的坚毅与勇猛。
太后这一连串的提问,让大臣们都感觉一阵压力。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大隋的权贵、大臣,却很少有机会与太后直接对话,尤其是在如此严肃的场合。
太后细心听取每位大臣的回答,最后,她站起身来,以一种无可置疑的语调道:“各位大臣,哀家今日提出这些问题,并不是要刁难大家。
哀家只是想看看,大家是否真心实意为大隋的未来和百姓做出贡献。
你们的答案,哀家已经听到。
现在哀家要告诉大家,治国之道不仅仅是仁爱百姓,维护法制,更应该是开明进取,注重教育,让国家强大,百姓富强。”
她环顾众人:“哀家要在这里留下来一段时间,仔细观察这所女子学堂。而你们,也都要留下来,参与教学,让哀家看看你们是否真的有能力教导这些年轻的心灵。”
大臣们无不感到震惊,他们心中的忐忑和紧张更甚。
太后严肃地坐在主位上,而此刻,一群女子怯生生地走了进来。她们环顾着四周,目光中充满了好奇与不安。
她们没有见过这样盛大的场面,更没见过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但是,她们却不认得眼前这位高贵而庄严的女性就是大隋的太后。
大臣们见状,面色都变得严厉起来。一个大臣严厉呵斥道:“你们这群女子,竟然不认得这位是我大隋的太后,真是无知无礼!”
这时,周康出面,劝解这群女子,并打算带她们离开。然而,刚要转身,太后的声音便响起:“周康,你们都留下。”周康愣住,心中疑惑,不明白太后为何要他和这群女子一同留下。
太后看着他们,平静地说:“既然都来了,那就都留下。今天,哀家要考一考在座的所有人,无论大臣还是这些女子。”她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仿佛要看透每个人的心思。
周康走到前面,刚想说些什么,却被一位侍女拦住。
侍女低声告诉他:“周康,太后的旨意,不容违背。”周康心中一紧,最终他还是按捺住了自己的言辞,深知不能对太后的命令有丝毫的反抗。
太后沉声道:“哀家要看看,这些自命不凡的大臣们,在真正的学问面前,是否能够一展抱负;又要看看这些纯真的女子们,是否有志于学,是否有心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