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全免风波(1/1)
在漫长的两个月后,那根至关重要的蒸汽涡轮机和螺旋桨之间的连接杆终于抵达了长安。这个时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这根金属杆将彻底改变长安造船厂的未来,并在航船工业领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个时代,没有现代的先进重型机械,这根六万斤重的金属杆无疑是一个无可比拟的巨无霸。它的到来在长安城中掀起了一阵骚动。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都怀揣着满腔期待和好奇,渴望见证这个神秘的庞然大物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朝中的大臣们也放下繁忙的政务,纷纷赶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好奇,都想亲眼目睹这个连接杆的风采。
对于长安造船厂来说,接下来的任务是艰巨的。如何将这个金属杆安全地装卸到船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它的重量和尺寸都过大,普通的工具和方法显然无法应对。工人们先是用结实的钢丝绳将金属杆牢牢捆住,然后利用滑轮和杠杆的原理,一点一点地将它从运输工具上移动到船上。这个过程需要精密的计划和协调,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导致金属杆受损,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那根近17尺长的连接杆,虽然尺寸庞大,但和即将接受它的大型船只——长安号相比,仍然显得相形见绌。长安号的壮观程度,不仅令朝中大臣们瞩目,更让广大民间百姓叹为观止。
长安号,这个名字在长安造船厂每一个工匠的口中都充满了敬畏和骄傲。这艘巨轮的全长接近50米,宽达13米,高度则达到了近10米。它的满载达到了惊人的1500吨,足以让当时世界上所有船只望尘莫及。长安号的出现,象征着长安造船厂的技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挤到河边,隔岸欣赏着这艘巨无霸的风采。他们看着长安号那流线型的船身、高耸的烟囱和巨大的蒸汽涡轮机,无不感到惊讶和敬畏。这艘船的每一个细节都显示了制造者的精湛技艺和无尽智慧。
对于这些普通的百姓来说,他们可能无法理解蒸汽涡轮机和螺旋桨的工作原理,但他们能感受到这艘船带来的震撼。看着那根连接杆被缓缓地安放到长安号的螺旋桨上,他们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期待。他们知道,这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由长安造船厂引领的新时代。
在连接杆成功安装后,长安号的准备工作进入了最后阶段。连接杆的安装不仅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精细活,需要严谨的测量和精心的调整。底托和外罩作为连接杆的配套部件,同样需要进行精心的安装。
底托作为连接杆的基座,需要承受巨大的重量和摩擦力。为了确保连接杆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底托的安装过程非常讲究。工匠们先是在船上精确地测量和标记出底托的位置,然后使用特殊的工具将底托慢慢地压入船体。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用力,因为底托需要紧密地贴合船体,才能保证连接杆的稳定。
接下来是外罩的安装。外罩的作用是保护连接杆和轴承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严密地密封。工匠们仔细地将外罩安装在底托上,确保其与连接杆和轴承的表面紧密贴合。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们使用了特制的密封树脂,并反复检查确保没有漏缝。
为了防止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严华这次特意把沈无忧请来,毕竟现在整个长安都知道李世民急切的想坐上长安号抵达泰山郡。
长安号在外观上与一般的大型货轮截然不同,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皇家宫殿的独特气质。从远处看,长安号就像一艘游艇,不仅庞大而且豪华。
它的船体采用了亮丽的金色,与一般货轮的灰色形成鲜明对比。船头部分圆润饱满,犹如一个巨大的水滴形状,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能够减少水流阻力,提高航行速度。在船身上,可以看到由金色和银色线条交织而成的精美图案,这是长安号的独特标志,也是它高贵气质的体现。这些图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令人眼前一亮。
船舱的玻璃幕墙也被设计成了落地式,让里面的人可以尽情欣赏海景,同时保证了船舱内的采光。船舱外部的走廊宽敞明亮,配有舒适的座椅和桌子,提供休息和观赏海景。
此外,长安号的顶部还配备了一个豪华的观景台,乘客可以在这里俯瞰大海的壮丽景色,享受海风的吹拂。观景台的设计充满了现代感,由玻璃和金属材质构成,与船体的传统元素形成了完美的结合。
从种种迹象来看,长安号并不具备货轮的特质,而更像是一座浮动在水面上的宏伟宫殿。它拥有宽阔且装饰精美的大厅,以及众多华丽的舱室,完全不像一艘运货的船只。
实际上朝中大臣都心知肚明,后面五年陛下有巡视各地的计划,长安号就是太宗皇帝李世民巡视各地时的移动行宫。为了方便皇帝在各地巡视,长安号的建造采用了独特的结构和设计,以确保它既具备宫殿的豪华与庄重,又具备足够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毕竟皇帝出行,各种需求和规矩都十分严格,随行的人员和物资也很多,因此出行时的不便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陆路出行需要考虑道路状况和天气影响,遇到恶劣天气或复杂路况,行程就可能受到影响。其次,水上出行虽然可以避免陆路的不便,但之前的小型船只远远达不到天子驾临的标准,且需要大量船只才能满足皇帝出行的需求。
有了长安号这样的浮动宫殿,皇帝出行可以更加方便和节省开支。首先,长安号可以随时提供皇帝所需的各种物资和设施,避免了因路程遥远而带来的不便。其次,长安号可以随时调整行程,避免受到天气和海况的影响,确保皇帝的安全和舒适。此外,长安号的建造费用高昂,但一旦建成,就可以长期使用,无需频繁更换船只或支付高额的租金和维护费用。
最重要的是,长安号不仅是一座移动的宫殿,更代表着皇家的尊严和权威。在巡视各地时,长安号的出现可以震慑不臣之心,展示皇帝的威严和实力。同时,长安号还可以为皇帝提供更加私密和安全的环境,使他在巡视期间能够更好地处理政务。
在长安号的连接杆安装进入尾声之际,大唐的朝堂上,一场关于国家人口问题的讨论正如火如荼。封禅前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而大唐的人口状况,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人口,乃国家之根本,犹大地之种子。欲树繁荣,需先知其壤,亦需晓其籽。”长孙无忌在朝堂上如此说道。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深思。
他的发言引起了一阵共鸣。朝堂上,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深知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人口的增长一直是个大问题。而如今,随着与北方高丽的冲突加剧,国家需要更为精准地掌握人口数据。
离长安比较远的地方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经把登记在册的人数告知朝堂,只有京畿道所属的地方还没有完成这次统计。这不是说京畿道附近的官员都在消极怠工,而是被华府给拖后腿了。
华府在今年的首次核对中,突然发现整个华府凭空多出了两万人,这一惊人的数字让周岳阳感到无比愤怒和失望。他感到被欺骗和背叛,因为有人竟然敢在他眼皮底下玩弄数字游戏。这种不诚实的行为让他难以下咽,他的内心被疑惑和不安占据。
然而,这并不是终点。周岳阳决定亲自带领大量的官吏进行核查,结果却发现数字再次出现偏差,这次又多出了一万人。他感到被愚弄和羞辱,他的决策和信任被无情地打脸。
这次事件让周岳阳清楚地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深知,这不仅仅是数字游戏,更是关乎国家治理和民生大计的大问题。他决定彻底查清此事,找出问题的根源。
经过仔细的排查和追踪,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短短两年内,整个华府境内竟然已经多出了五万人。这个数字让周岳阳感到震惊和担忧,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远超他的想象。
这次华府统计出问题的事情还是传到了朝堂,毕竟封禅在即,华府连最基本的人口统计都没有完成。
"华府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李世民在朝堂之上,严肃地向沈无忧问道。他的眼神里充满了疑惑和忧虑,显然对这个问题极为关注。
“陛下,请允许我向您解释一下。”房玄龄见状,立即出面为沈无忧辩护,“小沈近来一直在长安忙碌,可能对华府的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让我来替他说明一下吧。”
房玄龄说话总是不急不缓很容易让人平静下来,使得李世民的怒气稍微平息了一些。
见李世民没有说话,房玄龄继续说道:“近年来,华府发展迅猛,五台山主要以工业为主,农业主要是从华府其他地方采购,这就导致当地经济也跟着发展,许多流民都在华府落户。”
李世民听后不以为意,问道:“说说怎么个发展?”
“陛下,您是不知道啊,这沈无忧奢侈已经成习惯了,臣可是听说五台山每天要消耗86头猪,您看看!这就是我大唐人人称赞的好臣子!”
许敬宗为了扳倒沈无忧,对五台山的情况自然不陌生,在早朝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沈无忧听后站出来说道:“不对啊!这可不对,我五台山每个星期还要收购几百桶牛奶呢!”
“无耻至极,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许敬宗听后破口大骂。
李世民看两人又要掐起来,出声说道:“好了!无忧朕且问你,这么多物资五台山真的用的掉?”
沈无忧听后躬身说道:“陛下,五台山现在人口六万多,每天86头猪也才保证我五台山的百姓每天刚二两肉食。牛奶就更不用讲了,主要是华府只有这么多奶牛,还是突厥商人送给我的,只能保证我五台山的孩子们每个星期喝一次。”
“这……这”
“每人每天二两肉食?”
“我的老天爷呀,这真是何不食肉糜啊!”
听到沈无忧亲口承认,朝中大臣都不淡定了,他们以前很多人也有过苦日子,就是现在才能做到每顿都有肉食。
李世民听后心中有喜有忧,喜的是当今的大唐还有这种地方,忧的是现在大唐只有这一个地方才有这样的待遇。
"陛下,我建议我们可以借鉴五台山的经验。据我所知,五台山在医疗、教育和养老方面实现了全面的免费,这对我们大唐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启示。" 魏征在思考了许久之后,最终还是向皇帝提出了这个建议。
他深知这三个免费的措施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在五台山,无论贫富,人们都能够得到免费的医疗救助,孩子们可以接受免费的教育,而老年人则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养老服务。这种全面的福利制度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前所未有的。
长孙无忌则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他反复琢磨:“医教养生皆免?这简直不可思议!这需要多少资源和人力!这是如何做到的?”
此外,还有许多大臣们惊讶不已,他们都在讨论五台山的经验是否可以应用到其他地方?有些人甚至开始想象一个全新的福利制度,可以为百姓带来更多的福利和保障。
许敬宗看着这些或惊讶或沉思的大臣,心中悲痛不已,现在关注的重点都变了。现在其他人竟然在想着让整个大唐都是这种地方,此风绝不能长!但现在根本没有人关注他,有些孤掌难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