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等李承乾十八岁二(1/1)
武媚娘还是经常到东宫,说是给李承乾做文书。
房玄龄等人对待武媚娘也是越来越客气。
他们是看李承乾的态度,李承乾听武媚娘的,武媚娘偏偏还是一个很懂大局识大体的姑娘。
他们自然不由自主就觉得这个人做太子妃不错。
只有孔颖达,他的喜悦是转瞬而过。
李承乾对一个人一直忍让,那可能就是他要做对不起这个人的事情。
这是孔颖达对李承乾的了解。
武媚娘毕竟还年轻,她没有看出。
李承乾对她的各种顺从,让她在东宫的地位水涨船高,侍从见了她,几乎都上了太子妃的礼仪。
这种被人高高捧起的感觉,是武媚娘喜欢的。
东宫政务上她也能偶尔说出自己的看法、意见,那个时候,李承乾都是很认真看着她。
给武媚娘一种李承乾也敬仰她的感觉,她就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后来李世民都知道了这个事情,把李承乾叫过去骂一顿,说李承乾不学无术,连一个女子都不如。
其实他想说李承乾这么丢脸,压制不住一个小姑娘,以后成了亲还了得。
这顿骂,李承乾忍了。
因为他真不如人家武媚娘啊。
李世民拿出自己亲爹过来人的派头,“承乾啊,这女子啊还是要温顺点好。”
“父皇,前几日听说母后与你吵架了。”
李世民觉得自己的一腔慈父心给狗都比给李承乾好,当即就把李承乾赶走,然后找长孙皇后诉苦,养儿子太不省心了。
“承乾是个心软的,有个心硬城府深的妻子,也不算是坏事。”长孙皇后这样安慰李世民。
“朕不是这样想,早就把她赶出太极宫,唉。”
为了这个儿子,李世民觉得自己老了几岁,太让人操心了。
自己忙不完的政事,还要想儿子的心上人太有心计,儿子会不会吃亏这种琐事。
长孙皇后正在用心护理自己的脸,对李世民的话就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她都想清楚了,有些事情啊,强求不来。
人算不如天算。
“陛下,早点睡,早睡早起才能长寿,您放心不下承乾,就要长寿,您是陛下,谁能欺负他?”
“言之有理。”
李世民当即躺下,并且决定明日用高丽参泡水喝,反正高丽参不用钱买。
李治还不知道,这对他是一件影响多么大的事情。
他还在得意武媚娘果然只有小聪明,算着武媚娘什么时候会哭。
只要李承乾到了十八岁,那自己就能上位,大唐的太子啊。
他开始畅想自己做了太子之后要做哪些事情,盘算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多少事情,毕竟不少事情现在都被完成了。
他有点失落,也有点开心。
……………………
吐蕃使团快到了长安,李世民派遣李承乾去迎接使团,被李承乾给拒绝了,当众拒绝的。
“父皇,使团来人不过是一个王子,我身为大唐的太子,去迎接他们太给他面子了,他们会得意忘形,甚至以为我们怕他。”
李承乾对这种对外要注重面子的事情,深恶痛绝。
“太子此言差异,吐蕃兵力强盛,我们不能小视。迎客之人身份比来人贵重,也是我们大唐的利益。”王圭提出异议,他觉得李承乾就是想偷懒。
“正是因为吐蕃人能征善战,所以我们才要慎重待之,免得让他们生出大唐惧怕他们的想法。
“此番吐蕃使团前来,各诸位皆当明了,我不可随意迎接,以免引起误解。不能使他们误以为我们对他们的态度软弱可欺,大唐威仪岂可轻易玷污?”
这个时候的吐蕃,其文明程度,跟大唐相比,相差非常远。
大唐文臣那种有点拐弯的外交,对方看不懂。
他们会很直白认为是大唐怕了。
“即便是如此,我们也许保持礼仪……”
这话李承乾就更不不喜欢听了,王圭可能是好意,但是他却不知道,他这个礼仪,让后人吃够了苦。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他觉得自己要与王圭来一场正面的辩论。
“王先生,在你心中,是不是礼仪非常重要,不管对方的态度如何,自己都要无可指摘?这样才能显示出您良好的修养,高尚的品德?”
“本就理应如此!礼仪乃是为了维护人之尊严,彰显修养之美德。无论对方态度如何,自己始终应当秉持儒家之道,行为言谈无可指摘,以体现吾之高尚品德。”
王圭言辞中透露着坚定的信念,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房玄龄也放弃拉他一把。
“我不认可,道理是与讲道理的人讲,礼仪是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才提及的,若是对方无礼,个人还能保持礼仪,但是一个国家,若没有一点反抗,还保持着所谓的礼仪,那就是软弱。
是给让对方更嚣张。
固然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我们与吐蕃相交,若是对方粗鲁无礼,蔑视我们,我们还要忍着,不给对方以颜色看看?那大唐的武将们,还有脸见人么?
大唐的百姓们,又怎么能抬头在他国人面前做人。
王先生对个人的要求,我无权过问。事关大唐的事情,尤其是外交,王先生还是要多思考一番。”
这话就很重了,就等于是指着王圭的鼻子说:你不懂大局,你沽名钓誉。
王圭的脸憋得通红,这太子实在太粗鲁。
但是他不是一个莽夫,他看到李世民脸上欣赏的表情。
“受教了,”王圭从牙缝里挤出来三个字。
孔颖达出来做和事佬,他先夸赞王圭一个以德报怨,重礼守德的君子,然后又说起吐蕃的的情况。
大唐此时与吐蕃还没有发生过争斗,对吐蕃不太了解。
李承乾给孔颖达恶补了一番,孔颖达才认识到这也是大唐的心腹大患啊。
“吐蕃素来以务农为生,然而近年气候变迁,农业凋敝,不得已而以掠夺他国财富为生计之道。曩年一战击败苏毗,吞并其牧场,使得吐蕃的骑兵大有可为之势。
眼下吐蕃使团莅临大唐,来意非浅啊。”
众人一听孔颖达这么说,大部分人赞成,纵观局势,大唐与吐蕃都是强国,吐蕃又这么穷,觊觎大唐是正常的。
一小部分人表示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李承乾表示为了大唐,他就做小人了。
把这拨人怼得无话可说,这么坦诚的太子,他们能说什么?只能按照他说的去办事。
“王先生,礼仪固然重要,但我们也要看情境。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对方的态度如果不尊重,我们又何必刻意维持那份无可指摘的礼仪呢?难道要任由别人践踏我们的尊严吗?修养固然美德,但不能因此而对不公平、不尊重的行为束手无策。
我等在朝堂,一言一行都会让大唐的普通人效仿。对外若是一固追求风度,委屈自己,长此以往,国还有脊梁么?”
这句话,把不少人的脊梁骨戳软了。
在上课的李治得到这个消息,与李承乾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他甚至觉得,其实这个大哥如果真当了皇帝,应该也不错。
不过他很快也摇头,把这个不利己的想法扔出去。
太不符合一个皇帝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