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被顶替的人生04(1/1)
吴琼飞快眨掉眼里的湿意,“林烟,你去报警,你没有证据,不代表警方不能找到证据,这种事情还是十分恶劣的,如果警方立案了,你就成功了一半。”
“真的吗?”
快要达成她过来的目的了,林烟有些激动,吴琼摸摸她的脑袋,十分理解她的情绪,点头道,“我这边可以把你的情况跟领导说明,申请考察‘林语烟’,若是能证明她有问题,也能成为辅助证据。”
“对!有问题可以找警察叔叔!”
林烟眼里燃起希望,甚至举一反三的发问,“那我是不是还可以去教育局举报,我的学籍被换走,肯定是学校里的老师做的!”
思绪被她带走,吴琼点头,想到这样的人竟然跟她是同事,不由有些厌恶,“确实,这样的人简直不配为人师表。”
“吴老师,谢谢你,我这就去警察局试试!”林烟来这一趟,一个是为了从学校这边揭穿林语这个骗子,另外就是为她的行为合理化。
这个时代的人,对警察局还有天然的敬畏之心,轻易并不敢也不会想到要去。
以原主的性格,她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会做铤而走险的事。就像她选择回村,去参加第二年的高考一样。
原主没有、或者说想不到别的办法,但她不是。
来吴老师这儿走一遭,被吴老师指点,要为自己讨一个公道,这有问题吗?
当然没有!
林烟走出学校,她故意没整理自己。
下面,该开始她的第二步了。
京大校门对面,直线距离不超过一百米的地方,有一家《京日报》报社,向来以文笔犀利、敢挖敢写闻名。
而报社门左前方前,有一个公交站。
她从学校出来便直奔公交站而去,在报社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抱膝坐下,开始不顾形象的崩溃大哭。
别的地方她不敢保证,但是报社门口,绝对会有人来问她的。
毕竟当记者的人,别的不敢说,好奇心绝对是最重的。
果然,她还没哭几分钟,就有一个扎着低马尾,穿着一身一看就价格不菲衣服的年轻姑娘,蹲在了她旁边。
“这位同志,你怎么了?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吗?”
“我……我的录取通知书被人抢走了!”
一听这话,对方几乎双眼放光,她是看着这位同志从京大跑出来的,如果她的话是真的,那这里面绝对是有大新闻呐!
她是通过父亲的关系进到报社实习的,但是她也想做出一番成绩,靠自己的实力留下,这么难得的新闻线索,放过简直不是人好吗!
努力压制住激动的心情,免得将人吓跑了,她装出一副知心大姐姐的样子,“如果你需要的话,可以跟我说说,倾诉会让你心情放松很多。”
都不需要她引导,林烟对她的主动十分满意,面上却露出迟疑,直到对方劝了两次,她才像是被说服了一般。
她都那么难过了,找个人倾诉倾诉很正常吧?
林烟十分难过的一边抹眼泪,一边哽咽着说出了她的故事。
卧槽!太过分了吧!
简直离了个大谱!
记者姑娘听得气到脸红脖子粗,还不忘发挥她的本职工作,抓着林烟一直询问细节。
没漏过记者放光的双眼,林烟一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模样,对方问什么她答什么,十分配合。
说完原主的故事,她在毫无防备的说出自己住的地方后,这才表现出在对方的安慰下好了许多的模样,寒暄几句后离开。
【子清,你变坏了,这不太符合原主人设吧?】七七幽幽的道。
“怎么会呢?我只是对自己的遭遇感到太过难受,又因为有了希望而一时间情绪崩溃,又恰好遇见了一个好心人倾诉一下而已。”
这怎么会崩人设呢!
至于你说对方是记者呀?
她又不认识人家,当然不知道啊!
感受到她的想法,七七真想沧桑的点上一支烟,只可惜系统法里它还未成年,不能抽烟。
敢情那百分之五十的人设是在限制它家宿主啊?
怪不得要取消呢!
林烟半垂着眼遮住眼底的情绪,平和太久,她差点都要忘记当初她是何等杀伐果断之人了。
虽然在上个世界,她受到了法治教育,不再像当初一样轻易取人性命,但是不代表她不能用其他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者说,报复有仇之人。
她没再去派出所,如果不出意外,后面根本不需要她主动去报案 。
报社的动作很快。
不出林烟所料,第二天她就在招待所等到了那个记者姑娘,同行的还有一个拿着摄影机的男子。
记者姑娘叫黄田田,昨天回到报社跟她们社长争取到了版面以及这则新闻的独立撰稿权,此时她摩拳擦掌,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林烟严格扮演着原主的角色,对他们记者的身份十分震惊,同时对他们的提议犹豫不决。
当然了,会在他们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下妥协。
在对方十分满意,林烟暗自满意的情况下,他们完成了比之昨天更为详细的正式采访。
送走他们,林烟趴在床上开始写作。
用原主能写出来的语句,将这个顶替事件完整的写成了一封举报信。
文章里她仔细阐明了事情经过,再开始扩大影响面。
她指出,一个小县城的公职人员都能换掉她的身份,顶替她的学籍,那不由让人怀疑,全国范围内,这样的事情还有多少?
最后,开始上高度、上价值。
真正凭本事考上好大学的普通人被剥夺成绩,而有权有势、毫无底线道德、无视法律的无能之人,却能进入好的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以后还会进入好的工作岗位……
但这样连靠自己本事争取的实力都没有的人,真的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吗?
高考是一件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但特权阶级却让这份公平染上阴影,这与恢复高考的初衷无疑背道而驰。
而被他们夺走学籍的人,幸运的或许还能再次参加高考,不幸的或许终生都没有再次高考的机会,强行剥夺别人的人生,这无异于变相杀人。
这样的事情不加以制止,那高考的意义又在哪里?
……
一纸实名举报信投到了京市教育局,同时抄送到了京市政府部门、京大招生办等所有她能想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