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西施之死(下)(1/1)
(我既然决心离开勾践,还有必要为越而杀西施吗?)
但不久却又浮现相反的想法。
(杀了西施,为越国尽最后的忠诚。放着西施,勾践一定会被她所迷,不久即步上夫差的后尘。我虽然要离越,但也不希望勾践亡国。)
想到这里,又望了西施一眼。
但此时西施脸上惧怕的神色已经消失,重新展现花般的容颜:
“我有话对你说才来拜访你,是我至你舟中,还是你到我舟中方便?”
“......”
西施不知因何缘故踌躇了一下。
“请你至我舟中如何?”
西施下定决心,猛抬头说:
“很对不起,将军有话对我说,请劳驾至我舟中。”
语气傲慢异常。
听到这话,范蠡出声大笑:
“哈!哈!哈!你受夫差庞爱封为王后,到现在谁都看不起吗?”
他对西施不逊的态度加以讽刺。
西施露出狼狈的神色。
“夫差的确对我十分宠爱,但我还没有傲慢到不知礼仪的地步。”
西施再度叩首。
“我知道请将军到我舟中是失礼之事,但我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有原因?......为了什么?”
西施又踌躇了一下,然后平静地说:
“我上此舟时,已下定决心,除非我死了,否则一步也不离开,请将军到我船上就是为了这个原因。”
范蠡一听西施所言,十分吃惊。
“你决心今后一步也不离此舟......你要在这舟中度过余生?”
“那与将军无关,请不要再追问。......不过将军若能到船上,我感到无限光荣。”
范蠡将船划近西施的花舟,然后登上去。西施下跪磕头。
“军师为了杀我这个没有价值的人,兼程赶路一定十分辛劳。”
他听了很意外,差点被吓死,以足智多谋、肚量宽大而知名的范蠡,此时竟慌了,不知如何应对。但很快的看了拜伏在舟底的西施,毅然地问:
“我不知你为何知道我要来杀你,你对死感到害怕?”
西施拜伏着,果敢地回答:
“用不着将军杀我,我已经决定自杀,所以一点也不害怕。”
范蠡听到“自杀”感到很吃惊。
“你决定自杀,我很难相信。......起来吧! 说给我听听到底怎么一回事?”
他让西施坐下来,静静地问她。
“你怎么知道我是来杀你的?”
事实上关于这点他比谁都吃惊,因为除了自己之外,不可能有其他人知道这个秘密。
西施微笑回答:
“我被派到吴国,现已完成重大任务,除死之外别无他途,夫差去世时我就已下定决心自杀。”
西施微笑回答:
“我被派到吴国,现已完成重大任务,除死之外别无他途,夫差去世时我就已下定决心自杀。”
“对越的功劳这么大,怎不回越国去享受荣华富贵,反而想死呢?”
“灭了别人国家的女子,有何颜面享受荣华富贵。只求自决,请相信我这番心意。”
他对西施高洁的人品不禁发出由衷的感叹,但他藏于内心的谜题仍未获得答案,便继续问:
“我一上船你就说‘为了来杀我,让你旅途劳顿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没有人告诉我,这是我的直觉。”
“如何以直觉得知?”
“吴国亡了,连夫差都死了,我除死之外,还有什么可以选择的?所有奸细最后的下场都是死,我有预感,我一定会死于某人手中,正这样想的时候,将军你一个人来了,不是来杀我,那还会为何事前来?”
西施敏锐的第六感令范蠡不得不折服,虽说如此,他还想确知西施决定自杀的念头是否坚决。
“我并不是为了要杀你而来,而是奉了王命要迎你去当王后的。”
西施突然浮现怒颜,对他尖锐地说:
“将军如此戏弄我,不象个豪杰之士。我已明白表示过,就算勾践亲自前来跪在我面前,要求我回去当王后,我也会断然拒绝,按先前的决定自杀。”
西施明晰的判断和果断的态度,让范蠡抬不起头来,想到一路上想杀西施的自己,真是相当思昧。二人一时沉默不语。
范为了对越国尽最后之忠诚,特来此地想亲手杀死西施,但她对自己的命运早已看透,决意要自杀,唉!真是夫复何言?知道实情后,反而浮起要救她的冲动。
“人生万事当考虑清楚,不一定要拘泥于死。”
西施装作没听见,看着远远的天空并不回答。正好一阵风吹来,船摇了一下,此时才突然发觉已是黄昏时刻,西方的天空被夕阳染成一片赤红。
这女子像石头般动也不动,看着被夕阳染红的天空,突然对范蠡说。
“日落了,我的事让我自己解决,请将军回去吧!”
“你打算如何......难道真的不离开这艘船吗?”
“我的决定绝不改变!”
“还是如花般的年龄......无论如何都想死吗?”
西施望着西方的天空沉默许久,然后低声自言自语。
“我对将军直言我不得不死的心情。我虽为女子,却是个罪无可赦的杀人犯。女人的本份就是要对丈夫贞节,以义理扶之,但我为了‘救祖国’,欺骗我的丈失,最后还为了杀夫,连夫婿的国家都消灭了。夫差视我比他的性命更重要,我不知报答丈夫对我的情爱,反而每夜陷他于堕落的泥沼。为越王勾践这种‘为了祖国’一知半解的大义名分拼命,努力地灭亡夫婿的国家,致丈夫于死地。”
西施讲到此处沉默了一阵,又接着说:
“以女子而言,为祖国报仇是一件很难的事,我成功了,但这对我有什么好处?若我是男子,也许可以永留青史,接受赠勋,就官职,一生享受荣华富贵,但我却是个女子。女子没有祖国可言,爱上自己的丈夫才是女人的祖国,我不知道这个道理,亲手害死夫差,光是以上两点,我那能再活下去?”
真是一针见血的自白,这女子的脸颊流下一滴滴忏悔的泪珠。
听了西施的忏悔,终于了解她为何要自杀的原因。
西施今天变成如此一个不幸的女人,范蠡是无法逃脱责任的,因为向勾践提议使用美人计的人就是他。
虽说对于女子的本分觉悟得太慢,但以一个女子而言却是相当勇敢的,连范蠡都十分敬佩。
(这个女人不只具有美丽的容貌,她的内心更是高洁无比。)
不知不觉地便被西施吸引住了,对她说:
“忘了过去吧!与我一道远走高飞,重新开创新的人生如何?”
他表白了他的心意。
西施冷冷地回答:
“请将军不要让我再做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我不知前生犯了什么孽障,今世凡与我有关的男人都难免遭受厄运。”
范蠡听了张大眼睛。
“你说什么?难道除了夫差以外,还有其他男人吗?”
西施点点头。
“我有两个丈夫,一是实质上的丈夫----夫差,另一个就是我心中思慕的伍明辅。夫差是我肉体上的丈夫,而伍明辅却是我精神上的丈夫,但我亲手杀了这两个人,世上那有象我如此毒辣的女子,虽然知错,但也为时太晚,所以要自杀赎罪。”
看来是无法劝阻她自杀的决定,范蠡默默地叹息。
西施看着远方的天空,说道:
“请将军答应我最后的请求,让我独自在此,请你自己乘船回去。”
范蠡一言不发,乘着自己的船回去。
看到他换舟回去,西施拿起槽将船划向夕阳烧得赤红的西方。
范盛坐在船边发呆,看着夕阳照耀的湖面上,西施划船的形影。夕阳本是美丽的风景,但今天的夕阳却把整个湖面染成血海一般。
夕照下西施的背影,非常明显。在这美丽的湖面上划格的形影,已非一般世俗的女子,仿佛要升到天国的仙女。
( 此女子向西划去,到底想做什么?)
范蠡想着想着,也拿起了橹跟着西施后面去。
强烈的夕日射入眼中,西施的背影在晚霞中十分朦胧。范蠡怕跟丢了,一直划行,但在远远前方西施的船上,瞬间有道闪光。
(啊!闪光!是不是她投湖时所反射的光线?)
范蠡有股不祥的感觉,全力划到西施的船边。
西施并不在船上,只空留一艘无主的花舟,在红色的波间荡漾。
(唉!可怜的西施,你终于还是去了。一生都在虚伪中度日,亲手杀了自己思慕的丈夫,哪有比你更悲哀的女子?知错虽已太迟,但以自杀作为赎罪之道,又是何等美丽的结果。你虽死了,可是“西施”这美丽的名字,将成为天下男子永恒的恋人。")
范蠡想等西施的尸体浮上来,再好好地埋葬她,因而不想离去。
她的尸体不知何故都没有浮上来,只是燃烧的夕阳把天空也染成一片殷红。
对越国伐吴贡献最大第倾国美女西施就这样走完自己短暂的一生,后人认为,西施是典型的红颜祸水,因其妖娆妩媚,夫差才荒废了政务,从而导致亡国;其次,有人认为西施是色Q间谍,向夫差进谗言,使夫差疏远并杀害了忠臣良将伍子胥,使吴国失去了栋梁支撑,也有说法说西施并未自杀,而是遂范蠡隐居。
西施是“红颜祸水”吗?凡是君王,身边无不有成群结队的妖娆美貌女性,君王们多数没有亡国,亡国者终究只是个别的。哪位女子陪伴了亡国之君,她就必须冠上“红颜祸水”的帽子吗?
西施是一个来自山村的纯情少女,在勾践手下接受短期训练也属于姿色型的交际培养,不可能是什么政治型的特务训练。到了吴国,渐渐地希冀得到虚荣的宠爱与享受,这是很自然的,与夫差多年相处中产生感情甚至是爱上了他,也不无可能,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夫差去荒废朝政,以达到陷落吴国的企图,则纯粹是加上去的罪名。。孟子有言:“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离娄下》) 2000多年过去了,历史证实,“祸水”是泼向女性最浑浊的一瓢污水,这污水也只能来自男性群落,倘要究其源头,一种是所谓忠良之臣的封建卫道者,他们不敢触惹帝王,就在帝王身边的女人身上大做文章,另一种是为祸水说推波助澜的人也很可能是吃不上葡萄就说葡萄酸的角色,他们从潜伏于心底的妒性出发,认同于祸水之论,更乐意认同间谍之说。
而此时,范蠡望着江面的涟漪,感到茫然,不知他杀死西施的想法是对是错。
(西施为了祖国杀了她所爱的人,为了赎罪她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唉!对女人而言,什么才是真实的呢?)
范蠡茫茫然,最终含着悲哀离去。。
(西施完成使命就自杀了,那我以后要如何呢?)
如今他根本不想回越国,原因是这样的:
第一,勾践是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的人物,战争结束了,若依然为官,终究会招致灾祸。
第二,奉命寻找西施,我这样回去一定会受罚。
第三,我已是年近六十之人,不如远离世俗的名利,过余生。
(要过隐居的生活,到哪一国才好呢?)
他考虑后决定到齐,并对勾践呈上奏文:
“再度庆贺大王洗雪会稽山之耻,臣奉命找寻西施,她却决心于吴湖自杀,不得已无法达成王命,敬请恕罪。臣已年迈,受到大王特别的宠爱,竭尽忠诚,已将外患完全除去,臣借此机会想辞官退隐,度过晚年。祈望大王善用年轻的忠臣治理国家,臣将在深山中度过余生,请大王不要来找我。”
范蠡向经历生死与共,竭尽忠诚的勾践,呈递最后的告书,心中感怀无限。
(西施完成奸细的使命,最后难免一死,我和勾践患难相共一起讨贼,如今也不得不离开他,唉!这都是难以违的命运啊。)
范蠡下定决心不再回越国,数十年间一起共事者的容颜一一浮现。其中对宰相文种最为怀念,他与文种是肝胆相照的知已,却无法向他辞行,只好写封信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