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逃避虽然可耻但很有用——苏味道(1/1)
姓名——苏味道
字——不详
生卒——648-705年
职业——宰相!大官!
爱好——写诗
病症——习惯性逃避
临床表现—— emmm……都行
公元1101年,汴梁(现今开封)的太平日子已经过了上百年,街上人流如潮,不仅年轻一辈只知道唱歌跳舞,老一辈也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样的。街上的楼阁灯火通明,欢声笑语,树上也挂着彩绸霓灯。道路上经过的都是宝马香车,鲜花满路,鼓瑟吹笙。一切都如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画中那样,熙熙囔囔。彼时,世界上最盛大最繁华的城市是那样令人神往。
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东京梦华录》)
在位的天子,是出名的画家、书法家赵佶(宋徽宗),他拥有一切艺术家该拥有的天赋和才华,却不会料理国事,以至于数十年后做了阶下之囚,亡国之君。
当然,这些是后话,彼时赵佶刚刚登基,少年天子风度翩翩。某一日正在自个儿的花鸟画上题瘦金体,收到一封报丧的书信——朝奉苏东坡(苏轼)去世了,死在大赦北归的途中。
之前,六十多岁的苏轼被贬去儋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岛。那会儿可没有什么三亚度假酒店,海南岛是蛮荒之地,放逐海南可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等到新帝继位,大赦北归,却来不及回到汴梁,年岁和重病就令他死在了常州。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63岁至66岁在儋州,往前推,59岁至62岁在惠州。惠州在广东,比起儋州,要离着汴梁近些——但也近不了多少,仍是当时的偏远落后地区,五六线城市。多瘴气,多痢疾,所以人都跑光了。显然,住这地儿的苏轼也没什么朋友。但苏轼苦中作乐,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面对困难,只要有吃的,吃货总比非吃货好克服。所以读到这里,你还不去吃点零食或者点个外卖?
时光逆溯,惠州儋州之前的苏轼在杭州。
临安物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苏轼的小日子过得相当惬意,游游西湖,说“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修修湖堤,现今杭州西湖上的苏堤便是苏轼当年的功绩。苏轼刚去杭州时,西湖长期没人管,淤塞过半,野草疯长,湖水干涸。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就动员群众,20万人齐开工,众志成城,疏浚西湖,并且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作为标志,便是如今的“三潭印月”。苏轼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人称“苏堤”。每逢春日,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这便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
那在杭州之前呢?
那时候哲宗皇帝刚登基,刚经历了丧子之痛的苏轼被复用,一升再升,大好的东山再起,却因为一段谏议,不容于保守党,再次被贬(贬去杭州了)。
再之前,45岁至50岁的苏轼,是在黄州度过的。这地在现在的湖北黄冈,就是总出一大堆特别难的试卷的地方,经历过魔鬼高中的你是否闻名浑身一抖?
黄州和惠州儋州比起来,偏僻度稍微低点。苏轼在黄州做团练,非常小的一个官,除了好好对待百姓,他还做了两件重要的事。第一件事,苏轼在黄州灵光一闪,发明了东坡肉。完完全全体现了吃货的本事。第二件事,苏轼误以为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发生在黄州——其实战场在咸宁,黄州当地人方言会将赤鼻矶读成“赤壁”,苏轼一个外地人,空耳听错。由此可见普及普通话的重要性。来,跟我读一遍“刘奶奶爱吃榴莲牛奶”。
读完了么?很好,再跟我读一遍“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
苏轼当时不知道自己听错了,他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面对赤鼻矶,挥毫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篇《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仕途起伏跌宕的苏轼,其实在黄州时就已看透人生,《赤壁赋》里尤其是这几句格外豁达:“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那黄州之前的苏轼呢?
让我们逆着时间长河再往前回溯,望见苏轼被关在监牢里,对着铁窗外的明月,吟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究竟什么事令苏轼觉着古难全?
是乌台诗案。
前面我们提到,晚年苏轼不容于保守党(旧党),遭受排挤。其实他是两头难做人,在他中年时期,是新党的眼中钉,新党不仅仅排挤苏轼,甚至想要了他的性命。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苏轼43岁时,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非常例行公事,按理说出不了什么幺蛾子。但坏就坏在,苏轼是文人,是文笔非常出彩的文人,泼墨挥毫,他一不小心就给官样文章带上了个人感情色彩,他说,“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住了把柄,买热门,雇水军,把苏轼往死里整,诬陷苏轼是“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甚至“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简单翻译就是反国家反皇帝。一瞬间人云亦云,满朝文武一片倒苏之声,大家从苏轼的大量诗词作品里挑出他们自认为隐含讽刺的句子,攻击苏轼。这年七月,苏轼才就任3个月,就被御史台(中央监察机关和中央司法机关,因植有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
苏轼当年坐了103天的牢,差点被置于死地。有多惨?书里记载是“诟辱通宵不忍闻”。最后还是不少元老纷纷上书,采取救援行动,苏轼才得以幸免。当时已经退休的新党元老,变法KOL王安石给皇帝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因为王安石这句举足轻重的话,苏轼才得以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
苏轼:总算是松了口气……
那么问题来了,新党为什么非要置苏轼于死地呢?政见不和当然是一个原因,但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苏轼才华横溢,太过出众,将同期官员比下去,引起了他们的嫉妒。那些出于嫉妒往死里整苏轼的人,就有沈括。
是的,沈括,写《梦溪笔谈》的那位,中国北宋时期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匠,是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气象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化学家、医学家、农学家、水利专家、兵器专家、军事专家、石油发现者和命名者。
沈括非常嫉妒苏轼的才华。按理说科学家不该嫉妒文学家,但沈括就是嫉妒,他大苏轼6岁,却晚苏轼6年中进士——起步就比苏轼晚了12年。之后,沈括同苏轼成为同事,一起工作、成长、交友、恋爱、结婚、生子……苏轼就像别人家的孩子,不怎么勤奋,却有极佳的运气和天赋,沈括刻苦努力,却不及苏轼一半速度。
沈括觉得不能同苏轼走一条道,不然永远出不了头。苏轼不支持新党,反对王安石,沈括便投靠王安石,王安石指东他不打西,将新党道路走到底。
虽然政治选择相左,但两人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交往密切,能一起联机打游戏,一起喝茶,一起谈论美人的那种。苏轼对沈括的政治选择并不介意,沈括也是(才怪)。
其实沈括内心很介意的,早就嫉妒死苏轼了好么!但是表面上不表现出来,仍然要为虚假的友情干杯。
有一天两人喝着下午茶,沈括问苏轼:“嘿,老弟,你最近有什么新作品吗?拿过来我瞧瞧!”苏轼的诗词那是一绝,在朋友圈常年五星好评,大家都喜欢摘抄传阅。所以沈括一问,苏轼也没在意,他拿沈括当老铁,就将作品拿出来给沈括看,沈括认真地抄了一遍。抄完以后,沈括回到自己的小黑屋,熬夜通宵,将苏轼诗句里头涉嫌指摘朝政的地方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注释了一遍。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意思是说“陛下知道我笨,不如那些新进的。觉得我老了,所以让我来这里当个小官儿”。却被沈括注释成了“新进,就是巧进,指那些投机取巧获得高升的后生。作者目无君王,指摘皇上眼瞎,用小人而不用贤臣,诽谤朝政”。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沈括给注释成了“龙,指的是皇上,龙在九泉,证明苏轼想让陛下下地狱”。
……
是的,沈括就是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他将自己注释版本的苏轼文章上交皇上。苏轼遭到了塑料兄弟的背叛,经历了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几乎惨死,最后还被贬谪到地方,落了个芝麻大点的官,几乎是同官场生涯说拜拜了。
而沈括,因为举报苏轼受到奖赏,但善恶有报,天道循环,后来沈括因为贪功冒进,在不该筑城的地方修建防御工事,结果被敌军干翻,导致两万军人被杀,死伤民工无数,统一计划也因此搁浅。沈括因此被贬为湖北均州团练副使。团练副使,是不是有些耳熟?苏轼贬去黄州,也做的这个官,所以沈括最后也是落得个芝麻大点的官,几乎同官场生涯说拜拜了。
还有几出可笑的事。
其一,沈括不是对王安石言听计从么?在王安石得势时,沈括巴结他、赞美他。但当王安石被罢相后,沈括却立马转身,诋毁新法,与王安石划清界限,他还向新宰相上书,痛陈新法弊端。好在新宰相是有骨气和正气的,非常鄙视沈括这种做法,便将沈括检举王安石的报告递交给皇帝,皇帝一看:“嘿,这不朝秦暮楚,落井下石吗?”从此沈括不受重用。
王安石后来也知道这事了,当着皇帝的面说:“沈括是小人!”(而且打这以后,王安石再也不喊沈括的名字,喊他都喊“壬人”,就是小人的意思。)
其二,苏轼在被贬谪杭州,修苏堤那会儿,沈括居然觍着脸去苏轼那叙旧。而且去了好些次,每次都恭恭敬敬、礼数周全,试图与苏轼谈笑风生,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苏轼内心只想呵呵。
其三,沈括因为喜欢闹文字狱,出卖恩人,投机取巧,导致他死后都没人愿意给他作墓志铭,可悲可叹!
其实沈括内心活得这么痛苦,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里就可以窥见一丝缘由。(首先申明,《梦溪笔谈》是一部好著作,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和“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
《梦溪笔谈·讥谑》里有这样一段话:
司马相如叙上林诸水曰:丹水、紫渊,灞、浐、泾、渭,“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灏溔潢漾”,“东注太湖。”李善注:“太湖,所谓震泽。”按八水皆入大河,如何得东注震泽?又白乐天《长恨歌》云:“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峨嵋在嘉州,与幸蜀路全无交涉。杜甫《武侯庙柏》诗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乎?防风氏身广九亩,长三丈,姬室亩广六尺,九亩乃五丈四尺,如此防风之身,乃一饼耳。此亦文章之病也。
这话什么意思呢?翻译成大白话如下:
司马相如不严谨,在赋里头说丹水、紫渊、灞水、浐水、泾水、渭水,八条河形态各异,都哗啦啦地流向太湖。唐代李善注释说了,太湖,就是震泽。我就纳闷儿了:八条河其实都流进了黄河,怎么可能往东流向震泽呢!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头说:“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峨眉山在嘉州,唐玄宗根本就没去过!
杜甫也不严谨,在《武侯庙柏》中说:“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我算了一下,四十围差不多是直径七尺,一棵直径七尺的树居然高达两千丈,那得多细,我内心真是想笑了!
还有防风氏的传说,说身体宽九亩,高三丈,按照周朝尺度标准,一亩地宽六尺,九亩就是五丈四尺,防风氏身体宽五丈四尺,高三丈,岂不长得跟大饼一样?
所以说写文章要实事求是,不能乱讲,这都是文人的臭毛病!
司马相如、白居易、杜甫(还要加上传说人物):夸张的修辞手法你懂不懂啊?!类比你懂不懂啊?指代你懂不懂啊?你跟诗词歌赋古代传说较个什么劲?!理科思维攻击文科美文,你才是有毛病!
没有被点名的李白(长舒一口气):还好我只是吃瓜,还好沈括没纠正我“飞流直下不是三千尺,而是一百米”,也没质疑一百米算不上银河。
苏轼到底为什么让人嫉妒?
因为他年轻有为。
多有为呢?
苏轼在黄州做团练副使,是从八品,再往下就是真·九品芝麻官了。但苏轼做翰林学士知制诰时,是三品大员,仅次于宰相。
苏轼的一生,就是少年得志,然后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
他出生在四川眉山,离着京师很远的山沟沟里。当苏轼的老爸苏洵抱着苏轼,享受着周围一片四川话的“恭喜恭喜,喜得麟儿”的道贺时,一定没想到,也猜不到,自己的大儿子是个天才。
苏轼21岁时,和父亲,还有19岁的弟弟苏辙一同出川,上京赶考。当时的主考官兼文坛意见领袖是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两人都有非常出名的诗作。
欧阳修有著名的《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而梅尧臣也有《古意》传世: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欧阳修和梅尧臣,都是诗文改革派,主张诗词要有“锐意”,苏轼的文章一下子就把二位震惊了。
当时策论的考题是欧阳修出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答的卷子令欧阳修惊呆了。
欧阳修拿着卷子,来回踱步,不住地赞叹,这份考卷是他心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但是,欧阳修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他误以为苏轼的卷子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将该卷判为第二。
事后知道卷子是苏轼的,欧阳修肠子都悔青了。
苏轼的卷子里,有这样一段话,“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阳修和梅尧臣都非常叹赏这句话,却不知出处。等苏轼录取了,过来谒谢考官,欧阳修忍不住将心中疑问问出。
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你管他呢!我编的!
欧阳修被这种操作惊呆了,顿时觉得苏轼豪迈无比,有创新精神,这不正是“锐意”么!欧阳修称赞苏轼道:“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看得很准,苏轼之后的确独步北宋文坛几十年。
但当时谁也没有后眼睛,想不了那么多,也想不到那么远,大家只觉着欧阳修一再称赞,这新人苏轼肯定厉害。
再一读文章,哎呀!欧阳修说得不错!
苏轼名动京师,只要一发新文,半个小时内量就10w+,已经成为北宋文坛最有商业价值KOL。但正当苏轼准备大展拳脚时,从四川传来苏母病故的消息,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赶紧回家奔丧。待到丧期满,苏轼回京参加科举,一举考中,“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之后四年一升再升,直到苏洵病死,苏轼和弟弟苏辙扶柩还乡,守孝三年,错过了上升最好时期,再回来时,整个朝廷的风气和风向都变了,这才有了后来的坎坷。
棺材板里躺着的苏洵:“怪我咯?”
当然不怪苏洵,他是个好父亲,也是个好文人,有真才实学,同两儿子一起并称“三苏”。
苏洵年轻时,是挺混的一个人,苏家祖上在唐代时出过一个有名的官,名叫苏味道(而且苏味道还会写点能入眼的诗),做过好些年宰相,所以家人一开始就对苏洵寄予厚望,愿他追寻祖宗足迹,读书考功名。但苏洵偏不,他“少时不好学”,读过书,学习过断句和诗文,但还没学会就放弃了。苏家条件不错,苏洵没有养家任务,所以任侠与壮游,走过了不少地方。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好好读书尽旅游了。
苏洵(摊手):“毕竟世界那么大,我怎能不去看看!”
过了近十年,苏洵玩够了,回到家乡接受长辈安排的相亲,与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结婚。
夫妻俩都很年轻,蜜月一度好几年,苏洵仍没有发奋读书的念头,每天游山玩水。他的长女未满一岁便夭折,这么悲伤的事情,仍未激励苏洵发奋,他还是不读书,只旅游,连苏洵的父亲都看不下去了,却也管不了,只好“纵而不问”。
直到几年后,苏洵的母亲病逝了,苏洵才真正受到刺激和激励(也有可能是母亲临终的祈求和希望)。苏洵开始读书,这时候他已经25岁了,在古代已经是高龄学生。苏洵开始学习的时间太晚,脑子没有十几岁的同学转得快,但就这样,他还不认真,仗着自己聪明,瞧不起同学,觉得读书没有什么难的。第一次乡试,他也是抱着这种态度,自然落第。
就跟我们考完了试,考得不好会难过,会写计划书下决心今后要更用心学习一样。苏洵落第后,将以前的旧稿烧得一干二净,他说:“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可以说是相当后悔了。
27岁的苏洵从《论语》《孟子》这些基础的著作开始读起,每天在书房里从早学到晚,像这样学了六七年,“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公元1036年,苏轼出生,爸比苏洵隔年去京师礼部考取进士,未过录取分数线。
公元1038年,苏洵又举茂才异等不中,灰溜溜地返回家中,继续闭门苦读。
隔年,苏辙出生了,在家里苦读数年的苏洵实在坐不住了,去探望远地做官的哥哥苏涣,沿路玩了一圈,结交朋友,这才缓过劲来。
回家后的苏洵继续苦读,顺道教教苏轼,但仍然没考中功名。
到了公元1056年,苏轼和苏辙都到了能参加高考的年龄,苏洵带着儿子们,三人一起进京参加考试。
隔年,父子三人应试二子同榜及第,轰动京师。苏洵这才感叹:“这一生,值了!没辜负祖宗遗传下来的文学和事业基因。”
苏味道:“啥、啥?我遗传下来的什么?我的习惯性逃避你们怎么没遗传呢?要是有这病,咱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孙子再孙子苏轼能经历那么大波折?!”
苏味道是唐朝赵州栾城(现在的石家庄)人,虽然这个名字听起来十分有味道,但苏味道并不是美食家。他的后裔,吃羊肉吃到腻以至于发明了东坡肉的苏轼,也许算是半个美食家。
苏味道很聪明,9岁就能写文章,算是神童,20岁就中了进士,少年时便和赞皇李峤以文辞著名,并称“苏李”,是当时最热的文坛少年组合。并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这又是另外一个天团。
当时的史部侍郎裴行俭,非常喜爱苏味道的才华,恰逢朝廷征讨突厥,裴行俭就内推苏味道做了管记,主要负责行书令和表启的事。外戚裴居道是左金吾卫将军,寻访才子写谢表,辗转托了关系找到苏味道。苏味道一口应承,道:“好说好说!”他挥笔写成,辞理精密,让人找不出来破绽,文章一时间霸占了当时的热门榜。苏味道因此更出名,裴行俭也把女儿嫁给了他。后来,苏味道有个儿子留在了四川眉山,这才有了“三苏”一脉。
苏洵、苏轼和苏辙:“谢谢祖宗,谢谢这份家族优势基因幸运地遗传给了后代!”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三苏”对这位唐朝栾城的老祖宗一直念念不忘,“三苏”虽然是四川人,却喜欢在文章、诗词、书画上署名“赵郡苏洵”“赵郡苏轼”等。苏辙被朝廷授予“栾城县开国伯”,他给自己的作品集起名叫《栾城集》。苏东坡的墓志铭上写道“苏自栾城,西宅于眉”。
苏味道刚刚入仕时,正赶上武则天当女皇帝,朝廷多酷吏,而且告密、诬告和文字狱横行。酷吏的主要手段和目的,是用各种达到人类想象极限的酷刑来镇压反对武则天的人。
其中最著名的一段典故就是“请君入瓮”。武则天最重用的,同时也是最狠毒的两个酷吏,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两人爱发明各种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正直官员和平民百姓。
有一天,一封告密信“嗖”地飞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合谋谋反。武则天当场拍桌子大怒,唤来来俊臣严查此事。
来俊臣回到家,眯起一双狐狸眼睛就谋算开了。周兴也是个奸狡的老狐狸,单凭一封告密信,肯定无法让他开口交代罪行。(谁在乎这罪行是否真的存在!)可万一查不出结果,上头女皇帝怪罪下来,自个儿也担不起呀!
来俊臣来回踱步,掐着手指算呀想呀,终于想出一条对策。他给周兴发微信:“老铁,快下雪了,来我家吃火锅喝酒呀!我刚进了好些扶桑和牛和澳洲肥牛!”
周兴不知有诈,屁颠屁颠赴宴。两人边喝边聊,周兴喝得有点高了,毕竟来俊臣将酒加热到了60度。来俊臣这时就叹了口气,故意让周兴听到的那种。
周兴:“兄弟叹啥气呀?可是有啥烦心事?”
来俊臣:“唉,不瞒你说,还真有件令我头疼的事。”
周兴:“来,说出来!我来替你解决!”
来俊臣:“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兴哥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求指教指教,话筒都给你准备好了!”来俊臣说着还掏出笔记本和笔,俨然一副要做笔记的样子。
“这还不好办!”周兴得意地端起酒杯,“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这比死了还难受,我就没见过哪个犯人这样还不招供的!”
来俊臣连连点头,称赞姜还是老的辣,然后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之后回头对周兴说:“哥,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陛下命我严查。Very sorry,你自己钻进去还是我扶你进去?”
周兴瞬间就腿软了,心想扶什么扶啊!老奶奶过马路都不扶就服你!周兴双手颤抖,手上的酒杯也拿不住,摔了,一声脆响。
接着又是一声脆响,周兴双膝跪地,连连磕头,鼻涕眼泪全出来了:“我错了,我有罪,我招供!”
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
就在这种恶劣的官场环境下,苏味道磕磕绊绊地晋升着,最终被武则天任命为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咱们知道,唐朝的行政机构是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综理政务(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并为宰相。其中中书、门下二省长官权力最大,机关也最重要。
到了武则天当政,她是出了名的爱改名。首先,“唐”改成了“周”,武周朝。其次,武则天执政20年,换了17个年号,有的三四年一换,有的一年两换。李治没让武则天执政时,年号还很正常,一个永徽用好久。等到二圣临朝,夫妻共治时的年号就有点多了: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武则天自己当皇帝,换的昵称有光宅、垂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一朝权在手,年号看心情!越来越夸张,这都不是问题!
不仅改年号,武则天给自己的称号也改,咱们观摩下这个变化:天后、圣母神皇、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神龙政变,当皇帝后)则天大圣皇帝、(病逝后被打回原形,后来慢慢再加)天后。
例如这个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就相当浮夸了。慈氏就是弥勒佛,越古就是超越古今,金轮圣神就是金轮法王,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就是“慈祥的统治四方的神人”。也不知道是谁给武则天勇气的?梁静茹吗?
应该是权力给她了勇气,和超越常人的自恋和自信。
这么任性爱改名的武则天,自然把三省也改了名,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所以苏味道任职凤阁鸾台平章事,就是中书门下长官,也就是宰相。
哇塞,厉害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然你以为“三苏”为什么怀念苏味道?毕竟是曾经名气最大的一位祖宗嘛!)
苏轼:“哈哈,可惜自我之后,名气最大的就是我啦!”
苏味道三度拜相,一共做了九年。他在处理政务时,善于向皇上陈奏,且由于熟悉典章制度,他上朝言事可以不带奏章,只凭口头禀报,侃侃而谈。记忆力和总结能力还有口才都非常惊人。
可这样的人才,最常说的话却是“你们说得都对”!
苏味道:“你们说得都对!他们说得都对!大家说得都有道理,都对!”
强权当政,稍不留意,话就会被人曲解,打小报告。在这种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和极其小心的环境下,苏味道害病了,是一种精神病,叫“习惯性逃避”。
苏味道不敢得罪甲方,也不敢得罪乙方,甚至连丙方都不敢得罪。一遇到需要他处理的事,他就打台球,踢皮球。他常对人说:“做官处理事情,不要那么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地表示自己的意见。否则,一旦出现差错,必然后悔,而且还会留下遭受处分和被谴责的后患。凡事只要模棱两可就行了。”因此,人送外号“模棱宰相”。“模棱两可”这个成语,便是自苏味道得来。
“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旧唐书·苏味道传》)
苏味道的习惯性逃避甚至体现在他的文学修养上。
文学修养还能圆滑?
没错。
苏味道的诗多是五律应制之作(虽然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什么叫应制?就是由皇帝下诏命而作文赋诗的一种活动,主要功能在于娱帝王、颂升平、美风俗。
所以苏味道的诗浮艳雍容,几乎都是给皇帝说好话。例如下面这首《初春行宫侍宴应制(得天字)》:
温液吐涓涓,跳波急应弦。簪裾承睿赏,花柳发韶年。
圣酒千钟洽,宸章七曜悬。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
就算是苏味道最出名的,非应制诗的《正月十五夜》,也被说是“丰肌靡骨,无复陈隋”。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成语“火树银花”,便是由这句“火树银花合”得来。
公元695年,苏味道和另外一位张姓同事一起下狱。
可想而知,两人该有多害怕!
张姓同事(张锡):“我可不怕!行得正坐得直!”
张姓同事入狱后,从容自如,吃吃喝喝睡睡,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而感到害怕的苏味道则席地而坐,很少进食,终日惴惴不安。
武则天通过监视器看见牢里的情况,便将张锡流放到岭南(咱们之前提过的偏远之地,就比砍头轻一等的罪),将苏味道降职为集州刺史,没过几年,重新召回苏味道,任命他做天官侍郎。
兴许武则天觉得,比起那些硬脖子铜豌豆,会怕她的人才更好掌控吧!
苏味道虽然能力了得,才华横溢,却因为一味阿谀,圆滑于君臣之间,屈从附和,因此担任宰相数年,却不能在朝廷政务上有所建树。
这样做,苏味道后悔吗?
他应该是不后悔的,毕竟模棱两可才是最重要的。
历史没有重复,哪怕是父子也可能拥有相反迥异的性格,更何况祖宗和后裔。苏味道的后裔苏轼,在官场上有一说一,直言进谏,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天子,苏轼都上书直言朝政之弊,对四位皇帝都进行尖锐的批评,不容于新党,也不容于旧党,落得人生逆旅,不系之舟。
隔着千年,苏家二人对话。耳畔响起了滂沱雨声,穿林打竹,但二人的声音却不受影响,异常清晰。
苏味道问苏轼:“你后悔吗?”
竹杖芒鞋的苏轼一身是泥,含笑回答道:“我和你一样,也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