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楷模(1/1)
李膺非常有声望,当时的人以能和他见上一面为荣。
李膺是颍川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人,出身在一个官僚之家,可是他却没有官宦人家常见的长袖善舞的本事,为人非常不善于应酬,也不轻易和别人来往,性格正直,很讲原则。
东汉后期,宦官掌握了朝廷大权,他们专断独行,扰乱朝纲,胡作非为,结果导致黎民饱受痛苦,百姓民不聊生。李膺是一个从小就有远大志向的人,从自己步入官场之日起,他就把同宦官作斗争、保卫汉家皇室的威严,作为自己一生的神圣使命。
在李膺担任司隶校尉期间,朝中有个权势很大的宦官,名叫张让。他的弟弟名叫张朔,借着哥哥的光当上了县令。这个张朔在地方上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做尽了坏事。但是因为他哥哥在朝中的权势太大,从来没有人敢去管他。就是级别比他高的官员见到了他,都是恭恭敬敬的,生怕说错了话。李膺却不管这一套,从他上任伊始,就准备要惩治张朔。张朔听说后,吓得魂飞魄散,马上弃官而逃了。他逃回京城,躲到哥哥张让的宅子里。李膺得知后,立即亲自来到张让府上,不顾张让的请求,毫不留情地逮捕了张朔。经过严格审理,确认罪名属实,立即就宣布将张朔处以死刑。
作威作福惯了的张让怎么也想不到有人敢拿自己的弟弟开刀。他连忙赶到宫中,向汉桓帝告状,说了李膺很多坏话。汉桓帝听了,信以为真,十分生气,立即宣李膺进宫觐见。汉桓帝指责李膺,怪他没有在请示自己前就随便处斩了张朔。可是李膺却理直气壮地回答道:“陛下,以前晋文公在周天子身边捉住了陈公就立即处决,当时也没有事先请示周天子,而周天子也没有说他有什么不对。如今张朔犯了重罪逃回京城,微臣只是依法办事将他处死,本来就用不着请示陛下啊。”
李膺
汉桓帝听了李膺所说,想想也觉得有道理,何况自己也挑不出他什么毛病。汉桓帝心想:是啊,本来处死这样一个罪犯就是无需请示皇帝的,只不过这个罪犯是张让的弟弟,才显得与众不同罢了。想到这里,汉桓帝心里都明自了,但他还是坚持对李膺说:“你刚上任没几天,还没了解全部情况,不该那么快就处死犯人的。”
李膺发现汉桓帝在故意找自己的毛病,就说:“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做司寇,上任七天,即斩了少正卯。微臣到今日,已经上任十天了,一直担心因为自己办事不力而有负皇恩,想不到陛下却嫌微臣办事太快而不高兴。臣自知难逃一死,但希望陛下能让臣再担任五天这司隶校尉,让臣杀了那些罪大恶极的人之后,臣死而无憾。”
汉桓帝见李膺这么说,知道自己再也挑不出他的什么错了。于是挥挥手让李膺出宫去了。等李膺走远后,汉桓帝才扭过头来,对张让说:“这件事看来也只能怪你弟弟,他为什么要去找李膺的不自在呢?”
李膺处斩张朔之后,宦官们的气焰不再那么嚣张了。有些自己知道已经犯下滔天大罪的宦官,更是连宫门都不敢出,生怕被李膺揪住把柄。
汉桓帝见身边这些平日里天天到外面去惹是生非的宦官突然间都变得老实起来,不禁觉得很纳闷,大惑不解。于是就问身旁的宦官们,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安静?宦官们回答说,外面大街上有老虎啊,还是躲着点儿好啊!
正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发生了宦官反对清议的“党锢之祸”,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置李膺于死地,他们恨死李膺了,忌惮了好久后,终于可以报复他了。李膺被捕后,深知自己得罪了宦官,难逃一死,于是坚决不肯向那些破坏国家、作恶多端的宦官们屈服,最终还是被害死了。
李膺不畏权势,敢于向专权跋扈的宦官们挑战,再加上他优秀的个人品德,所以被天下的读书人称为“天下楷模”。在当时东汉末期特殊的政治环境下,他的所作所为,是无愧于“天下楷模”的称号的,他也一直受到后世人的敬仰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