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曹操多阳谋 > 第十五章 身后谜团

第十五章 身后谜团(1/1)

宁患绝症,绝不受人摆布

曹操是怎么死的?病死的。什么病?据说曹操有很严重的头风病,头老是痛,就请汉末三国最著名的神医华佗给他治疗。

华佗看了以后,说:“你这病,吃药吃不好,只能解一时之痛苦,治标不治本。你要是想根治的话,我倒是有一个治疗方案。”

曹操问:“你的治疗方案是怎样的?”华佗说:“要做一个开颅手术。你先喝一碗我发明的麻沸散,喝完以后就麻醉过去,不省人事。那我就拿一把锋利的斧头,把你的脑袋给劈开,把病根子给取出来,然后再给你缝合,你的病就好了。”

曹操一听,根本不相信:“以我们东汉末年的医疗水平,你根本不具备做开颅手术的条件。所以你这不是来治我的病,你这是来要我的命。”

曹操认定华佗要谋害自己,就把他丢进了大牢。没几天,华佗在监狱中非正常死亡。华佗死了以后,曹操的病就真的成了绝症,天底下没有第二个医生能治。所以没过多久,曹操也病发身亡。

这是《三国演义》讲的故事。我小时候读《三国演义》读到这里,也觉得华佗的治疗方案太可怕了,不要说曹操生性多疑,换了我,我也不干。你要拿一把斧子把人家的脑袋给劈开,徒手取病根子,哪有这种事情?所以觉得华佗恐怕是真要谋害曹操。后来读到史书,才知道这个故事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那么,《三国演义》在这个问题上有哪些虚构,华佗之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华佗,是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人,和曹操是老乡,都是今天安徽亳州人氏。华佗是中国历史上名气最大的医生之一。中国人夸一个医生,说他医术高超,往往会说“华佗再世”。华佗对中国医学乃至于世界医学,做出了两大杰出贡献。

第一,发明“麻沸散”。

麻沸散,可能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麻醉药。当时的西方就没有麻醉药,西方的医生要给病人做大型外科手术,通常只有两个办法:第一,给病人灌酒,灌得不省人事,就可以做手术了。病人酒醒了,手术也做完了。第二,拿一把锤子,冷不丁把病人敲晕。趁病人昏迷不醒,做手术。这两种做法,技术含量非常低,死亡率很高。而华佗发明麻沸散之后,做大型外科手术,病人的痛苦就可以大大减轻。麻沸散,是病人的一大福音。

第二,创造“五禽戏”。

所谓五禽戏,是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鹤)五种动物的形态和动作,改良的一种健身方法,在古代叫作“导引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医疗保健体操,可以起到强身健体、舒筋活血、延年益寿的功效。

说句题外话,《晋书》说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以此说明此人阴狠残贼,有篡位的野心。实际上,“鹰视”和“狼顾”在汉代典籍中的寓意,应该是五禽戏的两个高难度动作。西汉《淮南子》记载:当时的养生体操,有一个重要动作是“鸱视虎顾”。“鸱”,就是猫头鹰。曹丕《典论》也说:曹操请了一位气功大师,名叫甘始,教大家导引术。那些久坐办公室的人,都学着“鸱视狼顾,呼吸吐纳”。这种“鸱视狼顾”的导引术,恐怕与五禽戏是一个系列的。甘始来的时候,司马懿已经是曹操幕府中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当时风气的影响下,坚持常年练习,恐怕也在情理之中。到了唐代人编《晋书》的时候,已经不理解“鹰视狼顾”的原始含义,就将之作为恶毒的面相来理解了。

华佗在当时是一个游医,没有固定的行医场所,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华佗的事迹越传越神,最后传到了曹操的耳中。曹操患有严重的头风病,经常发作,严重的时候会目眩耳鸣。

曹操的头风病,到底是个什么病?一般的说法,是偏头痛。但是也有医学专家说:偏头痛没这么严重,不致命。而后来曹操正是头风病越来越严重,最后病发身亡。由此可见,曹操的头风病很有可能是脑瘤,又或者是高血压引起的头痛。这是医学史的问题,今天已经弄不清楚了。总之,曹操的头风病给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所以曹操请了一大批名医、气功大师、养生专家在他的身边。华佗就是其中之一。华佗用的是针灸疗法,头痛了,扎几针,立马见效。

曹操很高兴,觉得有华佗在身边,特别方便。曹操对他说:“你要不就留下来,专门给我治病吧。我保障你的衣食住行,保证你的荣华富贵。”但是华佗不愿意。华佗觉得:我学了这一身医术,正是要悬壶济世、造福苍生,岂能专门守着你曹操一个人,做你的私人医生?

所以,华佗对曹操说:“你的头痛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是个慢性病,只能慢慢地疗养。而我呢,正好家里来了一封信,催我回家一趟。你看我是否可以请个假?”曹操说:“可以,你早去早回吧。”华佗就走了。

没想到华佗这一走,没再回来。曹操派人来问:“你什么时候回来给我看病?”华佗找了个借口,说:“我老婆也病了。曹大人,您再亲也亲不过我老婆吧?我得在家给我老婆看病,等我把她治好了再说吧。”

曹操催了好几次,华佗都用这个借口。曹操就火了,派人下去检查,看他老婆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如果是真的,发放慰问品,继续放假;如果是假的,就抓起来。结果来人一看,假的,就把华佗给抓了起来,判处死刑。

当时曹操身边的人都劝他,说:“华佗毕竟医术高超,你的病只有他能治。你要是杀了华佗,可就没人给你治病了,这怎么办呢?”

曹操说这不怕,他提出两点理由。

第一,“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天底下难道就找不出第二个华佗来了吗?我就不信只有华佗一个人能治我的病。我把他杀了,再找一个就是。但是,事实证明,天底下还真就只有华佗一个人能够治曹操这个病。曹操杀华佗,考虑不够周详,太冒失、太冲动了。这里可以用另一件事作为对比。《世说新语》记载:曹操养了一个歌伎。这个歌伎,唱歌最好听,但是脾气非常恶劣。曹操忍无可忍,多次想要把她杀了,但又怕杀了以后再也听不到如此美妙的歌声。怎么办呢?曹操搞了一次海选,召集许多歌伎,比拼唱功。最后,果然被他找到一个歌伎,唱功也非常了得,脾气又好。曹操就把原来那个坏脾气的歌伎杀了。曹操在杀华佗的时候,没有像选歌伎那样事先做个海选,过于冲动。

第二,怕受华佗的要挟。

曹操认为,华佗有能力根治头风病,但是华佗故意拖着,不肯根治。这是医生常用的小伎俩。华佗是想让自己从此以后对他产生一种依赖感,从而控制自己,可能是想讹钱,又或者是想控制自己的精神。曹操最怕受制于人,他觉得:我总不能为了治个病,受制于一个医生吧?那宁可这病我不治好了,也不能受制于人。所以曹操就狠下心来,把华佗给杀了。

这是公元208年,火烧赤壁之前的事情。这一年爆发了一场大瘟疫,曹操的小儿子曹冲也染上瘟疫,病死。直到这时,曹操才后悔万分。他感叹道:“我要是没杀华佗,曹冲就可以保住性命了!”但是,世界上哪里有后悔药可吃?

所以《三国演义》在这个问题上的第一个虚构,就是让华佗多活了十几年。其实,曹操不是死到临头,疼得不行,临时抱佛脚才找的华佗。历史上,曹操死的时候,华佗已经死了十二年了。

《三国演义》的第二个虚构,就是虚构了一个非常吓人的治疗方案。历史上,华佗并没有那么心急,觉得吃药太慢,我等不及了,我要赤膊上阵,直接拿斧头把你脑袋劈开,徒手取病根!华佗并不是这样脾气暴躁的恐怖医生。恰恰相反,华佗主张采用一个长期的、慢慢疗养的保守治疗方案,心急的反而是曹操。

讲到这里,华佗之死仍有疑点。难道曹操仅仅凭借自己对医生的不信任,就痛下杀手?华佗罪不至死,曹操为何要杀死他呢?除了曹操残忍、偏激的性格原因,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推理《血字的研究》中,福尔摩斯说:“犯罪行为都有它非常类似的地方。如果你对一千个案子的详情细节都能了如指掌,而对第一千零一件案子竟不能解释的话,那才是怪事哩。”

司马懿装病不肯出山,曹操第一次派人监督,第二次派人捉拿。阮瑀逃进山里,不肯做官,曹操直接派人放火烧山,威胁其性命。曹操的雷霆手段,都是厉行“名法之治”的体现,都是“课其不如法者罪责之”,严格执法,不允许任何人对政府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明白了前两个案件,那么第三起案件——华佗之死,也就很好理解了。在曹操眼中,华佗和汉末那些名士一样,也是故作清高、自抬身价,想骗取我更好的待遇、更高的官职,想让我礼贤下士、登门拜访。我曹操才不会买这个账,才不会去你的破茅庐!曹操只会派人依法检查,看你说的是真话还是谎话。

这就是名法之治。东汉末年,因为政府软弱,所以行政失灵,政府说的话没人听,很多事情都干不成。曹操的名法之治,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允许隐士的存在,不允许不合作者的存在。君主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谁不听我的,我就杀谁。华佗之死,就是名法之治下的一个悲剧。

华佗死了以后,曹操的头风病就再也没人能治了。到了公元220年,终于一病不起。曹操去世,时年六十六岁。

曹操之死,给人们留下了最后一道谜题:曹操墓究竟在哪里?

《三国志》记载:曹操去世后,葬在了邺城,他的陵墓被称作“高陵”。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曹操墓却如同人间蒸发,丝毫不见了踪影。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于是造了七十二个假的墓穴,试图以假乱真。那么,“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到底是真是假?从曹操临终留下的遗嘱中,我们又能否探寻到曹操墓的真相呢?

曹操墓位置揭秘

关于曹操墓,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说法——“七十二疑冢”。冢,就是坟墓。据说,曹操知道自己一生罪孽深重,怕死了以后被人挖坟掘墓,所以在遗嘱中要求造七十二疑冢,也就是除了真的坟墓,另造七十一座假的坟墓,以假乱真,迷惑盗墓贼,让他们不知道哪一座是真正的坟墓。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七十二疑冢”的传说。

此外,关于曹操墓的传说,历史上还有很多。清代志怪《聊斋志异》,就记录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故事。

清代,在许昌城外有条大河,河水汹涌。河边有个悬崖,靠近悬崖之处,水呈幽黑之色。有一年夏天,有个男子下河游泳,游近悬崖边,突然没入水中。岸上的人只听到“咔咔”的声响,河水变得鲜红,残断的手脚都浮上来了。岸边人大惊失色,派了个水性好的下去看。结果又是“咔咔”几声响,下去的人也被碎尸。众人赶紧报官。县官得知此事,率人来到现场,截断河流,抽干河水,发现悬崖下露出一个洞穴。洞口装着转轮,轮扇像刀刃一样锋利。湍急的水流一冲,轮扇就会飞速旋转。刚才那两个游泳者,就是被这个轮扇给碎尸的。县官下令:捣毁轮扇,进入洞穴。洞穴深处,竖着一块石碑,碑文都是用汉代的文字书写。找懂的人一读,才知道:这个洞穴竟然是曹操的墓!众人冲进墓中,砸烂棺材,把曹操的尸骨拆碎抛弃,尽取陪葬的金银财宝而去。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感叹:人们都说曹操狡诈,死了还要设“七十二疑冢”迷惑后人。哪里料得到,曹操真正的墓还在七十二疑冢之外啊。

那么,七十二疑冢的说法,究竟是历史事实,还是民间传说?

推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福尔摩斯有云:“负责调查工作的人需要的是事实,而不是传说和谣言。”曹操墓的问题,也是如此。传闻、,只是故布疑云、骇人耳目,史料才是调查所需的证据。

曹操死前一年,可能预感到死亡即将来临,曾提前安排后事,史称“终令”;临死之前,又专门留了一份遗嘱,史称“遗令”。两份遗嘱,都记录在《三国志·武帝纪》中。关于自己的坟墓,曹操是这么说的:

“敛以时服”,我平时穿什么衣服,死了还穿什么衣服,没必要专门定做一套寿衣,浪费。

“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坟墓的选址,在邺城西边的高土坡上。邺城,位于今天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和河南省安阳市北郊一带,曾经是袁绍的大本营,后来曹操的魏国首都也选在了这里。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地方官,治理邺城功劳很大,当地百姓专门给他建了祠堂。曹操说:我的坟墓不能孤零零的,我要挨着西门豹的祠堂,跟他做个伴儿。

“无藏金玉珠宝”,金银宝贝一概免了。还有一句话,叫“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汉代皇帝、诸侯的陵墓,都要耗费数年之功,堆土成山,这叫“封”。曹操认为:没有必要专门堆一个高高的坟头,太耗费人力了。西冈的地势本来就高,是一个天然的高坡,把我埋在其中即可。也不要在坟前竖立墓碑,一切纯天然,低碳环保。

为什么曹操一辈子风风光光,最后却既不要陪葬品,也不要墓碑坟头,死得如此低调?

有人揣测:因为曹操特别害怕被人盗墓。为什么呢?因为曹操年轻的时候就曾经做过盗墓的事情。

曹操做过盗墓贼,这倒是有史料依据的。史书记载:曹操早年间刚刚拉起一支军队,手头没什么钱,不能够维持军队的运转。所以曹操就在军中设了两个官职,一个叫“发丘中郎将”,一个叫“摸金校尉”(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发丘”,就是挖开别人的坟墓;“摸金”,就是从坟墓里面偷取陪葬品,拿到市场上变卖,换成钱,维持军队的运转。民间传说,曹操是盗墓这一行的祖师爷。盗人之墓者,人亦盗其墓。曹操当然也怕自己死后被别人盗墓,所以就不要陪葬品,一切从简。

是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

曹操不是临死才突发奇想,突然之间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挖过别人的墓,害怕被人报复,才要求薄葬。

事实上,曹操早在公元205年,也就是死前十五年,就已经颁布了一道法令。这道法令有两项内容:第一,严禁厚葬,提倡薄葬;第二,严禁立碑。不允许立各种形式的纪念碑,当然也包括墓碑。(《宋书·礼志二》:“魏武帝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

曹操为什么禁止厚葬?这是出于勤俭节约的考虑。

东汉末年,战乱连年,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老百姓生活贫困。同时,贫富分化悬殊,富人过着骄奢淫逸、难以想象的生活。东汉末年的《潜夫论》记载:当时的一些富翁花了大价钱,从江南购买了一整根非常名贵的顶级楠木,又雇了很多民夫,用好几个月的时间,将这根巨大的楠木从深山老林之中,千里迢迢运送到首都洛阳。再在洛阳城遍邀能工巧匠,在这块楠木上精雕细刻好几个月,花费上千万的工钱。做成什么呢?做成一口棺材。

做一口棺材要花费这么多的人力物力,陪葬品就更不用说了。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重大的悬案,叫作“黄金消失之谜”。东汉以前,赏赐黄金,一般都是几百斤、几千斤地赏赐;魏晋以后,只能几十两、一百两地赏赐。如此巨大的黄金,为何消失了呢?一个主流的看法,就是东汉人带到墓穴中去了。东汉末年那种骄奢淫逸的风气,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曹操就不允许厚葬,专门下了一道薄葬令:把钱留在地面上让活人花,严禁把钱带到地底下去浪费。

那么,为什么也不允许立碑呢?前文说过,东汉末年的儒家士大夫好名,喜欢互相吹捧,往往名过其实。而当时的立碑,往往就是写墓志铭,这是儒家士大夫用来歌功颂德、互相吹捧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汉末大文学家蔡邕就曾说:“我给那么多人写了墓志铭,只有一次问心无愧,其他多是歌功颂德。”

曹操厉行名法之治,最反感名过其实,而要求名实相符。但墓志铭名实相符,还怎么写呢?死者为尊,怎么能在墓志铭中写死者的缺点呢?所以干脆严禁立碑。

汉碑,在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留到今天的也很多。但是三国两晋时期,没有多少石碑留下来,而且墓志铭往往从坟墓之外转入墓穴之中,就是曹操禁碑令起的作用。

从曹操的遗嘱中,可以读出两个信息。

第一,曹操墓的位置,在当时是非常明确的,就在邺城西边的高土坡上,挨着西门豹的祠堂,没有什么疑问。曹操没有要刻意隐瞒的意思,更没有假造什么七十二疑冢。他还在遗嘱中明确交代:“你们想念我了,就可以登上铜雀台,向西遥望我的陵墓。”(“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可见,当时邺城内的高处,就可以看到曹操墓,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第二,曹操要求薄葬,不是突发奇想,也不是害怕别人盗墓,而是依法薄葬,严格遵守他生前立下的法律,把他的法治精神贯彻到死。

但是,曹操薄葬的做法,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虽然史书记载非常明确,但毕竟很少有人愿意读书。人们总是一厢情愿凭借自己的感性认识,觉得你曹操作为一代奸雄,生前富有天下,为什么死到临头造个坟墓却这么低调,这么鬼鬼祟祟的呢?联系到你活着的时候那么狡猾,作恶多端,那么只有一个解释——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的墓在哪儿,你怕被别人盗墓!这是后来人毫无根据的猜测。

再加上曹操墓本来就造得比较隐蔽,没有坟头、没有墓碑。在魏晋时代,还可以登临眺望。但是时间一长,到了唐宋之间的时候,就真的找不着了。唐初,唐太宗还亲自去吊祭过曹操墓,当时还知道具体位置。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长期控制在藩镇手中,形成割据势力,往来不便。尤其到了宋代,曹操墓的故地先后被辽、金等民族政权所占据。割据政权之外的南方人,只知道大概就在那一片。但是那一片又有很多坟墓,搞不清楚具体是哪一个,所以人们添油加醋,加上民间的自由想象,到了宋朝就有了“七十二疑冢”的说法。

宋朝有个诗人,写了一首诗,我换个题目,叫作《曹操墓挖掘指南》,是这么说的:

人言疑冢我不疑, 我有一法君未知。 尽发疑冢七十二, 必有一冢藏君尸。

大意是说:大家都说曹操的疑冢太多了,不知道哪一个是真的。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找到真墓。只要把曹操的七十二个疑冢全都给挖一遍,总有一个坟墓藏着他的尸体。

这得跟曹操有多大的仇,才能想出这么损的招!但实际上,他就算真的把这七十二疑冢全都给挖掘一遍,我敢保证他也找不到曹操的尸体。因为所谓的七十二疑冢,根据今天考古学家的发掘,是北朝贵族的大型墓葬群,跟曹操没有半点关系。

有趣的是,2009年年底,河南省文物局公布:曹操墓在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这个曹操墓究竟是真是假,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曹操在其死后近一千八百年,再次登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吸引了全中国的目光。

这座“曹操墓”,是东汉晚期的墓葬,规格呈现为诸侯王的级别,从地理位置和薄葬风格来看,都符合曹操遗嘱的说法。墓中有一具六十岁左右的老年男性尸骨,推测可能是曹操。

最过硬的证据,是墓中发现了刻有“魏武王”三字的铭牌七块。曹操死时,仍是王爵,称“魏武王”是比较合理的。曹丕称帝,才追谥“魏武帝”。东汉晚期墓葬,有资格称“魏武王”的,恐怕只有曹操一人。而七块铭牌出现在墓穴中,恐怕也大致可以排除曹操赏赐给他人的可能性。这些铭牌,有的是“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也就是曹操用来和老虎格斗的武器,令人联想到他早年刺杀张让使用的手戟。有的是“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是一块中间凹陷的颈部按摩器,令人联想到曹操的头风病,可能是由颈椎病导致的头部供血不足引起。将“慰项石”赏赐手下,似乎也不大可能。由此来看,这座坟墓是曹操墓的可能性很高。

但引起争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该墓自2005年以来,经过多次盗掘,直到2008年才由河南省考古队抢救性发掘。其中很多文物,都是事后追还,而非墓中出土。究竟是否出自本墓,以及有无伪造可能,都需要打一个问号。

第二,曹操墓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可能给当地政府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收益。在整个考古工作过程中,当地政府以巨大的力度支持发掘,因此人们怀疑政府对学术的介入程度。

第三,曹操墓的认定,是在考古发掘的田野工作尚未完全结束之时,就已经发出,显得操之过急,不能不令人怀疑其严谨性。

“曹操墓”发掘事件,是互联网时代的一次公共事件。以前由少数专家和地方政府的考古工作,第一次直接曝光于网络上,经受网民的苛刻考验。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无论政府还是专家,都缺乏应对媒体与公众的经验。到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汉墓的发掘,全程井然有序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专家与网民良性互动,共同完成了一次公众考古的实践。对比“曹操墓”发掘的混乱与冲突,中国的考古学显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顽皮而诡谲的曹操,在其死后一千八百多年,仍然以他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中国的现实。

曹操一生文韬武略,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少有的政治家、军事奇才和诗人。他剿灭了北方群雄,统一了北方中国。而他积蓄的力量,在其身后也最终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极富戏剧性的三国争雄时代,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可是,在曹操身后的漫长岁月里,他却逐渐演变为世人眼中残忍冷酷的乱世奸雄,一个阴险狡诈、千夫所指的超级奸臣。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曹操的大白脸形象,与其他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成为古今奇观。那么,为什么同一个曹操,在后世人心中却形象各异?在他众多的形象之中,究竟哪一个才是他最为真实的面孔呢?

曹操的七十二张面孔

曹操墓有七十二疑冢,是假的;曹操有七十二张假面孔,倒是真的。

曹操死了一千八百年,他的形象却变得越来越复杂。有人说他是小人,有人说他是圣人,有人说他是卑鄙的圣人;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有人说他是可爱的奸雄。

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个问题,这么多张各不相同的面孔之中,究竟哪一张才是曹操的真面目呢?

其实,曹操的七十二张假面孔和七十二疑冢,道理是完全一样的。曹操墓在哪里,史书有明确的记载;曹操的真面目如何,历史也有记载。虽然这个记载不可避免地夹杂着历史记录者的主观情感和不自觉的加工,但是基本形象是很明确的,没有太大分歧。我们要想知道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他的真面目究竟如何,只需要把《三国志·武帝纪》找出来读一遍,就明确了。

所以,关键在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曹操会有这么多错综复杂,甚至截然不同的形象呢?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浮士德》)相对于历史上那个丰富多彩的曹操来讲,后人对他的一切概括、一切评价,也都显得片面、单调,黯然失色。

历史长河,逝者如斯,不变的是人性。我们在对曹操进行评价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这样一个前提:曹操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在历史上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活生生的人。他和我们一样,也曾经有过调皮捣蛋的童年,有过充满理想的少年,有过彷徨迷茫的青年,有过拼搏奋斗的壮年,有过圆滑世故的中老年。

在曹操的身上,人性的善与恶纠缠交错,无法进行简单的分割。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如果我们用一个词语进行简单的概括,那么你说他是好人也好,坏人也罢,英雄也好,奸雄也罢,都如同盲人摸象,各执一端,有人摸到的是耳朵,有人摸到的是鼻子,有人摸到的是腿,唯独不是大象,唯独不是曹操。

古希腊哲学家克塞诺芬尼有云:“决定一切的,只是姿态。”曹操长什么样,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观察者所采取的姿态。

为什么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就有人夸他是圣人周公,有人骂他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立场不同。站在曹操这一边的人,就夸他是周公;站在他对立面的敌人,就骂他是汉贼。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越是像东晋、南宋这样割据一方的小朝廷,对曹操骂得就越凶呢?政治需要。割据一方的小朝廷,在心理上往往把自己代入同样割据一方、相对弱势的刘备和孙权,反过来就转化为了对曹操的仇恨。

为什么在古人的眼里,曹操是道德败坏,是“乱世之奸雄”;而在现代人眼里,往往有人认为他个性解放、真诚不做作,是“可爱的奸雄”呢?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反感高大全的、虚假的“伟人”形象,反过来就转化成了对曹操这样一个有个性、有小缺点的历史人物的喜爱。

决定一切的,都是我们自己所采取的姿态。

所以,为什么一个已经死了一千八百多年的古人,直到今天还被我们津津乐道?为什么我们说曹操是中国人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曹操就像一面镜子,摆在那里,我们眼睛里看见的是曹操,照见的却是我们自己;我们所陌生的,是历史上曾经真实存在的,那个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曹操;而熟悉的,则是从曹操身上折射回来的、你我都有的人性之光。

郭论明朝大历史南明史(全二册)我真不想出生啊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0这是一本你最想看的娱乐文史记故事论语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