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帝国盛极而衰(1/1)
从1689年开始,英法为争夺政治优势、商业和殖民霸权而展开了长期的斗争,但无论是奥格斯堡同盟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还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都没有决出最终的结果。18世纪下半叶,随着工业革命的逐步展开,英国对市场、原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殖民地的渴望也变得更为迫切;而法国也仍旧将追求欧洲霸权、维护海外贸易及殖民地统治作为主要目标,因此英法争夺殖民霸权的战争不可避免,鹿死谁手,将由一场大战来决定,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正是双方海外利益争夺战的总爆发。
到18世纪中期,英帝国已形成相当规模。表面上看,英帝国是由一些商人和定居者建立起来的,实际上,在英帝国扩张的背后,是一个重商主义的民族国家在支撑。当英国殖民者发现自己的利益受到法国威胁时,他们竭力驱逐法国人,为此总是要向英国政府寻求援助,而政府也总是如其所愿。
在印度,英法殖民者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亚琛和约》签订后,法国对归还马德拉斯一直耿耿于怀,杜布雷为了维护法国在印度的地位,开始介入印度政治。他很快与海德拉巴的统治者建立联盟,并帮助昌达·萨希卜(da Sahib)成为卡尔纳迪克的行政长官,从而阻断英国从马德拉斯向内陆发展的通道。英国东印度公司不甘示弱,与法国展开激烈争夺,但1749年英国只有3000人在印度,势力并不强,所以当东印度公司把自己的人选安插到卡尔纳迪克后,法国人迅速把他驱逐了出去。东印度公司于是派出年仅25岁的克莱武带领500人的军队到卡尔纳迪克的都城阿尔科特,克莱武不仅成功地奇袭了阿尔科特,而且率军驻守50天之久。第二年,英国人获得了卡尔纳迪克的统治权。
在西印度群岛,英法角逐主要表现在商业上。《亚琛和约》签订后,加勒比地区的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法国加强了与西班牙的合作,在和约宣布中立的四个岛中,法国实际上占了优势。1750年的英西商约解决了海上争端,但没有解决贸易问题。老牌殖民者西班牙在这个地区有传统优势,法西合作之后,英国的形势更加不利。
直到18世纪中叶,北美的英国殖民者还很少向内陆地区推进,但弗吉尼亚的乔治·华盛顿(Gee Washington)很快发现,获取西部土地并销售给未来的定居者,将大有利可图,这一发现引起了殖民者的广泛兴趣。但向西部殖民,将不可避免地与印第安人及法国人发生冲突,1749年弗吉尼亚殖民当局成立“俄亥俄公司”(Ohio pany),向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俄亥俄河流域进行殖民,而同一时期法国的加拿大殖民当局也向俄亥俄河流域渗透,占领了许多土地,阻挡英国殖民者向西发展。1753年,加拿大殖民总督杜肯(Duquesne)宣布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为法国所有,并在俄亥俄河上游以自己的名字建立杜肯堡(即现在的匹兹堡)。对此,英国弗吉尼亚殖民当局令俄亥俄公司派人抵挡,强占了俄亥俄河以南和摩农加希拉河、堪那华河之间印第安人的大片土地,由是双方在俄亥俄河流域形成尖锐对抗。在1754年召开的奥尔巴尼会议上,本杰明·富兰克林提出在英属殖民地建立政治联盟的想法,但由于费用问题该提议未获成功。
法国殖民地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国君主直接支持的,魁北克、尚布利(Chambly)、圣吉恩(St Jean)、蒙特利尔、弗龙特纳克、尼亚加拉(Niagara)等堡垒都由法国王室出资帮助,新法兰西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法国。许多英国人认为新法兰西对英国的威胁非常真实,他们希望英国政府认真处理来自法国的威胁。
这样就出现了新斯科舍问题。《亚琛和约》议定把被英国占领的新斯科舍退还给法国,但英国在其后的时间里一直想重新占领它。1749年,英国殖民当局不顾法国人反对,向新斯科舍地区殖民,这些殖民者到新斯科舍后,与原先的法国殖民者产生尖锐冲突。法国殖民者以路易斯堡为据点,英国殖民者则建立哈利法克斯堡进行对抗。英国殖民政府还迫使受其统治的阿卡迪亚人向英王宣誓效忠,否则就把他们驱逐到路易斯安那。1754年,英国更是设立了北美总指挥一职,由爱德华·布雷多克(Edward Braddock)出任指挥官。布雷多克迅速集结一支军队向杜肯堡方向挺进,但他的军队遭到法国人与印第安人联盟的伏击,他本人也在冲突中丧命。在欧洲,英国开始封锁法国的布雷斯特港,英法战争已难以避免,剩下的问题只是各自寻找自己的盟友。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欧洲外交出现戏剧性变化,法国与奥地利本是世仇,但普鲁士夺取西里西亚后,奥普矛盾上升,法奥开始走近。英国一直是支持奥地利的,因为奥地利对保护乔治国王的汉诺威领地很有帮助,对遏制法国霸权也有重要意义。1754年,当英法争夺北美殖民地的冲突上升为战争时,英国根据英奥盟约,要求奥地利在欧洲进攻法国。但奥地利认为自己的主要敌人是普鲁士,不愿意破坏正在改善的法奥关系,因而拒绝了英国的要求,英奥联盟实际上解体了。老皮特认为可以选择与普鲁士结盟:“如果没有持久的和平,那么,英国和欧洲则势难生存;而如果没有普鲁士的介入,那么,目前的联盟则无力保持和平。”而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为推进其德意志政策,也决定向英国靠拢。1756年1月16日普鲁士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协定》,确定:双方共同维持德意志境内的和平,以武力反对任何破坏德国领土完整的国家。法国本来就对普鲁士不满,当奥地利把普英秘密缔约、背弃法普盟约的情况告知法国后,法国决定放弃普鲁士而与奥地利结盟。1756年,法奥订立互助条约,第二年,法奥又签订法奥同盟条约,俄国、波兰、萨克森也加入法奥阵营。
七年战争刚刚爆发时,英国人对自己的海军寄予厚望。但英国的准备不充分,很快就丢掉了地中海的海军基地梅诺卡,而且似乎也无力组织有效的反击。在其他战场英国也处于不利局面。在北美,1756年夏,法军攻占奥威斯哥要塞,解除了英军对安大略湖一带的威胁;在印度,“黑洞事件”(Bck Hole)发生,让英国人感到群情激愤:1756年,孟加拉的行政长官西拉杰·乌德·达乌拉(Siraj-Ud Dau)在法国人的鼓动下攻击加尔各答,取胜后把146名英国俘虏关在一个狭小的监狱里,而这个监狱在设计时只是为6个人准备的,结果123名英国俘虏窒息而死。
老皮特在这个时候走到了前台,英国的作战方针也发生了转向。皮特代表积极向海外扩张的商业利益集团,反对把英国的利益与欧洲大陆国家纠缠在一起。他力主扩大殖民地,主张建立海外帝国,他认为这场战争是全球性的战争,获取海外殖民地才是战争的主要目的。乔治二世却把主要精力放在欧洲,全力保护汉诺威在欧洲的地位,因此,皮特也不能忽视在欧洲的战争。这时普鲁士在战争中几乎处于绝望境地,皮特决定帮助普鲁士。他一方面派军队保卫汉诺威以及德意志的西部,另一方面以金钱支持普鲁士,每年资助67万镑,连续支持四年。普鲁士的军队再次展现出活力,法国则被牵制在欧洲地区。
皮特关注的第一个目标是北美,他首先鼓励殖民地人民与英国军队紧密合作,并承诺为殖民地军队提供经费。受此鼓舞,殖民地进行了大量的军事准备。1758年,皮特任命杰弗里·阿默斯特(Jeffery Amherst)为北美英军司令,命令英军从三个方向进攻加拿大。这个计划失败后,皮特又命令阿默斯特采取新的作战方案,使用海陆军配合作战,从新斯科舍到俄亥俄河对法军展开全面进攻。英国人很快夺取了杜肯堡,并将其命名为匹兹堡(Pittsburgh,也就是皮特堡)。路易斯堡也再次落入英国人手中。到1759年初,詹姆士·沃尔夫率领的远征军已沿着圣劳伦斯河挺进到法国人的统治中心魁北克,并将其从三个方面包围起来,最终将其夺取。可以说,魁北克之战是英法在北美争夺的转折点,英国的优势已不容置疑了。其后,英国军队步步为营,法国的势力一点点消退。
法国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英国海军封锁造成的。如上所述,新法兰西在许多方面都依靠法国本土的支持,但在激烈的北美争夺战中,法国的补给很难进入美洲。从1692年到1747年,英国人已经在海上多次击败法国人,但法国舰队还是可以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出港并攻击英属殖民地甚至英伦三岛。1759年法国人准备进攻苏格兰,并煽动斯图亚特王朝的支持者予以响应。英国在布雷斯特封锁了法国的主力舰队,整个夏天,由霍克(Edward Hawke)率领的海峡舰队在海上等待法国舰队出港并与之决战。法国舰队出港时,英军迫使其沿布列塔尼的东南海岸行驶,当法国舰队航行到基伯龙(Quiberon)海湾时,英国舰队已经追上它们并发动攻击,法国舰队最终损失九艘战舰,而英国仅损失两艘。同年,霍克率领的英国舰队又在魁北克海湾大败法国舰队,英法海战以法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由于英国切断了法国本土对殖民地的援助,法国在北美的失败已不可避免。法国不仅丢掉了加拿大,西印度群岛也相继落入英国手中。1759年5月,英军攻占瓜德罗普,这是最肥沃的甘蔗种植岛之一。7月,英国又夺取提康德罗和尼亚拉加要塞;1760年英军攻占蒙特利尔,摧毁了法国在加拿大的最后据点。1761年,英军攻占马提尼克岛,至此,英国在北美和加勒比战场取得了全面胜利。
皮特对印度的政策是放手让东印度公司自行作战,政府只为公司提供海军保护,并切断法国的援助。“黑洞事件”发生后,东印度公司派出由克莱武领导的英军去收复加尔各答,西拉杰被迫撤退并向英国赔偿损失。克莱武的下一个目标是法国在孟加拉的殖民据点昌德纳果尔,西拉杰保持中立。克莱武很快发现支持西拉杰的印度巨商和银行家已经对西拉杰失去了信心,控制孟加拉军队的穆斯林官员也如此。克莱武因而采取大胆策略,他策动了反对西拉杰的阴谋,带领不足3000人的军队与孟加拉的6万军队对垒。在1757年的普拉西战役中,克莱武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孟加拉全部落入英国手中。在英国人的支持下,米尔·伽法(Mir Jafar)成为新的行政长官。新任法国总督杜布雷率军到达本地治理,准备反攻,而英军则在马德拉斯屯兵备战。1760年,英法在本地治理与马德拉斯之间的温德瓦西展开激战,结果法军大败。1761年,东印度公司军队夺取本地治理,法国最后战败,法国在印度的影响也不复存在。此时正逢莫卧儿王朝衰落之际,因此不得不坐视英国人坐大。
乔治三世继任国王后,很快与皮特发生分歧。乔治三世打算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在议会演讲中用“血腥而代价高昂的战争”描述英法争夺。当时西班牙正准备加入法国一边对英国作战,皮特发现后,就提议派出两支远征军,一支攻击古巴的哈瓦那,另一支攻击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乔治三世不喜欢皮特的战争政策,内阁也否定了他的主张,皮特于1761年辞职。在乔治三世的支持下,布特成为内阁首脑,他打算抛开盟友与法国单独和谈,就如同西班牙王位战争末期出现的情况那样。但是法国并不准备和谈,它认为当时的形势对法国有利。布特被迫向西班牙宣战,英国舰队很快战胜西班牙舰队,不仅夺取了哈瓦那,也攻占了马尼拉。迫于形势,法国被迫接受和谈的建议;1763年,英法签订《巴黎和约》。
七年战争是英法争夺海外殖民地的高潮,英法的地位因此次战争而基本确立。战争使法国损失惨重,它不仅丧失了海外的众多殖民地和商业据点,而且在欧洲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大大下降。英国在七年战争中大获全胜,获利最多。在北美,英国已得到绝对的主导权,它“可利用的陆地,其范围和潜在财富远远超出洛林、西里西亚以及欧洲大陆上激战的其他地区”。在印度,英国成为大部分土地的统治者,尽管法国还保留了几个据点,但仅可用于通商,在危机出现时,法国的权利难以保证。在西印度群岛,英国新获得多米尼加、格林纳达、圣文森特和多巴哥岛。在非洲,英国也获得了塞内加尔据点。一个重商主义的、世界范围的英帝国已初具雏形,而英国也拥有保卫这个帝国的强大海军。
如果说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在全球的争夺是英帝国发展的主线,那么这种争夺最终形成了以北美殖民地为核心的第一英帝国。第一英帝国是在重商主义指导下的殖民统治,英国争夺殖民地,目的绝不是发展殖民地,而是从殖民地攫取商业利益,这种唯利是图的政策不可避免地要与殖民地发生矛盾,从而深刻地影响到帝国的命运。
到1733年,英国已经在大西洋沿岸与阿巴拉契亚山之间建立了13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由殖民者组成的地方机构管理,英国政府在政治上的控制并不十分严厉。尽管一般来说,英国会向殖民地派驻总督,但总督要与殖民地议事会进行协商,共同处理当地事务。英国关心的其实是商业利益,它要求殖民地提供市场和原料,为英国的经济发展服务。换句话说,殖民地是英国经济的附属物,殖民地的利益要服从英国的利益。这种重商主义政策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政策,最终将暴露出英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七年战争之后,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之间的分歧渐渐明显,二者的关系急剧恶化。
由于连年战争,英国的债务迅速增加。据估计,到1762年年底,英国国债达到了1.4亿镑,国家财政支出也由1757年的1600万镑上升到1762年的2400万镑,即使在1763年实现和平之后,国家支出仍有1400万镑,其中有50多万是税收所不能提供的。七年战争之后上台的格伦维尔政府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税收与经济问题上。针对英国的债台高筑,格伦维尔认为从殖民地抽取某些收入是必要的,因为英国的战争事实上有利于殖民地,因此他把英国部分税收扩展到殖民地。1764年格伦维尔向下院提出动议,要求向美洲课税,以维持帝国的必要开销,这就是美洲《税收法》(Reve),也就是著名的《糖税法》,英国准备对美洲的食糖贸易征税。
但是在英国,征税须由议会决定,议会是国民的代表,是选举产生的;美洲殖民地在英国议会不享有代表权,故从理论上说,英国议会无权决定向美洲征税,这就是所谓“无代表权不纳税”的原则。从殖民地的建立到1764年的一百余年时间中,英国和美洲都没有想到过税权问题,英国通过对美洲商业的管制和垄断,使英国商业获得最大利益。如果说英国确实有从美洲课税,它抽取的是关税,是一种间接税,征收地点也在英国,不是在美洲。1764年之前,直接税(亦即美国人所说的国内税)几乎不存在;所有关于美洲的法案都只与管制贸易相关,从来没有以直接获取税收为目的。除商业管制外,其他的问题英国都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各殖民地的内部事务几乎完全由美洲人自己控制;政权也带有很强的自主色彩,即使英国的官吏,也由于薪俸由殖民地议事会决定,而不得不接受殖民地的管制。因此,虽然在商业方面殖民地受英国奴役,但至少在表面上美洲人的自治权没有受到侵犯。现在,殖民地人认为糖税违反了“无代表权不纳税”的精神,因此是暴政的前奏。
但英国不作退让,在税收法通过后的第二年,格伦维尔内阁又通过了《驻军法》,准备向北美派驻1.2万人的正规军,以防备法国的报复和印度安人的威胁,为此要求殖民地人民为英国驻军提供给养、营房等必需品。派驻军队需要经费,《印花税法》因此而起,该法规定北美殖民地的一切印刷品,包括商业票据、法律文件乃至报纸、年历、扑克、大学文凭等都要交付半便士至20先令的印花票,并规定违者将接受不设陪审团的海军法庭审判。在英国政府看来,这种税收是完全合理的:英国维持北美驻军大约需要35万镑,印花税每年可得约6万镑,平摊于北美殖民地,人均约为1先令,相当于一天收入的1/3.
关于《印花税法》的消息传到美洲,弗吉尼亚的市议员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就发表了攻击性的讲演:“凯撒被布鲁图斯刺杀,查理一世被克伦威尔处决,乔治三世可能走历史的老路。”在《印花税法》生效后的一个月内,九个殖民地派出代表共议此事,他们一致否认英国议会有向美洲征税的权利,他们还决定联合抵制英国商品,直到该法撤销。到这一年11月,英国政府发现印花税不可行,因为装有印花税票的船只无法在美洲靠岸,被指派分发税票的人也因为担心安全问题而纷纷辞职。此时,格伦维尔内阁倒台,新任首相是罗金汉勋爵,而埃德蒙·伯克是其重要的智囊。伯克主张撤销这一法案,罗金汉表示赞同,但又担心会留下一个危险的先例。几经考虑后,他决定在撤销《印花税法》的同时通过一项《权利申明法案》,以申明议会对美洲享有全面主权。他解释说:撤销《印花税法》不意味着放弃主权,而是如何行使主权。罗金汉的动议得到包括皮特在内的大多数人的支持。皮特认为,在任何意义上,美洲在下院都没有代表权,故议会对美洲的立法权中,不可以包括征税权,美洲人的抗税是自由精神的体现,如果在这一事情上压服美洲,英国的宪政自由精神也将随之破灭。撤销《印花税法》的动议在议会一读时就以超过半数的多数获通过,《印花税法》被废除了。
此后不久罗金汉内阁倒台,老皮特接任首相,汤森德出任财政大臣。此人外号“香槟查理”,因为几杯酒落肚后,其口舌即变得异常伶俐,甚至大放厥词。皮特病倒后,汤森德在下院夸口说,他能从殖民地这头肥鹅身上拔下几根毛却又不会让它疼得呱呱叫。他开始对美洲的玻璃、纸张、铅、茶等征收进口税,而英国上下两院也通过了他的提案,即《汤森德法》。但《汤森德法》再次遭到美洲的反抗,各殖民地一致抵制英国产品,代表殖民地的议事会与代表英国政府的总督之间矛盾不断。虽然汤森德估计这几项税收可以为英国增加43万镑收入,但《汤森德法》执行两年多来,每年的收入不足300镑,而英国维持美洲驻军,每年的费用却高达17万镑。殖民地对英国商品的联合抵制,也使英国的工商业蒙受重大损失。
英国与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深层矛盾是重商主义思想无法解决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利益冲突。第一英帝国是在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连续颁布的《航海条例》就是明显例证。在重商主义思想指导下,英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殖民地的政策和法令,以保证其对殖民地的掠夺和控制,限制殖民地工业的发展。英国的商人已经把手深深插入美洲人的钱袋,但是,他们仍然希望独占“我们殖民地拥有的所有钱财”。但是,由于英国长期以来忙于对外战争,其对美洲的控制并不是非常严格,到七年战争结束时,美洲殖民地的经济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其木材业、酿酒业、制铁业、纺织业已经可以与英国一比高下,纽约、波士顿、费城渐成为殖民地的工业中心,美洲殖民地也成为英国对外贸易中仅次于欧洲的重要贸易对象。经济发展使美洲殖民地对英国的限制措施越来越不满,强烈要求英国放松限制,但英国却在重商主义的指导下加强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双方的矛盾因此愈演愈烈。
1760年即位的乔治三世在母亲的引导下,决定做一位“真正的”国王。实际上,与其说他反对战争,不如说他是在向英国人表明:不是皮特而是他说了算。在对待殖民地的问题上,他把采取高压政策视为扩张王权的表现。1770年,“国王之友”派的诺斯政府在种种压力下被迫修改《汤森德法》,主张撤销其中的五个税种,但保留每磅三便士的茶叶进口税,以作为英国主权的象征。保留茶税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177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面临破产危险,但其仓库里的茶叶却堆积如山,茶叶又在北美有广阔的市场。为拯救东印度公司,英国政府给了它向美洲输送茶叶的垄断权;公司通过代理商出售茶叶,并以低价推销,从而使殖民地的茶商们被排挤。1773年年底,殖民地的一群青年潜入东印度公司的三艘船,把船上的茶叶抛入大海,这就是“波士顿倾茶案”。
伯克认为应该把茶税一并取消,因为茶税的收入很少,继续征税只能使英国与美洲的矛盾更加尖锐,一旦走到那一步,英国的统治将不复存在。但在国王的支持下,英国议会否决了伯克的动议,决定对美洲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1774年,英国颁布了五项惩罚性的“强制法令”,这些法律剥夺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权利,无视他们西进的要求,因而被视为“不可容忍的法令”。各殖民地纷纷建立地方会议,以摆脱英国总督的控制。为统一各地的抗英运动,1774年9月,美洲殖民地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帕特里克·亨利在会议上宣称弗吉尼亚人、宾夕法尼亚人、纽约人、新英格兰人之间的差别不再存在,“我不是弗吉尼亚人,而是一个美国人”。这是殖民地迈向独立的重要一步,但由于许多代表并没有下定决心与英国分裂,大陆会议最终通过的是较为温和的《请愿书》和《告不列颠人民书》等妥协性的文件,陈述了北美殖民地的抗议和不满,要求国王取消这些压迫性措施,同时宣布一旦殖民地的权利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放下武器。
一心要伸张王权的乔治三世决意用战争的方法解决问题:“必须狠狠痛击,从而断定他们是臣服我国,还是独立。”英国多数民众似乎也愿意采取强硬措施,老皮特和伯克的忠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1775年2月27日,英国议会通过诺斯的和解建议,但和解建议其实并无和解之意,因为它规定殖民地承认英国的统治权,在征税问题上也未作实质性让步,更没有涉及“强制法令”。3月,英国议会通过新的法令,禁止新英格兰在北海岸捕鱼,断绝它与不列颠、爱尔兰、英属西印度群岛的商业联系。4月,英国又将法令的范围扩展到新泽西、宾夕法尼亚、马里兰、弗吉尼亚和南卡罗来纳。正如乔治三世所言,现在,美洲殖民地的前途只能用战斗来决定了。
1775年4月,英国政府让盖奇将军镇压北美的“叛乱”,随后,莱克星敦的枪声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把汇集在波士顿附近的民兵改编为大陆军,并招募兵员,从国外购买军火,乔治·华盛顿被选举为大陆军总司令。但是妥协的声音仍然在殖民地广泛存在,中部殖民地代表约翰·迪金森(John Dison)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早先是一个保卫殖民地权利的斗士,现在却是大陆会议中的保守派,他也要求维护美洲的权利,但认为应采用政治与经济手段而不是暴力的手段抗议。他起草了《橄榄枝请愿书》(Olive Branch Petition),请求国王处理好殖民地的不满情绪并恢复英帝国的和平,这一请愿书表明在大陆会议和美国民众中确实存在着保守势力,同时也表明,大陆会议只把独立作为最后的手段。乔治国王再次拒绝了请愿书,宣布北美处于叛乱状态,英国议会随即派2.5万名军士到北美镇压起义。
在北美,各殖民地的地方主义意识限制了独立斗争的进展,而潘恩的《常识》有效地整合了人们的思想。托马斯·潘恩是一位共和主义者,在《常识》中,他号召人们与宗主国断绝关系,把权力转交到人民以及他们选出的代表的手里。《常识》发行十多万册,广为传播,在动员殖民地人民与英国彻底决裂方面,起了巨大作用。1776年7月,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它以“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思想为理论基础,阐明了争取独立是北美人民不可剥夺的正当权利。
但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双方的实力差距悬殊,英国在北美有4000人的正规军、36艘战舰,英国不仅完全控制海洋,而且也牢牢把持着纽约、哈利法克斯等据点;英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国家。而北美殖民地既无正规军,经济力量又十分脆弱,因此争取外援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潘恩在《常识》中已经提出北美殖民地应该利用法国、西班牙与英国的矛盾,争取建立反英同盟。由于法国在七年战争中被英国打败,所以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复仇的时机。1777年10月殖民地军队在萨拉托加打败英军,法国决定与美国建立同盟关系,条约规定美国将获得美洲大陆上的英国领地,法国将获得在墨西哥湾附近的英属岛屿。法国随后与英国在北美和印度展开激战,法国舰队也在大西洋的交通线和英国领海上袭击英国舰队。西班牙打算利用英国与殖民地的矛盾捞取利益,重新获取直布罗陀。1779年它也与法国签订《阿兰惠斯条约》,根据此约,西班牙参战,届时将收复直布罗陀、梅诺卡、牙买加、佛罗里达等地,将英国人从洪都拉斯赶出去,分享在纽芬兰的捕鱼权;法国则恢复在印度的统治,并把英国人从纽芬兰赶走,分享洪都拉斯的伐木场,收回塞内加尔与多米尼加岛。双方约定任何一方不得单独与英国媾和,在西班牙收复直布罗陀前,两国不可退出战争。很显然,法西密约并非意在无私帮助殖民地独立,而是受到英国伤害的两个老牌殖民帝国力图恢复殖民统治的一次尝试。实际上,西班牙参战后,其军事行动仅限于包围直布罗陀、占领西佛罗里达的英军据点,其关心所在十分明显。荷兰起初不打算参与战争,而是想通过同交战国贸易获取利润。但阿姆斯特丹的亲法派不时施加压力要求对英国宣战,荷兰人也想夺取英国在佛罗里达角的商业特权;当战争局势逐渐明朗时,荷兰开始与美国代表谈判加入战争事宜,不久加入了武装中立同盟。在英国对荷兰宣战后,荷兰正式加入战争。
就这样,北美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很快演变为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和商业利益的混战。英国在对北美殖民地作战的同时,还要派舰队和兵力到大西洋、北海、地中海、加勒比海、印度洋去抵御法、西、荷三国的进攻。英国的作战能力被大大削弱,不仅丧失了海上优势,在陆上的军事行动也被局限在北美殖民地的南部。对英国来说更为糟糕的是,整个欧洲逐渐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为了限制北美殖民地的军需供应和打击法西同盟,英国实行海上封锁政策,经常拦截、搜查中立国船只,直接触犯了俄国等中立国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叶卡捷琳娜女皇派舰队驶往北海,保护俄国的贸易,并建议瑞典和丹麦采取同样行动。1780年女皇发表《武装中立宣言》,宣布中立国船只可以在交战国各口岸之间和交战国沿海自由航行,俄国派出强大舰队来保证宣言的执行。丹麦、瑞典、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两西西里王国等主要欧洲国家相继加入“武装中立同盟”,这使英国在外交上陷于更孤立的境地,也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了英国在海上的垄断地位。
1781年10月,康沃利斯率7000名英军在约克镇向美法联军投降;尽管乔治三世坚持战争,但遭到英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国内舆论纷纷指责乔治三世的个人干预是英国在北美失利的主要原因,乔治三世扩张王权的努力失败了。在这种压力下,英国下院于1782年通过了停火决议,首相诺斯被迫辞职,罗金汉勋爵主持英国政务,交战双方开始了和谈进程。
1782年4月,美、英、法、西代表在巴黎开会,盟国内部矛盾开始浮现。美国要求保护胜利果实,获得完全独立和广袤的国土;法国和西班牙都不想使美国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以防止美国成为它们自己的竞争者,为此它们不惜牺牲美国的利益。英国的策略是离间分化美法同盟,使美国不关心法西的利益,并力图同交战国单独议和。同时美国也力争摆脱法国的控制,直接与英国谈判,1783年9月,美英正式签订《凡尔赛和约》(Treaty of Versailles).
虽然法、西、荷等国对参与北美战争抱有很多幻想,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英国在海上扭转了局势,约克镇战役后,各国在海上继续作战,虽然西班牙占领了梅诺卡,但英军在海军上将豪(Admiral Howe)的支援下,保住了直布罗陀。1782年4月海军上将罗德尼(Admiral Rodney)率领英军在多米尼加附近的桑特群岛摧毁了法国舰队,俘获了包括敌方旗舰在内的五艘军舰,罗德尼手下的部队还另外俘获两艘军舰,因此英国的制海权仍得以保留。另一方面,英国同美国单独签约而拆散了美法同盟,在相当程度上减缓了其战败的损失,除丢失13块殖民地这一沉重打击外,英国的总体实力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削弱了英国,增强了自己对北美的影响,但它对英国的胜利只是短暂的,英法和约在很大程度上是1763年《巴黎和约》的延续,英国在美洲保留了加拿大、纽芬兰和西印度群岛的一部分。如果按照霍布斯鲍姆的看法,即战争是检验一个国家国力的标准,那么法国就没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了,法国既没有在北美获得所期望的领土,也因为参与战争而付出了极高的代价——战争使它深陷于国内政治危机之中,六年之后,法国大革命就爆发了。
英国对西班牙做了一些让步,但它在西属洪都拉斯取得了居留地,为日后向拉美扩张提供了便利。英国保住了直布罗陀,使地中海不久成为其通向东方的走廊。在英荷条约中,荷兰丢掉了在印度的港口城市讷加帕塔姆,承认了英国在摩鹿加群岛的自由航行权。
由于英国处置不当、缺乏妥协与容忍精神,以北美为核心的第一英帝国瓦解了,英国承受了沉重的打击。但英国并不准备放弃英帝国,事实上,就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属印度殖民地的范围却大大扩展了,而加拿大也保留在英国手中。美国提出英国自愿将加拿大、新斯科舍交给美国,英国坚决不同意。但如果要继续维持英帝国,英国就必须对帝国政策进行调整,从而使帝国建立在新的基础上。北美独立是对英国重商主义政策的打击,正是重商主义政策,招致了北美13块殖民地的不满。在其他地区,情况也是这样。例如,在西印度群岛,英国为了垄断蔗糖出口,就强迫西印度群岛先将蔗糖运送到英国,在英国缴纳赋税后再输往其他地区,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主当然极为不满。重商主义已经不能再维持英帝国了。因此,为了维护英国作为全球第一海军大国的地位,英国的帝国政策必须进行修改。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迅猛进展,新的帝国也势必建立在新的基础上,第二帝国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