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虞师单兵负重改良(1/1)
烦啦撇撇嘴:“跟咱们有什么关系,最多给我们主力团淘汰下来的老枪。”
阿译连忙说道:“咱们可以组合德械师,咱们只要有德械师的装备,完全可以和日军打得旗鼓相当。”
德械师,其实并不是完全德式武器,战斗力也远不如德国的步兵师。但是它才是民国时期国军战斗力的巅峰代表,连苏械师,美械师都无法代替的存在。
它的武器装备,除了钢盔和75毫米的重炮,其它的东西完全能自己生产,炮弹,子弹,炸药包,都可以自给自足。
最重要的是,有国产仿制版本的37毫米战防炮,虽然差了点,对上日军的95式中型坦克,300米距离用钢芯穿甲弹还是能打得穿。各类75毫米的炮弹也能生产。
苏械师和美械师最大的问题就是,类似的子弹,还有相关的炮弹根本没办法生产。还不如抗战胜利后的日械,毕竟抗战时期的兵工厂还生产一部分日械弹药。
李乌拉赞同阿译的观点:“团长,剩下的,等虞啸卿的物资到了,就靠你了。主力团曾经装备的东西,给咱们不亏,最重要的是弹药补给方便。”
如果川军团是驻印军,自然看不上这些国产武器,但是滇西作战,国产武器实际上好过美式武器。毕竟驼峰航线不可能只为了一个虞啸卿服务的。
死啦死啦点点头,然后招呼大家,还想把自己的沙盘弄回去。几个人动静蛮大的,一下子惊动了师部的人。
虞啸卿知道后,立马派张立宪传话,其它东西可以搬走,沙盘必须留下。
死啦死啦问道:“当真?那我可叫人把师部搬空了。”
张立宪大怒:“你敢!蹬鼻子上脸了,是不是!”
死啦死啦双手一摊:“开玩笑呢,你这人,一点幽默感都没有。”
死啦死啦安抚道,然后招呼烦啦等人:“走了,师部没给咱们留晚饭。对了,告诉师座,他把乌拉的背包拿走了,我拆走他的一挺机枪,不过分吧。
虞啸卿在拐角处点了点头,死啦死啦大喜,急急忙忙的就去拆卸机枪。不用怀疑,他一定是看中了虞啸卿的那辆吉普车上的车载机枪。
等拆了一半,李冰带人过来候,用一挺水冷民二四式重机枪和一挺仿制版本的日式九二式重机枪换回来虞啸卿的勃朗宁重机枪。
兵工厂的能人很多,不仅仅仿制日军的掷弹筒,连步枪,手雷,重机枪都有大量仿制,性能上差了点,但是至少很好用。
其实虞啸卿只拿了背包和李乌拉自制的工具箱架子,还有底层的物资。个人医疗箱的药物,步枪,弹药手榴弹都被他用一个大袋子装起来了,虞啸卿可看不上这些。他看中的是这个东西的负重。
李乌拉被单独叫到了偏房,就虞师的一部分亲信,还有唐基也在这里。看样子他们是把李乌拉当场自个半个亲信了,也可能是纯粹的工具人。
何书光就是个衣架子,背上背包,绑住战术腰带,背包里塞满大量的子弹,让他穿戴上。
李乌拉还不停的解释道:“虞师的主力,装备都是美式武器,消耗子弹惊人,弹药自然得翻倍。”
虞啸卿点点头,何书光感觉自个累的快喘不过气来了。
李乌拉叹了一口气:“负重超了,不行,还得改改,放下了吧。”
何书光不服气,“我能行,继续。”
李乌拉摇摇头:“你的体型不合适,战术背包都是需要自个改动的,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合适的。海团长,要不你试试。”
虞啸卿一个眼神,海正冲大步迈出,抬头挺胸:“来吧。”
“别急,咱们先想想看,哪些负重可以去掉。比如说鞋子,毕竟只是打个南天门。还有个人口粮减少。”
大聪明唐基这时候提醒道:“我觉得,要不两个水壶去掉吧,蛮重的。”
李乌拉摇摇头:“水壶的水比起子弹,还有个人口粮还重要。”
虞啸卿疑惑:“为什么?”
其他人也不理解,李乌拉解释道:“高强度的战斗,又是在山上。诸位可以想想看,如果您今天跑来跑去,饿一顿没问题吧,但是口渴难忍。”
虞啸卿点点头:“虞某受教了。”
李乌拉连忙起身,他可不敢让虞啸卿鞠躬:“师座要是喜欢,不如给我们一批高热量的口粮,美国人那里一定有。”
唐基问道:“是什么?”
李乌拉解释:“牛肉干,巧克力,高热量饼干。还有部队的伙食量必须提高。”
唐基皱着眉头,这些东西可价值不菲,“有替代方案吗?肉罐头不行吗?”
李乌拉摇摇头:“肉罐头虽然好,但是热量不足,实在不行,巧克力和饼干找美国人,肉干我们自制。”
虞啸卿皱着眉头,有些响起:“所以你们到处晒老鼠肉?吃的也是老鼠肉。”
其他人瞪大眼睛,仿佛听见了什么奇闻?
李乌拉无奈,但是也没有想要过多的解释。其实川军团储备的肉干,是正儿八经的牛肉,高原的耗牛牛肉干,还有一部分是野猪肉肉干。
至于老鼠肉,这才几两,大部分都是骨头,不管是山老鼠,还是田老鼠都是一样。基本上都被蛇屁股当天炖菜了。
唐基想了想,突然看见李乌拉眨眨眼,心中有了计划。
他对众人说道:“师部绝不会吝惜这一点。这样,我去想办法,就算没有牛肉干,咱们用猪肉干,羊肉干,马肉干代替,可以不?”
虞啸卿邹邹眉头:“这得多长时间啊?”
李乌拉也解释道:“师座,磨刀不误砍柴工,您都等了一年多了,还在乎这两个月吗?”
虞啸卿盯着他:“两个月时间?”
李乌拉重重的点头:“必须要两个月适应时间,制作肉干的事情可不短。还有,我估计特务营的兄弟们都未必熟练的掌握美式武器吧。”
“不信你看看张立宪少校,他可是去印度接受过训练,还是短暂的、减配的、加急的训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