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张良演义 > 第六回 十字街张良遇项伯 驰道边项羽出狂言

第六回 十字街张良遇项伯 驰道边项羽出狂言(1/1)

张良目送着老翁远去,自己就抱着那卷书返回了住处,到灯下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

太公就是姜太公,还叫姜子牙、姜太师、太公望,本名叫吕尚,是商末周初时候的人。传说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对天下大事更是了如指掌。他很想施展自己的才干,可是一直到六七十岁,也没有遇到机会。那时,商纣王荒淫无道,国势日衰,而西方的周族却在首领周文王的领导下,渐渐兴盛起来。姜太公为了得到周文王的赏识,便经常在周文王狩猎时经过的渭水边垂钓。他钓鱼的方法很奇怪:鱼钩不沉入水中,而是在水面之上三尺处,钩上也不放鱼饵。他钓鱼时口中还念念有词:“世人垂钓以诱饵,老夫泪眼望空钩;王公卿士无人识,面对流水度春秋。”

一天,周文王又从这里经过时,被他这古怪的行为所吸引;经过攀谈,发现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就把他召进王宫之中,作为自己的军师。姜太公机智聪明,多谋善断。周文王采纳了他的谋略,忍辱事奉商纣王,暗中却积蓄力量,乘隙剪除商王朝的羽翼,才造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奠定了灭商的基础。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即位后,姜太公又被尊为师尚父。他亲入商都探察情况,协助武王制定作战方略,通过牧野之战,一举灭商,成为周朝初年的著名军事家。因他在灭商战斗中战功赫赫,所以周天子分封诸侯时,把齐(今山东北部)作为他的封地。传说姜太公到齐地后,一方面组织人民,发展经济,一方面结合自己的作战经验,著述兵法。

其实,《太公兵法》的正式书名叫《六韬》。经后人考证,它并不是出自古代的姜太公之手,大概是与张良同时代的人写出来的。为了抬高它的身价,才特意起名叫《太公兵法》。张良才不管这是古人的作品还是今人的作品呢!过去在陈地时,他只是跟着那位先生读过《尚书》《诗经》《论语》等。对于兵书别说读,根本就没有见过。现在,他神话般地得到一部兵书,真是如获至宝,激动万分。虽然一夜没有合眼,但他一点睡意也没有,他要看看《太公兵法》中究竟写的是什么。他先是粗略地翻了一下,发现其中有文师、盈虚、守土、举贤、赏罚、奇兵、三阵、疾战、绝粮、火战、林战、突战、分合、练士等,约有五六十篇。文章是一问一答,形式活泼。

当时的书籍都是写在竹片上的,称竹简。在翻阅时,张良突然看到一片特意在旁边画着红色标线的竹简,竹简上的文字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他反复诵读了两遍,不禁慨叹道:“说得何等好啊!”张良想,听说秦王政一统天下后,自己就称作始皇帝,以后的子子孙孙就称作二世、三世,以至万世。过去的周天子就把天下都看成是他自己的,说什么“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到头来,还不是都被诸侯们瓜分了?难道今天的天下,就是皇帝一人的?今后的天下,就是皇帝一家的?那老翁一定不是个普通隐士,否则不会保存这样的奇书;那老翁一定有特殊的用意,否则不会把这样的奇书送给我,更不会特意将这一简用红线标出。那他的用意究竟是什么呢?莫非就是让我体会“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道理吗?他嘱咐我对这部书要好好研究,研究透了可以做帝王之师,还说十年之后,时局一定有变动。看来那老翁对我是寄予厚望,要我立志改变这天下为皇帝一人之天下的局面。当然,要改变这种局面,不能靠个人蛮干,而应靠领兵打仗,靠熟读兵法。

张良陷入了沉思。从这天起,他确实按老翁嘱咐的,认真地研究起兵法来了。读书累了,就一个人来到城外,看着远处黑黝黝的山林,回味和消化他在书中读到的那些深奥的道理。他也常到桥头伫立,到街头漫步,面对南来北往的行人,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猜测每个人的性情与才能,想象着有朝一日对他们如何调动。

下邳城的十字街头熙熙攘攘,人马杂沓。有的在声嘶力竭地叫卖,有的在相互寒暄,也有的不知因为什么而在面红耳赤地争执。张良只要看到有争执的,就主动前去劝解。而只要他劝上几句,争执便立即停止。张良的名声在下邳城渐渐传开了。人们都说他知情达理,处事公道;说他见识广,办法多。后来人们有什么难办的事,往往就主动去请他出主意,听到有什么消息,也愿意去告诉他。

近些天来,张良发现新来下邳谋生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是因为当地遇到了灾荒,有的是为了躲避徭役,还有的是因为在当地触犯了法律。当然,也有不少下邳人因触犯法律或躲避徭役而逃到了外地,张良想,莫非这就是那位老翁说的“天下局势大变”的征兆吗?识时务者为俊杰。这部兵法虽然很宝贵,但不能总在屋里死读了。

这天,张良来到大街,忽见一大汉背着个小包,急匆匆向他走来,说道:“我从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到此投友,不巧朋友家门锁着。走了一天的路,口渴难忍,身上的盘缠又在路上花光了,您能给我口水喝吗?”

张良见那人举止不凡,心想,说不定是个义士呢!于是把那人领进住处。

那人到此一看,见是个不大的小院,院中只有一间茅屋,屋中陈设也极其简陋。从那张窄小的床铺断定,院中只住着主人一人,而那还摊开着的竹简,说明主人还是个读书人。他好奇地翻了一下,竟是《太公兵法》!“他一定不是一般俗儒!”那人猜测。经过打问,知道主人是不久前才从外地来此落脚的。那人似乎心里有了底数,也没有再问张良来此落脚的原因,就直言不讳地自我介绍说:“不瞒兄弟,我叫项伯,是下相人。因杀了仇人,才从家乡逃出。兄弟如不嫌弃,就留我躲避几天,如怕受到连累,我就另寻避身之地。”

张良一听这人姓项,便问:“先生来自楚地,一定知道项将军吧?”

那人答道:“不瞒兄弟您,项将军乃在下家父。”

张良一下子拉住项伯的手说:“兄长只要不嫌寒舍简陋,但住无妨,一切由我应付。”

张良说的项将军,就是楚国名将项燕。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伐楚。项燕率领楚军,苦苦奋战两年,最后虽然兵败自杀,楚国也随即灭亡,但心怀亡国之恨的张良,对这位项将军却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他想,当初如果韩国也有项燕那样的抗秦将领,绝不会那么快就亡国;各国都像项将军那样抗秦,秦王也不会那么快就一统天下。自己仰慕的项将军虽然长眠于九泉之下,但今天见到了将军之子,也算是一幸事。

再说项伯见张良如此仗义,又特意打问项将军,估计定有原因,经盘问,方知张良是昔日韩国相国的公子、博浪沙谋划椎击始皇帝的勇士,于是便把自己为何从下相逃出,一五一十地说给张良。原来,项伯本来就性情暴烈,又仗着是将门之子,经常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结果在家乡结下一些仇人。楚亡之后,那些仇人认为报仇的时机已到,就纷纷到官府诬告项伯谋反。项伯探得消息,一怒之下,杀死几个仇敌,便告别家人,一口气跑了七十多里,来到下邳。危难之中,竟结下了张良这个患难朋友,激动、兴奋的心情难于抑制,便对张良说:“贤弟的救命之恩,愚兄永世不忘,有朝一日,定将报答!”

且说项伯杀了人,只身逃出下相,他的哥哥项梁却受到牵连,被关进栎阳监狱。项梁的好友蕲县狱椽曹咎得此消息,给栎阳狱椽司马欣写了一封求情信,才把项梁救出。不料项家的那些仇人并不罢休,硬说项伯杀人是由项梁指使,项伯逃跑也是项梁事先安排好的,坚持要求官府对项梁治罪。项梁看到难以再在下相生活下去,盛怒之下,像弟弟项伯那样,杀死几个仇人,逃出家乡。不过项梁没有逃到下邳,而是逃到了会稽郡的吴(今江苏苏州)。逃走时,他还特意带上了侄子项羽。

自从项燕战死、楚国灭亡之后,项梁就立下了洗雪国仇家恨的决心。哪知他过去的仇还没有报,弟弟项伯又遭人陷害,被逼出走,至今下落不明,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侄子项羽的身上。项羽从小就死了父亲,是叔父项梁把他抚养大的。为了使他成为一个才能出众的人,项梁教他写字做文章,教他使枪弄棒。不料项羽对写字做文章懒得学习,对使枪弄棒也不肯用功。

“像你这样,既不学文,又不习武,到底想干什么?”项梁生气地训斥道。

项羽噘着嘴说道:“学几个字,会写个人名就够了,文章写那么好有什么用?我又不想给秦朝去当刀笔吏。至于枪技剑术,练好了也不过能抵挡几个人罢了,没有什么大用场。”

“那你觉得学什么用处大呢?”项梁问。

“我要学那能够横扫千军万马的大本事!”

项梁听了这话,心头的怒气一下子消了。因为他从这言谈话语中,看出了小项羽的远大志向,看到了项家的希望。从此,他不再让项羽学书法、练剑术,而是教起他用兵布阵的兵法来,项羽也果然认真地学习起来。正因为如此,项梁逃往吴地时,特意带上了项羽。

吴地过去本属楚国地界,这里的人们对名将项燕一向景仰,而项梁又是名将后代,且举止非凡,所以不仅寻常百姓、地方豪强喜欢和他结交,就是郡县的官吏也敬他几分。时间不长,项梁就成了吴地的中心人物。每当吴地大兴土木、征派徭役,或办理重大的婚丧事务,官府总是请项梁来主持。项梁也是乐此不疲,并有意识地依照兵法,调遣手下的办事人员。一来,他可借此机会,让项羽实地观察兵法的具体运用;二来,他可了解和掌握手下办事人员的具体才能。

经过几年的锻炼,项羽成了个出类拔萃的小伙子。他刚刚二十出头,却身高八尺,膂力过人,力能扛鼎。由于他性格豪爽,乐于助人,吴中的不少青年自发地聚集在了他的周围。在比武角力中,他又身手不凡,更提高了他在年轻人中的威信。

这天,项羽正和一伙青年在街头空地上角力比武,突然听到消息说,皇帝出巡,近日要路经吴中,便立即跑回家,报信给叔父项梁。

原来秦始皇自统一天下之后,已经进行了几次巡行。巡行虽然不比坐在宫中轻松,但终究是饱览了山川美景,震慑了旧时的六国豪强。眼看自己已经年过半百,长途的巡行进行不了几次了,于是便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夏末秋初,命右丞相冯去疾在京留守,自己由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幼子胡亥等陪同,进行一次更长距离的巡行。秦始皇一行走到云梦,在九嶷山祭拜了古代帝王虞舜,又途经丹阳,来到浙江,观看了气势磅礴、好似万马奔腾的钱塘潮。由于浙江水势汹涌,只好西行一百二十里,从余杭渡过长江,登上会稽山,祭拜古代帝王大禹,然后浩浩荡荡,朝吴县而来。

这还是秦始皇第一次路经吴县。本地官吏为了恭迎皇帝的大驾,又是派夫铺路,又是借机纳捐。百姓们虽早被折腾得筋疲力尽,怨声载道,但他们一听说皇帝的车驾就要到了,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要去看看皇帝的模样。与秦王朝有着国恨家仇的项梁叔侄,也极想看看皇帝巡行大队的阵势,力求寻出点破绽。不过由于驰道很宽,又有武士把守,他们只能挤在路边高地的人群中,远远观看。

人们终于看到了远处腾起的黄尘,听到了“隆隆”的车轮声和“嗒嗒”的马蹄声。又过了一会儿,由披甲荷戟的关西大汉组成的御林军,威风凛凛地走了过来,旌旗蔽日,戈戟耀目,远远望去,宛如满身鳞甲的长龙。项羽挤在人群中,看着耀武扬威的巡行队伍,怒火在胸中翻滚。突然,他看到几辆由四匹骏马驾驶的豪华车子缓缓驶来,凶神般的卫队簇拥在车子的四周,随着车子蠕动。

“多神气!皇帝一定在这几辆车中。”项羽身边的一个年轻人说道。

项羽看了那青年一眼,忿忿地说:“有什么可神气的?我看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项羽的话音刚落,项梁猛地一把将项羽拉出,来到僻静处呵斥道:“你胡说什么!”

项羽不解地说:“我是说,皇帝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这种话被人告到官府里,会诛灭九族的。”

“叔父总是教我树雄心、立大志,今天怎么这样怕起事来了?”

项羽的心情此时已平静下来,慢慢解释说:“我们图的是翻天覆地的大事业,心急气躁干不成,轻率莽撞还会误大事。所以我们应该耐心地等待时机。时机不到,要静如处女;时机一到,才能动若脱兔,放开手脚。”

没有多久,项梁企盼的这一时机终于来到了。

古灵萌穿越记净边行动姚广孝演义抱歉!美强惨男配他换剧本了我就喜欢背锅白仙缘我欲归途!共享伤害,我自宫,仙界断子绝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