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大明最后的十七年 > 第十七章 凌河落日,舍命而取义者也

第十七章 凌河落日,舍命而取义者也(1/1)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明朝开邦建国的九字真言,靠着这句话,朱元璋稳扎稳打,夺得天下,建立明朝。

请各位相信,这是一条真理。

是真理,必须能经受时间和实践的考验,这九个字,除却“称王”已经达成(建国成功)不必再缓,已经考验了近三百年,一直到明末,还在用。

应用的地方,叫辽东;应用的人,叫孙承宗。

自天启二年担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起,孙承宗一直很关心辽东战略问题。在和当时的辽东经略王在晋聊了一番之后,孙承宗确定,王在晋毫无水平,直接上疏把王经略弹劾了。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六月中旬,孙承宗抵达山海关,此时王在晋正在距关八里处修城。

见到王在晋,孙承宗直接问:“新城建成,是打算把旧城的四万士兵调过来驻守吗?若是守不住,四万人是都做俘虏还是退回关(山海关)内?”

王在晋回道:“应该再另外设置四万防守士兵。”

一个城,驻军就要四万,防守还要加人,合着军费是天上掉下来的?国家的钱花着真不心疼啊。孙承宗立马给王经略算了一笔账:“你这么整,八里地就要八万守军,一片石要不要守?战兵算不算守兵?还是你有另外的战兵?而且八里地就修一个城,新城贴旧城,旧城前面的陷阱、地雷,是用来御敌的还是给自己人使绊子的?既然新城可守,还要啥旧城?若是守不住,军队是入旧城还是入关?”

王在晋被一连串问题问蒙了,以至于只记得最后一个:“可以从关外的三道关进来。”

孙承宗问:“若此,敌军一来我们就溃败,还要啥三道关?”

王在晋说:“我设置了三个山寨,专门收留败军。”

设置三个山寨接收败军,简直离谱,孙承宗来火了:“我们仗还没打,兵还没败,你就设置好了收容山寨,这不是教唆溃败是什么?还兵败入三道关?不怕敌人跟进来?天天画关而守,尽撤藩篱,京城还能有宁宇吗!”

王在晋无言以对,但他理亏气不亏,虽然我辩不过你,但是我依旧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你一新来的,问题这么多,怎么,你是我老师啊,教我做事?

孙承宗确实不是王在晋的老师,他是天启帝朱由校的老师。

回京后,孙承宗跟学生一番促膝长谈,使其相信了王在晋虽工作积极,但是毫无水平,应该去个清闲位置摸鱼。

王在晋去了南京当兵部尚书。

随后,孙承宗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督师蓟辽,至天启五年因得罪魏忠贤罢官,共修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城堡,屯田五千余顷,向前推进四百多里,练兵十一万,可谓是成果斐然。

关宁锦防线自建成起就坚不可摧,它依山傍海,易守难攻,一直陪伴着明朝到最后时光,尤其是山海关,被誉为天下第一关,城墙直接修到海里,除非你会飞,不然别想进。

然而,山川易守,人心难守。天下第一关虽至明亡仍无破绩,却被自己人拱手相让,使清朝以不费一兵一卒的方式获得了它。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令人唏嘘。

扯远了,现在回到崇祯四年。之所以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关宁锦防线的坚固,以及“高筑墙,广积粮”策略的正确。为了延续这一正确的战略方针,孙承宗复任后决定继续修城,这次的选址是大凌河。大凌河在锦州以东,于此地筑城不仅可以稳固锦州,还可以进一步推进前线,往满洲蚕食。

皇太极一看,这还了得!今天占一点儿明天推一点儿,无穷尽也!要阻止,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他很快派兵把大凌河给围了,将祖大寿和何可纲困在城中。

“高筑墙,广积粮”之所以是真理,还体现在它正着可以用,反着也有效。皇太极不急着攻城,他也筑墙,围着大凌河城筑一圈,开始守株待兔,围点打援。

尽管此时中原一团乱麻,朝廷还是及时派出了救援队伍,来者宋伟、吴襄是也。你或许不认识这俩人,但你一定知道吴襄的儿子吴三桂,他就是拱手送出山海关的那位。不过那是以后了,明朝还在(包括后来投靠清朝)的时候,吴三桂都是很勇的,打仗就喜欢往前冲。唯一一次拖延就是崇祯十七年那次,结果就给明朝拖没了。

吴襄和宋伟来势汹汹,打了一仗,败了。败了没事儿,再战,又败了。

不待吴襄继续发扬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祖大寿那边出问题了,粮草断绝,受不住了,马已经吃了,接下去就是吃人了,实际上据说也吃了。

祖大寿确定明朝的援军不用再等了,他们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他决定靠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打出去是不能了,投降吧。

他绑了兄弟何可纲,推出城外,杀了。

皇太极见祖大寿“大义灭亲”,被这投降的诚意深深感动,带了一批高级将领迎接,好吃好喝一顿伺候。然后约定,让祖大寿装作逃兵进入锦州,里应外合,帮满洲一举拿下锦州。祖大寿擦擦嘴上的油,满口答应,表示这都不是问题,以后就效忠皇太极了——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您皇太极就是我祖大寿心中唯一的太阳。

皇太极很高兴,祖大寿也很高兴。

皇太极觉得攻下锦州已如探囊取物,祖大寿知道自己的诈降成功了。

等进了锦州城,祖大寿有如人间蒸发,自此杳无音讯,有说他还给皇太极送了几封信,但这不重要了,皇太极已经没戏了。

以一个兄弟换一次突围,这个买卖很残忍,可称之为“电车难题”现实版。祖大寿真的如此铁腕无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顾兄弟生死吗?可他对袁崇焕是绝对的忠心,一封信就能给叫回去,也不完全就是个铁血人物啊。

这事儿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城内没粮,能吃的(马)都吃了,不能吃的(人)也吃了,实在是坚持不了了。皇太极正好送来劝降信,祖大寿、何可纲等一群人,围成一圈,就“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发表意见。

何可纲说:“要么战死要么饿死,决不投降!”

祖大寿以及其他所有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最终,他们选择牺牲何可纲,换取突围机会,但同时继承兄弟遗志,与清朝死磕到底。

这是一个有些残忍,有些无奈,总体上忍辱负重的故事。

另一种是,城内没粮,没吃没喝,再这样下去就要吃人了。何可纲与祖大寿商量,不如诈降吧。但是皇太极很聪明,说投降他不一定会相信,我们必须表现出诚意。

如何表现诚意,自相残杀。

何可纲决定牺牲自己,给予祖大寿和城中兵士百姓一线生机。

牺牲自己,虽失去生命,但也可得到壮烈殉国的名声,不枉为将一遭。活下来的那个,将带着与兄弟的约定,继续与满洲周旋,背负上一切,待日后杀回。

一个成仁,一个成忍。何可纲死了,祖大寿诈降成功。

这是一个有些无畏,有些无奈,总体上十分悲壮的故事。

目前,前一个故事流传广布,后一个则比较小众,此番写下来仅作一份资料提供给各位,其真伪与可信度,我就不在此下论断了。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学术的归学术,通俗的归通俗。各位看官各自分辨,以理推之,亦无须过于苛求。

不过可以明确的是,这个故事能够成为证明袁崇焕之死是因为党争,而非离间计的补充证据。袁崇焕的“密约”是子虚乌有,祖大寿的“密约”是实实在在。后世知道他是诈降,当时可没人知道,但是祖大寿回去后,朱由检并未追究他的责任,该干啥还干啥,官继续当、兵继续带,备受信任。

但凡对祖大寿或者袁崇焕(祖大寿是袁崇焕心腹)有一点儿疑虑,这都是一个很好的治罪时刻,然而,这一刻,什么都没发生,未来,仍旧无事。

尸检吗?我媳妇儿专业的辽.西夏.金(话说中国历史系列 4)张良演义古灵萌穿越记净边行动姚广孝演义抱歉!美强惨男配他换剧本了我就喜欢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