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西方博弈往事 > 第七章 西方“围猎”下的世界

第七章 西方“围猎”下的世界(1/1)

利比亚位于非洲的北部,北边毗邻地中海,是地中海南部的战略要冲,典型的欧洲大陆后花园。南部的国土主要都是望不到头的沙漠,所以利比亚的大城市都集中在北部沿海地区。

利比亚东边和南边的国境线都是直线,这是当年殖民者在桌子上一边剑拔弩张,一边画出来的。大部分国境线是直线的国家之前都有过被殖民的经历。

利比亚这个国家前后追随过地中海那一带崛起的几乎所有大帝国,比如迦太基、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1912年,利比亚又成了意大利的殖民地,“二战”之后又被转手给英国和法国,后来又被美国看上,修了军事基地不走了。

1951年,冷战刚刚开始。为了保证在北非的利益,在美国的支持下,利比亚宣告独立,成为君主制国家。

美国这个国家以前非常“务实”,根本不管自己的盟友到底是什么体制。

利比亚独立是在联合国安排下完成的,当时美国也是积极支持的。美国还给利比亚送美元,截止到1959年年底,美国累计向利比亚提供了超过1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很多钱都是以类似支付军事基地租金的形式给的。尽管1亿多美元不能算多,也比不给强。

当然了,美国这么舍得花钱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因为利比亚左边的阿尔及利亚和右边的埃及都倾向于苏联阵营。美国就把利比亚弄成一个隔离带和桥头堡,使得苏联在北非的势力范围没法连起来。而利比亚也深刻懂得吃谁喝谁向着谁的道理,全国人民安安稳稳地穷开心。

为什么这里要强调利比亚此时的清贫呢?因为大家都穷的时候,彼此都差不多,没有利益纠纷也就没有斗争的动力。利比亚当时非常贫困,内部充满各种势力,那时候人口也不多,却分成了一两百个部落,互相看彼此不爽。只不过利比亚当时经济差,也折腾不起什么浪花。但是到了1959年,情况变了。利比亚人发现自己家里地下埋着石油,而且还是含硫量很低的高质量原油;不但有油,还有天然气,利比亚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位居非洲第一。利比亚人肯定没有开采技术,赶紧让美国人过来帮忙,这下可把美国人高兴坏了。随后的几年里,美国在利比亚的石油利益超过了其军事利益,大批的美国石油公司躺在利比亚赚钱,也给了利比亚政府部分分红。本来挺好的事,但问题就出在财富上了。利比亚以前没钱的时候也没什么想望,有钱后矛盾越来越多,而且当权阶级也越来越腐败,搞得国内矛盾重重。这时候卡扎菲出场了。

卡扎菲出身于非洲的一个游牧部落家庭,从小跟骆驼相依为命。和非洲中东所有的底层青年一样,唯一的出路就是参军,所以卡扎菲很早就参军了,一度还去美国留了学,成了利比亚内部比较新潮的年轻军官。

卡扎菲在成长过程中受埃及的纳赛尔影响很大。纳赛尔这人大家可能听说的不多,在地中海那一带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军事政变上台,帮埃及从欧美那里收回了苏伊士运河,很有本事。卡扎菲无比崇拜这个埃及领导人。

卡扎菲回国后发现利比亚国内乌烟瘴气,老国王面对财富的心态不太好,不给大家分,只管他们自己那伙人。

1969年夏天,国王又去国外消暑。这里夏天确实很热,“二战”的时候,在北非的军队,中午都是在坦克上煎鸡蛋。这年的8月31日夜里,在军队担任中尉的卡扎菲伙同几个死党,率领着“自由军官组织”——纳赛尔的组织也叫这个名——发起了政变。这场兵不血刃的政变如同儿戏一般,顺利得不可思议,留在国内的王子喝得酩酊大醉,听到枪声后自己先跑了,整个革命过程只死了一个人。

作为一个纳赛尔的崇拜者,政变后的第二天,卡扎菲就直接跑到埃及驻班加西的领事面前,让他务必告诉自己的偶像纳赛尔,他愿意把利比亚并入埃及。可纳赛尔拒绝了他。

美国人听说卡扎菲上位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三连问:这是谁?哪来的?谁支持的?美国本来天天开会讨论在利比亚换个人,谁也没想到最后获胜的是卡扎菲。

卡扎菲趁美国还在忙着调查自己背景的时候,宣布保护外国石油公司的利益,这下欧美表示这人还是很懂事的,本来准备干涉下现在也放弃了。而利比亚的前朝王室和保王党发现欧美并没有支持自己的想法,果断选择了放弃斗争。

随后卡扎菲与美国进入了一段蜜月期。美国除了加大投资之外,还帮助利比亚修桥、补路、架天线等,改善基建。并且应卡扎菲的强烈要求,卖给了利比亚F-5战斗机。但是随着交往的加深,美国逐渐发现卡扎菲明显地出现了民族主义倾向,除了一系列因为购买武器产生的分歧之外,对美国最直接的威胁就是利比亚可能要搞国有化。

卡扎菲要在哪些方面搞国有化?——前文讲了,利比亚的石油、天然气都是欧美的,每年欧美拿走大头,利比亚拿小头。自己国家的矿给欧美赚钱,这种事在别人看来可能也就忍了,反正也惹不起美国,万一惹怒美国弄不好连那点汤都没了。但是卡扎菲不能忍,竟然较真了,开始纳闷为什么利比亚的矿不归利比亚政府,准备收归国有。

1973年9月1日,在利比亚革命四周年的日子里,卡扎菲宣布将美国在利比亚的石油公司股份的51%收归国有,一毛钱都没给美国公司。干净利落地没收,地地道道的狠角色。

大家都觉得利比亚完了,一起等着美国发飙。

但是此时的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国内经济疲软,和苏联的关系也在往缓和的方向走,不准备在北非再开一条战线,所以听说卡扎菲抢了油田,也没做出什么动作。

“二战”之后,石油成为各国发展的血液,中东地区巨大的储存量让石油在20世纪60年代保持在一个低价位。但是石油输出国觉得这事不对,大家都是阿拉伯人,互相竞争压低油价这种事不能再做了。所以就准备抱团抵抗,先后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名鼎鼎的欧佩克),还有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家组织。大家商量好一起行动,对抗西方。

1973年年底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美国看着自己的小弟以色列被打得太惨,实在忍不了了,对以色列进行了军事援助,使得后者扭转了战争的颓势。但是美国为这一行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愤怒的阿拉伯国家集体减产,通过石油给西方世界施压,石油价格每桶涨了四倍。美国本来打越南打得痛苦至极,现在能源也出了问题,出现了“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经济危机,把整个欧洲也拉下了水,经济一片萧条,美国人排着令人绝望的长队在加油站前加油。

卡扎菲旁观了整个过程,发现原来还能这么玩,马上就有了跟西方叫板的底气。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埃及意识到和以色列过不去实在是太难了,以色列背后是美国,跟美国对抗没有胜算,既然打不过就交个朋友吧。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的带头大哥,率先叛变了“革命”,承认以色列政府。这在阿拉伯世界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卡扎菲意识到机会来了,埃及的叛变给了他一个觊觎带头大哥宝座的机会,决定跟埃及划清界限,领导阿拉伯继续跟美国对抗,两国还在边境打了几次。为了高举反以色列的阿拉伯旗帜,卡扎菲持续和美国交恶,与反以色列的苏联越走越近。1979年,利比亚还从苏联买了先进的战斗机。

卡扎菲是想通过建立一个大阿拉伯世界,成为世界的一极。

卡扎菲学习苏联,在1976年到1980年利比亚搞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利比亚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巨额的石油收入也让卡扎菲治下的利比亚成了一个高福利国家,比如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等。值得一提的是,卡扎菲对妇女地位异常重视,利比亚妇女摆脱了面纱,摆脱了家里的束缚,在社会工作中发光发热。

1980年,利比亚的人均GDP超过了11000美元。利比亚也一跃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半只脚踏入了发达国家。

随着利比亚担当阿拉伯世界反美大任,1981年与美国彻底撕破了脸,两国正式断交。美国的禁运及石油价格回落的双重打击让利比亚国内的经济七连跌,到1987年,国家GDP相比1980年近乎腰斩。即使经济不太行,卡扎菲也没有停止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努力。

1978年,卡扎菲觉得自己装备优良、武器先进,参与了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战争,结果被坦桑尼亚狠狠揍了一顿。

利比亚南边有个国家叫乍得,利比亚趁着乍得内战的时候武力介入。1987年,乍得政府军在法国和美国的支持下又揍了利比亚一顿。武力输出一塌糊涂,文化输出同样必不可少,卡扎菲努力地在阿拉伯世界推广自己的思想,同时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搞文化输出。

只要有阿拉伯人的地方,就有卡扎菲的身影。

就这样,卡扎菲的激进主义和恐怖主义形象竖立起来了,暴躁的性格也让卡扎菲的人缘越来越差。哪有那么多喜欢打仗的国家,大家都只是想让自己过得好一点,但是这个想当带头大哥的人总是喊打喊杀、流血死人,大家早晚会变得离心离德。

1988年年底,一架执行德国法兰克福—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美国底特律航线的客机在英国的洛克比小镇上空爆炸,造成飞机上的乘客及当地居民共270人死亡,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洛克比空难。

美、英、法等国认为利比亚策划了这场空难,卡扎菲当即表示对这事不了解,不知道,没听说过。

随后美、英公布了调查结果,要求将两名利比亚籍的嫌疑犯引渡,卡扎菲继续不配合,并且加上了一句,引渡要求就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

随后,联合国宣布对利比亚的经济和外交进行制裁,再加上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更让卡扎菲雪上加霜,国内经济一蹶不振。利比亚此时被国际社会所孤立,阿拉伯国家又觉得卡扎菲这个暴力分子简直是个定时炸弹,大家逐渐变得疏远起来。

利比亚除了是个阿拉伯国家,还是个非洲国家。卡扎菲没办法整合阿拉伯,就寻求整合非洲。在阿拉伯世界凝聚人心靠的是文化认同,那么在非洲就要靠白花花的银子了。

虽然联合国的制裁导致利比亚的经济变得困难,但是依旧比撒哈拉以南的一些国家富裕很多。而且卡扎菲积极地总结了之前的失败经验,采取了温和的态度,不再像个狂热的暴力分子,在非洲舞台上的表演项目从聒噪的迪斯科换成了平缓的交谊舞。

在殖民时代,欧洲殖民者在分割非洲时候,有意无意地制造了很多矛盾,使得非洲国家之间存在许多边界争议、部族冲突、地区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这些国家没事就打架,从砍刀发展到大炮。

卡扎菲这个时候以一个和平使者的面目出现,做了很多调停工作,解决地区动荡、冲突和战争,使得战争可以避免,差异用和平解决。

爱与和平永远都比暴力更得人心。卡扎菲在非洲世界获得了之前从未有过的成功,在2002年推动了非洲联盟的成立,代替了之前的非洲统一组织。卡扎菲高喊“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成了非洲大陆上最杰出的政治守护者和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风头一时无两。

非洲的弟兄们也投桃报李,在国际事务上声援利比亚。2003年年初,非洲国家更是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全力支持利比亚当选为联合国的人权委员会主席国。

借着国际局势的缓和,卡扎菲赶紧搞了一波经济改革。2003年6月,卡扎菲公开批评国营企业效率低下,提出搞私有化,鼓励招商引资。

2003年8月15日,利比亚出人意料地宣布对洛克比空难负责,然后掏出27亿美元用于赔偿。2003年12月19日,卡扎菲宣布,自愿停止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完全销毁化学及核武器。

是不是觉得卡扎菲突然性格大变?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在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随后萨达姆政权垮台。卡扎菲知道自己跟萨达姆压根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内心紧张,赶紧保命要紧。

2004年,美国放松制裁后,利比亚加速了私有化,石油部门的对外开放更是加速了利比亚融入全球、重返国际社会的进程。在第一轮石油勘探的公开招标中,美国公司中标15块中的11块;在第二轮石油区块公开招标中,西方国家共获得24块中的11块。这明显是在讨好西方。

这么好的态度,让利比亚赢得了美国的原谅,利比亚的经济再次腾飞,GDP从2002年的205亿美元一路飙升到2008年的871亿美元。更阔的卡扎菲继续过着春风得意的生活,在非洲舞台上的交谊舞越跳越起劲,越跳越成功。2008年,卡扎菲更是被非洲的国王和酋长们封为“万王之王”。

利比亚大约有150万非洲黑人移民,这些人为利比亚的建设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要知道,这个时候利比亚的人口也就600万。非洲人不用再跑到欧洲去打工,在利比亚就可以了。

之后卡扎菲又有了新目标,他要推动建立一个“非洲合众国”,还要为这个“国家”组建200万的大军,用来保卫非洲的荣光。

尽管一切看起来不错,但利比亚内部有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存在众多的民族和部落。一般认为,利比亚至少有一百四十个民族与部落,有影响力的有三十多个。

卡扎菲出生在利比亚东部的一个小部落,叫作卡扎法部落,这个小部落在卡扎菲执政期间被大力扶持,而不顺眼或者不合作的部落自然就会被打压。

卡扎菲政权倚重西部部落的做法,就让东部部落心怀不满。长期的家族统治导致利比亚虽然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却也是全世界贪污腐败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此外,卡扎菲家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卡扎菲甚至有意大利足球俱乐部尤文图斯的股份,国内两极分化也很厉害。资源型国家都有这个毛病。

2010年年底,暴乱席卷了中东地区,然后利比亚也受到了波及。第二年2月,利比亚爆发大规模游行,东部部落率先打起反卡扎菲的旗帜,随后诸多部落纷纷宣告反卡扎菲。

让卡扎菲没想到的是,这时西方势力竟然也对自己动手了。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通过的1973号决议敲响了利比亚的丧钟,这个决议在利比亚设立了禁飞区,基本相当于宣布了卡扎菲的死刑。

随即北约空袭了利比亚。

有依据显示卡扎菲当年想要凭借自己的黄金储备搞一个泛非货币,我们都知道美元体系是美国不能动的禁区。在“阿拉伯之春”的风暴当中,卡扎菲在北约的打击下节节败退,面对西方世界的下台要求,卡扎菲拒不执行,一直退到家乡,凭借部族势力死守。从27岁就执掌利比亚大权的卡扎菲,到这时已经过了42年,权力崩塌的时候他选择了对抗到底,不过没什么用。

2011年10月,卡扎菲被反对派俘获,随后69岁的卡扎菲惨遭虐杀。

卡扎菲死后,各路利比亚诸侯搞了一个过渡委员会,相当于是个联盟,选了个盟主来当老大。但是各路诸侯各怀鬼胎,同时被压抑的部落纷争再次抬头,互相看不顺眼,看见了就打架。就这样打了快十年,竟然还有两个政府。

利比亚有个优点,也是缺点,它跟过的老大太多,大家都觉得那里是自己的势力范围,自然应该掺和下利比亚的事。每支武装力量背后都是一个大国,这就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去了。再加上利比亚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成了各方觊觎的一块肥肉,各式各样的民兵组织和雇佣军都前往利比亚,大批的国外雇佣军在此淘金。全球各地的雇佣军怀揣着发大财的梦想,从世界各地奔赴利比亚,利比亚堪称全球雇佣兵的乐园。

自利比亚战争爆发以来,由于国内混战不断,有70多万利比亚人逃离了家园,赴欧洲避难。而利比亚的总人口不过600多万,也就是说有差不多10%的人被迫踏上了逃亡之路。

同样,这些涌入欧洲的难民也让西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难民的涌入导致了欧洲国家的不安定因素增多,犯罪率飙升,弄得欧洲人心惶惶。但很难讲西方世界打倒卡扎菲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对它们来说最核心的一点是:一个分裂的利比亚才是好的利比亚,一个动荡的非洲才是好的非洲。乱,才能让外国资本收割到更低价格的资产;乱,才能让想上位的人开出更高的筹码。

不得不感慨一句,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跟19世纪没什么差别。

如果你是一个手里有点闲钱的年轻人,某天有人告诉你,通货膨胀会吞噬你的财富。你觉得人生观受到了洗礼,世界观也有了新高度,认识到“持有现金不理智”“要通过资产和债务来对抗通胀”。

那问题就出现了:具体该怎么操作?——这不难解决,贵金属货币有天生的通缩趋势——黄金产量有限、持有成本低、流动性好,只要符合这三个元素,这类东西都是越持有越值钱,除非外界天量注入才能打破这个循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人的思维革命了,发现日元越来越不值钱,都开始寻找有升值趋势的硬通货,由此也就引发了日本的房地产泡沫。过程近似于这样:假设一个叫小林的人发现人口聚集区的房子就有硬通货的特点,便拿着手里的100万日元去买房。

小林发现买不到房子,因为房价不低,所以小林从银行借了200万日元,凑了300万日元去买了一套。

小林隔壁老王看到小林出的钱比自己房子原价高得多,于是把房子卖给了小林,手里有了300万日元,这个时候他就成了以前的小林,手里持有大量的现金。

如果回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那时候的日本老百姓都没有“思想革命”,隔壁老王卖房赚了300万日元可能去旅游,买豪车、股票等。但是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绝大部分老百姓都“思想革命”了,都已经达成房价会持续涨的共识,而且银行估值高,这个时候老王用300万日元做首付从银行借了600万日元去买了一套900万日元的大豪宅。卖了房得到900万日元的老李决定投机未来,在大城市周边不怎么贵的地方一口气买了几十套小房子,共花了2700万日元,等着慢慢升值。城市周边的农民们也按耐不住,拿着到手的钱去银行贷款投资,因为农民们手里现在有2700万现金,加了杠杆会变成将近一个亿!

到这个时候,房价已经普遍升了一轮,货币供应量翻了几十倍,风险也开始变大,各个环节的人都承担着巨大的房贷压力,而且环节越往后,压力越大。

这个过程中,因为房价持续上涨,大家会变得越来越惜售,市场上流通的房子越来越少,标价越来越贵。

到后来,据说东京的房子如果都卖了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日本的房子如果都卖了可以买下四个美国。说是这么说,如果真的大规模抛售,很快就会因为找不到买家而变得一文不值,也谈不上值几个美国了。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从银行借那么多钱,总得还吧?如果房贷还不上怎么办?

比如某个人一个月工资2万元,房贷1.5万元,苦就苦点,还能生活下去。但是如果这个人下岗了,还不上房贷了,周围的人能借的都借了,还是还不上月供,他就只好抛掉房子了。

如果只有一个人这么干,是没问题的,就跟一座房子里的一块砖碎了,房子不会倒一样,因为其他砖头会替它把压力分担了,就怕一堆砖头都出了问题。对应房地产产业而言,如果大规模下岗,那就麻烦了,因为卖房子的人太多,房子卖不上价,你越着急出售,压价越厉害,人们买涨不买跌,结果形成雪崩式下跌。银行会形成大量的烂账,说不定银行也跟着倒闭了。

再或者银行利率上涨,本来一个月需要还贷1.5万元,一下涨到2万元,还不上了,怎么办?卖呗。同样的,如果几个人卖,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大规模抛售,什么方法都不好使,就跟重力加速度似的下跌,事实上这个就是日本房地产泡沫中发生的事。

当时有些日本人买房子时一分钱首付都没有,全是借的,或者干脆就是高利贷。他们就是赌房价会上涨,比如借1000万日元,年息250万日元,他们就是对赌房价涨幅超过250万日元,如果涨幅超不过他们就死定了,因为他们根本还不上这么多利息。

如果买房子的群体中这种人比较少,那也是没有问题的。房价到了年底没涨,高利贷催收来了,那就必须得卖房还贷。

如果买房子的群体中这类投机者非常多,买的时候就没准备长期持有,全是对赌大幅增长。而如果预期的增长没出现,高利贷到期后强制还钱,也会引发抛售,大规模抛售就是砸盘,要多可怕有多可怕。

房价大规模升值有两个必要条件:

一、上涨的共识。大家都觉得房价会上涨才行,不然老王卖了房,这个链条就断了,游戏就玩不下去了。一个社会体系中认同“房子就是中世纪黄金”这个思路的人得占多数才会有房地产,如果某个地方大家觉得房子不会涨,谁会囤那里的房子啊。

很多国家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后一直不温不火,其实就是因为老百姓这个共识没了。大家经历过暴跌,不再认为房地产只涨不跌,也就不那么狂热了。

这种“共识”很多时候没什么特别靠谱的根据,比如比特币,美国的一个经济学家说,“我知道比特币是胡扯,但是那么多人相信它,那我们就可以投机赚钱”,用中国某投资人的话说,叫“傻瓜的共识也是共识”。

对应股票和房地产也一样,每次上涨都得有“故事”支撑。你只要说中国还有12亿人没喝上咖啡,投资人就会觉得市场确实是接近无限的,根本不管那12亿人可能认为咖啡还不如刷锅水好喝。

房地产就更是了,有了共识之后多奇怪的事都会发生。

二、银行信用扩张,也就是银行愿意贷款给你。大家看到了,最早的100万日元变成了最后的2700万日元,其中2600万日元是从银行贷出来的。而几乎所有的泡沫都是银行催生的,几乎所有泡沫的破裂,也都是因为银行贷不出那么多钱来让下一个人接盘。

把这个逻辑理清了,你去看所有的泡沫,都是这个套路。

无论是人类最早的黄金崇拜,还是后来的郁金香狂热,都是这样的。

大家疯狂追逐一个产品,认为它会升值,为了买到它,不惜去借钱,到了后来交易的钱都是借来的,直到有天借不到钱,或者市场上没有新的钱维持上涨,或者借钱成本高到没法接受,没人接盘,呼啦一下就崩了。

欧美银行家经常目睹这种大崩溃,思想上早就有了准备,他们知道每次大繁荣到最后都是一地鸡毛。他们之间有个隐喻,叫“Ball is over”,也就是“舞会结束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上文说的,大家都在借钱投机,比如我把一个债券5元卖给你,你10元卖给另一个人,我又12元买回来,准备再高价卖给别人,这样不断加价,在这个不断加价的过程中,大家都欢乐得不得了,就是“Ball”,也就是“奢华欢乐的舞会”。

但是舞会迟早要结束,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不可能一直玩下去。银行家就得预测到“舞会结束的时间”,提前把手里的债券抛掉,谁接盘谁死,也就是我们说的“最后一棒”。

这几年的房地产有一种情形备受热议。举个例子,小王工资2万元,月供1.5万元,安静地过日子,房价很高,但是也能承受。后来小王看着房价不断上涨,想把手里的这套卖掉再买一套好的,月供2万元。但银行说不贷款给你了,或者贷款不会太多,说是要“认房认贷”,让他安安静静地还贷,所以小王想冒险都不让。在这种场景下,政府遏制住了投机,至少遏制住了全民投机,房价就停在了一个很高但不险的位置上。

政府没法遏制崩盘,因为崩盘的本质是信用和共识的崩溃,但是政府可以遏制投机,毕竟投机的钱多数是通过银行贷款贷出来的,政府限制银行的高风险贷款之后,人们确实不太好投机了。这样就把房子控制在了低风险高价位上面。这就是日本发生了房地产泡沫以后,一些国家采用的方法,从而防止了引发系统性风险。

有了这个认识,再去看日本泡沫,或者美国房地产泡沫,逻辑就清晰得不得了——再看看三百多年前的郁金香泡沫——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是一开始慢慢涨,这个是正常的,因为经济发展,大家有钱了自然愿意多花钱。在这个缓慢上涨的过程中,会形成“房价永远涨”的共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但是迟早会有一天,随着银行信用扩张(也就是放水),房价暴涨,呈现出指数上涨趋势,顶点就是没人接盘的时候,然后一路坠落。

日本在“二战”后实行的是一种德国模式的变体,现在叫“东亚模式”,类似宏观方面实现计划经济、微观方面实现市场经济的模式,固定汇率,出口导向等。通过这种模式加上日本最强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日本从“二战”后到1973年实现了每年8%以上的增速,1974年放缓一年后,出现了第二轮增长,一直持续到1990年前后。

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日本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在对外贸易中日本占了美国便宜,一直有贸易顺差,这美国能忍?

当然不能忍了,所以日美之间冲突不断,在三十多年间持续爆发了“纺织大战”“钢铁贸易大战”“彩电摩擦”“汽车贸易摩擦”,从这个过程中大家也能看出来日本的经济在持续升级。

贸易摩擦归摩擦,日本就是在美国的折腾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厉害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很多日本企业都做到了世界第一,手里拿着大量在贸易中赚到的钱,全世界到处买地、买资产,而且日本人均收入是美国的145%,日本人的高兴劲可想而知。

在这个背景下,美国人忍无可忍,准备收拾下日本。不过并不是以往大家说的“广场协定”直接击倒了日本,这个太过简单化了。

当时美日双方针锋相对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汇率问题——说是日本故意压低本国汇率。当时日本普通老百姓买美国的东西巨贵,基本不买美国人的东西;美国人买日本人的东西却巨便宜,疯狂消费日本产品,能不贸易顺差吗?所以美国要求日本把汇率大幅上调——以往我们说是《广场协议》中日本被迫提高了汇率,其实这么说不完全对,因为美国打压日本是个长期的事,《广场协议》只是其中一部分。真实情况是美国从1971年就开始打压日本,一直打压到1987年。

先是在1971年,西方十个国家一起搞了个《史密斯协定》,一起调整美元价格,要求日元升值。然后继续施压,小打小闹不断。

到了1985年,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日本五国财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签订了《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之后是1987年的《卢浮宫协议》,核心就一件事,让日元升值,升值之后日本产品在国际上就不那么有竞争力了。

迫于压力,而且日本政府当时确实是希望日元国际化,日元出现了大幅升值。不过日元升值就意味着日本生产的汽车和彩电等产品变贵了,在国际上竞争力就不那么强了,所以在1986年,日本商品出口比前一年暴跌,也就是以往卖到海外的东西现在卖不出去了。

我看不少文章里说《广场协议》直接刺破了日本房地产泡沫,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广场协议》是1985年签署的,1985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还没疯狂起来,属于正常增长。事实上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广场协议》签订后出现的。

1985年签了《广场协议》,1986年经济不景气。为了刺激经济,日本央行开始大规模降息。这个操作非常常见,各国都是在经济疲软时候降息,经济过热时候升息。所以单是1986年这一年,日本央行连续五次降息,市场一下子资金充裕。钱已经到位了,往哪投呢?

一般我们直觉认为有了钱就扩大再生产,问题是生产是订单驱动的,比如你是个面膜厂厂长,突然多了一大笔钱,你会直接买机器扩大再生产吗?你会衡量下产能扩大后能不能卖出去。

日本也一样,本来出口不振,东西卖不出去,现在钱多了投资产不是找死吗?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刚才说的那个“共识”了,大家一致看好房地产,尤其是日本一线大城市,因为从过去三十年的经验来看,日本一线房价非常稳,大家已经习惯了房价的温和上涨,觉得今后也会涨下去。

而且当时日本坊间开始流传,说日本工业全球无敌,什么都可以造,唯独没法生产更多的土地来。土地存量有限,经济无限发展,世界上顶级的公司聚集在日本几个核心城市,而且东京是亚洲金融中心,房价不涨简直有违天理。既然会一直涨下去,为什么现在不多囤点呢?到此为止,日本人认为房价一直会涨的故事和共识有了,钱也有了,然后就开始疯狂投资。

当时日本玩的叫“土地转卖”,也不复杂,先找块地,把上边的人都拆迁了,然后把拆迁完的土地高价卖掉,接手方随后卖给下一家,下一家再卖,地价就跟火箭似的上去了。而且土地买卖不需要地产商自己拿钱,去银行借就可以了,银行往往愿意给过高估值贷款从优,企业反正是空手套白狼,何乐而不为呢?

当时还有一个因素让日本的银行发了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好是日本制造业最辉煌的年代,日本企业在国际上声望特别好,本身就代表着信用和质量,能在国内外的股市债市上融到大量的钱,借到钱之后就把他们之前欠银行的钱给还上了。

银行主要靠贷款活着,日本企业现在把贷款全给还回来了,日本银行怎么发展?所以银行当时非常着急要把钱借出去,借给谁呢?那些制造业企业不需要钱,就借给需要钱的房地产企业,所以房地产企业拿到钱之后疯狂投资倒买倒卖。

在这种情况下,1986年东京地价开始起飞,1987年就涨了23%,到了1988年,更是涨了65%,随后一路飙升。当时日本有个说法,“卖掉皇宫下边的那块地,可以买下整个加拿大”。

在这个过程中,一代日本人的“三观”被击了个粉碎。NHK拍过一个纪录片,里边说了那个年代房地产价格疯涨的事情——有个大爷穷了一辈子,但是退休后卖了东京他一直住的一个小房子,竟然卖到了400万美元。当时400万美元抵得上现在的1000万美元左右,大爷因此荣归故里。其他人也一样,穷了一辈子,但是只要有地,就可以瞬间富得流油,而且这些人拿到钱后到处乱花,日本各个领域欣欣向荣。

有一个三菱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他闺女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从银行贷了2亿美元,拿下一块地,然后倒手卖给了另一家公司,卖了5亿美元。这个女孩的分红高达200万美元,她的三菱工程师的爹感慨说这个不正常,因为他给三菱设计过飞机发动机,属于顶级技术工人,一辈子都没赚到这个数的一半。

日本的土地在疯涨,股票也不逊色。日本人对股市的态度是很严肃的,觉得他们是在投资价值。

也是从1986年开始,日本股市也大爆发。到了1989年,日本股市涨了486%,日本股市的总市值,是美国股市的1.5倍,占到全世界的45%,令人匪夷所思。但是日本人当时并不觉得有问题。

老百姓觉得问题不大并且很多人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政府开始操心了,政府担心借出去这么多钱,会不会还不回来?如果发生连环违约,弄不好银行都得破产。所以政府内部开始思考是不是“Ball is over”。

随后日本央行从1989年开始温和提高利率,降低货币供应。到了1989年年底,日本历史上著名的“疯狂原始人”三重野康出任日本央行行长,为什么叫他“原始人”呢?因为这个日本经济奇才极其讨厌通货膨胀,日本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家觉得投机是市场行为,市场是不会错的,所以他们把讨厌投机的三重野康称作“原始人”。为什么说他疯狂呢?因为他作风极端雷厉风行,甚至有点不顾后果。

这人还有一个名声,叫“平成鬼才”。他后来一举戳破了泡沫,所以又得了一个更新的外号:“戳泡人”。

三重野康上台后日本五次提高利息,终于在1990年8月,日本的利息由超低的2.5%飙升到了6%。这下可出麻烦了,股市和房事都被断了货币供应,涨不动了,没人接盘了。

假设你从银行借了1000万日元买了一套房,等着别人借1200万日元过来接盘,但是别人借不出钱来了,这房子砸你手里了,怎么办?只好到期之后赶紧卖了,能还多少还多少。问题是当时有无数人这么干,这就麻烦大了。

没过多久,日本爆发股灾,日本股市在1990年到1992年三年间跌了一半多。股市这么惨,楼市也没逃掉,股市暴跌仅仅半年后,楼市也开始动摇,随后激烈下跌,在1990年到1992年这三年中也跌了46%,上百万亿日元的资产化为乌有。当然了,这不是结局,从1992年之后,还一直在降,累计又降了50%。现在还在降。不过现在继续下降的原因大家普遍认为是因为日本老龄化问题太严重,每年死了的人腾出的房比买房结婚的新人都多,房子能卖上价就怪了。

股市和房市这么惨淡,自然也没饶过其他实体经济。比如上文说到的那个领了200万美元分红的女生,她随后把钱也投入了房地产,在泡沫破裂之后赔了个底朝天,还欠了一屁股债。

由于大批房地产公司破产,欠银行的钱还不上,把银行也拖下了水,大批银行跟着倒闭,银行倒闭又触发连锁反应,大量企业跟着倒闭,随后是失业潮、房屋断供、违约、跳楼。在1991年,日本一年内因为房地产泡沫破裂倒闭了上万家企业,这一万家企业的员工随后被抛到人才市场上,痛苦不堪。

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萧条,日本国内称为“平成萧条”。更为重要的是,这次萧条严重打击了日本在“二战”结束后建立起来的经济上的自信。很多人说,在那十年里,日本人从“昭和男儿”过度到了“平成废宅”,整个社会长期弥漫着一种无法摆脱的、找不到出路的低迷情绪。

阿根廷所在的地方叫“南锥体”,因为南美整体跟个大锥子似的,阿根廷就是那个锥子头。

美洲最好的土地其实是南美——英国人早期像西班牙一样寻求在美洲殖民,目光一直是集中在南美的,可惜英国人早期武力不行,惹不起西班牙人。后来在西班牙殖民南美一百年后,英国人放弃幻想,去西班牙人不愿意去的北美殖民了。

南美比北美资源丰富得多,而且环境也非常好,种什么长什么。在16世纪到19世纪的几百年中,南美在各个方面都胜过北美,但正是因为南美环境太好了,一直没有寻求走一条更加长久的路,所以在工业革命之后南美越混越落后,资源慢慢成了诅咒。

资源诅咒这事并不是只在南美发生,美国内部也发生过——美国的南部州也是走了跟南美一样种棉花、种烟草的套路,如果不出意外,南北美本是一家人,现在整个美洲又穷又乱。

后来清教徒去了马萨诸塞州,那里种地效果太差,活不下去,正好有鳕鱼,他们只好打鱼,打鱼就得造船,想造船打鱼就得有冶铁、砍树、挖矿、造模具、酿酒(以前航海要带着酒当水喝,如果直接带淡水,几天就臭了)等技能,慢慢开启了工业之路,后来又开始修运河、铺铁路,越来越猛。

和挖矿相比,工业之路是很痛苦的,来钱慢还不体面,但是时间长了收效惊人。首先,工业有自我繁殖的功能,工人们有了钱就可以买东西,商家就可以扩大再生产,继续雇佣更多的工人。其次,工人还可以升级,熟练技术工人钱多一些,扩大购买力什么的,工业继续升级。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工业对知识是有要求的,发展工业就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改进技术。所以,我们说,技术才是经济的第一发动机。

不过发展工业本身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是说谁都可以发展的,很多时候你就算发展了,你的东西也可能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循环不起来,也很难搞起来,更别说南美各个国家都有矿,根本不想去干那些脏活、累活。

阿根廷就是这样家里有矿的国家,国内除了矿主就是矿工,矿主富得流油,矿工穷得除了吃的什么都买不起,而且矿工很多时候就是奴隶,奴隶能有什么购买力?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去南美,会惊讶地发现那些早期殖民史时期的庄园富丽堂皇,连石头都是从欧洲拉到南美的,庄园里的树也是从欧洲拉过去的,但除此之外,到处是贫民窟。

尽管南北美都是商业起家,但是越混差别越大。

阿根廷那块地以前是归印第安人所有的,不过印第安人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整个美洲大陆有几千个印第安部落分支,互相跟周围其他部落敌对,这就给了最早殖民美洲的西班牙可乘之机。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并不是自己拿刀一直砍,而是跟一些部落联盟,对付其他部落,加上欧洲人带来的疾病,很快就把印第安人搞得七零八落。

随后在波托西发现了银矿,美洲贸易很大一部分都是围绕这个银矿展开的。波托西银矿在山里,把银子运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港需要大量的骡子——美洲大陆上没有大牲口,只有羊驼。羊驼也能驮东西,但是比羊强不了多少。挖矿需要大量的工人,当时提炼银子需要水银,所以西班牙人从欧洲拉着一船一船的骡子、黑奴、水银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然后把这些物资送到波托西银矿,再把银子用骡子驮到港口,用船运回欧洲打仗。

后来西班牙发现在潘帕斯草原上放牧挺好,又开始大规模放牧,往往一个西班牙人承包下几千亩的牧场,让一堆奴隶和牧民给他养牛,然后卖回欧洲。从那时候起,西班牙就是高度外向型的国家,自己什么都不能生产,全部依赖进口;生产出来的东西自己又消费不了,全部运到海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

西班牙在阿根廷的统治大概维持到法国大革命之后,拿破仑的出现对于整个欧洲和美洲的影响都是翻天覆地的——在欧洲,成打的王冠落地,西班牙在欧洲被拿破仑打得落花流水,国王都被法军给俘虏了。消息传来,殖民地一片哗然,殖民地上层开始纳闷,这么虚弱的一个宗主国,我们还有必要把一船一船的银子给它运回去吗?

法国击败西班牙后,还要给阿根廷派总督,阿根廷的离心力越来越大,终于在1810年,阿根廷爆发革命,随后独立建国了。

不过还顺便放出了一个大恶魔,也就是军头。之前尽管南美洲也乱,但是有西班牙和葡萄牙给管着。现在超级权威没了,大家都是权威,互相不服,所以就打了起来。这仗一打就没完没了,持续了几十年。

各种宗教领袖、政治头目,还有大大小小的地主民防,以及各种印第安部落都冒出来。这些部落经历了两三百年的战斗熏陶,已经非常能打,现在都起来了,有的想乘火打劫,有的想单纯拥兵自保,还有一部分是家乡毁于战乱,没地方去,只能到处流窜,慢慢地就变成游击队了,也没什么政治主张,有一天过一天。

那本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说的就是这段时间以来南美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的动乱、仇杀。故事的背景是哥伦比亚,不过同样适用于阿根廷,两者都是西班牙的后裔,都是拿破仑战争之后宣布独立的,然后开始没完没了的内乱。

也就在这段时间里,繁荣了两三百年的白银矿迅速衰竭,南美洲开始转向大家都熟悉的羊毛和畜牧类业务。模式还是那种挖矿模式,往往是一个农场主有上百万亩的农场,下边一堆人在给他放羊。等到薅了羊毛或者畜类被宰杀,就拉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口,装船送往欧洲,运回来各种工业品。上层富得流油,底层凑合着过,没有中层,社会极其不稳定。

南美洲有个特点,尽管大部分人日子不好过,但是地主和农场主家庭特别愿意让子女读书,还去欧洲留学。这些孩子从小就经历了一些让人非常匪夷所思的东西——战乱和贫穷。欧洲的富足、南美的分裂,丰富的生活题材很容易让他们文思泉涌,写出了一些伟大作品。欧美人看了之后觉得太魔幻了,作家说他写的是现实,这些作家的作品就被称作“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到了1880年,阿根廷进入一个新时期,因为仗终于打完了。罗加将军从欧美拿到了新式武器,一股脑儿灭掉了国内的各种武装势力,终于终结了战争。大家都踏实了,阿根廷也就稳定下来了。

稳定下来就得发展经济,怎么发展呢?当时英国正在鼓吹自由贸易,美国当时也在搞自由市场(美国的贸易保护是在南北战争前后开始的)。阿根廷人看了一圈,也没看到别的模式,于是也开始搞市场经济,具体套路并不复杂,阿根廷国内地主和寡头把整个国家的资源命脉,比如草原、矿山、耕地等资源型生产要素都把持住,剩下的让外资尽情地进来投资、修铁路、建工厂。阿根廷当时人力不足,所以敞开向全世界吸收移民。铁路和工厂大都是英国人修的,英国投资家在阿根廷获得了巨量财富。

纵横的铁路明显提升了效率,把更多的牛羊运到海外,赚取了大量的财富。英国那样的国家三分之一的肉类都是阿根廷供应的,地主和寡头们一个个变得富可敌国。

虽然财富总量急剧上升,但还是那个老问题,社会层次分明,最上层的地主寡头们拿走了阿根廷绝大部分财富,底层一直变化不大。那段时间阿根廷富豪在海外一掷千金,所以大家以为每一个阿根廷人都是富豪。然而阿根廷底层非常穷——一片繁荣的背景下,风险正在酝酿。

在“一战”时期,阿根廷的人均收入已经看齐了美英等国家,但是人们收入差距很大,社会分裂非常严重。也就在这段时间,阿根廷被认为是发达国家,其实阿根廷当时国内是严重两极化的一种状态。这种两极化状态越演越烈。

“一战”开打后,尽管阿根廷没参战,但是一直给阿根廷供应火车头和其他各种工业器材的英国开始自顾不暇。当时英国和德国在法国打起来了,经常是一天要消耗百万枚炮弹,英国把整个国家都组织起来去生产军火了,老人、小孩、女人都上了生产线造炮弹。可供出口的物资必然是变少了,按照供求关系,那些物资也变贵了,随后在阿根廷引发了剧烈的通货膨胀,一下子各种矛盾都被引爆了。

当地的阿根廷人强烈要求政府不准再引进移民,因为移民抢工作,随后全国性的骚乱屡禁不止,比如1919年1月布宜诺斯艾利斯爆发了为期一周的冲突,之后暴徒掠夺了犹太聚集区,打死、打伤多人。大量的移民后代组织起来,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停止接受移民,政府弹压,又死了一大批。那几年阿根廷一直在混乱之中。

雪上加霜的是,“一战”刚结束,就迎来了1929年的“大萧条”。那次萧条的原因到现在也没弄清楚,或者说已经弄清楚了,但是经济学家们搞出来几百个原因,他们互相说服不了对方,达不成共识。

大萧条改变了整个世界。在美国,罗斯福把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呈送到国会去了,美国人惊呼“这是自由主义的终结”。

在阿根廷,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也终结了。以往一些别有用心的知识分子为了证明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促进了阿根廷变得富裕,然后把阿根廷掉进坑里说成是贝隆上校以军事政变上台后把阿根廷给搞乱了。其实阿根廷是从1930年开始军事政变乱的,此时贝隆还是个上尉连长,手底下不到50个人,根本没他什么事。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都树起高关税打贸易战,依靠出口的阿根廷遭到重创,大规模裁员,引发通货膨胀。原本剧烈的阶级对抗彻底白热化,人们生活越来越难。

当时阿根廷的老百姓跟各国一样,觉得当前问题的根源是政府无能,懒惰而腐败,解决不了问题。政局越来越不稳定,军队觉得自己义不容辞要站出来解决问题。1930年,也就是经济危机爆发一年后,军队推翻了总统。从这个时候起,阿根廷进入了军事政变的循环中,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也就彻底完蛋了。此时离贝隆上台还有十几年。

后来很多人批评阿根廷那段时间开始搞贸易保护,这个真不能怪阿根廷,因为全世界都在搞。当时的美国开了个坏头,最早搞贸易保护,甚至完全不从阿根廷进口肉类,以保护美国本国的农民。

一直倡导自由贸易的英国也大幅消减阿根廷的农作物进口,阿根廷为了保护本国农民也赶紧开始操作。从那时候起,阿根廷就开始讨厌英国和美国,觉得他们是伪君子,并且成了德国的好搭档。阿根廷军队都是德意志第三帝国装束,并且有样学样地像德国一样搞起了国防工业,生产武器来带动就业。很多人把保护政策归到了后来的贝隆上校身上,其实不太对,贝隆是个承上启下的人,他的政策都不是他自己发明的。

在阿根廷乱哄哄搞了十几年之后,贝隆上校看不下去了,沿袭了阿根廷军人的传统,又一次发动政变。这位将军带领军官团,推翻政府,随后在大选中当选总统。

贝隆当时做了几乎所有人都要求他做的一件事,也就是大规模所有制变革。为什么这么做呢?很好理解,铁路是很赚钱的,但是以前的利润都被资本家给赚走了,所有制变革之后就不以盈利为目的了,可以给工人多发点工资。而且有样学样地学习美国,搞物价管控。有人肯定要问了,贝隆不这么搞行吗?其实是不行的,阿根廷当时已经成了个火药桶,如果不按照民众的要求改革,接下来又是一场政变。当时的美国也一样,罗斯福要搞他的新政,国会不让,老百姓就要去烧国会。

但是阿根廷显然没有搞国有化的经验,所有制变革之后好处不明显,毛病全出来了。人浮于事、内部腐败等问题越来越明显,顾客为了让电话公司装一个电话,得等两年,而且电话经常串线。

所有制变革没能救得了阿根廷,阿根廷继续衰退,老百姓继续闹,军队继续参与,终于在1955年又一次发生政变,逼迫贝隆辞职。贝隆辞职后,政府开始朝着“去贝隆化”的方向猛踩油门,也就是贝隆干什么,新政府全给他拆除掉。

以往很多人说阿根廷的问题是贝隆导致的,这明显是为了理论的一致性对现实进行了修改,甚至有人说阿根廷经济衰退是从贝隆开始的,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了。我们刚才说了,贝隆上台不是衰退的原因,而是衰退的结果,人民要求变革把他给选上去了。在他之前,阿根廷已经衰退十几年了。如果某一个人就能毁掉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那市场经济这玩意儿也太脆弱了,这么脆弱的东西怎么能在这么残酷的世界上生存呢?

反正阿根廷从“一战”开始,一直到现在,基本上尝试了所有的经济模式。美国经济学家评价日本时说:“经济学理论都不够日本人用了。”对于阿根廷来说也一样,无论是经济学还是政治学都不够他们用了,基本上每隔一些年就政变一次,从1930年到1983年,阿根廷只有三任总统完成了任期,其他的都被推翻了。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最过分的是具体操作经济的,也就是经济部长,平均每年换一次,偶尔一年换三次。阿根廷的经济政策乱成什么样大家可想而知。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政局乱到这种程度,阿根廷的经济能搞好就奇怪了。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政变、示威游行、通货膨胀、债务违约成了阿根廷的日常。

阿根廷的经济越来越差。后来阿根廷又出了一个问题:跨国集团借钱给阿根廷挖阿根廷的资源,资源挖完之后人家跑了,阿根廷还得继续还钱。大家肯定纳闷了,这不胡扯吗?阿根廷怎么这么笨?其实不是笨,它是在犯很多人或者国家容易犯的错,越没钱越容易干一些为了短期利益去伤害长期利益的事。干得越多,越缓不过来,越需要干更多的蠢事来弥补,逐步掉坑里了。

你一个团长,竟敢打一个师团半个道士之抬不动的棺材科技狂潮:制霸全球从黑科技开始惊!地府小殿下驾到,诸邪退避!原道修仙她在惊悚世界大杀四方狐夫难驯道友,请入人皇幡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