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西方博弈往事 > 第一章 英国那些事

第一章 英国那些事(1/1)

英国这个国家冷酷、务实,不讲情面。英国原本是一个没什么值得说道的小岛国,而且还分成好几个部分,互相打成一团。然而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英国克服各种先天不足,后来居上,成为雄踞世界头号强国三百年的国家。

如果说一个人在逆境中最该学谁,那无疑要学英国,因为英国一直不怎么顺利,但是一直坚持折腾,直到击倒所有对手。

有人说,因为工业革命,英国从一个边陲岛国成为现代文明的引领者,这话听上去好像很正确,然而实际并非如此。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当时是清朝的乾隆年间。那个时候英国在地球村里是什么位置呢?边陲小国?实际上当时的英国并非边陲小国了——在这近两百年前,也就是1588年,英国已经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工业革命的一百多年前,也就是1652年,英国发动英荷战争,打败了当时的世界头号强国,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

工业革命的数年前,也就是1763年,七年战争已经结束,以英国为首的阵营打败了以法国为首的阵营,北美大半的土地归了英国。英国此时已经是欧洲头号强权,全球遍布殖民地,这哪是边陲小国能做到的事啊?

英国并不是在工业革命的助力下登上世界头号强国的,工业革命以前它就已经是欧洲头号强国了。也就是说,当时的头号强国英国国内爆发了工业革命,一举甩开全世界,领先一百年,同时也强化了这种霸权地位。那么问题来了,崛起的原因既然不是工业革命,那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讨论这个话题。

如果说英国在崛起前有什么特质能一眼看出它将来会成为头号帝国,那就是英国是个狠角色。

15世纪末16世纪初被认为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那些年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强国那些年,英国人在忙什么?他们在忙着“玫瑰战争”和战后重建工作。

“玫瑰战争”这个词听着很浪漫,事实上是非常暴力的事情。故事的起因是英国王室的两个支系为了王位打了起来,其中一支家徽是白玫瑰,另一支是红玫瑰,所以后来大家给这场战争起了个名字叫“玫瑰战争”,类似我国古代的夺嫡之争。

“玫瑰战争”打得非常惨烈,双方完全没把对方当自己人,杀起来一点都不手软——西方当时是有“潜规则”的,也就是贵族被俘一般不会被处决,因为贵族就是那些人,互相联姻,互相倚仗,低头不见抬头见,等仗打完了还要继续过日子,所以贵族被逮到后一般会被用钱赎回去。但是英国人比较狠,逮到就处死,双方下手太狠,以至于两方贵族基本同归于尽——双方在对方地盘上实行“三光政策”,一场战争下来,贵族死了一大半,普通老百姓也被屠杀了很多。这股狠劲让欧洲人开了眼界,纷纷表示英国可怕。

“玫瑰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三十年,参战双方互有胜负,但总体是一件两败俱伤的事,最后双方筋疲力尽,实在是打不动了,就决定联姻,于是双方的男女继承人就结婚了。

这次“玫瑰战争”打得太凶残,上层的贵族伤亡太惨重,大批工商业主进入上层,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埋下了诱因。

既然两家都是王族,那继承人结婚不是乱伦吗?这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从来不是问题,事实上欧洲贵族内部长期通婚,大贵族内部基本都有血缘关系,而且叔叔娶侄女什么的非常常见。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内部经常通过兄妹结婚来维持血缘的正统性,当然了,也遭到了乱伦的“反噬”——哈布斯堡家族很多人得了佝偻病,站都站不直。

英国王室的两个支系结婚以后,开创的就是所谓的都铎王朝。

我们经常说的那个为英国崛起奠基的伊丽莎白一世,全名就叫“伊丽莎白·都铎”。

为了表达两个家族的融合,英国的国花定为玫瑰。

至于现在的伊丽莎白二世,其实跟上边说的伊丽莎白一世关系不大,中间王朝迭代过几次。这五百年中经历过斯图亚特王朝和温莎王朝,现在那个伊丽莎白二世,就叫“伊丽莎白·温莎”。经过这几百年的折腾,现在的女王已经没啥权力了。

回到五百年前,英国女王的权力大了去了,而且正是因为伊丽莎白一世的坚持,让英国在那时候抢先拿到一张大航海时代的入场券。多说一句,英国这五百年里,权力整体的运转方式就是从国王那里跑到了资产阶级那里。

当时欧洲是西班牙的欧洲,西班牙这个国家勇猛、彪悍,而且宗教狂热,爱传教,好勇斗狠,尤其爱钱。

西班牙率先向美洲殖民,在美洲发现了大量黄金白银,然后把黄金白银运回国内,买军舰,买火枪,买各种东西。

当时西班牙王室连马桶都是金的,海上有无敌舰队,陆上有西班牙大方阵,说打谁就打谁,一言不合就拔刀,是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伊丽莎白一世上位以后面对的是一个乱局,王室欠了300万英镑外债,当时这是一笔不得了的巨债;当时英国国内宗教冲突也很厉害,英国国内有两个基督教派别——新教和天主教。

新教的人看天主教的人很不顺眼,天主教的人也看不惯新教的人,英国的宗教战争基本没停过。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每隔几年就搞一次起义。

历史上,英格兰多次对爱尔兰和苏格兰发起过战争,甚至在1840年,也就是鸦片战争之后,爱尔兰人最重要的食物土豆得了病,英格兰人也是见死不救,既不救土豆也不救人,爱尔兰饿死了几百万人。

爱尔兰一直都是天主教的地盘,英格兰人信新教,别看现在英国主张宗教自由,五百年前并不是这样。如果你不改信新教,会让英格兰人非常为难,双方因为宗教这事也打了无数的仗,死了数不清的人。所以爱尔兰人对英格兰人一直没一点儿好感。

不只是爱尔兰,苏格兰对英格兰也没什么好感,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苏格兰和法国是盟友关系,一起打英格兰。

或者你会觉得苏格兰胳膊肘往外拐,实际上苏格兰和英格兰以前并不和。

而发现新大陆后,爱尔兰人觉得英伦三岛不适合人类居住,大规模迁往海外,形成了一股独特的文化现象。

美国肯尼迪家族,就是从爱尔兰跑到美国的,而且是天主教徒。

英国新教到底和天主教是什么关系?其实不复杂,以前英国也是天主教的,天主教只有一个教皇,要求一夫一妻,并且离婚要到教皇那里审批,但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想离婚审批时却被拒绝了,于是他宣布自己是教皇,可以随时离婚。从那以后英国国教就不是天主教了,是他自己新创建的教,也就是大家所知的圣公会。但在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的眼里,这个国王又不是他们的国王,教自然也不是他们的教了,所以就有了宗教隔阂。

国王自己当教皇这事看着是件很舒坦的事,其实遗患无穷。你突然宣布自己是教皇,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宣布自己是教皇?所以英国一下子出来好几个宗教,其中比较麻烦的是清教徒。在清教徒眼里,认为上帝眷恋谁,就会让谁有钱。在这个逻辑下,清教徒很爱赚钱,很多有钱却没地位的资产阶级都愿意加入这个教。

清教徒给国王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当时欧洲的流行观念是“君权神授”,国王是上帝派到人世间管理大众的,现在清教徒自己要跟上帝直接联系,不需要国王和主教了,国王在他们那里自然一文不值。所以国王就要虐待他们,他们就得离开英国去新大陆混。

新教是从天主教那里分裂出来的,天主教只有一个教皇,但是新教没这么一说,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创立一个教,只要有人信你那一套你就是教主。

伊丽莎白一世上台前,天主教与新教的冲突愈演愈烈,她一上台就面对这么多麻烦,这位顽固而意志坚定的女人却一点也没退缩,不但着手解决这些麻烦,而且还把手伸过英吉利海峡,去给西班牙人找麻烦。

英国人和西班牙人之间的矛盾其实非常简单,一是宗教,二是钱。

欧洲在早年有过无数的宗教战争,宗教之间的矛盾没法调和,伊丽莎白死后没多久,就打过一场混战,持续了三十年,几乎波及整个欧洲。战争的结果是德意志地区死了40%以上的人口,无数家庭被屠灭,日耳曼地区的年轻人基本死绝了,包括西班牙、法国在内的好几个国家差点打破产。最后打不动了,签了一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决定不打了。

回到伊丽莎白一世那个年代,西班牙是坚定的天主教国家,见不得异教徒,看见异教徒就想让他皈依。

其次他们之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钱。西班牙人发现美洲后,不希望其他国家过来分一杯羹,但英国人看见西班牙人在美洲发了财,便蠢蠢欲动。很快的,两个英国商人(霍金斯和德雷克,这两个人在英国广为人知,德雷克现在在英国还有雕像),去非洲买了黑奴去美洲贩卖,果然赚得盆满钵满。伊丽莎白一世听说这事之后非常生气,强烈要求入股,从那以后,出现两件不得不说的具有创造性的事情,一是皇室入股海外贸易,二是大西洋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在各个阶段买卖的东西不大一样,大概流程就是商队从英国出发,带着英国特产,比如酒什么的,去非洲换黑奴,然后带着黑奴去美洲,换成金银、糖、烟草带回来,利润非常高。

英国人这种行为让西班牙人非常不爽,因为在西班牙人眼里,美洲的钱只能西班牙赚,西班牙不给,你不能抢。所以西班牙方面的反应是如果逮到走私船,全部击沉。英国方面也不示弱,授权武装商船可以在大洋上随意打劫西班牙运送金银的船,这下有着长期婚姻关系的英国和西班牙关系越来越差。

除此之外,当时还是西班牙地盘的荷兰也造反了,当初西班牙要殖民他们,他们是没有意见的。西班牙说要不纳点税?荷兰人断然拒绝了。主权可以拿走,但是要钱没有,西班牙说不给钱我殖民你干吗?所以就打起来了。当时英国穷得很,仍是坚持向荷兰提供钱和军队,西班牙是知道的,所以也暗地里支持爱尔兰人闹事——爱尔兰人也多是天主教徒。

英格兰和爱尔兰双方来回摩擦了十几年,到了1587年,英格兰国内的天主教徒叛乱被镇压,苏格兰女王天主教徒玛丽也被伊丽莎白一世处决了,西班牙人忍无可忍,决定亲自去解放爱尔兰,顺便修理下英格兰。

我们熟知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1588年出发的,这个年份大家可能没感觉,但我们应该知道一本书叫《万历十五年》,明朝万历十五年就是1587年,就是无敌舰队出发的前一年,那年海瑞死了。

无敌舰队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战舰摆成一列,互相轰,那是后来的事。那时西班牙大炮的炮身很重,打一炮经常打不准对面的战船,巨大的后坐力往往让大炮大幅度地后退,经常把木质船体给撞坏了,所以大炮在当时还是配角。

当时的战术是本方的战舰和对方接舷,双方先是互相用火铳对射,射完了跳到对方船上搏杀。大家看过《加勒比海盗》吧,那里边就有类似的情节。

当时西班牙的目标是要去爱尔兰登陆的,浩浩荡荡的舰队就出发了,路上被英国远程大炮打了几下,整体影响不大,不过随后碰上了飓风,然后整个舰队灰飞烟灭了。

不过这次战役并没有改变英国和西班牙双方的实力对比,英国作为一个乱成一团的穷国,一举干掉了西班牙舰队并没有让其成为海上巨兽。西班牙第二年就恢复了无敌舰队的编制,又开始在大洋上威武起来了。而且在1597年,也就是十年后,西班牙准备再组织一次无敌舰队远征,不过还没出发,国王死了,就没远征成。

事实上,无敌舰队的全军覆没并没有改变什么,西班牙背靠美洲殖民地,有的是财富,所以接下来的日子照旧。

英国人支持荷兰人闹事,西班牙人则一直支持爱尔兰游击队,英国人让商船装上大炮去海外打劫西班牙运金船,并且签发一种叫“私掠许可证”的玩意儿。西班牙人又不是不会签发,也授权商船看到英国船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开火,双方各自努力相互伤害。

伊丽莎白一世上台时国库有300万英镑欠款,执政过程中想尽办法筹集资金,甚至卖官鬻爵,一度还得差不多了,不过考虑到英国政府持续镇压本国天主教叛乱,又在海外支持反对西班牙的战争,财务情况能好就见鬼了。等伊丽莎白一世1603年病死的时候,王室又欠了300万英镑巨款。300万英镑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英国在海外的所有武装掠夺船一年能给政府赚20万英镑,可见300万英镑也是一笔巨款。

说到这里,就得解释下欧洲跟我国古代最不一样的地方了,欧洲采取的叫“国债制”,国王也可以像中国古代国王一样随意征税,但中国古代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全天下都是皇帝的地盘,皇帝有命令基层就会执行。欧洲不一样,它采取的是封建制,国王下边是封臣,封臣支持国王,国王才有权威,如果不支持,那国王说出来的话什么也不是。国王的权力小得多,弄不好手底下的人就不拥护了,所以抗税事件经常发生,欧洲一般不会随便加税。

那欧洲的国家打仗没钱怎么办呢?借债,就跟买房似的,打仗前先找银行家借钱,把一个地方的税收抵押了,如果打完仗得到财富,可以提前还;如果没打赢,银行家就用税收的流水慢慢还,就跟我们还月供似的。

在欧洲的上千年间,国王们和银行家不断互动,进化出一堆复杂的策略,比如国王一般不会赖债,你要是敢这么做,下次别人打你,你没钱举兵抵抗你就死定了。

也有极个别的国王非常不靠谱,比如西班牙国王和法国国王都赖过账。那也可以,下次你打仗急需要钱的时候急死你,就算借到了,利息也高得离谱。一来一回,国王们慢慢就学乖了,越来越默契,比如俄国后来和法国打起来,但俄国欠法国银行家的钱照还,非常和谐,一码归一码。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银行团不断地兼并破产,最后能支持国家战争的银行只剩下17个,而且相互之间再结成攻守同盟,一起抵制信用差的国家的国王,或者一起支持信誉差的国王的敌人,反正不会就这样放过你,这一点在《权力的游戏》里都有交代。兰尼斯特家的家族格言就是“兰尼斯特欠债必还”。在欧洲,信用就是立命之本。

欧洲这种制度非常有创见性,它就是近代国家信用的原型。

欧洲一直是分裂的,银行家也是“流动作案”,杀债主这事国王也干过,不过成本越来越高,比如西班牙欠了荷兰银行家无数的钱,真让它灭了荷兰杀了银行家可能钱真不用还了,不过仗打了八十年,荷兰最后还是贸易独立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银行家不是拿自己的钱去放贷,他也是从大家那里筹集,比如以5%年利率筹集资本,以20%利率放贷。那你肯定纳闷了,怎么那么高的利率?其实也正常,有些贷款是收不回来的,得对冲风险。英国人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所以在1694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从全国人民那里吸收储蓄,然后借给国家打仗,国家打完仗还回去,这种措施非常有力地支撑了英国后续跌跌撞撞地向前爬。

伊丽莎白一世死了,她的时代也落幕了,拜英国人的宣传能力所赐,现在的伊丽莎白一世被神话了。不过真正深入那个时期的细节去看,伊丽莎白一世的年代非常复杂,从不同角度看能看出完全不同的景色。

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英国经历了很多考验,和西班牙旷日持久的战争,爱尔兰接二连三地出问题,埃塞克斯伯爵叛乱,农业歉收,而且为了筹款用尽各种办法。不过从那时候起,英国人坚定了成为强国的决心。以后的两百年中,英国人从来不怕挑战,不怕麻烦,从来都是一边解决国内解决不完的问题,一边把手伸到全世界折腾,直到成为世界性强国。

正如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莎士比亚在名作《约翰王》里说的:“就算全世界都是我们的敌人,向我们三面进攻,我们也要彻底击溃他们。”这段话可以理解成那个时代英国人的宣言。

有一次去大英博物馆溜达,一个英国女生举着小旗子带着一群小红帽走了过来。她当时说的事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一直跟着他们在里边转悠,后来我差点上了他们的大巴。

她说她有剑桥的博士学位,平时在博物馆偶尔当下解说员。这不奇怪,咱们北京国家博物馆里也有解说人员是博士学位,关键是她说了一件事让我非常感慨——她说,以往大家说起英国人,觉得他们是海洋民族,他们的种族天赋就是驰骋于海洋,所以才能建立起强大的海上帝国。其实不是,英国在15世纪末之前并不热衷于航海,英国是一个待在岛国种地的陆地民族。平时在岛上生产点农副产品,自给自足,最多会穿越英吉利海峡去法国和比利时那一带。

问题是英吉利海峡有多窄呢?英国现在有一项挑战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会游过英吉利海峡,因为英吉利海峡相对比较窄。除此以外,英国很少再做更远的航行。

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英国作为一个岛国,被北欧海盗打劫也就算了,竟然也经常被中东的海盗打劫,不止被抢钱,还被抢人,中东的海盗把英国的女人、孩子带回中东做奴隶。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以至于彻底脱胎换骨走上了海洋之路呢?

英国人之所以走上海洋之路,主要是因为嫉妒——英国人的海洋之路一开始并不是整个国家的共识,而是羡慕暴发户西班牙,所以才涉足海洋业务,因为有丰厚的收获,所以继续加大投资,是一种典型的“迭代算法”。用了一百来年,半个国家都卷入了海洋之中,才有了后来盎格鲁—撒克逊人独步大洋的场面。

在大航海之前,英国人主要干了两件事:去法国攻打法国人——英法之间爆发过百年战争,在本土发动内战。英格兰农民长弓手拿着近两米的长弓把法国贵族骑士差点杀绝种。不过英格兰长弓手对自己人的伤害不低于法国,因为跟法国打完没多久,英国内部就打了起来。在“玫瑰战争”中,英格兰长弓手互相对射。

“玫瑰战争”之后,英国不再玩大规模陆战了,因为他们找到了更好的生财之道——当海盗。

英国人起步太晚。西班牙人在美洲发现了新大陆,灭了两个帝国,挖出来天量金银,马桶都做成了金的。英国人还在那里忙着互相伤害,等到西班牙人都破产一次了,英国人才反应过来应该涉足海洋贸易,天天窝里斗也不是个事。

1493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西班牙人开启了列强之路。英国是什么情况呢?英国有个《海洋事业报告》,每隔几年就统计下自己国家有多少船。到了1565年,英国能在大洋里航行的大船只有17艘,西班牙当时有上千艘。也就是说,大航海时代都开始七十年了,英国能跑大洋业务的船还不到20艘。

当时的英国女王已经换上了天生倔强的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是个犟脾气,发现西班牙人在大洋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自己却窝在岛上成天研究薅羊毛(当时英国的核心外贸产业是给比利时那一带供应羊毛),越想越觉得属于低端产业,不升级混不下去了。

问题是英国一没钱二没人三没军舰,怎么涉足海洋贸易?

英国怎么办?最后英国开启了海盗之路。当时没什么国际法,海洋事务才刚刚起步,消息也不灵通,某一艘商船在大洋上被多艘海盗船抢掠,也没法发消息求救,被炸沉后就跟从来没存在过似的。

英国相对西班牙的国力整体是弱势的,人家上千艘船,它20艘不到;但是在局部又是处于优势的,可以十几艘去打劫其中一艘。大家注意下这种“整体—局部”的优势反转,顶级战略家往往玩的就是这个。

当时英国的很多人一合计,一起出钱投资海盗事业,准备先出去试试效果。

当时的海上业务跟现在不一样,现在的远洋航运都是拉着几百个集装箱,里边塞满大豆、工业配件什么的,就算抢到也卖不出去,所以现在的海盗只能是绑架、勒索。

回到大航海时代,海上业务风险极大,船又小,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只能搞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抵消成本。那个时候商船上的所有东西都是奢侈品类型的,这样进一步给了英国一个发展海盗的条件,只要他们逮到其中一艘拉满奢侈品的西班牙商船就发了。

既然有这么多理由发展海盗事业,那为什么不发展呢?就这样,女王颁发了私掠许可证,这17艘大船出海,开始了大英帝国的海洋之路。大家想想,后来独步大洋几百年的英国海军,工业革命奇迹的起点,以及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起源,竟然是这17艘大船,是不是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没想到海盗的利润率太高了,经常是600%以上。

英国海盗并非专职抢劫,平时也带点英国本地土特产,去其他地方倒卖,当然贩卖黑人奴隶的事也没少干——英国参与海上贸易非常晚,但是贩卖黑人奴隶一点都不晚。

这些财富对英国经济增长是有指数级效果的,英国在随后二十年里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得非常好。海盗抢了商船赚了钱,回到英国后得到了大家的踊跃欢迎,诗人们给他们写诗,流浪歌手们把他们写入歌词,大家都把压箱底的家私拿出来投资海盗出去打劫。海盗不断地扩大产业规模,而且会激励更多的人去加入这一打劫行业,到后来大量的贵族也加入了海盗行列。

英国的话语权在贵族手里,贵族们之前鄙视海盗,但是有一天自己投资了海盗业务,他们还好意思说当海盗就会怎么样吗?所以在英国,海盗这个行业就彻底被合法化了。后来英国干脆说自己的海盗跟其他国家的海盗不一样,他们是“绅士海盗”。

这种正向激励是很可怕的,短短二十多年,英国人参与海洋贸易没多久,军舰加上武装肆掠船就由17搜扩充到了200搜左右,并且对西班牙的劫掠变得越来越过分:一开始是几艘船围攻西班牙一艘商船,到后来海盗舰队开始劫掠西班牙沿海的殖民地。

在1571年,英国历史上最受仰慕的海盗德雷克干了一票大的,他跑到加勒比,对西班牙沿岸殖民地一顿打劫,回到英国后成了英雄。事实上,英国人的英雄和强盗往往是一体两面,比如后来的“纵火狂魔”额尔金,就是他烧了圆明园,他爹打劫过帕特农神庙,属于打劫世家。他们在英国就是英雄父子,属于英国的独特文化。

据彭慕兰测算,英国早年投资东印度公司等海外贸易公司的盈利非常低,但是投资海盗业务的盈利能达到每年分红60%(一开始海盗业务收益高,后来大家都升级了武备,收益开始有所下降)。

英国史专家有一个观念,如果不是海盗贸易特别赚钱,英国根本不想参与海洋业务。海盗活动成就了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

英国在16世纪初那会儿的整体风格和中国一样,都鄙视商业。当时的英国贵族们都是土地贵族,都是些地主,非常讨厌商业,后来土地贵族和商业贵族相互拉锯了几百年。

英国新教一开始也非常讨厌商业,认为商业是导致人堕落的原由。

英国的商业基因和他们的海洋基因一样,都是后来在海洋贸易中赚钱后才具有的。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纳闷了,西班牙人就那么愚蠢吗?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商船上也装上大炮?其实他们也装了。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可以通过成本核算来推断,也就是说,只要你拉的是香料、金银、皮毛和其他高级纺织物,对方就有足够的动机来围攻你,而且肯定是多艘,只要收益大于成本,到时候依旧打不过。

那么西班牙的商船结队而行呢?也不是不可能,事实上后来西班牙商船都是结队的,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英国和荷兰私掠船也升级成了海上打劫舰队。在这种情况下,海上就出现了一种均衡,英国人维持海盗船的成本越来越高,因为对方也装上大炮了嘛,同时西班牙人的利润也在下降,很快的,双方利润慢慢趋同了。

西班牙人从发财那天起就开始打仗,跟欧洲打了个遍,就没有谁没被西班牙人打过。而且它又比较弱,败多胜少,很快贸易就进行不下去了,到后来陷入了一种境地,军费太高还不上钱,帝国实在是承担不了这么高的军费,西班牙王室时常破产。至此,英国和荷兰海盗一起打劫一个敌人的好日子结束了,因为敌人倒下了,海盗从两极对抗变成了列国纷争,海盗事业也就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先说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电影《加勒比海盗》里的情节在现实世界中基本不存在。倒也不需要什么深刻的历史知识,其实大家想想就知道。我们以往理解的海盗,往往把他们理解成了一个拦路抢劫的武装团伙,其实这个思维模式问题很大,就跟把火箭理解成一个“大号二踢脚”一样不靠谱,模式错了,结论自然离题万里。

海盗船是个依赖国家的复杂系统。

首先一艘海盗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军舰,二是武器,三是补给。这三样在16世纪到18世纪都是“国家工业产品”,当然现在也是,没法从普通作坊搞出来。

首先军舰就不是普通作坊能做出来的,需要国家造船厂对着图纸才能生产。前期投资大得很,普通人根本没法找个地方偷摸就搞起来,而且搞起来以后得维持产能,那么多工匠总不能闲着吧。而且有依赖关系,比如它需要旁边有沥青作坊,不然船没法密封,还需要附近有橡木产地、铁匠铺等。欧洲当时往往是一个城市维持着一个造船厂。

其次是武器,海盗船最起码得有几门炮吧!大炮从古至今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土匪都是骑马持枪打劫,有几个拖着大炮打劫的?大炮从来都是从帝国军备仓库拖出来的。

上边这两样还可以从别的地方抢,比如一个军官开着军舰叛变成了海盗,但是补给船得定时修补,水手得上岸休息,大炮得重新加装炮弹等,所以他们得停到一个港口去。这个港口必须吃水深,不然船靠不了岸,最好是个海湾,可以防大风。而且岸上有军火库,可以补充弹药,还得有修船厂,最好还是不冻港,符合这几点的地方其实并不多。在大航海时代,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港口,早被列强海军盯上了。

就算补给的地方不是海军的地盘,这种基地一般都小不了,非常招风,特别容易遭到捣毁。比如明朝朱纨平海盗,第一件事就是去砸了海盗窝,不过他没想到海盗跟朝中重臣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没过多久他就被杀了。

也就是说,如果是一艘朴实无华的海盗船,就会面临一个大问题,没地方修补船只,没法补给炮弹,抢到东西后没法兜售。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难道历史上所有的海盗船都是海军军舰?不敢说全部,但是比例相当大。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基德船长,他就是英国的帝国海军舰长,后来被船员胁迫抢了东印度公司的一艘货船,很快就被发现并被通缉。他的船员立刻跑了一大半,毕竟船员家属都在英国,英国当时的法律极其严酷,没有许可私自当海盗的,英国政府有一万个办法惩罚你。船员跑光后的基德船长去纽约自首,随后被关入地牢,遭到残酷折磨,随后被绞死。

海盗船全是国家认证过的,让他们抢时他们才出去抢,其他时候当商船。也就是说,在19世纪以前的欧洲,军舰、商船、海盗船经常是三位一体的。

商船平时做买卖效益不好时,就去打劫。如果国家遭到入侵,还得到海军那里报到,被编入舰队一起御敌,就算你的船上一门炮都没装,那也可以跟着舰队拉物资。海军出战时,后边往往跟着一堆补给船,拉着弹药和粮食之类的。英国一直有征调民船的习惯,比如“二战”中敦刻尔克那里的几十万败兵就是英国的各种渔船游艇跟着海军去给救回来的。

海盗船不是说想打劫谁就可以打劫谁,得去政府那里登记,政府会告诉你最近和西班牙关系不好,可以在什么海域打劫西班牙商船。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船上都挂旗了吧,那是给对面开过来的海盗船看的。

如果你不去找政府,随便出去打个劫,这事非常危险。比如你是一艘英国武装私掠船,跑去把荷兰商船给打劫了,荷兰人跑来要人,政府可能根本没想过要和荷兰闹翻,你的私自打劫就是挑衅行为,政府为了安抚荷兰人,可能就把你交给荷兰人了。

历史上比较传奇的“黑胡子”摩根,他是英国在加勒比地区的舰队副总督,日常打劫西班牙人。后来英国政府跟西班牙签约不再相互打劫后,他依旧率领队伍去打劫了巴拿马城,西班牙政府抗议,英国就把摩根抓回去准备吊死。不过英国国王和女王有个特赦的技能,一般为了感念对国家有功劳的罪犯,会使用这招,后来就用这招免了他死罪把他流放了。

海盗行为本身就是英国政府的行为,所以才会发许可证,拿到证件后你打劫完还得给国家分成,国家相应也会给你兜底。比如你拿了许可证打劫了西班牙商船,西班牙找过来时,女王会出面替你周旋,如果对方要升级事态,比如要开战,女王会动员大西洋上所有的英国军舰回国参战。当然也不是为了你跟西班牙打仗的,往往颁发私掠许可证的时候,国家已经在备战了,敢掠对方就不怕人找上门。

欧洲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海盗们,都是各国的武装商船,一开始英国和荷兰是盟友,他们都被西班牙欺负,所以相互支持。英国、荷兰海盗拼命骚扰西班牙。后来西班牙被他们给弄下去了,他们又黑吃黑,互相签发私掠许可证攻击对方,而且签发私掠许可证也不是乱来,而是有针对性地签。比如英国、荷兰一度在印度尼西亚一带打起来了,但英国不会授权攻击大洋上所有的荷兰舰船,那样就成全面战争了,而是只授权攻击印尼那里的舰船,这样英国商队去那边的时候碰上荷兰船就会随手击沉,可以有效骚扰荷兰人在那一带的买卖。这属于精细的微操。

此外,人们认为加勒比海盗好像很盛行,其实就是因为加勒比是西班牙的核心利益区,英国、荷兰、法国都大量签发了在加勒比地区的“私掠许可证”,所以武装商船一进入加勒比地区就变成了海盗船,显得那地方全是海盗。

难道电影里的那种海盗完全就没出现过?一点根据都没有?也不是,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出现过,有个地方叫拿骚(Nassau),在巴哈马,也属于加勒比海地区。这里有个大补给港,当时列强们打来打去,一度把这地方给漏了,这里一度出现过几十年的无政府状态,很多脱离了本国政府的海盗船聚集在这里闹腾。

不过并没有大家说的那样传奇,海盗由于弹药奇缺,只能是引诱商船在附近的礁石海域触礁。而且没玩多少年,这地方就被法国海军给灭了,随后又被英国占领,现在还是个大港口。

后来一些人根据上文说的这点内容大加演绎,包括我们看到的电影《加勒比海盗》的内容,如果细究,就能发现全是编的。

为什么后来没有海盗了呢?主要是因为后来大洋上“海盗玩家”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暴力。这有点像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小混混都跑出来打劫一下,但是随着各种势力集团慢慢地兼并,后来涌现出来的大哥越来越能打,越来越不好惹,参考罗马、普鲁士、沙俄,都是这种“炼蛊”选出的最终大哥,人狠话不多,敢闹分分钟打断你的腿。

英国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不断地折腾别人,也折腾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英国把其他国家都打趴下后,高调宣传哪个国家要是再颁发私掠许可证,那个国家就相当于对大英帝国宣战。按照我们刚才说的逻辑,海盗一下子少了一大半,剩下的一些主流海盗,英国慢慢剿。

关键的一点是,技术后来有了突破性进展,大炮越来越厉害,口径越来越粗。众所周知,口径即正义,射程即真理。为了加强运输能力,英国不再在商船上加装火炮,所有空间都用来放货物,打海盗的事交给专业人士来解决,也就是帝国海军。

英国刚开始做海盗那会儿还有零星的游离于国家之外的海盗,比如一些军阀什么的也在支持私掠船。技术的进步让这些海盗在英国海军面前溃不成军,战事基本一边倒。

英国控制了所有的海上关键补给站,所以,如果惹怒了英国,那几乎是无路可逃。

就这样,海盗时代来得快,退潮也快,整体就是大英帝国的一个缩影,弱小的时候使劲瞎闹,能抢就抢,抢了就跑,怎么来钱快怎么搞。但是等到自己成了霸主,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暴力灭了不守规矩的。

阿富汗对于我们来说一直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近十几年来一直有它的消息,陌生则是关于阿富汗,我们又几乎说不出来关于它的很多细节。它给人的印象就是又落后又能闹,但是如果了解阿富汗这两百年来的历史,就会发现很多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阿富汗在哪儿?它北边通过土库曼斯坦可达里海,东边有小部分跟我国接壤,西边通过伊朗可达波斯湾,南边可以通过巴基斯坦进入印度洋。

如果对地理和军事有研究,看到阿富汗的位置就会立刻反应过来:阿富汗是兵家必争之地。

事实上,如果一个国家有资源或者地处交通要道,那它怎么看怎么“欠揍”。

在过去几百年中,资源型国家除了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其他无一例外被暴打。如果资源型国家不同意发达国家的要求,就会被打成一片废墟,比如伊拉克;陆地上的交通枢纽被打了个稀巴烂,比如阿富汗。

回到1838年,已经成为日不落帝国并且引爆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已经忍阿富汗很久了。此时的英国如日中天——德意志帝国那个时候还没成立,昔日的“海上马车夫”荷兰早已经通过四次英荷战争被打得跪地求饶,一度攻城略池的拿破仑也被英国纠集一群人给打回了原形,拿破仑禁卫军的熊皮帽子也被英国人抢过来戴脑袋上了,天天高调羞辱法国。

1812年,独立没多久的美利坚入侵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加拿大,英国人为了报复,1814年,一把火把白宫烧成了黑宫。白宫以前是灰不拉几的,被英国人泼上油烧黑之后,美国人一看实在忍无可忍,于是重新粉刷了一遍,刷成了白色,终于感觉好多了,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白宫。

1812年,英国炮轰美国一个叫麦克亨利堡的地方,由于炮火太猛烈,美国人都吓呆了,一口气跑了个精光。一个美国战俘发现远处竟然还有一面破国旗,心潮澎湃,写下了《星条旗永不落》,后来它成了美国国歌,歌词中谴责了英国人对美国人的暴行:“火炮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此时的英国只有一个敌人,这也是欧洲历代崛起的大国共同的心病——沙皇俄国。

当初拿破仑不去进攻俄国,不是挺好吗,为什么要冒险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也比较简单,简单地说,以俄国的战略纵深、资源广度、动员深度,你不去找它,等它准备好了打过来,那一切都晚了。而且当时的俄国侵略成性,所以拿破仑都在沙俄未完全动员的时候就开始进攻俄国,等到俄国后备力量顶上来,战争结局也就差不多了。

1838年,已经雄视全欧洲的英国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俄国。当时的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唯利是图、基本不做赔本买卖的国家,自然不会傻到去直接进攻俄国,但是也得防着俄国扩张,尤其得防止俄国扩张到大英帝国的地盘上。当时大英帝国最重要的一块地盘,就是印度。谁敢染指印度,大英帝国就跟它拼老命,事实上后来英国支持日本崛起,也是防止沙俄从东边染指印度。

印度对于英国来说太重要了——英国为啥叫“帝国”,帝国这个词可不是随便用的,欧洲那些君主都是国王,皇帝只有一个,那就是罗马皇帝。后来罗马灭亡了,罗马灭亡前分成了两半——西罗马帝国的法统被东法兰克王国给继承了,后来又被奥匈帝国继承,他们也叫罗马,可以理解成一个低配版本的罗马。

上边说的是西罗马的事,不是还有一个东罗马?东罗马也被消灭了,东罗马覆灭前,有一个公主被沙俄娶走了,所以沙俄觉得,既然罗马没了,我这个罗马女婿自然堪当大任,继续当罗马皇帝。我们成天叫“沙皇”,其实这个沙皇就是俄语的“恺撒”,代表着“罗马皇帝”的意思。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奥斯曼,也就是那个灭了东罗马的国王竟然也加冕成了“恺撒”。奥斯曼突厥人也觉得既然我灭了东罗马,占领了君士坦丁堡,那我不是罗马你们好意思自称罗马?所以就当仁不让地当上“罗马皇帝”了。

在某种意义上,“一战”前欧洲的各种斗争,其实就是三个帝国在争夺罗马的继承权。

英国人是没法当罗马皇帝的,不过中亚那一带还有个皇帝,就是波斯皇帝,这个传承关系复杂得很,最终传承到了印度的莫卧儿帝国手里。英国抢过来,英女王维多利亚在1877年把“印度皇帝”的王冠戴在了脑袋上。

严格意义上讲,从这个时候英国才成了“大英帝国”,而且是“印度皇帝”,之前是矮别人半截的“王国”,后来印度在“二战”后独立,英国又把这个皇帝头衔去掉了。现在的英国女王不是皇帝,是国王;英国也不是帝国,是王国。

当然了,印度对于英国人来说,远远不止是一个名号的事,更重要的是,印度是英国的原料产地、兵员产地和超级市场。

当初英国人从法国人手里抢下印度的时候,本来准备去印度卖布的。谁料结局非常惊人,布压根卖不出去,印度手工做出来的纺织品比英国机器生产的质量好得多,还便宜。

一向倡导“自由贸易”的英国人忍不了,跑去砸了印度的生产基地,把所有倒卖印度布匹的商人抓起来,终于逼死了印度纺织业,然后把棉花运回英国,用机器生产成布匹卖回来。

我在公司有一个印度的徒弟,他在印度接受过最好的教育,他说印度主流学术界认为印度发展得比较差,是因为被英国伤害了——英国统治印度期间,基本尽掠夺了,严重破坏了印度人的生产能力。

英国最重要的兵员补充就是印度兵,经常是一个连队全是印度人,再配一个英国军官。比如我们知道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其实英国人没来几个,全是印度人、尼泊尔人,后来还有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人。当时在英国人的眼中,印度人不算人,英国几乎所有战报中的“我方阵亡××人”,说的都是英国人,至于印度人,鬼才知道死了多少人。

英军中的印度人以听话著称,一般英军军官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相当温和。据说印度士兵有个特点,一旦长官战死了,印度士兵就在那里呆呆地等死。

所以说,英国人形象地把印度变成“帝国奶牛”。早在18世纪,英国一年就从印度打劫几十亿英镑,印度贡献的经济总量占到了英国的近一半。有国民的奉献却没国民的待遇,在大英帝国统治时期,只有甘地那样的名门贵族才能算人,剩下的99%全是被忽略不计的、无视的人。

也可以这么说,印度基本上是把一切都贡献给了英国,而在当时的英国人眼里,印度跟他们特产的肉牛没什么差别。

总之,大英不能没有印度,没了印度的大英帝国,无论是从文化上还是经济上,立刻就被打回了原形。

印度这么好,既可以补充兵员,又可以当经济殖民地,人又好管理,即使本国发生大起义反抗英国,竟然也是印度人帮忙给镇压的。这一点全世界都注意到了,包括当时的沙俄。

沙俄对领土的野心基本是无法填补的,不过这种冲动早年并不明显,直到16世纪之后,被西方的地理大发现给刺激到了,俄国也想去东方,只是苦于没有良好的出海口。不过俄国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从路上一直往东溜达,也能到达东方。

到了1580年,距离西班牙人发现美洲已将近一百年,并且已经发了财,甚至都破产了一次,俄国探险家才带着火枪和哥萨克骑兵,一直向东而去。

人一般都习惯在同纬度折腾,沙俄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尽管冷,不过穿着厚厚的熊皮的俄国人非常舒适,也非常习惯。

沙俄的人尽管也怕冷,但是对于中亚的开拓比西伯利亚晚了两百多年,主要原因之一是受不了中亚的沙漠气候。

当然了,我们说一件事能长期坚持做下去,主要还是有利可图。俄国一直都在西伯利亚追狍子、打熊皮、养貂,收益不错。据估算,17世纪俄国在西伯利亚打狍子的皮毛业务最高占到GDP的30%。

欧美也一样,开拓海外殖民地有利可图,所以才坚持不懈地折腾了几百年。

沙俄在19世纪初,西伯利亚皮毛业务已经接近稳定,所以开始往西部扩展势力。随后势力扩展到阿富汗,阿富汗下边就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当时还是印度的地盘,英国开始警惕了。

印度这个国家的地形很有特点,北方两大山脉,西边是兴都库什山脉,东边是喜马拉雅山脉,两山中间有个狭长的走廊叫开伯尔山口。历史上游牧部落每次从这个山口进入印度,全印度无险可守,就会被奴役一次,每次新来的游牧部落就后来居上,成了更高种姓,地位最低的就是印度本土的土著。

眼看着沙俄一步步蚕食中亚,并且和阿富汗开始搞经济合作,英国准备先下手为强。1839年,英国找了个借口,三万英军从开伯尔山口攻入阿富汗。

阿富汗当时的军队是民兵水平,没法打大规模阵地战,而且沙俄没有跟英国硬杠的心理准备,丢下阿富汗就跑了。阿富汗基本没抵抗,首都就被攻陷了。

到了1841年,阿富汗人民越来越反感英国,终于爆发了大起义。

阿富汗这个国家全国基本都是山地,绝大部分领土都属于兴都库什山脉。“兴都库什”就是“杀死印度人”的意思,从这个词里大家也能体会到印度人和阿富汗人的“传统友谊”。

现在我们看新闻也能了解到,纯机械化的美军在阿富汗也装备了骡子和驴。美军在阿富汗山区非常容易被伏击,被打冷枪,阿富汗人的战斗力让美军吃尽苦头。

1841年起义爆发后,成千上万的阿富汗人举刀带枪去砍杀英国人,英国人的先进火器只有结成空心方阵,严阵以待才有优势,以当时的填装速度,混战中根本没有一点优势。大批英国占领军被阿富汗人砍碎,3万人被砍死1万多,剩下的1.6万人绝望地出逃,向开布尔山口狂奔。

这次死亡行军的沿途成了修罗场,随军的印度军人眼看形势不对,赶紧倒戈跑阿富汗那里去了。倒戈的印度人和成群结队的阿富汗人冲杀英军军营,一路成片地死伤。

当时阿富汗人使用一种细长的土制步枪,他们叫“杰撒伊”,枪管很长,填装很慢,但是射程非常非常远,达到457米。这种枪不适合两军对战,但适合猎杀,属于猎人装备,而英军装备的制式步枪射程只有137米,所以阿富汗人藏在山里基本对英军呈现出单方面的屠杀。

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医生,抱着被砍掉的一只手跑回了印度,向英国报告三万阿富汗远征军全军覆没。当时报纸上登出来的消息非常煽情,说是英国指挥官问奄奄一息的医生:“你的部队在哪儿?”医生回答:“我就是全部的部队。”

当时英国战败的消息传到欧洲,全欧洲大哗,股票和债券应声大跌。

英国人是一个村、一个郡的士兵编在一起。那一仗中,一个苏格兰军团全军覆没,对应的那个苏格兰地区家家戴孝。所以,英国在帝国时期代价也非常大,并不是稳赚不赔的。

第二次英国和阿富汗的战争跟第一次战争结果差不多——沙俄和阿富汗结盟了,英国又感受到了一股来自北方的威胁,于是警告阿富汗不准结盟,被阿富汗拒绝后英军就打上门了。这次沙俄又跑了。不过据英国说,阿富汗装备的步枪和大炮不像是阿富汗自己的,应该是沙俄给的。

跟第一次英国和阿富汗的战争差不多,阿富汗正规军一触即溃,但是英国在随后汹涌的游击战面前并没有好的方法,走哪儿都有冷枪,小队出去巡逻经常是有去无回,尤其是在一个叫梅旺德的地方,爆发了一场大规模决战,英国阵亡了一千多人。

英国流血太多,所以英国逼迫阿富汗政府签约统一出让外交权就赶紧跑路了。

英国为什么要外交权?防止阿富汗跟着沙俄跑了。英军损失了两亿英镑的战争费用之后,赶紧收拾行头回印度去了。

一般认为这次战争后阿富汗变成了英国的经济傀儡。整体来说,当时的阿富汗政府表现很差,但是人民都是暴脾气,发起飙来连英国人都敢砍。英国也受到了教训,领略到了近距离白刃战和狙击手的恐怖。

这次战争之后,英国和阿富汗都消停了,因为沙俄在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联军击败,从那以后不想再惹英国了。英国也去忙别的事了,比如专心致志地扶持日本,用日本人来防俄国。

直到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各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都想独立过日子,阿富汗人民希望把四十年前出让的外交权要回来,希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下又把英国激怒了。

英国在“一战”中伤筋动骨,一代年轻人被打了个精光,而且“一战”中英国大量工业已经转移到美国、德国,战争巨大的消耗迫使英国变卖海外资产来还债。

“一战”后各地又开始蠢蠢欲动,印度也不服管了,欧洲也不再把它当大哥了。这时候英国必须把冒头的阿富汗人给打下去,不然大家都起来闹事就麻烦了,尤其是印度。英国不能没有印度,所以要杀鸡给印度人看,于是英国不顾疲劳,3.4万大军攻入阿富汗。

不过这场战役中英国疲态尽显,从始至终在旁围观的印度人开始越来越看不起这个大哥。跟前两次阿富汗战争一样,阿富汗政府军主力正规战依旧不行,但是几乎不间断的游击战让英军苦不堪言,尽管有空军助阵,依旧打得非常费力。

战争过程中,英国人发现阿富汗人装备的大炮射程竟然比英军的都远,而且在缴获的步枪里发现了美国制造的春田狙击步枪。英国一看就明白了,这是“一战”中当初美国支援英国、英国支援给俄国的武器,被俄国拿来给阿富汗用了。

俄国人在背后捣鬼,印度越来越不稳定,英国人果断割肉止损,把外交权还给阿富汗,双方不打仗了。

一般都认为三次阿富汗战争英国都失败了,只有第二次有点争议。不过阿富汗并没有凤凰涅槃,反而因为地理环境差等因素,如今还处于落后的状态,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前后耗趴下了三个超级大国,成了当之无愧的帝国坟场。

七十年的战争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死了4万多人,损失了几十亿英镑,而且阿富汗战争结束没多久,昔日辉煌无比的大英帝国就此日薄西山,在“二战”后被美国从背后捅了一刀,彻底被打回了原形。

布尔战争,是一个一百多年前人们耳熟能详、如今鲜为人知的词。正是布尔战争让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疲态尽显,随后被群狼撕扯,最终一步步走下了神坛。

故事的起源还是要从大航海时代说起,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堵塞了东西方贸易之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葡萄牙分别朝着两个方向去探寻新航道。西班牙一路向西,哥伦布的舢板跨过大西洋,找到了美洲大陆,随后跨过美洲,到达太平洋,从东方到达中国。葡萄牙人一路向南,绕过了非洲的好望角,然后成功抵达了印度,开创了葡萄牙路线。

先提一个知识点,包括现在美军11万吨排水量的航母,都没法在海上放飞自我随机漫游,而是从一个基地溜达到另一个基地,所以这条航线看起来是一条线,其实是一个接一个的点。从一个中转站出发,带足啤酒、饼干、淡水,去下一个中转站,现在大家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茫茫大洋,两支舰队还总能碰得上,背后有个逻辑:舰队不能脱离港口太久,航线也大体是固定的。

而好望角就是最大的一个中转站,在苏伊士运河凿开前的近三百年,好望角航路成为欧洲人前往东方的唯一海上通道,谁控制了好望角,谁就控制了东方航线。

到了1652年,也就是葡萄牙控制好望角近150年后,新崛起的海上大国荷兰开始殖民好望角那一带,并且不断地往那个地方派驻荷兰人,通过给过往的船队供应蔬菜、淡水,修补船只赚钱。后来欧洲混得不得意的人大量地迁居到这里来,有德国人、法国人。这些人通婚后生下的后代就是后来的布尔人。现在的南非还有很多白人,就是那些人的后裔。

在随后的日子里,“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昔日的“海上马车夫”荷兰面对咄咄逼人的新崛起的英国人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英国人有个特点,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把国内的异教徒赶到贫瘠的殖民地,让他们和那里的土著互相厮杀。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而且严刑峻法,偷面包会被砍手,动辄流放。在这种近乎自残式的持续发力下,英国人在漫长的三百年里先后击败了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一步步问鼎世界顶级强国。

17世纪到18世纪期间,英国、荷兰之间爆发了四次战争,史称“四次英荷战争”。荷兰是一个商业国,人口又少,本来工业规模就没法跟后起之秀英国相比,国内的资本家认为荷兰就不是英国人的对手,暗暗地支持英国。四次英荷战争完全是消耗战,每次战役结束双方都伤筋动骨,不过英国的恢复能力强得多,直接把荷兰人给打败了。

荷兰人被打败后,拿破仑带着一堆法国人到处折腾,英国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直到把法国打败。这时候地球上没人敢惹英国人了,好望角这时候也归英国了。

英国一直有个问题,也是所有大国共同的问题,国内人太多,到处移民,占领好望角后,大量的英国人移民来这里经营。在这里定居的布尔人不太爽,一部分就离开好望角那一带,搬到非洲腹地,成立了后来跟英国一直闹腾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就在现在的南非约翰内斯堡那一带。

非洲内地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无人区,而是遍布非洲土著,这些新移民和土著展开了长期而残酷的武装斗争,在斗争过程中,布尔人练就了非凡的战斗技能,战斗成了他们的基因,为他们后来跟英国两次血拼奠定了基础。

但是乔迁到内地的布尔人还是太年轻,误以为英国人会让他们安静地去非洲内陆做个土财主,没想到英国人尾随而至,要求收税,由于布尔人在占领区内还在和土著战斗,没法同时抵挡两个对手,于是就服输了。

土著人被消灭以后,布尔人又有想法了,想独立,这不难理解。随后在1880年第一次布尔战争爆发,强悍的布尔人全民皆兵,在一个叫马朱巴山的地方爆发了大规模混战,英军大败,伤亡了几百人。英国人是最讲究计算成本的国家,稍微一计算,就发现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继续流血一点道理都没有,果断签约不打了,承认了布尔人建国。

但是好景不长,事情慢慢地起了变化,有两件事开始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全局。

首先,就在合约签订没多久的1884年,布尔人的地盘上发现了史上最大的金矿,无数的淘金者蜂拥而至,硬是在一块荒漠上建起了一座大城市,也就是现在的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布尔人一夜暴富。既然发现了金子,而且那是个巴掌大的国家,全国白人总人口才5万人,英国自然眼馋羡慕。

其次,德国崛起了。跟英国、西班牙这些老牌帝国主义不一样,德国其实崛起得非常晚。19世纪初,英国已经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一等一的强国,1804年拿破仑加冕皇帝之际,德国人还是分裂状态。正是在反对拿破仑的过程中,德国人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德国人觉得大家既然都是德国人,是不是应该一起过日子。随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德国在1871年统一成了一个国家,过渡到了工业化的封建社会。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日本和清朝也在折腾,都尝试实现工业化,后来日本成了,清朝没成。

德国迅速崛起,对老牌霸主英国的敌意越来越大,这种敌意倒也不是什么个人恩怨,而是殖民地被英国抢先占了,搞得德国发展乏力。利益会让人发疯的,而且布尔人本身就有很多德国移民,在挖金矿过程中需要很多现代工具,比如炸药、小火车什么的,都是从德国、法国购买,相当于布尔人一方面跟德国人有血亲关系,另一方面又是生意伙伴,简直是亲上加亲。听说英国人要找布尔人麻烦,德国人非常冲动,大规模向布尔人兜售先进武器和装备。

英国人此时也非常郁闷,大有大的难处,一旦成为老大,就被所有的国家当作假想敌:沙俄也蠢蠢欲动,到处煽风点火,蚕食英国殖民地;法兰西雄鸡一直有着跟自身实力严重不搭的野心;现在又崛起了“以武立国”能打能生产的德国,英国要想维持老大地位,就必须维持能直接击败老二、老三的军备。当时的军备竞赛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德国和英国都在修耗费巨资的“无畏级”战列舰,德国生产一艘,英国目标是两艘(其实最后有一艘只完成了一半),疯狂军备支出几乎耗到大英帝国吐血。

到了18世纪末,英国已经发现制造业赚钱太慢,开始把工业转向美国、日本等国家,学习荷兰人到处发展金融资本主义,毕竟金融赚钱快。强大的大英帝国,国内逐渐剩下两样东西:世界第一的军备和一堆投机倒把的金融家,国家变成了军队保卫的银行。这种情况下,为了黄金打仗实在是有理有据。

就在1899年,大英帝国和布尔人打起来了。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全世界都觉得巨锤砸蛋,一击必杀,没想到事实上非常不顺利。

一开战整个布尔区就变成了杀戮战场,装备了德国人生产的最新毛瑟步枪的布尔人,以及全世界同情布尔人的志愿者们组成猎杀小队,化整为零,利用南非复杂的地形对英国的线列步兵展开各种袭击,一次次围杀英国孤军,英国援兵一到,布尔人便拖着大炮和机枪跑了个无影无踪。布尔人充分发挥了游击战的价值。

后来丘吉尔在那个著名的演讲中讲道:“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和丛林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任何地点作战。”其实说的就是他在布尔战争中的所见(丘吉尔在布尔战争中被俘过)。

为了对付布尔人的游击战,英国人和后来的日本人一样,开始搞碉堡战,架设铁丝网,制造无人区、绥靖区,实行连坐制、保甲制,还有英国版的“三光政策”和“焦土政策”,并且开始首创“集中营”,把布尔人的妇女和黑奴全圈起来。在英国之前,美国内战中的美国人也搞了“总体战”,谢尔曼杀入南方,一路烧杀抢掠,火烧亚特兰大。现代国家在内战中搞“三光”,美国人是首次。

到了1902年,布尔区被打成了废墟,四分之三的布尔军主力已经被消灭,但是剩下的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一个布尔军老兵顶五个英国兵。英国人在南非维持着30多万的占领军,印度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都被送到南非流血,印度的甘地就曾在英军中服役。英国耗掉了2亿多英镑军费,阵亡了2万多人,国内越来越烦躁,最后终于坐下来议和了——南非做英国的殖民地,金矿归英国金融寡头,英国出让一部分自主权以及贷款给南非恢复建设。

布尔战争之后,英国的财政和陆军颓势尽显,扩张成本大到不可接受,也迎来了新崛起的大国支持殖民地反对英帝国的新时代,全新的带有封建色彩的工业国德国也越来越不安分。

英国陆军在全世界军事观察团那里成了笑柄,以至于俾斯麦曾被问道,如果英国陆军在波罗的海登陆,德国将作何对策,俾斯麦说:“我将派出警察去逮捕他们。”

目睹了英国在南非极差表现的德国变得越来越狂躁,随时准备出去打劫。军备竞赛进一步升级。

英国无力自己出兵在亚洲干预俄国,只好放弃“光荣孤立”,培养日本这头“亚洲狼”,为日后的反噬埋下了伏笔。随后为了应对德国挑衅,英国加入了协约国。

至此,爆发世界大战的两大因素——军备竞赛和联盟体系已经集齐,这两因素一步步把世界推入了大战的深渊,大英帝国的黄昏也就到来了。

有些事,不去英国是不会知道的。

多年以前,我还是个青涩的少年,第一次去英国,一路上都在寻思一个世纪难题:怎样表现才能让自己像是经常坐飞机。正好边上坐了一个大叔,非常友好地跟我聊了一路。

当我问到一个问题,我说你们英国人(我当时用的是English,本来想用British,后来才知道幸亏没用这个词)比较忌讳什么,我注意下。

大叔立刻就不爽了,他说,什么?英国人?谁是英国人?别跟我说英国人。我们苏格兰人最鄙视英国人,英国人全是傻瓜,跟他们不熟。

当时我就蒙了,你们英国不是由四块组成的吗?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你们苏格兰人怎么就不是英国人了?

后来在那边待了一段时间算是明白了,原来英国领地内的这几伙人不仅风格完全不搭,而且互相憎恨,互相讨厌,根本不觉得对方是自己人,也不觉得互相之间是同一个国家的人。

比如我的英格兰朋友,跟我说他们英格兰人就瞧不起苏格兰人。至于爱尔兰人,大家可以注意下,很多英国人听到“爱尔兰人”这个词就会不自觉地嘴角抽动,就跟他听到不舒服的事物一样,比如我不止一次听他们说:“你又不是爱尔兰人,你怎么能喝那种猫尿呢?”“这是爱尔兰人都干不出来的事。”

英国不同区域的人到底咋回事,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心路历程让他们的内心如此互相鄙视?

找一张英国地图,你能从上面看出来,英格兰人占领了右边大岛最好的平地,把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赶到山里去了。英国有三个岛(除了两个大岛,中间还有个小岛,叫马恩岛,合起来叫英伦三岛),本来都是凯尔特人的地盘,后来来了盎格鲁—撒克逊人,把土著凯尔特人赶到山里去了。

一般来说,住在山里的民族大部分都有一段曲折的往事。

盎格鲁—撒克逊人也是北欧日耳曼人的一支,跟德国人的关系就好像历史上宋朝的女真人和明朝的后金人一样,是同一伙人不同部落不同时间上的不同称呼。

英伦三岛上的人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仇恨。

威尔士是最早被英格兰征服的。1536年,英格兰和威尔士通过《联合法案》,两者彻底联合。

历史上苏格兰和英格兰一直都是敌对关系,而且苏格兰一直和法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长期联姻。了解英法历史的人都知道,英法是世仇,苏格兰帮着法国,所以历史上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一直没什么感情,仗倒是没少打。

至于爱尔兰,从来都和英格兰不是一条心,英格兰打了几百年才把爱尔兰人彻底征服,历史上,英格兰把爱尔兰人饿死了几百万。

他们的宗教信仰不一样,苏格兰和爱尔兰都是天主教的地盘,英格兰和威尔士却是新教的地盘。

清教徒跑去北美种地的原因也是受不了跟那些宗教异端待在一起。

英国内部那几个地区之间打了数不清的仗,比如大家熟悉的《勇敢的心》,讲的就是苏格兰英雄华莱士,他成名于对英格兰的战争,一度被封为苏格兰护国公,被英格兰人抓到后残忍地处死了。

后来英格兰足够强大,摁住了苏格兰和爱尔兰,但是那俩从来没觉得自己跟英格兰是一伙的。

英格兰是在1601年和苏格兰合并的,起名叫大不列颠王国。大不列颠这个词说的就是英国右边最大的那个岛。

1801年,大不列颠又吞并了爱尔兰,起名叫“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这里就出现了我们今天要讲的问题,那时候和现在的名字“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之间差了一个“北”,北爱尔兰现在还在英国,后来爱尔兰独立建国了。

从12世纪开始,英格兰人有空就去攻打爱尔兰人。爱尔兰人从一开始就比英格兰人落后一些,从那以后一直被压迫,所以一直没太发展起来。

合并后,爱尔兰人反抗不断,英国人就一直镇压。

英国人在北美吃过一次亏,英国人当初不小心让美国人发展起来了一点制造业,没想到美国人后来急吼吼地离家出走了。在那之后,英国对爱尔兰进行了彻底的去工业化,爱尔兰连一块马蹄铁都生产不出来,更别说生产步枪了,因为没枪就没法反抗了。

后来在1845年,就是英国跟清朝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刚打完,发生了我们上文说的爱尔兰大饥荒,英国政府倒是也做了些救助工作,不过远远没尽力,女王自己捐了一千英镑。

爱尔兰死掉的和跑掉的人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血海深仇就此结下了。

1845年爱尔兰发生饥荒,1848年爱尔兰就爆发了起义,尽管英国当时随手就控制了起义,但是爱尔兰人从那以后彻底跟英国决裂了。起义失败后参与起义的高层除了被处死的,剩下的都跑到了法国和美国,继续闹腾。

后来德国崛起,爱尔兰人一直和德国人混在一起,德国人一度还运送军火给爱尔兰人,准备帮助爱尔兰人闹腾。

随后“一战”爆发,英国准备加入协约国去打德国人,而爱尔兰人商量要跟着德国人跑,不过被英国人发现了,爱尔兰人没跑成。

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爱尔兰人没跑掉,但是战争中英国也被耗到喘不过气来。“一战”刚结束,1919年,爱尔兰人又起来闹。

这次爱尔兰人成立了义勇军,一鼓作气,通过城市游击战袭击英国政府官员、军人、警察,工人罢工,不给英国政府搬运物资。

爱尔兰人修改了策略,不像之前那样武器不行还正面杠,这次从美国和俄国买了武器后专门搞暗杀和游击,天天袭击英国在爱尔兰的官员和警察,双方一度杀红了眼。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说,单是在1919年,爱尔兰就发生了1700次针对英国政府的袭击事件。有些事情属于严重恶性事件,比如有一个晚上,警察遭到伏击,当场被打死十几个,剩下两个重伤。另一个早上,有十几名官员同时在上班路上被枪击,导致英国在爱尔兰的官员早上不敢出门。还有一次,爱尔兰游击队一口气处死了十几个英国情报部门的特工人员,作为报复,英国军人对着正在看球赛的爱尔兰民众开枪,当场打死十几人,打伤几十人。这件事被称为“血腥星期天”。

英国情报部门逮到游击队后为了逼他们供出同伙往往无所不用其极,同样的,情报部门的人被抓到之后也会有“特殊待遇”,死得非常惨。

大家看《英伦对决》,剧尾的时候能看到英国情报部门的人对那个女共和军行刑逼供后,把她当场射杀了。这部电影非常写实,因为这是一百年来英国情报部门对爱尔兰共和军一贯的做法。当然了,他们被爱尔兰共和军逮到也是这样的下场。

英国人和爱尔兰人双方在那些年相互报复,互相处决,双方的手段都骇人听闻。到了1921年,三年的城市游击战把爱尔兰弄得千疮百孔。爱尔兰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英国人也抗不住压力了,开始思考爱尔兰要是想走就走吧,正如当初美国要走,英国也放手了。这次也一样,准备放手。

不过英国人放手的时候向来有个窍门,就是“分而治之”。爱尔兰的北方六郡人口主要是英格兰移民过去的,信英国国教,这些人不想离开英国。南方二十六郡是爱尔兰本土人,信天主教。所以英国政府出了个方案,把爱尔兰分成两块,一块是爱尔兰北方六郡,这六郡继续跟着英国,也叫“北爱尔兰”。天主教聚集区的二十六个郡分裂出去,成了自由邦,过了一些年才彻底独立。英国也从这个时候改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这个协议的签署传到爱尔兰,大家一片欢腾,毕竟英国做出了让步,长达七百年的独立运动终于有了结果,能争取到这个地步已经很让人感动。但是还有一部分人非常不满,他们要的是三十二个郡的爱尔兰全岛都独立出来,现在争取到二十六个算什么?他们声称,只要爱尔兰全岛一天不统一,战争就不结束。这伙人就是后来的爱尔兰共和军。

爱尔兰共和军搞恐怖主义并不是战争一结束就开始搞,因为独立后的爱尔兰自己先打起来了。矛盾的核心是“到底应不应该接受条约”,正反两派迅速武装起来,然后相互攻击。

内战中的爱尔兰人对待自己的同胞比当初对付英国人手段更狠。相互处决战俘,把战俘推到地雷池里炸得粉碎,后来太激进,把爱尔兰国父都给打死了。

北爱尔兰六个郡继续跟着英国,这六个郡里天主教和新教教徒极端对立,相互之间也冲突不断。就这样,和平协议签署后,整个爱尔兰又乱了。都柏林和贝尔法斯特上空阴云密布,共和派和自治派、天主教和新教打得不可开交。

不过当时人心思定,大家也不愿意支持两伙人互相冲突,慢慢地他们互相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人捧场,也就散了。

随后近四十年,爱尔兰共和军的统一事业转入低谷,因为人心思定,而且英国经济在战后强劲复苏,南爱尔兰人并不关心北爱尔兰人,北爱尔兰新教教徒占据绝对优势,也不想跟南爱尔兰统一。没人支持爱尔兰共和军,他们也就只能零星搞点破坏,一度从世界各大新闻中消失了。

直到20世纪70年代,爱尔兰共和军风声再起。原因倒也不复杂,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滞胀”。了解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一般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不会同时高涨,但是当时两个指标竟然奇迹般地同时高涨,原因也不复杂——美国在越南花钱太多,入不敷出,国债高起,影响了整个西方经济体,而且发生了“石油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大幅衰退。全球经济的衰退影响了爱尔兰,失业率高涨,大家极其烦闷,就开始找原因,找来找去,就觉得是“宗教异端”在捣乱——这是全世界的通病。

失业率高一直以来都是暴乱的导火索,比如大家熟知的叙利亚问题,起初都是失业率引发问题——北爱尔兰新教徒比天主教徒多,双方都觉得自己没工作是因为对方在排挤自己,于是很快就出事了。1968年10月5日,爱尔兰民众游行,被警察用警棍当场打伤77人,激化了矛盾。

事件随后演变成两派教徒堆街垒,互相扔燃烧瓶,拿着枪互相射击,英国政府紧急派兵到北爱尔兰参与镇压。

到了1972年1月30日,天主教徒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对他们的压迫,英国军队当场开枪打死13人。

随后的很多年,又出现了新一轮的反抗高峰,英军和爱尔兰共和军的人相互伤害,流程一般是这样的:爱尔兰共和军一次次在英国核心大城市发动袭击,英国情报部门展开反击,往往杀一堆抓一堆。被抓的这伙人在监狱里搞绝食,经常一次绝食能长达四十多天,每次都能饿死一堆,这批饿死后下一批继续开始,史称“接力绝食”,前赴后继。全世界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世界各国都点起蜡烛给英国施压,包括美国的天主教联盟、罗马教廷,以及各种民间组织。

往往在绝食期间,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被这帮绝食的人煽动起来,贝尔法斯特等北爱尔兰的大城市几乎每天晚上都爆发大规模冲突,天主教徒和警察各种厮打,英国政府真是有点扛不住了。

在1979年,爱尔兰共和军干出来一件大事,他们把蒙巴顿勋爵给炸死了。

蒙巴顿是英国当时的国宝、女王的叔叔。他一生风生水起,对自己的运气非常迷信,有着无比强烈的自信心。他经常去北爱尔兰那一带钓鱼,当时情报部门和警察都警告过他注意安全,蒙巴顿笑呵呵地说如果爱尔兰人敢碰他,他就要用鱼竿教训那伙人。不过自信过头了,那天他带着自己的孙子去船上的时候被引爆的炸药炸死,他孙子也被炸死了。

蒙巴顿被炸死的消息传到撒切尔夫人那里,她目瞪口呆。就在当日,爱尔兰共和军针对英国陆军发动袭击,当场打死十几个人。

手拿AR-18的爱尔兰共和军军人又一次拿下了全世界的各大头条,那把AR-18也成了知名的“寡妇制造者”。

撒切尔夫人的一个特点就是强硬,死活不向爱尔兰共和军屈服,这种强硬为她赢得了身前身后名。不过代价之大也可能超过了她的预期,1984年爱尔兰共和军针对她本人执行了一次刺杀,所幸没炸到她。

撒切尔夫人自己的名誉也因为在任期间的强硬操作蒙上了厚厚的一层尘埃。在英国,撒切尔这个名字一般能不说就不说。

不过这才是开始,随后的几十年里,爆炸不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6年,爱尔兰共和军在曼彻斯特市中心引爆了1600公斤的爆炸物,爆炸竟然形成了蘑菇云,毁掉了曼彻斯特市中心的三分之一。

最后,英国政府说既然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这么不喜欢英国,那你们北爱尔兰投票吧,看看愿不愿意留在英国,如果不愿意就赶紧走吧。天主教徒都觉得滑稽——北爱尔兰150万新教徒,50万天主教徒,新教徒都喜欢英国,即使投票,也是留在英国。天主教徒当然不会投票。

北爱尔兰闹得这么凶,这种混乱的本质是经济衰退。如果解决了经济衰退,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

20世纪90年代,英国经济强劲复苏,问题逐步缓和。

另外,互联网经济的强势来临,也帮助西方走出了颓势,失业率开始下降。

英国政府答应让爱尔兰共和军的人进入北爱尔兰政府,一起参与决策,释放之前抓到的那些犯人。甚至之前炸死蒙巴顿的那个人也被放了,这个人说他不后悔炸死蒙巴顿,只是很抱歉炸死了船上的两个小孩。

至此,爱尔兰共和军才开始放下武器,进入政府。

《英伦对决》里那个爱尔兰共和军的男主角原型,竟然在给英国政府服务,就反映了这个背景——他以前是恐怖分子,一家人死了一大半,和平协议后他们封存了武器,进入政府,他也当上了官员。

想了解英国脱欧,我们就得讲清楚第一个问题:欧盟是从哪儿来的?

称霸后的英国天天在全世界埋雷、挑拨离间、分而治之。英国的传统手段就是看你发展得有点失控,就在你边上安排一个对手,比如在法国边上扶持德国,在俄国边上扶持奥斯曼。

作为一个岛国,英国奉行所谓的“光荣孤立”,不过本着“强调什么就是缺什么”的原则,英国既不光荣,也不孤立,拉帮结派的事没少干,只是跟其他国家扯得都不太深,否则不方便日后翻脸。

从17世纪开始,英国朝着世界“一哥”的位子大踏步地前进,18世纪中期逐渐掌握了海洋霸权。这个时期,对英国威胁最大的就是拿破仑的法国。英国先后组织和领导了七次反法同盟,团结了沙俄和普鲁士,一起打败了拿破仑。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英国又成功领先世界一个段位。184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约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5%,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风头一时无两。

之后沙俄开始往欧洲扩张,英国又跟法国结盟,把沙俄整治了一顿,这下沙俄老实了。

英国没想到这次轮到了德国崛起。1871年,德国统一了,成为欧洲新崛起的一极。同样地,英国肯定不会惯着德国。英国又和那两个世仇法国、沙俄结盟,组成协约国,和德国大打出手,把法国北部打了个稀烂,最终取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一战”后大家开会分地盘的时候,英国又看法国不顺眼了,不愿让法国当欧洲大陆的“大哥”,所以又千方百计阻止对德国的进一步削弱,采取了扶持德国的政策,指望德国能争气点,起来遏制法国。

结果德国不但没被削弱,而且在美、英财阀的支持下,养出了纳粹,很快德国纳粹开始在欧洲折腾。眼看没法收拾,英国灵机一动,又想着祸水东引,让德国去攻击苏联。

随后的事大家也都知道,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打赢了,不过英国的殖民地也都跟着美国跑了,“奶牛”印度也脱离了大英帝国,从此英国不是帝国了。

经过几个世纪的折腾,英国爱挑事的形象就在欧洲树立起来了,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对它提防三分。所以战后欧洲决定撇开英国搞事,在1951年,法、西德、意、荷、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随后在各个领域加强了合作,到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这就是欧盟的前身。效果也是非常好的,20世纪50年代,法、西德、意三国的GDP增长达到了5%,到了20世纪60年代,依旧保持在4.2%。

英国看到欧洲共同体发展得好,而自己每年只有二点几的增长率,馋得直流口水,便开始积极寻求加入。

时任法国总统就是大名鼎鼎的戴高乐,那会儿德国已经被拆解,说话没底气,欧洲大陆最强的就是法国,欧洲共同体的头目也是法国。

戴高乐是西方公认的刺头,美、英都讨厌他,他也讨厌美、英。戴高乐太明白英国的特点了,所以他从一开始就讨厌英国——英国你是美国人派来的“特洛伊木马”吧,想加入欧洲共同体?门儿也没有!等我什么时候不当法国总统了再说吧。

所以直到戴高乐去世后,在1973年,英国才加入欧洲共同体,正式成为其中的一员。然而英国加入后,刚好赶上了那几年欧盟GDP增长速度下滑,英国错过了欧共体的红利期。

英国人一琢磨这不行啊,本来是来占便宜的,怎么还成赔本买卖了,英国什么时候吃过亏?然后就搞了第一次脱欧。英国的意思很明显,疯狂暗示老百姓,英国倒霉(经济下滑)是因为加入欧盟,跟政府没关系。

欧共体内心也是崩溃的,刚开始扩招,就招进来这么个刺头,刚进来就要退出去,传出去影响不好。

欧共体赶紧问英国有什么意见,随后做出了一定的让步。英国人占了“按闹分配”的便宜,心态好了很多,在1975年的脱欧投票中,留欧派占了67%,英国第一次脱欧失败。从那以后,英国尝到了甜头,一言不合就脱欧,不给好处不罢休,欧共体也习惯了爱闹的英国。

不过这次欧共体也有自己的打算,尽管英国一直在闹,但有了英国的加盟,欧共体坐拥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英国的军事实力又给欧共体加了一层保险,从此迈上了轰轰烈烈的扩张之路。1991年,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签订,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到2013年,欧盟的成员国达到了28个。

欧盟一体化的深入体现在诸多领域,这也让欧盟的权力越来越大。同时,各个成员国让渡给欧盟的权力也就越来越多,矛盾逐渐就显露了出来。

英国是海洋法系,欧盟是大陆法系,而欧盟拥有最终裁决权。也就是说英国法庭判了的案子在欧盟法庭很有可能被翻案,英国人对这事非常不爽。此外还有关税、汇率、利率,这些问题也让英国很不爽。英国国内有很多人觉得便宜占得不够,代价又太大。这就导致英国和欧盟之间一直有隔阂。

就像法、德对英国怀有戒心一样,英国国内“疑欧派”的声音自从加入那会儿就一直存在。欧盟两个重要的成就——申根区和欧元区,英国都没有加入。

英国与欧盟的结合简直一开始就是奔着“离婚”去的。

2010年,卡梅伦上台之后,当时英国政府养的公务员太多,又搞全民医保,欠了一屁股债,开始执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策略,削减国家福利支出。国家不再扮演保姆的角色,大家自由发挥,责任自担,努力挣钱吧。同时制定了五年期的财政紧缩计划,主要依靠大幅削减政府部门的开支和社会福利开支,同时也提高增值税、资本所得税和国民保险缴费用,来填补高额的财政赤字。

英国的GDP从2010年开始实现了持续增长,但是财政紧缩的政策也让英国人难受到了极点。

欧盟自从2008年之后日子一直不好过,因为出现了欧债危机。

引发欧债危机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政府给大众发钱发太多。那些年欧洲好几个国家的政府靠借钱度日,如希腊、意大利,结果最后还不上钱,国家要破产了。

法、德两国作为欧盟支柱,准备修约,明确要求对财政赤字占GDP比例超过3%的国家实施处罚,就是约束各国不能乱给大众花钱,大众少花钱政府就能少借钱,就可以防止国家破产。

这下欧盟成了各国财政的监督者,天天看着大家,谁要是大手大脚就上去一顿数落,指责对方“还想不想过了,是不是要破罐子破摔”。但是这下又碰到英国的痛处了,头号强国的帽子摘了没几天,德、法连自己花多少钱都要管?

欧盟还想通过修改条约来治理欧洲的金融服务业,英国是避税天堂,欧洲的很多黑钱不断往英国流,欧盟说英国管得太松了,能不能严格点?金融业是英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欧盟碰金融不就是断英国财路吗?

欧盟一系列的操作立马就引起了英国的警惕,否决了这次修改条约的提议。英国想,欧元区出了危机,跟我英国有什么关系?我大英没破产你凭什么管我?

此外,中东动乱引发无数难民逃亡到欧洲,给这些难民安排吃喝总得花钱。欧盟说难民的事总得解决吧,大家都出点钱,要不摊派下?算来算去,欧盟加在英国身上80多亿英镑的预算,英国不同意,说我们才6000多万人,而且是在岛上,你们怎么可以这样?

2011年6月,欧盟委员会提议欧盟2014—2020年度中期预算比前一个周期增加5.9%,催促大家赶紧掏钱。卡梅伦当即就不干了。想加钱?想也别想,而且你还必须比上一个周期少。

卡梅伦心里很清楚,在利益这种事情上必须坚持原则,英国加入欧盟是为了利于英国,而不是其他。往欧盟里面撒钱的赔本买卖不能干,甚至都不能让英国大众以为赔钱,弄不好就会被英国大众骂死,又会闹脱欧的事情。不过卡梅伦最终还是没压住,英国国内疑欧派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比如英国的独立党异军突起,很多保守党成员也投向了独立党的怀抱。卡梅伦的六位内阁部长在网上发表了自己支持脱欧的态度。

正在卡梅伦焦头烂额的时候,苏格兰又跳出来抢戏,表示我们不想脱欧,你们既然这么想脱,那你们去脱欧吧。我们自己独立然后自己加入欧盟得了。

苏格兰和英格兰挨着,不过历史上互相之间是相互唾弃的关系,近代才合并在一起。从合并以后,苏格兰有一伙人一直想尽一切办法要独立。2014年举行苏格兰独立投票时,卡梅伦凭借自己精彩绝伦而富含深情的演讲挽留了选民的心,使得苏格兰的独立计划破产,稳住了国内局势。

但卡梅伦也面临一个大问题,如果想连任,就得给老百姓想要的,但是又不能承诺给大众增加福利,只能是给点不要钱的——卡梅伦就冒了个险,甩出来一张牌,说如果自己上位,就搞公投,离不离开欧洲,你们决定。这个操作果然奏效,卡梅伦收获了一部分选民。在随后的大选中,卡梅伦所在的保守党获得36.9%的选票,获得了331个席位,大获全胜。

卡梅伦连任之后,就开始逐步把自己的选举承诺付诸实践。作为一个首相说话得算数,不然今后就没人信了,就把脱欧投票的日子定了下来。

这在欧盟看来,就是英国又在采取极限施压,又想少付出,反正英国自从加入欧盟就天天叫嚷要跑路,一直也不走,毫无诚意。欧洲认为英国就是那个喊“狼来了”的小孩,待在岛上天天喊。

英国既是欧盟的第二大经济体,又是欧盟的金融中心,还是欧盟的主要财政净贡献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投票时候用得着。如果英国退出欧盟,必然会导致欧洲经济风险的进一步增加,也会让欧盟损失大约3万亿的GDP。双方的产业互补很深,一旦决裂,经济损失可能非常巨大。所以欧盟尽管不太相信英国要跑路,还是做出了一定的挽留姿态——你们英国人不就是想要点好处吗?又不是不能谈,搞哪门子的投票啊?

卡梅伦自己承诺了公投,就要说到做到。任凭欧盟好说歹说,英国脱欧投票还是如约展开。2016年,留欧派和脱欧派几乎势均力敌,最终脱欧派以51.9%的支持率险胜。

脱欧投票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让英国国内分裂成两个阵营,争执不断。这种局面总得找个人负责吧。卡梅伦看着眼前这口锅,知道自己不背也得背,最后卡梅伦递了辞职信。

作为脱欧派领袖的鲍里斯本来声威大震,但是在党魁的竞争中遭到了盟友的背叛,只能退选。最后,兢兢业业干了六年内政大臣的梅姨——特雷莎·梅接手了首相的职位,成了英国第二位女首相。

从上任的那一天起,梅姨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带领英国顺利平稳地脱欧,毕竟已经出了结果,所以梅姨就是在各种脱欧方式中寻找一条最稳妥的方式。

根据《里斯本条约》第50条,英国和欧盟开始了自己这桩“离婚案”的谈判。反正已经确定过不到一块了,就好好讨论一下产权的划分问题。这是一个旷日持久又来回折腾的过程,占据了梅姨的大部分精力。

脱欧投票后,很多英国人就后悔了,冷静下来一琢磨,好像脱欧也没多划算,而且上网查清楚了什么是“脱欧”,不少人又开始喊着要举行二次公投——上一次没投对,要重新投。

欧盟在得知投票结果出来后,明白大势已去,为了避免出现连锁效应,担心如果挽留得太过热情,万一导致别的国家有样学样怎么办——到时候大家都通过脱欧来骗好处就没法收拾了,所以果断地选择不再挽回英国。

窝了一肚子火的欧盟准备折腾英国一下,提出了要1000亿欧元的“分手费”。

随后,英国和欧盟便展开了拉锯式的谈判。

主要围绕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个是钱的问题,也就是分手费,最后谈到了500亿欧元,这个数值比英国一开始预计的200亿欧元高出很多。

第二个就是北爱尔兰的问题。这个地区的和平非常重要,如果强行加上一个硬边界,那么又会引起动荡,爱尔兰那帮恐怖分子猛得很。所以在脱欧方案中加入了保障条款,也就是对北爱尔兰而言,欧盟的市场规则将继续有效,这同时也意味着英国给自己留了个后门,但是北爱尔兰内部对这个政策相当不满。

梅姨把自己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才弄出来的多达600页的脱欧协议文本拿到下议院的时候,直接遭到了432张否决票的当头一棒。

英国人真的是因为欧洲要让他们花钱才跑路的?当然不是,我们上面讲了,英国想脱欧的只有一半人,另一半不想脱欧。

英国脱欧并不是共识,只有一部分人想脱欧而已。想脱欧的这一半人,也并不是已经理解了脱欧的全部好处和缺点,他们其实也是被人带着溜达,绝大部分老百姓连汇率和利息之间的关系都弄不明白,他们怎么能理解脱欧之后有什么影响?

那问题就变了:这部分人为什么要脱欧?

为了解开这个问题,美国拍了个纪录片,就叫《Brexit》(一种戏谑说法,英国脱欧的合成词),里边提了两个问题,把这两个问题解答了,就好理解了。这两个问题是:第一,英国国内谁在鼓动老百姓脱欧?第二,背后推动脱欧的那些人是谁?

最早在脱欧问题上闹得最凶的,是一个叫“独立党”的组织,他们到处拉条幅、搞演讲、上电视、搞线下活动,说服老百姓去投票。

独立党是英国脱欧的第一大推动者。英国伦敦60%的人反对脱欧,伦敦市中心80%的人反对,整体而言,英国越发达的地区,越不希望脱欧。

独立党很巧妙地去村里宣传,村里的人普遍支持脱欧。

那么问题来了,谁又在支持这个独立党呢?

这个也不难查,国外的政党主要是靠捐款,政党只要说出来自己要干吗,希望你去做这件事的人就会给你捐款,这个捐款他们内部是披露的。这个党也一样,在脱欧那段时间,收到大量的捐款,他们雇佣大量志愿者,只要把下边这几句话做成标语,开着大巴车,刷到整个英国,就会有一群人支持脱欧,比如不脱欧会有大量的难民涌入,抢大家的工作;英国每年要给欧盟交会费,这些钱本来可以改善英国福利系统;欧盟干预英国内政。

这些口号的利弊其实非常难以权衡,比如难民涌入确实不好,不过英国有很多太普通的职业不是也没人干吗?再如交会费,那你不享受欧洲的市场吗?

那么谁给独立党捐款呢?媒体通过查账发现,大头是几个基金会,这几个基金会背后是英国的几家大型私人金融公司,还有几个是英国本土的设备商。

英国在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搞金融自由化,英国就开始把工业转到亚洲,不断加强金融业务。英国金融业现在占到英国GDP的10%以上,承担着大量的国际洗钱业务,欧盟早就看他们不爽了,想整顿他们。

至于设备制造商,他们估计是嫌德国制造商冲击他们,毕竟德国才是欧洲工业中心,所以英国制造商想脱离欧洲,搞自由关税。

也就是说,一帮资本家推动了这次脱欧。在加入欧盟之后,资本家被欧盟的条条框框折腾得挺惨,所以发动大规模宣传,成功地让英国脱欧。

不过脱欧对英国来说应该也不是坏事,正如脱欧成功后,鲍里斯在发表的演说中表达的那样:今后英国自由了,不再受欧盟掣肘,也不再跟着美国当马仔。英国要回到维多利亚那会儿,发挥特长,游离于各方之外,给大家带来一些更加复杂的表演。

不过,帝国的荣光早已逝去,强国关键的几个指标,受教育人口、体量、工业产能、市场规模,如今的英国跟百年前早已是天壤之别。无论怎么操作,都难以拥有过去的辉煌了。

你一个团长,竟敢打一个师团半个道士之抬不动的棺材科技狂潮:制霸全球从黑科技开始惊!地府小殿下驾到,诸邪退避!原道修仙她在惊悚世界大杀四方狐夫难驯道友,请入人皇幡一叙